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旧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差异的探讨
新旧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差异的探讨
新的会计制度的颁布势必弥补了就会计制度的缺陷。1998年针对医院会计核算问题,我国开始实施新一项《医院会计制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医院会计核算的准确率。近年来,我国对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往的《医院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当前医院财务的需求。因此,我国财政部于2009年8月对《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再一次的修订,针对基金的提取、对外投资、存款利息的等问题做出了一定的修正,虽然新的医疗制度比之前旧的医疗制度完善了很多,但是新的医疗制度逐渐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脱节。笔者通过比较新旧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的差异,为当前的医院会计制度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新旧会计制度的几点主要差异
1.两者的缺点
旧医疗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有3个缺点:其中最大的缺点为会计核算缺失,主要表现为很多项目无法进行核算。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和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医疗单位都出现了一些无法预算的项目,这对于医院来说财务就成了最大的漏洞。其二的缺点就是医疗收入没有全部计算。医疗单位的收入有医院对病人收取的费用还包括了一些医疗研究课题等重要的合作项目上,以往的制度单单只有医院对病人的收入,却忽视了其他的能带来收入的核算上。其三是收费收入的权责制度不完善,医院在出现欠款现象时没有专门的责任人处理此事,导致了部分的坏账、烂账,当然其他情况下的权责不对称现象也时有发生。
新会计制度则表现为资产特征和确认标准不明确。固定资产是指生产的商品、生产力以及经营管理的持有全,最重要的就是资产的使用寿命。其次就是财务报告体系的不完善。医院的资金使用和支出都应有相应的记录,当医院工作人员需要动用财务时,都应取得领导批准后才能到财务处去领取需要的资金。但是在这一方面,新会计制度的管理体系上还是有不完善的。第三十会计科目的不完善。新制度虽然对会计科目体系做了一定的调整,但还是需要添加资产类和医院收入等方面的信息。尤其是资产的分类上并不明确,导致了会计核算的不准确性。
2.新制度比旧制度增加或调整的范围
一是新制度调整了使用范围,加入了基层医疗机构上的单独制定;二是规范了几种支付会计核算,简单点说就是增设了两种额度的会计科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会计科目[1];三是增设了对科技资金的管理。在旧制度中,科教资金不纳入资金管理的范畴,它是作为一种专用资金进行项目管理的,是一项不定期款项。以往的核算中,由于没有加入科技资金的管理,医院的整体收入会出现偏差,也就无法反应医院的收支情况;四是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加以完善。旧制度中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是非常不健全的,当时对核算的对象范围偏窄,各地的执行标准没有得到统一,医院把医疗成本单纯的分成了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两个部分,造成了各个医院的成本核算的内容过少,缺乏了成本信息等的统一,从而影响了医院对绩效评价的实施。五是紧跟新医改。新制度把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科目纳入了医疗科目中,把两者合并成为了医疗业务成本,从而避免了药品的随意抽成,杜绝了药品无限贵的问题[2]。其他的改善还包括了医院财务报告体系等的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和方式的调整、会计报表格式细节调整等情况。
二、提出的几点建议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虽然存在着局限性,但是医院方面并不能改变它,因此,医院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处理方法。
第一从核算内容出发,医院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界定后,明确界定的范围,并避免一些无形资产起到的费用影响,从而了解无形资产在核算中的最用。药品方面则应该以内部和外部两者进行区分,根据两者自检的分类配比来明确医院的实际收入。
第二是从核算方式出发,为了满足医院的资本最大化,可以选择分期计入的方式来缩减较大金额支出对医院财务的影响。再则,药品的支出应该有明确的核算,对那种情况的结算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为资金的使用过程制定一套完整的利用体系。资金的收入与支出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并做好相关的总结,加以分析,从而有利于下一年对资金核算标准的制定。
医院的会计制度还要重视医院的会计科目的体系改革,会计信息要保持一定的完整性,这样才能准确的反映医院经济活动。会计科目包括了资产类的分类和统一,尤其是医院的基础建设拨款及几件工程的明细科目,能够确保医院在这一方面的会计核算应该更加的清晰[3]。医院收入科目应从不同级别的科目进行添加,比如在一级科目中增设横向收入,或者在二级科目中增加卫生材料等等都是现行会计制度核算中需要改善之处。
第二篇: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差异分析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差异分析
孙聪慧
管理学院 会计11-4班 0911448
1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1998年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已凸显一系列问题。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新《医院会计制度》,是推进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差异
引言:
财政部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与2010年12月底、2011年1月初同步推出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五项制度,即:修订和印发了《医院会计制度》(财社[2010]306号)和《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制定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财社[2010]26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印发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会协[2011]3号)。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1998年11月17日财政部、卫生部发布的《医院财务制度》(财社[1998]148号)同时废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自2011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
新制度的施行并不代表医院会计核算的从头开始,会计核算是会计主体的经济反映,其初始化设立的资产和负债是旧制度核算的延续,可视同一个会计期间的结束与新会计期间的开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会计处理的方式建立。比照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衔接的原则,医院新旧会计证制度衔接的基本思路应为:一是按照旧制度清查资产、负债和权益,确定旧制度下的资产与负债;二是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新会计政策的规定,制定医院的具体会计政策,如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开办费的摊销等;三是按照新会计政策调整旧制度结束日的资产、负债和权益,并建立调整档案,包括折旧的调整依据、报批手续等;四是按照新会计政策的核算规定,建立新旧科目的对应关系,作为资产、负债和权益的期初余额。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差异分析
与旧的医院会计制度相比,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新增了与国有资产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工资津补贴等有关财政改革的会计清算内容。
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惯例,合并了医疗和药品的收支核算,不再分摊管理费用,促使新制度下医院的医疗和药品收支更加匹配、成本核算体系不断健全,同时理清科研教学经费的核算问题。这些措施的推行,使得自制药品和材料的成本核算更加完善,科教收支的会计处理流程更为明确。
规定预算会计信息主要通过对预算会计科目的专门设置或采用备查簿的方式获取,使“核算收支、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更加明确,从而兼顾了预算管理。
重新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且折旧额分期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中,突出权责发生制,全面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同时,规定将基建会计费用纳入“大帐”,从而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使医疗成本的确定更为合理。
为了进一步完善报表体系,新制度中以“收入费用总代表”替代了旧制度中“收入支出总表”,另外增加了现金流量表、基建投资表,预算收支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相应的会计报表附注。
(一)适用范围有所改变
