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民区本级专项支出管理办法
爱民区本级专项支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保证专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和专款专用,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管理和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财政部门、区直各预算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
第三条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补助和相关投融资的用于全区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具有专门用途、实行项目管理的资金。资金来源涉及中央、省、市财政安排的项目资金。
第四条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指对资金的申报审核、安排、使用,以及项目周期(包括立项、实施、反馈、检查、验收等)中的计划、控制、监督和绩效考评。应当实行科学决策、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顺查、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
第二章
预算执行
第五条 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必须严格按专项资金的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如发生项目终止、撤消、变更、追加预算的,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报批,不得擅自新增项目。对基本建设项目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区财政局实行“专户”管理,将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各部门安排的资金统一集中在财政专户。
第六条 财政专项资金由各部门申请,经财政审核由财政按实拨付。对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按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进行规范操作。各部门加快专项资金支出进度,分批审核拨付,减少结余资金。
第七条 专项资金支出中涉及政府采购项目的,必须按政府采购管理程序办理。基本建设项目按规定实行招投标管理,并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规范操作。
第八条 区财政局要建立严格规范的专项资金报表制度,项目主管部门于每季后10日前向财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收支余报表。
第三章 财务核算和结余处理
第九条 各部门和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财政财务管理规定,明细账、报表必须单设项目名称,单独核算。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要及时办理交付和产权登记手续。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必须出具审计决定书,财政部门办理竣工决算财务批复,批复后建设项目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结余结转资金,采取以下管理方法:
对项目完成、撤销形成的结余,各部门应及时向财政部门提出项目结余安排使用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动用。在预算安排中应首先用于本部门的项目支出,并优先安排新增项目支出。
项目当年执行但未完成,以及项目因故当年未执行需要推迟到下年执行而形成的专项结转资金,可以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但不得自行改变资金用途。各部门严格控制压缩结转资金,根据当年结转资金数额提出下一年财政预算。
第四章
绩效管理
第十二条 对财政专项资金实行绩效评价制度。主管部门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要自行组织实施对专项资金支出的效益分析,选择性地开展项目绩效评价。
对群众得益多、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重点领域的一些项目支出实行财政集中绩效评价,并委托中介机构参与,体现客观公正。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各部门要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任何单位不得挪用、截留、改变资金用途。对涉及财政奖励和补助的专项资金实行拨款前公示制度,接受公众监督。
第十四条 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监督的制约机制。项目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主管部门要对财政专项资金实行跟踪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财政部门加强对项目申报审核、资金拨付、使用监管及绩效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审计部门要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监察部门要对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中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责令将资金归还原有渠道或收回财政部门外,将依据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同时该单位二年内不得享受财政资金补助,并严格追究主要责任者的纪律责任和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交由区监察局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弄虚作假,骗取国家拨款、投资,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
(二)疏于管理、严重失职,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混乱的;
(三)违反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规定,造成财政专项资金损失和重大浪费的;
(四)对出现的问题整改不力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区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
《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
2010年04月03日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预[2007]37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规范和加强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 管理,保障中央部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我们制订了《中央本 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管理,规范基本支出预算分配行为,保障中央部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组成。本办法所称“中央部门”,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 中央部门的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行政运行经费和事业单位的事业运行(或机构运行等)经费等基本支出的预算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基本支出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是中央部门 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基本支 出计划,按其性质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
第五条中央部门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其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作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第六条 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原则
(一)综合预算的原则。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对当年财政拨款和以前结余资金,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
(二)优先保障的原则。财力安排首先应当保障单位基本支 出的合理需要,以保证中央部门的日常工作正常运转。
