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辨析题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辨析题
1、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就是要带着质疑一切的精神去进行新闻报道。答:这一说法不正确。
(1)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2)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是最重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舆论监督的最大功能是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二是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节功能,三是舆论监督具有社会控制功能,四是舆论监督具有社会制衡功能,五是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2)开展舆论监督要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舆论监督要善于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在监督过程中要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要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有正确的判断,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全面认识;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注重艺术品的观赏性,就会丧失思想性和艺术性。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起来,是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2)“三性”统一,第一位的是思想性,思想性是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灵魂,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为思想性服务的。(3)艺术性、观赏性同样重要,如果没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作品的思想性就难以发挥作用,思想性就难以实行,也难以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只有“三性”统一文艺作品才有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3、新闻媒体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很难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表明,新闻媒体既要积极引导舆论,保持正确导向,又要讲究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的经济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一循环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
(2)新闻事业属于先进文化的范畴。举凡先进文化,都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会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的需要,也就实现了人民的利益。这是精神和物质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使然,无论是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都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须品。提高经济利益,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和壮大的客观需要,因次,要遵循新闻工作内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视经济规律的作用,逐步改善和加强媒体的经营工作。
(3)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矛盾。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坚定不移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坚持“双百方针”会有害于“二为方向”。答:这种书法是错误的。(1)“二为方向”即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它们深刻反映了我国文艺的发展规律,是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旺的重要保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概括了文艺工作的根本目的,它不仅比较完整的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的发展规律。“为人民服务”着重强调文艺同人民的关系,从服务对象上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根本方向;“为社会主义服务”着重强调文艺同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之间的关系,从服务内容上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性质及其时代特点和社会功能。二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因为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也是为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2)“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是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方位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切实保障创作自由和评论自由,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双百”方针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规律的生动概括,是民主精神、群众路线在文化艺术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是尊重文化艺术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和繁荣的方针,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天地。它有利于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营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活跃气氛,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见,坚持“双百方针”不仅不会有害于“二为方向”,反而正是促进后者的有力和正确的手段和方式。
5、电视在传播上不存在任何劣势。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电视的传播特点主要有:
(1)信息符合视听兼备,声像互动,可以传递比其他媒介更多的信息,电视同时调动图像、声音、文字和画面景别、角度、色彩等手段传递信息,以达到真实,全面、生动的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
(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电视在真实再现事物的变化过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时效性强,同广播媒介一样,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的采制设备也日益趋向小型化,大大提高了其传播效率,时效性越来越强。(4)在传播劣势上,同广播一样,电视也存在转瞬即逝、不易保存,信息选择性差的劣势,除此之外,电视画面传播的局限性也成为限制。影视符号是感性的符号形式,不具备抽象性和概括性。它是个别的、特殊的,长于展示而拙于阐释。另外影视符号有孤立影响含义的不确定性。
6、作为试听兼备的传播媒介,在电视的传播符号中,文字是不重要的。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声音和图像。而图像则包括文字,示意图与图表、影像等。他们在电视传播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在电视中,文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画面内的文字;二是编辑制作时加上去的文字,成为“屏幕文字”或“字幕”。画面文字是指摄录的星象内存在的文字(如匾额、会标、标语等)画面文字使用得当,可以自然、准确的传达明确的信息。“屏幕文字”是指根据节目信息传达的需要,在后期制作或播出时加在影像、屏幕上的文字。(3)文字的作用有:
文字是语言的空间形式,在电视当中,它不是有声语言的简单替代,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传播要素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某些有声语言无能为力的场所发挥作用。与影像相比,文字在传达信息时具有抽象概括的能力,具有间接、明确、灵活的优势,因而在电视传播中常用于辅助其他形式的图像和声音传达准确的限定性信息,弥补影像多义性和声音易产生歧义等局限,发挥补充,说明,介绍,引导,强调,扩大信息量和美化画面构图等作用。
文字还能在电视中单独表达信息,如在不中断节目播出的情况下以字幕的形式插播最新消息和节目预告等。另外,采用“声画合一”的手法,有声语言和文字同步播出,及利于受众接收,也有利于加深记忆,加之与有声语言相比,文字具有不易产生同音歧义的优点,因而利于重要会议公报、政令、名单等密集抽象性信息内容的传播,可以帮助观众更好的接收。
此外,文字还不会对声音产生干扰。在不宜出现解说语言的特定条件下,通过文字传达必要信息,就是一条可行的方式。
7、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就要忽略某些具体事实。答: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世界时物质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决定主观的思想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搞好调查研究。有事实才能写新闻,没有事实就不能写新闻;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已经发生和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尚未变为现实的猜测和设想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2)新闻报道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遵循新闻反的总和中把握事实的整体真实;在把握具体事实的前提下,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以及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的整体事实;在反映事物外部的内在联系。要经过认真的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在弄清楚事物的各个方面之后再作出判断。新闻工作者做到全面真实的反映生活,就是要从整体上、大局上看问题,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8、舆论监督就是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第四权力”。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这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2)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机构有报社、出版社、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
(3)要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监督同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马克思主义的舆论监督思想与资产阶级“第四权力”的“新闻自由”观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新闻媒体不可能独立于政党之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既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党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舆论监督既是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也是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号自己的事情所行使的民主监督权利。因此,否定舆论监督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而把舆论监督凌驾于党和人民之上的观点更是极其错误的。
9、党的原则与新闻真实性原则是不冲突的。答: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2)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必须全面、准确、生动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全面、准确、生动的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必须坚持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3)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新闻报道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遵循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运动规律,在把握具体事实真实的前提下,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以及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的整体真实;在反映事物外部状况的同时,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在了解事物个别现象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事物现象的内在联系。要经过认真的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在弄清楚事物的各个方面之后再作用判断,新闻工作者要做到全面真实的反映生活,就要从整体上,大局上看问题,正确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将新闻事业的产业化问题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表明,新闻媒体既要积极引导舆论,保持正确导向,又要讲究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的经济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一循环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
