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
2015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模拟
预测试卷及答案
2015年贵州特岗教师笔试备考指导-备考有道:http://gz.zgjsks.com/zg/2015gz_tgbk/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审议机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89 B.1986 C.1994 D.1996 【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3.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年以上的安全驾驶经历。A.2 B.3 C.5 D.4 【答案】B。解析:详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26条。4.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A.特殊岗位补助 B.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C.绩效工资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D.教龄津贴
【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5.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教育法律规范包括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A.强制性规范 B.约定性规范 C.保护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答案】D。解析: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为人们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可以将其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7.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D.学校教职员工
【答案】C。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8.下列分别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是()。A.教师学生 B.学生教师 C.学校教学仪器 D.教师学校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答案】C。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包括公民、机构和组织、国家三大类,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是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三类。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都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仪器属于客体。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A.自由和尊严 B.人身和财产 C.身心和健康 D.生命和安全
【答案】C。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由此可知,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10.下列行为需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是()。A.体罚学生严重的 B.克扣教育经费 C.殴打教师情节严重的 D.侵占学校校舍
【答案】D。解析:D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中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填空题
1.教育法律关系一旦产生,其主体之间就在法律上形成了一种________的关系。【答案】权利与义务
2.学校安全管理遵循积极预防、________、社会参与、________的方针。【答案】依法管理、各负其责
3.中学、小学校园周围________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答案】200米范围内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________和________制度。【答案】审计监督、统计公告
5.教育活动必须符合________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________相分离。【答案】国家和社会、宗教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6.________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答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7.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____职责和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答案】监护、抚养
8.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________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答案】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9.国家建立以________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答案】财政拨款
10.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________,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答案】寄宿制学校
三、简答题
1.试论述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意义。【答案要点】
此规定标志着我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免费”成为新《义务教育法》最大的一个亮点。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上得起学,不会因贫辍学,使义务教育更加名副其实。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案要点】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四、案例分析
1.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 【答案要点】
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课,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2.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
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答案要点】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l6周岁的儿童。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第二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一)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个体通过他人的经验产生了学习,那么就可以说他是在进行()A.顿悟学习B.潜在学习C.观察学习D.反映学习
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A.培养、准入、培训、审核 B.培养、准入、教育、审核 C.培养、准入、培训、考核 D.培养、准入、教育、考核 4.教师为履行专业工作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A.管理学生权B.教育教学权 C.民主管理权D.进修培训权
5.在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到,我们仍然能够听到。这体现了注意的()功能。A.选择B.保持 C.集中D.调节和监督
6.在感觉事物时,人们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的周期性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动摇 7.视觉中枢位于()A.额叶B.颞叶 C.枕叶D.顶叶
8.“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A.先导性B.感染性 C.权威性D.针对性
9.教案可分为讲义式教案、提纲式教案和程序式教案,一般新老师多采用的教案类型是()A.讲义式教案B.提纲式教案 C.程序式教案D.综合性教案 10.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教书B.育人 C.教书育人D.带好班级 11.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2.师德的灵魂是()A.提高修养B.关爱学生 C.加强反思D.提高业务水平
13.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 C.操作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14.小学生的思维()A.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并行发展的阶段 B.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C.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5.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识记B.保持 C.再认D.回忆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
1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8.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左右。A.4岁B.3岁 C.5岁D.7岁
1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A.选拔功能B.甄别功能 C.鉴定功能D.激励功能
20.学生对教师演示或描绘的现象感到惊奇与困惑,这属于社会性情感中的()A.责任感B.道德感 C.理智感D.美感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来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
2.按照能力的倾向性不同,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
3.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分为、和。
4.“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
5.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和。6.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7.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和教科书。8.我国古代《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体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9.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10.目前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中,采用最多的领导方式是的领导方式。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分)1.依法执教 2.班级管理 3.研究性学习4.同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2.简述如何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3.简述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4.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标准有哪些? 5.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2.在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克服这种消极现象。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四川某小学有一间空置的教室,很多学生喜欢在课间休息时到这间废弃的教室里玩耍。某日下午1时40分左右,这间教室的房顶突然坍塌,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18人轻伤。事故发生后,受伤的学生得到及时救治。
结合相关教育法律知识分析此案例。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两者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2.C【解析】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3.C【解析】略。
4.B【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5.A【解析】注意使我们选择对自己有意义的刺激而避开与之无关的刺激。名字对我们而言是有意义的刺激,因此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排除了无关刺激而选择对自己有意义的刺激。集中是注意的特点,不是功能。
6.D【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7.C【解析】枕叶是视觉中枢。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
8.D【解析】“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了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9.A【解析】讲义式教案类似于讲稿,就是把教学进程的每一环节都详细设计出来,这种教案要特别注意语句的连贯性。它可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新教师一般用得较多。
10.C【解析】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1.D【解析】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12.B【解析】略。
