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19-05-12 18:2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第一篇:计算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次标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重在把握好“辅助”的度

姓 名: 周敏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语

班 级: 104班 学 号: 1552100431 指导教师: 李德胜 职称: 教授

2013 年 10 月 13 日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重在把握好“辅助”的度

英语专业

周敏 指导教师

李德胜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 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用计算机来辅助英语教学,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使英语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使用不当会造成反面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及其利弊,并透过这一现象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英语教学 多媒体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让社会很多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英语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将人类教育教学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多媒体教学也叫做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像、影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按教学要求有机组合各要素,通过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直观,有较强的立体感,信息量大,形象、生动,正是这些特点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反应用于现代化教学之中。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范围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英语是两大基础学科,也是两大工具学科。计算机应用离不开英语,英语教学也离开计算机的应用,可谓相辅相成。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手段,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应用有如下两点:首先,在准备教案时,可以通过搜集所需要的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还可以通过电脑自己制作,或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多样、更灵活。通过精心准备,教学中可以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不仅仅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更是可以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学生的视听效果得到了强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对文章或对话内容的理解。从而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其次,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图、文、声于一体的特点进行视、听、说全方位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有关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的真正目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知识点多且灵活性不大的学科,正因为这一点,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不大,甚至毫无兴趣。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示出来,也可以加入科教视频,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使图形直观、动态,便于学生理解。有的知识点不用说看一眼就明白,学起来简单了,学生自然就不反感学习英语了。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二第四单元—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就可从网上搜索一些有关各种地震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来加深对本单元重点内容disaster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使本来枯燥无味的一课时变得生动有趣。2.2 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各种先进技术、设备作为教学手段可以明显提高学习的效率。据法国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只听,能记住15%,只看可以增加到25%,如果视听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65%。多媒体手段教学能很好地将视听结合起来。教师课前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把课题、语言点、练习、习题及答案、部分教学设计(如游戏说明和竞赛规则)、家庭作业等做成一张张的幻灯片,上课时只需根据教学程序播放每张幻灯片,授课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内容随意提取所需幻灯片,这样做既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学生语言交际活动的密度,又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而且整堂课的板书十分完整。节省的时间可以巩固所学内容,使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学的更多、掌握也的更牢固。而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一课时学生能掌握各种句式,但达不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对一些语法的学习也较为表面和肤浅。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能较好地掌握一些语法知识,而且还能在老师设置的情景中运用所学句式,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能在老师的启发下探索将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概括,既做到了温故知新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英语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英语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课中用复习法引入新课,并不能较好的引起学生的关注,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图像、视频、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英语的学习中来,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3 加大课堂容量,强化技能训练

多媒体教学课件都是老师在上课前提前制作好,老师只是在课堂上充当引导和讲解的角色,因此,内容的切换和传授也就比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要快得多,课堂的节奏比较紧凑,这样就可以容量,强化技能训练。也就是说多媒体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知识的输入量比较大,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给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更多,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如果教学任务完成了,还可以让学生额外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动手似乎和学习英语关系不大,但是如果四肢随着大脑动可以加强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动口是指多开口说英语,不要学会了不会用,学成哑巴英语。动脑才能学进去,才不会轻易忘掉。同时,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由于有了一个有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场景的配合,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此外,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把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教学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减少老师板书的次数,直接敲击鼠标,不到一秒钟即可。而且教学一步一个环节,前后次序不会出错,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加强技能、技巧的训练。这样,使讲授新课与习题相结合,让老师在短短的45分钟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也更高。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3.1 装饰性内容过多,学生易分散注意力

计算机教学难免会出现背景是五颜六色的课件,学生无法看清字幕,或者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数学课必须实在,落到实处,不能只讲究华丽的外表。学生接触到有大量的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的过度刺激,再加上教学环境场所的变化,学生很容易就会分散注意力。他们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有趣的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上,很少的精神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尽管如此,很多老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课件的精美制作,课件中频繁出现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或根本无关的图片。繁琐的界面是学生眼花缭乱。而有些非常简单的知识点,完全可以在课堂上由老师直接表述的一些话,比如:“Very good”话也用多媒体来表现,这种做法显然与教育心理学的原则相违背,难免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冲淡教学主题,影响教学效果。