新会计制度是在旧会计制度相对较为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目的是“规范医院财务行为”而不是旧会计制度的“规范加强会计核算”;因此新会计制度的发展目标也由原来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变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目标更明确,要求更高。此外,新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也有所调整,旧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公立医院,而新会计制度调整了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国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包括门诊部、专科医院、中医院、综合医院及疗养所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但不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针对乡镇卫生院和城市卫生院服务中心(站)等医疗卫生机构,则采用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制度。同时,对于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可适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
(二)会计核算相应作出调整
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不再是收付实现制。这是一个根本上的改变,因医院的特殊性,住院病人跨月结算的金额较大,按照权责发生制是适合行业实
际的,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惯例的。
新会计制度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预算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政策规范的有机衔接,有利于各项财政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按照国库管理改革要求,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余)”科目,并要求“财政补助结转(余)”、“财政补助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按照或参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明细科目;在“固定资产清理”和“无形资产”等科目说明中考虑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等。
取消固定资金和修购资金,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旧会计制度规定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从相关支出中提取修购资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这一方面造成了资产价值虚增,另一方面造成资产购置支出重复列支。新会计制度取消了固定资金和修购资金,规定对医院除图书外的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以反映资产因使用消耗而发生的价值减少,进而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同时规定对固定资产折旧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对于用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购建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在计提折旧时增加累计折旧,但不计入医疗业务成本,而是冲减待冲基金。这样有利于较好的体现医院的补偿机制,有利于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和项目管理要求反映财政补助项目、科教项目的收支结余情况。江医院财政补助、科教项目以外的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计入各期医疗业务成本,有利于完善医疗成本的核算,真实反映医疗成本,体现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
(三)强化全面收支管理,将医院基建账目并入会计“大帐”
在旧的会计制度体系下,医院的基本建设项目在办理竣工决算前不在医院会计“大帐”中核算,与之相关的资产负债未在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使得医院基建会计核算与医院总账会计核算脱节,造成医院会计信息很不完整,不利于加强医院的资产负债管理,不利于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新会计制度通过增设“在建工程—基建工程”明细科目、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增设“项目支出”明细科目等,将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并轨整合,这将进一步增强医院资产负债及其他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四)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健全财务报告与分析
新的会计制度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现金流量表、基本建设收入支出表、会计报表附注、相关附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以及一系列成本报表,改进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的项目及排列方式。在新制度下,现有的报表体系更加完整,创造性的解决了医院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现金流量表的使用,增强了医院对现金的规划,大大提升了医院对其整体资金的使用效率。
此外,各种成本报表的应用,使医院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成本都得以展示,公众可以从成本报表上了解医疗收费的合理性。同时,成本报表的结构也有所调整。为了方便财政部门和医院主管部门的监管,医院需要编制财政补助收支表。不同财务报表的增加,使医院会计报表体系更加完整,尤其是与企业财务报表较高的相似度,从而大大提升了权责发生制的应用程度,也是医院财务发展走向完善的标志。
(五)医药分开,药品,药品收入核算发生变化
一直以来,由于财政补助不足,药品加成是国家给予医疗机构的一项补偿政策,“以药补医”、“以药养医”可以说是国家财政资金不足情况下的一种无奈选择。在这一政策下,由于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非常高,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在原会计制度中对“药品收入”及与之相关的“药品支出”单设科目,单独核算。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以药养医”的意见越来越大,国家也在加速推进医、药分开改革。
新制度将原制度下的“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两个科目合并为“医疗收入”一个科目,将“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两个科目合并为“医疗业务成本”一个科目,配合弱化药品加成对医院的补偿作用。这种核算方法避免了管理费用在药品支出与医疗支出之间的不合理分摊,解决了药品与医疗收支不配比的情况。
(六)明确了“医疗风险基金”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规定在“专用基金”科目下增设“医疗风险基金”明细科目,核算医院按规定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计提医疗风险基金时,计入医疗业务成本并增加专用基金中医疗风险基金。按规定使用医疗风险基金时,冲减专用基金中的医疗风险基金。这为规范医疗过失或医疗差错给医院造成损失的风险,提供了准备基金。
(七)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财政部最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第七十条中规定“医院财务报告应按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不仅是政府加强对公立医院管理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建立医院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不仅可以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更有助于增强医院财务透明度和社会公信
力。有利于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加强医疗机构审计监督,保障医疗机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合法、规范。
(八)增加了财政预算改革的相关内容
新制度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预算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要求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及预算收入的增减因素,预测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编制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新制度所规定的预算要求,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政策规范的有机衔接,有利于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
结语
新医院会计制度使会计核算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对于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提高医院会计核算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为正确核算医院成本费用提供了良好的会计基础。这不仅推进和深化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提高公立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财会管理水平,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对促进医院科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卫生部 《医院财务制度》 财社[2010]306号