(2)新闻事业属于先进文化的范畴。举凡先进文化,都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会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实现了人民的利益。这是精神和物质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使然,无论是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都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必需品。提高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和壮大的客观需要,因为,要遵循新闻工作内在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视经济规律的作用,逐步改善和加强媒体的经营工作。
(3)坚持把社会主义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矛盾。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坚定不移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1、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因此新闻价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已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标准。新闻价值的客观性指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它寓于事实本身,是客观的,不以传播者的主观需要而增减。(2)当然,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反映了受众在选择和判断事实时的需求欲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约。因此,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不仅包括信息价值,而且包括宣传舆论价值、文化教育价值,是一个综合的标准。但是,新闻价值本身是客观的。
(3)对于传播者来说,认识到新闻价值的客观性,是使新闻传播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和使自己赢得受众信任的重要条件之一。
12、媒体进行产业经营必然会影响新闻公正。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媒体进行产业经营与坚持新闻公正并不是对立的。良性的产业经营能够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媒体在产业经营中,只要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就能保证新闻客观公正。
(2)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如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必然会对新闻公正产生危害。(3)新闻媒体只要始终坚持把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能确保新闻公正。
13、“新闻工作者是舆论监督的主体。”请辨析这一观点的对错,并阐明理由。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驶民主权力而进行的监督活动。
(2)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党和人民群众,也就是说,党和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舆论监督者。
(3)新闻工作者在舆论监督工作中,只是扮演社会舆论的“传达者”或“表达者”角色,而非“监督者”角色。或者更形象的说,新闻工作者只是扮演其间的一个具体执行人角色,是党和人民群众实施舆论监督的“代言人”。
(4)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14、“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采用‘情景再现’。”请根据广播电视新闻理念和职业道德准则,辨析这一观点的对错,并阐明理由。此观点正确。
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它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如临其境”的 电视特点,使原本消失的现场,真实般地再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情景再现”还可以弥补因采访条件、拍摄难度的影响,而造成没有新闻现场的缺失。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所做的真实的反应,它是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性的统一。它既反应事物真实的现状,又符合事物发展趋势。
“情景再现”首先是建立在“有其事”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电视再现的情景是过去客观存在、发生过的事实,只要它再现的事实是客观发生和客观存在的,它就没有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采用情景再现手段时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避免因情景再现造成夸大、片面、主观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
15、在新媒体与“读书时代”,广播的功能与传播价值正在日益丧失。此观点错误。
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决定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空间。广播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迅速及时、覆盖面广;成本低廉、便于互动;伴随收听、声情并茂。广播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可借助新媒体实现可视可听可读,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功能与传播价值不仅不会丧失,而且会得到更大的拓展。
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产业属性,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此观点错误。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决定了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新闻传播事业的产品是精神文化产品,它应该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表明,新闻媒体既要积极引导舆论,保持正确导向,又要讲究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的经济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一循环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要坚定不移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7、“用事实说话”就是坚持新闻的客观性避免倾向性。这一观点错误。
(1)“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机构用以报道和评论事实、宣传一定的思想和政策的重要形式,表现为对事实的客观报道。(2)“用事实说话”所表达的,常常是一种无形的意见。在对事实的选择和对事实的报道中,常常渗透着新闻发布者的思想和观点,体现着一定的立场和政治倾向。它能够使受众在获知事实信息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报道者的观点和意见,因而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8、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应遵循媒体传播的特点,越口语化越好。这一观点错误。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光波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觉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受。
(3)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对象要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都应是准确的。
(4)完整性。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
(5)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18、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2)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
(3)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党的党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应该商品化,新闻事业应该产业化。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
(2)在流通领域新闻产品所体现出的商品性,并不意味着新闻要商品化,也不意味着新闻事业要产业化。(3)“新闻商品化”、“新闻事业产业化”等提法的实质,就是要在新闻的采、写、编、评等业务环节也按市场规律运作,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4)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上的。
19、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新闻工作者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说话不正确。
(1)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2)各级党委要始终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统一,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的统一。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3)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新闻工作者要服从党的领导,不仅指组织上服从,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使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迅速广泛准确生动地同群众见面。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既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又要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0、新闻宣传做到对党负责,就不能做到对人民负责。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全部工作中,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完全统一的。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党得以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
(3)历史经验表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发扬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保持和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纽带作用,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21、媒体炒作能够提高新闻价值。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新闻价值是一种预测,新闻价值要通过传播才能得以证实。衡量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是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和时间对新闻的检验。
(2)新闻价值具有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通常情况下,具有时新性和其他任意一种新闻价值要素的新闻事实,就值得报道。新闻价值要素越齐全、要素的程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
(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取得公众信任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新闻事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我国新闻媒体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每个负责人的新闻机构,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4)新闻报道要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新闻具有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者背离事实本身的基本逻辑的报道表现倾向性,不仅无法说服人,其生命力也是短暂的。
