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计划免疫条例
河南省计划免疫条例
(1995年4月17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计划免疫,是指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免疫种类和程序,利用疫(菌)苗有计划地对特定人群实施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第三条 全省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全省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第四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对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免疫工作,制定计划免疫规划,并保障实施。
第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计划免疫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
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计划免疫工作。
第八条 各级财政、教育、公安、工商行政、民政、民族(宗教)、电力、交通、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和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卫生行政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第九条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本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疫苗逐级订购和分发,以及质量控制、冷链管理和效果考核。
第十条 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应当在卫生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下,承担本责任区内的计划免疫工作。
计划免疫责任区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划定。
第十一条 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居)民委员会负责计划免疫的宣传、动员和预防接种对象的组织工作。
第三章 预防接种
第十二条 计划免疫疫苗包括: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卡介苗,破伤风类毒素,乙型肝炎疫苗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疫(菌)苗种类。
省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决定增加计划免疫所用疫(菌)苗的种类。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在本行政区域内采取强化或应急预防接种措施。
第十三条 计划免疫必须使用由国家批准生产的、卫生防疫机构逐级供应的计划免疫生物制品。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生物制品的要求进行运输、储藏和保管,并对接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接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计划免疫技术规程进行预防接种,保证接种质量。
禁止其他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出售国家和本省规定的计划免疫生物制品。
第十四条 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在进行预防接种前,应当公告预防接种时间、地点及对象。
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应当在新生儿出生后30日内到指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办理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预防接种证。
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为儿童预防接种后,应当如实填写预防接种证,并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接种报告制度及时报告。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学校和托幼机构在为儿童办理入户(含临时户口)、入托、入园、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明;对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责成其父母或监护人限期为儿童补种。
第十六条 育龄妇女应当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民政部门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查验接种证明;对未按规定接种者责成其限期补种。
第十七条 暂住人口中的计划免疫对象,必须按规定到暂住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接受预防接种,并办理有关接种手续。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十八条 计划免疫经费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财政安排的事
业专款中予以保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计划免疫工作的需要,逐步增加对计划免疫经费的投入。
鼓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计划免疫经费,建立计划免疫基金。