3.2 课堂容量大,学生无暇记笔记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以节省英语教师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容量过大,很多学生反映无暇记笔记。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一页的问题时,屏幕已经显示到下一页的内容。或者当学生正在解题过程中,屏幕上已经显示出标准答案、解题思路、步骤、结果,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而使教师的讲解脱离了以往的边讲解边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课文的知识点切换较快,学生笔记的速度跟不上,部分学生会因为一味低头抄笔记而影响了上课效果,但课后离开了电脑,学生头脑一片空白,笔记也就无从做起,只能靠老师再用幻灯片投影或其他方式将课堂的内容再次呈现出来。因此,教师、学生在这方面花了重复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下降了。因此,怎样处理好这两者间的矛盾,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和制作软件时确实要认真考虑。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控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 计算机专业英语多媒体教学内容多、停留时间短

计算机专业英语多媒体教学的鲜明特点之一是授课内容形象、生动、图文声并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各种感官,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但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包含的内容多,信息量大、包含的场景多,词汇多,老师上课是不得不减少停留时间,画面变化速度加快,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少,只能给学生瞬间的印象而没有时间理解、分析、消化,常使学生大脑疲劳,接受知识的能力下降,所学知识根本无法得到巩固。这样的教学难免使老师备课累,学生上课也累,最后学习的效果还不好。后果尽管很严重,但是很多老师难免都会走这方面的误区。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

4.1 从计算机的优缺点看本质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最初的资料打印、管理到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英语教学而言,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对象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等,使英语教学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受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育手段的限制,故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计算机教学难免会出现背景是五颜六色的课件,学生无法看清字幕,或者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由于多媒体技术包含的内容多,信息量大、包含的场景多,词汇多,老师上课是不得不减少停留时间,画面变化速度加快,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少,只能给学生瞬间的印象而没有时间理解、分析、消化,常使学生大脑疲劳,接受知识的能力下降,所学知识根本无法得到巩固。计算机既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又限制了英语教学的进步,但速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

4.2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被过度地抬高,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一方面有的老师错误地误解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完全围绕课件讲课,把“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在英语学科的教学,教师首先应摆正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也就是真正理解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含义。有的老师错误地认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替代老师与学生交流,计算机向学生展示的东西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所以教师一味地将英语这门语言学科中的文字破译成幻灯片、录像、多媒体课件,以图像直觉取代语言形象,这难免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语言教学的功能,提高不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传统的“人灌”变为现在的“机灌”。很多老师忽视了课堂的动态性,不顾个体差异,试图一劳永逸,在水平不同的班级授课却使用同一个课件,大大削弱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许多学校之间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恶性局面,一些只是简单的文字,有的用黑板或投影完全能够实现的,硬要制作成课件。这样大材小用,浪费了时间和教学资源。

另一方面计算机教学系统的反馈功能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有待加强。虽然如今计算机的反馈功能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离一名真正的老师反应能力还相差甚远。现在的很多老师利用计算机上课,却不利用计算机反馈教学。比如许多问题的解答千变万化,是学生发散思维的有利体现,然而如果学生的解答不在计算机的制定程序内,功能再强大的计算机也只会束手无策。计算机无法象老师一样立即给予正确分析和灵活指导,反馈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将所有的评价结果借助计算机来判定的,必然会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了,这无疑将是教育的倒退。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运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媒体终究是媒体,代替不了作为人的教师对作为人的学生的综合影响,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才会在英语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要在“辅助”二字上下工夫,要明白多媒体教学只能发挥其辅助作用,而不是用它来代替教师来充当课堂的主导。“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并非一无是处,不可全盘否定。教师既要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又要看清多媒体教学的局限。在教学手段方面既要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适当采用,合理利用多媒体,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尽我们最大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有所成。致谢

本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工作都是在李德胜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术知识、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宽容的待人风范使作者获益颇多。谨向我的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

[1] 杨庆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05(5)

[2] 冉苒.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优越性[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 陈典珂.外语网络教学有效性实证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 胡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 叶奕乾.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二篇: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论文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况,本文提出在教学中使用英文电影进行辅助教学的思路。文章阐明了电影教学的作用和优点,也就如何选择合适教学影片进行分析。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文章列出了常用的课堂活动形式,对活动的操作方法也作了相应说明。

关键词: 电影教学;高职教育;英语教学

目前在校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理解能力不强、词汇量较小、阅读迟钝、缺乏交流技巧等等。针对他们所表现出的这些问题,英文电影教学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这是因为电影所使用的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十分广泛的,可以在各个方面促进高职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观看英文电影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其理解能力,观看电影中的字幕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1]。另外,电影可以成为写作教学和练习口语能力的基础,尤其在网上有多种相关的资料可以参考,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一、电影教学的作用和优点

如果教学中能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电影,可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激发学生开口交流时更加有效。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学校大多没有创造一个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场合和机会,如果继续让他们进行简单重复的对话模拟演练,将不可能使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在以前所获得的交流技巧基础上有显著的提高。

