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考公共课毛邓三第五章练习题加答案
毛邓三第五章
一、选择题:
1、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
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2、在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是认清()A、国际的环境
B、革命的对象 C、中国的国情
D、革命的动力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5、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辨证统一于为()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B、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 C、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D、实现共产主义的全过程
6、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的是()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精神文明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现现代化
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改革开放不动摇
D、自力更生不动摇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共产党的领导
11、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要认清中国()
A、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B、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D、人口与资源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12、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绝对民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中()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C、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D、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根本的区别是()A、经济基础不同
B、生产关系不同 C、主要矛盾不同
D、根本任务不同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7、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这一论断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实现共产主义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
A、建设小康社会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20、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不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 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
D、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高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属于()
A、社会主义性质
B、半资本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过渡时期性质
2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概括当前我国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为()A、四个方面
B、六个方面 C、八个方面
D、十个方面
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D、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
24、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5、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A、组织保证
B、物质保证 C、政治保证
D、发展动力
26、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A、政治保证
B、发展动力 C、组织保证
D、思想保证
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中,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A、力量之源
B、兴国之要 C、强国之路
D、执政之基
2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中,四项基本原则是()A、立党之本
B、立国之本
C、执政之基
D、兴国之要 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中,改革开放是()A、兴国之要
B、强国之路 C、力量之源
D、执政之基
30、党的十七 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实践 C、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实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二、多选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从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过渡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是因为()A、它反映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
B、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它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D、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共产党领导
D、人民民主专政
4、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十分重要,表现在()A、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 B、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就要求我们埋头苦干 C、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 树立信心
D、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快速超越英美等发达国家
5、党的十三大之所以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是因为()A、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B、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 C、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 D、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避免出现“右”的错误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
7、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我国()A、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还不雄厚
B、社会制度和上层建筑等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 C、社会主义发展程度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D、还没有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8、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因为它规定了我国()A、走什么道路
B、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C、由什么样性质的政党来领导 D、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是()A、经济基础不同
B、生产关系不同 C、主要矛盾不同
D、根本任务不同
10、党的最低纲领包括()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
B、民主革命的纲领 C、初级阶段的纲领
D、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
三、简答题:
1、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2、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起哪些保证作用?
4、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2、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第五章答案:
一、1.D
2.C
3.D
4.B
5.D
6.B
7.D
8.C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A
16.A
17.D
18.B 19D 20A
21A
22C 23C 24A
25C 26B 27B 28B 29B 30A
二、1.AB
2.BC 3.ABCD 4.ABC 5.ABC 6.ABC 7.ABC 8.ABCD
9.ACD
10.ABC
三、简答题:
1、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主要内容、基本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立足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奋斗目标)
2、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主要矛盾决定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3、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起哪些保证作用?
A、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有一个团结稳定和谐的环境
C、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4、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经济纲领: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治纲领:在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化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1、我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2、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3、有助于解决矛盾,澄清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1、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2、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1、要用相当长时间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相当长时间
第二篇:自考毛邓三第一章练习题加答案
毛邓三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都无分。
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
A.毛泽东
C.江泽民 B.邓小平D.胡锦涛
2.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B.《论新阶段》 D.《新民主主义论》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形成于()
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A.工人运动
C.武装斗争 B.农民运动 D.革命和建设实践
5.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
A.遵义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B.瓦窑堡会议 D.六届七中全会
7.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8、1935年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D、艰苦奋斗
10、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路线是()
A、组织路线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D、群众路线
1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建设D、改革与开放
12、.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和政策,是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1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主题是()
A、革命与战争B、和平与发展
C、战争与改良D、和平与合作
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A、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B、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B、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16、党的()会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A、十五大B、十六大
C、十七大D、十四大
17、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18、党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A、党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B、党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C、党的九届人大三次会议D、党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19、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20、1992年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是()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南方谈话D、视察上海时谈话
21、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A、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B、上海召开党建座谈会上
C、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D、中共十六大报告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B、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D、改革开放的实践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B、和平与发展
C、新世纪并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D、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B、改革开放的实践
C、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D、当代世界发展的理论
25、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26、党的()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A、党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B、党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C、党的九届人大三次会议D、党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27、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会议是()
A、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B、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2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A、改革开放的实践B、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D、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9、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是()
A、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B、当代世界发展的理论
C、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D、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30、党的()会议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A、十五大B、十六大
C、十七大D、十四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实践上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B、中国特色的大跃进道路
C、中国特色的人民公社化道路D、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D、自力更生
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
A、第一要义是发展B、核心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2002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
A、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始终代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力量 7、2002年5月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立党之本B、执政之基
C、利益之根D、力量之源8、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是()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基础在坚持立党为公D、本质在执政为民
9、党在21世纪面临的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D、继续深化改革
10、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意义?
