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学科五年发展规划
光谷五小数学学科五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改革和新课标教材的要求,增强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总结过去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以课程实施为中心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具体制订我校数学学科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促进学校内涵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课程理念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小学数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精神,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以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抓好青年教师培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题组、教研组的作用,满足广大教师要求共同发展的需求;探讨和研究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困惑、问题,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目前,我们学校有17个班,11位数学教师,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有5人,大专学历5人,40岁以下的教师有7人,我校的数学老师都热爱学生,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敢于吃苦。他们热爱学习,教科研意识较强,在教研组活动中已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
2.学生状况:目前,我校有学生近800人,外来务工子女占60%以上,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分析,这个比例将不断上升。由于外来务工子女的整体素质差,导致学校数学学科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一般。
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等理念,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校本教研的水平有待提高。校本教研由于缺乏专家的引领和参与,只能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有的教师停滞不前。因此,在立足学校现有条件下,开发校本教研的形式、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学习评价的体系有待探索。目前学校还是以卷面考试来评价学生为主要评价手段。要尝试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如何把这些评价方式有效的结合起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是受考试的影响,评价的方式还不够开放,评价的内容还不够多元。
(3)学生的发展有待均衡。学校现有学生近800人,其中外来工子弟占多数,这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学习要求、学习水平与本地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学数学的兴趣不是很浓厚,数学考核的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不尽如人意。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总之,我校的数学学科发展既面对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校数学学科发展,必须全面规划,多方位、多层面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并利用教师素质这一能动因素,促进数学教育全面而稳定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课程实施、课程建设、资源建设、课程评价、教师发展等几方面制定发展目标。加强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各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和课题研究,改进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
(二)具体目标
1、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的开发能力。
(1)转变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改变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 “忠实取向”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转变教师唯教材教教材的观念,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加工处理,使教材内容实现“五化”,即心理化、问题化、操作化、结构化、最优化,以满足我校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2)创造性地开发校本课程
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校本化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全面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数学教师课堂实践水平。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教学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此,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学生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须依赖于教师教学方式和自身学习方式的改变。
⑴形成“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学引导、促进学习者学习;数学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由“以本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⑵建构致力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a.自主探究模式
b.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c.情境教学模式
(3)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给予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首先要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学情,给予指导、启发、帮助,如果学生的学习能顺利进行,就给予肯定、赞赏,并尝试给予新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就提供有效的启发、帮助,并舍得花时间等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第二、给予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激发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让每个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维的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空”,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只有不断实践,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解放学生的脑,使之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学生的眼,使之能看;解放学生的口,使之能讲。为了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践因素,不断拓展学习资源,虚拟相应情境,让学生参与绘画、解说、辩论、推销、操作、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3、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当遵循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反思与提高,有助于实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4.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新概念、新方法的内容时需要学生去探索,但有些规定性的内容也可以用接受式的方法。6.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用几秒钟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2)学生学习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对评价提出了新的理念,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a、评价内容多维性。b、评价主体多元性。C、评价方法多样性。在教育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方式及手段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4、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从教书匠走向研究型教师”。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是学校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学科的发展,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2—3年的努力,所有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出一批区、市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四、措施与策略
