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述论文:复合多管除尘器在工业炉窑净化中的应用
复合多管旋风除尘技术在工业炉窑烟气净化中的应用
沈恒根(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延安西路1882号,邮编 200051)
摘要 利用惯性沉降-旋风器组合除尘设计复合多管除尘器。其中把多管组合旋风器进气空间设计为惯性沉降除尘空间;采用多进口回转通道结构设计的新型旋风器具有高效低阻性能。给出了燃煤电厂锅炉、水泥回转窑、轧钢加热炉、工业锅炉、铁合金炉烟气除尘中的实际应用结果。
关键词
复合多管除尘器,多进口旋风器,惯性沉降,工业炉窑烟气净化 引言
燃煤、煅烧、冶炼过程产生大量的含尘烟气需要净化,以往的烟气除尘器有相当部分采用的是旋风除尘器(后简称旋风器)。但是,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日趋严格,对除尘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早期投入使用的旋风器有相当一些不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需要进行技术改造。
为了适应已有的管理经验和国家标准要求,需对旋风器性能进行深度研究,要求进一步达到低阻高效。因此,提出了惯性沉降-多进口旋风器组合成一体的复合多管除尘技术。2 现有技术改进的核心问题(A)单体
在CZT型、XCZ型、XCY型高效旋风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型低阻高效的带回转通道的多进口旋风器单体,试验研究表明(B)组合
多筒组合时,双筒、四筒采用分支并联方式,对于五~八筒组合采用环状分支并联方式。
多管组合一般比多筒组合处理气体量大。针对工业炉窑的除尘器改造应用实际,设计提出了具有惯性沉降和高效旋风器两级除尘一体的单元模块,针对处理气体量比较大时(数十万m/h)进行组合使用。(C)防磨损
影响旋风器使用寿命的最大危险来自颗粒物的冲蚀磨损。一般来讲,磨损受粉尘负荷、粒度、比重、硬度、运动速度增加而加大,随旋风器材料硬度增加而减小。
采用前置惯性沉降除尘可以降低浓度、减少粗颗粒进入旋风器。
防磨损措施可以采用钢板加内衬(如矾土骨料层、铸石板)或采用耐磨材料(耐磨铸铁、硌钼合金铸件、石英或刚玉陶瓷)制做。对于耐久性、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推荐采用硌钼合金铸造旋风器。
旋风器单体下部排灰不畅不仅造成除尘失效,同时加剧旋风器磨损。相关影响因素有:系统风量的变化幅度(特别是低负荷状态)、旋风器单体斜置角度(旋风子斜置角度一般应大于粉尘流动角与旋风子半锥角之和)、烟气湿度、灰斗密封性、排灰方式等。3 多进口旋风器性能试验研究 3.1 冷态性能试验测定
试验粉尘选用燃煤飞灰尘样(质量中位径8.46μm,几何标准差2.15,真密度为1958 kg/m)。
改变进口通道长度(通道回转角度β表示,β大则通道长)、进口个数进行对比测定,结果汇总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见,采用多进口可以降低阻力和提高除尘效率。
对双进口120°φ260mm的旋风子实验分级效率为
ηI= 1.0-exp[-0.909898dp常温。
3.2 热态性能试验测定
采用双进口旋风器设计成复合多管单元模块在电厂锅炉烟气除尘系统上进行工业性热态试验(进尘质量中位径26.0μm,真密度2080 kg/m)。除尘器单元进气位置采用上进口和侧进口两种方式。测
30.77647
33
3[2][3]
[1],采用多进口将有效改变旋风器内流场气流偏心;采用进气回转通道结构,[4]改变进入旋风器的颗粒浓度分布,使短路流量携固相颗粒排放量减少。
] 测定工况:旋风器进尘为惯性沉降收尘后排尘,进口速度18.4m/s,除尘效率93.30%,阻力1700Pa,定结果见表2。结果可见:进气方式不同、进气负荷不同除尘效率均可达到90%以上,尤其是上进气工况1除尘效率达到95.02%。在烟气量波动时惯性沉降空间和旋风器之间除尘效率有互补特点,使设备除尘效率稳定。
表1 冷态性能试验对比结果
──────────────────────────────────
进口形式 单 进 口 双进口 三进口 四进口
通道角度 β 30° 90° 120° 180° 120° 90° 90°
──────────────────────────────────
阻力系数 ζo 6.700 7.063 7.144 7.665 4.875 4.223 4.862 除尘效率η% 87.81 93.32 94.52 94.01 95.17 93.62 92.94 阻力增加率 % 0 5.42 6.62 14.42-27.24-36.97-27.43
排尘降低率 % 0 45.20 55.05 50.86 60.38 47.66 42.08
──────────────────────────────────
表2 热态性能测定结果
──────────────────────────────────────── 测试工况 侧 进 侧 出 上 进 侧 出
测定序号 1 2 3 4 1 2 3 4 5 ────────────────────────────────────────
进烟气量 m/h 10724 10521 7610 7651 11020 10933 10914 7621 7356
进尘浓度 g/Nm 13.11 12.76 11.13 11.50 17.04 17.18 17.18 17.18 17.33
排尘浓度mg/Nm 978 961 968 950 848 1000 1132 1233 1472
除尘效率 % 92.47 92.42 91.23 91.96 95.02 94.18 93.41 92.82 91.44 阻 力 Pa 1060 1060 500 500 1163 1111 1062 763 567 33 ────────────────────────────────── 4应用实例 4.1 电厂锅炉除尘(A)液态排渣锅炉
宝鸡发电厂共有液态排渣锅炉4台,其中1#、2#炉额定蒸汽负荷为115 t/h,3#、4#炉为200 t/h。主要燃用铜川煤,燃煤灰份含量30%左右。由于球磨机制煤粉细(R90为10%);炉膛液态排渣率35%;尾部过热器和竖向烟道惯性捕集粗烟尘10~15%等原因,从炉尾排出的飞灰比较细(质量中位径17.20μm,几何标准偏差3.45,真密度2661kg/m)。原有除尘系统设计采用Φ630×100多管旋风除尘器(1#、2#炉各为单组;3#、4#炉各为双组),除尘效率在50~70%。
经过1995~1998四个年度,依次进行1#、3#、4#、2#炉的除尘器改造,经改造的四台锅炉除尘器有关测试结果见表3,除尘效率91.15~93.34%,除尘器阻力(含除尘器两端测点截面内的管件阻力,下同)1000Pa左右。(B)固态排渣电厂锅炉
50MW以下燃煤电厂锅炉多数为固态排渣炉,锅炉除尘器除部分采用湿式除尘器外,大多采用旋风除尘器(轴向进气ф256旋风子多管组合、XLPф900旋风器多筒组合)。采用复合多管除尘器技术改造后测试结果见表4,除尘效率达到92.75~95.75%。4.2 轧钢加热炉
