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2019-05-14 02:0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栀子﴾zhī﴿ ....B.唱和﴾hé﴿

肥硕﴾shuò﴿

鳊鱼﴾biān﴿

乌桕﴾jiù﴿ ....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 ....D.澹澹﴾dàn﴿

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 .....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3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3分)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5.诗词默写:(4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3)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下面是某旅游景点的一则告示,仔细阅读后请说出它的含义。并模仿它的表现手法,为保护学校的草坪拟写一则告示。(只要在表现手法上模仿,不必拘于原来的句式)(6分)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告示: 7.说出下面的对联中所隐含的年龄:(2分)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答:()岁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8-14题(20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而立刻随着()。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含义:

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8.甲文选自《

》,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2分)9.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将字母填在乙文的括号内。(3分)A.变换

B.变动

C.流动

D.变幻

E.变化

10.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颜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则突出了秋色中山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11.甲文按______顺序写山色,从“_______”到“______”,展现出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3分)

12.乙文写山色,先写山腰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_____的黄、灰、绿、藕荷色和山顶的颜色,然后重点写________的颜色,并突出其_____的特点。(3分)

1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14.其实写颜色的美态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钟爱。在我国灿烂的诗词文化中,也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请你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两句写在下面,并注明诗词篇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

(二)泰山印象(共20分)

一阶一阶地,没有任何思想和感觉,只是这样地爬着。四周是什么样的夜,我不知道,只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手电筒照亮的那片青石台阶上晃动„„终于不知是谁叫起来: 3 “到了!南天门!”

我急切地抬起头,想看看泰山的夜是否真的那么神秘和威严,可是在我四周的似乎是盘古开天辟地前的那一片混沌状态,天地都消失了,只有被山风吹散的云的形骸充斥在这片空间,一条被灯光打亮的石阶像天梯一样垂下。我感到十分可怕,自己从2000米以下的山底千辛万苦地爬上来,想感受一下贴近天空的神圣,体味一下俯看众山小的气势。却发现,在这里,在天地之势的威压下,我在急剧地缩小下去,轻得连脚下的这方土地都不能踏实地把握。山顶上。人们相互依偎,缩成一团,彼此用体温温暖着,仍抵御不了山风的肆虐,瑟瑟发抖。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吗?轻而易举地就把我们打得晕头转向?轻而易举地就让我们在它巨大的身躯下弯下了脊梁?是在警告我们自然的威力之大远不是我们人类可以控制的吗?

天亮了。树木、怪石、山峰,在远远近近清晰起来,十八盘的石阶蜿蜒而下,所有的山顶都在我的脚下,蓝天白云抚摸着我的头发。昨晚的恐惧和迷茫渐渐退去。五千多级台阶,我不是也爬了上来?一夜的寒风后,我不依然立在泰山的头顶?而它——自然,在冲我恐吓、吼叫了一夜后,现在又只能显出驯服温顺的神色。

下山的路上遇到一队队挑山工,扛着重物快步疾行,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挑起人类的尊严,走向与自然的搏击,步伐是那么自信。走过“回马岭”,我想起了那山上没有石阶的日子,马儿由土路上山,在半腰就只能望山兴叹,在天地的嘲笑声中退下山去。然而曾几何时,人们开始用他们并不有力的手掌,并不宽大的肩膀,抬呀,挑哇,用石头一点点砌起巨人的脚趾,一直爬上了他的头顶,在那里长啸一声,天地为之动容!

一路欣赏刻在石头上的题字,大都是感叹泰山之险峻,造物之神奇,惟有一篇,像是一份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傲然踞于古老的山石上。那就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的力量可以挑起天地,震撼乾坤!这使我非常感动,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人本主义思想,西方几百年前就有了文艺复兴,把人凌驾于神之上并将其作为天地真正的主宰而赞美!而我们——有着悠久历史和深邃思想的民族,是否也早已悟出这份道理?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站在这里,发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就 4 已感到人类所涌动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直至现在,漫山的香火依然旺盛,仍然有不少人宁愿将希望寄托于缥缈的天国。难道脚下的青山台阶不能给他们坚实的感觉?难道一身热汗的挑山工不比庙中的冷面菩萨更给人以希望与活力吗?