[2] 财政部;卫生部 《医院财务制度》 财社[1998]148号
[3] 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 财会[2010]27号
[4] 杨建玲《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区别》 [期刊论文]财经界
[5] 张岚《医院会计》 [期刊论文] 财经界 2011
[6] 王志勇《新医改政策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及其改革相关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
年09期
[7] 张立《试论医院新会计制度的四大变化及实施准备》[J];现代医院管理;2011年04期
[8] 周新燕;汤建凤《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探究》[J];财会通讯;2011年28期
第三篇:新旧会计准则下损益处理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下损益处理的若干差异
□ 文 宋月霞
2007年1月1日开始,企业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由于倾向于与国际准则趋同,在诸多会计处理规范上与旧制度有较大差异,本文就成本、费用、损失和收入,利得的确认和计量,介绍新旧制度的若干差异。
一、费用、成本、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一)开办费
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开办费计入递延资产,分5年摊销计入管理费用;《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开办费发生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的月份一次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新准则完全变更了上述规范,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科目,货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福利费
旧制度下,所有企业均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基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实际使用时再借记该科目和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所有企业不再按工资总额计提职工福利基金,而按实际支付的福利费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该规定与新的《企业所科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合称新税法)的规定相问,但新税法对该费用设置了上限,规定只能在不超过年工资总额14%的范围内在税前扣除。
因此,在新的财务制度下,职工福利费核算的具体账务处理应为:
1.执行旧制度的企业:(1)企业实际发生应归类于职工福利费的支出,借记“应付福利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期末,应将当期支付的福利费,按照其当期分配工资的比例等相对合理的方法,分配到各有关成本费用科目,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2006年年末结余的福利费,可以在支出福利费超过年工资总额14%时,超支部分直接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
2.执行新准则的企业:(1)发生福利费支出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期末,再按当期分配工资比例或其他最近于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
3.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管理方法不变;(1)提取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职工福利费”科目(执行新准则的单位);(2)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福利费”、“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新税法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仍可从成本费用中列支职工福利费。
(三)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以按照年末应收款余额的3———5%和库存商品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和商品削价准备,其相应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2.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根据预计可收回金额、市价或可变现净值低于相应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非流动资产不得计提减值准备。计提以上三项准备的相应损失,分别计入管理费用和投资收益。
3.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应根据预计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可实现、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短期投资或存货的跌价准备,以及长期的投资、委托货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应损失,除投资、委托贷款的减值损失计入投资收益外。其他与流动资产相关的,计入管理费用;与非流动资产相关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都规定,已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以后如果其价值得以恢复,已确认的减值应予以转回。转回时,应作与计提时相反的会计分录。
4.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应当按照各类资产应确认的减值损失,分别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货款损失准备,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商誉等十几项资产减值准备,相应的损失统一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不计入其他损益科目。
对于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的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其相应的收益或损失统一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上述资产中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外,均不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新准则规定,已提减值准备的流动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货款等,以后如果相关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按已提减值准备余额与恢复增加的价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与计提时相反的会计分录,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而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当然,在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等情况下转销的除外。
(四)进货费用
1.旧的三种会计制度规定,商业企业商品采购过程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及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用和其他相关税费,均应在发生时直接作为期间费用计入“营业费用”、“经营费用”科目。
2.则下,只设置“销售费用”科目,不设置“营业费用”、“经营费用”等可包含进货费用的科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规定:商业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时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的存货成本。
二.收入、利得的确认和计量
(一)政府补助收益
1.旧的三种会计制度下:(1)政府拨款附有专门用途且按相关文件规定应免征所得税的,应先计入专项应付款,用后形成企业经营资产的,其价值再转入资产公积;(2)企业收到先征后返还、先征后退的营业税、消费税和按国家税法规定返还的企业所得税,应在收到时分别贷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等科目;(3)企业收到退还的增值税、按地方优惠政策退还的所得税和收到没有规定免征所得税的财政补助,应贷记“补贴收入”科目;(4)企业应收按销量或工作量和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按期给予定额补贴,可在期末先借记“其他应收款”(小企业)、“应收补贴款”(其他企业)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实际收到时再转销应收项目。