2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意味着文艺创作和评论可以自由而不受限制。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规律的生动概括,是民主精神、群众路线在文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2)坚持“双百”方针,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切实保障创作自由和评论自由,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明批评。
第二篇:基础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辨析题索引)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辨析题
1、弘扬主旋律,就很难做到文艺的多样化。
2、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的最大绊脚石。
3、广播电视节目应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杜绝批评报道。
4、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新闻工作者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6、在新形势下不需要再贯彻政治家办报办台的方针了。
7、新闻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受社会制度的限制。
8、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9、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
10、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是能在形式上隐蔽自己的意见。
11、在新闻实践中只要做到对人民负责就可以了。
12、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1、弘扬主旋律,就很难做到文艺的多样化。
(1)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2)在当前,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文艺创作中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以求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5、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导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2)、新闻事业从其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是报道和批评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他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3)、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才可以是一种产业。
6、在新形势下不需要再贯彻政治家办报办台的方针了。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的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仍然要坚决贯彻政治家办报办台方针。(2)、在新的形势下贯彻政治家办报办台方针,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方针,确保各级各类新闻机构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
10、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是能在形式上隐蔽自己的意见。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是关于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关系的正确描述。(1)、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新闻报道自身特性的要求,是受众接受权利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生存孤要求。但是新闻的客观性并不表示所有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新闻报道必须加以选择,有选择就有倾向。(2)、刘少奇同志曾说:“新华社的新闻必须是客观地、真实地、公正地、全面地、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可见,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性是倾向性的基础,倾向性寓于客观性之中。(3)、新闻报道最忌讳用观念形态的语言去表达,但倾向性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应尽可能做到客观叙述事实,避免主观说教,要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与组织来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把倾向性寓于客观性之中。
11、在新闻实践中只要做到对人民负责就可以了。答:(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全部工作中,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应当是完全统一的。
(2)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党得以生存孤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党通过新闻事业同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的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真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要提倡多样化。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文艺工作者的思想修养、审美追求、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这说明,文艺多样化是由社会和文艺自身规律决定的。(3)主旋律和多样化是辩证的、有机的统一。主旋律是时代精神、社会正气和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主旋律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题材形式手法风格去表现,它本身是丰富多彩不断创新的。多样化不能与主旋律背道而驰,而是要与主旋律相呼应相和谐,多样化应当健康向上,不能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的东西。要多样化地唱响主旋律,多种题材主题样式风格的相互促进,文艺原地才能百花盛开。弘扬主旋律要寓教于乐,提倡多样化不能降格以求。(4)主旋律并不是指某种题材,而是指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主潮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片面狭隘地理解主旋律的倾向。那种认为只有描写革命历史事件、英雄模范人物的题材才是主旋律的思想和做法,是对主旋律的严重误解。
2、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的最大绊脚石。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为;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新闻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们新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新闻媒体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成为党和人民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更有战斗力的舆论工具。这是新闻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
3、广播电视节目应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杜绝批评报道。
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都是广播电视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的一种手段,以正面宣传为主不能杜绝批评报道。(1)、正面宣传,是指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为体现和增强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而提出来的,广播电视节目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2)、批评报道,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黑暗面以及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所作的揭露和批评。批评报道同样了慢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的需要,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4、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新闻工作者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答: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1)、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要始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党手中的舆论工具,党也要自觉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的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2)、各级党委要始终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了解并尊重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实现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的统一。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3)、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改善党对新闻事业领导的一个重点在于,按照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行政治思想领导的同时,要鼓励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闻工作者服从党的领导,不仅指组织上的服从,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使党的思想观点、党的方针政策,迅速、广泛、准确和生动地同群众见面。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新闻工作要做到既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又要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就要我大就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需要,高标准地搞好新闻队伍建设。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3)、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我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4)、要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要牢牢掌握中央的方针政策,牢牢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严守新闻工作纪律。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新闻工作者如果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懂不熟悉,那就宣传不好,甚至出现误导,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5)、要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6)、要打好知识功底。知识就是力量。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努力掌握与自己业务工作直接有关的知识,同时,还要博览群书,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已知都应读一些,科技知识也应尽可能多学一些。党的新闻队伍中应该多出一些既懂政治、学识又渊博的编辑、记者、评论员。(7)、要打好新闻业务根底。新闻工作,无论编辑、采访,都需要有业务能力,特别是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
