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5特种设备(行车)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行车)管理规定
一 目的
为了规范起重机械的使用管理,通过管理的手段、确保行车的安全运行、有效的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设备、人身的安全,特制订本规定。二 适用范围
公司内所有起重机械(行车)范围内的使用。三 职责
3.1动力装备部负责所有起重机械的年审检测工作。所有新安装、落地大维修、报废、移装、的行车,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报告审批结论后方可操作。并做好定期检验和报检工作。
3.2动力装备部根据起重机械的使用频率、载重状态和使用的环境要明确行车设施的方位;建立行车的基础台帐督促使用单位(分厂)的维护保养,点巡检工作落实相关的管理负责人和责任人。
3.3采购部在购置的起重行车,应当由具备有相应的制造许可资质的单位制造;产品应当符合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及相关的标准要求,随机的产品技术资料应当齐全。
3.4起重机械(行车)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操作人员(天行)经质量监督局培训发证后方可作业,持培训上岗作业证。地操行车操作人员经公司教育和分厂内部的培训学习,实践操作、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单独操作作业。
3.5所有涉及到对地操作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禁止“十不吊”和违章指挥的现象,及时做好填写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在操作时发现异常情况和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停止运行工作,并且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
3.6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参加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学习相应的基本救援技能。
3.7 负责内部使用的管理人员,应组织实施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全面检查,做好日常使用状态运行故障记录。检查和纠正起重行车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起重机械,并同时报告相关的负责人单位领导。
3.8 生产部环安科联合动力装备部,应定期对使用单位的机械起重机的使用运行情况、点巡检记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并及时通报使用单位进行整改。并督促检查持证上岗人员的有效性。
3.9 生产部环安科负责建立健全的特种设备(行车)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督促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及平时的教育工作。人力资源部对特种作业人员组织培训工作和年审工作,按能力标准规范执行。四 各分厂使用的起重机械行车点巡检和全面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⑴整机工作性能; ⑵安全保护、防护装置;⑶电气(液压、气动)等控制系统的有关部件; ⑷液压(气动)等系统的润滑、冷却系统; ⑸制动装置;
⑹吊钩及其闭锁装置、吊钩螺母及其放松装置; ⑺联轴器;
⑻钢丝绳磨损和绳端的固定⑼链条和吊辅具的损伤; ⑽金属结构的变形、裂纹、腐蚀,以及其焊缝、铆钉、螺栓等连接; ⑾主要零部件的变形、裂纹、磨损; ⑿指示装置的可靠性和精度; ⒀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载荷试验。⒁电器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篇:车间行车管理规定
车间行车管理规定
为确保车间行车安全,从而保障生产安全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1、确因工作需要需移动维修车辆的,方可移动车辆。
2、移动维修车辆的人员须具有驾驶商品车(含维修车)类别的内部驾照。
3、进入车间的一切机动车辆,行驶车速不得超过10-15KM/H,不得在车间内进行刹车试验,和车辆动力性能路试。如有违反,该当事人及其直属领导每人给予人民币伍佰元经济处罚。
4、进入车间的事故车或车间内移动事故车,为防止由于车辆机械故障带来的行驶危险,移
动时必须先检查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没有行使安全隐患后,方能按照规定时速10-15KM/H移动。原则上,车间内工位间移动未完工的大肇事车一律推行。
5、车辆在进入工位、上下举升机、四轮定位、检测线时,驾驶人员必须确认前后没有人员,方能进行操作。
6、维修检查车辆时,如果需要启动发动机必须先拉住手刹,然后确认车辆档位(自动档车
处于停车档,手动档车处于空档位)后方能启动车辆,并且严禁站在车头前面以直接拉动油门拉线的方式试验发动机。
7、维修车辆需进行车间内外移动时,必须按地面指示标志行驶,不得逆向行驶。如有违反,该当事人及其直属领导每人给予人民币伍佰元经济处罚。
8、本规定自即日起执行。
第三篇:行车使用管理规定
行车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确保行车使用安全,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行车只限于熟悉使用方法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使用。
2、行车的工作负荷,不准超过铭牌规定的1.25倍。在特殊情况下,如必须超铭牌使用时,应经过计算和实验,且经检修副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定出措施,并在起吊前,对行车全面检修。行车检修时,必须将吊钩降放在地面。
3、一切重大物件的起重须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领导进行,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熟悉起重方案和安全措施。起重时只能由一人指挥,指挥人员应由经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
4、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或起重驾驶人员看不见指挥人员时,严禁进行起重工作,恢复照明后,方可作业。
5、没有得到司机的同意,任何人不得登上行车。
6、起重工作有统一的信号,起重机操作人员应根据指挥人员的应根据指挥人员的信号(红白旗、口哨、左右手)来进行操作,操作人员看不见信号时不准操作。
7、起重物品必须绑牢,吊钩要挂在物品的重心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禁止使吊钩斜着拖吊重物。在吊钩已挂上而被吊物尚未提起时,禁止起重机移动或作旋转动作。
8、行车的荷重在满负荷时,应尽量避免离地太高,起吊重物提升的速度要均匀平稳,不宜忽快忽慢,忽上忽下,以免重物在空中摇晃发生危险。放下时速度不宜太快,防止吊物到地时碰坏。
9、起吊的重物,必须先用绳子或链子很牢固平稳地绑着,绳子或链子不应有打结和拗劲的情况。所吊的物件若有棱有角或特别光滑的部分,在棱角或滑面与绳子相接触处应加以包垫,防止绳子受伤或打滑。
10、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在起重机工作区域内行走或停留。起重机正在吊物时,任何人不准在吊杆和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11、起吊重物时不准让其长期悬在空中,有重物暂时悬在空中时,严禁驾驶人员离开驾驶室或做其他工作。
12、行车的驾驶室上应装有音响或色灯的信号装置,以备操作时发出警告。
13、行车的技术检查,每年至少一次。首先应检查其有无保险装置,联锁装置和防护装置,以及这些装置是否完好,再检查附件(绳索、链条、吊钩、齿轮和转动装置)的状况与磨损程度和固定物(螺帽开口销等)的状况,以及接地状况。
14、行车应进行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静力试验目的是检查起重设备的总强度和制动器的动作,动力试验是在起重设备经过静力试验证明机械结构良好后进行。
15、行车应有灭火器。
16、禁止工作人员使用吊钩来上升或下降。
17、起吊危险物品时(如压缩器瓶、强酸强碱、易燃性油类等)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车间领导批准。
