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大全)
关于印发《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局(分局):
2005年7月20日我厅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文),结合我省实际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管理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05]83号),建立了我省城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管理制度,对我省2003年1月1日以来经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征收、供应及使用情况进行了批后监督检查。通过一年多来的批后监督管理,强化了各地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管理工作,及时纠正和处理了部分违法用地行为,取得了初步成效。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文)的下发执行,强化了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工作,建设用地的批后实施管理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结合我省实际,现将《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6年 月 日
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监督管理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建设用地监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城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管理工作力度,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严格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管理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管理,切实把批后实施管理作为落实严格土地管理,强化土地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批后实施信用档案制度,强化公众信息服务和社会监督,加强对土地征收、供应、利用情况的监管,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征地、拖欠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费、违规供地、囤积和闲置土地等问题,提高依法管地用地行为。
二、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督检查
(一)监督检查责任
监督检查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省厅负责监督检查市(州、地)、开发区(风景名胜区)批后实施情况,抽查县(市、区、特区);市(州、地)负责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批后实施情况;各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自查。
省厅委托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对全省的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 况进行监督检查。省对市(州、地)的检查不少于3个,对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的抽查不少于4个。市(州、地)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检查,市(州、地)对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的抽查不得少于30%。
各地要加强自查,在检查中发现有未按规定实施征地、供地、用地的,监督检查责任单位要跟踪检查,督促整改到位。
(二)监督检查内容
1、单独选址项目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后,依照批准的“一书四方案”、用地位置、权属界限等文件按程序实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情况;依法按程序供地和土地使用情况。检查重点:征地程序是否合法,政府(管委会)是否按照批准的征地方案组织征地,补偿费用是否及时足额兑付到位,是否按照批准的土地位置、面积组织征地,政府的供地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是否按照批准的用途供应土地,用地单位是否按照批准或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等。
2、城市批次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后,依照批准的 “一书三方案”、各地块用地位置、权属界限等文件按程序实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情况;依法按程序供地和土地使用情况。检查重点:征地程序是否合法,政府(管委会)是否按照批准的征地方案、土地位置、面积组织征地,征地补偿费用是否及时足额兑付到位;经营性用地是否严格执行招拍挂程序,是否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等。
3、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经依法批准后,依照批准的“一书二方案”、用地位置、权属界限等文件按程序实施情况。检查重点:耕地占补是否落实,宅基地使用情况、户数、每户占地面积,宅基地用途是否改变,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监督检查方式
监督检查采取听取各地对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情况介绍、召开被征地村集体(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和农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查看供地文件和图件资料、实地抽查、现场勘测、个别走访用地单位或个人等方式进行。在被检查的县、市、区、开发区至少召开一次被征地村集体(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农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监督检查不提前告知被检查的县(市、区、特区)、开发区名单、被检查的建设用地项目名称。
(四)监督检查
各地要形成自查报告和监督检查报表,开发区(风景名胜区)的统计报表及自查报告纳入所在的市(州、地)统一汇总,市(州、地)在所辖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自查和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查找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批后实施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并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的监督检查年终总结和年终报备案资料一并上报省厅。
三、完善建设用地批后实施备案制度
(一)备案内容及时间
1、备案内容: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征收、供应、使用情况。各地必须保证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半年报 和年终报的数据均需填写上一次备案的土地征收、供应、利用累计数。
2、统计及报备案时间:一年两报,即半年报和年终报。半年报的统计时间从本年度的1月1日至6月30日,年终报的统计时间从本年度的7月1日至12月31日。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自于本年度7月15日前、下一年度1月15日前将备案报表及自查报告上报所在市(州、地)国土资源部门进行汇总,市(州、地)国土资源部门分别在7月31日前、下一年度1月31日前向省厅建设用地处备案半年和年终报表。
(二)备案资料
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局(分局)要据实向市(州、地)国土资源局填报建设用地批后实施备案表,市(州、地)国土资源局对所报内容进行审查、汇总及信用等级评价后向省厅上报建设用地批后实施备案汇总表(见附表)。备案表分为纸质报表和电子报表(软盘或电子邮件)两种,省、地各存两份纸质报表和一份电子报表。
省厅将对各地所报的备案资料及检查报告进行审查,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四、加强建设用地批后实施信用档案管理
(一)信用等级评价
1、等级评价范围
省厅在监督检查和备案的基础上,对上一年度经国务院、省政 府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征收、供应、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设定合格、不合格两个城市信用等级。
2、评价标准
合格: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文件实施征地,及时、足额兑现征地补偿费,有确保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措施,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土地供应符合有关规定,没有擅自改变经批准的土地用途,土地供应达50%以上的;按要求监督检查并及时报告、备案的;备案数据填写规范、真实的评为合格。
不合格:发现批甲用乙、批少用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安置措施不落实,征地补偿不及时、足额到位,影响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土地供应不符合规定,有50%以上土地未供应、供应的土地有50%以上闲置未严格依法处理的;未按要求上报监督检查报告或备案,备案数据不据实填写,且填写不规范等情形之一的评为不合格。
3、处理措施
(1)信用等级考核评价为合格的,继续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