(三)定额管理的原则。基本支出预算实行以定员定额为主 的管理方式,同时结合部门资产占有状况,通过建立实物费用定 额标准,实现资产管理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对于基本支出没有财 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其基本支出预算可以按照国家财务规章制度 规定和部门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结合单位的收支情况,采取其他方式合理安排基本支出预算。
第二章 制定定额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第七条 定员、资产和定额是测算和编制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
定员,是指国家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根据中央部门的性质、职能、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所下达的人员配置标准。
资产,是指中央部门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 公共财产。包括国家调拨的资产、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单位名义接受捐赠形成和 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等,其表现形式为办公用房、车 辆、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
定额,是指财政部根据中央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 务的合理需要,结合财力的可能,对基本支出的各项内容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第八条 制定定额标准的原则
(一)制定定额标准要以公平为前提,兼顾单位的实际支出水平。
(二)制定定额标准要量力而行,以财力可能为基础,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三)制定定额标准要规范化,制定方法要具有科学性。
第九条 制定定额标准的方法
(一)依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财力状况,社会物价水平及单位的业务性质、工作量、人员、资产等数据资料制定定额标准。
(二)根据基本文出的特点,对政府收支分类中的支出经济 分类款级科目进行合理调整、归并,形成若干基本支出定额项目。
(三)基本支出定额项目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人员经费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具体定额项目包括:基本工资、津补贴及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离退休费、医疗费、助学金、住房补贴和其他人员经费等。日常公用经费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具体定额项目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日常维修费、会议费、专用材料费、一般购置费(包括一般办公设备购置费、一般专用设备购置费、一般交通工具购置费、一般装备购置费等)、福利费和其他公用经费等。
(四)为规范定额分配行为,根据中央部门承担的职能、行 业及业务特点,将中央部门分为若干类型。在核准同类单位工作量、占用的资源和相关历史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以人或实物作为测算对象,确定各类单位各定额项目的单项基准定额。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定额项目中,水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 费等可采取人员定额和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五)确定同类单位单项基准定额的基础上,确定同类单位的分档定额标准,最后确定各单位所应执行的各个单项定额标准。
(六)各个单项定额标准的总和构成单位基本支出的综合定额。
第十条 定额标准的调整
定额标准的执行期限与预算一致;定额标准的调整在预算开始前进行;定额标准一经下达,在预算执行中不作 调整,影响预算执行的有关因素,在确定下一定额标准时,由财政部统一考虑。
第三章 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第十一条中央部门根据财政部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组织编制本部门申报基本支出预算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按照规定格式报送财政部。
第十二条财政部对中央部门报送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 进行审核,按照定额标准及有关依据,结合中央部门基本支出结 余情况,测算并下达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 公用经费,下同)及财政拨款补助数。
第十三条中央部门在财政部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 额及财政拨款补助数额内,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政 策、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 费各自的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之间,自主调整编制本部门的基 本支出预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财政部。
第十四条财政部依法将审核汇总后的中央部门预算上报 国务院审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向中央 部门批复。
第四章 基本支出预算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基本支出预算按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分别 核算管理。人员经费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安排;日常公用经费 应与部门占有的资产情况相衔接,未按相关规定报批或超过配置 标准购置的实物资产,一律不安排日常维护经费。
第十六条基本支出预算中按照规定属于政府采购的支出,应当同时编入政府采购预算,并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中央部门要严格执行批准的基本支出预算。执行中发生的非财政补助收入超收部分,原则上不再安排当年的基本支出,可报经财政部批准后,安排项目支出或结转下年使用;发生的短收,中央部门应当报经财政部批准后调减当年预算,当年的财政补助数不予调整。如遇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确需调整基本支出预算的,由中央部门报经财政部批准后进行调整。
第十八条基本支出结余应按照财政部有关结余资金管理规定使用,中央部门应加强对基本支出结余资金的管理,将预算安排与基本支出结余资金统筹考虑。
第十九条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 检查监督,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依法 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预 [2002]355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14、本级专项支出及转移支付管理.doc
本级财政专项支出及转移支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县本级财政支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支出为县本级财政预算资金和上级财政下达资金安排的支出。第三条 财政支出遵循公开公正、分类管理、绩效评价的原则。第二章 支出预算的编制、批复与调整
第四条 部门支出预算草案由县财政部门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和综合预算编制形式,按照 “两上两下”的程序组织编制。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采用据实、定额的标准编制。项目支出由各部门(单位)申报并提供项目实施的政策依据,有条件的项目应先完成项目的财政评审。支出预算草案由县财政部门汇总审核,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五条 支出预算草案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县财政部门在县人大审批之日起一个月内,将预算批复到各部门(单位);各部门(单位)接到县财政部门批复后,应及时将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批复到所辖的基层单位,不得进行二次分配。
第六条 预算执行过程中,因国家和省出台新的政策或出现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及特殊情况超过年初支出预算需增加支出的,由县财政部门结合县本级可支配的财力编制支出调整方案,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审核、经县财税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审定后,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三章 支出预算的执行
