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小论文

时间:2019-05-14 02:5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小论文》。

第一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小论文

论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势力的增长。由于中国拥有稳定而众多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支出,因此经常被视为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做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占有一席。

中国虽然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但是仍然有许多经济、社会、环境与政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待克服。此外目前中国在联合国与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美国与过去苏联的程度。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动力和基础,彻底打破各国国家之间的自然和社会界限,把这种无限创造力进一步扩大到了全球范围,但是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它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国际经济政治的不稳定状况,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新科技革命固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也使我国社会发展遭遇巨大的冲击,人口多、底子薄等发展劣势日益彰显。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但是,当今国际局势并不十分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国际经济政治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安全产生直接和巨大的威胁。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传统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这些有利的国际条件,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主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宗教原教旨主义活动,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台独、藏独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也对我国的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直接影响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1.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实现国内政治稳定为基础,争取实现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化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和作用。2.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策调整。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全面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促进现代化建设。其次,不断地调整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改革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合作机制。要不断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国家安全合作的国际经济基础。3.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体制。坚持走制度创新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和文化制度,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其次,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快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步伐。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民主外交路线,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总结: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实现世界与中国之间的均衡发展,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并达到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探索和运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的发展规律,把中国社会推向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和文明的发展道路。

第二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

三明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姓

名:

马菡蔚

系:

外国语学院

级:

11级

业:

商务英语A班

号:

20110461109

提交日期:

2013 年 11 月 1 日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市场经济机制、政府管制机制和文化渗透机制,直接、全面、深刻和持久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念更新、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体制和民主法治国家,保持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机遇 影响 挑战 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动力和基础,彻底打破各国国家之间的自然和社会界限,把这种无限创造力进一步扩大到了全球范围,但是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它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国际经济政治的不稳定状况,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新科技革命固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也使我国社会发展遭遇巨大的冲击,人口多、底子薄等发展劣势日益彰显。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高科技竞争格局之中,我国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还不具备绝对竞争优势,仍然存在着许多高科技风险和隐患。这从根本上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威胁。

(二)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这必然同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产生根本性的冲突和尖锐的斗争。西方国家始终妄图以自由市场民主模式取代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其西化、分化中国的和平演变攻势从未停止,反而借经济全球化之名,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其实质是要瓦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摧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这是对我国政治稳定的一个最大的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但是,当今国际局势并不十分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国际经济政治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安全产生直接和巨大的威胁。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传统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这些有利的国际条件,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主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宗教原教旨主义活动,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台独、藏独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也对我国的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直接影响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更进一步加剧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政治不稳定发展状况,这也会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统一和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政治稳定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

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影响的方向上是国际国内双向互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经济政治发展也对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在影响的内容上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相互转化和全面扩展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直接地推动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世界一体化,不仅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而且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一体化发展。第三,在影响的机制上是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既有功能性影响,更有结构性影响,是一个结构功能关系的整体互动或者制度化发展过程。第四,在影响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并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既有破坏安定团结的不利一面,也有促进政治稳定的有利一面。总起来看是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但是不利因素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第五,在影响的趋势上是政治稳定与政治不稳定交替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存在。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选择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选择。

(一)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

首先,必须树立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稳定观。在全球化条件下,要维护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必须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和保持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实现国内政治稳定为基础,争取实现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化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和作用,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中保证中国社会与政治的稳定发展。其次,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社会稳定大观念,实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全面稳定与协调发展。

(二)是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策调整,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关键。

首先,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全面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走一条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不断实行中国社会与世界发展之间良性互动、全面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按照WTO的基本法律框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促进现代化建设。其次,不断地调整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改革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合作机制。要不断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国家安全合作的国际经济基础。

(三)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体制,是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

首先,坚持走制度创新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和文化制度,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其次,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快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步伐。要及时抓住当前世界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2010年左右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文化新型体制。其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民主外交路线,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结束语:积极探索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发展规律

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研究的课题。无论如何,我们要抓住这些机遇,也要积极的面对这些挑战。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可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实现世界与中国之间的均衡发展,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并达到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探索和运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的发展规律,把中国社会推向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和文明的发展道路。本文的研究仅是一个开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不断开拓,取得更加可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黄高晓.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J].社会主义研究,1998,(5).(19-37)[2]马贝克•哈贝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0.(140-146)