坐在回旅馆的车上,望着泰山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小。冥冥中,一个大大的“人”字顶天立地!

15.注音并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肆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缥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段中写“我”夜间登上泰山南天门时有哪些感受?(3分)

17.文中第三自然段中,表现泰山高峻的句子是哪句?请写在下面。(2分)18.作者为什么称赞挑山工“挑起人类的尊严”?(3分)

19.文中画线的“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指的是什么?(2分)20.“我”登泰山后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1.现在在很多的旅游景点都会有帮人挑东西和用椅子或轿子抬旅客的脚夫,请你对这种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3分)

(三)作文(40分)

22.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愉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谁家新燕啄春泥;稻花香里说丰年。

6.略。

7.141岁

8.《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

9.变动

变化

变换

10.秀美; 灵动(多彩、淡美)

11.空间; 山上(山尖); 山坡(山腰)

12. 山脚;

山腰;多变13.⑴以动写静,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⑵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山腰中色彩的变换,如梦如幻。

14.略

15.略

16.我感到十分可怕,在自然面前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感受到了寒冷。

17.所有的山顶都在我的脚下,蓝天白云抚摸着我的头发。

18.因为他们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他们在险峻的自然面前写下了人类的自信。

19.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0.由害怕、自卑到感到人类所涌动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人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充满了信心。

21.略

第二篇:人教新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3人教新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班级

姓名

评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1.请工整地把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写在田字格中。

zhù蓄

chéng清

花枝召展

抖数精神

2.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这么大,或那么大。)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高地挺立)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⑴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处点粉色。

()

⑵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⑶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⑷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C.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D.岚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6.默写。

⑴《观沧海》中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日月的宏伟气象的诗句是。

⑵《天净沙•秋思》中,直接由名词连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⑶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⑷欣赏下面两幅图片,按要求默写。

A.写出左图诗词的颔联:

。B.最能反映右图内容的诗句是:

。7.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途径。” 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作品:《繁星》《春水》《伊索寓言》《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所选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阅读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8-14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8.以上文字出自

所写的《济南的冬天》,他原名

,字,代表作有:小说《

》和《

》、话剧《

》等。

9.在第(1)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和。

10.第(3)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1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 由是。

12.划线句A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的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13.划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喻体是

。你能否从语段中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如:

14.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5-18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5.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的图画,选段主要写的是草报春、、风唱春、。(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16.“春风图”调动多种感官写景,请你用“‖”给此段来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层次。

17.语言品析。

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钻”换成“冒”行吗?为什么?

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该句。

18.古诗词中也有不少描绘春的诗句,请你积累两组写“春”的诗句。

三、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2题。秋日私语

我喜欢秋天。

当空气中夏的浮躁气息渐渐弥散,街上女人色彩艳丽的衣服变成驼黄色系时――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秋的来临。秋和春不一样,她几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让人们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层秋衫。

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

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撤出的钴蓝,抹在画布上,再添上几笔错落有致的芦苇,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风景画。晚秋是最适合画山水的时候,当华美的叶子差不多落尽,露出生命清晰的脉络,于是用枯笔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长方向,秋意也随之在笔尖流淌。

秋天还有一样很入画的东西――菊花。她开得蓬勃而大气,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充满丰盈之美。野菊花更别有一番风致,雪白的花瓣托着金黄色的花芯,一簇簇迎风飘摇着。山里人家会收好野菊花,焙干制成菊花茶。于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开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缓缓升腾起,萦绕着,布满了整个小屋。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边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它是一首温情的和弦。乡间的音乐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蛙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谷粒一颗颗饱满地坠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涟漪。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黄昏,点一盏橘黄的小灯,再摊上一叠素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秋日里难寻的浪漫。

秋天里还可以剥蟹煮酒呢。十月的螃蟹最鲜美。煮上一锅刚从河里捉来的蟹,在细细斩好姜末,制成姜米醋,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过得舒缓而惬意。灵巧的主妇还会做蟹黄汤包,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羹,让走出水乡的女儿都比别处的润泽许多。

