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成长问题讲稿

时间:2019-05-14 02:3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年轻干部成长问题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年轻干部成长问题讲稿》。

第一篇:年轻干部成长问题讲稿

年轻干部成长问题讲稿

2007-08-29 17:44:43| 分类: 学而知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各位同学:

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那些深奥的大道理就不讲了,我结合个人多年的体会,和大家探讨交流一下年轻干部的成长问题,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工作进步、个人成长有所帮助。

一、要认真学习

有句话叫“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多总结一些历史英雄人物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蹈一些悲剧人物的覆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今天我们就总结总结历史上一些大腕级的超重量人物,看看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先说开国领袖毛主席,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挥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可以说是攻必克、战必胜。但是他毕业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从头到尾一天军校也没上过,为什么能把读过军校、留过洋的蒋介石一直打到台湾去呢?很多史学家总结过,我也分析过,归根到底就是不断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反过来用学到的知识指挥战争,从而不断走向胜利。我们年轻干部学历高、知识多,这是优势,但是千万不能因此放松了学习。现在,大家已经有了这样一种共识,文凭不能完全等同于水平,学历不能完全等同于能力。如果毛主席当年满足于既有文凭,不学习不进步,恐怕中国只会多一位教书先生,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则无从谈起。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进步。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培养,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个人努力程度、学习能力的高低。毛主席讲的“本领恐慌”(我们队伍里面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目前在我们许多年轻干部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比如,有的同志学习不刻苦、不钻研、不扎实,“读书看皮,看报看题,文件报告看大意,看后丢在柜子里”,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漂学”现象;有的同志认为自己已是专科、本科,知识够用了,甚至用不完了,有一种学不学无所谓的“懒学”现象;有的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单位的中层干部或一个副科级干部了,天天业务工作都忙不过来,学习是虚东西,还是务实点好,不想学、不愿学,还有的一提到学习头就痛、心就烦的“厌学”现象;有的是为了摆摆样子,装装门面,学两句理论或者专业术语,在写文章或讲话时用几句,把学习视为取悦上级、提拔升迁的“敲门砖”,不是把学习作为提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假学”现象;有的抓不住学习重点,不注重学习方法,理论和实际脱节,学一套用一套,有的把一些“官场权术”、“庸俗”的顺口溜等低级趣味、乱七八糟的俗笑话当精华百学不厌。有的干部的的确确忙,忙开会、忙应酬、忙吃喝、忙玩乐,唯独没有时间忙学习。在他们看来,做今天的官,能要多大的能耐?不会说真话、实话,还不会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官话、虚话吗?不能以实绩服人,还不能以关系联系人、感情联络人吗?等等不一而足,这必然会影响干部的成长进步。现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将更为明显体现,我们每一位干部面对残酷的进与退、去与留。在此背景下,我们有许多同志可能真正要“恐慌”起来,到时可能为时已晚。从这个方面来说,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学习不能死记硬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训,“木桶理论”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管理学理论,我个人认为,关于学习与思考也有“木桶理论”:学习不论是通过读书、看报纸、看杂志、上网或其它获取知识的方式,都是将知识像水一样,用木桶将其盛起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脑袋里已经装满了很多桶“水”,但这些“水”彼此是隔离的,都是盛在各自的桶里。学的作用是不断地将“水”盛到大脑里的空“木桶”中,思的作用是将大脑中每一个“木桶”里的“水”激活,让激活的“水”不断地撞击“木桶”,不断地洗刷“木桶”。如果不断地坚持思考,那么“木桶”就会变薄,每一个“木桶”中的“水”,就会渗漏出来,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涓涓细流。对于大学者,不断思考的结果是“木桶”中的“水”不仅仅是渗漏出来,而是完全冲破“木桶”,形成奔腾不息的大河,达到了所谓的融合贯通境界。只学不思,那么所学到的知识就会被局限于“木桶”中,只思不学,那么大脑中那么多空“木桶”将空空于也。

历史上大凡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善于思考能够打破脑袋里面的木桶的人。比如同样走过一棵苹果树下,“啪”掉下一个红彤彤香喷喷的大红富士苹果,打在了张三的头上,张三疼得又蹦又跳张口骂娘,那他是个直性子、驴脾气;李四走过来,“啪”打到头了,欢天喜地地抱着苹果跑回家去慢慢享用了,一路上还东张西望唯恐看苹果园的发现,那他是个贪吃的家伙;过了一会儿牛顿走过来了,同样“啪”打到头了,这一打不要紧,万有引力定律就此诞生。你看,同样是一个苹果,善于思考和不善于思考差别就这么大。还有我们天天洗澡,就是懒散一点的大热天也得隔几天就洗一次吧,但是同样是洗澡,人和人洗的就不一样,我们是天天洗澡,越洗东西越少--皮屑、脏东西都给洗掉了,有个人洗澡可了不得,身上的东西洗少了,脑袋里的东西却多了起来,人家一洗就洗出了阿基米德定律(浮力定律)。当然,不能怪大家洗澡洗不出阿张阿李阿赵定律,因为时代不同了,大家大都是洗淋浴,缺乏浴盆这个发现定律的平台了。