第一章答案:
一、ABBDBCCBADADBACCCACCAAAADBBDCC
二、1.AD2.ABCD3.BCD4.ABC5.ABCD6.ABC7.ABD8.ABD9.ABC10.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涵?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中,和中国的民族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A、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智慧的结晶
B、这些理论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C、这些理论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邓小平理论提高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理论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理论成果。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意义?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三篇:自考毛邓三第三章练习题和答案
毛邓三第三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标志是()的问世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反对本本主义》
D、《新民主主义论》
5、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分清敌友问题
B、革命领导权问题 C、农民问题
D、革命对象问题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
B、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封建主义
8、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
D、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基本国情 9、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1、对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和营后的赎买政策是()A、四马分肥
B、实行定息 C、无偿没收
D、核价收购
1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时间是()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78年
1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14、毛泽东在()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中,()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6、()会议上提出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7、1923年中共()会议上确定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8、1948年,毛泽东在()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 A、《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井冈山的斗争》
D、《新民主主义论》
19、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20、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
A、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
B、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当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1、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革命根据地
D、统一战线
2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最主要的联盟是()
A、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B、大陆范围内的联盟 C、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D、大陆范围外的联盟
23、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D、批评与自我批评
24、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
D、民族区域自治
25、新民主主义社会 在政治上实行的是()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合专政
D、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26、新中国诞生后,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地主的土地 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资本
D、没收手工业的资本 27、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个过渡时期是()A、从抗日战争结束到建立新中国 B、从新中国成立到实现小康社会
C、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8、党和政府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A、限制、利用
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C、没收手工业的资本
D、教育、批评
29、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采取()方式逐步解决的。
A、四马分肥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加工订货
30、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包括()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3、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4、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5、我国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自愿互利
B、说服教育 C、国家帮助
D、典型示范
6、国家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企业利润分配的方面是()A、国家税收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红利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8、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A、发展生产
B、实现小康社会
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9、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两步是()A、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
C、使革命向前发展,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新中国
10、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B、实事求是的作风 C、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称近代的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4、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5、党的建设的经验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依据? 第三章答案:
一、1.B
2.C
3.B
4.D
5.A
6..C
7.A
8.D
9.B
10.D
11.B
12.C
13.D
14.B
15.B
16.A 17.C
18.B
19.B
20.B
21.B
22.C 23.C
24.B
25.D
26.A 27.D
28.B
29.B 30.B
二、1.BC 2.ABCD 3.ABC 4.ABC 5.ABCD 6.ABCD7.ABCD8.CD 9.AC
10.A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称近代的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后,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为解放生产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2、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避免了社会动荡和冲突。
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相结合,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1、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
2、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3、它使占世界人口分之一的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4、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1、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没有合法斗争的可能性,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压迫,因此,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2、面对中国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和庞大的反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3、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5、党的建设的经验
1、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3、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4、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5、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必要性:
1、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中间是指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它中间阶级,同中间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2、革命力量薄弱,革命过程是艰苦的长期的过程,有必要建立统一战线; 可能性: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人民团结起来,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多数,革命要求强烈,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
3、民族资产阶级是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应当努力争取的力量;
4、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但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殊条件下,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可能参加统一战线。
2、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依据?