13.B【解析】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机制,即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谈虎色变”。“减速慢行”作为条件刺激,是由语词构成的,因此这属于第二信号系统。14.C【解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15.C【解析】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16.B【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17.D【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18.B【解析】生理自我(1~3岁),即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19.D【解析】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激励功能。
20.C【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等。
二、填空题 1.德鲁克 2.特殊能力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4.《爱弥儿》 5.概念同化概念形成 6.京师同文馆 7.课程标准 8.双重性 9.顺应
10.“教学中心”
三、名词解释
1.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2.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4.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1.(1)涵义: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关系:①隐性课程对于某一个或某几个课程主体来说总是内隐的、无意识的;而显性课程则是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对课程的实施者和学习者来说都是有意识的。②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而隐性课程也总是蕴藏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之中。③隐性课程可以转化为显性课程。当显性课程中存在的积极或消极的隐性课程影响被更多的课程主体所意识,而有意加以控制的时候,隐性课程便转化为显性课程。
由此可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不是二元对立的,二者互动互补、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新课程改革一定要加强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教育作用。
2.(1)要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2)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3)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3.(1)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使得学生食欲旺盛,睡眠安稳,精力充沛,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从而提高其脑力劳动的效率;积极的情绪能使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积极的情绪状态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消极的情绪状态则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当有机体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会缩小意识范围,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自制力降低;消极的情绪状态能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致使身体虚弱,感情脆弱,对身体有不良的影响;如果人经常处于极度消极的情绪状态中,可能会导致身心疾病,经常性的情绪障碍还会使人出现焦虑、抑郁、躁狂等心理疾病。4.(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5.(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1.(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示范、讲解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①练习需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②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③适当安排练习的次数和时间;④练习方式多样化。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只有通过反馈,学习者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其中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作用尤为明显。(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1)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发展,教育的发展才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资源上的供需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才具有现实可能性。
(2)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①要努力建立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发展力度,多渠道办学,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潜力,加速非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扩大教育机会,从而缓解教育机会竞争;②要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规范和引导学校办学;③要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为中小学教育正确导向;④要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特别是要大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⑤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中的学校建设。
(3)中小学本身也应积极进行改革,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落实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该校的教室明显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学校并没有采取有效安全措施,致使学生伤亡,学校相关责任人已构成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应依刑法予以处理。
(2)学校应对受害学生及其家属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三篇: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答案
官网:nm.zgjsks.com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全真模拟预测试
卷(1)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中公专家解析: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学校。
2.D。中公专家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3.D。中公专家解析:实验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属于实际训练法。4.C。中公专家解析: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5.D。中公专家解析:赫尔巴特最早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6.D。中公专家解析:前三个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
7.A。中公专家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8.A。中公专家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9.A。中公专家解析:课程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10.C。中公专家解析:“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逾越等级。
11.C。中公专家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忽视其他功能的一种心理倾向。
12.C。中公专家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个体都面临一定的冲突和危机,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ll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l8岁)。
13.B。中公专家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4.D。中公专家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突出班、课、时。
15.A。中公专家解析:题干所述的是学生社交恐惧的表现,社交恐惧是学生恐惧症中的常见类型。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除社交恐惧外,恐惧症还包括单纯热怛和广场恐惧。
16.B。中公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基础教育。
官网:nm.zgjsks.com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17.D。中公专家解析: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动力。18.B。中公专家解析:l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19.C。中公专家解析:“随机应变”反映了思维的灵活性。20.B。中公专家解析:学校与家长不包括在学校法律关系中。
二、填空题 1.感情需要 2.附属的内驱力 3.认知能力差异 4.互相促进 5.专业人员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7.多重性(或多样性)8.白板说 9.布鲁纳 10.正态
三、判断题
1.×。中公专家解析:题中所述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2.√。中公专家解析: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采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不利于教学的进步。
3.√。中公专家解析:心理健康是个心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嘴角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4.×。中公专家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是损害的发生。
5.×。中公专家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6.×。中公专家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
7.√。中公专家解析: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但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决定着研究性课程实施的成败。
8.×。中公专家解析:题干所指的是测验的信度。
9.×。中公专家解析: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也包括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10.×。中公专家解析: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官网:nm.zgjsks.com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合理地没计问题;(2)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目然;(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2.【答案要点】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3.【答案要点】
(1)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3)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4.【答案要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5.【答案要点】
(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
官网:nm.zgjsks.com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2.【答案要点】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教师的语言,不仅是教学的语言,更应是教育的语言。教师语言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调适学生心理、处埋偶发事件效果的好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用委婉的语言代替直白的批评,善意地揭露出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错误,点拨和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自身的不当言行,提高认识。
更多关于内蒙古地区教师考试详细资讯请随时关注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第四篇: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
(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杨贤江
2.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生产力