一般来说,学生喜爱看电影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电影可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习得能力,它无疑可以进入教学计划。商业电影用来吸引观众的方式是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且能够让观众沉浸在它所讲述的故事情节中。如果老师让学生在理解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电影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热情。即使是一些英美早期的影片,它的语言也比传统书面语言更口语化、应用得更加灵活自然,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如果看电影之后的作业是语言表演性的练习,学生也会有很大的热情,尤其是看了他们所喜欢的影片之后。网上很容易获得电影台词方面的资料,所以学生也可以演练电影中某些著名的场景。同时,在网上搜索电影的相关资料,就可以让学生在班上做有关电影内容的讨论。相应地,学校使用电影来进行语言方面的培训,也可以推动相关电影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探索使用电影进行语言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很明显,使用电影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电影内容能激发学生的观看热情,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电影语言的热情。学生关心、喜欢交谈的电影可以使他们摆脱语言表达和交际时产生的焦虑困扰,让他们可以自由大胆地交流。老师们可以发现,在课堂或课外的英语电影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平时不爱交流的学生的对他们刚看过的电影发表观点的声音,尽管有时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是在这种场合中,他们显示出交流的愿望和动力。电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口语交流的愿望,它还是学生平时交流观点、谈话内容的一个基础。电影所反映的诸多社会问题都会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比如同性恋、性别不平等、自然灾害、世界战争和和平问题等等。在电影的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加生活化、世俗化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同时使学生摆脱交际时的紧张和顾虑。

很多的课堂实践也揭示了电影英语教学的另外的一些优点,就是它能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含量和艺术感染力。正如使学生获得语言方面的知识一样重要,电影的文学艺术熏陶对学生的感染力也是不可低估的。电影包含着很强的思想艺术方面的成果,所以它会引导学生去用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电影中情况进行对比。当然,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式对电影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和阅历,比如大学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和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工作过的学生和没有工作过的学生,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年龄和知识的差别只是产生不同观点的主要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个人和社会因素。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说出对电影内容的评价,而不愿意按照老师或教材的提示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会认为机械地背诵一些句子是很枯燥无味的。一般来说,进行继续教育的高职学生比普通学生更能有效地参加小组讨论活动。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电影和话题的选择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活动,老师也就听不到学生想要说什么。在我们高职大学英语电影教学课堂上,许多老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观察力和思想的深度感到吃惊,有时老师也不由自主地改变自己的观点,而去赞同学生的观点。总之,讨论电影观后感会使师生去改变自己的一些观点,至少使学生有机会去反思自己已有的思想观点。

二、英语教学电影的选择

在电影的选择上,老师要下一番功夫,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英文电影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有些电影学生虽然喜欢,但是看后他们没有什么内容可以讨论,比如说一些动作影片就不是好的选择,它们的内容太空洞而没有必要去讨论。同样,每年的好莱坞大片,或充满了性、暴力和粗俗的幽默,也不适合学生的语言学习,当然,并不是说它们不是好的影片,只是学生看后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内容;或有些影片所表现的内容有些模糊;或者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差距太大,同样也不适合学生去学习和探讨。合适的影片学生就可以找到讨论的话题,在语言和内容上可以自然地激发起学生内心感想,这样的影片可以在英语课堂上或课后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和动力,在语言表达方面起到很好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我们在选择影片时强调影片内容和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是因为这样的影片在学生学习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动力和困难,动力来源于它们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困难来源于它们使学生产生情感困惑,这样就使学习变得有深度和挑战性。当然,影片中有时不可避免会有一些暴力、色情、种族歧视和政治偏见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不易受到这些负面内容的影响,同时也会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所以老师大可没有必要产生过多的担心。对于一些敏感的话题,我们可以在播放影片之前,就和学生在一起讨论解决,用一些幽默的话语、合理的说服或坦诚的表白化解这些潜在的不易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些老师看来学生不易掌握和处理的影片,最好不要使用,老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思想情感健康。一些令人尴尬的话题和敏感问题有时会使学生思想观点产生扭曲,有时还会促使其产生攻击性,比如使学生产生民族优越感、男子至上思想,使学生怀有一些不合理的愿望的影片和相关话题都应该尽量避免。当然老师都想让活动变得更加热烈一些,学生更投入一些,但是有时过度热烈的气氛会使学生产生不友好的行为,有时也会使学生的表达变得没有逻辑性,使交际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要针对班级特点和影片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就影片的内容之外,选择影片的另外的一个标准就是影片所使用的语言方面。使用英文电影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影片中所使用的语言取材于现实生活,更加生动和规范。影片中的语言不仅生动地表现出了语言的重音、连读、语调等等语言现象,还有观众熟悉了的英语的许多成语、习语、地方口音以及他们经常犯的小错误等等。当观众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时,影片就给观众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语言环境[2]。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英语影片是他们学习的一个好的资源。但是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就存在对语言的理解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影片进行语言方面的选择。比如教师可以选择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影片,这些影片的语言很反应现实生活,发音清晰响亮,口音的变化和习语较少,很适合水平中等的学生来学习。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我们有时可以选择配有英语或汉语字幕的影片来播放,可以逐渐从汉语字幕过渡到英语字幕,最后到没有字幕,让学生逐渐从依靠视觉学习过渡到依靠听觉的学习和理解。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学生看字幕理解电影,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会让他们养成依赖阅读来理解电影的习惯,但是如果学生对电影的内容理解得很模糊,会影响他们对影片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循序渐进,让他们逐渐完成从阅读理解向听力理解的过渡,因为毕竟电影是被用来看的,不是用来阅读的[3]。