(2)信用等级考核评价为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缓该城市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对于整改措施不落实的,扣减下一年该市(州、地)、开发(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局(分局)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上级国土资源局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整改。经严格审查确认整改落实到位的,恢复该城市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
(二)城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信息公示
1、信息公示内容及网址
信用档案公示内容:征地补偿费兑付、土地供应、土地使用(闲置)、信用等级、不良信用记录、信用考核结果(暂缓或冻结农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限期整改、继续受理土地报件)等情况。整改情况公示内容:整改原因(征地补偿费未及时兑付、违规供地、违规不供地、闲置土地超出规定比例、应整改但未整改、整改不到位)、整改情况、信用等级、不良信用记录次数、整改后的处理等情况。
建设用地报批退件公示内容:建设用地报件名称、退件文号和时间等情况。
省厅的网址:www.xiexiebang.com。
2、信息公示时间
每年9月5日至31日,3月5日至31日为信用档案公示时间。
(三)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部门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信用公示内容和时间,但必须公开设立监督电话,对举报、检举情况要有记录、有处理,记录处理情况将作为上级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附:
1.贵州省建设用地批后实施备案汇总表1-
1、1-
2、1-3 2.贵州省建设用地批后实施备案表2-
1、2-2 3.贵州省建设用地批后实施信用档案公示表 4.贵州省建设用地报批退件公示表
5.贵州省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整改情况公示表
第二篇:天长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天长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滁州市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做好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管理工作,根据滁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转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及时报送建设用地批准后实施情况的通知>的通知》(滁国土资
[2010]449号)要求,我局对2008、2009、2010年批准的各类建设用地的批后实施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同时,对2007批而未征的土地进行了统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2008年以来我市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各类建设用地26个,面积9448.81亩,其中:批次用地11个,面积1538.62亩(其中补办用地2个批次,面积553.95亩、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征收4个批次,面积463.71亩、使用计划指标5个批次,面积520.96亩);独立选址项目用地1个,面积10.96亩;置换用地11个,面积6783.77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地块土地征收2个,面积1104.9 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安置点1个,面积10.56亩;经滁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置换安置用地15个,面积478.31亩。
分别为:200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置换用地1个批次,面积588.168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26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1129.4916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用地。
200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选址项目用地1个,面积10.96亩,25.1937万元征地补偿费已全部发放到被征地单位和农户手中,所征收土地用于公共设施用地;批准批次用地5个,面积754.503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97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2184.8185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和商服用地;批准置换用地9个批次,面积5632.72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584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16552.169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用地。
201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项目建新地块土地征收用地2个批次,面积1104.9 亩,3138.0007万元征地补偿费已全部发放到被征地单位和农户手中,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和住宅用地;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安置点1个,面积10.56亩,未进行土地征收;批准批次用地6个,面积784.12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11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2078.006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和商服用地;批准置换用地1个批次,面积562.89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504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2003.6102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商服和工业用地;2010年经滁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置换安置点用地15个,面积478.31亩,未进行土地征收。
经自查,2007年我市没有批而未征土地。
在建设用地批后管理中,我市建立建全了建设用地审批台帐,同时,按有关要求对我市建设用地征地补偿费方案,土地供应,土地使用等情况进行了信息公示,及时将征地补偿安置情况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妥善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遇到了各类问题,积极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会进一步加大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力度,及时掌握用地动态,进一步规范我市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加大用地单位“依法依规”用地观念,确保批准的各类建设用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土地闲置和违规违法用地现象发生。
附:
1、天长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统计表
2、天长市2007批而未征土地统计表
天长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三篇: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管理部门:
为加强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研究制订了《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七日
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已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征地补偿安置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依法经国务院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工作。
监管的对象为依法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单位、负责实施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以及具体实施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督促依法用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类工程建设“依法、科学、集约、规范”用地,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管理目标。
第四条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和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和自查工作。
第五条 监管工作的依据主要有:
(一)国家和本市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国土资源部和本市有关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耕地占补平衡、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的文件规定;
(三)建设用地项目“一书四方案”等正式报批材料。
第六条 监管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采取书面审核与现场查勘、全面核查与重点核查、座谈汇报与深入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情况进行监管;
(二)充分利用土地管理“一张图工程”等信息化建设成果,以搭载全市域影像图的土地网络化管理基础平台和数据中心为基础,结合建设用地预审、征转用审批管理系统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前、批后用地变化情况进行核查。