轧钢燃煤粉连续加热炉是中小钢铁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排放烟气温度波动幅度大,烟气温度可以达到500℃,使一些高效除尘设备不能使用。西安钢铁厂3座加热炉(台时产量1#炉为30t/h、2、3#炉均为16t/h)原采用颗粒层除尘器,由于烟气温度过高,造成除尘器清灰系统失效,致使除尘器无法工作。采用复合多管除尘器完成3台加热炉改造。1#炉改造测试结果见表5,除尘效率为91.23 %,阻力1000Pa。表3 宝鸡发电厂液态排渣锅炉除尘器改造后测试结果
─────────────────────────────────── 参 数 1# 2# 3# 4# ───────────────────────────────────
额定容量 t/h 115 115 200 200 烟气流量 m/h 194351 211889 398448 384877 烟气温度 ℃ 156 182 165 147 除尘效率 % 92.76 91.52 91.15 93.34 除尘器阻力 Pa 931 850 1110 920 ─────────────────────────────────── 3 表4 固态排渣锅炉除尘器改造后测试结果
────────────────────────────────────────
测 试 户县热电厂 灞桥热电厂 略阳发电厂 渭河发电厂
参 数 2# 3# 4# 5# 7# 3# 2# ──────────────────────────────────────── 额定容量 t/h 175 175 75 75 75 200 200 烟气流量 m/h 343908 316671 173787 191372 221646 476228 430377 烟气温度 ℃ 155 152 169 156 158 165 145 除尘效率 % 94.02 92.75 94.40 93.40 94.50 95.75 93.6
3除尘器阻力 Pa 950 1000 1050 800 1050 1050 970 ──────────────────────────────────────── 3表5 轧钢燃煤粉连续加热炉除尘测试结果
────────────────────────────────────────────────
处理烟气量 烟气温度 除尘器阻力 进口浓度 出口浓度 除尘效率 收尘真密度 收尘质量中位径
────────────────────────────────────────────────
45000m/h 350℃ 1000Pa 2204mg/m 193mg/m 91.23 % 1958kg/m 8.65μm
────────────────────────────────────────────────
表6 带料浆蒸发器的湿法回转窑预除尘测试结果
───────────────────────────────────────────
处理烟气量 烟气温度 除尘器阻力 进口浓度 除尘效率 收尘真密度 收尘质量中位径 ─────────────────────────────────────────── 220000m/h 250℃ 850Pa 73.16g/Nm 94.60% 2586kg/m 18.2μm ───────────────────────────────────────────
34.3 水泥回转窑预除尘洛阳水泥厂3#炉为带料浆蒸发器的湿法回转窑,台时产量17t/h,窑规格为φ3.5/4.0×69m,原除尘系统为2×Φ2800旋风器--50m立式电除尘器,由于旋风器效率过低(28.3%),造成除尘效率急剧下降。改用复合多管除尘器替换原旋风器,测试结果见表6,收尘效率 94.60%,阻力860Pa。4.4 链条炉排工业锅炉
在陕西钢厂新建集中供热工业锅炉房(4台6t/h链条热水锅炉)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4t/h链条锅炉除尘器改造(替换XZD/G-4)上使用复合多管除尘器,测试结果见表7,烟尘排放浓度均低于100mg/Nm。4.5 铁合金炉
硅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烟气中含有大量的容积密度小的微细烟尘(接近60%的烟尘粒径小于2μ成分SiO2),该烟尘回收后是绝好的保温材料。采用复合多管除尘器进行干法回收,同时可以保障后级布袋除尘器或湿式除尘器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的复合多管除尘器测试结果见表8,除尘效率达到70%
2左右。
表7 链条炉排工业锅炉除尘器改造后测试结果
────────────────────────────────────────
锅炉铭牌 DZL2.8-1.0/1.5/70-AⅡ SZL4.2-0.7/95/70-AⅡ
1# 2# 3# 4# ──────────────────────────────────────── 相当锅炉蒸发量 t/h 4 6 6 6 6 排放浓度 mg/ Nm
84.3 96.4 98.1 83.1 78.4 ──────────────────────────────────────── 3表8 铁合金炉回收粉尘测试结果
──────────────────────────────────────────── 额定容量 KVA 烟气流量m/h 烟气温度 ℃ 进口浓度mg/Nm 除尘效率 % 阻力Pa
31800 19847(低悬罩)141 8554 80.41 4500 73349(高悬罩)120 8142 62.13 1000
────────────────────────────────────── 结语
(1)通过理论研究和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提出了惯性沉降除尘和多进口旋风子两级一体的新型高效复合多管除尘器。在燃煤电厂锅炉等工业炉窑烟气除尘工程应用表明,该除尘器技术性能优越,为工业炉窑除尘器改造提供了投资少、除尘达标的实用技术。是一种适合国情需要的新型高效除尘设备。
(2)通过分离机理研究、流场测定研究和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带回转通道的新型高效多进口旋风器单体。该旋风器与其它同类旋风器不同,通过回转进气通道改变进入旋风子内腔含尘浓度分布,减少了短路流携尘量;采用多进口,改变单进口旋风器气流轴不对称。使用结果表明,具有低阻高效性能。
(3)所设计的惯性沉降空间不仅保证了旋风器配气,而且对粗尘粒具有良好的除尘性能,这对减少旋风子磨损、提高多管除尘器长期可靠运行十分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沈恒根,叶龙:单元组合式复合多管除尘器(93209986.6).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局.1994年6月8日. [2] 沈恒根,刁永发,党义荣,许晋源:多进口旋风分离器单体性能的试验研究.环境工程1998年No4.