为了实现数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目标,我们将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完善常规管理制度(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为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师个人备课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我校继续以数学备课组为单位实施集体备课制度。我们在加强“四要”(要具体的备课组活动计划;要在教研组长负责下进行的集体备课;组员在备课组内要有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作;要有具体的备课组活动记载)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真正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共同提高。对工作不满五年的青年教师,要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独立进行教学设计。
(2)、实行推门听课制度
为了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提高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质量,考查集体备课质量和实践教学情况,我校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推门听课要坚持“听、评、促”三字方针,达到“督教促学”之目的。
(3)、推行教学月考核制度。每月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考核,力求做到“四到位”:教、学情了解到位、情况交流反馈到位、问题整改到位、经验推广到位。形成一心一意抓教学,全神贯注研课堂,倾心聚力重质量的良好氛围。
2、推广校本教研活动制度 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展示和交流、研讨活动,形成“认真实践研究、经常反思总结、互相学习促进”的工作作风,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活动方法和途径,让教研活动“变法子”,积极开发新的教研载体。
3、创建校园数学文化。
(1)营造校园数学物质文化。
*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和黑板报,展示我校学生的数学成果、解题技巧。
*经常性的为师生提供数学思考题,形成动脑思考的习惯。
(2)构建校园数学活动文化。
*每学期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数学节活动,针对各年段的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方案:
1、口算大王在行动。
2、数学超级大玩家。
3、智力大冲浪。
4、数学你我他。
5、数学智多星。
6、数学知识传播活动。并向学生提出“六个一”的要求:
1、读好一本数学读物
2、参加一次雏鹰学数学实践活动
3、写一篇数学日记或数学科普小论文
4、设计一个数学节会标
5、征集一数学“金点子”
6、自编一张数学学习小报
*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的数学活动至少1次。每学期开展2次数学班队活动,活动参与面要达到100%。每班可开展数学小组活动、数学故事会等特色活动。
4、着眼发展,锤炼队伍整体素质。
(1)创新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素质。
a、读书——事业的需要。我们积极倡导教师“与书为伴”,要求教师每年必须认真阅读2本以上由学校推荐的书籍,主要是一些教育名著和学生爱看的书,诵经典、品名著,使老师们走近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重温鲁宾逊、格列佛。
b、随笔——成长的足迹。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反思行为,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四勤”——“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教师每月至少撰写两篇教育随笔或读书笔记,(对50周岁以上的教师不做具体要求)。
(2)脚踏实地,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为使每位教师经历不同的发展轨道,达到各自不同的发展要求,我校将继续号召每位教师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此举将把教师专业发展变学校意向为教师意向,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教师制订三年发展规划,一要客观把握自身特点,找准自己的专业发展点和主攻方向;二要确定适宜的个人发展定位,有一定的高度,但不盲目拔高。三要将“三年规划”分解为年度奋斗目标,对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读书学习、论文获奖(发表)、教学能手、优质课评选等项目确定个人的具体指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标措施。
(3)重视校本培训力度,加大数学骨干教师的培养。
学校组织实施“六个一计划”。即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做到:至少读一本好书,上一节好课(公开课),写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论文,至少一篇课堂教学教后感,评一节课。学校要专门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办法”,依照办法重点培养,使他们尽快成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的作用,继续实行《泰山小学优秀教师岗位津贴制度》。(4)举办教育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①组织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参加区市级以上的学习活动。
②与兄弟学校举办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区域合作,相互沟通课改经验,实现区域联合,资源共享。
③邀请名师、专家到校上课、讲学。
第二篇:急诊重症医学科五年发展规划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
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2016年我们急诊、重症医学科迎来合并,实行急诊与重症一体化管理。科室下设院前120、急诊门诊、抢救室、留查室、重症监护室。成为巴南区第一家集院前急救、院内危、急、重症抢救为一体的综合科室。成为全院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治疗中心。科室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凝聚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急诊、重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加强病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巩固并壮大急诊、重症医疗队伍,使一体化医疗体系更加规范化,实现科室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指导思想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规划为指导,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为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的科室而努力。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医院确定的发展总体规划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医院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坚持思想上始终与医院保持一致,积极抓好科室队伍建设及学科建设,搞好科内和谐,切实提高医疗质量、科研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使科室整体有一个质的飞跃,推动科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医疗质量、科室管理、学科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迈上新的
台阶。
1)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医疗质量始终是我们临床工作的重点,提高医疗质量是我们未来五年的第一目标。
2)科室管理达到新的水平,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更加完善:科室管理是我们科室工作良好实施的重要保证。
3)争取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成为区内顶尖、市内知名的科室。
4)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医疗质量投诉和医疗纠纷赔偿继续下降,病人综合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医院二甲复审、三甲评审工作,科室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学科建设目标
1.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技术全面、立体化的危急重抢救中心。
2.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学术论文撰写奖励制度,鼓励参加学术交流。承办南岸区巴南区重症论坛,参与巴南区重症医学质控活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学科优势,创办巴南区急救技能培训中心。
(三)人才梯队建设目标
抓住二甲复审、三甲评审机遇,认真解决好人才队伍结构比例,形成一支老中青和高级中级初级年龄结构和资历结构双合理的急诊、重症队伍。抓好技术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抓好科室医务人员在职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根据学科
发展需要选送医生外出进修深造,特别是完成科室内80%专科护士培训,全部青年医师完成重症5C培训及考试。同时引进高学历实用人才。