第七条 对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应当逐项检查落实情况,重点监管以下内容:
(一)建设用地项目的具体情况。
1、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是否按批准的土地用途、用地范围、面积使用土地;
2、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是否按批准的开发用途、用地范围及面积实施征地和使用土地,涉及的具体建设项目是否按批准的供地方式、土地用途、用地范围、面积、规定的用地条件使用土地;
3、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批准后,是否按规定时限实施征地或使用土地;
4、以征转分离方式批准征收土地后,是否按照规定管理、使用土地,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手续。
(二)补充耕地的实施情况。
1、补充耕地位置是否与补充耕地方案所注明的地块相一致;
2、补充耕地数量是否符合要求。补充耕地责任人是否遵循“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按照补充耕地方案,补充不少于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的面积;
3、补充耕地质量是否达标。按照土地整理复垦的有关技术规程,补充耕地是否达到规划设计确定的道路、渠系、林网、土层厚度和地力等要求;
4、补充耕地资金是否到位。建设占用耕地的单位不能自行补充的耕地,是否按照本市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
5、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还需监管被占用基本农田补划落实情况。
(三)征地补偿安置的落实情况。
1、征收土地方案经批准后,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两公告、一登记”;
2、是否按批准的征地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足额、及时支付征地补偿费用;
3、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偿安置费用是否依法按分配方案实施;
4、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将征地补偿费用的收支情况如实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告;
5、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和支付情况是否向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四)供地的实施情况。
1、一年以前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是否已经供应;
2、供地是否符合供地政策;
3、用地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公示;
4、经营性用地是否按照招、拍、挂方式供地;
5、是否按照约定的建设用地控制标准供地;
6、是否按照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要求完成备案。
第八条 为适应宏观调控需要,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实行动态监管,具体监管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每半年对已经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情况进行自查;
(二)对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整改。涉及违法违规问题的,由执法监察机构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对自查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等进行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并于每年的1月5日、7月5日前报市国土房管局;
(四)市国土房管局根据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报送的自查报告,每半年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区县进行抽查,形成抽查报告,对各区县批后监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有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五)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结果,由市国土房管局每年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
(一)已经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按照规定履行征地程序、落实征地补偿和耕地占补平衡、缴纳各项税费、实施项目供地,正确率达到100%;
(二)确需整改的项目,当年整改率达到100%;
(三)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抽查中,发现问题的批次比上下降50%以上;
(四)一年以前已经审批但尚未供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本盘活量达到总数80%以上,且盘活绝对量超过80公顷。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适当核减该区县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暂缓受理报批新增建设用地:
(一)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抽查中,发现问题的批次较上一居高不下;
(二)对群众反映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监管处理不力,形成群访或者引起诉讼;
(三)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经查证属实;
(四)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不能督促及时整改,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五)一年以前已经审批但尚未供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本盘活量不足总数的50%。
连续两年受到批评的,由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向市国土房管局做出书面检查,并严肃整改。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至2014年5月31日失效。
第四篇: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枣庄市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保障用地行为依法进行,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8]90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从批准供地到项目竣工验收期间,依照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划拨决定书、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等,对土地使用权人使用土地情况进行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全市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管理工作。
区国土资源部门具体承担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其中市中区城市规划区内经营性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枣庄高新区所辖区域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具体承担。
发改、经信、财政、监察、住建、规划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
第四条 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开工、竣工,是否存在土地闲置;
(二)是否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三)是否完成规定的投资强度;
(四)改变用途、容积率的,是否办理相关手续,补缴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费用;
(五)是否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
(六)是否超期使用临时用地;
(七)其他需要列入监管的事项。
第五条 实施建设项目用地开工、竣工申报制度。土地使用者应当在项目开工、竣工时,向国土资源部门书面申报,国土资源部门应对合同约定内容进行核验。
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未开工、竣工的,土地使用权人要在到期前15日内申报延迟原由,国土资源部门应按合同约定认真处理后,可通过增加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条款或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对申报内容进行约定监管。
对不执行申报制度的,由同级政府向社会公示,并限制其在一年内不得参加土地购置活动。
第六条 建立国有建设用地批后公示制度。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划拨决定书下发或有偿使用合同签订后,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土地使用权人在宗地现场显著位置设置用地信息公示牌,将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号(合同号)、用途、面积、四至、容积率、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监管机构、举报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方便社会监督。第七条 建立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动态巡查制度。国土资源部门对已批的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实行全程动态跟踪检查,预防违规违约开发利用土地行为的发生。