喜欢秋天的理由还有许多。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我可以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线毛衣,感受着织物摩擦传给身体的温暖气息。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桦林。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林间裸露的大地上,用它中性的调子铺上和谐而又高贵的色泽。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年少时青涩的梦和遥远的童年都和这暮秋一起去之遥远了,只剩下洗尽铅华的脱俗之美……

19.第二段中说秋天往往“一下子就翩然而至”,“让人猝不及防”,这和春的来临不一样。那么春天来临具有怎样的特点?又有哪些标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作答。

20.“我”喜欢秋天的理由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不少于4点)(1)

(2)

(3)

(4)

21.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妙处。

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边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22.末段中说:“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卷面评价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题

(三)答案 第三单元

一、综合学习(30分)1.(4分)贮 澄 招 擞 2.(4分)C 3.(4分)C 4.(4分)(1)拟人(2)拟人(3)反问(4)比喻 排比5.(4分)B 6.(6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3)吹面不寒杨柳风(4)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每句0.5分,漏、错、倒、添一字,该句均不得分)7.(4分)不设统一答案,但如果没有扣住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 中的任何一点分析, 不给分)

二、自主阅读(47分)

8.(3分)老舍 舒庆春 舍予 《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 9.(2分)狭窄 宽敞 10.(4分)济南的冬水

暖、绿、清、亮 11.(4分)形象照应了“暖和安适地睡着”,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12.(4分)拟人 蓬勃的生机 13.(5分)自上而下的整个空间 空灵的蓝水晶 如:这是张小水墨画。14.(3分)温晴 15.(4分)花争春 雨润春 16.(6分)①‖②‖③④ 第一层: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温暖柔和;第二层: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味道;第三层:从听觉角度写春风的乐音。17.(8分)(1)不行,“钻”生动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突出了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包含着作者惊喜的感情。而“冒”则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拼命的挤劲。(2)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了春雨的细密和轻盈的特点。18.(4分)示例:(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三、拓展延伸(18分)19.(4分)特点:从冬天开始孕育,来得缓慢。标志:小草发芽、杨柳吐絮、春燕南飞、春江水暖等。

20.(4分)秋天有钴蓝的天空。(2)有人画的菊花。(3)有温情的声音。(4)还可以剥蟹煮酒。

21.(6分)“抿”字活画了舍不得大口喝,只是品尝地呷一小口的情状。“吐”字写出了喝进菊花茶之后呼出一口气的无比惬意之感。“染”更写出了菊花与自己的呼吸都揉和在一起的温馨。这几个词称赞喝菊花茶时的忘我情态。

22.(4分)总结上文,以生动地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伟大母亲般的胸怀,赞美了秋天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四、卷面评价(5分)

根据学生的整张试卷的书写情况按优、良、差以5分、3分、1分给予评价。

第三篇:201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__

一、基础积累(33分)

1、古诗默写(10分)

(1)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雨寄北》中运用奇特想象表达离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书有感》中揭示生活哲理的诗句:。

2、下面的句子你一定很熟悉,你能正确书写出正确的汉字吗?(10分)

A、后来发生了():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那尽头有一口()的鱼塘。

B、母亲()的脸上现出()般的神色,我答应去看()的菊花,母亲()。

C、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妈妈问起时,我的心()直跳,妈妈说这样贵重的东西不能()。

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

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选自《东方少年》,本文原题为“后悔”。

D.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

6、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填写序号)(4分)

(1)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顿。()

(2)说话啰嗦,来回反复地说。()

(3)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4)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擅自处置。()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7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19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加点的词(6分)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2)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 ..

(3)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4)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 ..

(5)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6)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0、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并写两则和诚信有关的格言。(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秋天的怀念(17分)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

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最后一段详写菊花的用意是什么?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三)平分生命(21分)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的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院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严肃地点头。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的神情。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一切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⑧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的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他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我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的说出并做到呢。

15、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了光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具体描述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50字)(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包括卷面10分)

你步入了中学时代,有了新的老师,认识了新的同学。相识是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选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或同学,自拟题目,描述你们相识的情景和但是的心情。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从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真实的事件为素材,反映家人之间的亲情。

要求:

1、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一篇。

2、有真情实感,适当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3、不少于500字,少10字扣一份,一个错别字扣一分,扣完为止。发现雷同作文以抄袭论处。

