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三百年》读后感(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2:5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学三百年》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学三百年》读后感》。

第一篇:《经济学三百年》读后感

《经济学三百年》读后感

自17世纪以来,经济学近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是围绕着重商主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主义、完善国家干预与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环境这四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历程,从而不断展开其中蕴含的各种经济学理论。而这四个阶段,也同时映射着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发展的种种历程。学习习近平三百年来经济学的历史,同时也就是在反思与印证着近代的经济发展与变革。只有从历史中总结与反思,才能结合现实生活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运用经济学的知识。

经济学最初的开端,是一种自然经济,那个时代的无数学者、思想家从维护他们时代的自然经济出发,研究如何使家庭财产增加致富,却反对商业资本、货币资本甚至也反对商品货币经济。直到16世纪蒙克莱田提出“政治经济学”,后继者詹姆斯.斯图亚特把政治经济学定义为“为政府管家”,从此“政治经济学”一词四海传播,经济学迅速伸展开它的幼嫩枝叶。

在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晚期,产生了一种以金钱为唯一财富,引导国家以追求金钱为目标的经济学说,人们称之为重商主义。它是西欧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反映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为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领先世界,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重商主义具有国家干预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军事扩张主义、殖民主义、鼓励人口增长等特征政策,为持续稳定的增加金银货币,成功的重商主义国家在国家强力政策主导下,保护国内市场,以对外贸易为龙头,重组国内经济和进行体制改革。因此,西方重商主义历史,是一个西方列强的争霸史。另一方面,重商主义政策实践的副产品是垄断和腐败,重商主义时期腐败盛行,贿赂公行,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随着西方几个国家原始资本的不断积累,重商主义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力,到了1776年,在英国这个资本主义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国家,发生了一件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一部巨作横空出世,它就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一震惊世界的著作指出,英国财富在一百年来能以历史上无以伦比的速度增加,生产力如此迅速发展,其中的奥秘便在于“放任自由”,冥冥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着社会经济:让经济自由,它便会有序地飞速增长。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主旨,即摧毁重商主义国家管制制度。他描绘了以“看不见的手”为特征的替代制度,并相信,重商主义国家管制一旦废除,“看不见的手”就会自动出现,而且要比重商主义美妙得多。斯密设计的自由企业制度中,政府主要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国家的义务,首在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国家的第二个义务,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到其他人的欺侮或压迫,换言之,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至此,经济学的发展迎来了它的第一轮高潮: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在亚当.斯密《国富论》阐述的经济思想指引下,果断废除了长达几个世纪的重商主义法典,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把社会生产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到了1867年,又一部传世巨作出现了,那就是伟大的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 本论》。《资本论》按照“资本的生产”、“资本的再生产”、“资本的分配”顺序,来阐述资本的生产、资本的运动和资本的分配全过程,以此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利益对立性质,以及被新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必然性。而在相对应的同一时期,1870年经济学上发生了所谓边际主义革命。英国人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奥国人卡尔.门格尔和瑞士洛桑大学的莱昂.瓦尔拉几乎在同一时期发表“边际效用主义”学说。他们奔走宣扬,带弟子,立门派,几十年后终于在世界掀起了一股边际主义旋风。他们开创了一个时代!这时经济学发展迎来了它第二轮高潮:即经济学的“边际主义革命”,它是对以前经济学及其政策的反思和完善。它进一步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生产者的投资自由,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的选择自由,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是最高效的。

经济学发展的第三轮高潮,发生在世界性大经济危机不久。1929年10月20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破产,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交易所也相继破产,证券行市狂跌不已。1933年3月,资本主义世界信用、货币制度崩溃的浪潮袭击美国,世界经济大萧条。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就任总统,为摆脱大萧条,罗斯福开始推行对社会经济生活全面繁干预的“新政”。自此以后,国家干预经济就成为了一种惯例延续下来,国家干预经济从危机应急措施发展成各主要国家的长期经济纲领和政策。在此期间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其无以伦比的速度征服世界,很多人一下子就变成了凯恩斯主义者。这次凯恩斯革命可以看做是对历来提倡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反思,是为解决经济危机寻找对策。凯恩斯主义革命为周期性经济危机开出良方,成为政府手中最好的调节工具。