第八条 建立建设项目竣工土地复核验收工作制度。将土地使用权人的实际用地和履行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或划拨决定书、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土地复核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土资源部门出具土地利用复核验收意见书。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项目用地面积、用途等履约情况进行复核,并会同财政部门负责对土地出让金收缴等情况进行复核;监察部门负责对土地批后监管过程进行监督;发改、经信部门负责对项目性质、主业产业政策执行情况及投资额、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等指标进行复核;住建、规划部门负责对项目规划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保障性住房户型面积、套数及配建比例等指标)进行复核。
建立违规违约用地责任追究机制。复核验收结果不符合出让合同约定或划拨决定书规定的,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土地使用权人应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或划拨决定书规定及整改意见要求,严格履行出让合同约定或执行决定书规定事项。凡没有用地复核验收意见书或复核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闲置土地依法处置:
(一)超过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有偿使用合同规定的动工开发建设期限未动工的;
(二)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未规定、有偿使用合同未约定动工开发建设日期的,自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或有偿使用合同生效之日起满一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
(三)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用地面积占应当动工开发建设总用地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但投资额(不含土地取得成本)占总投资额(不含土地取得成本)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一年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对拟认定的闲置土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将查明的事实、认定依据等情况书面告知土地使用权人。土地使用权人有异议或要求听证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作出解释或组织听证。
第十一条 对认定的闲置土地,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拟订处置方案。处置方案报经原批准用地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
闲置土地被认定后,国土资源部门不得为闲置土地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出租手续,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为闲置土地办理相关批准手续。
第十二条 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必须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当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以充分利用土地。
第十三条 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属于出让用地的,按出让总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属于划拨用地的,按划拨总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
土地使用权人未按时缴纳土地闲置费的,国土资源部门责令限期缴纳;拒不缴纳的,由国土资源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四条 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容积率等规划条件的,由规划部门依法处理。
确需变更土地用途或提高容积率的,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并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后,重新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签订有偿使用合同补充协议,补缴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相关费用。
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督工作人员在监管工作和执法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询问当事人及其证人;
(二)现场勘测、拍照、摄像;
(三)查阅、复制土地使用权人的有关文件和资料;
(四)要求土地使用权人就有关土地利用情况作出说明;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六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应当予以支持与配合,并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绝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十七条 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者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国土资源部门责令交还土地,依法处以罚款。
第十八条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国土资源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以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批后监管,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滕州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国资委强化监督管理实施意见
国资委强化监督管理实施意见
国资委强化监督管理实施意见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健全完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坚持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年国企改革工作规划,全力推进国有困难企业改革攻坚,加快优势骨干企业项目投资建设,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切实维护企业安全稳定,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一、深化改革攻坚,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年国
企改革工作规划,继续坚持依法规范、统筹安排,分类实施、平稳推进,妥善安置职工的基本原则,按照“三个确保”、“三个着力”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全委工作力量,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市属困难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对基本具备职工安置条件的企业,着重采取“人资分离、先人后企”的方式,先行安置企业职工,适时启动依法破产程序、处置资产,实施关闭注销;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且具有一定重组价值的企业,着重实施依法破产重组,延续产业发展,实现职工再就业;对职工已妥善安置,债务难以化解,退休人员亟待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着重实施依法破产、相机处置资产,实施关闭注销。今年着力启动实施公路运输总公司、市双峰电子总公司2户企业依法破产和职工安置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延续产业发展;着力启动实施市工艺美术工业总公司、空压机总厂、市磁性材料厂和市树脂厂4户企业依法破产和职工安置工作,适时推进企业关
闭注销;按照“人资分离、先人后企”的方式,加快推进百货有限公司、市机械工业供销公司、市化工工业供销公司、市新星经济服务公司4户企业分步改制工作,筹措资金先行安置职工,适时启动依法破产程序、处置资产、关闭注销。
以“上规模、调结构、促发展”为主线,狠抓优势骨干企业项目投资建设,加快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大力促进我市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协调、督促大西洋公司、昊华西南公司和硬质合金公司等优势骨干企业加快推进药芯焊丝技术改造项目、氯碱系统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特种高品质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项目和硬质合金采掘工具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进一步整合、延伸和提升产业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有经济实现“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紧紧围绕全市深化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部署,积极引导和鼓励市燃气公司、市公交公司等
公用企业进一步整合城乡资源,拓展企业经营范围,加快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优化线网布局,提高城乡覆盖率,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形成城市资源农村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的公交、供气等公共服务网络体系。