[3] 沈恒根,党义荣,刁永发,许晋源:双进口旋风分离器流场的实验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No3. [4] 沉恒根,张玮:旋风分离器进口回转信道气尘分离模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No1.
第二篇:复合包装材料在酸奶软包装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药品包装上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酸奶传统上常采用玻璃、陶瓷瓶罐进行包装。随着包装技术、新型包装材料的发展和包装设备的现代化,塑料、复合软包装材料及容器在酸奶及其它乳品包装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当然,传统的玻璃、陶瓷容器仍有一定量的应用,并且为了满足高档消费的需求,金属容器包装的酸奶(尤其是酸奶饮品)在市场上也已经出现。这里主要介绍塑料及复合软包装材料在酸奶及酸奶饮品包装中的应用。
一 复合包装材料在酸奶软包装中的应用
复合包装材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综合性质的、更完美的包装材料。在很多情况下,单一性质的包装材料不能够满足包括酸奶在内的食品包装的要求,所以,在食品包装生产过程中,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包装材料复合在一起,利用它们的综合性能,以达到食品包装的要求。应用于食品包装中的复合包装材料主要是各种复合包装薄膜,所谓复合包装薄膜,是指以纸、玻璃纸、塑料薄膜、金属箔等柔性包装材料为基础,经过涂布复合、层压复合、共挤复合等各种复合加工方法所得到的具有综合性能的柔软性复合包装材料。
对于短期流通和消费的酸奶,可以使用塑料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常用于酸奶包装的塑料材料包括单体塑料材料和多层塑料复合材料(如多层复合聚乙烯材料)。塑料包装材料包装酸奶属于一次性销售包装,并且一般需要在低温下贮存和销售,常见的推荐保藏温度有2~4℃、2~6℃、2~8℃和0~4℃等温度范围,其中以2~6℃的温度范围最为常见;常见的推荐保质期有14天、16天、20天、24天、30天等保存期限,其中最常见的为14天(一般是在2~6℃下保存),较少见的为30天(一般是在0~4℃保存)。
塑料材料与纸质材料、玻璃材料和金属材料相比有很多优点和特性,如透明度好、防水防潮性好、良好的耐性(如耐油性、耐药品性、耐低温性)、良好的加工性和适宜的机械强度,同时,塑料材料的价格便宜、比重小。当然,塑料材料在耐腐蚀性方面不如玻璃材料,在机械强度方面不如金属材料,在印刷适性方面不如纸张,但是,只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并结合先进的塑料处理和加工技术,塑料材料在酸奶等乳品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常用于包装酸奶的塑料材料或塑料复合材料主要有:①聚乙烯+二氧化钛。在生产聚乙烯薄膜时,添加白色的二氧化钛所生产出来的聚乙烯薄膜有一定阻光性能,可以起到一定的遮光作用,这是由于白色的二氧化钛使得聚乙烯薄膜呈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聚乙烯材料对酸奶包装的缺点(透明性),以适应酸奶对包装材料的不透明的要求。②多层复合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常用的主要有三层结构的高密度聚乙烯(中层为含炭的黑色高密度聚乙烯、内层和外层为含二氧化钛的白色高密度聚乙烯)和五层结构的高密度聚乙烯
采用塑料材料进行酸奶包装的主要包装形式有袋型、瓶型和杯型,其中,袋型包装常用的材料多为聚乙烯+二氧化钛材料和多层复合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两种,瓶型包装和杯型包装常用的材料多为聚乙烯材料和聚苯乙烯材料两种。
扁平袋包装形式 采用扁平袋包装酸奶时,一般是将印刷好的片状塑料薄膜安装在自动灌装机的包装材料供应部位,在包装的过程中完成制袋、灌装和封口操作,袋的封合方式多为背面中间封合、两端封口的方式。这种包装方式的包装成本较低,包装工艺和包装技术成熟,易于操作。扁平袋一般进行较简单的装潢设计和印刷,并且图案是连续的,一般要保证每一个袋上有一个完整的图案。
扁平袋包装酸奶时,每袋的容装量(包装规格)一般以净含量“多少克”或“多少毫升”在包装袋上标明,如常见的有:125克、227克、250克、125ml、243ml、250ml等。同时,这种形式的包装,常常是将多个小袋(常见的有四袋、五袋、六袋、八袋、十袋)装入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中作为一个销售单元进行包装;有时,某些品牌的酸奶有一系列的口味,如原味、草莓味、山芋味、南瓜味、蜜桃味、苹果味、荔枝味等等,在进行集合包装时,也常常将不同口味的小袋袋装酸奶装入一个大袋中作为一个包装单元或销售单元进行包装。
三面封口的柱形袋包装 这种袋型包装常用于豆浆的包装,近年来在酸奶的包装中应用越来越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充气带压灌装”工艺灌装,是将印刷好的两个片状塑料薄膜进行对齐热封,先进行两侧纵向封合,再进行一端横向封合,然后再进行袋口一端的封合,袋口一端尺寸逐渐缩小,最后形成和吸管尺寸类似的小口。袋型呈圆柱形,袋口预留有很小的切口,以方便撕开,饮用时轻轻从切口处撕开即可饮用。这种形式的包装一般也仅仅进行简单的装潢印刷,并且在开口处印刷有“小心喷溅”等警示语(由于采用带压灌装工艺进行灌装,所以容器内气压稍高于大气压,开口时酸奶容易喷溅)。
采用三面封口的柱形袋包装酸奶,其规格多为每袋250克或250ml。同时,与扁平袋包装酸奶类似,这种形式的包装也常常采用同种口味的酸奶多袋集装,或不同口味的酸奶配合进行多袋集装,来作为一个销售单元进行包装
二.复合材料在酸奶包装上的现状
食品包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包装的迅猛发展,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各国对食品包装的发展十分重视,已经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高技术,高智能的产业领域,我国的食品与包装工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国名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及其包装的高质量,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包装在储运流通中,在现代市场营销策略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乳品市场高速发展的十年,从均质牛奶到新鲜屋,从利乐砖到无菌袋,鲜乳市场逐渐进入了品牌整合后相对集中的状态,而在各大乳品企业为争夺中国乳品第一激战正酣时,酸奶最为一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料从市场里形形色色的乳制品中脱颖而出,这时候酸奶的包装外观则成了吸引消费者的首要工具。
从全球范围来看,酸奶也算是进入商业化比较晚的一个乳品种类。法国达能公司在上世纪40年代才将其领入商业化生产之路。而对于我国来说,酸奶在十多年前只是作为各个地方乳品企业的点缀产品。由于奶源不充足,冷链系统还不完善,虽然利润一直不错,但产量却大受限制。
酸奶传统上常采用玻璃、陶瓷瓶罐进行包装。随着包装技术、新型包装材料的发展和包装设备的现代化,塑料、复合软包装材料及容器在酸奶及其它乳品包装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当然,传统的玻璃、陶瓷容器仍有一定量的应用,并且为了满足高档消费的需求,金属容器(主要是三片罐)包装的酸奶(尤其是酸奶饮品)在市场上也已经出现。
三、复合包装在酸奶包装上的前景和方向
面对鲜乳这种复杂而又极易腐败的液体食物,包装储存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其最重要环节之一。包装对食品的保护性、方便储运和消费、便于货架展示,提高商品价值、增加花色品种的功能,在乳品包装上获得了最充分的体现。
保质、营养、卫生、安全、食用方便,对于乳品包装的这些要求不断促进了其包装方式、包装结构、包装机械的发展和进步。乳品包装与乳品加工技术相辅相成,乳品包装促使了无菌包装系统的发展。
包装已成为乳品品牌的重要载体,对包装的依赖度之高在食品工业中是绝无仅有的。利乐包、利乐枕、百利包几乎成了乳制品本身品牌的一部分。乳品包装直接影响到乳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销售,乳品市场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乳品包装的竞争。