三、班级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

班级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变化,比如班级学生的人数、学生的交流技巧、上课时间的长短和影片播放的相关设备等等。当然,学生最理想活动方式是6~7名学生组织成一个活动小组,在观看影片后能迅速地在一起进行活动。如果班级学生较多,设备不足,班级的组织形式就要进行相应地调整。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我们可以一周之内选择一个晚上播放一部影片,然后再组织一次两节课时的活动。当然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在班级里进行,也可以在校园里、草坪上进行,变化的环境更能激发起学生的交流热情,消除一些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了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我们要在平时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养成交流和辩论的好习惯,并且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活动的协调者和组织者,这样才可以让一些不善于口语表达的学生乐于参加。如果影片内容较好,语言较丰富,我们也可以组织更长时间的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多项活动的准备工作,来提高学生英语不同方面的水平。这些活动一般包括影片有关资料的阅读、网上资料搜索、观后感的写作和小组交流和辩论等。

在英语课堂的活动中,应首先让学生知道,我们在课堂的活动不是对电影进行研究,而是通过电影的语言形式来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所以我们通过电影内容作为材料来进行活动。首先,我们不能把课堂活动形式和内容搞成学术化,不以一些思想观点的争论为中心。也就是说,学生应知道他们应该提高的是英语的应用水平,而不是在学习一个不熟悉的学科,不要有任何的压力感。再次,由于课堂不是以研究影片内容为重点,所以老师在学生活动以电影知识为主题时,要及时把活动的焦点转向语言知识方面,在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1.电影相关内容阅读[4]

广泛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强他们对电影内容的理解程度。除了要阅读和影片相关的电影字幕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影片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理解程度。这些内容包括影片的相关评论、影片主题的背景知识、影片作者和主要演员的经历和概括、影片的有关新闻等。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这些材料,比如电影网站和电影杂志等等,在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之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次使用,并不断对材料进行整理和补充。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可以在班里朗读这些材料,对里面的语言点和大意进行讲解,然后在随后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对于高年级学生,我们可以发动他们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作为他们进行课堂活动的资料,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这些资料,以提高对影片的理解程度和为以后的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写作练习

电影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写作一系列的话题。在课堂讨论开始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与电影内容有关的简短的观后感,它可以作为学生开展活动的一个准备材料,这样他们在活动之前可以熟悉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如果看电影和课堂活动之间的时间太短,我们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写作练习。学生的写作练习可以就影片的一点或两点进行叙述评论,不要面面俱到。在开始阶段,写作的形式自由,不要拘泥于一定的格式和形式,只要表达流畅和清晰即可,老师可以就学生写作的内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也可以打出一定的等级。如果老师对写作练习要求得太严格,就会影响学生参与看电影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变成为获得成绩而去写作,结果就流于形式,失去了这个活动的意义。对于确实不知道写什么和如何写的学生,我们可以给他们推荐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最好是一些提供基本的写作词汇、写作话题和方法的书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每个学生可以每周一篇习作,长度根据自己的能力来确定。老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就影片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解决。

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的抄袭现象,这部分因为网上有很多的电影方面的资料和评论。我们要正确看待和处理这样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开始阶段在文章结构、词汇和句子结构上模仿和学习,但要鼓励学生逐渐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3.网上资料搜索

尽管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极易从网上进行模仿和抄袭,但在教学中网络还是学生一个不可取代的学习资源。网络上的有关电影资料不仅可以用作电影学习的材料,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索的一个资料库。在课堂活动的准备阶段,电影评论和介绍的信息无疑是学生进行表演和辩论的一个好的材料,让他们从中获得一些好的语言材料和表达话题。同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知识在记忆上可以更加深刻,表达上更加流畅。此外还有很多的电影主页,可以使学生获得娱乐的同时,不断地增加他们的电影知识和语言知识。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不断获得语言方面的最新信息。在课堂语言教学接触的语言环境和知识是很有限的。