继续坚持开放式改革,围绕承接产业转移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招商引资,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以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出资人与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关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健全完善企业现代制度。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其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实现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着力加快推进市瓷厂、聚酯股份公司等企业破产财产变现重组,千方百计盘活企业闲置资产。
二、强化监督管理,着力确保国有
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以深入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为主线,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实际情况,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逐步健全完善我市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切实维护好国有资产权益。着力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外投资论证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对外承包管理制度、大宗物资采购制度、债权管理和清收责任制度、资产损失核销审批制度等基础性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国有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转让和资产评估、清产核资等基础性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扩大进场挂牌交易范围,充分发挥产权市场配置资源、发现价值的作用。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应缴收益收缴制度,着重
抓好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租赁收入监缴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着力抓好大西洋公司等纳入去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企业的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组织做好今年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编制工作。
继续坚持“依法考核、分类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和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业绩考核与奖惩相挂钩的原则,抓好大西洋公司、燃气公司和公交公司企业负责人去经营业绩考核奖惩工作,做好今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有关工作。着力抓好第三轮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修订,进一步健全完善“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落实好资产经营管理、保值增值责任,引导和促进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运行成本控制,提高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公司法》要求,积极探索完善派出监事会制度,拓展派出监事会企业范围,加大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覆盖面。强化监事会列席会议制度,督促企业加强董事会建设,规范决策行为,完善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坚持日常监督检查与监督检查结合,加大对企业监督检查力度,重点监督检查困难国有企业租赁金收支、财政民政补助资金收支、资产变现资金收支等情况。积极探索企业重大事项监督检查和风险防范的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对外担保、产权转让、绩效年薪考核、内控制度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工作,规范审计中介机构审计行为,健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持“离任必审、破产清算必审、重大事项必审”的原则,严肃查处挪用、滥用租赁金、下岗职工生活费、业务招待费、特困企业工作经费等违纪违规行为,并把审计结果作为企业领导人任用奖惩、业绩评价考核的依据,选择部分企业对外投资 的子公司进行效益审计,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在继续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独立董事和外派董事制度,对产权多元化的企业,积极探索派出“产权代表”制度,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有效保障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
围绕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改制改革的重点环节,着力抓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继续抓好国资委系统“五五”普法规划落实,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企业学法、守法和用法意识,推动企业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按照总法律顾问岗位、职责和法律事务机构“三到位”要求,推进市燃气公司等企业加快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指导企业加快建立由决策层主导、总法律顾问牵头、法律顾问提供业务保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防范责任体系。积极探索企业法律纠纷和诉讼案件化解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着力抓好东碳公司国有股份转让协议纠纷、聚酯公司破产案等企业法
律纠纷案件协调工作。
三、严格责任落实,大力维护企业安全稳定
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安全管理基础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力量,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科技兴安、人才治安、全员保安工作,继续完善安全生产组织、责任、教育、隐患排查整改、执法检查和应急救援等六大保障体系,强化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逐级报告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积极配合安监部门集中排查和整治一批安全生产重大隐患,特别要突出抓好化工、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好国有困难企业危房加固维修改造有关工作,千方百计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良好局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系统内企业节能减排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
作。
坚持工作重心前移,强化维稳工作调研和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及时掌握市属企业稳定情况,有效调处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继续坚持和完善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包案制”、“一岗双责制”和国企改革“四方案制”等维稳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处置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调处上来,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全力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督促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深化厂务公开,建立健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四、服务改革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
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组织企业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和《中共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深刻领会《决定》、《意见》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的建设。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国资监管等中心工作,抓好企业先进典型、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积极引导广大企业职工理解、支持国企改革,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为指导,继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精心造就一批文化发展强势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先进企业文化精品,塑造一批先进企业文化形象。按照第十一届运动会筹备委员会统一安排部署,广泛动员、组织国有企业开展“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和“人人当好东道主,处处展现新盐都”等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展示我市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精神面貌。
以深入开展创建“四强”党组织活动和非公企业“三融入”活动为载体,以
党建目标责任制为抓手,着力加强企业党组织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