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

时间:2019-05-14 00:3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

第一篇: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

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

与布局规划调研

一、本县城镇化的总体趋势和突出特点

(一)巧家县区域基本情况

巧家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东接鲁甸县,南连曲靖市会泽县、昆明市东川区,西与四川省宁南县隔江相望,北临四川省金阳县,是出入滇川大通道。县城距省会昆明市280公里,昭通市225公里,成都市450公里。县境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157公里。金沙江环流于县境西北,牛栏江萦绕于县境东北,滇东北最高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41米的大药山主峰屹立于县境中部。巧家地处攀西经济圈腹地,连接昆明滇中经济圈,是钥启金沙江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门户,是上承乌东德,中居白鹤滩,下启溪洛渡、向家坝金沙江中下游四大电站的关节点,是内地与云南之间“交通走廊”、“文化走廊”、“经济走廊”的辐射地带,是中西部地区从陆上南下经四川进云南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门户、桥梁和纽带。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两江一山”地貌。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高原立体气候比较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桃花山上雪、一日之行四季衣”是巧家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

巧家县城由来已久,古有堂琅之称,近几年,城镇规模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城市结构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在住房、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已有所改善,但与全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及要求差距还很大。

(二)巧家县2020前城镇化进程分析

区域的竞争是城镇的竞争,城镇的竞争又体现为区域中心城镇的竞争,因此在区域城镇系统中,中心城镇也就担负着辐射和引导区域整体发展的关键职能,中心城镇的综合实力愈强,主导职能愈突出,则该城镇系统的中心趋势就愈明显,也就对区域发展的推动力愈大.针对巧家目前形成的“弱城弱镇”、中心城镇带动辐射能力薄弱的现实,未来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城镇规模等级与空间组织结构,强化中心城镇地位和作用,形成合理的中心地体系,增强城镇系统功能,从而提高城镇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强县城的发展,扩大规模,增强集聚能力,成为13万人口的城市,形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优先提升巧家县城的中心地位,培育为一个能够卓有成效地辐射带动整个县域,形成昭通南部重要的发展极;扶持大寨镇、老店镇(中心镇),形成县域重要的增长极,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县域次中心,带动县域片区发展。重视一般建制镇集积聚效应的提升,形成带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据点,从而在整个县域形成不同层次、紧密联系,互动发展的区域发展中心体系与中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城镇化道路。

(三)巧家县城镇化的突出特点

白鹤滩电站的建设,给巧家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巧家城镇规划巧家县城空间结构为“一湖一岛三区”形成沿交通干道发展的依山面水、城景交融的亚热带湖滨城市。“一湖”即为位于县城东面的白鹤滩水;“一岛”即为县城南面的邱家梁子。待水库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背山面水的岛屿,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用地;“三区”即为蒙姑的工业片区、中部的老城片区及其南面的新城片区;“交通干线发展”:县区主要沿白鹤大道和该线后的过境公路这两条南北的道路呈带状发展;“依山面水、城景交融”:依山,就是背靠玉屏山;面水,就是面向白鹤滩水库。形成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互织的亚热带湖滨城市。届时,巧家县城人口固定预计可以达到13万左右,加上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目前县城的中小学校以及职业中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巧家县城至少要增加高级中学两所,初级中学一所,县直属小学两所、县幼儿园三所、扩大现有的职业中学办学规模,这样才能基本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城镇化带来的办学需要,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二、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改革发展与学校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速城镇化引发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近年来由于我县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是教育配套却相对滞后,目前我县城区仅有公办幼儿园一所,小学三所(县直属二所,镇属一所),初级中学二所,高级中学二所,职业中学一所,除高中和职业中学现阶段勉强满足办学外,小学和初级中学均已远远不能满足办学需要,以初级中学为例,县城仅有巧家县第三中学和第四中学两校,根据2011年春季学期教育统计数据,第三中学占地55.2亩,校舍建筑面积13576㎡,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室99人),有教学班36个,学生2443人,平均每班学生68人;第四中学占地31.06亩,校舍建筑面积14556㎡,教职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室88人),有教学班29个,学生1940人,平均每班学生67人。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标(建标109-2008)》标准第三中学占地需要124.53亩,差69.33亩,校舍建筑面积需要37402㎡差23826.33㎡,第四中学占地需98.89亩,差标准67.83亩,校舍建筑面积需要29701㎡差15145㎡;按照城市中学师生比16:1计算,第三中学需教职工152人,差41人,第四中学需教职工121人,差12人。两校的班级学生也严重超过45——50的标准,其他生均占有量如图书、实验器材、计算机室、实验室等也严重不达标。