思考能够不断的提升我们的水平。据个例子来说,你如何看待李鸿章?死背书硬背书的同志可能就“大汉奸、卖国贼、刽子手”的铁帽子往上扣,直接把李鸿章当头一棒,打死了事;但是善于思考的同志,总结李鸿章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国际背景,就能够发现他不仅仅是签署了《马关条约》、镇压了太平天国--这都是他作为人臣不得不做的,侧面也反映了他是一位忠臣,他还办民企、兴洋务,支持变法,是那个时代少数能够高瞻远瞩、具有变革精神的能臣之一。只有考虑全面了,才能给这位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一个公正的评价。要是考试出了这道题,显然善于思考的回答得要全面客观得多,水平也高得多。(还有“冒烟的轮船”)

要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如果思维方式不对头,那么你就会成为学习知识的俘虏,学得越多,困得越深。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最关键的就是要突破思维定势。其实,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个心理定势,就如同每个人身上都有难以避免的惰性一样。科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脑最易趋向习惯。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思维世界里存在这个死角,才能逐渐超越旧有思维模式,走出思维惯性,进行创造性思维。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上实验课的时候,教授拿起一个装有排泄物的试管,对学生们说:“大家有没有能够像我这样做的?”只见他把手指在试管里面蘸了蘸,然后放在嘴里吮吸起来。同学们都极为好奇,认为可能不是真的排泄物,争先恐后地蘸了之后放入口中,结果全班同学集体呕吐。教授用遗憾的眼神看着大家,说:“我非常佩服大家的勇气,但是也为大家的观察力感到遗憾--刚才我是用中指蘸的,但是吮吸的却是食指!”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当人们面临问题时,建立在以往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的心理定势往往会产生消极影响,全班同学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教授用中指蘸的就吮吸中指,成为了他们思想行为的障碍。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身经百战,精通兵法,因为深通“兵不厌诈”之道,而不敢带兵进入孔明的空城,从而错过胜机,演绎了一出贻笑大方的“败空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向冲绳岛日军守敌发起总攻的头两天里,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麦克阿瑟一反战争爆发前无线电联络静默待令的常规,命令所有无线电联络照常进行,结果有效地迷惑了敌人,使日本统帅部对美国的作战意图和行动时间判断完全错误。经验有助于成功,也可能导致失败。过分依赖以往的经验,形成唯经验的思维定势是司马懿和日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要转换思维方式,就要避开就事论事的圈子,在想问题时,除了从问题本身考虑外,还会把问题放在问题之外,即将这个问题转化成另一个问题来观察思考。那些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大多是善于转化问题的人。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小时候爱踢皮球。有一次,有人把皮球踢进一棵大树的窟窿里,洞很深,没法取出来。文彦博就用大脸盆往里灌水。水灌满了,皮球也浮上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他在“文革”时曾在农场劳动改造。领导让他去打猪草,但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从来没干过这种活儿,他也根本不知道猪都吃什么草,他当时手上也没有有关喂猪方面的书可供参考。实际上,这项工作是在故意为难他。但他略作思考便有了办法。等他打回猪草,别人都不解,这个读书人怎么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基础上,打来猪爱吃的猪草呢?当领导问他时,他说:“这件事并不难,把猪赶出去,猪吃什么,我就打什么。”思维方式的转换正是杨叔子先生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的奥秘。(还有“李鸿章修铁路”、“中国人盖房子”)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往往兴趣广泛,思路开阔。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青霉素的出现,相对论的创立;飞机上天,潜艇如海--无一不是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二、要力戒浮躁

现实生活中,浮躁有多种表现。具体到年轻干部,我看应注意两点:一是追求进步的愿望特别强烈。追求进步是好事,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愿望迫切的过了头,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没有清醒的认识,这样不仅不会进步,还会跌跟头、吃苦头。二是缺乏到艰苦岗位磨练的吃苦精神,贪图安逸享受,动不动就找组织提要求、讲条件。其实这两点归纳到一起,本质上就是对自己定位不准,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

年轻干部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量力而行,才根据自己的能力定位比较合理的期望值。举重是壮汉们的运动,能拿个好名次,没有力气不行。但是,经常看举重比赛你会发现,那些大力士们不但力气过人,智慧同样不同凡响。比如,到比赛最后阶段,假如对手之间成绩相差不大,而且都剩最后一举,这就是考验智慧的时候了:看你究竟要求加多少重量。要多了,可能举不起来,前功尽弃;要少了,赶不上人家,还是要位居人后。这个时候,最大的智慧就表现在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估计上了,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重量,赢了当然好,输了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因为自己就这么大的本事。所以,别看那些拿了金牌的人五大三粗的,其实这些人往往是绝顶聪明的人。

正确评价自己就是对自己有个基本的估计,到底自己有多大本事,多大能量。说得通俗点儿,就是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我们要量钱吃面啊!但我们发现,好多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事业耽误了,自己的身体也垮了,有时败得一塌糊涂,得不偿失啊。如果本领不大,本身就是个泥菩萨,非得过河不行,肯定自身难保。要是下定决心要过河,也未尝不可,条件是先得把自己在火里面练练,练成个瓷菩萨,再去过河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假如练不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相信此岸的风光同样秀丽,也能让自己安身立命,也能有美好的感觉,即便一生下来就是个泥菩萨,也可以幸福一生。怕就怕有的人永远练不成瓷菩萨,却永远也放不下对彼岸模糊风光的艳羡,昼思夜想,难以释怀,肯定要烦恼五金、痛苦无边了。如果通过搭关系、走门路,靠非法手段铺路搭桥,一定要过河,即便过得去,也得回来,何苦阿!古训云:“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上世纪90年代,有的地方开发区“遍地开花”,连乡村都在搞开发区,牌子挂得都很醒目,叫什么高新技术开发区。你一个小乡村,能引来什么高新技术啊,你到底对高新技术了解多少啊。你有那么大的本事吗 还有,根本不懂大棚技术,号召建大棚,几千块钱建一个,建起来了,还不知种什么,听说人家种芹菜发了财,于是就种了芹菜,结果因不懂技术,菜没长好,第一年连本钱都砸进去了,第二年倒是注意了栽培技术,可菜长出来了,又没有市场,往哪里卖啊!不从实际出发,凭想当然,想法很美好,但不切实际,相对于自身那单薄的体格,未免太沉重了点。

