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论文
姓 名:梁文楚学 号:专 业:护理学班 级:
职 业 规 划 书
13护大2班
规划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自我分析……………………………………2 第二章 环境分析……………………………………3 第三章 未来人生职业生涯规划……………………4 第四章 评估调整……………………………………6 结束语 ………………………………………………7
前言
时间与理想,可以理解为纵轴和横轴,人生的目标就在这个坐标上移动。假若想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些,首先要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理想,这个理想要达到足够的难度,也要达到足够的吸引力来引导自己前进。所以,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规划,希望对自己的系统的职业生也规划能有领航的作用,为处于迷茫中的自己指明一条路。
第一章、自我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
我现在在上大二,性格总体上偏外,我的兴趣是与人交往。我对人和新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喜欢有形的东西,适应能力强且随遇而安。自尊心比较强,做事力求完美。我执着,脚踏实地,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富有同情心,愿意以实际的方式去帮助别人,另一方面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细心、顺从、做事有序、有毅力,适合做各种细致同时又有些管理性质的工作,同时虚心,踏实,适合本人适合做一些动手操作性质的工作,将理论溶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工作。
2、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最看重该职业给我带来的社会价值、荣誉感与利益。
3、胜任能力——优势劣势是什么
优势:动手能力较强,胆大细心,能够完成细致的医疗工作。同时具有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能及时接受各类医疗信息的更新,不易被快节奏的知识更新所淘汰。做一名护士需要与其他医疗工作者一起合作,同时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而我擅长与人交流,可以很好的处理工作中各类型的交流活动。
劣势:平时缺乏钻研精神,并且不喜欢枯燥机械性的工作
4、自我分析小结
本人适合从事护理专业,因为我的动手能力、学习领悟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切合了护理专业的特点,同时我又兼备耐心,可以很好地与患者解释沟通。但我自己缺乏钻研的精神,在研究方面差人一筹。所以在护理工作中,我会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高自我,不断锻炼自己的钻研精神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让自己将来能够胜任管理者的岗位。
第二章、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本人家庭条件一般,属于农民阶级,急需我马上工作,并无有能力支持我继续考研或出国深造。
2、学校环境分析
我所就读的是韶关学院医学院于2002年11月挂牌成立,是韶关学院的校外二级学院,是粤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医学教育学府,始建于1914年,已经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创校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4万多名各层次的医疗技术人才。我所就读的护理专业就业率很高有90%左右,同时我校在部分城市设有实习点,在为大家安排了实习的同时,也为同学们寻找就业目标提供了方便。
3、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对医疗人才需求量增加,具备专业知识又有其他综合能力的护士,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但目前该专业比较普遍,层次多,有中专、大专、本科等,且护理工作应聘要求已经逐渐向高学历发展,本科护士的优势大,男护士要求也高。
4、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对人才需求量大,男护士就业率大 2)职业分析:注重实践能力,细致严谨,强调与人交流。
3)企业分析:现在的医院需要一些高学历,综合能力强,不仅具备实践能力,还应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各医院均提供了较好的工作回报与工作条件来吸引这类人才,而一般专科院校培养的男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且月薪一般。
4)地域分析:在大城市的医院工作条件好,工作回报高,小城市相对落后。
第三章、未来人生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目标的确定
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和第二部分(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动手操作能力强、学习领悟能力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强。
弱势因素(W)平时缺乏耐心和钻研精神,并对自己缺乏一定的自信。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男护理是新兴行的职业,市场人才需求量大。
威胁因素(T)毕业生多,本科护士优势大,竞争激烈,就业压力也大。
分析
结论:职业目标——医院总护士长
职业发展策略——从基层做起,在获得了许多经验后开始逐步晋升。职业发展路径——初级护师→主管护师→护士长→总护士长
2、职业目标的分解
把职业目标分成三个规划期,即: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和远期规划,并对各个规划期及其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
A计划:短期计划(大学计划)时间跨度:现在到大学毕业
总目标:积累专业知识,同时利用其他书籍丰富自我。积累人脉,为自己日后工作的社会关系打下基础。
分目标:在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四级,考取计算机二级证书。对专业知识掌握牢固并融会贯通,并熟练掌握护理技能操作,考取护士执照。
