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11年秋)
教师集体业务学习材料
龙阳镇顾庙小学 2011年9月1日
时 间: 第二周 2011年9月7日
地 点: 三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李润朴 学习形式:集体学习学习内容: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时 间: 第四周 2011年9月21日
地 点: 三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梅 艳 学习形式: 集体学习学习内容:
教师的“语言革命”
教师的语言就好比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画笔、摄影家手中的相机。没有乐器就没有美妙的乐曲,没有画笔就没有飞扬的丹青,没有相机就没有那一刻的照片。
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情的语言,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会说话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但优秀教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一个教师空有满腹经纶,不会表达,也如同“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这实在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和遗憾的事情。比不会表达更为糟糕的是,某些教师口中的语言带有“暴力”,他们的话轻而易举地划破了学生的心灵。
“语言暴力”发于口,却源于“心”。它折射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缺失、教师教学艺术修养的欠缺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滞后。很多调查显示,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最严重的三大问题之一。
北京市海淀学区的教师找到了提升自己语言能力的好办法。他们晒出了身边人的100条好语言和坏语言,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语言库,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贴。
(一)让教师成为会说话的人
——北京市海淀中心学区教师“春风师语”行动实录 我们先来看看现实中存在粗暴师语和无效师语。粗暴师语伤人心
孤立式——“同学们,他这是什么行为?”“这堂课被他搅得上不成了,大家看怎么办?”
挖苦式——“就你那蠢样,还学钢琴?”“你怎么长大的,这么笨!” 比较式——“你和××简直不能比。一个天,一个地。” 告状式——“我管不了了,叫你爸爸来。”“走,到校长室去。” 预言式——“我看你早晚进监狱。”“你呀,什么也学不好。” 结论式——“全校再也找不出你这样的活宝了。”“天底下还有比你笨的人吗?”
记账式——“早晚跟你算账!”“毕业鉴定上见。”
谩骂式——“你死脑筋啊!”“你爸妈近亲结婚啊 ”!呵斥式——“我教了这么多年书,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你们再讲话,我就不上课了,另请高明吧!”
无效师语耗精力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语言对教师来说,如光之源、水之头,其重要程度不言自喻,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无效或低效的语言俯拾皆是:
大而空的语言——如教师对一年级学生说“我们要尊敬老师”。一年级学生根本不懂尊敬的意思,教师为何不将这句话用描述性、指向性的语言进行阐释,“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课堂发言先举手”。
口头禅式的语言——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喜欢用口头禅,比如,在每句话停顿时总要说一个语调丰富、语气加重的“啊”。有好事的学生统计出某教师在一节课里共用“啊”83 次。
重复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发言后,有的教师总是重复一遍学生的话。也许是因为学生的声音太轻,教师想转述给大家,但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
看似商量的指令性语言——语文课,师生共同读完了关于四季美景的课文。师说:“你们想不想看四季的美丽景色?”事实上,学生非常明白教师的意图,都大声回答“想”。试想如果有学生回答“不想”,教师该怎么办?
前后矛盾的语言——分角色朗读诗歌时,教师说:“现在男、女生朗读比赛,比一比谁读得响。”当男生大声地齐读完之后,教师评价说:“齐读时,不要读得这么响。”
无意义的责备性语言——“你怎么不把自己弄丢呢?”“你就不能消停一会?”
苍白、贫乏的激励性语言——课堂上,教师评价学生时,只会说“你真棒”、“很好”等词语,这样的语言在每节课中多次出现。
„„
春风师语遍校园
对比粗暴师语和无效师语,春风师语的意义不言自明。
准确流畅、简练鲜明——教师在课堂上应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剖析教材内容的能力,以及不失时机启发和调控学生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主要靠语言传递。教师只有严格、规范、准确地使用饱含信息量的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不能信口开河,不能废话连篇。
感情真挚、亲切动听——对学生的教育是一门说理的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的付出。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使用粗暴、过激的语言,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憎恨,甚至逆反心理。只有饱含深情、真挚亲切的话语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幽默既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一种教学风格,教师在课堂上一句生动幽默的语言,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原本生硬的课堂在宽松的气氛中舒展。幽默的语言能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消除课堂上师生的疲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个性。
委婉含蓄、朴实深刻——说话直来直去,想什么说什么,固然是一种好品质,可有时难免遇到不便直说、不忍直说、不能直说的情景。在教育学生时。尤其需要注意,不能伤害他们。教师讲话要讲究一点技巧,比如故意说些与本意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如何提升每个教师的语言能力,让大家都参与到课题中来?学区开展了一系列讨论活动:
首先,开展“失当师语大晒场”活动,晒出粗暴、过激的语言及常态的无效语言;征集“春风师语”,发现有效、激励、提升性的教师语言。学区所属12 所学校积极参与,晒出适当师语549句,征集春风师语962句。如,失当师语:“都别说话了”“你还不明白吗?”“你怎么成这样了?”„„
其次,我们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最佳春风师语100句” 评选活动:推荐自己喜欢的、听到的或自己智慧生成的春风师语,并写出推荐理由。“聪明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说话。” 喜欢的原因:每个学生都想当聪明孩子。当听到老师这句话时,学生一定会在心里仔细思考一番。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语言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很多同学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老师这了。”喜欢的原因:这样的表述对学生更有调动意义,它在暗示学生“有同学已经做好了,你该怎么办?”
再其次,我们将教师的好语言编辑成《春风师语:春暖花开》手册,提供给教师学习、实践和创新。
最后总结出巧设疑点、错言激趣,及时评价、提升信心,生动形象、化解难点,适时点拨、授生以渔,德育渗透、文道结合,尊重差异、延迟评价,借题发挥、别有意味,追问引导、偏处斧正,委婉含蓄、回味无穷,宽容礼让、解除尴尬等教师语言规则。
“我也能作研究了。”一年之后,当教师看到自己的语言也成了课题的成果时,心里别提多激动了。像这样在实践中进行的科研,可做、可学、可参与,让人人都有收获。(北京市海淀中心学区《不同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组 司学娟执笔)
(二)好语言可以多一些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 刘 畅
很多一线教师心里想作科研,可在实际操作中,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们一直在思考:是否能找到一个新的研究载体,无需承载高深的理念,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这样的“无距离”式科研可能更能激发教师思考的动力。
一天早上,我巡视早读,突然间听到有教师在数落学生:“又忘记带作业了?吃饭怎么不见你忘记!”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教师的语言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是教师把爱心、耐心、宽容和理解洒向学生的过程。任何优秀的教师无不是把自己对事业、对学生诚挚的爱熔铸在语言中。提升每个教师的语言能力,势在必行。由此,我们决定以“春风师语”活动作为课题研究的载体,开展一次全区的教师语言行动。我们对教师的粗暴师语进行检视与反省,罗列出孤立式、挖苦式、呵斥式等粗暴语言;追寻粗暴师语根源,提出粗暴语言的消解策略;总结春风师语的特点,提炼出“鼓励、幽默、启思、提升”等语言艺术。
我们开展了“最佳春风师语100 句”评选活动,旨在激励教师规范教学语言、创新教学语言。
新的载体,降低了教育科研的门槛,让每个教师能够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参与中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逐渐提升了自己的语言水平。愿我们教师的语言少一点厉声指责、面目可憎,多一点优美动听、和颜悦色;少一点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幽默风趣;少一点词不达意、啰唆繁琐,多一点娓娓道来、智慧引领。
时 间: 第八周 2011年10月19日
地 点: 三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赵月启 学习形式:集体学习学习内容: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校本思考
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在微观层面的深化和发展。在学校中,班主任工作不是一项“副业”,也不是谁都能“兼任”或“替代”的。准确地说,班主任是班级建设和学校德育意图的主要实施者,是班级德育工作的设计师、执行人、经验提升者,班主任还是学生品质效仿的主要对象,是沟通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桥梁。优良的校风源自一个个班级的班风,班主任的能力素质水平及由此决定的班级建设管理水平,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因此,如何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文件精神,探索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实施策略,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是中小学校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从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职责范畴两方面作出清楚的界定,既让班主任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也让班主任明白该做什么、怎么做。
一、明确班主任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结构,引领班主任专业发展。在中小学,班主任一般是由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和学科教师存在共性。但同时,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更多、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其专业角色明显有别于学科教师,除了具备更高的品德素质以外,班主任还必须具备特殊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1.有效解读学生的能力。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是要力求全面、准确地解读学生,掌握学生状况。班主任只有具备解读学生的能力,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脉搏,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具体而言,班主任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多渠道、快速收集信息的能力。一个成熟的班主任,善于从学生的只言片语、眼神、表情、体态、无意识的小动作等细微之处去捕捉察觉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和心理波动,能够通过班级内各科教师、学生干部以及其他学生中的信息源去快速了解班级内的思想暗潮和一些“隐秘事件”的来龙去脉,洞悉问题和隐患,从而赢得“先发制人”开展教育、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主动权。