1、是发展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
2、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3、是土地革命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
4、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第四篇:自考毛邓三第七章练习题与答案专题
毛邓三第七章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四中全会
D、十一届五中全会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A、发达国家水平
B、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发展中国家水平
D、世界领先水平
3、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将是()
A、可持续发展阶段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 C、科教兴国的阶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4、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是()
A、战略高新技术
B、生产要素 C、生产力
D、生产关系
5、中国共产党提出“三步走”战略的会议是()
A、十五大
B、十三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6、把()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项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发展生产力
B、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优化产业结构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政治稳定
B、生产发展 C、生活宽裕
D、管理民主
8、.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的目标是()A.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9、()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A、“三农”问题
B、第三产业问题 C、式业问题
D、第一产业问题
10、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放在首要地位的是()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国防业
1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农业、农村、农民
D、消除两极分化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关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是()A、各地区经济平均发展
B、各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
C、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D、各地区经济梯次推进共同发展
1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
A、物质生产增长向精神生产增长转变
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C、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
A、改造自然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B、发现资源与利用资源的关系
C、经济环境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D、治理环境与预防疾病传染的关系
15、首次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任务的会议是()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A、建设创新型国家
B、建设生态文明国家
C、建设节约能源国家
D、建设友好型国家
17、()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发展
B、创新
C、节约
D、努力
18、党的()会议提出:把经济增长方式改为经济发展方式 A、十六大
B、十五大
C、十四大
D、十七大
1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主线 A、经济结构调整
B、科技进步
C、发展
D、提高劳动者素质 20、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21、循环经济是一种()A.“自然资源——产品、用品——废物排放”的流动过程 B.“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流动过程 C.“自然资源——产品、用品——废物利用”的流动过程 D.“资源——产品——资源——产品”的流动过程
22、()是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A、发展循环经济
B、发展传统经济 C、发展第三产业
D、发展第一产业
23、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是()A、发展现代农业
B、发展现代工业 C、发展现代国防业
D、发展交通运输业 24.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针对的是()A.城乡发展问题
B.区域发展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D.产业发展问题
25、中国最大的政治是()
A、实现四个现代化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6、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列入党的()会议所通过的党章中 A、党的七大
B、党的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四大
27、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不全面主要是指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方面,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28、党的十七大提出()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B.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C.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D.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9、国家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对()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
A、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
B、生产力 C、高新技术
D、高科技
30、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特征是()
A、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进行生产和以节约方式进行消费
B、以能源资源低效利用进行生产
C、以高消耗为主
D、以低产出为主
二、多选题: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
A、减少环境污染
B、优化产业结构 C、加快科技进步
D、提高劳动者素质
2、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A、以工促农
B、以城带乡
C、农业支持工业
D、工业反哺农业 3、1988年,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是指()
A、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B、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要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C、中部要帮助西部发展,这是一个大局
D、南部要帮助中部发展,这是一个大局
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基本思路,其中“两个坚持”是指()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C.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D.坚持改革开放
5、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B.控制物价,限制资金外流
C.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D.加强污染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6、20世纪末期,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这种小康社会的特点是()A.低水平
B.不全面
C.发展很不平衡
D.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7、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A.经济效益好
C.环境污染少
8、自主创新,包括()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D、高度仿制
9、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是指: A、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 B、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
B.资源消耗低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C、东部先发展,再帮助中西部
D、中西部要支持东部发展
10、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
D、引领未来
三、简答题:
1、三步走的战略?