三、保障措施
(一)重点抓好急诊专业建设,确保急诊科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急诊科的建设。急诊科的建设目前主要停留在院前急救,院间转诊,急诊内科、外科门诊基础上。与急诊科建设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必须建设一个与二甲医院实力能相匹配的,能够承担本区域急救任务的急救中心,必须在设施、设备、人才队伍、运行机制等方方面面进行调整、整顿、改革、提高。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功能完善设备和人力配置、建立运行和管理机制,力争在五年内建立一个先进的,现代化的、多功能立体式的急救中心。
2、重症医学科方面继续保持目前发展方向,未来继续开展好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技术,呼吸机治疗,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床旁重症B超技术。随着医院发展,做好开展ECMO技术的准备。重点,一方面应突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人员配置,突出每个人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大科研教学工作的力度,保持急诊、重症医学科的持续发展。
3、加强交流合作,抓好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交流合作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我们一是要继续开展和深化院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关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岸区人民医院,巴南区人民医院,巴南区第二人民
医院之间的合作。二是要建立与知名医院急诊科的联络机制,特别是加强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坪医院之间的沟通。去更新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我们的医疗质量和水平。
(二)科学化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
以提高医疗质量为重心,以确保医疗安全为基线,强化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建设,为促进医院协调发展构建质量和安全保障系统。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要做到:一是强化职责意识、风险意识、科学严谨意识;二是健全医疗质量管理考评体系、护理管理体系;与信息科联动,建立重症医学科信息化质控统计。三是重点抓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严格执行、着力抓好医疗组长责任制。四是着重落实三基训练、医师定期考核、医疗质量定期讲评。争取5年内全科医师通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5C培训。五是完善护理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措施,按照医院感染规范要求,认真做好院内感染监测工作。
借“医院评审”活动的开展,深化科训内涵,使“性命相托,职责所系”扎根每个医护人员心中。其次认真对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检查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健全、规范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三)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建立多层次、多样化、规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满足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2、努力创造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强化急诊分诊培训,充分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急诊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
3、不断探索,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与质控办联动,提高监督、检查和查处效率。与医患办合作,积极有效处理投诉或纠纷,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与客户服务部合作,对投诉、信访、纠纷发生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报告,对待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给院领导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和处理措施。
(四)营造优秀的科室文化,打造专科品牌
为实现急诊、重症医学科全面发展注入精神动力。科室文化是科室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科室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实现科室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在科训的基础上建立科歌,科服,并通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知识讲座等宣传活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
2016-2020年是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将是科室、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将紧密围绕我院的发展目标,奋力拼搏,努力创新,将我科建设成为我院的品牌科室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
急诊、重症医学科
2016年7月
第三篇:实验小学科学学科五年发展规划
xx实验小学科学学科五年发展规划(2021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具体工作任务
1、(2021年)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以王副校长为组长,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的科技创新活动。
2、(2022年)积极推进科技类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建设,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以第二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普及教育。
3、(2021—2023年)打造科技+项目,如科技+劳动教育、科技+人工智能教育、科技+创新实践教育、科技+艺术(美术)教育等。
4、(2021—2023年)探索课堂教学与科普教育一体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的、生活中的科学。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领略科技前沿的风景(听科普讲座,参与科普实践活动等)。
5、(2024年)逐步形成学校的科技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时作用,同时对那些开展活动较好的科技小组给予扶持,使其能更上一个台阶。
6、(2021—2025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与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第四篇:常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五年发展规划
常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五年发展规划
(2006年——2010)
一、背景分析
江苏省教育厅在2001年4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意见”的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正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在高中课程框架中,信息技术课程首次确立了技术领域的科目之一的地位,相应的课程标准已经在《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发布。同时,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在制定中,并已初显端倪。
1、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现状
⑴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原计算机课)教学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但全市仅少数几个学校开设选修课,教材也不统一。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十.五期间,随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计算机和网络教学设备投入的增加,我市所有高中和绝大部分初中和小学都按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和选修课,全市有统一的教学计划。
⑵目前,90%以上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均能通过宽带接入因特网,大部分学校计算机教室中的计算机数量能满足每人一机教学,为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
⑶各中学都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占70%以上;大部分小学配有兼职信息技术教师,少数有专职教师。全市青年(35岁以下)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人数占信息技术教师总数的80%以上。