2.较强的师生沟通能力。德育说到底是“心育”,能否让学生敞开心扉,成为班主任能否有效开展教育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较强的师生沟通能力。第一是要善于倾听。班主任要以自己的爱心、真诚、民主风格和灵活技巧化解学生的防御心理,赢得学生信任,让学生把班主任当作一个知心人,一个可信赖而无话不谈的朋友。在倾听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有高度的理智、耐心,要能让学生放心诉说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不要让学生担心因为说出真话会受到惩罚或者导致个人隐私被暴露。第二,一流的语言表达能力。班主任教育学生基本是靠语言来实现的,“会不会说话”,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周密性,要有感染力、说服力、震慑力、鼓动力,要能使受听者如沐春风、渗人心田,要能结合具体的人、事、环境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产生激励和教育作用,切忌空谈义理。当然,如果能有一定的幽默感,则效果会更好。以“会倾听”和“会说话”为主的沟通能力和技巧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
3.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元,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承载体和组织单位,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及其部门、年级的工作目标而承担具体的班级指标任务,由此决定了班主任必须具备相当的组织管理能力。第一,计划能力,包括制订班级德育工作计划、班级教学目标计划、学生成长计划等;第二,组织实施能力,要组织班级学生有效开展德育常规管理、学习常规管理、班团活动,参加各类学校集体活动,要让班级学生人人有事做,班级事务件件有人管,用人所长、人尽其才;第三,班级事务决策能力,班主任要随时把握班情、学情,和任课教师一起分析班级现状,就班级教育教学事务拿主意、定方案,要快速机智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第四,协调能力,班级是个小社会,班主任对上要协调和学校部门、年级领导及其他班级间的关系,对外要协调和学生家长、监护人的关系,对内要协调和任课教师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各类关系和矛盾。
4.行为控制能力。班主任在处理同事关系的过程中,在联系形形色色、各种层次的家长的过程中,在面对“半幼稚半成熟”、充满青春逆反的未成年人的过程中,无疑会遇到各种不顺利的、令人烦恼的事情。面对这一切时,班主任绝不能因一时的冲动而丧失理智,必须能以最大的行为自控力克制自己不理智的言行,保持冷静和耐心,维护教师形象,维护正常的关系,以细致的工作、有效的沟通,努力达到预定的目标。
5.内省、反思能力。
内省、反思包括对自己认识的反思,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反思。班主任的内省、反思,是要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与行为、教育观念与认识及教育效果状况。班主任需要批判地考查自己的行为,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考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效能。内省、反思能力是一名班主任做好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素质,这一能力的强弱将决定班主任由稚嫩走向成熟,由合格走向优秀的专业进步速度。
二、界定班主任的专业职责范畴,重视班主任核心业务的落实。
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职责既包含教学目标,更包括育德育人任务。能有效履行专业职责,完成专业任务,是班主任专业能力建设的目标和专业能力合格的体现。这其中,需要班主任在学校内最常抓不懈的核心业务,是班级基础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班主任应该在学校领导下,努力开展法制与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人身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社会治安处罚法》宣传、反毒品宣传教育、交通法规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禁止违规用电、使用明火等消防法规知识宣传、食品卫生宣传教育、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等。班主任要加强考勤管理,高度预防并制止学生旷课、住校生擅自离校外出等有严重安全隐患的行为,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纠葛,正确处理与家长的矛盾,班主任要随时注意敏锐观察学生的情绪波动和了解班级内的各种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有效介入。
2.纪律常规管理。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抓学生纪律教育与管理往往是一个班主任耗时最多、也最感辛苦的事情。我们必须认识到,对自控能力尚不成熟,具有“知行脱节”特点和逆反特点的高中生来说,班主任“仅有爱是不够的”,必须爱之有法,严而有度,德法并用,刚柔相济,要克服“猛抓一次,一劳永逸”的错误认识,树立“反复抓、抓反复”、“持久战”的工作观点。同时,班主任应注意,防止因“抓纪律”抓过头而弄得班上学生“万马齐喑”、死气沉沉。既树立良好纪律风气,又掌握“度”量,保持一群花季少年的灵性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3.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养成。
由于长期以来中小学对学生的养成训练比较薄弱、部分家长自身的素质和认识问题以及成人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学生的文明素质状况不容乐观。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语言文明、礼貌习惯、个人仪表、衣着打扮、卫生保持习惯等“小处”入手,力所能及地开展工作,注意以身作则,熏陶引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教养的文明人。这从短期来说,是为学生能集中精力、静心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长期来说,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明素质基础。
4.协调学科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管理,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一方面,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承担起本班学科教师间的协调任务和班级教学统筹工作。班主任从一个班级组建开始,就需要考虑本班的整体构思规划,明确终极目标、阶段性发展趋势、阶段目标和措施等,对于每一阶段“做什么”、“怎样做”要力争心中有数,并在此前提下,团结协调好任课教师,分解学生教育培养任务、成绩目标任务等。另一方面,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管理的首席指导者,要在班集体中大力弘扬学习上进风气,树立正面典型,协同任课教师使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闪光点及时激励学生,努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觉醒和形成,同时要搜集学科信息,思考归纳,积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从学生“知行脱节”的毛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和畏难情绪,以强制促认同,以认同促内化,以内化成习惯。
5.关注并开展学生心理调适与辅导。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具备有效师生沟通能力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调适与辅导。从学生实际来看,优秀生往往承受更大竞争压力,需要心理保健抚慰,中等生需要通过心理品质的改善来提升其学习品质,后进生需要通过心理辅导来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自信心。有效的心理调适、辅导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质量,促进其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心智发展。、时 间: 第十周 2011年11月2日
地 点: 三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顾文喜 学习形式:集体学习学习内容:
新形势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类素质的重任。教师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 高尚的品德
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教师工作的基础,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感、自信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品质。教师必须时刻把尊严放在第一位,把振兴国家、民族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群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如果在教学中偏离教学原则,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正确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用自己的实际教学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有榜样,学有所获。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二、渊博的知识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方式,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新形势要求教师不仅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还要通晓其它学科知识;不仅要理解和领会新的教学理念,也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渊博的知识使人深刻、内敛、凝重而又充满活力,只有这样,“学高为师”才真正得以体现。
教师渊博的知识,精通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能使学生真正信其师,悟其道,从而更好的激励和鞭策学生,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终身学习理念在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精通业务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对所教专业要做到专心研究,唯有专心研究,教师的业务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唯有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才不断开阔。教师要明确当今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是一专多能、多方向、多层次、能适应各项事务的全方位人才。教师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其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新形势下所需的优秀人才。因此新的教育形势迫切要求教师要具备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学科知识,还要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教师不断学习,专心研究,精通业务,从而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
四、注重形象
教师的形象是展示现代教育的一扇窗口,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衣着打扮要朴素自然、大方得体,坚决杜绝衣着时尚前卫,要一视同仁,坚决杜绝歧视或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要经常锻炼身体,强健体魂,塑造健康美丽、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方式。
五、兴趣广泛
教师在注重自身形象的同时,还要培养个人的良好兴趣,并且适当的机会向学生展示自己教学以外的才华,学生就会更加佩服教师,尊重教师,这样无形中就会教给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自觉约束自身的不良行为并逐步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方式,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的强大动力,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总之,在我国教育深入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个人修养,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良好形象,真正做到“倡师德、铸师魂、强素质、树形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许许多多的高素质人才!