C.文化
D.军事
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7.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原则。
A.疏导
B.因材施教
C.导向性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8.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9.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0.安安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她应该属于(类型。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
B.猴子练习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12.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成就动机
13.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般应包括()。
A.提出问题、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B.提问、识别、探索、解决
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14.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5.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6.由于先前做了活动或经验、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
A.定势
B.原型启发
C.变式
D.同化
17.小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18.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19.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的哪一层的标准?()
A.非病状态
B.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
D.正常状态
20.“进退维谷”是一种()。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_________、不平衡性、互补性和_________。
2. 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的标志是_________。
3.1902年通过的“______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_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____和教科书。
5.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_________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7.教育活动是一种_________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_________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_____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应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3.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4.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5.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
6.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7.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8.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9.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10.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实践,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3.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4.简要说明教师的心理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阐述学校教育应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六、案例分析(15分)
一位老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萤火虫》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老师问学生,萤火虫燃烧了自己,怎么了?有的孩子回答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就死了;也有孩子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没有怎么,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孩子有一些其它理解,这时,老师无法对这些理解给予肯定,因为书上不是这样说的,书上的正确答案是,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所以,老师不断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想办法一步步的“启发”孩子得出“正确”的认识,要求同学们再想一想,再看一看,看什么呢?当然是看书,看课文,最后,孩子们终于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看”出一个“共同”的认识——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
试从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以及学生观出发,对上述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分忻
模拟试卷
(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解析: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
2.【答案】B。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答案】B。解析:“白板说”是由英国哲学家洛克所提出来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让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该观点是典型的外铄论的主张。
4.【答案】D。解析: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确定一定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不同。教育目的是对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特点的反映,体现着这一发展的时代特征。哲学观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都是主观层面的,不可作为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5.【答案】D。解析:“两全”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6.【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首先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解释了教育学的很多概念。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7.【答案】D。解析:马卡连柯的话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8.【答案】A。解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具有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9.【答案】C。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10.【答案】C。解析: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多血质的反应迅速,有朝气,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粘液质稳重、踏实,但比较死板;抑郁质的人则比较敏感。故正确答案为C。
11.【答案】D。解析: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2.【答案】B。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13.【答案】A。解析:解决应用题的策略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判断问题的性质、选择算法和寻找条件四个步骤。
14.【答案】B。解析:柯尔伯格以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15.【答案】C。解析: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是评价的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6.【答案】A。解析:定势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
17.【答案】D。解析: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由自觉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答案】A。解析:模仿是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或重复被显示的动作的能力。
19.【答案】C。解析: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健康在自身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20.【答案】B。解析:双避式冲突是指必须在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间回避一种事物时的矛盾和冲突,这是一种既趋向又回避的心理状态。
二、填空题
1.阶段性;个别差异性
2.学校教育的产生
3.壬戌;六三三
4.课程标准
5.能力素养;知识素养;思想道德素养
6.学生
7.培养人;人的集合;学生和教师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2.【答案】×。解析:孤立地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思想都是错误的。
3.【答案】×。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4.【答案】×。解析: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5.【答案】×。解析:教育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6.【答案】√。解析: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7.【答案】√。
8.【答案】×。解析: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9.【答案】√。
10.【答案】√。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2.【答案要点】
(1)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2)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3)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4)知识与能力各自具有独立性,分属于不同范畴;
(5)在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这一基本关系。3.【答案要点】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形成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主要有: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答案要点】
教师的心理特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长期扮演的各种不同的角色并随之逐渐形成的特有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应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
(1)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2)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的行为特征一般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影响学生的一种教学行为。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互访;②家长会;③家长委员会。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
①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
②学校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③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2.【答案要点】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智力活动原型的模拟分为三部分:①建立模型;②检验并修正模型;③模型内化。(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都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
(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概括性。所谓完备性,指对活动结构要有清楚的了解;独立性是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所谓概括性,就是要不断地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概括程度。