计划内容:大三前过英语四级,大三实习,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大学期间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策略和措施:大二努力学习英语,争取在实习前夕通过英语四级,并在这一年内多去图书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并适量的学习一些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参加学院的学生会,锻炼自己的能力,以及参加学校社团,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大二和大三要主动而且积极的表现自己,努力实习。
B计划:中期计划(毕业后五年计划)时间跨度:22岁到27岁
总目标:在xx某综合三甲类医院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到一些管理和实际操作的经验,培养职业素质,逐步晋升。
分目标:争取进入广州市区综合三甲类医院并成为正式编制人员,在医院工作积累经验。
计划内容:应聘普通护理人员,逐步晋升。
策略和措施:在毕业后的第一年,先尽快就业,在这个岗位上除了完成每日工作外还要细心观察,思考分析,为科研创新积累经验。之后根据自身的条件不断晋升,考取新职称,成为科室护士长,争取成为总护士长。
C计划:远期计划(毕业后十年以上计划)时间跨度:从27岁开始
总目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争取高级职称,向医院管理层发展。争取在该计划时间内结婚。
分目标:不断积累科研经验,深造管理学以及护理学相关知识。计划内容:利用自身积累的经验和科研基础,向医院管理层发展。
策略和措施:争取成为总护士长,继续积累工作经验以及科研成果,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提高自身的学历,为继续晋升,向医院管理层发展打下基础。
第四章、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
基本不需要,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可以考虑再次选择职业。2)职业路径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
基本不需要,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可以考虑改变发展方向。3)实施策略评估。(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
基本不需要,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可以考虑改变行动策略。4)其他因素评估。(身体、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机遇、意外情况的及时评估)a.若身体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不能继续工作,则暂时停止工作,多看一些书,不断保持学习状态,以备身体复原后继续工作;
b.若家庭出现变故或不可挽回的分裂,视情节严重考虑先把家庭的因素放在首要,工作可以先搁置一边;
c.若出现其他意外情况,酌情进行处理,总之原则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创业放在后面。
2.评估时间
在一般情况下,定期(一年或半年)评估规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1)清晰性原则: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直截了当?
2)变动性原则:目标或措施是否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能依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3)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4)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5)全程原则: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考虑。
结束语
职业规划是人生进程的一部分,只有制定了良好的规划,才能明确自己走的方向,才能比别人少走弯路。在写这份职业规划之前,我对自己的将来到底有什么打算都只是很模糊的一个零散框架,通过规划,我理清了思路,看清了前方的道路,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哪些与我目标相差较远的,是可以放弃的。使自己能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面对竞争。
第二篇:护理论文
摘要:总结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经验和体会。论述了结合儿科学科的发展,合理调整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既保留了传统授课在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针,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儿科护理学I临床教学不断地开拓新方法、探索新路子。
关键词: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由于dOL体质的普遍增强,近些年来上海地区儿科患者正逐年减少,大多数综合医院的儿科床位萎缩,甚至取消儿科病房,只保留门急诊。这使得儿科护理学教学工作面I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些dOL所特有的疾病在I临床上缺乏典型病例,如中——重度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中——重度脱水的腹泻病等已很难见到。大班课只能讲授儿科所特有的疾病,加上I临床见习常常缺乏典型的病例,甚至没有相关的患者,教学内容和临床疾病脱节的现象尤为突出。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好儿科护理学这门课,协调授课内容与临床见习的矛盾,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
下面是我们对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作的一些改革尝试:
1教材建设
改革前我校护理本科生使用的儿科教材与本校军医系相同,现在使用的是由我校儿科专家、教授和护士长等参与编写一本适合护理本科的儿科护理学教材。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本书从护理I临床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突出了病情判断、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有利整体护理的思想和原则贯穿其中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2教员选择