时 间: 第十二周 2011年11月16日
地 点: 三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李润朴 学习形式:集体学习学习内容: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交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互动的状态,是一个由教与学双方活动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认知情感的双向交流。因此,努力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不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和高度注意力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具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价值。当学生在认识感兴趣的事物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集中的注意、进行清晰全面的感知、引起浮想联翩的想象和积极深入的思维,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以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研究发现,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会给智能“锦上添花”,既发挥智能的积极作用,同时还会给智能“雪中送炭”,弥补智能不足。不难看出,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正因为这样,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十分强调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极力反对那种“无趣”的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摧残。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国明代学者王守仁将不顾学生兴趣的教学比喻成“鞭挞绳缚,若待扣囚”等。这些充分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二、鼓励成功
每个人都有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渴望和需求,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体现为成功需要。满足成功的需要,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而且会产生自信心和胜任感,促进个体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努力。因为每一次成功需要的满足,其实都是对成功行为的正强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成功检验所产生的快乐情绪,更有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三、寓教于乐
如何改变教学形式,使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嬉戏、娱乐活动中接受教学内容,一直是古今中外崇尚乐学教学的人所努力寻求解决的课题。当我们能将一些本来在学生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赋予某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时,便能使学生因教学活动适应他们娱乐需要而欢“心”,从而改变对学校教学活动的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各层次外语教学中,都可以通过唱外语歌,组织情景对话、排练短剧、小品等游戏和活动形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在此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习,必然是乐学不疲,事半功倍。
四、师生和谐
古语说:尊其师、重其道;亲共师,信其道。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一个与学生关系十分紧张的教师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教学计划的。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直接体现。心理学家威索尔曾通过分析老师的语言来分析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而分析课堂心理气氛。他发现,当老师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时,大多会使用以下语言:鼓励、赞许学生或支持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疑问。当老师倾向于以老师为中心时,大多会使以下语言:使学生接受意见或劝告,如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所用的语言或质询;批评学生的过失,否定或讽刺学生的错误:教师为维护自己的立场,贯彻自己的主张所用的语言。威索尔发现,当教师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并使用相应语言时,师生关系较差。正因为这样,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事实证明,一个良好的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施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障,同时,这种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
总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形势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的营造,注重教学内容、讲究方式方法,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渗透心理教育,为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时 间: 第十四周 2011年11月30日
地 点: 三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梅艳 学习形式:集体学习
学习内容: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只是被动单一地接受知识,结果是把学生变成背诵知识的“机器”,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年来,我们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很是有效。所谓“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教学要求,在老师创设情景的基础上,放开学生学习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揭示规律,充分经历观察现象过程,互学互助,互动交往当堂完成作业,知识堂堂清的教学方法。
一、“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理念
1.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学生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教学过程是交流,是对话,是知识的经历与体验。
2.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学习效果的检查者。教师的角色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路人,是教与学活动中的首席代表,扮演的角色是导演,是导游。
3.学生是主体,学生的角色是注演,是教师教学行为中的实践者,是学习行为中的多维体验者。
4.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互动的。探究是主线,通过这种主线与点拨有机结合,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旧技能向新技能的迁移。
二、“导学探究,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
“导学探究,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为:定向→导学→探究→建构→练习,五种基本的教学法。
三、“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1.定向阶段:此阶段教师通过“物架+问题”创设情景及氛围,使学生的心理放松,烘托学习的气氛。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并提出学习目标,指出重难点。值得注意的是,制定学习目标要准确、明了、简单,讲述目标时语速要缓慢,应有激励性,让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数。
2.导学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其过程包括:适时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积累学习方法和对学生自学效果的检查两个过程。具体地说:学生自学课本内容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展示自学提纲后,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后,教师应及时检查反馈,对暴露出来的倾向性疑难问题(约占40%左右)要进行导教,帮助学生分析错的原因,尤其要揭示出规律和思维方法。例如,在语法结构的划分一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及有关语法结构的知识,检测后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表面上,还没有深入挖掘。
3.探究阶段:探究阶段就是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在老师导学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探究规律、经历现象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探究必须看课本,但又不能局限于看课本,还要收集课本外的一些资料。特别是实验探究,对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实验初期,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探究,探究什么,如何做起。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要矫枉过正。
4.建构阶段:建构阶段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梳理总结知识的过程。目的在于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印象,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5.当堂练习:当堂练习阶段是让所学知识当堂巩固与运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具体做法如下:(1)布置练习内容;(2)要让学生明确要求;(3)教师要不断巡视;(4)要有一定的思考题、附加题。
四、“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模式实施的意义
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帮助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及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学行为更好地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学年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实验班及格率能达到90%以上,优秀率能达到70%以上,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时 间: 第十六周 2011年12月14日
地 点: 三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赵月启 学习形式:集体学习学习内容:
课堂提问设计四议
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运用的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灵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课堂提问的设计要富有情趣
问答式的导课是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中富有情趣的提问设计,不仅能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稳定情绪,还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复习和巩固旧知识,更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前根据教材的情感内涵或德育渗透契机,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结感反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解决问题。这样的提问设计,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记忆,产生持久的效用。
二、课堂提问设计要有针对性
新旧知识的联系有一定的指向性,学生在理解、分析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偏差。而提问有明确的导向作用,通过提问,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和学习目标,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克服提问的随意性。教师在课前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仔细的研究。首先,要抓住知识的连接点,提问有价值的问题,恰当地反映知识的层次,以及部分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内在联系,保证学生思维发展的稳定性,也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知识固有的和谐性,承上启下,以保证学生思维发展的连续性。其次,提问还是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问题,而且,教师还要给予恰如其分的引导,这样,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运用已有知识去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久而久之,不但会缩小后进生优生之间的差距,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营造积极主动、活泼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要注意课堂提问设计的灵活性
提问是一门艺术,一种技巧,运用的好事半功倍。因此,设计提问一定要把握时机,适时而发。如:导课时有启发式的诱导发问,解决重难点知识时的悬念式发问,解决疑难产生共鸣时的升华式发问,遇到易混知识点时辨析性发问,深化知识的探究式发问和小结时的巩固性发问等。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活跃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课堂提问不是提出问题就等于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才干,解决问题,从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提问后,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考虑,走进问题中,并从问题中解放出来,切不可机械、急躁,违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对于深度、广度、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给予及时的引导,逐层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学的需要同步。
四、课堂提问的设计要面向全体
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学生知识水平的层次性,因此,提问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宜。对于基础扎实,有一定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提问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对于大多数学生,则要根据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设计与此接近的问题,注意由直观而抽象、有易而难、逐层深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主动思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发问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总之,提问要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时 间: 第十八周 2011年12月28日
地 点: 三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梅艳 学习形式:集体学习
学习内容: 如何写好课后小结
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课堂设计,而对课后的教学反思与总结,则往往忽视了。事实上,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即课后小结)是非常必要的。写课后小结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从而促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促进教师素质、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如何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小结应主要记些什么?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如下认识:
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借喻,巧妙的新课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活思维的提问等),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例题、习题简洁明快的解法,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某种数学思想运用的过程或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原理使用的体会,教法上的创新等等,记录下来,目的是供以后教学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失败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失败的演示实验,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复杂的解题过程,难以欠妥的例习题配置,由于某种原因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在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突然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突如其来,不由自主”,突然而去,若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便会稍纵即逝,令人遗憾。如机车空气制动机自阀(俗称大闸)周围有七条管路,即总风缸管、撒砂管、列车制动管、均衡风缸管、联络缓解管、作用筒管、给风阀管,由于管路较多,学生反映不容易记忆。某次讲完该内容在引导学生小结、整理时,为书写方便,我便使用上面的七个黑体字分别代表了这七条管路。总结完,我默默地读着这七个字,突发灵感,瞬即发现了记忆口诀:大闸七管在周围,总、撒、制、均、缓、作、给。学生为此欢呼,从而把教学推向高潮。
4.记学生见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智慧的火花”闪烁,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值得引起思考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鼓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养分。
如某次讲解“机车空转保护电路”,在引导学员分析电路作用原理时,有位学员对该电路的设计提出了疑问,他认为该电路没有直接干预电路的能力,当机车轮对发生空转,保护电路只能向司机报警,若司机疏忽或操作动作缓慢,未能及时回手柄,减小机车牵引力,会导致机车轮对空转,造成机车电机及轮对、轨面的损伤,机车的空转保护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听完这位学员的见解后,我不禁为之一震,能结合自己的现场体会分析出电路设计中的某些不足,这对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成人学员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他的这一发现也促使我不断的去钻研教材,探索、发现现有电路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5.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教学组织方面有何新招,课程的重点、难点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与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如何进行改进,即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高度。
时 间: 第二十周 2012年1月11日
地 点: 三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梅 艳 学习形式:集体学习学习内容:
浅谈现代教育理念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结合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浅析我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育观
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每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无能”不能当好教师,“无德”不能当教师,师德并重才能当好教师,教师要教好书,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的指导者,成为“人师”。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感情大门的钥匙。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热爱他们时,他们感情的大门,智慧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任何教育都应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对科学的崇尚,会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学习的执著探索和对科学的追求。
二、教学观
要认识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建立师生合作的、民主的教学环境。