有些人自视甚高,是因为根本没有弄清楚人家创业有多难。“干个科长有什么难的,谁不会啊 ”“他那个一把手我也干得了,当一把手没有什么干不了的。”科长你能干,局长也能驾轻就熟,可你想没想啊,自己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货啊!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恰好说明你是个眼高手低的人。光看人家干得好,没看到人家的付出,光看到人家的不足,没看到人家的能力。这怎么能行呢 比如,你不熟悉农业,没管过工业,没接触过金融,甚至对社会管理知识一窍不通,还想当乡长、县长 当然,给你一段时间,适应适应,悟性高,善于学习,也许能胜任这个职务。但必须认真去实践所担负的每一项工作。古人说得好:“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这是实在话。

大家都想进步,但,在具体奋斗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客观条件、主观能力来确立一个具体的“方案”和“步骤”,这个“方案”、“步骤”既与远大目标联系着,又是对远大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首先需要切记的是,凡事一过头,就得吃苦头、栽跟头。一开始,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太高近乎痴心妄想;目标不妨近一点,努力跳跳还能够得着,这样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年轻干部要有吃苦精神。人的成长进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有些年轻干部就不明白“吃得苦中苦,方的甜中甜”的道理,工作稍微辛苦点儿、职位安排稍微不理想点儿,就闹情绪、使性子,这就是不成熟的典型表现。越王勾践作为一国之君,为能击败吴国尚能卧薪尝胆;比他还惨的还有曹雪芹,他能诗能画,才华出众,还是贵族出身,要是现在考个公务员应该没有问题,但在那个时代对这个才子安排得可谓极不合理,生活极度清贫,全家喝稀饭,即便是要喝壶酒还得按揭贷款,但这并不妨碍他写出传诵千古的《红楼梦》;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一个卖草鞋,一个卖杂粮,还有一个杀猪的,就是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地斗争,最后终于农转非,当上了干部,还封王拜将,三分天下有其一。

甘于吃苦,这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讲修养的人都知道,有种境界叫“宠辱不惊”,说的是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要保持平静如水的态度。很多人都以此铭志,但真要做到,并不容易。清朝有个笑话,说有一个老童生,人到中年,屡试不中,混到与儿子同科应考的份上。放榜那天,儿子得讯跑回家,大叫:爸爸,我中了!老童生当时正在屋里洗澡,大声呵斥:不就是考了个秀才吗,这么沉不住气!儿子吓得不敢吭声,小声说:爸爸,你也中了。老童生一听,撞开房门,光着身子冲了出来,大声呵斥:为什么不早说 惊喜之下,裸体示人,大呼小叫,“父道” 之威仪荡然无存,哪还有什么“不惊”可言 所谓“得意忘形”,这应该是一个典型了。还有一种,叫“失意忘形”。有的人,当他什么都顺利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有分寸,待人处事,都能彬彬有礼,进退适当。但碰到困难,就不一样了。比如,人家提拔了,自己还原地不动,怀才不遇的苦楚便有了;人家住上了好房子,开上了私家车,自己却住陋室骑着自行车,“不平不公”的心思也有了……事事不顺,喝水都呛嗓子眼,失意颓唐,种种烦恼都来了。古人说,要“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做起来真难。不论哪种忘形,都源于对逆境的态度。那位老童生之所以忘形狂奔,正是因为坎坷日久,一旦得志,自然难以把持。其实,人生逆境往往多于顺境。人生一世,大大小小都有个目标,不论目标高远低近,都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这像登山,要到达山顶,总体上肯定是一路上坡,都是逆境,偶尔有段下坡路,那也是上坡路的一部分,可以说,你选定了目标,就是选择了逆境。当然你也可以说,我不要什么人生目标,去欲弃志,找个地方蹲下来,养养花草,看看自然风光,足矣,管他什么人生顺逆!想法固然好,但是回顾历史,真能做到的有几人呢 一个人敢这样说而且也能这样做,至少得有几亩薄田,得有人替你耕耘劳作,否则潇洒自任便无从谈起。

三、要搞好团结

团结身边的同志一起工作是大本事。汉高祖刘邦在整个举兵灭秦和楚汉相争的过程中,没有一个计谋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没有一座城池是他自己攻下来的,也没有一场战争是他亲自指挥的。他唯一的本事,就是问张良、韩信、陈平他们,“为之奈何”?翻译成土话就是“这个事儿咋办阿?”连刘邦自己都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就是因为他有团结身边的同志一起工作的本事,成就了汉王朝422年的霸业。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其个人本事很大,却不会团结人,结果众叛亲离,演出了一幕霸王别姬的悲剧。由此不难看出,团结出战斗力、出凝聚力、出生产力,还能出干部。团结就象左右手,左手发痒了,右手主动去抓一抓;左手提东西累得不行,右手马上帮助左手。