消费市场促使乳品包装分化,多层次的社会消费群有着不同的消费倾向。乳品包装促进了乳品消费市场的扩大,乳品包装使得乳品的保质期延长、饮用更方便、运输更容易,安全卫生更有保证。
四、我在复合材料在酸奶包装上的应用及发展方向的想法和建议
包装的绿色化是整个包装工业的发展趋势,乳品包装由于其使用的广泛度更是首当其冲的要求,乳品包装不断朝“4R+1D”方向发展,即低消耗、低数量、再利用、再循环和可降解的方向。乳品包装的绿色化应体现为全过程全方位的绿色化,从原料制造到回收利用,每一个环节都要节能、省料、高效、无害。
一是绿色材料的使用,聚乳酸作为完全生物降解材料,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制成容器包装乳制品。爱克林包装由于树脂含量很少,也是一种较环保包装。新型玻璃瓶的使用也在增长。用PET材料代替PS材料制杯,盖膜和标签采用纸类材料等。
二是包装设计精确化,不产生过度包装的设计。容器的壁厚均匀化并减薄,大容量的包装桶设计相对减少了材料用量。
三是生产过程中采用柔版印刷方式,使用水性油墨,消除了化学溶剂的污染。四是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对于环保性差的无菌砖包装,已开发了三种回收技术:
水力再生浆技术,将利乐包审的纸浆分离出来,生产再生纸,而将其中的铝箔和塑料成分挤压成粒,成为塑铝制品的原料;2)塑木技术。利乐包本身含有优质的纸质纤维和塑料,把它们碾碎挤压,可直接生产成室内家具、室外园艺设施、工业托盘等塑木产品;3)彩乐板技术。将利乐包直接粉碎、热压处理,制成彩乐板,然后再加工成为果皮箱等既美观又耐用的产品。
《包装复合材料》结课
论文
复合材料在酸奶包装上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2011/6/12
学
院:轻工与纺织学院
班
级:包装工程081班
学
生:杨
晶
学
号:2 0 0 8 1 0 3 0 3 2
指 导
老
师:王
维
第三篇:温度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温度测量与控制十分重要,温度参数的准确测量对输出品质、生产效率和安全可靠的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在热处理及热加工中已逐渐开始采用先进的红外温度计等非传统测温传感器,来代替传统的热电偶、热电阻类的热电式温度传感器,从而实现生产过程或者重要设备的温度监视和控制。
基本原理
温度传感器 基本原理,最常用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基于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称为辐射测温仪表。辐射测温法包括亮度法(见光学高温计)、辐射法(见辐射高温计)和比色法(见比色温度计)。各类辐射测温方法只能测出对应的光度温度、辐射温度或比色温度。只有对黑体(吸收全部辐射并不反射光的物体)所测温度才是真实温度。如欲测定物体的真实温度,则必须进行材料表面发射率的修正。而材料表面发射率不仅取决于温度和波长,而且还与表面状态、涂膜和微观组织等有关,因此很难精确测量。在自动化生产中往往需要利用辐射测温法来测量或控制某些物体的表面温度,如冶金中的钢带轧制温度、轧辊温度、锻件温度和各种熔融金属在冶炼炉或坩埚中的温度。在这些具体情况下,物体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是相当困难的。对于固体表面温度自动测量和控制,可以采用附加的反射镜使与被测表面一起组成黑体空腔。附加辐射的影响能提高被测表面的有效辐射和有效发射系数。利用有效发射系数通过仪表对实测温度进行相应的修正,最终可得到被测表面的真实温度。最为典型的附加反射镜是半球反射镜。球中心附近被测表面的漫射辐射能受半球镜反射回到表面而形成附加辐射,从而提高有效发射系数式中ε为材料表面发射率,ρ为反射镜的反射率。至于气体和液体介质真实温度的辐射测量,则可以用插入耐热材料管至一定深度以形成黑体空腔的方法。通过计算求出与介质达到热平衡后的圆筒空腔的有效发射系数。在自动测量和控制中就可以用此值对所测腔底温度(即介质温度)进行修正而得到介质的真实温度。
在水泥制造生产中的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水泥制造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据调查目前我国每年因红窑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间接损失达3亿元。用常规的方法很难对非匀速旋转的水泥胴体进行测温,国际上先进的办法是在窑尾预热平台上安装一套红外扫描测温仪,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由数据采集滤波、同步扫描控制、数据通讯处理等,红外辐射测温仪按预定的扫描方式,实现对窑胴体轴向每一个测量段成的温度的测量,在一个扫描周期内,红外温度传感器将在扫描装置的驱动下,将每一个测量元表面的红外辐射转换成温度相关的电信号,送进数据采集装置作为数据采集,同步装置保证数据采集与回转窑的旋转保持严格同步,要让测量的温度值与测量元下确对应,测温仪由扫描起点扫描到终点后,即对窑胴体表面各测量元完成了一次逐元温度检测后,立即快速返回扫描起点,开始下一扫描周期的检测,数据经微机处理后,给出反映窑内状况的图像,文字信息,必要时可以发射声光报警。为保证测量的精度,定要考虑物体的发射率,周围环境影响。红外测温仪要垂直对准窑胴体的表面,因因水汽,尘埃,烟雾的影响,要采取加装水冷,风吹扫装置。意义: 1.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监控与监视,只要温度控制在设定值内,产品质量会有保证,过低过高都浪费能源; 2.在线安全的检测可以起到保护人以及设备安全; 3.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在热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钢铁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过程的温度进行监控,对于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至重要。红外温度传感器可精确地监视每个阶段,使钢材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冶金性能。红外温度传感器可以帮助钢铁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降低能耗、增强人员安全、减少停机时间等。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钢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主 要应用在连铸、热风炉、热轧、冷轧、棒材和线材轧制等过程中。
红外温度传感器传感头有数字和模拟输出两种,发射率可调。—这对于发射率变化金属材料尤其重要。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高生产率,在炼钢的全过程中,精确测温是关键。连铸将钢水变为扁坯、板坯或方坯时,有可能出现减产或停机,需精确的实时温度监测,配以水嘴和流量的调节,以提供合适的冷却,从而确保钢坯所要求的冶金性能,最终获得优质产品、提高生产率和延长设备寿命。所选传感头的型号由生产过程和传感头安放位置决定。如安装在恶劣的环境中,视线受到灰尘、水雾或蒸汽的阻挡,光纤双色传感头和一体化 比色测温探头是最佳选择。如需要铸坯边缘到边缘的温度分布图,可使用行扫描式红外测温仪。热轧的类型以及轧制过程中轧机的数量和类型随所加工的产品的类型而变化。为了消除控制冷却区内蒸汽和灰尘对测温的影响,使用比色测温仪即使在目标的能量被阻挡95%的情况下仍可准确测温。在热轧过程中,通常冷却的钢板由卷取机卷成钢卷,以便运输至冷轧或其它设备处。为保持层流冷却区合理冷却,在卷取机处需要准确测温。该点的温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决定成卷前的钢材是否被合理的冷却。否则不合理的冷却可能改变钢材的冶金性能以致造成废品。由于该点温度较低且钢材以 75~100 英尺/秒的速度在运行,因此就需要一种具有快速响应时间的低温系列的红外测温仪。有些轧钢厂成卷方法是在粗轧之后热钢成卷,运到工厂的 其它地方。然后热轧开卷,并送入精轧,经冷却,然后在卷取机上重新成卷。在热轧开卷之处,准确测量及监视温度非常重要,因为操作人员依此正确设置精轧 机轧辊的参数。经常在完成精轧冷却之后进行成卷,钢卷被运至本厂另一个厂区冷轧或运至其它工厂。冷轧使钢材成为更薄而更平整的产品,这时钢材是在大约94℃轧制或在环境温度下完成的。在各精轧机之间安装的测温仪使操作员根据检测的温度变化来对轧机进行调整。