三、参考答案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禅房花木深;潭影空人心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A分歧;水波粼粼B憔悴;央求;烂漫;喜出望外C怦怦;自作主张

3、D4、A5、C6、(1)A(2)C(3)D(4)B7、(1)丢下(2)通“否”(3)拉

(4)约定(5)才(6)丢下、舍弃

8、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B10、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

11、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12、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13、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的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深情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和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了生活的真谛。

14、A15、①给妹妹输血。②和妹妹平分生命。

16、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

且妹妹也有救了。

17、舍己为人的品质。

18、提示:想像要合理,符合人物的身份及年龄特点,能围绕男孩爱妹妹胜过爱

自己,想救妹妹的命去发挥即可。

第四篇: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1~2题。

1.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大洲是()

A.亚洲、大洋洲 B.欧洲、非洲

C.南、北美洲 D.大洋洲、南极洲

2.图中代号①所在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有关右图四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大洲面积最大,且与B大洲陆上相邻

B.B大洲位于西半球,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C大洲与D大洲位于同一板块

D.D大洲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

4.全球分为七大洲,其中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欧洲、北美洲B.欧洲、亚洲C.非洲、大洋洲D.北美洲、南美洲

5.下列哪个地理事物不是大洲的分界线:()

A.苏伊士运河B.乌拉尔河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海峡

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大洋洲D.南极洲

7.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A.印度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大西洋

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B.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

C.世界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D.各个板块始终是静止不动的9.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A.板块构造学说B.地心说C.同心说D.大陆漂移说

10.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11.对于大陆漂移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是科学家在掌握大量科学证据的前提下提出的B.仅仅是一种假说,永远不会被人类证实

C.它的提出,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

D.是根据一次偶然发现而提出的,缺乏科学依据

12.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

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3.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

14.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②地中海将会消失

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④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15.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各占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海洋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四分之一陆地

1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非洲

17.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

18.全球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

A.东非裂谷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C.环太平洋沿岸地带D.大西洋海底地震带

1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B.格陵兰岛C.马达加斯加岛D.加里曼丹岛

20.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下列哪两大板块挤压形成的()

A.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1.右图中字母C、E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为()

A.岛屿、半岛 B.海峡、大洋

C.半岛、岛屿D.大陆、岛屿

22.关于地球上大洲、大洋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A.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

B.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它的面积近于其他三大洋面积的总和

C.四大洋是彼此相通的水体,七大洲是彼此不相连的陆地

D.赤道穿过的大洲自东向西依次有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23.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大洋洲B.南极洲、欧洲C.北美洲、欧洲D.亚洲、欧洲

24.按面积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大洲是()

A.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25.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初一地理同步练习: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测试题(湘教版)

一、单选题

1、生活在下列哪个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经常去游泳()

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海南省D、东北大兴安岭

2、WTO是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欧盟D、石油输出国组织

3、“南南合作”的含义是()

A、南半球各国之间的互助合作B、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D、南亚国家和南美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4、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是()

A、4∶6B、3∶7C、2∶8D、1∶

15、我国云南傣族竹楼所适应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暖湿润D、四季如春

6、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B、山地C、丘陵D、平原

7、地球不停的自转,地表产生什么现象?()

A、白天黑夜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D、昼夜长短

8、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祖籍在()

A、北美洲B亚洲C、非洲D、大洋洲

9、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下列哪个大洋()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11、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印度教

12、.求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A、8844米B、9244米C、12844米D、2108米

13、北极圈以内,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土著居民因纽特人是()

A白种人B黑种人C混血种人D黄种

14、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漯河正处在什么季节()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5、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其主要因素是()

A、海路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16、.几乎全部在海底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D、南极洋板块

17、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18、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

19、娜娜去非洲大草原旅行,你认为下列哪个景观图,是娜娜可能拍到的照片?()

ABCD20、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国际竞争激烈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21、甲点海拔为()

A.1500米 B.1000米C.500米 D.0米

22、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A.15℃ B.0℃C.18℃ D.9℃

2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25、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人口多少B.经济发展水平C.开发历史早晚D.军事力量强弱