学龄人口流动规律及政策分析

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各城镇出现的新的人口问题。近年来流动人口已进入家庭化阶段,“举家进城”已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广泛参与城镇建设,其未成年学龄子女也随之进城,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根据调查:

流动人口子女流动性大,入学率低。流动人口在城市期间工作更换频繁,一般未成年孩子随父母流动,随着父母工作岗位的变换,居住地也变换频繁,造成孩子上学难。不少学校反映,流动人口学生流动性大,有的学校学生年流动率在30%以上,这种状况使部分流动人口子女难以得到适龄教育。

政策扶持缺位、空位现象严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现行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即向适龄学生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应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解决,教育经费预算也是按照户籍学生人口数由县(市)区财政下拨。而流入地政府没有用来承担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教育的专项资金,所以从政策上说,对这些孩子的入学,流入地政府不负主要责任。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不能得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的支持,流动人口子女难以享受到城镇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子女入学一切都得靠自力更生,靠找个人关系。

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理念都在这个过程中大为改变,人民对办学的要求已经不是人人有学上,而是从有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改变为人人有好的学校上,有享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在这种理念下,办“重点学校”办“名校”成了一些学校的办学理念,甚至地方政府也有意扶持这类学校,久而久之,好教师流向“重点”、“名校”,优质生源挤向“重点”、“名校”,所谓“重点”、“名校”学生挤破门槛,人满为患,农村学校门可罗雀,形成恶性循环,使“教育公平”成了一句空话,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反而使更多的人享受不到优质教育。“重点”、“名校”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最大的瓶颈,办优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问题

土地资源是有限资源,在今天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越来越紧张,大中城市寸土寸金,小城市也毫不逊色,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标(建标109-2008)》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24班制(1080名学生)需用地34226㎡(51.33亩),农村寄宿制中学24班制(1200名学生)需用地41370㎡(62亩),城市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标(建标109-2008)》,我县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达标。譬如上面列举的巧家县第三中学和巧家县第四中学的占地两校均不及标准的一半,而随着巧家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城区学校数在“十二五”期间高需要建设二所搞中、二所初中、二所小学、三所幼儿园,根据相关标准估算,约需土地560亩。这就需要政府有勇气放弃土地带来的巨大利益,做教育好用地规划、解决教育用地难的问题。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随迁教育的问题 流动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多数为初中、小学水平,他们来到城市后,切身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据调查,93.2%的人认为“孩子没文化,今后就没出息”,95%的人不愿意自己的下一代将来成睁眼瞎,再当打工仔,自己再辛苦也要让孩子上学,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学。很多农民工认为,“大人赚钱全部为了孩子”,改变了以往“赚钱为了造房子”的传统想法。所以农民工子女有迫切的上学的愿望,但是由于城市的教育资源是统筹安排的,也是有限的,在这中状况下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呢?笔者认为:

首先,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应该在城市、城镇和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之间达到基本的均衡,力求实现城乡居民子女受教育机会均等。

第二,大力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让农民工的留守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第三,对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

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应与本地居民子女就学待遇同等,教育经费预算由以往的按户籍学生人口数下拨的原则改为按在校学生人数下拨,鼓励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吸纳学生,不足部分从收取的城市建设管理费中提取部分经费予以补足,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

非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也要有合理保障。农民工所在城镇应考虑农民工素质、技能、进城时限及对GDP和纳税的贡献,在其具备在城镇生活和居住(含租房)的基本条件时,可以为其解决户口问题,其子女就学问题也就解决了;对于临时进城的农民工随带子女非义务教育的就学问题,在由所在城镇地方财政承担主要经费的前提下,流入地的城镇学校有权根据学校的学生容量决定是否接受其入学,如能接受,则其费用应由户口所在地拨付当地标准的人均教育成本款额,再由家长补足该城市与户籍所在地教育成本的差额来解决,既不应由该城市地方财政承担,也不应收取择校费。

四、城镇化与学校布局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室主任杨银付说“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前,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反之农村人口下降,对如何布局校点,整合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公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有助教育的发展 由于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市,农民工举家进城,导致城市人口增长,适龄入学人数增多,这就意味着城区学校数要增加,规模也更大,这对集中优势资源办学是一次机遇,同时由于城市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饮食、住房条件等大大好于农村,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安心从教、乐于从教。所以无论是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都会较好,在这样的条件下,优质教育就有了前提和保障。