第十九条 计划免疫儿童所用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卡介苗及育龄妇女所用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经费,由省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年度预算予以保证。
乙型肝炎疫苗费用由被接种者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二十条 计划免疫中的冷链运转、维修和更新经费以及应急疫(菌)苗经费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协商统筹解决。
第二十一条 推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在为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时,可以与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签订保偿合同。
第二十二条 计划免疫保偿金和预防接种收费(不含财政承担的疫(菌)苗费用)标准,由省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物价部门制定。
计划免疫经费和计划免疫保偿金应当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章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鉴定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计划免疫中出现的各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鉴定工作。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鉴定小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证明。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具鉴定证明。
第二十四条 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人员,对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预防接种事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存有关资料,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
第二十五条 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后,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鉴定小组进行调查和鉴定,鉴定结论送有关当事人,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鉴定小组申请鉴定,上一级的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结论。
第二十六条 经鉴定为接种异常反应或预防接种事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造成危害后果的,由其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计划免疫规定,未完成计划免疫任务的;
(二)不履行法定职责,拒绝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的;
(三)违反计划免疫技术规程,造成预防接种责任事故的;
(四)玩忽职守,造成疫苗失效或冷链设备严重损坏的;
(五)违反计划免疫经费管理制度,侵占、挪用计划免疫经费的;
(六)擅自提高预防接种收费标准的;
(七)其它违反本《条例》规定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非法生产、订购、运输、储藏计划免疫生物制品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没收其生物制品、所用设备,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非法经销计划免疫生物制品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没收其生物制品、所用设备及非法所得,并处以相当于销售额3倍以下罚款,销售额不足五千元的,以五千元计算。
危害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九条 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以及其他计划免疫对象,无正当理由拒绝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应当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接种,必要时可以强制接种,并处以30元罚款。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执行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卫生行政部
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1995年4月25日起施行。
第二篇:计划免疫
1.报表:
(1)书写位置不正确,如麻腮风,每次扣0.1分;
(2)书写潦草、书写不规范、数据不认识,每次扣.01分;
(3)报表数据与领苗数据不符,每一处扣0.2分;
(4)报表数据逻辑关系不符,每一处扣0.1分;
(5)漏报疫苗(种类),每一种疫苗每次扣0.2分;
(6)报表中的下月续苗计划未填写,每次扣0.1分;
(7)报表未写明村名或村医姓名,每次扣0.1分;
(8)报表数据与接种卡证册(包括流动儿童的接种记录)登记数据不符,每种疫苗每次扣0.2分,不同疫苗之间扣分累计。
2.卡证册
(1)卡证册不符,如卡与册不符,或卡册上有接种记录,证上无接种记录,每一项扣0.2分;
(2)证与卡册不符,若接种证上无接种记录,而卡或册上有接种记录,每一项扣0.5分;
(3)卡证册上的接种信息书写不完整,如无疫苗批号等现象,每一项扣0.1分;
(4)接种卡未及时上交,每次扣0.1-1.0分;
(5)未及时建立卡证册,没少一人扣0.2分,扣分累计。
3.摘录表信息