26、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C.终年炎热D.电闪雷鸣

27、北非民居的屋顶比较平,是因为()

A、气温较低B、气温较高C、降水丰富D、降水贫乏

28、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A、2时左右B、正午12时C、下午1时左右D、下午14时左右

29、下列比例尺能将地图内容表示最详细的是()

A、1:500B、1:5000C、1:3000D、1:1000030、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5.1亿千米B、40000千米C、6357千米D、6371千米

31、一年之中,北半球大陆最低气温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D、8月

32、下列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B、美洲东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C、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D、欧洲

33、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他们在“西天”取回的经书是属于下列哪种宗教?

A.伊斯兰教B.佛教C.道教D.基督教

34、下面的等高线图,AB坡和AC坡相比,坡度更()

A、缓B、陡

C.一样D、无法确定35、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有许多懂英语的大学生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官方工作语言

C、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的语言D、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6、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B、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

C、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7.学习地理课的目的是()

A、为将来外出观光旅游打基础

B、认识世界、祖国和家乡的地理环境

C、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更好的生活

D、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38、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都是白色的,夜晚他们常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B.资源丰富C.气候干燥D.经济富裕

39、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

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40、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近似皮球的球体;B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是一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1、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那么,全球应该有()

A.七个大陆七个大洲B.六个大陆七个大洲C.六个大陆五个大洲D.五个大陆七个大洲

42、澳大利亚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几位?()

A、四B、五C、六D、七

43、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较快的是()

A、印度、日本B、中国、巴西C、加拿大、墨西哥D、新西兰、澳大利亚

44、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A.北冰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太平洋

二、填空题

1、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多种语言。

2、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

4、地球表面%是海洋,%是陆地。

5、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最小的大洲是______。

6、.四大洋中最大的是_____,最小的大洋是______。

7、东、西两半球划分的界线是

8、目前,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其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9、汉语、、法语、、西班牙语、这六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

10、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有提出的。

11、在七大洲中,是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

12、世界最大的盆地;世界最大的平原

13、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的规定来确定方向。

1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以用来表示

15、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

16、世界上人口居第一的国家是.17、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表示的是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我国位于这两个半球上的半球。

(2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大洲C平原M高原G

山脉T盆地N大洋A

(3)大洲W和南美洲的分界线E是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D是运河。

(4)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填名称),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填字母)。

(5)大洋B到北冰洋的通道F是海峡.2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BCD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②④

(3)赤道穿过________洲、非洲、________洲、南美洲。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填名称)。

(5)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

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l)世界上第一大岛位于________图。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

(3)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大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积大的是________。

(4)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海陆分布有所不同,南极地区以_______为主,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5)A~D四个半球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海洋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最能反映出南极洲大陆轮廓图像的是________。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______________。

(4)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_______(扩张、缩小)。

(5)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

(6)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主要原因是_______板块和

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引起。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A2.B3.B4.A5.D6.D7.C8.C9.D10.C11.C12.D13.D14.D15.C16.A

17.B18.C19.B20.C21.C22.B23.B24.B25.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5分)(1)东西半球东(2)大洋洲西西伯利亚平原巴西高原安第斯山脉

刚果盆地印度洋(3)北美洲巴拿马苏伊士(4)北冰洋K(5)太平洋

27.(12分)(1)亚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2)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3)亚大洋

(4)南极洲(5)亚欧大陆阿拉伯半岛

28.(10分)(1)B(2)赤道20°W160°E(3)东半球南半球(4)陆地海洋(5)BDD

29.(13分)(1)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太平洋(3)火山、地震(4)扩张(5)南极洲美洲(6)亚欧印度洋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同学们对于语文的学习是否有困难呢?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旌旗()对峙()jùn()工 镶qiàn()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悠悠岁月已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痕迹,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已烟硝云散,……些许残存的断垣颓璧,才能为那漫长的过去作出无言的旁证。

②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璜富于艺术魅力。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璧辉煌,豪华非凡。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豪华的凡尔赛宫,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B.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上的“自由钟”,从空中往下看,真是栩栩如生。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爬到了黄鹤楼的最高层。