在有些生产过程中,如高速轧制和振动的细棒或线材产品的温度测量是很困难的,高性能红外双色测温仪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目标偏离视场或局部受阻挡(灰尘、蒸汽、障碍物等)的情况下,双测温仪仍能精确测温。热风炉为高炉提供高温稳定的热风,为了安全操作,需监测热风炉拱顶温度。目前,我国热风炉拱顶温度测量大多采用热电偶。由于热电偶的使用环境(高温,高压)和结构的 限制,在温度波动大、振动及安装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热电偶寿命短、测量准确度不稳定、维护麻烦等缺点。一种专用于热风炉拱顶温度测量的红外测温保护装置可以取代热电偶测温方法以避免由此方法所带来的诸多缺点,用户使用结果证明该装置运行稳定、可靠、效果良好。
在电力方面的作用
1.连接器-电连接部位会逐渐放松连接器,由于反复的加热(膨胀)和冷却(收缩)产生热量、或者表面脏物、炭沉积和腐蚀。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探头HE-155K可以迅速确定表明有严重问题的温升。
2.电动机-为了保持电动机的寿命期,检查供电连接线和电路断路器(或者保险丝)温度是否一致。3.电动机轴承-检查发热点,在出现的问题导致设备故障之前定期维修或者更换。4.电动机线圈绝缘层-通过测量电动机线圈绝缘层的温度,延长它的寿命。
5.各相之间的测量-检查感应电动机、大型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电线和连接器各相之间的温度是否相同。6.变压器-空冷器件的绕组可直接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探头HE-155K测量以查验过高的温度,任何热点都表明变压器绕组的损坏。
7.不间断电源-确定UPS输出滤波器上连接线的发热点。一个温度低的点表明可能直流滤波线路是开路。8.备用电池-检查低压电池以确保连接正确。与电池接头接触不良可能会加热到足以烧毁电池芯棒。9.镇流器-在镇流器开始冒烟之前检查出它的过热。
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1.冰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当冰箱内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制冷系统自动启动;而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制冷系统又会自动停止 冰箱温度的控制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的。2..汽车中的温度传感器。车用传感器是汽车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信息收集的任务。在汽车电喷发动机系统、自动空调系统中,温度是需测量和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发动机热状态的测量、气体及液体温度的测量,都需要温度传感器来完成。因而车用温度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发动机工作在高温(发动机表面温度可达150℃、排气歧管可达650℃)、振动(加速度30g)、冲击(加速度50g)、潮湿(100%RH,-40℃-120℃)以及蒸汽、盐雾、腐蚀和油泥污染的恶劣环境中,因此发动机控制系统用传感器耐恶劣环境的技术指标要比一般工业用传感器高1-2个数量级,其中最关键的是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否则,由传感器带来的测量误差将最终导致发动机控制系统难以正常工作或产生故障。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吸入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温度以及催化温度等。温度用传感器有线绕电阻式、热敏电阻式和热偶电阻式三种主要类型。三种类型传感器各有特点,其应用场合也略有区别。线绕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但响应特性差;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特性较好,但线性差,适应温度较低;热偶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测量温度范围宽,但需要配合放大器和冷端处理一起使用。已实用化的产品有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通用型0℃~500℃,精度1%,响应时间500ms;高温型300℃~1600℃,精度0.5%,响应时间100ms)等。
3..家用电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微波炉、空调、油烟机、吹风机、烤面包机、电磁炉、炒锅、暖风机冰箱、冷柜、热水器、饮水机、洗碗机、消毒柜、洗衣机、烘干机以及中低温干燥箱、恒温箱等场合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等)、医用/家用体温计,便携式非接触红外温度测温仪等等许多方面。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益处工业用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益处
便捷!红外温度传感器可快速提供温度测量,红外温度传感器为一体化集成式红外测温仪,传感器、光学系统与电子线路共同集成在金属壳体内。另外由于红外测温仪坚实、轻巧,时代瑞资HE-155k易于安装,金属壳体上的标准螺纹可与安装部位快速连接;同时HE-155k还有各型选件(例如吹扫保护套、90°可调安装支架、数字显示表等)以满足各种工况场合要求。
精确!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另一个先进之处是精确,通常精度都是1度以内。这种性能在你做预防性维护时特别重要,如监视恶劣生产条件和将导致设备损坏或停机的特别事件时。因为大多数的设备和工厂运转365天,停机等同于减少收入,要防止这样的损失,通过扫描所有现场电子设备-断路器、变压器、保险丝、开关、总线和配电盘以查找热点。用红外测温仪,你甚至可快速探测操作温度的微小变化,在其萌芽之时就可将问题解决,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开支和维修的范围。
安全!安全是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最重要的益处。不同于接触测温仪,非接触测温是红外测温仪的最大的优点,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测量难以接近或移动的目标,你可以在仪器允许的范围内读取目标温度。非接触温度测量还可在不安全的或接触测温较困难的区域进行,像蒸汽阀门或加热炉附近,他们不需接触测温时一不留神就烧伤手指的风险。高于头顶25英尺的供/回风口温度的精确测量就象在手边测量一样容易。HE-155k红外测温仪有激光瞄准,便于识别目标区域。有了它你的工作变的轻松多了。
出红外线。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的输出信号就可以完全一一对应地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像图。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进行分析判断。
第四篇: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精选)
物联网应用促进工业信息化
随着传感器网络(WSN)、无线射频识别(RFID)以及微电子机械系统(MEIVIS)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扩展了人们对信息获取和使用的能力,并将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为用户提供更加透明和个性化的服务。在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物联网的应用则将是促进工业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深入应用,顺应了工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实现新型工业化,提高产业竞争力,创新工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模式和发展低碳工业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对于提升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手段。