合理的学校布局可以推进城镇化建设

由于城镇筹措教育经费多种渠道比较畅通,学校设施齐全,教师稳定,相比农村学校而言,办学条件较好,符合上良好的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理念,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就读,这些学生进入城镇后,需要解决吃住、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交通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拉动了城镇消费,刺激了城镇经济发展。所以根据城镇规划发展合理布局学校也是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五、城镇化进程中学校布局规划的策略和举措。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山、边、穷地区许多自然村布局过于分散和规模过小(甚至只有几户)的状况,在些地方修建学校是一种巨大浪费。不少希望工程捐助建在自然村的校舍因生源过少而弃之不用,就是应该吸收的教训。所以要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按照高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的“两集中”原则,打破乡镇、村组行政区划的界限,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分类别、步骤、年度推进校舍建设,有计划地撤并一些学校,比如“一师一校”,以及学生人数较少的校点,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和优化配置。

突出重点,发挥效益。结合实际,按照轻重缓急,相对集中使用好资金,优先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重视配套实施,提高办学条件。在建设校园硬件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学生上学道路,低年级学生进校后的生活保障等问题。如为了方便较远的学生入学,应该考虑校车接送,对寄宿制学生实行配备生活老师及心理辅导老师,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因地制宜,多样结合。采取规模办学的寄宿制或乘车上学、或几个村分年级交叉招生交叉上学、两三个学校联合办学及复式教学,适当放宽教师编制,采用非正规办学辅助、部分科目的教师“走教”等多种形式进行办学。

总之,城市化的发展问题是关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的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素质,人们的整体素质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它们之间涵盖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不是单一的,它需要地方政府的正确决策,有力的措施保障,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与参与„„。

巧家县教育局 2011年3月4日

第二篇: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

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看未来的教师培训

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有两句响亮的口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见,在未来的中国教育发展中,教师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纲要”中,也提到了一些提高教师素质的具体措施,有奖励也有管理措施。例如:●提倡“教育家”办学

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

 ●从师德和业务水平两方面,加强教师教育和在职培训

 ●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其中,关于教师培训,“纲要”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1.全员培训: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全员培训;

2.重点岗位: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和辅导员培训;

3.培训内容:师德建设和教学技能。

“纲要”对教师培训的这些要求,是基于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和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两方面的判断提出的。

模块八的阅读材料中,筛选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描述了教育的未来趋势,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以及教师的终身学习的方式(例如,教师网络培训联盟,北大是其中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等做了说明。

我们在阅读模块八的材料后,就纲要中关于教师职业的一些说法,谈谈您的看法。例如:

1.“教育家”办学: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教育家”?

2.“教授级”中小学教师:这样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3.教师退出机制:随着适龄学龄人口的减少,一些不合格的教师可能要被筛选出教师队伍。发主帖后,请阅读本组其他学员的帖子,选择2个帖子,回复。表明你是支持、还是反对他(她)的观点,简述理由。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规划与布局》在线考试及答案

《新型城镇化规划与布局》在线考试及答案

考核作业

第 1 题

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通知,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为()张。(5分)

A.25 B.30 C.35

D.40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解析: 根据国家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公布(全文),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40(张)。

第 2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1937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逊提出()是经济增长的动机与源泉。(5分)

A.生产技术

B.土地

C.外贸

D.廉价劳动力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逊1937年提出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认为外贸解析:

是经济增长的动机与源泉。

第 3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是导致农业根基不稳、城乡区域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的产生。(5分)

A.工业化发展水平滞后

B.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

C.农业化发展水平滞后

D.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导致农业根基不稳、城乡解析: 区域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势在必行。

第 4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规划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加强城乡建设活动管理的重要手段。(5分)

A.“退二进三”

B.“五位一体”

C.“退二还一”

D.“三区四线”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

“三区四线”是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加强自然生态解析:

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加强城乡建设活动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 5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1822-1903)被誉为“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波士顿的()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对国家公园运动乃至整个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5分)

A.田园都市

B.翡翠项圈

C.开放空间

D.绿色通道规划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被誉为“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他解析: 首先倡导了景观设计,波士顿的“翡翠项圈(1880)”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对国家公园运动乃至整个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第 6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1929年大伦敦规划中,()首次提出要在伦敦外围建设“绿色腰带”,以让城市人更便利地享受自然。(5分)

A.RaymondUnwin爵士

B.埃比尼泽·霍华德

C.恩温

D.勒·柯布西耶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英国的Raymond Unwin爵士是把绿道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的第一个人,他在解析: 1929年大伦敦规划中首次提出要在伦敦外围建设“绿色腰带”,以让城市人更便利地享受自然。