⑷为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市教研室出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建议”,成立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的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经常开展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等常规教学活动,每年轮流举行学科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评比、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评优等活动。近两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市每年都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集中进行新课程大规模的培训活动。
⑸近几年,我市信息技术教师在省级教学论文评比、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中,均有多名教师获得一等奖。
⑹从2002年开始,全市高中学校每年都参加江苏省信息技术等级(高级)考试,成绩均列全省前茅。
⑺近十年来,我市中小学生在江苏省和全国各类信息技术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为我市争了光。通过学科竞赛活动的辅导和参加竞赛,我市培养了许多信息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
⑻近两年来,随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了可喜的改变,能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
2、目前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⑴随着十一.五的到来,许多在十.五初期配置的计算机教室中的计算机设备已经面临淘汰升级的问题,这批机器的继续使用已经影响到新课程中教学内容的完成。
⑵由于设备和师资等各种原因,仍有少数初中和小学未开设或不能按规定课时开足信息技术课程。
⑶由于绝大部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都是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部分学校校本教研机制不健全,教学研究及备课质量不高,因而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还有相当多学校由于学校规模的限制,只有1名或2名信息技术教师,也影响了校本教研的质量。小学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为兼职教师,且缺乏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和学科教学。
⑷部分学校未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学科教学和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最主要的评价指标。相当多教师的非课业负担较重(电教、网络管理、计算机维护、课件制作、成绩统计、打字等),影响了他们备课、教学研究、业务进修的精力,甚至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⑸部分教师对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学习不够,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够丰富,没有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⑹随着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待加强。
二、发展目标
1、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本。进一步提高我市信息技术学科教育质量,使我市信息技术学科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2、具体目标
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3—5名,青年骨干教师6—10名,教学能手10-12名,教坛新秀15-20名。攻读硕士学位在职信息技术教师5-7名,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着力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将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
⑶教研方式方面:促使教研方式和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使其更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⑷加强课题研究:开展市级或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争取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⑸课程改革方面: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改革,继续加强高中信息技术模块教学的研究,促进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校本课程的建设。
⑹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技术学科学业评价机制。
⑺学科竞赛方面:继续保持我市在全省信息学奥赛中的领先地位,并争取在国际奥赛中获奖。
三、采取多种措施落实我市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目标
1、督促全市各校落实省、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
2、保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持续投入,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水平的物质保障。
3、建立一支较稳定的、合格的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全市各中小学应配齐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同时各校应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及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交流研讨,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习并落实教学常规,很抓教学基本功,经常组织公开课、观摩课、学术沙龙、专题研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年轻教师能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同时,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一批青年教师学科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5、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探究丰富多样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6、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抓手,以课题研究带动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7、定期开展学科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比赛等评比活动,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8、建立1至2个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基地,加强对基地的指导,及时沟通、对话、交流,促进基地学校校本教研质量的提高,保证其示范性。
9、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开展多种活动促进中心组成员的专业成长,并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10、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
11、继续做好我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的辅导和组织工作。
四、建立自我和外在评价指标
1、评价标准:根本标准是看学科教师与学生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建设是本规划的核心工作。
2、评价方法:以学期为基本单位。促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评价主体:z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共同组成的评价组,由专家、领导、学科教师、学生共同作出评价。
二○○六年九月二十日
第五篇:五年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成长五年发展规划
(2015.8—2020.8)
卢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毕业至今,我工作已将近两年了。从出入教师队伍的迷茫到今天的渐渐成熟,学校给了我很多帮助,也给了我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让我在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中积累了教育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为了让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现作如下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优势:
1.热爱教育事业,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享受师生互动中的幸福与满足。
2、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上进心。尊重、爱护、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3.能静下心来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书籍,及时了解教育动态,学习先进的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积极尝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4、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爱上学习;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有效学习。尽可能的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5、踏实工作,善于沟通交流,懂得虚心请教他人,取长补短,积累经验。