7、新闻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受社会制度的限制。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特征)是一般道德共同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①和普遍道德现象一样,新闻职业道德也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②和其他职业首先相比,新闻职业道德具有更加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色彩;③新闻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中各方面关系的一种有效而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通过自律方式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和处理新闻工作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一种内化的规范。(2)、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在于:根植于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于新闻事业的性质,依靠新闻工作者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而进行的善恶评价,用以调节新闻传播关系和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它反映了全社会对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殷切希望。
8、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2)、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悭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3)、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党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
9、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新闻自由。(1)、新闻自由的具体性表现在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体的内容。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受到社会伦理和首先等方面的制约,还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和承受限度,等等。(2)、新闻自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开始便具有阶级性,它必须受到阶级关系的制约,贿这种阶级关系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任何新闻自由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代表了一定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3)、西方所谓的不受限制的、绝对的、全民“普遍权利”的新闻自由观,既违背新闻自由的本质,也不符合新闻传播的历史事实。联系,由于新闻事业覆盖而广,能够把党的声音广泛传递到群众中去。
(3)由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人民的事业,通过专业新闻工作者和非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活动,能把人民的呼声、愿望、批评及时反映出来,并且通过公开的或内部的报道形式传达给党的领导机关。这种生动活泼的联系,使党能够通过新闻事业和群众交谈,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成为党的耳目喉舌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4)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发扬党内民主和社会义义民说,才能和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纽带作用,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12、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答:这一关点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关于舆论的观点,是对舆论的精辟总结。它告诉我们,新闻宣传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到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和人民的祸福,是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需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原则性问题。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同时做好错误舆论的转化工作。
(2)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实话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舆论反映人心向背,虽然它对任何人都不发生强制作用,它不能命令人们的行动,也不能规定人民的行为,但它却能产生一种精神的、道义的力量,给人以压力。有的时候,公众的谴责甚至胜于法律和组织纪律的处理。马克思把舆论看作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3)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是舆论的载体,也是舆论的扩大器,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舆论一经新闻媒介传播,便会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一项政策、一种主张经过新闻媒介的宣传解释,就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经过新闻媒介广泛传播的意见,往往会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1996年,汉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更是把舆论导向问题提到一个亲的理论和认识的高度来强调。他深刻地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一论断以鲜明简洁的语言,深刻地了舆论导向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密切关系,指明了新闻宣传工作所肩负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
第三篇:2016整理版《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我们的党在①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倾向。
6、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⑴【定义】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⑵【基本要求】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相反的言论;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④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7、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
1、为人民服务;
2、为社会主义服务;
3、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8、什么是正面宣传?答:“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9、什么是舆论导向?答: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10、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
1、根本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为指导,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保持一致,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推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2、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必须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正面宣传,善于并敢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题。
1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把好关)、(把好度)。
12、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答: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
1、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力;
2、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3、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4、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5、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注意的有力武器;
13、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
14、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答:
1、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调节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制衡功能
5、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15、监督的三大原则:建设性、科学性、依法监督。
16、搞好新闻监督工作的要求?
答:
1、划清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界限;
2、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坚持共振客观、实事求是、抓住本质、打中要害;
5、要坚持党的领导;
17、为什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答:
1、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是对实现党领导新闻事业的保证;
2、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18、毛泽东在1957年6月,提出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并提出(抢)“新闻”、(压)“旧闻”,(不发)“不闻”的观点。
19、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
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
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
3、突出重点宣传,把握政治方向;
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
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20、新形势下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
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
3、打好群众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2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是什么?
答: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2、怎样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答:
1、事实真实(要素、材料、背景);
2、概括性真实;
23、什么是本质真实?
答: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
24、“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生活、群众。
25、新闻工作的任务是什么?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26、怎样坚持“三贴近”原则?
答:
1、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
2、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方法上创新;
3、提高引导水平要主要在体制上创新。
27、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答:坚持报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28、文艺上的“二为”方针?
答: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9、双百方针是指什么? 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30、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31、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三者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文艺作品才有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答:
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
2、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3、要具有较强的政治信念;
4、具有权威性;
5、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6、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3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哪些?