以往历届护理本科生的儿科学均有长海和长征两家儿科教研室组织,90%授课有医生承担,护士长参与一小部分。
现在我们教研室有自己的专职护理教师,并充分利用临床的护理教学力量,聘请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既解决了专职护理教师不足的问题,又较好地发挥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教学中的作用,100%承担儿科护理学的全程教学。兼职护理教师每次授课前均要进行试讲,由教学组长严格把关,保证教学质量。
3教学内容和手段更新
以往儿科的教学是以大班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课为主,偏重理论课内容和见习课分组较大,每组学生较多,效果不好。另外,使用的是医学生教材,讲授内容偏重医疗多,护理特色少,理论与实践有脱节。大班课和见习课比例约4:1,实习放在最后一年大轮转。
3.1调整授课内容,提高自学能力在精讲儿科疾病的基础上,如儿科学总论、新生儿常见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腹泻病、支气管肺炎等,增加儿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内容,并开设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儿童学习困难等问题内容的讲座课,以补充学时数的不足。根据儿科常见的住院病例,结合内科所学的知识要求自学儿科学的有关章节,如小儿贫血和白血病、儿童肾炎和肾病、d,Jk脑炎和脑膜炎等。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较系统地了解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学科。
3、2补充见习内容,增强动手能力我们在实施“强化见习”中,首先认真制订见习计划,分细见习小组,每组6人;细化带教内容,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出发。增加儿科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适应症内容,老师边操作边介绍。如d,Jk监护仪、蓝光箱、保暖箱、超声雾化治疗仪等,使学生增加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为早下临床实习打好基础。结合自学内容,在见习中介绍病房各系统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对儿科一些特有的疾病,如果临床缺乏相关患者时,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疾病的VCD、录像或国内外各种典型教学图片。这种“由形象中来又回到形象中去”的教学方法加深课堂的记忆,并补充临床病例的缺乏现象,深受学生的欢迎。组织安排学生下社区幼儿园1次,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体格测量,给予初步的评价,写一份体检报告。另外安排学生外出参观1次,主要是儿童专科医院,加深学生对儿科
护理现状和发展的认识。
3.3提前进入I临床,巩固理论知识改革后我们首先开创了儿科护理学的实习安排在理论和见习课之后,直接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这样既巩固理论知识,又提前进入临床参与儿科护理工作,缩短实习时间。由专职护理老师和I临床护理老师共同实施实习带教,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一起制定带教内容,参与临床护理技术考核。
4教学方法更新
4.1多种授课形式,加强临床思维改革后我们除原有大班课外,增加床旁小班课、病例讨论课、自学课和讲座课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病情判断能力。
大班课:精心设计每堂课,及时收集教学图片,严格把握试讲关,在精讲大班课时,注重把握重点和难点。在授课形式上则采用多媒体幻灯、VCD、IC课件、模型等先进手段相结合,并进行把关。每次课后根据所学内容布置2~3题简单病例分小组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儿科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小班课:对部分临床常见疾病采用病房床旁小班授课。
课前学生做好有关内容自学,上课时首先让学生问病史和老师示范做体检,使学生直接了解本病的症状和体征,然后老师针对本疾病进行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等讲授,便于学生对临床问题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运用。
病例讨论课:在整个课程中组织1~2次病例讨论课。
课前1周将病史摘要分发给同学,每组6~8人,按要求准备该病例的病史特点、初步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等。然后课堂集中先由各小组同学代表上台发言,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和判断。时间为10rain,其他同学向发言者提问,然后老师总结该病例的病史特点,介绍临床诊断思路和护理措施,最后围绕本病讲课时间1学时。通过病例讨论课,学生学会收集临床资料、寻找疾病特点、排除其他问题。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得到提高。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临床实
践。
自学课:儿科学内容很多,由于学时有限。大部分内容只能通过自学来完成。对儿科临床常见住院疾病的某些章节,我们采用“自学为主,配以辅导”,根据疾病特点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老师随时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高总结归纳水平。通过自学,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2开展第二课堂,了解学科动态为满足学有余力同学的需要,结合教研室老师专业特色,我们开设儿童保健专题讲座,讲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意外事故的预防等;儿童心理专题讲座,讲授小儿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措施(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儿童多动综合症等)。让学生了解并关注儿童健康已从单纯的躯体健康发展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全的综合因素,更好地贯