第 7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城镇化过程中,()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去”等现实问题。(5分)

A.产业园区

B.产城融合

C.出让土地

D.招商引资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城镇化过程中,一些体量较大的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的新城发展模式转型,有解析:

效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比如“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去”等现实问题。

第 8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城市设计主要在()方面影响能源消耗。(5分)

A.建筑朝向和设计(建筑形式)以及绿色网络

B.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

C.工业能源消费情况和交通业能源消费情况

D.城市的节能减排设施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城市设计主要在两个方面影响能源消耗:建筑朝向和设计(建筑形式)以及绿解析:

色网络。

第 9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健康城市是()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新的行动战略。(5分)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

健康城市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新公共卫生运动”、《渥太华解析: 宪章》和“人人享有健康”战略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作为世界卫生组织

(WHO)为面对21世纪城市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而倡导的行动战略。

第 10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分)

A.30%~35%

B.35%~40%

C.40%~45%

D.45%~50%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解析:

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第 11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广东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是()。(5分)

A.发展效益欠佳,粗放发展模式普遍

B.工业化与城镇化欠协调

C.民生设施不足

D.环境污染严重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广东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发展效益欠佳,粗放发展模式普遍;工解析:

业化与城镇化欠协调;民生设施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第 12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对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有()方面的作用。(5分)

A.增强城市的特色与活力

B.代表城市身份的象征

C.促进旅游和消费

D.高密度地区空间调节的因素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对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有四方面的作用:增强城市的特色与活力;代表城市解析:

身份的象征;促进旅游和消费;高密度地区空间调节的因素。

第 13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着()的内部挑战(5分)

A.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

B.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

C.依靠非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

D.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势在必行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着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解析: 持续;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依靠非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势在必行的内部挑战。

第 14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把()确定为振兴粤东西北的“三大抓手。(5分)

A.城镇化发展

B.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C.产业园区建设

D.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C,D 你答对了!

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简称《决解析: 定》),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定为振兴粤东西北的“三大抓手。

第 15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关于碳排放权问题的国际重大事件叙述,下列正确的是()。(5分)

A.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

B.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确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C.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

D.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关于碳排放权问题的国际重大事件叙述: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确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解析: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第 16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村的的土地属于农民所有。(5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解析: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第 17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广东省下辖10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地级市19个。(5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第 18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广东省“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是单位GDP能耗须下降18%。(5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第 19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产城互动,就是要让公共服务、产业、人三个要素走向良性循环。(5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产城互动,就是要让公共服务、产业、人三个要素走向良性循环。

第 20 题 收藏

好题收藏 我不懂的 需要记忆 未分类

改革和开放释放出的两股力量,推动着广东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5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改革和开放释放出的两股力量,推动着广东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窗体底端

第四篇: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

附件2: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

(一)政策分析

1.现行国家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分析

分析现行国家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管理规定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包括政策、规定与实际情况的不相适应及政策滞后、缺失等),并提出建议。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继续教育政策和规定的分析

分析当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政策、规定、实施办法(包括政策、规定与实际情况的不相适应及政策滞后、缺失等),并提出建议。

3.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影响分析

分析行业政策、规定及相关措施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影响(包括导向与制约等),并提出建议。

4.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定位、政策等现状分析,并提出建议(1)学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等的发展定位(2)学校是否将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等纳入学校统一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

(3)继续教育开设的主要专业是否是学校特色优势专业

(4)学校师资、设备、教学场所等教学资源是否用于各类继续教育(5)学校教师承担继续教育的教学、科研、教材、资源建设等是否纳入学校的统一考核、奖惩和职称评定等管理范畴

(6)继续教育师资情况(从事继续教育的师资)(7)继续教育管理人员情况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招生、收费现状分析

1.函授、夜大学招生情况的现状分析

(1)函授、夜大学招生与入学情况。

(2)函授、夜大学生源结构分析。应届毕业生/在职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分析;生源从业情况分析;生源年龄结构分析

(3)招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函授、夜大学收费情况的现状分析

(1)函授、夜大学的收费政策、标准及存在问题分析

(2)函授、夜大学学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分析,重点调查函授站的分配比例和使用情况

(三)函授、夜大学重点问题分析

1.开设的专业是否是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开设专业的审批备案情况 2.开设的课程和全日制普通教育同层次同专业课程的比较分析