知识和智慧是伴行的,在教知识的同时应给人以智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论,同时还是人类认识世界智慧的结晶。任何把智慧排除在外的知识都是盲目的、片面的,是不可能把人教聪明的。能力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应当是“手脑”并用。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我们应当让学生抢占能力的制高点,在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强占知识的制高点。
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是为学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教师由独奏者变为伴奏者。同时积极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师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性学习结合起来,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提供材料、工具和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展。
三、学生观
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个性,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要发展和能发展是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天性,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学生水平不齐,有差异是自然合理的。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潜能的显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宏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看,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教师的教学过程是生命与生命过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教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评判学生,教育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使学生各得其所,各有发展,同时基础教育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求知,更是为了做事。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做题是虚拟的,做事是真实的。做题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做事不仅仅是需要投入智力,还需要投入情感。做事需要的能力更全面,做事的过程是对一个人各个方面的检验与锻炼。教师要让学生把“做题”当做一件事来做。
四、人才观
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人才应该是多规格、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观念。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优秀人才的竞争。人才应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找到自己与社会环境的结合点,而承认自己是强有力的。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人才只有类,而无层。现代的人才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且优秀人才不一定是少数。在优秀人才的培养上,与其说注重层次的差别,不如应注重种类的差别,通过种类差别培养人才,教师应强调每一个人都有才,而且都能成才,面向全体,绝不能否定个体,必须从关心个体开始,只有真正关心个体,才能真正尊重他们的差异,否则谈不上面向个体。一个人的发展是一步一步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单项上有所突破,从而有助于全面发展。
第二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有意义,即扎实的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有效率,即充实的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 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算是比较好的课
三、有生成性,即丰实的课。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撼的,有缺撼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有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撼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
一、目标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师生认同,指向明晰。
二、重点突出。这堂课重点是什么,师生都应胸中有数,明明白白。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重点才能突出。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
三、以生为本。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
四、流程科学。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顺理成章。严谨流畅,疏密有致。
五、注重内化。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
六、体现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
七、启迪创造。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八、媒体得当。根据需要与可能,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九、讲求实效。无论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十、多元评价。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综合评价。
怎样评课: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新能力
2、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七、教学个性(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
评课原则
所谓评课原则就是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评课存在的问题和评课的需要,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 以下几项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坦率诚恳原则
三、兼顾整体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差异性原则
六、讲究方法原则
教师处理教材的基本立场
教材是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既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材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产物,但其具体化的过程是基于编写者对课标、教学、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和希冀;同时,教材不可能服务于每一个师生个体,甚至难以眷顾每一所学校的校情,除非是校本课程之教材。
一、合学科课程标准
二、从学生存在出发
三、引教学活动之路
四、为科学世界代言
1、要有学习思想;
2、要有反思思想;
3、要有合作思想;
4、要有创新思想;
5、要有写作思想。
如何成为有理想的教师
说课的类型
一、研究型
这种类型的说课,一般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常常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先由一位教师事先准备并写好讲稿,说后大家评议修改,变个人的智慧为集体智慧。这种说课可以一个星期搞一次,年级组或教研组里的教师可以轮流说课。
二、专题型
这种类型的说课是以某一项专题研究为目标来进行说课。我们知道,说课的灵活性就在于它可以不像上课那样教学内容固定,教学时间固定,教学对象固定。说课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内容,安排时间,邀请同行和专家作为听课对象。专题型说课是在众多教学内容中选取专题,单项研究。这样会把问题研究得更深入一些。
三、示范型
示范型说课,一般选择素质好的优秀教师先向听课老师做示范说课,然后让说课教师将说课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最后组织教师或教研人员对该教师的说课内容及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听课教师从听说课、看上课、听评析中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示范型说课可以是校级或乡(镇)级的,也可以是区级或县(市)级的,一般一学期可以举行一次。示范型说课是培养教学能手的重要途径。
四、评比型
这种形式的说课带有竞赛性质。参加说课老师凭证往是通过层层推荐和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通常这种说课,要求参赛教师按指定的教材,在规定时间内自己写出说课讲稿,然后登台演讲,最后由听课评委评出比赛名次。听课人员一般是学科的教研人员和专家。一般这种类型的说课,有时除了说课外,还要上课,或者把说课与交流有关教学经验结合起来。这种说课类型多用于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二、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三、说教法与手段——介绍选择哪些方法手段
四、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适当的方式
对学生批评教育的“适当方式”至少要包含五项因素:
1、符合教育基本规律;
2、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
3、遵循及时纠错的教育原则;
4、以尊重学生、爱学生为教育基准;
5、绝对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这五项因素中蕴含着一项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爱”。有爱才会有教育,有爱才会有好学生,有爱才会有好的教育方法。
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它远比创作一件艺术品要重要得多,决不允许失败,所以我们更有责任做得完美。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当是一个仁者,一个智者,一个乐者,一个行者。
一、有魅力的教师是一个仁者: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有大爱的人。
二、有魅力的教师是一个智者:教师必须是一本学生永远读不完、读不够的书。教师的智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有魅力的教师是一个乐者:一个引领孩子们成长的人,必须是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教师要心存美好,用高尚的人生观去影响孩子们。
四、有魅力的教师是一个行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永远是一个行者,一个乐于学习、实践、研究、创新的行者。只有勤奋、勇于探索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
做一名具有专业感的教师
199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这一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
任何职业,只有首先被其从业者看重,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当所有的教师都把教育看得足够尊严和时候,当所有教师都把它当作生命一样神圣守候的时候,别人就不能不对它肃然起敬。一个具备教师专业水准的教师当有以下特征:
一、具有心灵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都错误地以为教师是教书的,不,教师是教“人”的。
二、具有情意的关怀。教师应当是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
三、具有人格的熏染。教育是一种影响,人格是一种熏染。
四、具有文化的气质。教师应该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如果教师不能成为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那么任何人的担任都将使教育蒙羞。
五、具有智慧的实践。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固然需要经验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智慧的决断。
当前教师的专业性体现
一、教材的解读能力。一个教师,其专业能力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价值的角度、人文熏陶的角度、难度把握的角度、坡度设置的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和有价值的教学要素来。
二、与学生的交往能力。良好的与学生交往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
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的组织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和能力,这种艺术的本质是要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五、试卷编制能力。没有意义的试题不给学生做,让学生省出精力去做更有益的事。
理想教师的师德行为
教师从教的最高境界:学生佩服,学生敬仰,学生喜爱。
一、学生佩服的是教师的学识和水平,能让他们的学习有收获感。收获感的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应该是一般的实际水平加个体的具体实际水平。
二、学生敬仰的一定是教师的人品。
教师的人品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与学生交往的语言、行为等等。教师的品德是渗透并不断地展示在自己的各种言行中的,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对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三、学生喜爱的则应该是教师个性与性格为基础的。
开朗、活泼、幽默、智慧,这些都是孩子们们喜爱的教师的表现,冷淡严厉、讽刺挖苦、粗暴易怒,这些是没有一个孩子喜欢的教师的表现。
班主任要说好“三言两语” 一、三言
1.忠言——用寓言的方式巧妙地说 2.婉言——避其锋芒迂回的说 3.格言——用箴言意味深长地说
二、两语
1.豪言壮语——热血沸腾的话豪迈的说 2.甜言蜜语——赞美的话淋漓尽致的说
总之,班主任的三言两语应建立在对学生理解与尊重的基础 上,并体现发自心底的无私的爱。
教师“十不准”
1、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言行;
2、不准歧视、讽剌、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不准以教师工作之便向学生推销商品、乱收费用、违规强迫学生购买书籍、资料;
4、不准参加吃请,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5、不准训斥、侮辱学生家长。
6、不准旷课、随意调课、停课、无教案上课、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7、不准酒后上课、在课堂上抽烟、打电话;
8、不准有偿家教;
9、不准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批准的各类校外活动及商业性活动;
10、不准参与赌博、邪教活动。
教师要力戒几种不良职业行为
一、重“教”不重“育”
作为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字之师”、“事之事”,更要做一个“人之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不忘自己的良知和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处理好“教”与“育”的关系,懂得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做到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二、重“教”不重“学”
教师要具备一种特有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情感,要对学生 尤其是那些“差生”以爱为先,只有让学生“亲其师”,他们才会“信其道”。还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一个教师不能只重自己的教,而不重学生的学,只有把自己的所有聪明才智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上,真正做到“以学为先”,才能确保长远的教学效果。要永远记住:只有全体学生学习的成功,才是教学的真正成功。
三、重“教”不重“研”
作为教师,首先,要克服教研惰性,不要一讲到教研,就叫没时间、没精力、没能力,要知道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靠逼出来的。要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懂得只有把自己的教学研究搞好了,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其次,要学会结合本职工作去进行一些实用性教研,要善于将教学中的问题变为自己的教研课题,努力将教学与教研融为一体,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以尽快实现自身由“经验型”、“苦力型”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第三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第 5 期 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黄石七中教科处编印——
热烈庆祝黄石七中第28届教育教学研讨会召开
专题材料:教师的写作 编者的话: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或许会听到老师们拿着别人的文章慨叹:这不正是我的做法和想法吗?怎么我就找不到这么精辟的理论作支持?怎么我就不能把观点提升到这个高度?……又或许听到有的老师说:“能写好文章,不一定能教好书。”……那么教师写作与教书育人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写作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编者认为,从职业的角度来说,教师写作会是教育思想的积累、内化与升华的过程,教师生涯应当是不断的读书、写作与教育实践的反复轮回。
本期资料发放之时,应该是我校第28届教育教学研讨会召开之时,也正是2007年元旦即将来临之际。借此契机,教科处祝老师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康泰平安!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我一向认为,能够写好文章的人,也一定能上好课。因为一篇文章和一节课非常近似。文章无非是这样几个要素:第一是主题——你要表达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这就是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文以载道”的那个“道”。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无意义的语言的堆积,它是需要承载一定的思想与情怀的。第二是素材,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与情怀,总需要依托一定的材料——你的经历、你的观察,你的学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第三是写作的技巧。如何地剪材选材,如何地布局谋篇、起承转合,如何地铺垫、渲染,如何地蓄势,如何地细处摄神,如何地横云断岭、横桥锁溪等等。第四是语言。用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来表达,怎样讲究点文趣,如何使语言具有质感和美感。
如果说主题(思想)是火种,那素材就是原料和燃料。火种从原料中提取,又通过燃料来使得星星之火而成为熊熊烈火,在暗夜里熠熠生辉。
而一节课也无非是学习的主题,学习的材料,教学的技艺和教学的语言。作为教师,你能否上好一节课,就取决于你是否能透彻地理解学习的主题,你是否会有丰富的、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主题所依托的材料,你如何规划教学进程、设计教学的活动,你的课堂语言是否凝练而又舒展、平实而又雅致。
具体地说,写作对于教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能提升我们阅读的品质。如课你有写作的习惯,你就不会满足于泛泛浏览,对于一些作品你一定会研读,你会自觉地去揣摩人家是如何立意,如何布局谋篇,如何遣词
-1- 造句的,你会努力从别人的佳作中去汲取营养。
第二,写作会使你更加用心地去品味生活,洞明世事,去捕捉工作中、生活中有意味的现象和信息,会自觉地去积累学识和生活。
第三,写作会帮助你梳理思绪,使你的头脑变得井井有条,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非常有效的认知加工的过程。
第四,写作会帮助你深化认识。如果你不就某个具体的问题写成文章,你的认识可以是一星半点或者是肤浅的,而写作会迫使你对问题作彻底的思考,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
第五,写作能使你提升口头语言表达的品质。口头语言由于可以借助手势、表情和交谈对象及时地反馈与沟通,不一定需要非常准确与完整,而书面语言,由于缺乏特定情境与和及时反馈,就需要十分完整和精当。当你在写作中练就了用完整和精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与感怀时,自然而然,口头语言的品质也就提高了。
第六,写作会提升你生活的品质,使你更具有成就感。杜甫有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贾岛的名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都说明写作是一件多么有生命意义的事情。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如果这篇的确是你付出了心血与真情的,那你一定会很有成就感,一定会有一种收获的快慰。作家埃·米·齐奥朗就曾深有感触地说:“假如没有写作本领,我不知道我会成为什么。写作便是释放自己的懊悔和积怨,倾听自己的秘密。作家是一个精神失常的生物,通过言语治疗自己。多亏了这些非质性的疗法,有多少紊乱、多少残酷的进攻我没有被击败啊!”当写作将你拔出平时的麻木和迟钝状态,使你一下子感应到人生的繁复意味的时候,它也同时在悄悄地改变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我们教师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教学实践,写作的题材十分广泛,诸如某一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备课札记、教学改革等都在可写之列。教学实践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一手材料。教师们,拿起您手中的笔吧,有意识地去创作,把你的感动、你的困惑、你成功的探索、你的希望与梦想变成文字,写成文章。你会发现你的气质、情怀、你的内心世界,慢慢地、慢慢地,变得纯净、澄明,变得细腻和丰富。我相信,真诚的文字,能够将平淡如水的岁月定格为永恒。
(作者: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教育纪事
我在雪天的一次浪漫家访
临近期末的那天上午,吴巧老师把一份数学测试卷“啪”的一声摔到我面前,气咻咻地道:“刘老师,瞧你的得意门生吧,哼!乞分,乞分乞到我的头上来了。”
一见平时挺温柔的吴老师这般模样,我就明白肯定又是哪个捣蛋鬼惹恼了她。我赶忙拿起试卷一看,也不禁哑然——这是夏小磊的卷子,试题仅完成了一半,在一个应用题的答题处竟写出几行“诗”:
只缘平时不用功,笔下尽是难题目。
老师老师慈悲心,能否给我加点分?