答:
1、政治修养;
2、思想修养;
3、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
4、业务能力修养。
34、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
1、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
3、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35、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6、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第一个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1981年的《记者守则》。
37、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答:
1、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
2、充分发挥新闻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保持媒体的公信力;
3、促进新闻队伍建设,保证新闻事业的发展。
38、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发布了《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39、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1947年开办了英语节目。40、北平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41、中央广播事业局在1949年10月成立。42、1982年成立了广播电视部。1986年成立了广播电影电视部,1998年成立了广电总局。
4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立于1940年12月30日,目前有9套节目、39个记者站,每天播音197小时,全国覆盖面95.04%,英文名称CNR。
44、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立于1941年12月3日,英文名称CR I。
45、中央电视台,1958年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更名为中央电视台。现有18套节目,11个付费频道,1个高清频道和28个网络频道,408个栏目,播出总量为120376.覆盖面94.4%。
46、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早报摘》,其前身是《首都报纸摘要节目》。
47、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76年7月1日开办,原名《电视新闻》(每次15分钟),1980年增加为30分钟。1981年开始分小栏目,1984年开始播港澳新闻和国外新闻。
48、中国广播网,1998年8也注册。有63个专业频道,400多个栏目。网站数据总量2TB。提供9套节目网上直播,270多个重点栏目在线播放。
49、国际在线:1998年12月26日发布。有43种文字,48种语言,遍及160多个国家。
50、央视国际:1996年成立,可为12套节目直播,上网栏目270多个。
51、齐越。原名齐斌濡。著有《谁谁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52、夏青。原名耿绍光。著名播音员,曾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3、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一次节目。按内容性质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按内容结构分: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按播出方式分:直播、录播。按播出时间分: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
按播出次数与内容的关系分:首播节目、重播节目、滚动节目。
54、广播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答: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2、听众广泛,覆盖面大;
3、声情并茂,有亲和力;
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5、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55、电视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
1、视听兼备、信息量大;
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
3、时效性腔;
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选择性差。
56、广播的产波符号?
答:语言、音乐,音响。
57、广播语言的三种形态:
1、新闻播音语言;
2、实况语言;
3、新闻报道语言。
58、广播音乐的三种形态:1音乐节目;
2、节目音乐;
3、实况音乐。
59、广播音响:报道解说语言和音乐节目、节目音乐以外的声音。60、电视传播的符号是什么? 答:
1、文字;(画面内文字、编辑时加上去的文字);
2、示意图和图表;
3、照片与图片;
4、影像; 61、电视影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1、再现性的本质特征;
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3、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4、限定性现实空间;
5、感性的符号形式;
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62、电视影像的要素是什么?
答:
1、镜头与蒙太奇(蒙太奇的三层含义:a、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b、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c、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2、画面结构;
3、光线;
4、拍摄角度;(平角、俯角、仰角、正面、侧面、背面。)
5、运动镜头;(变焦距、摇镜头、移动镜头。)
6、景别;
63、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是怎样的?
答:
1、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64、中波:载波频率在526.5-1605.5千赫兹频段(MF)的广播。短波:载波频率在2.3-26.2千赫兹频段(MF)的广播.65、无线广播:通过地面发射机携带有声音或其他信息的无线电波,在无线电波可以达到的一定范围内使用相应接收装置接收的业务。并根据使用频变化还是幅度变化携带信息分为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66、地面电视:地面发射方式进行收视的电视。67、有线电视:通过光缆和电缆传送电视信号的方法; 68、模拟电视:用模拟信号传输。
数字电视:指亮度、色彩、信号、声音的参数变化用二进制数表示。69、高清电视:一个透明系统,可在距电视屏搞三倍距离上看到的质量同原始距离一样。
70、图文电视:电视为每秒25帧,675行,其中50行为逆程。71、交换式电视:(机顶盒)
72、广播电视覆盖方式:无线、有限、卫星。
73、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发射台、有线电视前段——上行站——无线电波发射或光缆传输分配。
第四篇: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论述题
论述题
论述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
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经们深刻反映了我国文艺的发展规律,是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旺的重要保证。
“二为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二为”方向这一文艺工作根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概括了文艺工作的根本目的,它不仅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的发展规律。“为人民服务”着重强调文艺同人民的关系,从服务对象上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根本方向;“为社会主义服务”着重强调文艺同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之间的关系,从服务内容上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性质及其时代特点和社会功能。二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因为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
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本身就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性。郑重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把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对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追求真理、反对谬误,歌颂美善、反对丑恶,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坚持创新、反对守旧,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作为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由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此后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得到进一步系统论述。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切实保障创作自由和评论自由,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双百”方针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规律的生动概括,是民主精神、群众路线在文化艺术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是尊重文化艺术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繁荣的方针,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天地。它有利于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营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活跃气氛,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为什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到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和人民的祸福,是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原则性问题。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同时做好错误舆论的转化工作。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实施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舆论反映人心向背,虽然它对任何人都不发生强制作用,它不能命令人们的行动,也不能规定人民的行为,但它却能产生一种精神的、道义的力量,给人以压力。有的时候,公众的谴责甚至胜于法律和组织纪律的处理。马克思把舆论看作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是舆论的载体,也是舆论的扩大器,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舆论一经新闻媒介传播,便会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一项政策、一种主张经过新闻媒介的宣传解释,就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经过新闻媒介广泛传播的意见,往往会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