彻“身心整体”护理的主导思想。
儿科护理学讲习比例(大班理论授课、小班课、讨论课、自习、见习)共40学时,分别占42.5%、22.5%、7.5%、5%、22.5%,实习8O学时,整个儿科护理学为120学时(40+80)。
4.3改革考核方法,重视平时成绩以往儿科学考试成绩主要采用理论考试,常常是“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应试教育,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不能马上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工作。改革后的理论考试成绩为6o%,运用布氏理论编制考试试卷,并制定考核认知领域方面的目标层次,即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能力等,其中基础层次目标(理解+记忆占2/3),高层次目标(综合分析占1/3),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护理操作成绩为30%,包括儿科护理技术(头皮静脉注射,dxJL喂药方法、用药计算)、保暖箱和蓝光箱操作及适应证。综合素质成绩为10%,包括课堂回答问题、病例讨论发言、撰写体检报告、爱伤观念和学习主动性等项目。这样的考评方法,既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又能反
映学生的综合素质.5体会
通过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尝试后,我们体会到改革和创新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受到学生好评。实践证明,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取知识,教师由重点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学生思维更活跃,涉及的知识更广了,提出问题也更有层次了,并对儿科疾病有一定的临床判断和分析能力。结合儿科学科的发展,合理调整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既保留了传统授课在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tL,的教学方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儿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不断地开拓新方法,探索新路子,也为即将进入临床工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护理论文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护理论文写作》作业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 作业要求
1.要求所写答案均为自己有特有的东西。2.认真思考后再写答案,答案要详细、具体。3.发现作业雷同后将雷同卷均判零分。二. 作业内容
1.简述选题的来源。答:一般选题来源于自选课题,上级主管部门指定课题与横向联系单位委托课题(包括联合攻关课题)三种形式。无论那种形式的课题都来自两大方面:(1)解决社会实践的紧迫需要。这是一种直接性来源。例如.从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来选择课题;(2)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体育最新的成果和有关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前沿中挖掘课题。这是一种间接性来源。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即从前人的理论总结基础上派生、外延与升华出来,从而选出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充实、完善甚至能填补其空白的课题。
2.简述科研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各环节的注意事项?答:1确定研究对象2设对照组3随机分组4观察指标 1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护理研究对象多是病人,人的个体差异大,他们除在形态、生理等生物属性方面存在差异外,还有语言、思维、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科研的复杂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研究对象(样本)的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获得的信息更接近真实,减小误差。2测量指标的不稳定:由于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故测量指标的结果变异性大,离散度大,特别是有些指标(观
察项目)不能直接获得资料,需采用间接方法,则更加误差。所以先要通过严谨的设计,并注意进行精细的观察和测量,正确处理数据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到较准确和客观的结果。3临床研究的特殊性:护理研究对象大多是病人,在病人身上进行科研工作,需特别注意到研究过程应对病人健康不会带来不良影响,没有增加病人任何痛苦,也不能延误病人的治疗或促进病情发展,同时也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等,这是临床科研道德和伦理所要求的。故对待研究工作必须持有严谨的科学的态度。
3.简述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及要求。答:论文的书写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标题;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
3、摘要;
4、关键词;
5、正文;
6、参考文献。论文的书写要求:①立意新颖、论点鲜明、内容健康积极;②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语言流畅;③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实用性;④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论据充分、结论准确;⑤突出报到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
简述科研论文的结果部分撰写注意事项?答: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二是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