简直就是恶作剧!我愤然而起,冲动得当场就要去揪夏小磊。办公室的同事们围过来,-2- 弄清事情的原委后,有的咋舌,有的调侃,有的帮忙“声讨”
„„七嘴八舌中,我竟无所适从地坐了下来。就在这时,我恍惚看到窗户的玻璃外有张熟悉的小面孔一闪就不见了。是夏小磊!我回过神来,奔出门外,看到了夏小磊仓皇逃逸的背影。
不会解题,乞求给分,门外偷窥!此时,我更感到夏小磊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越觉得作为班主任的责任重大,不容懈怠。我迅速梳理了他的档案:成绩中等,喜文轻理;个儿瘦小,活泼机灵;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悟性较好,自律能力极差。我一向有点偏爱这样的学生,并对他们的行为密切关注,可偏偏问题就容易发生在他们身上。时值年底,各门学科的学期终结性评价工作正在进行,我必须抓住夏小磊这个典型,严整班风,否则说不定还会发生更加不可预料的事件。
我总算平息了吴巧老师的愤怒,赶往教室去找夏小磊。未想到夏小磊根本没进教室,而且下午一连三节课都没他的影儿。找遍寝室和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寻不见他。显然,夏小磊逃学了。
我所在的乡镇初中,学生大多来自比较贫困的农村,逃学辍学之类的现象司空见惯,可这样近乎荒唐的逃学还是罕见的。
望着彤云低垂的天空,我感觉到了几颗冰冷的雪渣贴到脸上。悄然来临的冬天,似乎更让我感到面前的事儿棘手。
翌日,繁密的雪花好像格外青睐这座校园,操场,匝道、草坪上全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恰逢周末,待校园清静后,我回家胡乱吃了点东西,穿好大衣,头上扣了顶风帽,踏上家访之路。刚出校门,被吴巧老师挡住,一袭火红色的棉袍在白雪的映衬下令人眩目。“刘老师,我猜出你要去夏小磊家,我们一同去吧!”
我很诧异:“大雪封路,有一二十里远,要步行哩!”吴老师笑了:“小瞧我了吧!既然你能行,我为什么不行?今后,我还想当班主任呢。”
我心中顿生一缕欣慰之情。如今,乡镇一级学校的许多教师都不堪条件简陋、待遇微薄而纷纷跳槽,甘于清贫,扎根基础教育的年轻人更是难得,而从师范学院毕业已经三年的吴巧老师不改初衷,这种执着精神更是令我刮目相看,于是我愉快地同意她与我同行。
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我和吴老师一边跋涉,一边冷静地分析了夏小磊的表现,并认真设计了这次家访的方式。可能,夏小磊对数学学科失去了信心,白暴自弃,由此对科任教师心怀忤逆,举止失常;更有可能,夏小磊乞分并非胡闹,因为这次测试分数将填上期末成绩单,与其家长见面,而夏小磊深恐考砸了不好向父母交差,万般无奈出此下下策。如果是这样,那他在下课后跟踪吴老师到办公室外偷窥,观察老师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逃学,是眼见情况不妙,惊恐羞愧,以逃避惩处„„
通往远方的乡村小路上,我们将篷松的积雪踏在脚下,咯吱咯吱作响。雪仍在无声地飘落,暮色降临了。
前面就是夏小磊所住的村子。稀稀拉拉的矮旧的房子散布在一溜河坡上,凭着曾经的一次家访记忆,我找到了夏小磊家对河的一座小木桥。可是,小桥被雪盖住了,桥上还没有人走过的痕迹。我印象中这木桥的桥板较为稀疏,晴好时节走上去都有点晃悠,碰上雨雪天气可就有说不上的凶险了。
犹豫了一会儿,吴老师建议:“叫吧,叫来一个人领我们过去。”还未张口,忽然对岸出现一个瘦小的身影,伫立在雪地里朝我们喊道:“刘老师,吴老师!你们等会儿!”转身
-3- 往屋里跑去。
是夏小磊!我们惊喜地叫起来,他果然在家!
夏小磊拿来一把竹扫帚,跑到桥头扫起来。只三两分钟就将桥面的积雪清除干净,眼看他勾着腰非常卖力的动作,吴老师道:“小心脚下啊„„夏小磊,你怎么知道我们来了?”
我们进入的是一幢家徒四壁的老房子,生冷生冷的,屋子里除了夏小磊未见到第二人。记得半年前的一次例行家访,我也到过他家,而且受到了夏的父母的热情款待。难道现在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
夏小磊一直局促不安地搓着手,掩饰不住满脸愧疚。他告诉我们,母亲病了很久,现投亲靠友在县城就医,父亲在广州打工尚未回家,本来厦小磊被委托住邻村的外婆照料,但他不愿意麻烦年岁已高的外祖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里。
吴老师立即进入反客为主的角色,张罗着升火炉,烧开水,边忙活边问夏小磊可吃了饭,有没有衣服洗,床上暖和不„„见夏小磊窘得鼻尖都冒出了汗,我说:“来,我们围着火炉坐一坐,聊一聊吧。”
很自然地就谈到了乞分之事。我关心的是他的真正动机及由此经历的心理轨迹,这回夏小磊挺爽快,竹筒倒豆子般全坦白了。正如我们的意料,他为了那纸成绩单给父母带来些许安慰,就冒冒失失地在试卷上写下了那几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话。他说:“我都后悔死了,心想老师定然不肯原谅我,同学们知道后还不知会怎么看我,我„„我就跑回来了。我错了,我太糊涂了,太不争气。
我与吴老师眼光一碰,各自陷入了沉默。眼前的这个男孩,心地是那么单纯、朴素,想法是那么天真、幼稚,而他眼下的家境又是如此窘迫,牵动人心。他处于无助的漩涡,他的所需其实我们都能轻而易举地给予,而月应当慷慨地给予。可为什么师生之间那道微妙的屏障却往往难以消弭?为什么阻隔在人与人之间的那缕迷雾动辄就会凝结成不易融化的坚冰?
当晚,师生三人一同踏上了返校之路。我和吴老师不再像来时那般心绪如麻,夏小磊也不像先前那般战战兢兢。我们展开雪地角逐,你追我赶,打雪仗,滚雪球。
欢声笑语中,我们订立盟约:夏小磊”乞分”成功,不过真正意义上是借分,吴老师在本学期借给夏小磊15分,下学期要还给吴老师,即从另—次测试成绩中扣出15分。
夏小磊信誓旦旦,一再表明:“今后就看我的吧!”