2.新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及其《应用指南》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两类,其补助形式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资产四种。相关的账务处理规范为:(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取得时,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项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即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按期分摊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如果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转让,出售、报废损毁的,其尚未分摊完的递延收益余额亦应转入营业外收入。(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应在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或损失时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前期发生或本期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3)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入账,无法取得公允价值的,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名义金额为1元(单价),具体确认原则同上。
(二)固定资产盘盈收益
1.旧的三种制度都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重置净值确认其价值,其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2.新准则规定:盘盈业务作为更正前期差错处理。将资产盘盈作为重要的前期差错处理时(通常指盘固定资产价值占企业固定资产总价值10%及以上),具体操作比较复杂,需要编制调账、调表共三套调整分录,分别调整入账的账务、入账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年初数)和利润表的上期金额(上年数),将盘盈利得计入以前损益(营业外收入)。限于篇幅,不作详细介绍。
(三)债务重组、受赠资产、核销债务收益
1.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债务重组收益、受赠收益扣除应交所得税,净收益均应计入资本公积,转销无法偿还应付款项的收益,则应付计入营业外收入。
2.《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都规定:企业债务重组、受赠资产和无法转销支付的应付款,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净收益,均应计入资本公积。
3.新准则规定:企业债务重组、受赠资产收益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其中债务重组的债务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偿还债务支付的资产或发行股份(债转股)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重组收益并收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重组债务时支付的资产或发行股份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或面值总额的差额,按转让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并确认转让损益,或按发行股份确认资本公积。
作者未见新准则中有转销无法偿还应付款项的账务处理规范,但按新准则的基本精神,转销无法清偿应付款项的收益应参照受赠确认营业外收入。
(四)股权投资差额
所谓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称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称为股权投资贷方差额。
1.执行行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对投资时存在的股权投资差额,均不作账务处理。
2.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确认初始投资成本时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单设“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明细科目核算,分期摊销记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存在贷方差额的,将差额转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无论确认“股权投资差额”或转增资本公积,均应同时调整投资成本。
3.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取得投资时存在投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不作账务处理;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第四篇: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差异比较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 企业 会计 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 中国 经济 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 社会 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性的跨越和 历史 性的突破。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准则,现就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差异比较如下。
一、补充新准则,形成系统化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现行准则的基础上增添了若干新准则,例如: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准则《投资性房地产》(no.3),涉及农业的准则《生物资产》(no.5),涉及 金融、证券行业的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no.22)、《金融资产转移》(no.23)、《套期保值》(no.24)、《金融工具列报》(no.37)等,涉及保险企业的准则《原保险合同》(no.25)和《再保险合同》(no.26),涉及能源企业的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no.27),涉及外贸企业的准则《外币折算》(no.19)以及涉及薪酬和个人收入的准则《职工薪酬》(no.9)《、企业年金基金》(no.10)、《股份支付》(no.11)及《政府补助》(no.16)等,使我国不同行业企业在遇到具有行业特色的特殊性 问题 时直接有据可依。另外,新准则中还增添了《每股收益》(no.34)和《分部报告》(no.35)等准则,对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具体 计算 方法 和分部报告的具体披露 内容 与方法等事项做了详细规定。对于第一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所可能引发的问题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no.38)中进行了相应规范。
二、核算一般原则的变动,操作性更强
与现行基本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基本准则中取消了对历史成本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明确规定,并且对于配比原则也未在“总则”中单独列项反映,而是在“费用”第35条中规定:“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期,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这实际上就是现行准则中所谓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可比”,但新的说法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此外,该条中还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实际上已经反映了现行准则中关于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规定,但上述说法更能反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
三、增加了新的会计计量属性
在基本准则中单列一章对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系统规定,除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已有计量属性外,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交易公平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房地产性投资》、《生物资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
四、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新规定
我国现行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都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商誉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但是从我国实际运行情况看,该规定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操纵损益的主要手段,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此,针对我国 目前 所处的特殊经济环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另外,我国现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都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为此,本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要求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本准则还对资产公允价值、处置费用以及现值的计算等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指南,以便于实务操作。