4.小组辩论

人数较多的班级在班级活动上一直是一个难题,学生存在不同的语言水平也很难使活动顺利开展,水平较低的学生和不愿意参加的学生往往使活动被迫中断。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上做更多的工作。我们可以给出活动小组所要讨论的话题,每个小组最好有4~5名水平程度不同的学生,好的学生要能积极地帮助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评价时要针对每一个小组,而不是针对个人。在活动中,每个学生要对小组的观点至少能说出一个有力的证据,并让学生准备好如何去反驳其他小组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既要能读稿子进行发言,也能即兴发言。老师要做好小组之间辩论的协调工作,要帮助发言落后的学生,又要归纳他们的发言要点,让其他没有参加讨论的小组理解,必要时也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参加讨论。当然,这种活动对于一般老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精心准备和多次练习之后是可以做好的。

5.小组陈述和讨论

小组陈述练习就是在讨论前和讨论过程中就相关内容进行陈述,比如,可以在小组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介绍影片的作者简介、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等等相关知识。这种练习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的机会练习口语,这项工作是建立在信息搜索和写作练习的基础之上。如果让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进行这项活动就会花很多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穿插进行。

小组学生的人数少,学生水平高,当然讨论就会开展得越好。但是小组中有一个好的小组领导者也是不可缺少的,他(她)要负责对问题的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为每个小组成员创造发言时间和机会。当然,好的话题也是小组讨论成功的基础,因此老师要和学生仔细地对问题进行挑选和表述。在活动中,最好先把有关的背景知识陈述的工作让水平不高、不太自信的学生来完成,给他们创造机会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在活动开展得不太顺利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但教师的参与和干涉要尽量地少,以避免打断了学生的思路,不使学生产生依赖老师的心理。有时讨论过程中的沉默也不是坏事,它说明学生正在整理自己的思路,或者可能转向新的话题。为了使讨论进一步进行,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更多的话题,并要他们说明这些话题值得讨论的理由,这样就可以使讨论活动持续深入展开。

6.教师评价

由于我们的课堂活动不是进行学术探讨,所以教师对学生活动表现的评价应该以语言为中心,而不以影片的内容为中心。只有学生对他们所谈的内容比较放松,他们才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语言交流。另外,评价应重视学生的活动的参与度,而不以学生的语言技巧为重点,这并不是说教师不应重视学生的语言措词和发音,是因为如果重视这些方面,学生会在活动中把注意力转向选词和句式方面,进而影响了表达的流畅性和速度。语言技巧的训练应该在其他的场合去训练,比如在语音室练习语音和发音技巧等。所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的自然流利程度。

7.电影表演

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更高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电影的原著,由于电影相对于原著来说,大多经过很多地方的改变,所以会有很多的不同点。在看完原著和改编的影片后,可以让学生说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来,这样学生会对相关的内容和语言印象更加深刻。另外,让学生在班级里对影片中的一些场景进行表演也很有趣味,这就要求学生投入到影片的内容中去,还要熟悉相关的台词,当然最好选择喜剧进行表演,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好一些。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打印出相关台词,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以从电影字幕中抄写下来。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表演中获得愉悦和语言知识,打破了一般课堂的枯燥和沉闷的气氛,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的程度。

总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发挥电影语言情景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还应做到加强对这一教学方式的管理和研究。应该完善教学中的电教设备,增加英语电影影片的种类,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85.[2] 朱 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99-102.[3] 盛建元.外语视听说教学的理论及其优势[J].外语电化教学,1998,(2):19.[4] 姜淑芬.影视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1996,(3):12.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三篇: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情况中的四个方面介绍多媒体技术所发挥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并且归纳总结了在英语教学的词汇,语法,以及口语等方面使用多媒体的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如何使课堂教学丰富有趣?如何使英语课堂生动形象?如何能更系统概括地传达语法项目?我认为应该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形成互穿网络,产生协同效应。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一个整体教学的系统,要提高其教学效果,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进一步助益其认知发展。多媒体技术具有兼容性强的特别,在课堂上将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激情引趣,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意境,以景激情。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景,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象,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了不起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一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时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好比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处绿洲。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上课又有了兴趣,使课堂效率提高有了前提。教与学的关系,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的关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的传递,无论是从质上还是从量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传统英语教学,学生面对黑板,教师的讲解等,在承载和传递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日显不足。多媒体能为英语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讲be doing句型时,以一个教室为基础,students, sing, dance, read book,均以动态的形式依次出现在它的周围,色彩不断变化,速度不断变化,只要目标一出现,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精神异常振奋,注意力特别集中,他们马上会说出:He is singing.She is dancing.They are reading books。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介绍背景,贯通东西方文化 我们的教材中所涉及到得英语的文化背景介绍较少,有不少与我们国家的风俗习惯大相径庭,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2 可谓难矣。我们要感染学生,常用上朗读,但由于大部分教师朗读水平有限,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有些教师的朗读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哄笑,课堂气氛全被破坏。但若用上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加上专业人士的朗读,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