(一)物联网在工业中应用是工业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成为促进工业控制能力与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工业领域数据采集(信息获取)、传递和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进而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控制与管理手段的进步。传统应用中简单的数据采集将发展成为具备智能处理能力的信息获取,并进一步向着网络化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数据传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然成为现实,形成了集散式系统、场地总线等新的工业控制基础设施;生产管理逐渐从生产企业内部扩大到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回收的整个生产链;在设计,制造、工业生产控静j算法、企业生产组织模式、集成技术及支撑软件平台、现代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等方面大量控制和管理技术及系统软件应运而生。
随着传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的手段和途径将越来越丰富,信息传递技术的渠道更加便利,信息的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更加智能,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工业环节、工业设备、工业环境、工业活动、工业产品的感知、控制与管理能力。作为物联网概念下的无线传感网和工业无线技术、RFID等技术的诞生,更促进了这一发展趋势的深入。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和工业无线网络无疑将成为未来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新技术和新基础设施。
(二)物联网应用涉及工业领域多个方面
1、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物联网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通过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成本。空中客车(Airbus)通过在供应链体系中应用传感网络技术,构建了全球制造业中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供应链体系。
2、生产过程工艺优化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线过程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维护水平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应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加工产品的宽度、厚度、温度的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了生产流程。
3、产品设备监控管理
各种传感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实现了对产品设备操作使用记录、设备故障诊断的远程监控。GE Oil&Gas集团在全球建立了13个面向不同产品的i-Center,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监控,并提供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的解决方案。
4、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
物联网与环保设备的融合实现了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各环节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在重点排污企业排污口安装无线传感设备,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企业排污数据,而且可以远程关闭排污口,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电信运营商已开始推广基于物联网的污染治理实时监测解决方案。
5、工业安全生产管理
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矿山设备、油气管道、矿工设备中,可以感知危险环境中工作人员、设备机器、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态信息,将现有分散、独立、单一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系统、开放、多元的综合网络监管平台,实现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快捷响应、有效控制。
(三)物联网技术促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
我国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为发展工业物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国家两化融合战略、产业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融合应用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提高生产制造效率、实现节能减减排和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物联网技术的工业领域应用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带来深刻变革,特别是对于精度要求极高的超精密加工制造,高温、高压、高湿、强磁场、强腐蚀等极端条件下的制造加工等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现有工业规模为发展物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和基础条件。特别是制造业领域,产业链长、企业规模大、产业结构复杂,为物联网发展提供了市场优势。同时,国内通信服务与通信制造产业能力较强,具备建立工业物联网应用的网络基础。
工业领域是我国“耗能污染大户”,工业中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8%和86%。因此,推行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重点在工业。通过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领域革命性技术来改造传统工业,是我国低碳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由之路。利用物联网技术,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投资和使用成本实现对工业全流程的“泛在感知”,获取由于成本原因无法在线监测的重要工业过程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优化控制,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的目标。通过发展物联网技术将极大提升工业控制领域的节能减排。
总的来说,工业技术发展、产业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巨大的需求无不表明着我国工业领域自动化与信息化急需跨越式发展。以物联网作为下一代制造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将大幅度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为用户提供更加透明和个性化的服务,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发展工业物联网技术是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关键。