第七条 支出预算批复后,部门(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由各部门(单位)根据县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结合本部门(单位)资金需求情况,向县财政部门申报资金分月用款计划,在县财政部门审核批复的用款计划内办理支付业务。实行财政统发的个人工资,原则上由代理银行直接支付到个人工资账户。
第八条 年初预算到部门(单位)的专项业务经费或工作经费,由部门(单位)根据业务需要、项目进度向县财政部门提出用款申请计划,经县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由部门(单位)按相关程序办理支出业务。
第九条 年初预算已经确定到项目但未批复到部门(单位)的项目预算,实行分类执行:
1、预备费:主要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处理突发事件和其他特殊事项。确需动用预备费的,由部门(单位)提出申请,县财政部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提出动支预备费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初审并报县长审批同意后,按相关程序办理支出业务。
2、维护性支出资金:包括会议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考察调研费等,原则上由各部门(单位)在县人大通过的部门预算中列支。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追加支出的,由部门(单位)提出申请,县财政部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按照程序报批。20万元(含20万元)以下由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审批;20万元以上的由分管县领导审查,经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审核,报县长同意后办理批准手续。
3、专项资金:工业发展资金、农业发展资金、商业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由县财政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细化方案,部门(单位)提出资金使用计划,报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审批,由县财政部门按方案核实后拨付资金。对暂未能细化方案的项目前期经费、维稳经费等专项资金由部门(单位)提交项目资金使用方案报告,按照以下程序审批:20万元(含20万元)以下由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审批;20万元以上的由分管县领导审查,经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审核,报县长同意后办理批准手续;数额较大的、确需集体研究的重要支出报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批。
第十条 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和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等一般转移支付资金,明确到具体项目和单位的,由县财政部门按规定审批,并定期向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报告。未明确到具体项目和单位且金额较小的,由县财政部门按规定进行审批;金额较大的,由县财政部门商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分配方案,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审核,报常务副县长审批;对事关全局的重大转移支付,报县长或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批。第四章 财政管理和监督 第十一条 申请资金报告管理
1、县直预算单位(含二、三级预算单位)需申请县财政资金的,应由一级预算单位提出申请;县直企业需申请县以上财政扶持(贴息)资金的,应由县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提出申请;乡镇政府、村委会(社区)需申请县以上财政资金的,应以所在乡镇正式文件向县财政局提出申请。
2、凡是申请县以上财政资金的报告,原则上统一归口县财政局受理,实行统一登记,经核实确需解决资金的,由县财政局按程序统一申请报批,资金申请部门协助做好争资工作。
第十二条 会议经费的管理,严格按照《凤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凤凰县县直行政单位会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凤政办发〔2009〕17号)的规定执行。第十三条 “三公”经费管理
1、因公出国(境)经费。出国(境)经费应从严控制,当年拨付的出国出境经费总额,不得超过年初预算安排的金额,未安排预算经费的,不得出国出境。县直部门(单位)有关人员确需因公出国出境的,按有关程序审批后,由县财政部门在专项经费中列支。
2、公务用车经费。严格按照上级公务用车管理使用规定,从严管理县直各部门(单位)公务用车编制和购置标准。各部门(单位)公务用车运转经费纳入年初部门(单位)公用经费预算。
3、公务接待经费。严格执行上级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严格公务接待标准,接待经费在各部门(单位)年初预算经费及追加安排的专项经费中解决。
4、各部门(单位)“三公”经费当年安排支出数不得超过上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第十四条 县财政部门要严格财政供养人员的经费管理,建立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档案,完善财政供养人员基础信息。各部门(单位)人员工资变动时,持组织、编制、人社部门出具的有关手续,于每月10日前到县财政部门办理工资调整事宜。县直各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亡故后,所在单位须在一个月内,持有关证件到组织、人社、编制等部门办理核减手续,经县财政部门核实后,按规定发放一次性抚恤金。
第十五条 县财政、国资部门要加强对县属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支出和负债管理。500万元以上的支出和负债,须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县财政、国资部门审核并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后按程序办理。第十六条 县财政、县审计部门要完善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投资评审和竣工决算审计机制,加强对财政资金的跟踪检查问效,对未用到项目上的资金要予以扣回。由县本级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应经县财政评审或预算审计后方可组织招投标,违反程序开工建设的,县财政不予安排资金。第十七条 严格控制财政性工程投资规模。严格控制超预算投资,项目投资超概在规定范围内的必须报财政、审计部门核准,投资超概5%以上的项目或小型项目投资超概10万元以上的,必须报招投标管理领导小组研究,擅自违规超概的,由项目实施单位自行兑付超概部分资金,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十八条 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预算,加强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的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违法、违纪问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试行一年,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以上这篇县本级财政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网,谢谢。
第四篇:上海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办法
上海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根据《上海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是指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以下简称“其他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指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发展要求,以及本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安排的支出。