(1)若未将本应接种者(摘录时候未外出或未出项异常,且未加以注明)摘录出来,每人每次扣0.1分;
(2)当月报表数据与摘录表数据不符,没少一项扣0.1分;
(3)下月续苗计划与下月摘录表数据不符,多报或少报均扣0.1分;
(4)摘录表未及时上交,每次扣0.1分。
4.疫苗管理及其冷链运转
(1)领苗时若无冷藏包或冷藏包内无冰排(不分春夏秋冬时间),拒绝领苗;
(2)退苗时若疫苗未用冷藏包,而用其他不符合冷链要求的设备装送疫苗,则每种疫苗按照市场价格的5倍赔偿,且每次扣1.0分;
(3)若当月冷链运转结束后,卫生室还存在剩余且未上交的疫苗,则每种疫苗按照市场价格的5倍赔偿,且每次扣2.0分;
(4)若冷链运转时疫苗出入库记录和冰箱温度记录未填写或填写不规范,每次扣0.1分。
5.接种方法
(1)接种现场混乱,不卫生,每次扣0.1分;
(2)未穿戴工作服进行接种,每次扣0.1分;
(3)若未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接种要求进行接种,如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等,每次扣0.2分;
(4)若未严格按照疫苗说明进行接种,如将A群流脑疫苗和A+C流脑疫苗混淆接种,或将本应3人份/支的疫苗按照1人份/支接种,每次扣0.5分,扣分累计;
(5)对未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接种程序进行接种的,若提前接种,每次扣0.2分,若退后接种或未接种,且无任何注明,每次扣0.2分。
第三篇:计划免疫工作总结
江宁区2009年计划免疫工作总结
一、情况分析
2009年,我区继续按《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规范》要求,对计划免疫工作常抓不懈,系统收集、整理计免相关资料,监督指导基层单位的计免工作,确保我区计免工作稳步发展。儿童四苗覆盖率、单苗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以及其他加强苗接种率均稳定在98%以上,计免相关传染病保持在低发病率水平。
二、工作成绩
1、加强卫生宣教,不断拓展服务内涵。“4.25”计免宣传日做到广播有声,报上有闻,街上有影,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数千份。此外,其他各种加强免疫接种前,都能按时举办免前培训班,对各项工作规范加以进一步落实,确保计免工作质量,扩大了服务内涵。10--11月份,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点,我科积极配合站部开展卫生宣教,街头咨询、散发传单,使该工作有声有色.2、落实计免工作规范,各疫苗接种全面达标。根据全区计免月报表统计统计,截止12月底,全区基础免疫各种基础疫苗接种如下:卡介苗8436人,接种率100%;脊髓灰质炎疫苗32014人次,接种率99.93%;百白破三联疫苗32571人,接种率99.93%;麻疹疫苗10793人次,接种率99.96%;乙肝疫苗30475人次,接种率99.98%,其中,首针24小时及时率为95.81%;乙脑疫苗接种10051人次,接种率99.93%;甲肝疫苗接种6895,接种率99.91%;A群流脑接种19871人次,接种率99.85%。各种加强苗共计接种了50752人次(不含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5%以上;大多数医疗卫生单位能按要求使用计划免疫软件,及时录入和上传相关数据。各计免门诊均能按规范要求开设,现场操作规范化,填写接种前告家长书,帐、证管理有序化,软件资料档案化。3-4月份开展了全区8月龄~14岁(初中二年级以下)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全区共计应种人数111216人次,实种107903人次,接种率97.02%,其中本地儿童应种96253人次,实种93627人次;流动儿童应种14963人次,实种14276人次.3、强化冷链及生物制品管理。区站及各计免门诊均有专人负责冷链设备的维护保养,坚持测温、运转、停电、除霜、维修记录。今年8--9月,对全区各计免门诊的冷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结果显示我区冷链运转良好。同时我科加大了生物制品的管理力度,疫苗出入登记、疫苗使用、冷链测温等工作较去年均有较大的改善。
4、积极开展各种加强苗的接种工作。3-4月份开展了全区8月龄~14岁(初中二年级以下)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全区共计应种人数111216人次,实种107903人次,接种率97.02%,其中本地儿童应种96253人次,实种93627人次;流动儿童应种14963人次,实种14276人次.9月份开展了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共查验学校和托幼机构86所,有新入学入托儿童10696名,查验儿童10696名,其中有证儿童12484名,无证儿童557名,补证557人,应补种儿童6180人次,补种5944人次,补种率为96.20%.11月份对在1994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该年龄段人群主要为高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学生)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儿童(包括常住儿童和暂住时间在2个月及以上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并组织接种。基次强化免疫接种应种人数为1964人次,第一轮实种1946人次,接种率为99.08%。其中1994年龄组儿童应种812人次,实种805人次,1995年龄组儿童应种1152人次,实种1141人次。
12月5、6日开展了糠丸强化免疫活动,第一轮报表正在统计之中此外,今年还在部分学校、企业推广接种了流感苗、水痘苗等。
5、加强计免工作的监督检查。8--9月份,对全区各计免门诊的日常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做出客观的评估,同时按计免工作规范要求(PPS法)调查了各医疗单位的计免接种率,全区按PPS法抽查210名适龄儿童。从检查结果来看:建卡(证)率达到了100%,五苗覆盖率为100%。麻疹疫苗、脊灰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的接种率均达100%,乙肝疫苗为99.5%;流脑疫苗与乙脑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100%和99.41%。脊灰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及乙脑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均为98.4%。乙肝疫苗(产房)接种及时率为99.5%。针对我区计免工作中暴露的问题,我科以点带面,加强计免门诊督导,总计巡回监督90余次,强化了规范化门诊建设,提高了接种的规范性、及时性。