语言教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新教材强调了语言学科的人文性,英语学科应该承担起沟通国际,走向世界的艰巨任务。英语教学的任务首先是让学生对英语、文学有了解,而后进一步对以它们为载体的西方文化有了解,从中得到熏陶。这一点恰恰是传统英语教学手段忽视和难以传播的。

多媒体可以用精美的界面、曲雅的音乐营造出良好的浓郁的西方文化的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三、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扩充容量,提高英语课堂效果

实现教育最优化,是以提高教育效果和效率为标志的。人们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教育手段,首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学效率也不能忽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教师板书、讲解的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活动时间,突出英语课“大容量、快节奏、多变化”的特点,创设了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合乎情理,自然生动的语言氛围中,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增强语感,使学生产生一种运用英语的激情,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自由交流,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不仅如此,在词汇教学中,利用幻灯、多媒体或直观教具,建立直接表象,让学生尝试释义。每课书教学之前,安排学生结合对话和课文题目,观察插图,引导讨论,展开想象,并预测作者要写作的内容,在学习对话时。让学生看着多媒体的情景,想象对话发生的情景,表演对话。

在做练习时,题目内容被设计成篮子,练习题的答案被设计成果子,做练习变成了摘果子的游戏,做对了练习微机内还有悦耳的音乐或激励性的语言。如:Well done。面对有趣的练习,学生思维敏捷,精力集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语法教学中,当语法较难,影响理解,需要多做解释时,应设法找出他们难于理解的原因,投影出某些场合的几个不同的例句,鼓励学生“用脑思考”,通过实例归纳出语法点。学生一旦养成“用脑思考”的习惯,他们就具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另外,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使用图解或时间线来介绍语法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中,作者使用了for, be like, as much, seem to等,老师口头讲解这些介词的空间和位置关系时,往往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满头雾水,难知所云。若投影一张有关图表,这一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学习语法是为了灵活运用语法。在运用中学习语法是学语法的最佳方法,利用投影练语法,能缩短教学时间,扩大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在口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模仿录音,朗读课文。众所周知,要想学好英语口语,模仿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模仿时,要求学生跟着课文录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读准语调,读好连读和爆破,把握好重读与停顿,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珠听说能力。“文章非是无情物,借声传情更感人”,通过朗读、感知、理解课文用词之美妙,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浓厚兴趣。

学生能够较好地朗读课文后,教师可分段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复述有关内容,把听力训练和口头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养成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好习惯。

学习中,记忆是一大难题,许多学生厌倦了书本上的白纸黑字,一提起要记就头痛。其实要提高记忆效率,除了下定决定、勤学苦练、集中精力、培养兴趣、进行联想等等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多个官能并用,也就是古人说的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这是提高记忆效率的重要方法,其实还可以加上一个“耳到”,即“四到”。但传统的课堂模式无法或很难做到这一点,用上多媒体就不一样了。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学生不同的认知阶段所跨越的年龄界限是相差很大的。而我们现今的中学大部分采用年龄年级合一制度,整齐划一的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更变不上去发展学生的个性。多媒体教学可使这一情况大大改观。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到微机室自行使用英语光盘,教师只是根 据学生个性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在班级授课的同时注意了个别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学生与微机交互式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别化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实现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教学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多媒体课件,利用计算机或计算机局域网、闭路电话、多媒体投影等进行辅助教学,是使用方便,易于组织,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几乎是目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首选。课堂教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一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率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都应力求与教学内容达到高度统一,即形式内容的统一。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反过来教学形式又为教学内容服务。多媒体课件的编制和使用也不例外,不论是介绍性的演示课件,还是再现性的模拟课件,其着眼点都应放在教学内容上,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采取相应的表现形式,使之变得简单明了,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和记忆,这才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课件的表现形式过于复杂,过于华丽,无用信息太多,势必造成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后果,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越来越强,其表现力也越来越丰富,教学中一些用口着语言和形体语言难于传递的信息,如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表达,往往会变得轻而易举。目前,有许多教师在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6 引入英语课堂,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听力材料和对话情景,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高效、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使枯燥抽象的英语学习内容变得富于趣味和吸引力,使英语教学形式多元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和自主性,使学生要学英语,爱学英语,最终学好英语。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所需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在全班进行交流,他们互相点评,取长补短,还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加工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大量语言实践是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总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主动进行自学英语的实践,突破课堂教学和规定教材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语境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变被动灌输者为积极参与者,完善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使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走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进程,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重要特征是数字化及人机交互能力。多媒体可以表示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可以模拟仿真,可以实现虚拟的世界。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些教学优势,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了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它能加速学生感知过程,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是否能组织学生的集中注意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堂英语课有一个好的课堂组织教学,将对整堂课的英语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在英语课前的2-3分钟,我就开始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唱一些简单易学、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或是朗诵一些琅琅上口的英语小诗,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英语的良好境界。抓住这一时机,我又在开始上课时的5分钟之内,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充分利用录音设备,多听标准的语音,让学生在语音的学习中,感知语音的优美、语调的自然流畅,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洞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直观教学多优于一般的讲解,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训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形象的电化教育又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在新授bed,lamp,dresser等词时,把这些单词所表达的事物制成多媒体课件。当屏幕上出现了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画面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屏幕上。这时,我就趁机教学What’s this? It’s a bed.反复几次,学生不仅掌握了单词拼读,理解了词义,还掌握了What’s„?It’s„的句型。