在这样一个万籁俱寂的雪夜,原本枯燥无味的家访演化成了一个极具情趣的浪漫之旅。是的,平谈的日子悠远绵长,然而如果你稍稍变换一个视角,悄悄调整一下心态,或许一切都会明亮起来,你的生活将会阳光明媚,诗意无穷。
(作者:刘松,湖北监利县新沟镇新苑中学教师)
编辑:徐艳红 2006-12-20
-4-
第四篇:2012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先进教育模式示例学习资料
学习内容:什么是洋思教学模式 主讲人:陈世平
学习时间:2012年2月16日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
一、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教学策略:
① 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②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③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
⑤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
三、集体备课: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四、备课笔记: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教学内容;②学习重点;③学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④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五、教学模式:
范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流程如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六、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③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④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⑤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七、“兵”教“兵”:
①“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②“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③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八、“做”中学:
①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②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知识的处我感悟,这本身就是创新。③允许差异。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基础。采取不凡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这也是创新。
学习内容:什么是杜郎口教育模式 主讲人:陈世平
学习时间:2012年2月28日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
基本理念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基本内容
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学原则
1.民主性: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知识的统领者,也不存有话语霸权,课堂专制,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学习的伙伴。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学会对话、商量、征求甚至请教、道歉。高举尊重大旗,实施感动教育,创设民主、宽松、自主、和谐的良好环境。
2.问题性:问题造就磁力,问题是具有吸引性、竞争性、探究性、创新性、实践性,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增长智慧,培养能力,造就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兴趣、动力。
3.创新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尊重他们的奇特思维,引发他们的求变、求异、求新、求奇的内驱力,营造一种标新立异、创新超凡的竞争氛围。树立异曲同工、独具匠心、天斧神工、巧夺天工、举一反
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风气。
4.拓展性:以教材为例子,要注重知识的源头、过程、联系、结合,以本节知识为核心作好辐射与延伸,引发学生浮想联翩,上接下连,左顾右盼,构建网络,形成综合连体,千丝万缕,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5.尝试性: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放手,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分析、总结。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人,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和庸人。
6.实践性:学习切实注意联系实际,运用活生生的事例,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听到、看到的事件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剖析、归纳、总结、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做过的学得好。
7.技巧性。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特点、规律,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总结知识内在的技巧,分清层次,记住要点,开展好相应总结,纲举目张,上课不是死记知识,而是找方法,寻规律、抓特征。
8.全员性。不搞精英教学,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尤其对薄弱生要倍加关爱,尽最大可能提供方便、机会,让其展示自我,树立信心,培养其勇敢精神和竞争意识,分层次教学,合理安排不同任务,逐渐缩小优弱差距,力争让最后一名也能成才。
9.主体性。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而不是主讲者,解答者、操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当好竞击者、表达者、展示者。
10.合作性。师生、生生、组生、组组、优弱加强合作,互补共赢,相互点评、指正、借鉴、补充、心灵碰撞、人格感染、智慧启迪。实践特点
1、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语言习惯等,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2、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状态
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能够确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形成持久的情感内驱力,从而有利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3、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命价值
教师宽容和鼓励学生不合常规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品质的目标。改革立足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两大模式
“三三六”或“10+35”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
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
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学生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达到三维目标。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充分引导学生,营造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课堂流程 预习课
预习课是杜郎口教学模式的预习模块,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起点。
在杜郎口学校有这样一条规定: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同样,没有预习好的课也不能上,预习要至少占到课堂的百分之七十。
在预习课中,教师首先分发预习学案,学案的内容包括: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预习提纲、预习反馈、预习小节等,在课堂中的一般操作如下:
第一,给学生五至七分钟的阅读文本知识的时间,在阅读文本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自己独立阅读,小对子比赛读,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读,也可以到黑板上把重点知识标注下来,还可以到教室外面去,几个同学在一块交流、板书,还可以到其他小组去,甚至有的同学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图书室的图书查阅资料等等。
第二,小组长带领组员进一步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并对课本上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疑,教师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导学生。学生也可以自由发言,向同学、老师提出不同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大约五分钟的时间。
第三:结合预习提纲,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为下面的预习展示做准备,大约三分钟的时间。
第四:学生以组为单位,把自己组分配到的任务进行文本知识的讲解、分析、拓展,学生点评,教师点评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
第五:学生做一些典型题目进行预习反馈,反馈一般以题目的方式进行,可分为基础闯关和能力升级两部分。学生可以到黑板上板式,也可以是小组长进行抽查,教师抽查等等,并及时公布反馈的结果,对个人、小组进行评比,一般用五至七分钟时间。
第六:课堂小节。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发表不同的看法,师生共同互动。
最后,教师综合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做好预设。展示课
展示课就是展示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规律进行提炼提升。
一般是遵循展示课上的六环节来完成的,先说一下展示内容的选取,简单的问题不展示,无疑问的问题不展示,展示的是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体现在预习提纲上的多数是能力升级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展示的问题不是预习提纲中的所有问题;二是选取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展示。展示过程如下:
(一)预习交流(1~2分钟)。目的是巩固解决问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为学生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扫清知识上的障碍,一般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确立目标(1分钟):基本知识巩固之后,教师据此说出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展示课上的目标与预习课上的目标不完全不同,展示课上的目标除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外,更侧重的是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以让学生形成技能和技巧。
(三)分组合作(6-8分钟):教师将本节课需要展示的问题分给六个组,然后每个组长负责再将任务分给组员,组员分工合作,一般分配原则是:中下游学生讲解、分析、优生点评、拓展,学会把题目、分析、重难点(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等),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①各组任务尽可能的均衡,每个小组分配任务的多少应根据题目的难易来确定,如果此题目有不同的做法,或能够根据此题目进行拓展或延伸,或能够进行变式训练,一般是两组一题,如果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少,规律和方法较少则一组分一个题目。②明确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有时间限制,学生就会有紧张感,行动起来会迅速一些,在课堂中经常采取评比、报道的方式,根据各组同学完成任务的快和慢,版面设计的美观情况对各小组进行排序,并加相应的十分、八分、六分、四分、二分、零分等。
(四)展示提升(20分钟):通过分组合作对问题的再交流,学生对本组的问题进一步的理清思路,加深了理解。展示的过程是,一般是从一组开始,到六组顺次展示,也可以从六组开始,对题目进行讲解、分析,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说出此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易错点、总结的规律,或由此题进行知识拓展、变式训练等,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同学或教师给予解答等等。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增强学生展示的积极性、主动及精彩性,教师们通常采取各种评比方式,比如小组内全员参与的加五分;有开场白、过渡语的根据精彩性加五至十分;能主动参与其他组的分析、点评的加十至二十分,能利用不同形式如顺口溜、小品、歌曲等加二十至三十分等等。最后,根据各小组的得分进行排序,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表扬或鼓励。
(五)穿插巩固(3分钟):学生展示完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组没有展示的题目进行疑难交流,重点是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帮扶或检测。
(六)达标测评(5分钟):可以是学生谈收获,大致内容为“通过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向其他同学请教”等,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设置几个题目或问题进行单独抽测并及时反馈课堂效果。反馈课
新授课的反馈,一般当作下一节预习前的一个环节,教师抽取上一节课展示不理想或重、难点题目,反馈偏科生及待转化生的掌握情况,也可选取与其相类似的题目,考查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目的是查缺补漏,促进提高,是促优补差的一种好方法,注意:相邻学生之间不完成相同的题目。各小组长上黑板上对自己组的板演同学分板块进行指导,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生反馈完后,点评自己组员的板演情况,教师对于出错多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强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进一步训练、强化一节课,或进入下一节课的预习。成功解析 形成背景
杜郎口教学模式创造出了教育教学的奇迹,使得差点儿被撤并的、一所农村教育教学双差校问题校起死回生。
杜郎口中学是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的初级中学,1996年时,该校以乱闻名,面临即将被撤并的窘境。1997年始,在崔其升校长带领下,该校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原来全县倒数一二名上升到前三位,一跃而成茌平县初中教育教学的“东方明珠”,连年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聊城市把杜郎口中学树为初中教学改革的样板校,被山东省教科所称为农村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
该校改革采取了一种先动根后动梢的正常程序,从改革评价方式为先导,考核教师以课堂教学的优劣作为根本依据,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重要指标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人数除以班级总人数的比例。基于“教育即解放,释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先后提出了“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辩论热烈,争问抢答,欢呼雀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想法),敢下桌讨论”等标准,由此改革教学模式,逐步完善为“三三六”自主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目标由师生共同提教师初稿,学生补充出),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其改革教学的根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据此提出了“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模式特点
1、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课堂特点
①预习(或自学)是最重要的环节。
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
②“先学后交,当堂达标”。
“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宽泛的“教”,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
教室都是方阵式排位,四桌8人一组,没有散兵游俑,没有孤兵作战,没有“独立思考”(开小差),且平行分组,均衡搭配。
③目标性、目的性强。
有预设目标,有预习提纲。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精髓。
④课堂评价直接实际,导向明确
用学生每节课参与的人次数(参与度)来评价本节课!
⑤学生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
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同体”!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
2、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课堂角色转变
①黑板是学生的,甚至地板也是学生的(大片大片地写出来交流);讲台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
②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
③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
④教师:“退居二线”——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杜郎口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低效课堂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后者的课堂多是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但真正听懂(注意力能集中起来且能跟上你的思维)的只有一半,一半中听了能记住的只有一半,记住的一半中能重述和再现的只有一半。多讲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话,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但怎么讲?尤其是讲多少?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有机结合的方式。
3、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精神支柱
①励志:激发斗志、鼓舞士气、树立信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最大保障。(有氧学习)
A:是让本次自己不理想的成绩再次重演,还是将不服输的志气转为行动?
B:中考,离我有多远?(时间)我,距中考有多远?(实力)
C:别人都在进步,你还在等什么?