三、经验教训
1、进一步规范生物制品进货渠道,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大流感等疫苗的推广接种,全面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
2、一些计免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麻疹,要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及疫点处理。
3、各项计免报表常有迟报现象。
4、个别单位一些有价疫苗接种过于频繁,既不利于儿童的免疫效果,又给家长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5、根据南京市预防接种门诊示范区标准,我区距创建示范区还有一定的距离,特辊是软件资料尚需加强.四、存在问题
1、计免检查中发现,一些计免门诊软件资料不完整,填写不及时、不规范,未能做到档案化管理的要求。
2、流动儿童情况掌握不全面,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3、仍有少数单位计免软件录入、上传数据不及时。
五、今后意见
1、定期举办计免知识培训,提高基层防保人员的业务素质。
2、广泛开展计划免疫的宣传活动,提高各种疫苗的接种率。
3、加强流动儿童计免工作的管理力度,巩固现有工作成绩。
4、按南京市预防接种门诊示范区标准要求计免门诊的各项日常工作,为我区创建示范区做准备。
南京市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O九年十二月十日
第四篇: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庆 丰 镇 卫 生 院
2010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庆丰镇的计划免疫工作,使各项工作有序的开展,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并结合庆丰镇的具体情况,对本年的工作做如下工作计划:
一、基本概况
庆丰镇位于建湖县的东部,现有人口六万多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长年在外打工,年出生儿童在450人上下,现有行政村21个,卫生所35个。镇计免门诊现有工作人员2名,正常参加接种工作人员7名。
二、基本工作要求
1、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计免工作的按要求正常
运行,卫生院加强对计免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院长薛迎春同志为组长的庆丰卫生院计划免疫工作领导小组,由丁兴功、刘飞二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防保组的全体成员组成,由王从文同志专管计免工作的全面工作。同时要求各个卫生所也相应指定计免工作人员。
2、具体工作:
A、消灭脊灰进一步加大对脊灰的监测力度,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并做到随访工作,对于麻痹病人及时采集标本,及时送检,按要求做到对监测报表工作,按要求做到一年一度的强化免疫工作和重大节日、传统节日和夏、秋二季度大忙期间流动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
B、规范化门诊严格按照计免规范化门诊要求。在接种、体检、留察各个环节做好工作。加强对预防接种的安全管理工作。健全门诊各项软件的收集整理和规范化书写工作,严格执行报表 1
制度,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坚持每月后的走访工作。按县门疾控中心的要求,加强微机化管理,保证符合现在的计免工作的要求和流动人员管理的网络化的管理要求。
C、安全接种的管理工作全面推行“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制度;建立健全禁忌登记、接种反应门诊观察和各种情况报告制度,进一步做到各种疫苗的管理,按上级有关要求做好各种登记造册工作,严格进苗渠道、建立台帐、账物相符;进一步严格对于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管理,保证每个接种人员都取得县疾控中心培训合格证。
D、加强对于流动儿童的管理工作,建立完整的流动儿童管理簿册,做到每个季度与计生公安部门进行核对,同时有结果分析,相关报表及时上报。每月对流动儿童进行跟踪管理,定期走访流动儿童,实行凭证入学入托制度,对新查的查漏补种率达95%以上。对每个流动儿童实行每月例会转索接种史制度。在重大节和春节期间进行查漏补种工作。
E、宣传培训
1、保证计免医生每月到县参加计免例会工作。
2、在每次接种日前对每个接种医生进行培训。
3、加强对村医生的计免知识的培训工作,保证参培训率达100%。
4、积极做好4。25计免宣传日、及其他专项宣传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并及时上报。
F、加强对各种计免相关疾病的监测工作。
G、具体的工作指标:4周岁以内的儿童的建卡率、人簿证相符率、均大于98%。0-4岁儿童的五苗覆盖率大于90%,麻苗、糖丸乙肝的合格接种率大于95%。
H、认真做好凭证入托、入学工作。在儿童入托、入学报名前将《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状况登记表》下发给
托幼机构和学校。在入托、入学报名期间,派专业人员参与托幼机构和学校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复核工作。开学1周内确定补种人员名单、疫苗种类、针次、时间和地点等,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并将补种信息录入《已完成相关针次或疫苗补种儿童名单登记表》中,及时反馈给托幼机构和学校。
庆丰镇卫生院
二0一O年一月十日