18、起吊必须使用专用钢丝绳,严禁用麻绳,铁丝等作起吊绳索。
第四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1.总则
1.1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国家有关特种设备法规规定,结合项目部施工生产实际,制定本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项目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1.3本规定所指的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主要包括:
⑴起重机械:门机、塔机、缆机、龙门吊、吊车、桥式起重机、卷扬机、固定扒杆等;
⑵升降设备(装置):额定起重量≥0.5t的电梯;
⑶压力容器:气瓶、制冷设备、空压设备及压力管道; ⑷运输索道; ⑸承压锅炉; ⑹其他有关设备;
不包括各种铁路机车、船舶、汽车和移动施工设备。
1.4本规定所指的安全管理范围为特种设备的采购、制造、安装(改造)、运行使用、维修等。2.职责
2.1项目经理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辖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
2.2设备物资办负责特种设备的归口管理,对全项目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范、技术规程的编制和日常管理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负责对一般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
2.3安全环保办参加项目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和对一般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
2.4特种设备的机长负责日常安全运行工作。2.5特种设备的采购、制造、安装(改造)、运行操作、维修、拆除等人员对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3.特种设备采购
3.1采购的特种设备必须是国家认可的具备特种设备制造资质的厂家提供的合格产品。
3.2产品验收时,除正常清点和检查外,还应注意如下有效文件: ⑴制造企业关于该产品或部件的出厂合格证,合格证上除标有主要参数外,还应当标明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号。⑵使用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等出厂随机文件。⑶重要的安全部件或安全装置,必须具有有效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3.3不合格的产品由采购人员负责退回原厂商。4.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 4.1从事特种设备及其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生产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⑴有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⑵有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⑶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⑷取得政府主管部门许可(须经所在地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或者其授权的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4.2特种设备在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持有以下产品的安全技术资料:
⑴生产单位相应产品生产许可证; ⑵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 ⑶产品监督检验证明;
⑷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文件)。
4.3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拟将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用书面方式告知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施工。
4.4特种设备在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遵守工程项目有关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和文明生产规定,服从项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履行相应安全文明生产责任。
4.5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结束完工后,施工生产单位应按照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校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4.6特种设备在安装、改造、维修结束,施工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后,由使用单位向政府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提出验收检验申请,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取得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施工安装单位才能交付使用单位使用。
4.7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验收后30日内,施工单位应当将生产、安装、改造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5.特种设备运行使用和维护
5.1使用特种设备的施工生产单位(下称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施工生产实际,制定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等),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5.2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当地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和批准。登记或批准的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5.3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内容如下:
⑴制造单位、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测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产品文件和技术资料。
⑵安装技术资料和政府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的检测合格文件。⑶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检记录。⑷日常使用运行状况记录。
⑸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⑹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5.4使用单位必须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特种设 备的维修保养必须由有资格的人员进行,无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资格人员的使用单位,必须委托取得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资格的单位,进行特种设备日常的维修保养。使特种设备在使用运行中保持良好状态。5.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以从事相应工作。