年轻干部讲团结必须有雅量。讲团结就必须心胸宽广,有容人雅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胸有多宽,水平就有多高,事业也就有多大。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除自身才智卓越和执着追求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秉性,就是心胸宽广。他们能以自己开阔的胸襟去对待世间万物,用那颗博大的心去容忍世间的冷嘲热讽。《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信陵君颇喜结交才俊,他听说大梁城东门的守门人侯赢很有才能,于是去请他,侯赢毫不客气,上车后坐在上座,让信陵君驾车。车到闹市,侯赢故意与好友朱亥长时间交谈,将信陵君冷落在一旁。回到公子府后,信陵君大宴宾客,推侯赢坐在上席,并亲自给他敬酒。这则故事描写的虽是日常请人喝酒的小事,但反映了信陵君那种博大心胸。以信陵君堂堂魏国公子的身份给侯赢这个守门人驾驭马车、耐心等待、主动敬酒,这很难做到;如果没有开阔的胸襟、容人的气度,是绝对不可能的。正因为信陵君礼贤下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最后侯赢为他献上奇计尽心效力,使窃符救赵取得成功,同时侯赢的好朋友朱亥在窃符救赵中也立下汗马功劳。试想当初信陵君如果顾及公子身份,举止傲慢,那些能人贤士就不可能为之折服,更不会聚之门下建立奇功,那赵国很有可能早就为秦国所吞。唐太宗可谓功高盖世,如果没有开阔的胸襟,善待直谏者魏征,那会是另一副模样。魏征的《十思》、《十渐》等谏书,尖锐批评唐太宗的缺点,皆人所不敢言,而唐太宗却欣然接受。后魏征因病请求辞职,唐太宗说:“金必锻炼而成器,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岂可去乎 ”气量狭小之辈,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唐太宗终成为历史上广纳谏言、勇于改过的治国明君。

与此相反,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者,往往导致身败名裂、国破家亡的噩运。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因为心胸狭隘,中了刘邦的离间计,失去了范增这位高参。其实刘邦的离间计非常小儿科,仅仅是在项羽的使者到汉营后,摆上了丰厚的宴席,然后故意再问使者身份,一说是项羽的使者,赶紧说到:“我们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随即撤下宴席,换上了简单的饭菜。不要说是让项羽这样的军事家看,就是让我们看,这个戏演得都很幼稚。但是项羽的使者回去学舌之后,项羽对范增疑忌之心越来越重,言不听、计不从,范增一气之下回了老家,病死在途中,西楚霸王最终自刎乌江。还有袁绍,不能团结好身边的高参,结果许攸、张颌跑到了曹操阵营中去,直接奠定了袁绍官渡之战的败局。所以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位有容人雅量、能够团结协作的人。

要善于团结反对者。团结志同道合的同志不算很难,难就难在如何团结反对者。在这里得表扬表扬曹操这位同志,这方面曹操做的确实可圈可点。张绣在197年曾经向曹操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就获得了南征的胜利,不免有些飘飘然,行为也不检点,举措也不推敲。他强纳张绣的婶子为妾,让张绣感到屈辱;拉拢张绣的贴身部将胡车儿,让张绣感到威胁。于是张绣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突然反叛,在曹操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把他打得落花流水。长子曹昂(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侄子曹安民,还有猛将典韦(曹操最贴心的亲兵队长)都在战斗中身亡,曹操也被冷箭所伤。曹操和张绣可谓苦大仇深,但是到了公元199年,张绣迫于形势再次向曹操投降时,曹操并未和这位冤家对头血战到底,而是亲亲热热地拉着他的手,为他设宴洗尘,并立即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封列侯。为了进一步表示团结的诚意,曹操还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为妻,两人成了儿女亲家。从此,张绣成了曹操麾下一员勇猛的战将,而贾诩则成为曹操身边重要的谋臣。类似事例还有很多,陈琳曾帮助袁氏集团起草檄文,对曹操恶毒攻击,但曹操因爱其才,毫不计较,坦然开释;毕湛曾“背信弃义”,只因嘉奖其孝道,既往不咎,信任如故;还有魏种,原本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张邈反叛时许多人倒戈跟随了张邈,曹操自信地说,只有魏种是绝对不会背叛我的。谁知魏种也跟着张邈跑了,气的曹操咬牙切齿:好你个魏种,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饶不了你!但当魏种果然被俘时,曹操叹了口气说:魏种是个人才阿!又任命他去当河内太守,凡此种种。这些曾和曹操作对的人,后来都成了曹氏集团的重要成员,为魏国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团结不等于“拉山头”。有些同志喜欢走极端,上级一提醒要讲团结,他马上就去拉山头、搞派性,倒腾自己的小圈子去了,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搞好团结绝对不是“拉山头”,讲团结是要五湖四海,而“拉山头”则是用个人的小圈子代替五湖四海的大圈子。搞小圈子是极具危害性的,东汉时有两次党固之祸,唐朝有牛李党争,南宋有伪学逆党,到了万历时代出现了浙党、昆党、宣党、齐党、楚党、秦党之类,虽然出现的时代不同,但是对当时的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各个方面巨大的破坏作用是相同的。其实搞小圈子这个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个人整天在圈内圈外权衡,既费事又劳神,怎么能全副身心地投入工作。划小圈子拉山头的最终结果无非是自己被小圈子圈住。因为被划在圈外的,自然不会心甘情愿地被边缘化,如果小圈子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会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一旦进入到圈内,他也许会竭尽全力满足你的目的,但那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绝对不会是为了满足公家的目的。假如他钻不到圈内来,他也不会无声无息地闲置一边,沾不上光,他就会加入到拆你的台的行列里来,慢慢地走到你的对立面来。一般而言,划的圈子越小,那么对立面就越多,人为地造成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紧张化。所以要团结,但不要划圈子、拉山头,即便有划圈子的嗜好,那么你就尽可能地划地大一些,别人划小圈圈,我们划大圈圈,把大家都划进去,就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都是大圈里的人。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共同学习到这里,说的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二篇:年轻干部的成长问题讲稿