5.简述期刊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注意事项。答:按参考文献的提供的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文献、阅读型文献和推荐型文献。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经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推荐型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师为特定读者、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阅读的文献信息资源文后参考文献主要指引文文献及阅读型文献,是论著的必要组成部分1)体现科学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历史。2)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著作权。3)精练文字, 缩短篇幅。4)便于编辑和审稿人评价论著水平。5)与读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6)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做出客观评价。7)有助于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评价平台的建设。8)促进科技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推动学科发展。
6.自助式心脏康复作为一种新型的院外心脏康复形式已在英国开展并应用于心脏病发作后的患者,其特点是简单易行、费用低。“我国心肌梗死患者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的效果研究”旨在观察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的效果。
请提出该研究的研究问题和4个研究假设。
答:研究问题:对院外心急梗死患者进行督导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心理调试;
7.某研究题目为“被动运动对下肢骨折上石膏患者拆除石膏后肢体活动的影响”。请指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和可选用的评价被动运动效果的指标。
答:研究对象:下肢骨折上石膏患者。
干预措施:被动运动。
可选用的评价被动运动效果的指标
1、单位时间内运动内步行距离。
2、自我感觉。
第四篇:护理论文
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陈娜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12月共1120例病人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于未能解决的问题则进入下一个循环。结果 给予护理干预后腕带佩戴率,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所以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精神科腕带佩戴率,应加强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
[关键词] PDCA循环;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率
PDCA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创的全面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科学程序,它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1]。患者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建立完善、规范、安全的查对系统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是精神专科医院,由于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大部分患者行为紊乱,缺乏自知力,有些患者问话不答,有些存在夸大,有些答非所问等,而腕带作为一种身份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利于护理操作,杜绝护理差错事故,保障护理安全,还有效地保证了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因此2015年5月本院在全院推行患者佩戴腕带,但患者对佩戴的依从性不强[2],从而影响对患者身份的核对及患者就医的安全。为提高腕带佩戴的依从性,我院对全院住院病人采用PDCA的方法提高腕带佩戴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
1.1材料:采用软塑料,无毒无过敏材料。
1.2观察对象:观察组为201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照组为2015年5月1日至8月31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包括一级及二级病人,各560例。性别,年龄,学历均不限。
2、方法
2.1 计划阶段(P)
2.1.1 了解全院患者腕带佩戴率的情况 护理部自制腕带检查表,7月1-6日由护理部干事带领各科室一名质控人员对全院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腕带佩戴率的调研。随机检查120例病人,腕带佩戴率仅为62%。鉴于此情况,计划以后各科室不定时自查,每周不得少于1次,QC小组成员每周定时检查。
2.1.2 成立院内QC小组 QC小组成员由护理部干事及各科室一名主管护师组成,并选出组长。实行随机抽查制,由组长全面负责人员分配及调查过程。由护理部干事负责统计数据,实行专人负责,落实到位。
2.1.3 制定目标 经过三个月的检查,要求全院护理人员及护工能够认识到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士认真核对手腕带信息,并向患者做好解释;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完善手腕带的质量,不易被扯断。
2.2 执行阶段(D)2.2.1 自制调查表 QC小组组长向每位小组成员发放自制腕带调查表,小组成员客观的、真实的将患者腕带佩戴率情况填于该表。
2.2.2 时间安排 QC小组成员每周检查一次,连续三个月。科室质控人员随时检查,每周至少一次。