第五篇:现代工业工程学年论文-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工业工程
现代工业工程学年论文
研究会计的业务流程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2008 年 12 月 24 日
(1)1 山东建筑大学
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王晓雪
财务071 摘要:本文是为了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依据其方法类比于在现代工业工程中对各种业务的解决办法,利用分析常见人力资源问题的处理方法,研究其特点,并得出,处理的步骤用在解决现代工业工程的各种问题中可达到思路清晰和易理解的效果。首先从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入手,通过简单介绍,然后对比工业工程得出结论。
关键词:人力资源业务工业工程
引言:1 人力资源的目标是指人力资源工作预期达到的要求,是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工业工程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工程分析的方法,将人力 物资 装备和能量 信息组成一个集成系统,并对这样的系统进行规划 设计 评价和改进的活动。2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有效处理工业工程中的各类问题。3 研究范围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内,并着重在其步骤上。4 用理论分析的方法。5 利用这一成果将使人力资源管理处理更为有效以及简便。
正文:
在工业化阶段,使用工业化时代的管理与技术是最实惠的。在尚未实现工业化的中国,决不能完全照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美国的一套。要提高生产率,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得靠泰勒的办法;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改进管理。中国要想赶上发达国家,要先从最简单的做起,补好这堂课。日本迅速赶上美国,就是学的是这一招,并创造了无敌的丰田生产方式;而美国重新夺回竞争优势,靠的还是这一招;不过这次是美国人向日本学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是“取代”,报告一再强调“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物质财富的生产永远是人类文明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依然是基础,是载体。离开了工业化,信息化发挥不了作用。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工业工程对于实现当前国策的直接促进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与推进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利用人因工程实现以人为本,利用知识管理和认知工效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利用绿色制造等理论加快绿色工业化,落实科学发展观。
综上所述工业工程的应用在大部分领域里都是大有所为的,本文着重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中的应用
现代工业工程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专业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提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技术支持体系。如果没有IE,管理和技术是相分离的,技术和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力不能得以充分地实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当代的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工业工程吸收了越来越多的新的学科知识和高新技术,如信息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优化理论和仿真技术等,从而使得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I如今,现代IE已扩展到整个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IE不仅在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灵捷制造、MRP—Ⅱ、ERP等,在服务性行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金融工程、Logistic, Supply chain等方面的应用,通过Internet和Intranet等通讯技术,把生产商、供应商、经销商、银行和用户联结成一个网络,作为一个统一的大系统来研究。现代IE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支持。广泛采用计算机强化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和信息化、智能性制造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做到信息传递迅速反馈及时,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达到强化企业维持竞争优势或者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现代工业工程重视人的作用,注重研究人与机器的最佳配合。现代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的核心要素是人,人是这一复杂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和智力资源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21世纪,现代工业工程将结合生命科学,着眼于研究大幅度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科学技术工作的创造力和改善科技人员管理的科学性等问题。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成本更低、效益更高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产生了新的行业和新的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否跟得上这一步伐,提供数量上足额、质量上合格的各种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此外,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也造成现有一批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濒临经营上的危机,固守老技术、老产品的企业将被淘汰,造成人员的失业。这样可能出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不足,不需要的人力资源过剩,人力资源得不到相对的平衡。结果造成社会的“震荡”、企业的不稳定和破产。在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环境下,人力资源供需结构均衡的要求给人力资源在开发和管理上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代工业工程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强调信息化建设,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新的现代生产系统模式和创新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布局从原来的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从多层递阶结构向扁平网络结构转变,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业工程环境下,企业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经营策略和信息化程度是企业能否赢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因素,而决定这一切的是有知识和技能的人。