在教学打招呼用语时,用自制课件,将孩子们喜爱的卡通猫制成小动画,并拟人化,加以配音。小猫的卡通形象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动画一播放,小猫的顽皮与可爱立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只见小猫边做鬼脸边说:“Hi!大家好!我是cat!想和我交朋友吗?那就先记住我的名字吧,cat!”小猫一说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练习起来,很快就记住了cat这个单词。这时教师适时点拨:“想和小猫交朋友吗?那你必须要有礼貌地和它打招呼,这样小猫才会高兴,才愿意和你交朋友。谁想先和cat交朋友啊?”孩子们都举起了小手,争着打招呼。每说对一个,小猫就会给他奖励,翘起它的大拇指,说“Hello!你真棒!”或“Hi!Good!”听着小猫的夸奖,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说得就更起劲了。接着,我又让善表演的学生模仿小猫和大家打招呼并用实物投影放映到电视中,孩子们从大屏幕上看到自己很兴奋,都努力地表演,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习兴趣不断高涨,在很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复习、运用了所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用多媒体图像刺激与丰富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物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再造形象能形象地理解自己不曾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因此,利多媒体课件这一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再造形象,有利于学生深化认识陌生及抽象的事物,故事书中的“The Lonely Lion”借助课件展示猴子的活泼狡黠、狮子被困笼中的无奈与无助以及重返森林后的喜悦,再造想象了故事发生时的情境,体会狮子向往自由的情感。得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能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想象的内容,畅谈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过程。如:在教学“The Farm”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学会cow, duck, farm, field 等单词及句型,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一幅幅彩色画面的再造想象,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四、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说”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是语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基础的小学英语其口语在此尤显重要。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多媒体设计,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小学英语第二册第七课,课前,我播放了这节课所学有关食物的歌曲《It’s time for lunch》来渲染气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以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用微机播放剪辑好的对话,进行播放回顾和润色,在此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对话情景进行部分消音或全部消音处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配音,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是为了用,在课结束之前,我又将卡通人物和食物用投影放映并展示给大家进行现场交际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让情景的设置配合情景活动,为学生提供想像空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将所学知识变为己用,讲出来,让他们有开口的欲望,并真正说出口,进行语言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形成流畅的语流和悦耳的语感。

通过实践,我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由于这种模式重视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目前,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从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实践中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运用中加以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影像画面要适量,切忌本末倒置。

多媒体手段具有很强的图文声像处理和演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达到模拟真实的效果。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过分依赖这种手段,认为多媒体如此精彩,学生好奇心又强,看总比讲印象深、效果好,就大量使用图片、录像或动画资料,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制作课件中,对于图片、录像或动画资料,要认真挑选,做到精而管用,该用的用得恰到好处,不该用的坚决舍掉,切勿因引用过多的图文资料而削弱了教师讲授,把教师要讲的内容变成了旁白解说,甚至整个教学过程相当于观看“图片展览”,欣赏“动画片”,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节奏要适当,切忌“走马观花”。

多媒体引入课堂后,学生的主体性变得更为突出,但不可由此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合拍。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善于控制教学节奏。何时使用多媒体,使用多长时间,何处该精讲细练,教师都应该准确握,避免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

三、辅助教学常态化,切忌公开课“撑场面”。

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应当看到,影响多媒体教学普及程度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的不足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一是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用office97中的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强,但效果还算不错,用来做“家常菜”还是挺“实惠”的;二是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足矣,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三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网上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如此轻轻松松,何乐而不为呢?