五、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变更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4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现行准则中所允许的发出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规定,这对于那些生产周期较长、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上市公司将产生一定的 影响。例如: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下跌过程中,如果改为“先进先出法”,将会导致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
第五篇:新旧会计准则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
目录
一、基本准则的差异.......................................................................................................................3
二、存货...........................................................................................................................................6
三、长期股权投资...........................................................................................................................7
四、固定资产...................................................................................................................................8
五、无形资产...................................................................................................................................9
六、资产减值...................................................................................................................................9
七、职工薪酬.................................................................................................................................11
八、收入.........................................................................................................................................11
九、政府补助.................................................................................................................................11
十、所得税.....................................................................................................................................12
十一、关联方披露.........................................................................................................................13
十二、外币折算.............................................................................................................................13
十三、财务报告.............................................................................................................................14 1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同时发布了新的39项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2006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相应的应用指南,这就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
自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开始,我国的会计标准始终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先后颁发了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同时还有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出台、修订。新准则实施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执行原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并存体系(以下简称原准则),同时,也有极少数企业执行原行业会计制度。近年来出于适应WTO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各国司法机关相继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未来几年里将有90多个国家会强制性要求或同意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发布了新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起已经在上市公司、部分中央国有企业范围内执行,2008年实施范围将扩大到中央国有企业,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统一执行新准则。
新准则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实质性的趋同,只在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等几个特殊问题会计处理上,保持了“中国特色”。
原准则体系由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及若干补充规定(如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组成,要求企业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或者《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新准则发布并实施后,其实施范围、内容及约束力等都比原准则有所加强,可以单独实施(不要求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原准则偏重于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新准则规范的范围扩展到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覆盖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在涉及的领域上、会计处理方法等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原准则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一、基本准则的差异
我国的新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地位,属于部门规章,由财政部金人庆部长于2006年2月15日以第33号部长令签发;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则属于规范性文件,分别于2006年2月15日和2006年10月30日以财政部文件印发。
(一)会计原则的差异
原准则规定了13项基本原则,包含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实际成本计量、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谨慎性、重要性;新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8项。
新准则将权责发生制由会计原则改为会计基本假设,原因是权责发生制是会计基础,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问题,层次较高。
由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新准则已经无法将实际成本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原则,所以新准则不再保留实际成本计量原则。
(二)会计要素的差异
新准则重新定义了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原准则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六类,并分别定义、解释、说明;新准则按照资产流动性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强调了资产的三个特征:
1、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
2、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3、包含未来经济利益。
(三)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差异
从会计的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新准则规定的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原准则无计量属性的概念,会计计量可以选择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四种方式中的一种,不能按照公允价值的进行会计计量。
新准则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是因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资本市场也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的交易已较为活跃,已经具备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同时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也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的需要。