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着向信息经济领域输送各种人力资源的艰巨任务。国内外实践证明,工业工程应用中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忽视人的作用,过分强调技术,必然导致企业失败。例如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三大支柱,即全面质量管理(TQC)、全面预防维修制度和准时化生产制(JIT),都强调全员参与,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丰田生产方式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建立了一支素质优异、技艺精良、有高度主人翁感、能在各种岗位自觉地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职工队伍。因此,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当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时起时落,甚至大起大落,其原因就在于不能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未能开发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现有许多产品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甚至整条生产线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但企业往往只追求引进技术和设备,忽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忽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技术创新缓慢,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差,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产品滞销,就导致巨额资金引进的设备闲置,巨额贷款无力偿还,给企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代全球竞争的热点已由硬资源(物质资源)转向软资源,即科技、信息、资金和人才,争夺的焦点不仅是占有这些资源,更重要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这是现代工业工程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它强调对人、事以及人事配合的系统分析,注重每一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根本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就是人与事的配合,人力资源开发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最适当的人干最适当的工作。具体来说运用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应该从如下几方面改进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应用现代工业工程的思想,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使得现代生产系统从市场定制产品到产品设计以及产品的制造都呈现自动化的趋势,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譬如采用了新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都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发生变化。企业必须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目标来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包括人力资源补充计划、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减员计划和人力资源的使用计划等等,做
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
2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有效地开发人才资源 对于一个大型公司来说,面对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名员工的管理,使用传统的人工收集、处理信息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为了减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量,企业需要一套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人事档案、人事的考核与评价以及薪金计算纳税申报等等内容全部纳入这一系统中来统管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譬如,在人力资源规划阶段,通过各类表格或相关记录获取员工的背景知识及经验(如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等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并将所有这些信息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可以为今后提供合格的候选人名单、确定员工的培训内容或发展项目、评价目前不同种类员工的供应状况以及帮助员工确定职业生涯计划与职业途径等等。
3实施人本管理,进行员工的长期教育与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代工业工程的应用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求企业员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尽管在员工招聘选择时,对员工素质有了一定要求,企业仍然要持续投入力量开发职工的技能、挖掘潜力,实行培训终生化,以便有足够能力对付外部的各种挑战。实际上现代工业工程把员工的教育与培训也当作生产经营系统中的一个工艺过程,而且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的投资回报将是巨大的。
结论:企业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现代工业工程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这也正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所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体现现代工业工程思想,必然对企业的管理改革和发展以及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大有裨益。
参考论文:(1)汪应洛 袁治平.工业工程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汪应洛.新世纪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的战略思考[J].工业工程
(3)金勇.工业工程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湖北工学院学报
(4)霍纪文 贾晓文.漫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5)卢福才.人力资源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