各位同学:

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那些深奥的大道理就不讲了,我结合个人多年的体会,和大家探讨交流一下年轻干部的成长问题,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工作进步、个人成长有所帮助。

一、要认真学习

有句话叫“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多总结一些历史英雄人物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蹈一些悲剧人物的覆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今天我们就总结总结历史上一些大腕级的超重量人物,看看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先说开国领袖毛主席,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挥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可以说是攻必克、战必胜。但是他毕业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从头到尾一天军校也没上过,为什么能把读过军校、留过洋的蒋介石一直打到台湾去呢?很多史学家总结过,我也分析过,归根到底就是不断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反过来用学到的知识指挥战争,从而不断走向胜利。我们年轻干部学历高、知识多,这是优势,但是千万不能因此放松了学习。现在,大家已经有了这样一种共识,文凭不能完全等同于水平,学历不能完全等同于能力。如果毛主席当年满足于既有文凭,不学习不进步,恐怕中国只会多一位教书先生,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则无从谈起。

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进步。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培养,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个人努力程度、学习能力的高低。毛主席讲的“本领恐慌”(我们队伍里面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只有考虑全面了,才能给这位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一个公正的评价。要是考试出了这道题,显然善于思考的回答得要全面客观得多,水平也高得多。(还有“冒烟的轮船”)

要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如果思维方式不对头,那么你就会成为学习知识的俘虏,学得越多,困得越深。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最关键的就是要突破思维定势。其实,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个心理定势,就如同每个人身上都有难以避免的惰性一样。科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脑最易趋向习惯。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思维世界里存在这个死角,才能逐渐超越旧有思维模式,走出思维惯性,进行创造性思维。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上实验课的时候,教授拿起一个装有排泄物的试管,对学生们说:“大家有没有能够像我这样做的?”只见他把手指在试管里面蘸了蘸,然后放在嘴里吮吸起来。同学们都极为好奇,认为可能不是真的排泄物,争先恐后地蘸了之后放入口中,结果全班同学集体呕吐。教授用遗憾的眼神看着大家,说:“我非常佩服大家的勇气,但是也为大家的观察力感到遗憾——刚才我是用中指蘸的,但是吮吸的却是食指!”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当人们面临问题时,建立在以往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的心理定势往往会产生消极影响,全班同学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教授用中指蘸的就吮吸中指,成为了他们思想行为的障碍。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身经百战,精通兵法,因为深通“兵不厌诈”之道,而不敢带兵进入孔明的空城,从而错过胜机,演绎了一出贻笑大方的“败空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向冲绳岛日军守敌发起总攻的头两天里,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麦克阿瑟一反战争爆发前无线电联络静默待令的常规,命令所有无线电联络照常进行,结果有效地迷惑了敌人,使日本统帅部对美国的作战意图和行动时间判断完全错误。经验有助于成功,也可能导致失败。过分依赖以往的经验,形成唯经验的思维定势是司马懿和日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要转换思维方式,就要避开就事论事的圈子,在想问题时,除了从问题本身考虑外,还会把问题放在问题之外,即将这个问题转化成另一个问题来观察思考。那些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大多是善于转化问题的人。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小时候爱踢皮球。有一次,有人把皮球踢进一棵大树的窟窿里,洞很深,没法取出来。文彦博就用大脸盆往里灌水。水灌满了,皮球也浮上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他在“文革”时曾在农场劳动改造。领导让他去打猪草,但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从来没干过这种活儿,他也根本不知道猪都吃什么草,他当时手上也没有有关喂猪方面的书可供参考。实际上,这项工作是在故意为难他。但他略作思考便有了办法。等他打回猪草,别人都不解,这个读书人怎么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基础上,打来猪爱吃的猪草呢?当领导问他时,他说:“这件事并不难,把猪赶出去,猪吃什么,我就打什么。”思维方式的转换正是杨叔子先生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的奥秘。(还有“李鸿章修铁路”、“中国人盖房子”)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往往兴趣广泛,思路开阔。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青霉素的出现,相对论的创立;飞机上天,潜艇如海------无一不是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二、要力戒浮躁

现实生活中,浮躁有多种表现。具体到年轻干部,我看应注意两点:一是追求进步的愿望特别强烈。追求进步是好事,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愿望迫切的过了头,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没有清醒的认识,这样不仅不会进步,还会跌跟头、吃苦头。二是缺乏到艰苦岗位磨练的吃苦精神,贪图安逸享受,动不动就找组织提要求、讲条件。其实这两点归纳到一起,本质上就是对自己定位不准,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

年轻干部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量力而行,才根据自己的能力定位比较合理的期望值。举重是壮汉们的运动,能拿个好名次,没有力气不行。但是,经常看举重比赛你会发现,那些大力士们不但力气过人,智慧同样不同凡响。比如,到比赛最后阶段,假如对手之间成绩相差不大,而且都剩最后一举,这就是考验智慧的时候了:看你究竟要求加多少重量。要多了,可能举不起来,前功尽弃;要少了,赶不上人家,还是要位居人后。这个时候,最大的智慧就表现在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估计上了,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重量,赢了当然好,输了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因为自己就这么大的本事。所以,别看那些拿了金牌的人五大三粗的,其实这些人往往是绝顶聪明的人。