3.函授、夜大学师资情况和教师施教情况分析(重点调查函授教育中主办学校派遣教师占面授教师的比例,每门课的面授学时数是多少)

4.函授、夜大学教材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校内图书资源、实验资源的情况

5.函授站依托设置单位性质

6.函授站在教学过程中职责落实情况

7.函授教学模式及实施情况调查和分析,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教学环节控制及落实(自学、面授、辅导、实验和实践教学、学习小组活动、作业、考试、毕业论文等)。

8.夜大学教学地点的分布情况分析:校内/校外;本地/外地 9.毕业条件、学位授予条件以及毕业、学位授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四)非学历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1.学校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定位、规划、政策和管理制度

2.学校非学历培训项目的来源分析(含学校自己开发项目、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发项目和学校接受委托项目等)

3.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层次及培训对象的结构情况。知识普及型、服务型培训、专业技术技能型、高层次继续教育等

(五)中外(境内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

1.项目类别、项目主导权及证书的性质(学历/非学历/国内非学历、国外学历;中方主导/外方主导/外方代理人主导)

2.项目批准机构

3.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外教为主/中方教师为主/中外教师混合教学;全脱产/业余等)

4.学生来源分析(应届高中专毕业生/往届高中专毕业生/在读高中专学生/

在读高校学生)

5.与国内其他教育形式兼读情况 6.学制、学费及分配情况

(六)需求调研

基于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本校未来三年的需求情况 1.未来三年学历提升教育的需求

2.社会发展、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人才结构变化等带动的本校非学历教育的需求

3.普通高校为适应新的需求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思路、规划、改革创新举措 4.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及社会关注问题分析未来继续教育发展的走势

第五篇: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如何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技能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普及高中教育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双重任务。如何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围绕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加快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百姓满意、特色鲜明的职教发展之路,是关系到我县教育发展格局的重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

2002年国务院下达《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2005年国务院再次下达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还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200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二、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学校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比较规范的实验室、语音室和图书阅览室,建有40座位的学生微机室两座、教师电子备课室一座,学生教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多功能餐厅,建有5000多平米的教学综合楼和2000多平米的学生公寓楼各一座。

职教中心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60人,其中外地学生241人,生源来自全盟十个旗县市。学校有教职工109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9人。学校开设农学、机电、建筑、化工、财会、旅游、美工、计算机等八门专业课,其中农学、机电、建筑为盟级重点骨干专业。

学校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学校先后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盟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盟级“重点职业中学”,是花园式学校。目前正在积极创建自治区重点职业中学。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几年来,我县充分把握国家、自治区对中等职业教育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倾斜和扶持的有力机遇,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就业为目标,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内部管理,在学生升学、校企联办、校外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

(一)加大宣传力度,完成招生工作。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不感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为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学校专门派人到县内外多所初中调查、了解、宣传,鼓励学生报考职教班、联办班,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生成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于自己特长的专业。号召每名教职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每人至少招录一名线下学生。学校与联办学校联系,2007年邀请150多名学生与家长免费到北京电子工业技工学校、北京黄庄职业高中等地进行考察。每年的4月-7月,我们通过开展职教宣传月、交流会、校园艺术节等专人进行设点宣传,通过电视图文广告连续十天滚动播出招生简章。由于政策宣传深入人心,我县职业教育05年完成招生560人,06年完成招生580人,07年完成招生640人。连续三年招生突破500大关,在全盟率先实现并突破职普招生比例1:1的目标。

(二)加强联合办学,实现订单培养。我县职业教育在04年尝试与北京电子工业技工学校开展“2+1”模式联合办学。在总结两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我们又慎重选择了与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进行联合办学。2007年继续加大联合办学力度,与烟台开发区高级职业学校、青岛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韩国大宇(烟台)造船厂开展联合办学。联办班学生在我县职教中心学习1-2年的文化基础课及部分专业基础

课后,以直通车的形式直接进入联办校,进行1-3年的专业师训课学习后,联办校安排带薪实习或顶岗实习,毕业后颁发技术等级证书并推荐就业。随着我县工业化快速发展,2006年职教中心为大唐多伦煤化工订单培养学员100人,为伊利奶粉项目培养学员142人。

(三)加强骨干专业建设,稳定高考升学率。我县职教中心生源质量较差,但学校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教学体制,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对口升学考试一直名列前茅。以2006年为例,在国家缩减职高招生计划的情况下,仍有8人考取了西北农林科大、中国矿大、内农大等重点本科院校。