20世纪60-80年代,经济学发展来到了第四次高潮。曾经盛行于世的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导致了经济的“滞涨”,“经济滞涨”为美国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带来了机会,这是一次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大合唱,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攻倒算。这一轮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反思和批判凯恩斯主义的结果。也是被无以数计的宏观经济计量和预测模型弄得疲惫不堪的反应,人们称之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通读全书,可以大概总结出数百年来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是延续着重商主义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新古典经济学阶段、凯恩斯主义阶段、百家争鸣阶段等这几个阶段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将西方经济学说分为两大流派: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和国家干预经济学说。但我们不能只尊奉一种学说而轻易否认、摒弃其他学说;不能说一种学说已经过时,而另一种学说正当其时。一种经济学说,在一个时期被认为是落后的,被当时的人们所轻视,但过一段时间又可能成为新的时髦理论。由于时代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和当时舆论侧重差异,以及学者个人的认识和性格特点,使一种或者几种经济学说成了影响时代进步的主要理论。但不论哪种学说何时占主导地位,都不能断言它是先进或是保守的,只能说相对于时代所要解决的任务来说,哪种理论较为合适,而其他的理论则不太合适。当今世界,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学说都发生了“适应性”改变,我们也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选择出适应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

第二篇:满清三百年论文

满清三百年论文---《红楼梦》中的清史

《红楼梦》对于我是十分喜欢阅读的一本书,里面提到的人名、故事、建筑风格甚至是期间提到的诗词都是值得反复斟酌、研究的。那么对于里面的历史自然不能逃避,中国古代文学特点的研究者和读者则都认为:《红楼梦》中有隐史存在。但书中到底“隐”写着怎样的历史呢?则众说纷纭:如蔡元培、胡适、霍国玲都各有个的说法;当然我虽然不是红学中的资深研究者,但对于红楼梦的阅读也有自己的一点感想。

《红楼梦》有多个书名,其中每个书名都赋予了一定的含义。其中一个书名为《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意为《红楼梦》中的一柄能两面照人的镜子,作者将其用作书名,说明此书也具有两面,就像那柄镜子一样:正面是“美人”背面是“骷髅”(象征历史)。(可见第十二回中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因而,可以说曹雪芹所设定的《红楼梦》一书的结构,便与其他任何书都不同。

其一,如何看待清代历史?

常言道:“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从来都是统治者写的,其中充满了对统治者的粉饰和赞颂,对其丑恶一面则予掩盖和删削。当我们谈论“以史为鉴”时,这个“史”绝不是指经过统治者删削与篡改的历史,而应该指真史,通过遗留到现在的原始史料,经过认真分辨而筛滤过的真史。

康、雍、乾时期都大力推行文字狱,而且一朝胜过一朝,到乾隆时期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数量多(130起),而且还通过编纂《四库全书》,禁毁了大批图书,甚至连戏剧脚本、野史小说,哪怕是手抄本、缮本也不放过。而从清代遗留下来那么多疑案,以及史料中不仅空白多,而且有明显矛盾之处来看,可以肯定地说: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清代史籍及有关档案,已作了大量删削与篡改。

其二,如何看待《红楼梦》

《红楼梦》原本是完整的,为百十回,曹公为了使读者能够通过正面小说,看到背面历史,自己砍去了后三十回,并在前八十回中添加了批语。曹公在《红楼梦》背面所记之史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不敢稍加穿凿”,说明了他所记之史的严肃性、真实性、可靠性。

其实我对于高鹗续的后四十回,并不是特别满意。感觉续的部分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很明显在红楼梦中,见贾宝玉游太虚幻境中所说,提示红楼梦应该悲剧结束,而高鹗却是以最后贾家又有了好转的迹象来结尾,这明显误解了曹公的原意。

篡改历史是统治者一贯的故伎,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因而,当前首要的工作应当是:静下心来,对历史重新进行认真地查阅与审视,使历史恢复其真实的面目。

其三,我对于红楼梦中清史的看法(并做了一些比较)

首先我们可以得知《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虽然那时康熙时代有部分对外开放,但清朝整体还是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貌似天下太平,富贵非凡,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由此我通过《红楼梦》做出“红楼”与“清史”的一些比较:

红楼中:在《红楼梦》中多次含沙射影出历史的真相:第一回中甄仕隐和癞头和尚“好了歌”的“好了歌解”,红学界一般认为是体现虚无主义消极避世思想的作品,仅从字面看,也应视为一首感叹朝代更替、历史兴亡的力作:今朝的“陋室空堂”,当年曾经是“笏满床”的昌盛高官巨族的宅府;昔日的王朝已灰飞烟灭,“落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到头来”也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种感叹与洪升的代表作《长生殿》中李龟年感叹“安史之乱”所唱的曲子如出一辙,深刻地体现了作者感叹历史兴亡的情感。

清史中: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做的。做书的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

红楼中:再比如《红楼梦》第七回焦大混骂之际,尤氏曾向风姐介绍过焦大的“老资格”:“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晚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倘按康熙中期推算,正是“从龙入关”的那批身经百战的老“八旗兵”。至曹雪芹生活之乾隆中叶,这批八旗老兵早已作古,决不会仍健在人世、漫骂后代主子的。由此反映了作者对康熙时代的不满。

清史中:康熙一代,战事频仍。首先是平定“三藩之乱”,继之为征剿噶尔丹、收复台湾。平定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之乱”,从1673年起,历时八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这几次大的战争,清朝人民无人不知。但《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小说,不可能直接描写战争,只能通过书中人物对话间接提及。红楼中:《红楼梦》书中,对这些舶来品的描写触目皆是,如大穿衣镜、玻璃台、金自鸣钟、倭刀等等。由此可见,用舶来品,在当时贵族或富豪之家已成为一种时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贾母赐给宝玉的“雀金呢”大衣,据说是用孔雀毛织成的。《红楼梦》中的“雀金呢”,应属毛织品。

清史中:康熙皇帝的思想比较解放,能够举目看世界。1684年,开放广东、福建、江南、浙江百姓从事海上贸易。“雀金大衣”明显是工业革命的一种产物,俄罗斯商品进入中国则是不争之事实。这与康熙朝大举反击俄罗斯东侵,稳定两国边界、发展中俄贸易是直接相关的,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正式划定了两国边界,允许边境互市贸易;1693年清王朝又批准俄国商民赴北京贸易,向中国输入西伯利亚毛皮,并采购茶叶、绸缎运回俄国。开放海禁,设立海关,于是恩贷之诏日下,秋泽汪恢,耄倪欢悦,喜见太平,可谓极一时之盛。

《红楼梦》中的以上事件还很多,但仅据上述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红楼梦》是实系清初康熙年间的作品,通过曹雪芹的笔下,不难看出当时时代的景象。

全书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它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尤其凭“真事隐,假语村”的特殊笔法使其变为流传于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全文主线表达贾家由盛转衰,也即活脱脱的表现出那时清朝的历史状况。诚然《红楼梦》不愧为当时社会的真实缩影,对于清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仅做为红楼的爱好者做出以上的浅显看法,表达对与红楼中清史的初步设想。

第三篇:经济学 读后感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华夏出版社 1999年版

当初拿 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教科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在放假期间里我终于鼓起许久 以来都难得一见的勇气翻开了《经济学》的第一页,我下定决心要把它看完。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 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上学期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保 罗·安东尼·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 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他从小就被誉为“才华横溢的神童”。他比较出名的文章中就有我们经常听到的《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相 互作用》。1970年萨缪尔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他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了世人的肯定。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这本书。

这 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 知识。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第 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读此书没有特别明显的吃力而泛味地看普通教科书的感觉,简单的文字,甚至有时略带幽默的语言,仿佛是在阅读剧情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人有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的冲动,对理论的讲述间或会结合实际加入些许评价,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在我看到有关效用论及产品市场的篇章时,我没有想要把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各个公式、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图、MC曲线与AC曲线之间关系的数学推导过程、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规模报酬递增的定义等全部记下来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在书本中举出的大量实例的情况下我能更加清晰的知道P&G、Unilever在中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基础上还将不断扩大它们的市场。

在 这本书的第三篇章里讲到了我比较感兴趣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知识和对公平与效率这个永恒话题的讨论。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很直观地让我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 的国民收入分配现状。收入分配问题的严峻性在这些年来我国大刀阔斧摧枯拉朽式的经济发展中渐渐浮出了水面,收入分配是否和谐是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非常 关键的构成,我们看到,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收入分配的论述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其中提到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的论述,体现了中央 对这个收入分配问题非常重视。胡总书记报告中关