正确评价自己就是对自己有个基本的估计,到底自己有多大本事,多大能量。说得通俗点儿,就是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我们要量钱吃面啊!但我们发现,好多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事业耽误了,自己的身体也垮了,有时败得一塌糊涂,得不偿失啊。如果本领不大,本身就是个泥菩萨,非得过河不行,肯定自身难保。要是下定决心要过河,也未尝不可,条件是先得把自己在火里面练练,练成个瓷菩萨,再去过河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假如练不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相信此岸的风光同样秀丽,也能让自己安身立命,也能有美好的感觉,即便一生下来就是个泥菩萨,也可以幸福一生。怕就怕有的人永远练不成瓷菩萨,却永远也放不下对彼岸模糊风光的艳羡,昼思夜想,难以释怀,肯定要烦恼五金、痛苦无边了。如果通过搭关系、走门路,靠非法手段铺路搭桥,一定要过河,即便过得去,也得回来,何苦阿!古训云: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上世纪90年代,有的地方开发区“遍地开花”,连乡村都在搞开发区,牌子挂得都很醒目,叫什么高新技术开发区。你一个小乡村,能引来什么高新技术啊,你到底对高新技术了解多少啊。你有那么大的本事吗?还有,根本不懂大棚技术,号召建大棚,几千块钱建一个,建起来了,还不知种什么,听说人家种芹菜发了财,于是就种了芹菜,结果因不懂技术,菜没长好,第一年连本钱都砸进去了,第二年倒是注意了栽培技术,可菜长出来了,又没有市场,往哪里卖啊!不从实际出发,凭想当然,想法很美好,但不切实际,相对于自身那单薄的体格,未免太沉重了点。

有些人自视甚高,是因为根本没有弄清楚人家创业有多难。“干个科长有什么难的,谁不会啊?”“他那个一把手我也干得了,当一把手没有什么干不了的。”科长你能干,局长也能驾轻就熟,可你想没想啊,自己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货啊!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恰好说明你是个眼高手低的人。光看人家干得好,没看到人家的付出,光看到人家的不足,没看到人家的能力。

第三篇:年轻干部如何成长进步座谈会讲稿

年轻干部如何成长进步座谈会讲稿

今天,看到这么多年轻同志即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非常高兴,这也预示着*这座城市未来大有希望,*各项事业发展大有希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委组织部,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地欢迎!

选调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举措,是市委着眼全市干部队伍长远发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从*年启动选调生招录工作,多年来,我市从全省各高校选调优秀大学生近*人,这些同志扎根基层、锐意进取、积极工作,有效改善了全市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树立了良好的自身形象,个人也很快地成长进步,有的已经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为服务*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选调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精髓要义,坚定信心、笃定前行,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强理论wz,强化政治训练,提高政治能力,不断铸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务虚功干实事,科学干事,立足岗位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好事,做善于作为的实干家。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常怀平常之心、常修*、常思*之祸,系好廉洁从政“安全带”,做严守规矩的清廉者,在实践中担当新使命、创造新业绩。下面,就年轻干部如何成长进步提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争做政治合格的新征程奋斗者。

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提供重要保证。看一个领导干部成不成熟,首先要看他在政治上坚不坚定。大家从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公务员、党政机关干部,首要的是提高政治能力,尽快在政治上成熟起来,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干部的要求,忠诚是一种美德,干净是一种境界,担当是一种作为,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同志,必须在实践中认真领会和落实。

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坚决维护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努力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对党的事业做到绝对忠诚,老老实实听党话,言行一致跟党走。

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让我们的一切工作都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评价和检验。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思想,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wz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炼就一副好筋骨。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把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与本人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推动落实,确保上级的要求部署在各自的岗位上落地生根。希望大家牢牢把握这些要求,始终绷紧讲政治这根弦,加强政治历练,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能力,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把灵魂置于高处,争做信念坚定的新征程奋斗者。

理想因其远大而成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成为信念。黑格尔讲过一句话,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历程证明,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始终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同志们作为年轻的知识分子,要坚持把灵魂置于高处,在追求理想中努力达到个人、国家、时代命运的有机结合。个人命运始终和国家命运、和时代发展紧密相连。

要本色做人、角色做事。做人要坦坦荡荡、实实在在,要有最基本的价值观,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敢于坚持原则,真正做到激浊扬清、除恶扬善,做到*,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做事要认认真真、稳稳当当,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要很快进入角色,与时俱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达到人岗相适、人尽其责、才尽其用。

要淡化小我、追求忘我。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于个人的私利,是难以成就大事业的。有理想的人总是值得尊敬的,有理想并为了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人更值得尊重。从中国古今历史上看,每一个英雄人物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作出了个人牺牲。作为年轻干部特别是知识分子,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记住为大我牺牲小我,把追求无我、甚至忘我作为人生境界,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要恪尽职守、奋发有为。干部就是干事的。要始终把干事作为一种人生追求,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朝气蓬勃地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全力推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提高综合素质,争做本领过硬的新征程奋斗者

要正确处理“觉”与“悟”的关系。“觉”是感知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悟”是理性的思考,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各位选调生一定要既能“觉”、又会“悟”,在学习的基础上,多思、勤思、善思、深思,知其内涵、悟其要义、觅其规律、吸其精髓,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透过变化认清规律、透过苗头把握趋势。