[3]经济合作于发展组织编:《金融市场趋势》,1997年第67期,第98页 [4]薛荣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世界经济〉1998.4 第3-12页 [5]刘廷忠,《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第375-380页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第194页

第三篇: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论文

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结果,它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O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从根源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为此,研究和了解这一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与载体

(一)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1.贸易自由化。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生产国际化。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比如:经济危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波及,会严重地影响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2.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被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总体而言,这种让渡对于有关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它们能够从中得到期望的各种回报。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汇率动荡时期,跨国企业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4.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也让人感到不安和对未来信心不足。市场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基础上的市场扩张、城市化、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富者的过度消费及其消费模式的“传染”、“普及”效应,是地球环境退化和恶化的主因。

四、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措施

1.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联合自强的趋势。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并且在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国家中,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并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

2.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保证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应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圈。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发展中国家还应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

3.大力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但这种升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发展中国家两大历史任务——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时,必须注意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五:总结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心得:“9·11”事件之后,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非传统安全问题中的威胁因素增大,使国际安全形势较以前更形复杂。但从总体而言,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国际形势的总趋势并未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雅尔塔体制的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仅存的超级大国。“一超多强”的国际基本格局的轮廓初步显现,世界也开始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9·11”事件虽然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但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从综合实力来看,美国的惟一超级大国地位并未动摇。欧盟、日本仍然具有相当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惟一能在军事上同美国抗衡的国家,并有着巨大潜力;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在迅速增长,国际影响日益增大。各大国之间存在着利益交合点和冲突点,力量对比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平衡。

布什政府上台以后,奉行单边主义政策,与其他大国的关系趋于紧张。“9·11”事件使美国在战略上和策略上不得不作出某些调整,包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其他大国的态度,将美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向合作和稳定的方向调整。美欧关系、俄美关系、中美关系都发生了一定变化。“9·11”事件并未导致大国的正面对抗或国际力量的失衡。

总的来说,在世纪交替的这一时期,大国关系呈现这样一些特点:

1大国间尽管仍存在各种分歧和利益冲突,但已不再是全面对抗性质,各国在不同程度上也避免采取这种态度。

2各大国间的经济联系更趋密切,你中有,中有你,共同利益领域增多扩大。

3国际关系中的零和性质在降低,共存多赢和两败(或几败)俱伤的性质在增大。这一特征使国家间趋于通过对话、协商、谈判等政治方式解决问题,避免走向极端。

第四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单选(20):第一、二、三章

(第二章重点看全球化问题、第三章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发展演变)名词解释(5)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2、简答(4)/论述(2)

1、世界两极格局特点

材料(2):第一、二章

1、通读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几个阶段,重第二三四阶段)P12、通读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P13

第五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要点

1.世界经济是指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国家集体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

2.世界经济格局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范围的若干主要经济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

3.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方案》,于1947年6月5日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主要内容为:美国为战后西欧的复兴提供看看援助,但受援国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撤除关税壁垒,放松外汇管制,接受美国对“援助”使用情况的监督,实施美国所要求的财政政策等。1948年至1952年,美国以赠款和贷款的方式共向欧洲17国提供了150亿美元的援助。这一计划的实施有助于西欧渡过难关,恢复经济,对欧洲联合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强化了美国对西欧的政治和经济控制。

4.冷战时期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

① 世界政治行为体日益增多

② 欧洲丧失传统的世界政治中心地位,美苏关系主导世界政治的走向

③ 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在世界政治中占据突出地位

④ 冷战长期存在,核军备竞赛激烈

5.世界政治的发展经历了四次变革:

① 欧洲30年战争后的韦斯特法利亚格局时期

② 拿破仑战后的维也纳格局时期

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格局

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极格局时期

6.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冷战全面展开。

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4月4日,美、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军事联盟条约—《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一条约建立的军事联盟组织被称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抗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的军事组织。冷战后北约经济扩大,1999年有19个成员国,2004年北约成员国已增至26个。

8.不结盟运动是由许多刚刚获得解放和独立的中小国家参加的国际性政治运动,反映了这些国家在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环境中,求生存、求和平、求发展的共同愿望。

9.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的原因:

① 全球性的多边合作机制无法满足所有国家开放经济和发展贸易的需求。

② 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成为部分国家经济开放的标志和对外施加压力的手段。③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本国和本地区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④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国际经济规则的运行中更有效地维护成员国的利益。

10.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1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首次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为APEC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形成了高官会议——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三个层次的决策机制。

1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① 对传统国家主权概念的冲击

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的深刻调整

1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① 经济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

② 世界经济政治化,世界政治经济化。

③ 国内政治国际化,国际政治国内化。

④ 安全问题日益多样化。

14.当前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对比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态势

15.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① 单极与多极的较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

③ 国际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因素。

16.美国新经济的特点:

① 其经济扩张周期之长,创造了美国经济史上的最新纪录。

② 经济呈现“二高”(高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与“二低”(睇通货膨胀率、低失业

率)和财政赤字减少并存的局面,出现了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新特征。

③ 美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结构、资本所有权结构等都出现

新变化。

17.美国对外战略的基本内容:

①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产物,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转折,其实质在于通过海外战略收缩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② 老布什总统提出了美国的“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

③ 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其外交的调整集中体现为“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提出。

18.冷战后影响美国对外战略的主要因素(从国际因素看)

① 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对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 “9·11”事件是继苏东剧变以来影响世界最深刻的事件。

19.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主要特征:

① 追求美国霸权和强权的狂热性。

② 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③ 具有强烈的扩张性、进攻性。

④ 单边主要色彩突出。

⑤ 在关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人道主义灾难”、反对恐怖主义的旗号下,推进

具有欺骗性的外交政策。

20.2002年9月,小布什总统在其国家安全战略中首度提出“先发制人”战略。

21.欧洲联盟的建立: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共体,欧共体的建立始于1950年的舒曼计划。

1965年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

22.欧元问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 1990年7月至1993年11月,从“德洛尔报告”到“马约”生效为准备酝酿阶段 ② 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是采取重要实质性行动的阶段。

③ 1999年1月至2002年3月,是欧元正式启动,进入各国流通领域的阶段。(注:欧

元作为欧元区内的唯一法定货币,并非欧盟所有国家吧欧元作为单一货币。)

23.欧盟的主要组织机构及其地位:

① 欧洲理事会,即欧盟首脑会议,由欧盟成员国国家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

成,每半年举行一次例会,负责制定欧洲以图画的总体指导原则,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

② 部长理事会,是仅次于欧洲理事会的决策机构,享有绝大部分立法权,实行主席国

轮值制,任期半年。

③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洲联盟条约》和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欧盟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及负责经贸方面的谈判。

④ 欧洲议会,是欧盟拥有部分立法权和监督、咨询权的机构,可以2/3多数对欧盟委

员会进行弹劾。

⑤ 欧洲法院,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洲联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

在经济一体化范围内,欧洲法院的裁决具有不可逆转性。

24.试析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影响。P127思考题

25.日本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主要原因:

① 得益于战后初期广泛实行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民主改革。

② 得益于美国的支持和保护。

③ 得益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推行。

④ 得益于企业科学管理与富有日本民族特点的经营方式。

26.日本:1955年自由党和民主党的合并即自由民主党(自民党)的成立使众议院选举体制

发生了变化。作为国会的稳定多数,合并后的自民党在后来的38年中一直稳居第一大党的主导位置,形成了自民党一党长期稳定执政的政党体制,这就是所谓的“五五体制”。

27.2003年6月6日,日本国会通过了“有事三法案”。

28.最先明确提出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的是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29.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外交战略的主要内容:

① 立足亚太地区,首先争取成为左右亚太局势的地区的大国

② 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积极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 不断调整军事战略,力求成为军事大国,以此作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

30.独联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元首理事会,由各国国家元首组成。独联体没有中央政权

机构,只有协调机制,其有关决定对成员国没有约束力。

31.俄罗斯的政权体制: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总统制。总统拥有凌驾于议会、政府、法院之

上的重要权力。因此,俄罗斯的政权体制被认为是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总统集权制”。

32.俄罗斯的政党体制:多党制

33.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构建及调整:

第一阶段,“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及其修正。

1997年12月,俄总统正式批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标志俄全方位外交政

策的形成。

第二阶段,实施“多极化外交”政策。

首先,以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为战略重点。

其次,与西方既合作又抗争,谋求建立平等关系。

再次,积极加强与亚太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34.南南合作打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