费用性支出是指用于处置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等方面的补助性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依据国家和本市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等,统筹安排确定的国资监管、国资预算管理相关的支出以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补充社保基金等支出。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方向和重点,应当根据本市经济发展需要以及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任务适时进行调整。
第三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由预算单位根据市政府对本市产业发展、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以及国资监管等要求和相关工作需要,在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时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计划,对于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的支出项目,或因收入规模限制,上一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足额安排的支出项目,预算单位在安排当年国有资本预算支出时应予以优先安排。
第四条
市财政局统筹当年可安排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以及预算单位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安排的支出项目,确定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其他支出的具体内容,形成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安排。
第五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应严格按照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确定的支出内容执行,遵循先收后支的原则,区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拨付。
第六条
各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市财政局下达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批复的明细支出项目,组织所监管企业具体实施。
第七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本性项目支出,在具体执行时,由各预算单位向市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资委关于对部分市属经营性国资实施委托监管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9‟45号)的要求,明确项目的具体出资人以及资金到位的具体时间要求。
第八条
资本性项目支出在具体办理资金拨付时,市财政局 2 根据预算单位的书面申请,并经审核后,直接拨付到市政府明确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单位,由其拨付项目具体投资人或项目投资受款单位。
第九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费用性项目支出,在具体执行时,由各预算单位向市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明确费用性支出的具体项目和受款单位。
第十条
费用性项目支出在具体办理资金拨付时,市财政局根据预算单位的书面申请,并经审核后,按国库直拨的办法,直接拨付到受款单位。
第十一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其他支出,在具体执行时,属于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部分,由市财政局直接办理预算划转手续。属于国资监管、国资预算管理相关的其他支出的具体执行参照费用性支出的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二条
费用性支出和其他支出中属于政府采购规定的内容,应按照《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第十三条
市财政局应在接到预算单位有关预算执行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预算支出申请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并将办理结果告知预算单位。
第十四条
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支出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各预算单位执行市财政局批复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过程中,出现需调整支出的情况,应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并按程序上报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支出项目。
第十五条
对于预算执行中,已批复预算总额内的支出项目调整,各预算单位应按照市财政局印发的《关于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动态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的有关规定,提出预算调整建议,按照规定程序报请审批后,根据市财政局下达的预算调整批复,执行调整后的预算支出。
第十六条
对于预算执行中,由于出现超收收入或欠收收入,需要增加或减少预算总支出规模的,或者遇到国家和本市相关政策调整,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情况,各预算单位应提出预算支出调整建议方案,由市财政局综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实际需要,提出预算调整方案,经市政府审定并按照规定程序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批后,根据市财政局下达的预算调整批复,执行调整后的预算支出。
第十七条
各预算单位应对已拨付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各项支出进行定期跟踪检查,掌握资金的使用进度和效果情况,监督预算资金的规范、合理使用。
第十八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国资委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适时组织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和绩效管理,不断规范预算资金的使用,提升资金的使用绩效。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各项支出内容,接受市审计局等职能部门的审查和监督。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此前有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篇:研发支出管理办法(范文模版)
研发支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更明确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维护工作要求,提高公司对研发费税收优惠政策应用效益,同时也为了强化对公司研发工作管理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研发支出”是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对研究和开发的界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其“工作指引”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公﹙试行﹚》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企划部、财务部、研发基础单位协调配合负责研发业务的规划指导和执行、管理和监督核算工作。
第四条:名词注解:
﹙1﹚研发基础单位是指研发项目实施的场地单位。
第二章
实施
第五条:立项备案。每年1月1日前企划部提供公司研发项目决议到财务部备案,研发项目决议备案信息含包括如下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实施起止时间。
﹙3﹚项目的人员配置。
﹙4﹚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工作指引》第“
四、研究开发活动确认及研究开发费用归集”要求进行按项分类的费用预算。
﹙5﹚研发基础单位各实验单元研发实施布署清单。
第六条:项目实施支出归集。财务部负责指导日常研发支出业务数据采集系统的运行,研发部负责研发支出业务的确认由财务部对研发支出归集效果负责。
﹙1﹚归集主要单据:研发支出证明单、研发业务入仓单、研发业务出仓单、科研人员工资统计表。
﹙2﹚当月发生的研发支出业务于次月5日前由企划部主管提交到财务部。﹙3﹚财务部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核算研发支出专账,企划部对研发费额度负责。
第三章
附则
第七条:本办法自核准日起生效,之前类似业务遵照执行。
第八条:本办法由财务部负责解释与修订。
第九条:本办法试行一年,试行期后纳入ISO体系。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