四、职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县在“工业立县”的大背景下,各项事业发展迅猛,但职业教育还没有进入全县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开设农学、机电、建筑、化工、财会、旅游、美工等专业,但没有相应的师训基地和实验室。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专业课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少,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由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较大,毕业生就业岗位竞争力不强。

(二)专业师资力量匮乏。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双师型”教师。而我县职业教育的建筑、机电、化工等很多专业还没有专业院校毕业的教师。农学专业教师较多,但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师训基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都很差。专业教师队伍的明显薄弱,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是影响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和专业学科建设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我县职业教育质量继续提高的瓶颈问题。

(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国务院两次下达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但我们还没有发动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进行专题宣传,职业教育的性质、办学方向和目标还不为许多学生和家长所熟知。一些家长和学生仍以普通教育的尺度和单一的升学率来衡量、判定职业教育的好与坏,甚至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职业教育目前还不能吸引相对优秀的生源。

(四)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由于我县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联合办学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实际经验不足。职业教育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现象。学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所应具备的实际技能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量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五)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的培训体系还不健全。我县各类培训项目繁多,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其中城镇职工在岗转岗培训;城乡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城镇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等隶属于职业教育。教育部2008年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的“四大工程”。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强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培育新型农民。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培训,加强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以上项目的培训都应该归口于县职教中心,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六)职业教育办学与县内各大企业用工存在分歧。经调查,县内各大企业当前和今后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主要有:机修工、电焊工、水电工、叉车工及旅游餐饮服务接待人员等。一方面存在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限于学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和师训设备短缺,近期内尚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一些大企业核心的管理和技术岗位普遍需要的是经过正规院校专业训练的较高学历层次的人员,这些也是中等职业院校难以完成的。

五、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

在我县全力打造化工大县及由此带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距离更近,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培养出社会上急需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加大宣传、加强引导,保证职业教育有充足生源。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特别是要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职教生源既要纳入市场又要做好宏观调控,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盟下达的招生任务。在招进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管理。重点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才观。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要把学生招进来、留得住、学得好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落实。

(二)积极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吸收民间资本、学校筹资融资等多种形式加强骨干专业和师训基地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抓住国家重点建设300个左右县级职教中心的规划,加大向上跑项目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或自治区师训基地项目支持,建立集中的、资源共享的、标准较高的实验室和师训基地,把职业教育办成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职业学校本身也要加强造血能力,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主动寻求县内企业或县外企业的资助和委托培养,增强自身造血和输血能力。

(三)加快人才引进步伐,科学进行专业配置。一是要尽快引进热门学科的专业人才,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

伍。聘请一些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聘请一些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等。二是要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对现有专业进行审核,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三是注意挖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潜力。建立专业教师离岗学习和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继续坚持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走复合化办学路子。职业教育单一化办学注定是行不通的。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并重、联合办学与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并重仍然是目前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职业教育要牢牢抓住升学、就业、培训这几个环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目标,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为抓手,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服务水平。

(五)做大做强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办学知名度,实现办学双赢。一是要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所具备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大联合办学特别是与著名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全新途径和方式,要合理安排学生就业,要抓住高就业这个点做好宣传,把联合办学做成职业教育对外宣传的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二是要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和预测现有人才以及未来五年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情况,制定我县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和中长期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融入全县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同呼吸、共命运。三是要加强与县内重点企业的联系沟通,设置专业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煤化工及下游产品用人需要,考虑到我县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相统一,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四是要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入手,扎实做好学生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找到企业与学校利益范围的平衡点,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培养前途,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市场。五是职业教育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走出去”的方针,扩宽服务范围。要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开展上岗或转岗职工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教育富民惠民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经济腾飞的翅膀”和“经济发展的柱石”。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紫阳要顺利实现“十二五”目标,同样需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造就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紫阳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为此,紫阳县统计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县内企业、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县职业中学、部分初级中学、部分学生家庭,通过座谈研讨,走访调查,查阅资料,问卷征询意见等形式,对紫阳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结论。总的感觉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职业教育前景广泛,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具有与普通高中教育并驾齐驱的发展大趋势。通过解放思想,创新体制,紫阳已初步形成了政府量力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共同配合的面向紫阳经济的多元化职教格局雏形;忧的是紫阳职业教育发展30年,经历了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撞击与阵痛,其结果是从当年的辉煌跌入了低谷期。怎样从低迷中彻底走出来,改变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合理现状,进而解决一方面市场技工需求紧缺,另一方面大批学生就业难的不协调现象,已成为当前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下载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家县城镇化发展趋势下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