要正确处理“专”与“博”的关系。作为年轻的党政干部,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也要有适应复杂局面的工作能力。各位选调生都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具备较强的专业功底,要发挥优势,努力做工作领域内的“行家里手”;同时也要广泛涉猎各类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政策研究能力,努力成为一专多能、又红又专的复合型人才。

要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也谈到了治学必经的三种境界,知识分子要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学习过程中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使我们的理论优势、专业优势尽快转化为工作优势和发展优势,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增强本领和才干。

四、坚持求实奋进,争做担当有为的新征程奋斗者

要在胸怀全局中体现担当。“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人的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层次,过去我们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世界观、方法论问题。作为选调生,必须把眼光放得远一些,胸襟开阔一些,既要立足本职工作,更要胸怀全局,自觉把自身发展放在更大格局下去思考、比较和推动,主动在服务全市大局中寻找坐标、展现作为,努力实现由被人“高看一眼”向工作“高人一筹”转变,去掉表面光环,进入工作角色,做出工作实绩,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提高综合素质上,厚积薄发、积蓄力量;由“要我做事”向“我要成事”转变,不断提高工作主动性,强化工作责任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要在攻坚克难中体现担当。经验来自于实践,才干来自于历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实践证明,那些成大器、堪大用的干部,往往是在“急难险重”一线经历过多岗位历练的干部,这些干部处理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很强,遇事不慌、能稳得住。没有经过基层锻炼,往往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遇事毫无主见,很难做到随机应变。

所以,大家要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要有胆识、有品格、有魄力,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乡村振兴、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任务中敢闯敢试敢担当;在艰苦地方、复杂环境和吃劲儿岗位上锤炼硬作风、增强真本领,真正做到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攻坚克难中开创性地做好每项工作,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要在推动发展中体现担当。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过近几年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市成功摘掉了贫困市的帽子,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立足*看*、放眼全省看*、走向全国看*,市委结合实际制定“十四五”规划,锚定了“八个新”目标,提出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做示范,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抢位置,在郑新一体化发展中当先锋,在“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建设中唱主角,高质量建设市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市,实现全省综合排名年均上升五个位次,整体工作“十四五”中期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的具体目标,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大局。广大选调生要以推动*市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努力把思想眼界开阔、知识底蕴丰厚、富有朝气活力的优势转化为促进发展的能力,紧紧围绕全市战略目标,聚焦各自工作实际,深入工作一线经受历练、增长才干,努力成为推动发展的骨干力量。

要在服务群众中体现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干部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我们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绝大多数干部出身于工农家庭,对广大基层民众的疾苦有着深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喜欢什么、憎恶什么,大多数干部是清楚的。希望各位同志进入各地各部门的重要岗位后,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始终牢记我们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分子,要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抓,多下基层、进农村,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带着感情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站在群众立场上思考问题,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掌握群众工作方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五、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作风优良的新征程奋斗者

心态决定状态,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对同志们来讲,起点都是一样的,能否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出发时的心态和志向。要保持积极、阳光和务实的心态,多比较能力、少比较待遇,多追求进步、少追逐名利,多证明自己、少说明自己,切实以积极求进步,以奋斗求发展,以有为求有位。目前,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力求公开公平公正,所以,要成长进步,关键是要靠能力、靠工作实绩说话。

自律才能自由,始终把廉洁自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在干事的过程中既要有所作为,又要有效作为,更要有度作为;时刻绷紧自律之弦,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权力,权力是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提升自身价值,用不好可能身败名裂,所以要谨慎用权;敬畏人民,牢记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敬畏法律,法律是国家公务人员的底线,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法;敬畏党章,党章是党内的宪法,共产党员要严格遵守。要守好慎独之关,把慎独慎微作为个人思想修养和行为规范的理性界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政治本色。

作风影响作为,要始终秉承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形势,系统提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讲真话、讲心里话、讲群众听得懂的话,不说空话、套话、大话,带头践行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坚持眼睛向下、身子下沉,敢于直面矛盾、挑战难题、较真碰硬,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干好。

第四篇:年轻干部成长问题

年轻干部成长要做到“四不”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培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年轻干部的成长,既得益于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更在于个人的勤奋努力。作为年轻干部,个人认为成长过程中应该做到“四不”。

第一,不懈怠,勤学习。有的年轻干部认为学习枯燥乏味,形式“呆板”、“单一”,历来都是学学理论、听听讲座、谈谈体会的“老三样”做法,自己具有一定学历,知识化、专业化已不成问题,不必学;有的年轻干部认为学习意义不大,自己学了很多东西,在本职岗位上干了七八年,没人任何进步,对学习效果持怀疑态度,不愿学;有的年轻干部认为学习就是“一阵风”、“走形式”,产生厌烦、抵触情绪,集中学习找各种借口不参加,自学时间忙于业务和应酬,没空学。学习是我们广大年轻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最为主要的途径,是素质立身的关键。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年轻干部一定要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识的海洋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信仰,站稳立场,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要注重学习和掌握多种知识,努力做到“三个多学一些”:多学一些哲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多学一些经济知识,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多学一些现代管理、法律、金融等新知识,不断改善知识结构,跟上社会前进步伐。