2.2.3 加强宣教 病房内设宣传栏,发放通谷易懂的材料,安全知识的讲座,同时责任护士要反复的向病人讲解腕带的作用。2.3 检查阶段(C)2.3.1 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 通过QC小组成员的调查发现以下问题:(1)管理部门未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2)护士对病人手腕带重视性不够及重要性认识不足。(3)佩戴人员未向患者核对姓名,佩戴人员在佩戴腕带时未向患者解释使用目的。(4)手腕带质量不过关,容易脱落。(5)患者行为乱,不与配合。2.3.2 原因分析
2.3.2.1 管理方面问题:(1)未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未对护士进行手腕带使用方法的培训。(2)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未充分重视。(3)手腕带的质量不过关,填写的信息未统一规范。(4)对患者手腕带使用情况未及时检查。
2.3.2.2 护士本身问题:(1)对腕带重视性不够,及重要性认识不足,仍执行传统的查对制度。(2)责任心不强;佩戴不及时。(3)缺乏有效沟通,对病人或家属解释不及时、不充分。
2.3.2.3 患者问题:患者疾病原因行为乱,不配合;患者不理解手腕带的作用。2.4 处理阶段(A)充分发挥三级质控管理作用,落实三级质量控制检查,及时
进行效果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措施。(1)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2)规范填写腕带上的信息。(3)加强对护士的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4)认真执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定时检查腕带佩戴情况。(5)做好宣教,掌握沟通技巧。如果问题未得到解决,则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使得PDCA管理持续运转。
计划进度表2015-2015-7-15至8-2015-8-15至9-2015-9-15至10-2015-10-16至2015-11-16至7-1至14141511-1512-157-***4123412341、主题选定
2、活动计划拟定
3、现状把握
4、解析
5、目标设定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检查
9、标准化
10、检讨及改进2015-12-16至112-2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观察结果
4.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行PDCA干预后,病人满意度提高了9.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5%,经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满 意 非常满意 满意
对照组 观察组 392 485 不满意
合计 护理满意度(%)
67 χ=41.29
8
P<0.05
560 560
89.5 98.6
4.2 两组患者腕带佩戴率比较
实行PDCA干预后,病人腕带佩戴率提高了19.9%,观察组的腕带佩戴率为96.3%,对照组腕带佩戴率为89.5%,经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腕带佩戴率(例)组别 佩戴 未佩戴 质量不过关脱落
对照组 428 观察组 539 42 3
2合计 佩戴率(%)
行为乱脱落 自行摘除 48 15
2
佩戴不及时 20 1
560 76.4 560 96.3 χ=93.27 P<0.05
5、总结
实施PDCA后,护理部组织每周对手腕带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腕带脱落的,未佩戴的患者,仔细询问脱落及未佩戴的原因,并做好记录,根据数据统计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检查期间没有一例身份识别差错事故发生,既保证了护理安全,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对佩戴手腕带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病人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同时手腕带质量也得到了改进。
标识是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核对部分,住院患者手腕带是标识的一种[3],佩戴手腕带能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患者身份,有效解决护理上无法核对床号、姓名的缺陷,完善了查对制度,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正确执行,有效防范护理缺陷,保障医疗安全。有研究[4]表明病人佩戴标识手腕带在临床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因为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的影响,不能准确地回答个人信息,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医患关系。而手腕带在精神科病房的实施,极大的方便了护理人员的核对和执行,利于识别患者,促进护患沟通,保障患者的安全[5]。通过实行PDCA循环管理,制定了各项制度,流程,工作职责等,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督查及管理,并要求每个临床科室严格执行手腕带的使用。实施以来,各科室都能严格遵循及落实手腕带的使用原则,佩戴率及病人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研究发现,通过反复检查及整改工作,手腕带的佩戴率取得了很大成效,所以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精神科手腕带的佩戴率。
参考文献
[1]郭芳,韩文生.PDCA循环理论在培训新招聘合同护士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与控
制,2013(10);104-105.[2]杨益兰,标识腕带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9);18-19.[3]刘脘.住院患者腕部识别带的应用[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6,41(12);69.[4]孙美芝,标识手腕带在临床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0(8);92.[5]汪敏.手腕带在精神科病房应用的观察结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0,11(22);1474.