不足:
1、虽然善于采集教学资源,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但在课堂运用中会遇到瓶颈,不能熟练顺利地整合与运用。
2、在工作中,虽想法不少,但容易被条条框框所束缚。遇到困难时会退缩,停滞不前。
3、由于工作资历较浅,在解读教材时会有所偏离,深度挖掘不够。
4、在授课过程中,外延度的把握不够,因而在课堂教学上不能更快更高地跨越。虽懂得借鉴他人教学经验,但灵活运用不足。
3、缺乏有效的科研手段,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不能够深入的实施,教学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总目标
1、师德方面
(1)教师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力争当好人梯,忠于教学事业。努力用自己的真诚与付出打动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帮助学生进步与成长。
(2)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注重自身的修养,发挥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
(3)要努力与家长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家校共育。
2、教育教学方面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班级成绩再上一个台阶,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认真书写教案,精心备课。深入研究学情,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工作。
(3)精心上好每一节课,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将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基本功提升
(1)努力提升自己“三字一话”的水平,特别是书写水平。(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培训,做好笔记,勤写反思。(3)积极请教,多向前辈学习经验。(4)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四、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5.9-2016.9)
1、对于新教师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上好每一堂课。要把握好“师徒结对”的机会,不断的向老教师学习,努力缩短“适应期”限。
2、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以学校大局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认真踏实工作。认真打磨一节教研课,通过备课、上课、听讲课,写反思,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3、练好基本功,丰富自己的教育机智,同时注重自己的修养和教态。吸收他人修养中的元素,使自己的修养更加立体。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第二阶段(2016.9-2017.9):
1、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常规;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服务;钻研中学语文教材,争取精通各册内容;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究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提高应变能力。
2、读书的过程便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读书看报,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思品教学理论书籍,知道最前沿的语文理论研究,了解当今思品教学的发展,使自己充分与时代接轨。
3、争取使学生养成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将比较容易的知识由学生自己来讲,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阶段(2017.9-2018.9):
1、真正关心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教师的爱平等的给予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思品素养的提高,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走进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教学,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写好自己的教学总结和反思,对于自己的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充分的研究,探寻适合自己教学风格,记录自己和学生成长的足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发展型教师。
3、勤于研究,勇于实践,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多学别人之长,多读书,把自己的所学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自己的思品教学既有工具性又闪耀人文的光辉。
第四阶段年(2018.9-2019.9):
1、经常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也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渴求新知。课堂是教师实践的最好舞台,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也要积极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
2、在教育技能基本熟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3、动脑动笔。自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于实践。坚持把教学中的得与失写下来,坚持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等,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争取至少有一篇公开发表。
第五阶段年(2019.9-2020.9):
1、转变教师角色,树立服务不同种类学生意识,把课堂和学习真正完整地还给学生。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反思、盘点等一系列内省性活动来完善自己的角色行为,获得创新和超越的活力。
2、实施行动研究,深刻领会课程理念,立足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力争每年进行一项行动研究,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3、明确专业研修方向,建设专业发展强势领域。学会与同伴合作,向更多的前辈、专家、同行学习,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宽广,进而来扩充自己的专业实践内涵,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优势领域。理论是实践的向导,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我计划每年读3-4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4.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能手,对教材的运用能游刃有余,对新课程标准能掌握通透。
5.争取成为学校内成熟的骨干教师,并且争取能突出自己的教学,形成教学特色。
6.积极参加学校、区和市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理论和实践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责任心负责人的骨干班主任。
五、主要措施: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珍惜机会,不断学习与积累,探讨育人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
1、自身素质的改进
主动学习,多阅读、多反思、多动笔、多交流。
2、客观条件的改善
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把握外出学习听课取经的机会。
3、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不放过任何一次有价值意义的交流机会。
①与同行交流,在交流中发展自己;听课研讨,多向师傅学习,多随堂听课,只要有听课机会都不放过,积极吸取他人的长处,多上公开课,多争取锻炼的机会,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水平。
②参加有关专家讲座、观看教学案例等;参加积极参加各项专业培训;通过理论学习、自学、听课来不断充实自己。
(4)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不断地积累一些上课的经验教训,做一些随笔,以便自己在总结工作中或者写论文、个案时有资料。
①广泛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网站等。认真学习《高效课堂22条》等专业书籍,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坚持写读书笔记、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摘录、分类整理。
②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提高论文质量。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打动家长。我会按照以上的设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会坚持不懈,朝着理想的彼岸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