于收入分配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非常权威、非常正式地回答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其中暗含的一个意思就是,初次分配还是要以效率为先。新一轮的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在去年七月拉开了大幕,于是才有了之后纷至沓来的有关工资变更尤其是公务员工资变动的吸引人的各种新闻。

由于上面提到了新闻,而现如今人们很大一部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这让我想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提到了在我用过的教科书里不怎么提及的信息经 济学。实际上它并不陌生与遥远,相反,它恰恰与我们的生活惺惺相惜密切联系着。当然,我知道,信息经济学并不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互联网和全球信息化这么单 纯,它主要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并积极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节约和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服务。

在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同时,通信、计算机、软件、网络、科技等将会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上提及的先进技术,也正是由于以上的各种技术,国际金融才会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发展寻求最美好的前途。

纵观全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让我领略了大师风采的同时更让我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以及和实际相联系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我想这也是老人家坚持不懈所 想达到的目的吧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

一、西方经济学分类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奥妙在于,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相似,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而经济过程的可重复性比较大。

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仍以商品价格为例,按非均衡分析方法,并不一定会成为均衡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商品不是供过于求,就是供不应求,只有偶尔情况下,才会实现供求均衡,达到均衡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其价格由需求来决定,即所谓“买方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由供给决定,即所谓“卖方市场”。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以某些经济变量为自变量(不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是一种组合选择分析,其中自变量与函数的不同取值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和前后演替关系。这种分析体现的是机械论思维方式,它假定其它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或几种可变因素,在此前提下,孤立地研究可变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某种铁定不变的精确关系。

如以需求定理为例,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有价格与商品需求量在变化,其中价格为自变量,商品需求量为函数。一般的规律是,当商品价格比较高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少;当商品价格比较低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大。这就属于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过程演化分析,其中不同的变量状态之间是一种生长生成、演替进化关系,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前因后果关系。这里体现的是系统论和随机概率论思维方式,它将各种相关因素看作一个系统整体,考虑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它们各自以及它们共同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并非铁定不变,而呈一种概率关系。例如,仍以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来讲,若用动态分析,就是首先搜集若干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销售量)数据,建立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时间序列,从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轨迹,然后进一步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最后再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可能使人大吃一惊:当商品价格较高时,商品需求量也较高,当商品价格较低时,商品需求量也较低,二者呈同方向变化,民间俗语称之为“买涨不买跌”,与上述需求定理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哪个结论呢?其实,这两个结论都没有错,只是分析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罢了。

目前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普遍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以及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等,都是静态分析方法的杰作。

4.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普遍应用的基本方法,其要点是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函数关系,研究“自变量的增量”所引起的“函数的增量”的变化,其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最佳的自变量值和函数值。例如,在小麦地里施用化肥,施肥量少了,产量上不去,施肥量多了,同样也可能使麦苗致病,甚至可能将麦苗“烧死”,导致产量下降。那么,施多少化肥才合适呢?这就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一般的做法是,将一块试验田分成若干试验小区,各试验小区其它条件保持一致,只是施肥量分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然后观察比较各试验小区间小麦产量的变化,看一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的增加呈什么规律,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施肥量和最佳的小麦产量,这就是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

三、总结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

第五篇:《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这是一本60年前的书,而且到现在都有借鉴意义。这本书字数不多,而且很容易读。这本书说明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甲乙丙丁四个人是同学,甲是底层公务员,1个月赚5千,乙是国企员工,每月赚4千,丙是外企“小白领”,每月赚5千,丁在民企奋斗,每月赚3千。因为经济指标下滑了,国家出了一个四万亿计划,据说能够带动18万亿的投资。此时通货膨胀率只有3%,政府赤字不大。

两年过后4人聚会谈起收入,甲因为国家扩大内需涨了1千5,现在6千5/月;乙因为企业接手了国家工程,薪水也涨了1000;外企因为成本高,丙薪水没变化;丁则因为企业倒闭,只找了个2千/月的工作。此时通货膨胀率10%,政府有巨额赤字。

甲乙丙丁都受到了四万亿的影响,甲受益最大,乙次之,丙和丁则是输家。另外,公务员和国企员工的新增加量会远小于外企和民企员工的失业数目。结论就是,通过让大量的丙和丁承担损失,给相对数量小的甲和乙利益