原准则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强调历史成本,并从谨慎性原则考虑,因此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多数资产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即历史成本)与市价或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实际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新准则与原准则最大的不同,使资产计价更公允。
也正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新准则才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原因是可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我国新准则规定,企业在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经济事项也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1、公允价值与金融工具(1)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在2006开始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从1160点涨到2007年的最高点4500点,上涨了约3倍,但平均市盈率、平均市净率却没有增加多少,原因是上市公司的业绩都大幅度提高。当中,除一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确实有所提高外,新准则的实行也是业绩大幅度提高的因素之一,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雅戈尔2006报告披露的净资产为45亿,其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调节表披 露的净资产为73亿,相差28亿,近60%多,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其持有中信证券6.16%的股份(18366.56万股),该股票市值为50亿,投资成本只有3.1亿,按照新准则该投资应按照公允价值(市价)计量,从而使净资产猛增,如果股价不发生较大幅度变化,市净率也会减小很多。
(2)对净利润的影响
东方集团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实现净利润3057.77万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93.05万元,是因其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市值)增加所致,这项损益,在原准则下是得不到实现的,也就是说,因新准则的实施,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增加了企业的净利润10.60%,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2、公允价值与债务重组
另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对企业的一些特殊业务也影响很大,从而也会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净资产。比如债务重组,新准则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原准则实施前的以行业会计制度为主的会计体系,要求债务重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企业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获得利润,但是原准则规定,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公司资本公积,不再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
在新准则下,对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一旦债权人让步进行债务重组,所得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大大提高其每股收益。
例如,*ST长控(600137,SH),2006年12月20日因债务重组、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停牌,2007年4月13日股改后复牌,开盘第一笔14.36元,第二笔成交价就已经变成了29.74元,第三笔则是40元,随后的半个小时迅速上升到了85元,涨幅高达1083.84%;因异常波动,下午上交所要求*ST长控临时停牌,到7月份,该股票暴跌到22.80元。
该股票的炒作,源于该上市公司公告2007年业绩大幅度提高(其2007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4.726元)。表面上看,按该公司一季度的公告,每股收益4.726 元,按照保守的20倍市盈率计算,股价应该是94元,但是这个每股收益是一次性的,来自于债务重组利得,来自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所支付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不过是在新准则下的账面虚假繁荣。由于中小投资者对新准则不熟悉,按照原准则下的思维去投资,结果损失惨重。
3、公允价值与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新准则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单独核算,并要求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如果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但新准则要求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并且,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在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或改变使用性质)之前,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所以,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性核算投资性房地产还是比较受限的,由于大多数企业对所持有全部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的难度较大,所以一般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二、存货核算的差异
(一)取消“后进先出”的计价方法
原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进行计价。采用“后进先出”对存货进行计价,主要是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但“后进先出”并不能反映存货的实际流转,因此新准则没有保留该方法,这与国际会计准则是一致的。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二)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也应计入存货成本
原准则中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 6 他税金”,不包括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用等,这些费用都作为营业费用处理;新准则规定,上述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三)符合条件的借款费用可以计入存货成本
新准则规定,企业借款购建或者生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这类存货主要包括用于对外出售的房地产、大型机械设备等,其特点是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或者生产过程,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
原准则规定,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属于财务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允许资本化。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差异
(一)核算范围不同
新准则将原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范围进一步细分,除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进行重新分类,根据投资的性质可以分为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三项,分属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二)取消了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
(三)对子公司的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原准则规定,母公司持有的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新准则要求采用成本法,但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要调整为权益法。
(四)改变了权益法下投资损益的确认方法
1、投资损益的确认基础
原准则规定,应按照持股比较确认投资损益;新准则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应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2、超额亏损的确认
确认被投资单位净亏损时,原准则规定应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为限;新准则考虑投资企业是否应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确认损失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3、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的考虑