第二,不浮躁,少报怨。有的年轻干部一心想着快出成绩早提拔,作风霸道,民主缺失,脱离实际,盲目的创先争优,导致好事变成了坏事,好的做法成了形式主义。看到与自己资历相当的人提升了,心理不平衡,牢骚不断。一些年轻干部对工作有激情,没感情,被认可时,什么都能干;经历挫折失败时,心灰意冷,什么都不愿意干。当前许多年轻干部最大的毛病就是心浮气躁,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是不愿意深入群众,不愿意做小事情,不愿意立足长远沉下心来做事,总想寻找捷径,急于求成。有的还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自以为学历高,水平高人一筹,说话口气大、声音粗,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心中无数,还整天自我感觉良好,一见别人得到重用,就躁动不安,耐不住寂寞。浮躁是一种不良的心态,对事业和个人都不利。沾染了浮躁,就不易真正深入下去,不易作出科学的决策,不易把工作落到实处,不易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句话,浮躁的人在事业上是不易成功的。年轻干部要有“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受宠不惊,受冷不冰”的心态,把工作看得重一点,把名利看得淡一点,这样就会少一些烦恼,多一些乐趣,也有利于做好工作,有利于出成绩。

第三,不务虚,重实践。少数年轻干部工作上眼高手低,心高气傲,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比谁都强,凡事存在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一些年轻干部说起来比谁都明白,做起来一塌糊涂。热衷于溜须拍马,善于玩弄权势,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既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也不承认别人的优点。还有一些年轻干部存在混日子思想,遇事自保为上,畏畏缩缩。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自我提高,走向成熟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梯。年轻干部如果不到实践中去经过一番扎实的磨练,经过恶劣环境的洗礼,在实践中摔打,苦炼内功,是不可能担当起改革和建设的重任的,更难以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和适应复杂局面考验的。每个年轻干部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具体事入手,把实践的过程作为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过程。善于从业务圈子中跳出来,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自己从事的工作,把立足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上。要沉下身子、主动到基层、到一线去实践、去磨炼、去接“地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走上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不腐败,严自律。部分年轻干部认为自己活的太累,工作压力大,而工资收入却相对其他人来说少得多,从而怀疑自己的选择,心理失衡。有的看到那些老板们天天灯红酒绿,花天酒地,住豪宅、开名车,心里失落,出现攀比心理,最终步入腐败的深渊。廉洁比政绩更重要,年轻干部将来要担负重任,今后的路还很长,必须十分重视大节的锤炼,同时也要十分注意小节的修养。要重视小事,留心小处,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严格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以所肩负的重任鞭策自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努力交出干事创业和清正廉洁两份合格的答卷。

第五篇:年轻干部如何成长

年轻干部如何快速成长

1、个人的勤奋努力是基础。年轻干部自身素质是成长的基础、发展的起点,干部个人只有勤奋刻苦、努力工作才能为成长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年轻干部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党政理论、业务知识以及经济、法律、管理、金融等综合知识,才能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储备扎实的工作技能。其次,年轻干部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取得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组织和群众认可。第三,年轻干部只有充分挖掘和展示自身特长,积极参加单位集体活动,才能更快地脱颖而出,更好地成长进步。

2、组织的培养教育是动力。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首先,要通过健全后备干部推荐管理机制,采取民主推荐、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法,将各行各业的年轻、优秀人才广泛吸纳进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分类培养,促进他们及早成才,快速成长。其次,要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抓好年轻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对有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的后备干部,要优先放到基层、综合部门或重要岗位加强实践锻炼,促使其快速增长才干。

3、公正的选人用人是关键。始终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按贡献排座次、以发展论英雄”的用人导向,为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提供制度保障。一是条件成熟及时用。树立不看学历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背景看业绩的观念,坚持条件成熟一个,及时提拔使用一个。二是同等条件优先用。从班子建设的客观需要出发,拓宽使用渠道,加大使用力度,为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创造环境。三是关键岗位大胆用。对于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培养潜力的青年干部做到放手使用,让他们在关键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严格的监督约束是保证。严格干部的管理监督,是永葆队伍纯洁和活力的根本保证。要注重抓好年轻干部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考核考察,全面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动态。要认真考察年轻干部八小时工作圈以外的情况,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司法监督等监督渠道的重要作用。对发现的缺点和问题及时予以告诫和提醒,帮助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整改。同时,通过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民意调查等措施,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监督,努力促进年轻干部成长。

下载年轻干部成长问题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轻干部成长问题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年轻干部如何成长

    年轻干部如何成长 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的希望,年轻干部的成长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年轻干部高素质、高文凭,适应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有创新意识,敢闯敢干,但是,年轻干部基层工......

    年轻干部成长座谈稿

    各位领导,下午好。 首先感谢区委领导让我们大家能再次聚首,一起交流学习。领导的笑容依旧亲切,充满着对我们的关怀之情;同学的笑容依然热情,充满着对彼此的真挚之爱。片刻,党校生......

    年轻干部成长[五篇范文]

    年轻干部成长“三个需要”的现实意义 探寻优秀干部的成长规律可以发现,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需要经过多层次、多岗位的实践锻炼,以增长领导才干,积累领导经验;需要经过艰苦复杂环......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2011

    把握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规律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位有为近年来,对于年轻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历来都是莫衷一是,赞成的认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到新岗位敢打敢拼,能有效推进工......

    年轻干部成长Word 文档

    年轻干部如何迅速成长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源源不断培养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大计。”随着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一大批优秀青年经过......

    年轻干部该如何成长(大全)

    人民日报时论精粹:年轻干部应怎样尽快成长 张瑞鹏 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事业发展为干部提供平台和机遇,干部成......

    年轻干部的成长范文合集

    年轻干部的成长 湖南省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此文件充分表明了对年轻干部的重视,年轻干部是当前党政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培养及成长关系着我......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做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今天向阳部长为我们青年干部做了关于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报告,我深有感触。青年干部作为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