第五篇:icu护理论文
icu护理论文 ICU口腔感染的预防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ICU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ICU患者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我院自ICU成立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知识,减少了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口腔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促进重危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预防及护理归纳如下。
口腔感染相关知识
口腔感染常见于全麻、昏迷、冬眠疗法、化疗、白血病、颌面手术、吞咽困难需鼻饲流质的患者。口腔因机械性自洁作用受到限制,加上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滞留、咀嚼肌吞咽肌无力、昏迷患者无吞咽动作等诸多因素,致使口腔不洁加重,造成口腔溃疡、感染[1]。大剂量放疗、化疗必然会引起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损伤,黏膜屏障作用破坏,细菌由此而入,从而继发口腔感染。严重感染者可引起败血症,主要表现为炎症溃疡。
预防及护理
2.1 预防检测
预防口腔内细菌清除后4~6h又再生长,故应坚持每天口腔护理4次[1]。一般采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纱球做口腔护理。有特殊臭味的患者应做咽拭子培养,根据培养结果来选择漱口液。经常观察口腔黏膜、颊膜等变化,发现异常应根据培养结果或口腔pH测试结果选择口腔护理液。
2.2 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首先用止血钳夹住纱球沾护理液清洁插管一侧口腔黏膜及牙齿,然后用注射器抽取口腔护理液10ml进行冲洗(因气管插管,护理液不会进入气道),完毕后用吸引器吸净,用同种方法护理插管另一侧口腔。
2.3 对于血液病患者,大剂量放疗、化疗时的患者进行护理
有学者认为治疗前应用维生素B2可减少口腔黏膜溃疡。治疗开始时即每日给予0.05%洗必泰液、50%碳酸氢钠液、0.08%甲硝唑液交替漱口每2h一次,每次含漱3~5min,嘱患者含漱时使药液与舌下、颊部、咽部接触,充分得到机械性冲洗,以发挥药液的作用,防止口腔感染的发生[2]。若口腔黏膜发生炎症或溃疡,常因疼痛影响进食并引起情绪低落,用含地卡因等局部麻醉液含漱后可减轻疼痛,易可用中药洗漱液反复多次含漱,每次不少于3min。常用中药有山豆根、茯苓、石膏、石斛、薄荷、生地、甘草等配制成的口康漱口液或给予1%达克罗宁液。有溃疡时给予溃疡膜外贴或溃疡液、锡类散外涂或生白能混悬液外涂[2]。口腔真菌阳性时加用制霉菌素液、两性霉素B液交替含漱,每2h一次,适当延长含漱时间。
2.4 长期禁食、昏迷、吞咽困难不能进食而需鼻饲流质患者的护理
患者易发生口腔感染,故经常保持其口腔清洁,坚持口腔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可根据口腔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选择不同漱口液,可避免细菌生长且疗效很好。如口臭的患者选用1%~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口腔清洁护理,或选用由银花、甘草、薄荷、冰片组方制成的银甘漱口液,有较好的防腐防臭作用。真菌感染可选用1%~4%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1]。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0.1%醋酸溶液、强氧化离子溶液进行口腔护理。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可选用0.02%呋喃西林溶液、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厌氧菌感染可选用口泰溶液、甲硝唑液进行口腔护理。多年来临床上根据测定口腔内pH值选用药液,采用擦拭及自漱的方式,对降低口腔感染,预防并发症有明显效果,当口腔pH值呈碱性时选用酸性护理液,pH值呈酸性时选用碱性护理液。
2.5 为患者实施或指导口腔护理
应关注患者感受,注重患者的感觉和需要,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为患者选择舒适有效的护理。保证患者得到连续性的观察及护理,口腔护理应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从变化的动态中对效果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调整口腔护理液及护理方法[3]。
2.6 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护士应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口腔护理的必要性,教会口腔护理的正确方法,并尽量鼓励患者自己操作,对患者的教育指导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最好应事先制订出健康教育计划,以使内容充实、具体、适合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