2、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3、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5、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
四、论述题:
1、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第七章答案:
一、1.B
2.B
3.D
4.A
5.B
6.B
7.B
8.B
9.A
10.A
11.C
12.D
13..D
14.C
15.A
16.A
17.B 18.D
19.A
20.B
21.B
22.A
23.A
24.B 25.A
26.B 27.A
28.D 29.A
30.A
二、1.CD
2.AB
3..AB
4.BC 5.ACD 6.ABC 7.ABCD 8.ABC 9.AB 10.ABCD
三、简答题:
1、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1、到2020年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A、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5、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
1、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需要
2、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3、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4、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5、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四、论述题:
1、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持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环境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整体优势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
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
有重要作用
第五篇:考吧网2012年自考《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
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专业服务中华考生学子。
1.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正式全面提出分“三步走”的,是党的【 B】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解析】:参见教材P130
2.1988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是【B】 A.深圳 B.海南 C.厦门 D.浦东
【解析】:参见教材P122
3.我国对外开放采取的办法是【 B】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 C.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全面开放 D.由部分到整体建设 【解析】:参见教材P122
4.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是在【C】 A.1997年 B.1998年 C.2001年 D.2003年
【解析】:参见教材P124
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专业提供医学考试、一二级建造师、公务员考试、高考、考研、经济师、计算机考试等考试、学历类、职业资格、财经会计、建筑工程信息资源、辅导培训、试题资料、历年考试题库等更多。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专业服务中华考生学子。
5.下列不是邓小平提出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的是【D】 A.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B.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D.国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吸收发展的结论 【解析】:参见教材119 6.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D】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变原有的经济制度 C.改变原有的政治制度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析】:参见教材P112
7.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B】 A.动力 B.前提 C.目的 D.方向
【解析】:第六章概念题。只要掌握三者的定位就会选出。这里问的“稳定”,应是B.A对应改革,C对应发展。D则与题干无关。
8.我国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是【C】 A.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B.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D.解决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专业提供医学考试、一二级建造师、公务员考试、高考、考研、经济师、计算机考试等考试、学历类、职业资格、财经会计、建筑工程信息资源、辅导培训、试题资料、历年考试题库等更多。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专业服务中华考生学子。
【解析】:参见教材P116 9.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C】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国策 C.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 【解析】:参见教材P116
10.在我国的体制改革中,重点是【 A】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解析】:参见教材P113
11.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了改革应是【D】 A.经济体制的改革 B.政治体制的改革 C.文化体制的改革 D.全面的改革
【解析】:参见教材P113
12.邓小平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A】 A.改革 B.对外开放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专业提供医学考试、一二级建造师、公务员考试、高考、考研、经济师、计算机考试等考试、学历类、职业资格、财经会计、建筑工程信息资源、辅导培训、试题资料、历年考试题库等更多。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专业服务中华考生学子。
【解析】:参见教材P111
13.毛泽东在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后指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 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集中力量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正确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析】:参见教材P110
14.邓小平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B】 A.看这一种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B.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C.看这种生产关系下的生产资料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 D.看社会产品是否为全体劳动者共享 【解析】:参见教材P110
1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A】 A.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B.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D.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解析】:第四章,内涵题。BC含在A中。D管理者大多应该也属于劳动者的范畴。P89.16.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B】 A.我国无法逾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B.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C.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建立在低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D.必须经历一个很长历史时期才能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
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专业提供医学考试、一二级建造师、公务员考试、高考、考研、经济师、计算机考试等考试、学历类、职业资格、财经会计、建筑工程信息资源、辅导培训、试题资料、历年考试题库等更多。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专业服务中华考生学子。
【解析】:第五章,原因题。AC是错误的说法,D大意不错,但B将其具体化了。17.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A】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 C.物质保证 D.动力
【解析】:参见教材P103 18.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D】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解析】:参见教材P106 19.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是【C】 A.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不发达
C.我国已经进入并将成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解析】:第五章,概念题。AB均概括不全,D是不符合实际的认识。20.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 B】 A.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专业提供医学考试、一二级建造师、公务员考试、高考、考研、经济师、计算机考试等考试、学历类、职业资格、财经会计、建筑工程信息资源、辅导培训、试题资料、历年考试题库等更多。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专业服务中华考生学子。
【解析】:参见教材P78
考吧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专业提供医学考试、一二级建造师、公务员考试、高考、考研、经济师、计算机考试等考试、学历类、职业资格、财经会计、建筑工程信息资源、辅导培训、试题资料、历年考试题库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