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更是把舆论导向问题提到一个新的理论和认识的高度来强调。他深刻地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一论断以鲜明简洁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舆论导向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密切关系,指明了新闻宣传工作所肩负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
论述胡锦涛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讲话的主要内容
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对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和主要任务、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等都作了重要论述。
讲话认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既要抓信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要迎接挑战、居安思危,时刻准备应对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更趋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宣传工作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新闻宣传工作在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闻战线的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
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
三是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
四是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五是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要大力加强新闻宣传战线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坚定、组织能力突出、熟悉新闻宣传工作、富有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
“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原理论我国新闻媒体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取得的伟大胜利”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
2、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
3、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4、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
5、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体要求。
1、政治上,紧密配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宣传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方针政策、路线措施;
2、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地震灾情、抢险工作进展及灾后重建工作;
3、组织作风上,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坚持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一时间将抗震救灾各项信息传达给全国人民,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取得了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伟大胜利。
辩析题
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新闻工作者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个说法不正确。
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要始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党手中的舆论工具,党也要自觉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的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始终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了解并尊重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实现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的统一。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改善党对新闻事业领导的一个重点在于,按照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委政治思想领导的同时,要鼓励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
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闻工作者服从党的领导,不仅指组织上的服从,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使党的思想观点、党的方针政策,迅速、广泛、准确和生动地同群众见面。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新闻工作要做到既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又要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弘扬主旋律,就很难做到文艺的多样化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文艺创作中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要提倡多样化。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文艺工作者的思想修养、审美追求、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这说明,文艺的多样化是由社会和文艺自身规律决定的。
主旋律和多样化是辩证的、有机的统一。主旋律是时代精神、社会正气和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主旋律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题材、形式、手法、风格去表现,它本身是丰富多彩、不断创新的。多样化不能与主旋律背道而驰,而是要与主旋律相呼应相和谐;多样化应该健康向上,不能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的东西。要多样化地唱响主旋律,多种题材、主题、形式、风格的相互促进,文艺园地才能百花盛开。弘扬主旋律需要寓教于乐,提倡多样化不能降格以求。
主旋律并不是指某种题材,而是指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主潮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片面狭隘地理解主旋律的倾向。那种认为只有描写革命历史事件、英雄模范人物的题材才是主旋律的想法和做法,是对主旋律的严重误解。
广播电视节目应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杜绝批评报道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都是广播电视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以正面宣传为主不能杜绝批评报道。
正面宣传,是指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为体现和增强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而提出来的,广播电视节目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
批评报道,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黑暗面以及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所作的揭露和批评。批评报道同样也是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的需要,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在促进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广播电视节目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肯定成绩,赞美真善美,宣传团结稳定的大局。同时,也要认真开展批评报道,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不过,一个时期内,不能把社会生活中的大量消极面集中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展示,而是要在把握本质与主流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地进行批评报道,这既是对客观事实的尊重,又可以避免在群众中产生负面效应。
在新闻实践中只要做到对人民负责就可以了
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全部工作中,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应当是完全统一的。
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党得以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党通过新闻事业同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由于新闻事业覆盖面广,能够把党的声音广泛传递到群众中去。
由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人民的事业,通过专业新闻工作者和非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活动,能把人民的呼声、愿望、批评及时反映出来,并且通过公开的或内部的报道形式传达给党的领导机关。这种生动活泼的联系,使党能够通过新闻事业和群众交谈,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成为党的耳目喉舌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发扬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保持和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纽带作用,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在新形势下不需要再贯彻政治家办报办台的方针了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的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仍然要坚决贯彻政治家办报办台方针。