②敬业:取得教学成绩的基本前提(主动工作)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课本,一个教室。艰苦环境,简陋设施搞改革。
A:几乎无奖金。
B:公示栏:每天公布上课情况、晚自习情况。
C:支 撑: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
③总结:校本提升(享受荣誉)
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形成经验,不断地推出成果。模式启示
1、课堂能改,必须改。
2、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杜郎口经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大多数讲课的是学生,给学生解答题的也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的潜力也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就会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 “要我学”为“我要学”。
3、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原先总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学生做不到,但杜郎口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的指导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成为可能。
4、课堂的备课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认为的那样,老师不用讲了,上课轻松了,实际上,老师的备课量应该是加大了,老师更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学生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大大超出教材难度本身的话,应当策略地给其纠正,如果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5、每堂课最后,应当增加一项成果分享,也就是说对于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将本组讨论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向全班作汇报,在教学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学会“善思”,又激起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的积极性,逐渐养成勇于解决问题的习惯。
6、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所有学生的表现,在班级中成立学生学习小组,固定人员,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好差结合,好帮差结对子。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尤其充分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学习主题:学习洋思经验,究竟学什么?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洋思中学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仔细体味。那么,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应该向洋思人学习什么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学洋思人做事讲求实效;
到洋思,你会感觉到,洋思人的确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他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我们都似曾相识。然而,每一位到过洋思的人,都会为之感动。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是因为洋思人讲效率,他们能把每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都做到极致。
洋思人非常重视办事效率。从学校的管理到教师的教学,他们始终都围绕着“效率”二字做文章。他们理直气壮地抓学生的学业成绩,始终不渝地追求学科教学成绩的高效。为此,他们提出了每一位教师要求努力实现课堂的高效。洋思人认为课堂是神圣的,不容任何人有丝毫怠慢,“课堂原本就不是随便的课堂!”他们要求师生每一堂课都要做到“三全”-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和全神贯注。在课堂上,他们努力做到教师的教学没有盲区,学生的活动不留死角,使课堂对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那么,洋思人是怎样保证这样的高效课堂的呢? 首先,他们建立了高效的“三级备课”机制;
洋思人重视课前的备课。教师走进教室前要经过“三级备课”(见相关学习材料),而且他们非常重视集体备课。每周,备课组全体教师都要进行一次的集体备课,以对下周所教内容进行充分研究与探讨,对教学重点、难点、能力培养目标及知识、技能训练内容等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教师各自准备自己的备课,最后拿出“既体现学校特色与最高质量、又符合各班实际情况的学案”;再者,教师们十分重视教辅手段的运用,几乎每一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他们认识到合理运用教学辅助手段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后,洋思人重视自己设计针对性的课堂训练题,学生的课堂训练都出自教师自己之手;(学校从硬件上也给予充分的保证,每个年级组都有自己的打印中心,所以,备课组确定的每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及技能训练题都能及时由年级打印中心打印出来,保证教师课前能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所以,每一节,洋思人都能做到目标明确,过程合理,训练对路,反馈及时,当堂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洋思这个集体中,无时不在激烈竞争着,然而,洋思人却又能做到高度的团结协作,他们每一天的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形式、课堂训练内容以及课件等都实现了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其次,他们很有效地实施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朴素的说,也就是,学校既要注重对教师工作的高要求,又要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严训练,学生与老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认识要高度统一。这是洋思人实现课堂高效的重要保证。洋思人认为,人的思想素质决定了人的行为。只有一个人在心中真正地建立起了 “真善美”的道德标准,他才能自觉地去约束自己的不道德的行为,才能真正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来。所以洋思人把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放在育人之首,其切入点就是狠抓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1、建立了系统而完善的学生行为规范;洋思人认为,思想教育不应该是空洞地说教,应该渗透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过程中,也就是说,让学生每天把自己的每一件具体的事做好,做正确,不留尾巴,不留遗憾,就这样日积月累,将一套高尚、正确的价值体系便慢慢地根植于学生的大脑中。所以,从学生的起床、进餐、听课、上操、自习和就寝等一天的各方面的活动,学校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学生从进入校园那一刻起,便置身于这些规范之中,管理之中。
2、学校有一套严密、系统且高效的管理体系;在洋思,时时、处处、事事都有人管,每一件事都有记录,每一件事都有评价,每一次评价内容都能在最短时间告知于全校师生,让及时评价将管理的效能最大化的释放出来。
3、学校重视开展弘扬正气、催人进取的主题活动;学校经常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文明寝室评比、优秀三好学生评比、助人为乐的先进评选、最大进步奖评选等等,且在学校大讲特讲他们的先进事迹,及时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标兵和为人的楷模。所以,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直接带来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的高效。
第三、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洋思人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其立校之本。从洋思人提出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学校明确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三级预习”,让学生在充分自我消化教材的基础上,带着疑问走进教室。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力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出,学生没有学习的内容不教,学习了没有疑问的内容也不教。学校强调,教师的第三级备课要形成“能够很好引导学生学习的学案”。所以,“学”字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
这是洋思人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么?不是,古人早就有了这一思想,教育要“授人以渔”呀,只不过洋思人是在真正践行着这一教育思想!
反思一下我们的做法吧!我们有许多老师一天工作下来,嗓子都哑了,累得精疲力竭;有些问题重复若干遍,学生还是不知所云,而且不少同学因问题越积越多,终于不堪重负而沦落为“差生”。试想,这种“雌鸟育雏”的教学方法,能有高效率吗?没有!只能造成能力强的“吃不饱”、能力弱的“吃不到”这样的尴尬局面。最后,洋思人很好地解决了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洋思人对学困生的教育是出自于内心的行为。
第一,他们对学困生的教育认识高。他们认为“决定一只舰队速度的船不是跑最前面的那只,而是落在最后面的那只。”所以他们认为差生学好了,所有的学生也必然学好了。同时,他们深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庄稼出了问题,是农民的责任,不是小苗的责任;学生出了问题,不是学生的责任,而是老师的责任”;洋思人形成一个共识:“转化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生的意义更重大。”
其次,他们有非常有效的教育措施。他们提出:“要像教育优生一样教育每一个差生。”如:座位编排以差生为中心,差生在课堂上重点关注,每个差生都有帮扶责任人,等等。最后,学校对学困生的教育在制度上予以保证。学校不仅设立了学困生最大进步奖,而且对帮辅人也予以奖励。学校十分注意对学困生的表彰频度,一学期分月考、期中和期末等不同时段对学生予以表彰,让学困生能及时感到自己的成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所以,在洋思,学困生受到的不是冷遇,而是置身在学校、教师与学生关注的中心。试想,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还有什么样的学生不能教好? 的确,在洋思看到的一切让我震撼!
起初,我与大家想法一样,对于对洋思中学的一些宣传不置可否,对洋思人的育人经验诸如“四清运动”等深表怀疑,但当我置身于洋思中学,亲眼目睹在这三千人之众的学校,师生能有如此高度统一的意志,课间操学生能在五分钟内站在规定位置,能排着整齐的队伍进餐厅,能时刻看到拿着书本读书的学生,能看到全班学生在参观者眼皮下心无旁骛置身于自己的学习中时,这些疑惑便随风漂散,内心仅存的是感叹与敬佩。
学习主题:怎样样学习洋思教育模式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各方面条件尚不能尽如人意情况下,教育模式的改革更有现实意义。目前,农村初中的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下列问题及三大弊端。
一是“分化淘汰”型的初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置日益严重的“学习分化”现象于不顾,听任学生的辍学和流失,阻碍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在农村的落实。
二是“封闭灌输”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以考促学、以教促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应考”为主要目标,重教轻学,重传知轻育人,重关门读书轻社会实践,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集中表现三大弊端:一是“教”不重“学”的主观性。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主观要求出发,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二是重“知”不重“思”的浅层性。尽管吃很多苦,教学目标达成度低,学生思维方面锻炼不够,三是重“灌”不重“趣”的强制性,方法上把学生当“容器”靠“外力”把教学内容“压”给学生。为转变上述两问题及三大弊端,我们开展以下两个层次优化教学过程的改革实验。
1、针对农村初中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问题,构建“衔接、预防整体优化”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逐步解决农村初中的“学习分化”问题,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奠定基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初中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从教学模式改革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即根据农村初中的办学目标,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问题,构建“衔接、预防整体优化”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有核心,在于通过有针对性的“转差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所谓“衔接”,指初中初期的“中小学衔接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全体新生都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尽可能缩小他们已有的差距,避免新的分化。其措施主要是:组建具有优良学风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的集体荣誉感,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养成学生的文明习惯,开设各科学习指导课,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方式,针对学生学习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为学习较吃力学生补课,等等。
所谓“预防”,是指初中中期的“转化中差生、预防大面积掉队教育”,其目的在于延缓“分化趋势”,避免学生在这个时期容易发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学习等方面的大面积掉队。其措施之一是根据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变化和厌学、辍学可能性增大的情况,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二是在易产生分化的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实行“分层教学”,如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指导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等等。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通过扎实细致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些,课题组要求教师在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等环节中差生予以特别的关注,并制定了教师“转差”的责任制,以及学生的补考和评进步生等制度。
2、以学论教,构建“学思议习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的优化,一方面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学的主体过程,作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教结合”,即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同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相结合。
我们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借鉴古今中外各种教学思想,吸取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在各学科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关于“学、思、议、习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其模式名源于孔子的“学、思、习、行”的教学思想和巴班期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其中“学”指“自学看书掌握知道”,即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活动;“思”指“观察思考”和“研究”主要是学习中的探究和创新活动;“议”指“共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习”指复习、练习、演习等“巩固知识、重复动作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这四种学习活动的各种合理组合,构成适应各类学习需要的优化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这四种要素在学习过程中是相辅相承的。它们之间两两联系,构成六对矛盾,形成类似四面体的关系结构,在“学、思、议、习整体优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十分把握班情、人情、学科情,基于对各学科学习特点及规律的认识,构建具有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学、思、议、习整体优化”教学模式的各种种变式。例如:化学课的“读、观、议、练四段模式;语文课的:“引旧探新、设疑导读、精思导路、实践应有”的模式;思想政治:“听(入心)、议(明理)、设(解惑)、练(力行)”模式;外语课的:“受导、操练、实践、巩固”模式;物理课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探究知识、归纳运用”模式;数学课的:“看、想、说、练”;美术课的:“学、用、创”模式等等,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在优化教学过程的改革中,还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各种优化教学条件的实验,如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进行了采集制作标本、自制教具和学具,多媒体教学等项研究。教学条件的优化,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情境性,也为思想教育和能力训练创造了条件。
3、为推动教改实践更和谐、更有效地贯彻,着重抓三方面的工作。抓“以示范导向”的教改责任人。
推进教改实践的关键是校长,教改的政策及思路;只有通过校长推动教师,才能具体去实践,才能形成一个特定的教改环境。校长作为学校主要领导人要带头,坚持在第一线执教,带头上教改示范课,包一个学科,一节不漏听教改汇报课,牢牢掌握教改的主动权,中层干部也率先教改包一个学科上好教改示范汇报课,直接面对面指导教师所上的每一节教改汇报课,负责指导的领导,一节节地随堂听课,一遍遍地修改教案,与同科教师一起说课,设计课堂结构方案,使教师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动起来,自觉去进行教改实践。用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去形成教学改革的新局面,积小成大,闯出一方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新天地。
抓“以学为本”的课时教改思想。
“以学为本”是洋思经验的精髓,依据教学过程实质,课时教改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定导学、先学后教、当堂巩固。从时间序列对学、教、练三者关系作了规定:以“学”作“教”的基础和前提,以“教”作为“学”的发展和深化,以“练”作为“学”的巩固和提高。在“学”、“教”、“练”三者关系中“学”为主轴,“教”和“练”都围绕“学”这主轴展开。为此,对每一堂课改要达到“五变”(即变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自主获取知识,变自主提问、答题、解题、;变当堂巩固作业,变单一为各项教学目标的完成)。“五突出”、(即突出重点、难点,不面而俱到;突出精讲,不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满堂灌,满堂问;突出课时教学效率不大面积补课;“五个保证“、(即保证学生的自主参与率,主动发言率,自由讨论率,个体达标率)。“五为”(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创新为目标)。