但是这本书提出了很多经济谬误,而这些谬误在中国不仅存在而且还很流行。比如四万亿的公共建设,首先这笔钱(不是财富)从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国家在减税,公务员涨工资会扩大内需,出口还是比较萎靡,赤字可以预计会飙升的,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可期,所以这笔钱会通过通货膨胀变相地从老百姓那里取得。通货膨胀,工资也会涨,就像本书所讲得,政府和国企会首先买到便宜的东西,然后物价才开始上涨,企业因为成本上涨而不得不跟着涨价,企业是利益输出者。因为挤出效应,所以会有很多企业关门大吉的。而且四万亿及其所引发的18万亿,一定会引起大量利益集团的抢夺,到时候会有很多人把实际情况搞混,大家都糊里糊涂的。

还有储蓄大量增加是经济萧条的后果,而不是萧条的原因。国家鼓励消费,就把大众的目光从根本原因引到了储蓄上。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出口依赖性太强,而国内消费购买力强的人都是特殊利益团体的,大多数工人和农民总的购买力小得吓人,不信,看看汽车、住房和宾馆酒店都是谁买单的。

政府花的钱,其实就是从丙和丁手中拿过来,给了甲和乙。比如南京江宁房地产局长吸一条1500元的烟,上海至少就有30个小白领放弃买一条100元的烟,而买50元的。政府增加消费的钱,必定有等量或更多的钱被消灭。这就是这本书上所说的财富转移。

这是一本非常好地让我们了解经济学基础的书,以后也有能力分辨出电视上那些专家在忽悠,那些讲真话。

读着《一课经济学》,确实被丰富了。初次接触这类书,给我的启发点,关于“转移”的重要思维。其实,中国文化自古就有类似的思想,人们也就有类似的常识,自然是圆通的。那么在涉及经济的这片土地,同样会开花,会结果。

在开篇,亨利•黑兹利特告诉我们: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法案或政策的即期效果,更要考察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给某一群体带来的后果,更要追踪给所有群体造成的后果。

回顾书中每一章的举例,我们总能发现,荒谬的思考来源于对不同问题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想当然,从而必然的结果未必成为显然的结果。为尽量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首先自省,作者的举例论述给我带来了什么帮助,到底怎样做才最经济。我想一个普适法则就是看得远,看得全,学得精,用得准。放眼所处的环境,生活,学习,社会交流,不仅需要关注即时影响,而且要能够预见未来的结果。为现在做调整,也要为将来做打算。

然后,其实收获还有很多。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读完此书后的感受,那就是,经济地活着,付出了就会有收获,不干亏本的生意;灵巧地活着,学以致用,随机应变;智慧地活着,淡看损益表,倚楼听风雨。

下载《经济学三百年》读后感(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学三百年》读后感(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魔鬼经济学》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芬·列维特所编写的一本从日常“细屑”的诸多事项以罕见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经济学原理进行考察的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读后感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政府经济学》读后感 财政与金融 黄燕如 工商管理 工商1092 《政府经济学》读后感 我用了三个星期,终于把《......

    《僵尸经济学》读后感

    《僵尸经济学》读后感僵尸经济学在现阶段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经济学说,在我看来,这种学说更偏向于防范性,可以说是针对经济理论已大体成形的现今的一支预防针。作者在说中写道......

    经济学的读后感

    读书心得报告 ——读《经济学》心得 上学期我们以宿舍为单位参加了学校学习支持中心的读书小组计划。正是因为这次的读书活动让我们有幸选择了与专业较相近的经典读物来阅读......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我这个经济学零基础的人,一直想找本书学学经济学。于是选了这本《经济学原理》。读下来,这本书是极好的入门书籍,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基础,没有数学公式(其实偶......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周末,天一直闷着,阴阴的,周六下了一夜的雨。这样的天气躲在家中偷看《魔鬼经济学》是再惬意不过了。 先讲讲书的结构内容: 第一章 学校老师跟相扑运动员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动机,只......

    《国际经济学》读后感

    今天终于把英文版的《国际经济学》读完了,用了我9个多月的时间,《国际经济学》读后感。这是我读完的第一本英文教材,可喜可贺。第一次回国休假的时候买了两本经济学基础的书,《......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学经济学原来也是一种享受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对于神秘而陌生的经济学,我希望去探索和了解它。我在网站上搜索关于经济学的书籍,网友们如此评论了一些优秀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