在新的形势下贯彻政治家办报办台方针,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方针,确保各级各类新闻机构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就要适应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需要,高标准地搞好新闻队伍建设。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
要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要牢牢掌握中央的方针政策,牢牢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严守新闻工作纪委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新闻工作者如果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懂不熟悉,那就宣传不好,甚至出现误导,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要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
要打好知识功底。知识就是力量,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努力掌握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直接有关的知识,同时,还要博览群书,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都应读一此,科技知识也应尽可能多学一些。党的新闻队伍中应该多出一些既懂政治、学识又渊博的编辑、记者、评论员。
要打好新闻业务根底。新闻工作,无论编辑、采访,都需要有业务能力,特别是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
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是能在形式上隐蔽自己的意见
这一点是正确的,是关于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关系的正确描述。
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新闻报道自身特性的要求,是受众接受权利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生存的要求。但是新闻的客观性并不表示所有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新闻报道必须加以选择,有选择就有倾向。
刘少奇同志曾说:“新华社的新闻必须是客观地、真实地、公正地、全面地、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可见,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是相畏相成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性是倾向性的基础,倾向性寓于客观性之中。
新闻报道最忌讳用观念形态的语言去表达,但倾向性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应尽可能做到客观叙述事实,避免主观说教,要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与组织来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把倾向性寓于客观性之中。
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的具体性表现在它不是一个抽象的要领而是有具体的内容。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受到社会伦理和道德等方面的制约,还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和承受限度,等等。
新闻自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开始便具有阶级性,它必然受到阶级关系的制约,而且这种阶级关系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任何新闻自由都具有一事实上的阶级性,代表了一定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
西方所谓的不受限制的、绝对的、全民“普遍权利”的新闻自由观,既违背新闻自由的本质,也不符合新闻传播的历史事实。
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这是马克思关于舆论的观点,是对舆论的精辟总结。它告诉我们,新闻宣传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到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和人民的祸福,是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原则性问题。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同时做好错误舆论的转化工作。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实施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舆论反映人心向背,虽然它对任何人都不发生强制作用,它不能命令人们的行动,也不能规定人民的行为,但它却能产生一种精神的、道义的力量,给人以压力。有的时候,公众的谴责甚至胜于法律和组织纪委的处理。马克思把舆论看作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是舆论的载体,也是舆论的扩大器,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舆论一经新闻媒介传播,便会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一项政策、一种主张经过新闻媒介的宣传解释,就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经过新闻媒介广泛传播的意见,往往会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
社时更是把舆论导向问题提到一个新的理论和认识的高度来强调。他深刻地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与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一论断以鲜明简洁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舆论导向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密切关系,指明了新闻宣传工作所肩负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光荣使命与艰巨任务。
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党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报道的客观、真实与公正。
第五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基础知识
1、安全播出事件的定义是什么?
答:安全播出事件是指发生了影响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和传输的事件,如:人为侵扰、破坏事件,重大灾害事件,在技术设备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中发生的重大人身伤亡事件、重大设备损坏事件,及总局临时界定的其它事件。
2、停播事故的定义是什么?
答:停播事故是指凡不能按规定时间和程序播出、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及信号,或因各种原因造成所播出或传输节目中断、错播或播出、传输效果相当于节目中断者,均为停播。对于节目中断后采取垫播措施的,垫播时长仍记为停播,但垫播的目的是积极挽救、减少停播的影响,在管理考核中按照停播时长的50%扣分。
3、错播的定义是什么? 答:错播是指在规定播出时间播出非原定节目,包括由于节目制作、操作或技术等原因,使实际播出的节目内容不是指定播出的节目(不包括节目的临时调整)。错播时长将计入停播时长。
播出信号质量严重损伤,效果相当于节目中断:因节目制作、传输等原因造成信号质量严重受损,效果相当于节目中断时(主观评价2分或低于2分),计入停播。
4、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两不误”是指什么? 答: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两不误”是指一手抓安全播出工程建设,一手抓安全播出防范工作。
5、广播电视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的定义。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1)中央广播电视80%以上(含)节目出现全国性播出中断或有中断的危险;
2)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中央广播电视重要节目出现全国性播出中断或有中断的危险;
3)非法攻击和破坏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
6、广播电视重大突发事件 的定义。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事件:
1)同一卫星上的中央及自治区卫视节目(节目套数大于15套)同时中断或有中断的危险;
2)自治区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全部中断或有中断的危险; 3)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中央或自治区广播电视重要节目出现全自治区范围的播出中断或有中断的危险;
4)非法攻击和破坏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并对社会稳定造成比较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
7、广播电视较大突发事件 的定义。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事件:
1)中央广播电视40%以下常规节目出现全国性播出中断或有中断的危险;
2)中央及自治区卫视节目(节目套数小于15套)同时中断或有中断的危险;
3)自治区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部分中断或有中断的危险; 4)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省会城市有线电视网络中,中央及地方重要节目出现大范围播出中断或有中断的危险;
5)非法攻击和破坏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并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
8、影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影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技术设备故障、任务操作不当、认为责任性事故、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监督机制落后或不完善。
9、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重大灾害事件的定义。
答:重大灾害事件是指已危及广播电视播出并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灾害事件。
10、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重点时段的定义。
答:重点时段指总局临时指定的重大活动的现场直播、每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含卫星传输及各省上星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含卫星传输)时段。
11、非重点时段和非重要保证期,因主备站、主备系统、主备设备切换造成的视频信号瞬间闪断发生的停播是如何界定的?
答:非重点时段和非重要保证期,因主备站、主备系统、主备设备切换造成的视频信号瞬间闪断,小于等于5秒(音频信号小于等于8秒)暂不记录,大于5秒(音频信号大于8秒)按实际停播时长记入停播(以监测中心记录数据为准);如十分钟内出现两次(含)以上闪断,停播时长累计后记入停播,但事故次数为1次。
12、对于上、下游播出单位之间因传输信号中断造成的停播是如何界定的(下游播出单位有备用传输通路)?