新准则要求,在确认被投资单位净损益时,应统一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原准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五)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的差异
新准则新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处理,并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做不同处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入账,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入账。
原准则没有涉及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四、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异
(一)在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中引入现值计量属性
新准则对购买固定资产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情况下的会计处理作了具体规定,要求以现值入账;原准则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在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中引入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对特殊行业的特殊固定资产,如核电站、矿山、化工厂等需要承担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义务所需的支出,应当作为弃置费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后作为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入账;原准则对此没有规定。
(三)增加预计净残值的定义
(四)改变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原准则是作为营业外收入入账。
(五)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的会计处理不同
新准则将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原准则是单设“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可以与固定资产一起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六)新准则将原准则的核算范围进一步细分,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分别核算。
五、无形资产核算的差异
(一)允许部分开发费用资本化
原准则规定,研究开发费用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对于符合规定条件的开发支出,可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二)区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
原准则规定,所有无形资产均须按照一定的期限分摊计入损益;新准则规定,应区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只进行减值测试。
(三)允许部分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计入成本
原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摊销区不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摊销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准则要求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六、资产减值核算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主要规范了企业非流动资产的减值会计问题,具体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一)改变了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
原准则要求企业对各项资产应当定期或者只属于每年终了进行减值测 9 试;新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二)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
新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原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销售净价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较高者确定。
(三)引入资产组的概念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同时,在认定资产组时,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如果按照生产线、业务种类还是按照地区或者区域等)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
(四)规定了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处理
(五)对于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作了禁止性规定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原准则对此没有规定。
新准则对于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作了禁止性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利润操纵,但并不能因此说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操纵利润的途径被封死。原因是这一规定只限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资产减值损失,而对于存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等,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这些减值损失,是可以转回的。
七、职工薪酬核算的差异
(一)界定了完整的企业人工成本的概念和范围
原准则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职工薪酬概念,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核算不完整、不准确,比较分散。新准则从薪酬的本质出发,规定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三服务所给与火付出的所有代价、对价,均构成职工薪酬,多方位、多角度的规范了职工薪酬对内容。
(二)将非货币性福利均作为职工薪酬
原准则对于企业向职工提供的许多非货币性福利都没有纳入职工薪酬核算;新准则则将这些非货币性福利纳入职工薪酬,并规定了处理方法。
(三)强调辞退福利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处理
原准则没有规定辞退福利,企业一般在实际支付时计入当期费用。新准则从资产负债表角度出发,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规定了辞退福利的概念及其会计处理。
八、收入核算的差异
(一)改变了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收入确认时点和计量方法
新准则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在具有融资性质时,应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时间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二)明确了利息收入金额的计量方法
新准则明确规定,利息收入金额按照他人使用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原准则规定,按照使用时间和适用利率来确定。
九、政府补助核算的差异
(一)明确了政府补助的概念和分类
新准则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 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特征:
1、无偿性
这是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
2、直接取得的资产
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直接取得的资产,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内容,如税收优惠中直接减征、免征等。另外,增值税出口退税也不属于政府补助,原因是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实际工作中,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所以,在新准则下,应首先判断拨款属于政府补助还是政府的资本性投入,属于政府补助的,应当区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二)统一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统一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规定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要求采用收益法中的总额法处理,将政府补助全额计入收益(营业外收入、递延收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计入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形成并可供使用时起,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各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属于政府资本性投入的,应通过“专项应付款”核算。
十、所得税核算的差异