5.6使用单位对不经常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运行一次自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
5.7使用单位应当根据使用情况,应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有关附属仪器、指示仪表等进行定期校验,及时维修、更换,并作好记录,保证各种附件、装置、仪表齐全、灵敏、准确、可靠。
5.8特种设备在使用运行中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进行全面检查,情况紧急时,应停止使用,经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不准超负荷或带病运行。
5.9使用单位应根据施工生产实际和特种设备使用运行场地环境状况,制定相应的防倾翻、防坠落、防火、防爆、防泄漏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组织落实、配备相应的营救装备和救急物质,预防特种设备在使用运行中各类事故发生,或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6.特种设备的检验
6.1使用单位应当按安全技术规范中定期检验的要求,对使用运行到安全检验期的特种设备及时进行定期检验。其安全检验周期为:
起重机械:两年; 升降设备:一年; 锅炉:一年; 客运索道:一年; 压力容器:三年;
6.2定期检验由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许可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
6.3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7.附则
7.1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使用单位应当停止使用并及时申请报废,经批准办理注销手续。
7.2使用单位对暂停使用特种设备应当做好维修保养封存工作,拆除转移进库时应有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7.3本规定由项目部设备物资办负责解释,实施中发现问题可直接反映到设备物资管理处。
7.4本规定自2014年11月7日起实施。
第五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1.总则
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制定此规定。2.适用范围
本规定主要对公司特种设备的相关归口管理和流程进行规定,涉及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具体规定以《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相关监察规程、管理规则为准,执行本规定时,应对照执行。3.管理职责
3.1工程维修部负责特种设备的归口管理,负责特种设备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维修、检测、改造、更新和报废的综合管理,并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及管理台账。
3.2特种设备的使用部门负责按照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点检。
3.3行政人事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复训和审验的组织工作,并负责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管理台账。
3.4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使用的合规性。4.使用规范
4.1新购置特种设备的验收,由工程维修部会同该特种设备供应
商进行验收。特种设备供应商应提供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验收合格的特种设备,方能交付使用部门使用。验收完毕,由工程维修部负责填写《设备验收单》。
4.2特种设备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工程维修部应向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4.3特种设备验收合格后,工程维修部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及台账。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c)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d)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f)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g)特种设备履历卡。
4.4工程维修部应对特种设备进行点检,并作好记录。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处理。
4.5工程维修部应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好记录;
4.6工程维修部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
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4.7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部门必须将电源切断,悬挂故障标志,同时通知工程维修部处理(或委外处理),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4.8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4.9安全环保部应组织制定或定期演练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4.1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4.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公司有关负责人报告。操作特种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通则
5.1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应包括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维修、检测、改造、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管理。
5.2特种作业设备必须按有关规程进行验收,各种文件、证书、附件等应齐全。
5.3特种设备、仪器的技术档案和管理档案应齐全,档案的管理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5.4特种设备必须做到四定: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定维修条件。
5.7操作者必须按特种设备管理规定进行日常检查保养或日点检、定期检查保养或周点检,开展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并作好记录。
5.8操作者(或值班人)应做到:
5.8.1三好四会:管好、用好、维护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5.8.2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5.8.3五项纪律:
a)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b)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c)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d)发现异常及时停车,自己不能处理时,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5.9对有危险、可能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的设备,要有明显的警示和禁用标志。6.相关规定
某类特种设备有法律、法规、规定、标准、规范有具体规定的,按具体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