答:对于上、下游播出单位之间因传输信号中断造成的停播,在下游播出单位有备用传输通路的情况下,切换时长小于等于20秒,记上游播出单位停播,切换时长大于20秒,记下游播出单位停播。
13、广播电视重大事件/事故书面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广播电视重大事件/事故书面报告应说明事件/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频率(频道)、节目、设备、事故发生和处理详细过程、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影响范围、造成的损失、有关部门的鉴定意见和领导批示,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事故的处理情况和改进措施。如果事故原因、事故性质、有关部门意见暂时无法完整准确报告,可先报告事件/事故的主要情况,待查出准确原因后,再补报详细报告。
14、省级广电监测机构发现各类重大事件/事故(包括相关用户投诉)应如何处置?
答:省级广电监测机构发现各类重大事件/事故(包括相关用户投诉),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事发单位,且立即电话报告上级安全播出主管部门,同时对其中需要上报总局的重大事件/事故应通过电话、传真或指挥调度平台事故管理系统报告总局安全播出调度中心。
15、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的定义?
答: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是指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等传统节假日、“两会”等重要会议召开期间、重要宣传报道或由上级广电行政部门确定的,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的特殊时期。
16、影响卫星广播电视信号正常传输的主要因素有几点? 答:一是节目源环节;二是节目传输环节;三是地球站上行环节;四是卫星及卫星转发环节;五是空间环境环节;六是地面接收环节。
17、调度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调度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日常播出管理和应急调度指挥。
18、调度指挥中心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调度指挥中心的工作目标是建立“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调度灵活、令行禁止”的调度指挥机制,有效应对各类影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19、应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哪些? 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实时监测,预警,启动预案,实施处置和后处理。
20、调度指挥中心的十六字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调度灵活、令行禁止。
2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突发事件的一般性处置原则。
答:(1)发生政治性破坏和侵扰事件时,以切断非法信号传播为首要任务,采取各种必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小负面影响。(2)发生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或对播出设备造成严重危害的不可抗力事件时,首选要切断非法信号传播,其次要避免设备损毁,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寻求有效的播出方式及早恢复播出。(3)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的要求,发生破坏事件、政治事件、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社会**、战争等)时,要立即上报上级广电行政部门及总局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并积极协调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事件的相关处置工作。(4)各级安全播出指挥部负责对本辖区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调度指挥。
22、根据总局的要求,用户数在万户以上的有线前端要采用何种技术手段确保安全播出?
答:根据总局的要求,用户数在万户以上的有线前端要采用异态报警和自动关断等技术手段确保安全播出。
23、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中心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些子系统? 答: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中心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应急指挥调度通讯系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
24、《江西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答:《江西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是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备保护条例、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有关法律和省有关法规。
25、无线插播的应急处置要求主要有那些?
答:对无线插播的应急处置要求是:(1)当地广电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要立即报告当地610、无委和公安部门,并配合相关单位积极对插播点进行定位排查;(2)要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总局安全播出调度中心;(3)各省调度指挥中心应在4小时内向总局调度指挥中心上报重大事件报告。
26、有线插播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1)减少每一个光节点所带的用户数,最多不能大于500户,尽可能较少插播造成的影响。(2)光缆入地,电缆入墙,减少可以实施插播的线路。(3)采取必要的网络监测设备,提高防范能力。(4)加强线路巡逻,并将防有线插播纳入当地综合治理内容。(5)接到群众举报后,一方面迅速切断非法信号的传播,一方面立即报告当地公安、610办、综治办、当地广电局、省广电局及总局安全播出调度中心。(6)各省调度指挥中心应在4小时内向总局调度指挥中心上报重大事件报告
27、有线网络的防范主要包括防范有线插播和防范非法卫星信号进入有线网。有线插播应在哪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答:
1、减少每个光节点所带的用户数,最多不能大于500户;
2、光缆入地、电缆入墙,减少可以实施插播的线路;
3、采取必要的网络监测设备,提高防范能力;
4、加强线路巡逻,并将防范有线插播纳入当地综合治理内容;
5、接到群众举报后,一方面迅速切断非法信号的传播,一方面立即报告当地公安、610办、综治办、当地广电局、省广电局及总局安全播出调度中心。
6、各省调度指挥中心应在4小时内向总局调度指挥中心上报重大事件报告。
28、在安全播出检查中,对于高低压配电系统的检查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答:外电进电保证措施;低压配电设施配置;UPS保证措施;自发电保证措施;供电电路。
29、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中心应建立那些应急处置流程? 答:必须有卫星非法干扰处置流程,有线插播处置流程,无线插播处置流程等,主要技术系统的故障恢复处置流程,播出事故处置流程。
30、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中心内部管理基本制度应当包括哪些? 答:调度操作流程、应急处置流程、报告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保密制度、技术系统的维护检修制度、收发文制度、重要播出保障期制度、培训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安全播出监督检查制度等。
3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协调最突出的作用是什么? 答:应急协调最突出的作用是当出现非法有线插播和无线插播时,广电部门要与当地的610、无委、公安、综治办等部门协作,共同开展工作,将插播对广播电视播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