第二阶段,扩大影响阶段(20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向区域一体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35.南南合作的表现:

①新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出现,原有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开展新的合作。②南南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阔。

③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重新趋于活跃。

36.冷战后,南北关系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

①发达国家将“人权”问题的矛头转向发展中国家。

②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安全和军控的重点。

③南北关系矛盾更加尖锐,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④ 出现了区域南北合作新形势

37.南北关系呈现相对缓和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①南北相互依存的加深制约了南北矛盾的发展。

②南北贫富悬殊问题已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③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改善南北关系的纽带。

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政治上由“主从关系”向“伙伴关系”过渡,经济上由不平等往来转向对等合作的迹象。

38.试分析发展中大国崛起的国际影响。(答案在P203、204)

39.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外交战略及其调整

第一阶段:50年代,“一边倒”与抗衡美国的“遏制”

第二阶段:60年代,坚持自主,“反帝、反修”

第三阶段:70年代,“一条线”战略

40.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第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外交的立足点。

41.中美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处于非敌非友的不确定关系

②双方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不平衡

③双方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

④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42.国际组织的概念

广义:凡是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者政府、政党、民间团体以及基于特定的非赢利性目的和任务,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而建立的各种常设机构。

狭义:指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一种国家联盟或者国家联合体,是其成员国政府,为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特定目标,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创立的一种常设体系或机构。

43.国际组织的分类:

①按照基本性质和职能来划分,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②按照地域的特点来划分,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与区域性国际组织

③按照成员的法律地位来划分,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

44.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

①充当多边外交场所和国际论坛,为其成员进行国际交往提供活动空间。

②进行世界范围的信息收集和交流活动,并协调各成员国的行动。

③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国际社会管理者的角色。

④发挥着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维护者的作用。

45.联合国建立的三个阶段:

①酝酿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1944年8月)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1943年10月—《莫斯科宣言》

②准备和规划阶段(1944年8月——1945年6月)

1944年8月—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塔尔塔会议

1945年旧金山会议

③联合国的正式建立(1945年6月——10月)

1945年6月26日,各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1945年10月24日,宪章得到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过半数国家批准,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46.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47.联合国的作用:

①推进世界范围的非殖民化运动,结束种族隔离制度。

②编纂和完善国际法及各类国际行为规范。

③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④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改善人类所处的环境。

48.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贫富分化的加剧是国际恐怖主义赖以滋生的经济根源。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史国际恐怖主义蔓延的政治诱因。

③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是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重要根源。

49.反恐与反霸的关系问题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不等于反对哪一个国家,要把反对霸权主义行为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大国发展正常双边外交关系区分开来,从而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和立场。

第二,践踏他国主权的霸权主义行为的增多与国际恐怖活动的日益频繁时有相关性的,从某种角度讲,正是由于美国的单边主义强硬行为及其战争政策,才招致了一些地区反美情绪的高涨和恐怖性报复行动的不断增加,因此反对霸权主义也有利于更有效地达到遏制恐怖主义的目的。

第三,不能因为反对霸权主义而缩减反恐力度,反对恐怖主义是各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反恐与反霸二者并不矛盾,讲国际反恐斗争引向以联合国为主导的正常轨道,也将是对大国霸权主义的一种制约。

第四,国际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性质和表现不用,因而打击恐怖主义和反对霸权主义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50.中国的新安全观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影响。P277-282

5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注重解决南北问题。

②致力于建立一个多极世界。

③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和谐世界。

④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倡导发展模式多样化。

⑤树立以追求共同安全为目标的新安全观。

下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心得体会

    通过本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分歧:(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By丘钟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为搞好本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确保本课程的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强莉 说到经济与政治,脑中闪现的就是柴米油盐和村委会选举,如果再加上定语“世界”二字,我也只能徒叹奈何!起初,我感性的认为这门课就是对高中......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答题

    1.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 首先,迎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对加快科技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当前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组 前 言 关于本大纲的说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从2006级起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作为学校的......

    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的格式要求[小编整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题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及述评》 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页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

    三明学院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论文

    三明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姓名:院系:年级: 专业: 学号: 提交日期:2012 年3 月26 日 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选题指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选题指南 (备注:以下各条是选题指南,不是具体题目,题目自拟)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分析 3、欧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