四、多种媒体有机配合,切忌“独尊”多媒体。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情有独钟,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黑板之用,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黑板的现场演示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因此,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但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教师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是人与工具的关系,现代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教师,服从于教学需要,这样才能让它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第五篇:论文:论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王磊 席红换

(长治医学院 英语教学部)

摘 要: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应用中应注意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尽量避免信息技术替代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应用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eaching.Trying to avoid replace teacher's position, th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lay equal stress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cus on both the main posi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instruction.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glish teaching, application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不断深入开展,通过逐步优化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成绩考核的不断改进,大学英语教学已步入了良性轨道。特别是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使英语教学日趋完善,也极大地提高了英语课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受到条件、环境、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如何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目前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学习研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使用方法简单、手段陈旧、亦或替代传统教学方法等问题多方面存在,忽视了学生们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们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这样的英语教学谈不上素质教育,更谈不上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计算机和英语是两大基础学科,也是两大工具学科,二者科学的整合,可以相辅相成,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扩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由此,笔者就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浅见。

一、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转化。教学内容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主要信息,教师是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不仅要准确地分析教学内容中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实施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策略整体设计,还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入手,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要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不断地突破难点和疑点,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需求,挖掘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的积极性,不断地利用

【1】旧知识向新知识进行迈进。这里,旺盛的求知欲、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始终都是特别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通过运用精心设计的课件,使学生都能进行独立的网络学习。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自制并放在服务器上的课件,带着主要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随机地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寻找答案。通过网络与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如作伙伴、角色扮演等),师生之间进行讨论与归纳,从而使学生收到圆满的学习效果。教师“授之以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主体作用,懂得自己要学什么,如何去学习,有问题该怎么办。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好主体作用,做到会学习。

二、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考察我们周围的英语课堂实践,不难发现,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教师独揽课堂的教学现象仍旧相当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成了知识灌注的对象,活像个录音机、录像机,个性、潜力被活活扼杀掉。这种现象严重阻碍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与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特别注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独揽式”,也要防止不管学生的“放任式”,真正做到科学的“主导式”。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

【2】师资源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以我为中心走向以我为主导。所以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反,现代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人忙”的单一授课模式,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从以我为中心角色的退出,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组织者而听任学生的随意自流,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当好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和评论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除了要有主题、有秩序的组织教学,还要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及时正确的总结、归纳、评论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正因为教师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定位也在作相应的变化,由课堂被支配对象转变成课堂上的主体。英语教学中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要尽量避免信息技术使用的替代化 英语有别于其它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它有很强的交际性和使用性,因此在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技术帮助教学及网络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实际上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录音机、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简笔画、实物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决不可忽视。还有一些教师认为,现代化信息技术用得越多,课堂氛围就越好,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授的教学内容就越容易让学生掌握。比如,有些教师在presentation,reading,listening,practice,pair work,discussion等环节都用上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似乎很浓,但实际上是在看热闹。课堂上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图片、动画、声音上,教学信息在传递给学生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比传统课堂多得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摄入就小得多,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就很难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帮助教学应该把信息技术的功能定位在【3】“辅助”上,切不可贪婪用信息化技术替代粉笔和黑板。好钢用在刀刃上,教师应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从帮助学生更多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出发,严格遵循实用性、恰当性、综合性、辅助性和启发性等原则,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科学地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志明,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换 [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胡继岳、章国英、沈胜娟,《网上英语课堂与网络外语教学前瞻性研究》[M],第二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

【3】刘融,信息网络环境中高校“两课”教育创新初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8~101。

作者简介:

王 磊(1976-),女,山西运城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文学研究。

席红换(1977-),女,山西运城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jianzhongshiwl@sohu.com josie_23@163.com

下载计算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化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引入传统的英语教学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多媒体走进小学英语......

    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众所周知,英语是我国各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计算机一样被列为培养21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对于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培养“用英语交流......

    研究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3个层面来解释。就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就中......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一是要搜集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料信息,充分利用因特网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二是教师要转变角色,更新教育观念。 关......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而交际就离不开生活环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创造生活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做到教学情景化......

    分组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英语教学班规模加大,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减少,大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难......

    论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英语是我国各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计算机一样被列为培养21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

    浅谈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管是谁,一提到游戏,都会非常乐意参与其中,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游戏是这么的受欢迎,很多老师经常会将游戏用在教学中,让它为教学服务。游戏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