D.我国的建筑设计师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应当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设计成果。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思路是:点题总领全文——介绍碑身浮雕——抒写瞻仰感受,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B.《巍巍中山陵》一文从内容看,“巍巍”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可以说,这两个字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全文或明或暗地扣住了“巍巍”这个显著特征来进行说明、描写。新 课 标 第 一 网

C.《凡尔赛宫》一文无论是对凡尔赛宫的建筑本身,还是对其内部的陈设和装潢,以及外部的大花园,都能抓住艺术价值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

D.《黄鹤楼》和《于园》两文在语言上的相同点是句式多变,多用对隅。

5.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

类别 主动回答 被动回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小学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2分)

阅读《于园》,完成6-10题。(12分)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①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②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③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④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⑤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⑥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瓜洲步五里铺 _________(2)非显者刺 _________

(3)以实奇 _________(4)缘坡植牡丹 ____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_________________

(2)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__________

8.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2分)

_____________

9.第②③④⑤句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说文中第⑥句,不是说的于园,与文章内容没什么联系,应该删去。你认为第⑥句应该删去吗?为什么?(2分)

_______

阅读《巍巍中山陵》选段,回答11-13题(6分)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11.第1自然段大量运用了数字说明,有确数,也有概数,请举例说明它们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段文字写大平台上近观远眺,运用了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文笔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下面赏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段文字,有两层大的比喻:一是“当阳光灿烂时”,眼前景色仿佛“工笔长卷”;二是“当日出日没之际”,又像“泼墨山水”。

B.两层中又有比喻:“方山如屏,秦淮似带”“城犹潜蛇,山若伏鳖”。

C.这四个比喻又构成两组对偶句。“城犹潜蛇,山若伏鳖”是比喻兼拟人。

D.“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等由四字短语构成排比句,读来气势磅礴。

E.骈句间以散句,既有整齐之美,又有错综之美。在说明文中运用描述性文字,是为了使读者有所感。

13.第2自然段中的加点字分别说明了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凡尔赛宫》选段,完成14-18题。(10分)

①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②凡尔赛官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756年竣工,至今已有222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l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③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④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

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14.凡尔赛宫外部建筑的特征是什么?内部陈设的特征又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挥想像,说一说,除了瓷器外,凡尔赛宫中还可能放有哪些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写出两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一句中的“对称”

所指的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中“远眺”到了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辨析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3分)

(1)全宫占地11l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2)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3)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9—24题。(15分)

苏州,最后的园林

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苏州,那时候苏州看起来很旧,千年历史的城市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旧的。我去了几乎所有开放的园林,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别人的家。这种变化给后来搞建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园林只是一种国家风景区的概念。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

我记得那时候园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静,门面混迹于寻常巷陌。有些去处,不经别人指点,还看不出来,很不起眼的一道门,偶然闯入,发现里面居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苏州城里那些寻常百姓家里,也藏着大大小小的园林,哪怕就是一盆假山,一笼修竹。那些伟大的园林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为附庸风雅进行移植的结果。现在旅游团队成天在几个景点对着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点点,任何一个缝都要说出点文化意思来,倒使苏州园林看起来更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所谓“园林艺术”展览了。

苏州,这是最后的园林。一个园林要当得起园林这个称号,就像贵族一样,要三百年。一块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间调整多次,直到园子主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顺眼,这或许要用园主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他们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浑然天成,这也是园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园林是一种居住样式。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间。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是随便说的,它说的就是昔日中国的生活理想。园林就是这种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国哲学最深奥的部分,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可以修身养性,就是所谓的“安心”,这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心是无所谓的,令人提心吊胆的摩天大楼在美国那么流行,足见在栖居方式上,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追求,对实用主义的西方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

苏州园林体现的是所谓“诗意的栖居”。“诗意”不只是小桥流水,也不只是茂林修竹、奇石假山、画栋雕梁……这些所谓借景的艺术,而是体现着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系到人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这个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高速公路、水泥楼房、玻璃钢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错,可以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在加速改造之后的这一切的尽头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纪录,还是苏州园林?是沙尘暴和污水池,还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现代人被现代化的过程所迷惑,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哦,看哪,中国人,你们曾经有那样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本来是指望在那样的地方安你们的心的。昆明最近有个热闹的争论,就是因为很多小区的楼盘都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题目叫做:这是哪国的昆明。可想见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么?我在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园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确实像希腊的那些神庙,是有悲剧意味的。