抓依“纲”扣“本”的课堂评价。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教学岗位能力考核评估的主体。为课改逐步形成“自主式”或“主体型”的模式评估教师做到“三突出”突出对教师的备课评价(评教学目标是否恰当,备课案是否围绕内容精心设计,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教学手段是否现代化)突出课堂教学过程,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评价改革现有课堂教学的结构板块;突出研究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教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操作流程,及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进程(即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从而突破应试教育狭隘的功利性,实现素质教育成果的多元性.学习内容: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主讲人:付先琼
学习时间:2012年3月24日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如何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素质。更多的还是想与大家一起探讨怎样用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精力,更经济、更快地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好的承担起教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当前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
(一)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
1、研究指向上:(1)以校为本。立足学校现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如,我校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2)以学科教学为本:如,学课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2、研究类型上:以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现场研究,微观研究为主。
3、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实验法、文献法、观察法为主要手段。
4、研究主体上:以本校一线教师为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这是近年来西方教育界颇为流行的看法。人们越来越认同到,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无法使教育成果很好地在教育实际中加以运用的。
5、研究内容上: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于课堂教学,侧重于课程建设、实施的研究。
6、研究价值取向上:过程与结果并重。倡导成果即成长。
(二)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些浮躁现象
1、注重形式,忽视过程。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结题报告中的结论事先都有了的;通常的做法是:做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论拿来,东拼西凑,甚至把过去做的事情拿来炒炒冷饭,套上新的理念,贴个新标签,升华一下,就宣称解决了重大难题、意义深远。我曾经听到有位老师说:“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对学校、对老师一点提高也没有。”其结果是造成教育科研中很多泡沫和虚假的东西。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2、急功近利,热衷炒作。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课题“开题”的消息,领导、专家亲临光顾。有关方面也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结果是课题成了追逐名利的方式,研究成了个别人冥思苦想的胡造乱凑。更离谱的是一节课就可以归纳出一种模式。我曾经参加一次现场会,会上隆重推出10多个教学模式,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一线教师一看就明白,实际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你不能指望老师天天都“表演”。有良知的教师也不愿去做虚假表演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自身专业的成长,教学技艺的提高。
3、跟风而上,创新不足。课题研究要有创新,创新不是跟风,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要学,研究的方法要学,但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要想办法使专家的理念、方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宽太泛,目标不宜太高太玄。我觉得越是本土的、富有个性的东西,越有新意。不能人云亦云。研究的方法最好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研究过程应该与改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策略、方法应该方便教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关联,使而后生成的东西可以成为校本研究的对象和过程,不能让教师望而却步。一旦“校本”的东西实实在在了,这个研究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4、闭门造车,缺乏引领。我们看到一线教师做课题一般是孤军奋战,没有形成研究团队。我认为,要使研究具有生命力,就要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要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师范院校教师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二、我们再来看看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障碍与有利条件有哪些?
1、客观障碍。理论储备不足、科研能力不够、科研经费匮乏、学校领导重视力度小,甚至领导不懂教育科研,再就是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不够等等。作为一线教师,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这是很多老师所发出的疑问。
2、主观障碍。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畏惧感;在不少人看来,搞科研是一项深不可测的工作,应该是专家们所做的事。目标不清、动力不足、被动应付„„
3、有利条件。有免费的研究对象、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可以取长补短。
三、对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这个命题的认识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对于课题研究有许多定义。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线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其实,真正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只有植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与价值。当前,倡导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简言之:有一个研究的中心(即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这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课题研究应该使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
(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许多名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完全可以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林崇德语)
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反对一线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
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4、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有“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四、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就缺乏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是理论价值(学述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 二是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3、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
(二)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研究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
与应用研究相对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主要是增加科学知识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会产生直接的实际价值的结果。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主要是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选择带有典型性教育实践经验为题,在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实践性环节比较研究》、《现代汉语网络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一线教师应当以应用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它时刻产生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作性强,可以推广开来,并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师运用这些成果。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
量力而行。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的研究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 理论条件资料信息设备工具氛围环境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
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等。
(三)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
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1)课题名称(2)问题的提出(3)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4)研究的内容(5)研究的方法(6)研究对象(7)研究步骤(8)研究保障(9)成果预测
(10)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11)经费预算(12)资料附录
(四)特别提醒 准备阶段。
1、理论准备。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
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怎样论证呢? 第一,阐明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第四,前期成果有哪些?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大家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
实践阶段。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哨。
2、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这里想说说在研究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研究共同体。一般地说有三种合作形式:
1、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
2、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这是较为常见的或者说是最普遍的研究合作形式之一。
3、学校部分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
在合作研究时,要尽量淡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民主、合作作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准则。不惟书、不惟上,只为实。同时要消除依赖心理。
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这里有一个老师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即怎样把研究的资料、经验等,整合、提升的问题。这也是等会大家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我先简单地说说研究成果表述技术性上的一些问题
1、成果表述的意义:(1)有利于科学系统地总结科研工作。
(2)显示研究水平和价值,便于对成果进行评价。(3)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成果的推广与应用。(4)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2、成果表述的类型:(1)教育科研报告
用约定俗成的格式与规范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和研究结论的文献。包括调查报告(含观察报告、测量报告),实验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几种类型。
(2)教育研究论文
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作出解释和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包括经验性论文、研讨性论文、评述性论文、学术性论文。这是老师们比较熟悉的行当。
3、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1)要求:具有科学性、学术性、独创性、开拓性。符合论文格式和文本规范,有学术价值,能指导教育实践(2)基本格式
题目摘要关键词绪论本论结论附录(3)一般步骤
拟题构思与列题纲收集资料撰文反复修改形成正稿
4、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紧扣主题。要围绕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写,注意回答预定研究目标所设定的问题。
2、预先整理好实验数据与素材。
做好材料的选取。要选用最有价值的材料,与论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要坚决去掉;确定正文材料和附件材料。做好材料的加工。调查数据、测试数据、实验数据等材料要采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
3、行文前先拟好三级提纲。提纲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形成整体;提纲要经过反复讨论,减少行文时走弯路;不同的研究题目,文章的结构、格式、栏目可有差别,不要死套格式。
4、观点要鲜明,突出创新性。
5、写成初稿后要反复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请专家或同行提修改意见(旁观者清),从多角度论证,减少失误。
5、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是实施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任务完成的工作总结,是课题评价验收的重要文本。
结题报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概说:概述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级别、文号、课题背景、课题组成员,主要研究步骤、过程、时间发展
(2)方法:做好本课题的作法、体会、经验,包括指导思想,研究策略,具体方法,如何争取领导改善条件,处理各种关系,如何推广阶段性成果等。
(3)结果:列举本项研究所取得各种形式的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社会效益或阶段性成果。
(4)评价:对成果和不足作出评估,对成果的应用推广、对本项科研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议与意
学习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学习时间:2012年4月12日 主讲人:刘来聪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
1997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2008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第五篇:2012.3月份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3月份 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神山学校教科处—— 第三次业务学习时间为2012.3.12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一
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
教师应该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从而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进步,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积极心态与向上的勇气。
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第四次业务学习时间为2012.3.20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二
做一名阳光的教师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什么样的教师是阳光教师?
那些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朝气、拥有创新精神、敢拼敢闯、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师就是阳光教师。
做阳光教师,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材、教案、教参、教辅资料,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这样的教育是难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品质的人才,而这样的教师也注定与阳光教师和教育家型的教师无缘。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年轻教师上的优质课非常棒,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得到广大教师和领导的认同,于是,上级领导打算提拔这个教师到教育局某部门工作。在提拔前,领导到该学校视察,听了一节这个教师的随堂课,由于这个女教师平时对随堂课不重视、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了事,结果这次的“突然袭击”让这个教师措手不及,结果,那堂课可想而之的糟糕。于是,提拔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而这个即将升起的新星也就陨落。这样的教师,就是“伪阳 光教师”,迟早会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是我们广大年轻教师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个教育观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方向是错的,所以,你的教育人生也是错的。
现代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自始至终絮絮叨叨讲课、传授知识的人、而是把学生组织好,由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着--“导而佛牵,牵而佛抑”,甚至不一定是“主导”,是指引学生以方向,由他自己去“走”(哲学上说“践行”)的人;教师是学生的激励者--崇尚肯定性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激赏。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的益友、伙伴、知己,“平等中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因此,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就应该充分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地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
做一名阳光教师,用理想教书、用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