(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还应该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1)教学过程存在“唯教材”中心的倾向,只关注了教案的完成,没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2)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只是从教材出发,而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反映了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3)没有充分肯定学生回答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加分。)
第五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十)总分1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2.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3.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4.《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原则。
A.方向性 B.平等性 C.公益性 D.全面性
5.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具体地说,()主要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
A.教育的目的 B.教育的领导权
C.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的方针政策
6.《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7.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8.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9.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10.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A.巴班斯基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1.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12.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
A.接受性学习B.研究性学习
C.合作式学习D.网络化学习
13.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4.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5.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的遇到了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情绪体验,这就是()。
A.热情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1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A.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C.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17.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
A.班级规模 B.班级性质 C.班级类型 D.班级特征 18.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环境 D.教学策略 19.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指代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20.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
A.对人性的理解 B.对集体的看法
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4.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是()。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5.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A.敬业精神 B.职业素养 C.专业知识 D.专业技能 E.教学风格
6.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是()。
A.直观—操作性 B.动作—形象性 C.指导—模仿性 D.讲授—发现性 E.基础—再现性
7.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到的智力有()。
A.语文智力 B.数学智力 C.社交智力 D.自知智力 E.空间智力
8.下列属于模象直观的有()。
A.各种图片 B.图表 C.模型 D.幻灯片 E.教学电影电视
9.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
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C.消除非理性观念
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 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1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学校规章制度
E.教师的期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 》。3.小学生创新发展的特点:(1)由 ____创造向 ____创造过渡;(2)由 ____ 创造力向 ____创造力过渡。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____。
5.根据记忆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 ____、____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6.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____ 和 ____,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本位论 2.教师申诉制度 3.学校课程 4.上位学习
5.自然实验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教学中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至少写出三种)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3.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2.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七、写作(35分)
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模拟试卷
(十)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D。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所著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称为一门规范的学科,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人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3.【答案】C。解析:在教学中,应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4.【答案】B。解析:题干体现了教育法的平等性原则。
5.【答案】A。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并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6.【答案】B。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因此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循序渐进原则。
7.【答案】A。解析:教师向学生学习、尊重学生意见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教育策略。8.【答案】D。解析: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即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9.【答案】B。解析:小学德育工作重点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实践。
10.【答案】B。解析: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11.【答案】B。解析: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技能的途径有三种方式:阅读,即教师自己阅读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的论著;合作,即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专家合作进行实验研究
;行动研究,即教师针对实际问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12.【答案】B。解析: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13.【答案】C。解析:划线是一种常用的复述策略,圈点是划线的一种变式,因此也是一种复述策略。
14.【答案】C。解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15.【答案】C。解析: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16.【答案】D。解析: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17.【答案】B。解析:不同性质的班级有不同性质的群体凝聚力和不同的群体规范,教师必须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18.【答案】B。解析:教学目标是出发点也是归宿。19.【答案】A。解析:按成绩分班属于安置性测验的类型。20.【答案】B。
二、多选题
1.【答案】ABD。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成书于1806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出版于1632年。
2.【答案】ABC。解析:最后两个选项与题干不相干。
3.【答案】ABCDE。解析:对人性的理解、对集体的看法、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教育的理想与追求都属于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的内容。
4.【答案】ABCDE。
5.【答案】ACDE。解析: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风格。
6.【答案】ABCE。解析:小学生由于受思维发展的限制,在发现上还很欠缺。7.【答案】ABCDE。解析:加德纳将智力划分为七种,包括语文、数量、空间、音乐、运动、社交和自知。
8.【答案】ABCDE。解析: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各选项均为模象直观。
9.【答案】ABCE。
10.【答案】ABCE。解析: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教师的领导方式、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和教师的期望等。
三、填空题
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2.论语 3.自发;理性;潜在;现实 4.自我监控
5.感觉记忆;短时记忆 6.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四、名词解释
1.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2.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3.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4.上位学习: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5.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主观能动性;
(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5)劳动成果的精神性。2.【答案要点】
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3.【答案要点】
教案是在课题备课基础上,对每一节课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准备,教案的内容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
(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而定,不可过分拔高,亦不能太过简单。
(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5)写出课时计划。4.【答案要点】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核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直觉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力的榜样。(3)开始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5.【答案要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马斯洛认为的心理健康者的十项标准。这十项标准是: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的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适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包括:
(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2.【答案要点】
问题有:(1)重知识轻能力;(2)片面追求分数;(3)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4)制约教学改革。
改革做法:(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七、写作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