第五篇: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年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省市县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初工作计划,为更进一步搞好我镇计免各项工作,使我镇计免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提高我镇儿童整体免疫水平,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拟定2011年计免工作计划:
一、计免工作的管理及指标要求
1、常规免疫:根据上级要求,专用乙肝,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疹疫苗,麻风,麻腮,麻腮风,乙脑,A群流脑,A+C群流脑,甲肝等疫苗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全部免费疫苗。我镇每月的11至13日为接种时间,各村防疫员必须提前—天到防保所转抄当月应种儿童名单,以便进行通知。
2、乙肝疫苗的管理及接种实施:接种室要建立乙肝疫苗、注射器的专帐登记和使用核销制度,使用的数量与接种人次数相吻合,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统一回收、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材,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转录其他单位转移来的《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的接种信息;各村卫生室防疫员要及时掌握本村新出生儿童信息,通知并动员新出生儿童家长在24小时内到包屯镇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首针接种及时率。
3、主动与教育部门协调搞好各小学新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及补种、补证工作,首针补种、补证率≥100%;全程接种率≥96%。
4、卡证管理:1岁以下儿童建卡率≥96%,(本地户口儿童出生后1月内;居住满个3月以上的流动儿童完成建卡建证,卡证吻合率98%,逐月依次填写登记,卡面保持清晰,项目填写完整,正卡由防保所统一保管,副卡由各行政村卫生室登记保存,各村副卡、接种证必须与正卡吻合;接种证的发放作好发放登记。各行政村卫生室防疫员要在月末上交本月本村儿童出生名单,及时上报月龄报表,并及时从正卡转录本村本月儿童接种信息到副卡上。
5、加强流动人口儿童、超生儿童的登记管理、上报和接种。3岁以下流动儿童建卡率≥96%,五苗单苗接种率≥96%,各村卫生室每年开展4次流动儿童调查及查漏补种活动,开展一次流动人口集聚地儿童接种抽样调查,做好外来流动人口、超生儿童的登记管理、上报和接种工作。
6、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1)继续抓好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对一年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质量、接种率进行认真评估,对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是否合理进行分析;
2)对预防接种门诊设施的投入,配置好相应物资;
3)加强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人员的培训,接种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
4)按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按时上报接种成果报表。
7、计免资料管理:
对上级下发的文件、计划、通知及各种资料做好收发登记。
掌握如下资料:(1)以村为单位的总人口数、性别构成、零岁组月龄构成,0-15岁年龄构成;(2)行政区划及托幼资料;(3)镇村防保网络人员分布;(4)接种器材帐目登记;(5)各种生物制品的领发登记;(6)每次冷链运转的接种成果报表;(7)疫情疫点调查处理,计免针对疾病的个案登记资料;(8)计免工作计划、文件、通知、总结、检查记录等资料;(9)重点生物制品接种资料;(10)指导完成村级卫生室资料。搞好三种图表(0-15岁组年龄构成、防保网络、全年接种成果报表)上墙,继续完成其他各项资料并归档。
8、计免工作的具体指标要求:
(1)建卡率、建证率、卡证吻合率98%;
(2)2011年出生儿童一月内建卡建证率达98%;
(3)“五苗”十二月龄接种率96%以上,岁组加强、岁组“三苗”复种率96%以上;
(4)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其中首针及时接种率达100%;
(5)资料上报:预防接种门诊在接种完成后5天内将接种成果报表上报县疾控中心;月龄组报表在每月的5日前上报上一月的新生儿童数。
二、计免工作培训、宣传
1、计免培训:在每次运转前以会代训的方式培训村级卫生人员2次以上,平时安排专题培训2次以上并作好运转例会记录。
2计免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开展计免宣传,重点宣传乙肝疫苗接种,出墙报10期,计免宣传日(4月25日)在街头进行计免宣
传咨询、下发宣传资料。
三、计免督导
1、按照分级督导的原则,镇督导组对各村计免工作全年督导2次以上,并作好相应的工作计划,督导后作好督导记录和总结。
2、防保站在每次运转结束后对各村进行督导,并随机抽查2—4村接种情况,写好督导总结;半年和年终对辖区内计免工作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总结上报。
四、计免监测
(一)、温度监测:每天记录冰箱温度2次,2次之间间隔不少于6小时。
(二)、计免相关疾病的监测:
1、AFP:全镇卫生人员必须及时报告AFP病例,并协助县疾控中心采集合格标本,收集病例资料。
2、麻疹:
(1)疫情报告: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后,24小时内向市疾控中心报告传染病报告卡。
(2)常规报告:参照目前脊灰疫情AFP专报系统的要求,执行疑似麻疹病例旬、月报制。
(3)主动监测:每旬至少1次深入辖区进行麻疹主动监测。
五、重点生物制品的接种
按照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要求实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