30年前我在苏州最喜欢的是网师园。那园林就像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趣、禅意,石头、书法、匾额,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台、水榭,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本来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像无家可归的旅游者那样想入非非,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

(节选自《祭坛上的苏州》,作者于坚,标题为编者所加)

19.作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对文中关于苏州园林特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它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体现了真正的本土特征。

B.它是几百年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使之达到最高境界的中国式理想的产物。

C.它可以“安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

D.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

21.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园主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认为,把苏州园林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这是“有悲剧意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40分)

25.以“家,建在我想像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想像大胆、合理;

②运用说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kuī wù 竣 嵌

2.硝→消 璧→壁 璜→潢 璧→碧

3.A

4.D

5.(1)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少,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多[或:小学生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而高中生被动回答的人数(或比例)大大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或:小学生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低于初中生和高中生](2)建议在校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6.水边停船的地方;投下名帖;因为;沿着。

7.略

8.特点是假山奇特。三个方面“以实奇”、“以空奇”、“以幽阴深邃奇”。

9.不能。根据游园顺序来安排顺序。由前而后的顺序。

10.不能。瓜洲众多园林和于园一样,凭借假山而有名。这一层不仅写了假山建筑的过程,而且也赞颂了能工巧匠和主人的艺术构思。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1.“宽135米,深30米”是确数,确切地说明了大平台的宽度和深度。“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是概数(约数),说明了每段石阶大致的步数。

12.E(“有所感”应改做“有所知”。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使读者“有所知”。而记叙文中的描写,才是使读者“有所感”。)

13.“重檐歇山”说明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或四坡的屋顶,叫重檐歇山)“花岗石”说明圆柱砌成的材料。“黑色”说明大理石的颜色。“中央偏北处”是说明中山石像的位置,“端坐平视”是说明中山石像的姿势和眼神,“栩栩如生”是说明中山石像的高度艺术性。

14.宏伟、壮观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15.比如书法、绘画、丝绸等等。

16.南宫与北宫相对称。

17.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

18.(1)列数字(2)作比较(3)举例子

19.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住人的家。这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基本意思对即可。

20.D

21.强调苏州园林“信任自然,崇尚自然”,一切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在那里居住、生活可以安心。基本意思对即可。

22.提及西方的建筑是为了比较中西方在栖居理念和栖居方式上的不同。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传统的中国建筑更多的讲究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东西。基本意思对即可。

23.表达了作者对网师园的喜爱之情,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梦想中的家”的向往、期待和对现代生活中文化传统缺失的无奈之情。这样结尾,在结构上,“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与开头。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在内容上,进一步强调园林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从而凸现了文章的中心。

24.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同意或者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同意的回答可以从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个角度去分析,发展经济、“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文化,更不能产生“文化上的自卑”,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中国人似乎成了一个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的民族。不同意的回答可以从兼收并蓄这个角度去分析,即追求“安心”的同时也可以讲究“实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可以盖西式的楼房的,关键是不能抛弃传统文化。

25.略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huǎng hūfèng xì yì lì qí tóu bìng jìn ( ) ( ) ( ) ( )zhèn jìng zhào yào huī fùruò yǐn ruò xi......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推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读句子,写词语。 1.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不bào yuàn命运,给他人添了麻烦要心怀bào qiàn,获得帮助要zhī ēn tú bào。......

    一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下期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6分)____ány____x________ěnt____y____篮球音乐行动怎么跳绳运动二、,。(10分)ɡēɡehéwánhěn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完整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 共40 分) A.夏朝B.西周 C.秦朝 D.汉......

    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初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东西半球图”,回答1~2题。1.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大洲是A.亚洲、大洋洲 B.欧洲、非洲......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教材过关卷一、我会做。(每空1分,共29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1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

    语文七年级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七下第三单元检测题(四)(满分120)(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读下面语句,在横线上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正确的字。(3分)(1)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________(A.tàB.tā)黄泥。黄泥是用来砌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