原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和以利润表为基础的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新准则统一了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计算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然后与资产负债表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 12 债,同时考虑应纳所得税税额,计算所得税费用,并根据情况分别计入应交税金、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商誉等科目。
十一、关联方披露核算的差异
(一)取消了有关个别财务报表中关联方及其交易信息披露的豁免 原准则不要求在与合并财务报表一同提供的母公司财务报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新准则规定,企业个别财务报表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
(二)拓宽了关联方的外延
原准则规定,直接地对企业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企业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属于关联方。
新准则规定,间接地对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母公司的关键关联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也属于关联方。
(三)增加了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
新准则规定了对有关最终控制方名称、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母公司名称、未结算项目的条款条件以及坏账准备等相关信息进行披露的规定。
原准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十二、外币折算核算的差异
(一)明确了记账本位币确定要求
原准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新准则只强调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为基础,并规定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 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改变了外币投入资本的折算方法
原制度规定,外部投入资本有合同约定汇率的,在收到外币资本投入时,按照合同约定汇率折算;没有合同约定汇率的,按照收到外币资本投入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新准则规定,所有外币交易的外币金额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时,均应按照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货币性项目及非货币性项目均如此,外币投入资本也不例外。
(三)增加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处理
原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所有非货币性资产均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含汇率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十三、财务报告核算的差异
(一)统一了财务报表的组成与内容
原准则规定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新准则规定,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但没有规范利润分配表的列报。
1、资产负债表
新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中各项资产,按照流动性列示,区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两类;原准则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等。
新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未单独列示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项目,也未明确说明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科目在报表中如何披露。从2007年第一季度几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报表看,有的将待摊费用放在其它应收款科目(如吉恩镍业),有的放在预付账款科目(如广船国际),有的放在其他流动资产科目(如东方锅炉)。原准则规定的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一次性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性购买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可以看出,待摊费用不符合应收款项的定义。由于新准则没有定义待摊费用,但待摊费用作为一个重要科目并不能取消,又不符合流动资产的其他各项目的定义,所以作为其他流动资产披露比较合适。
对于预提费用,情况则不同,预提费用是可以确指将来要支付给某一客户、某一项目的款项,放在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核算是合适的。
2、利润表
原准则要求列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新准则考虑到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日益多元化,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不易区分,因此简化了单列项目,直接列报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
新准则将原准则表外披露的每股收益指标,作为利润表内的披露项目。
3、现金流量表
原准则要求,现金流量表只需披露本期数;新准则要求填列“本期金额”、“上期金额”,另外根据新准则的其他规定,调整了现金披露项目。
4、强化了附注的披露内容与要求
原准则仅规定了附注应披露的内容,内容简单,不够系统;新准则强调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具体披露内容及顺序等进行了明确而系统的规定,体现了充分披露的原则。
(二)合并财务报表
新准则发布前,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规定主要是《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等,没有完整的、系统的规定。
1、调整了合并范围
原准则允许已关停并转的子公司、按照破产程序已清理整顿的子公司等子公司不包含在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之内。
新准则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强调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因素进行判断,规定母公司应当将其控制的所有子公司,无论规模大小、经济业务是否特殊,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母公司不能控制的被投资企业,如已经宣告被清理整顿、破产的原子公司等,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改变了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的列示
原准则规定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之间单列一类反映;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之前列示。
新准则规定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之下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损益作为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的组成部分项目之前列示,并在“净利润”之后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
3、取消了“合并价差”
原准则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投资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进行抵消,如果有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以“合并价差”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中单独反映。
新准则取消了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价差”项目,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母公司在长期股权投资大于其在购买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4、资不抵债子公司超额亏损主要由母公司承担
原准则规定,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发生的亏损,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其未确认的被投资单位的亏损分担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可以在合并 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增设“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同时,在合并利润表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下反映。
新准则规定,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应当分别情况进行处理,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并有能力予以弥补的,少数股东权益也应承担相应份额的亏损
公司章程或协议没有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该超额亏损应由母公司承担,在未分配利润项目列示,但该子公司以后期间实现的利润,在弥补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承担的属于少数股东的损失之前,应当全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