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研究(马 强)
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研究
马
强 上传时间:2004-5-3
摘 要:本文对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指出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在产品移转后在全球范围内穷竭,而所穷竭的权利包括了具有商标关联关系的主体在各个法域内的商标权,揭示了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的实质并对国际穷竭否定论进行了反否定,界定了“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的概念,批驳了商标权的地域穷竭理论,最后对默示许可理论和国际穷竭原则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的概念与内涵
知识产权穷竭原则是知识产权领域一项特有的原则,其含义为“特定的专利权产品、商标权产品和版权作品等知识产品若经权利主体以合法的方式移转物权,则权利主体对该特定知识产品原所享有的全部或一部分支配权即告穷竭。”权利穷竭原则反映在商标权领域具有特定的含义,即:商标权产品如经包括商标权所有人和被许可人在内的商标权主体以合法的方式销售或转让,主体对该特定产品上的商标权即告穷竭,无权禁止他人在市场上再行销售该产品或直接使用。
商标权穷竭问题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平行进口”现象相生相随。随着各国间贸易的发展,跨越一国的商品流动相当频繁。商标所有人可以通过外国代理商或通过签订独占性许可协议(Exclusive License)将在外国的商标使用权授予被许可方,或者直接签订附条件的商标转让协议,以更好地推销产品,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利益。有时外国的代理商或被许可人会直接拥有在该国的商标注册。在商标独占许可的情况下,许可方不得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给予第三方以同一种商标的许可,许可方自己也不得在该地区内使用该商标制造和销售产品。被许可方不但享有该商标在这一地区的专有使用权,而且可以在这一地区内进行分许可,有权对侵权行为起诉。这种情况下,如果被许可方所在国的另一公司从许可方或其他国家的被许可方或代理商那里进口同样的商标权产品,再利用价格优势低价在国内销售,或者再出口到许可方所在国低价销售,从而产生了“平行进口”(ParallelImportation)问题1;在该国就可能导致被许可方或受让人以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起诉,同时也便带来了商标权人经合法销售的商标权产品的权利是否穷竭的问题。
根据商标权穷竭原则,商标权主体(包括商标权人以及与其有经济或法律上联系的人,如被许可人、受让人、关联公司等)以销售等方式移转了特定商标权产品的物权后即穷竭了该“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其不得以商标权为由干涉商品的继续流通或直接使用。McCarthy教授在总结了美国的相关判例后认为商标权穷竭原则的含义为:“商标权在某一特定商品首次合法销售时即告‘穷竭’。一个在不改变商品状况的情况下再行销售该附牌商品的经销商不是‘商标侵权者’,无需获得许可。对于该批被购买并再销售的商品而言,商标权已经穷竭,或换言之,购买者取得了再销售的‘默示许可’(Implied license)”2。必须注意,如果特定商品销售后新的所有权人实质性地改变了商品状况之后再利用原商品上商标的识别功能进一步销售,则会侵犯原商标权人的商标权,因为这种实质性的改变将会在消费者之中产生“混淆”,即使得消费者错误地认为该实质性改变状况的新产品源自商标权主体。此时,1 商标权主体可依据如中国《商标法》中第52条1款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之类的规定禁止其销售。实际上这种商品状况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也极可能侵犯商标权主体的商誉,给商标权主体带来如中国商标法第52条5款所称的“其他损害”。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也将构成对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上诚信原则的侵犯。有人可能由此认为商标权并未穷竭。但是需要指出,此种情况下商标权主体所行使的商标权不再是原先针对该特定商品所享有的“特定产品上的商标权”,而只是其所享有的商标专用权中的禁止权。换言之,两种商标权在性质上并不相同。
商标权穷竭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两个方面,即特定商标权产品的买受人对于商品的合理使用不受商标权主体的干涉,他对于商品的正当销售也不受商标权主体的干涉,在商标权主体以商标侵权为由起诉等情况下可用商标权穷竭原则抗辩。当然,适用商标权穷竭原则还须满足一定的条件【3】。
商标权穷竭原则适用于平行进口问题时表现为国际穷竭原则,具体是指商标权主体所享有的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随着特定商品所有权首次移转于他人而在全球范围内归于穷竭。如上所述,强调商标权穷竭在实质上就是国际穷竭,原因在于权利穷竭原则最重要最直接的适用领域便是国家间基于平行进口而产生的平行贸易(Parallel Trade)。根据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特定产品在移转于新的所有权人之后脱离出原所有人——商标权主体的控制范围,新的所有权人有自由利用该产品的权利,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向全球范围内任何地域的任何人自由地销售该附牌产品,而无须担心受到商标权主体的不合理干涉。
二、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的实质
有学者依据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否认权利国际穷竭原则的存在,他们认为,“如果坚持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就不存在所谓的权利国际用尽。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根据一国法律发生的知识产权,只在一国有效,而在其它国家并没有效力„„在一国取得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有效,一旦逸出该国法律管辖范围之外,其权利不复存在,因为权利来源于法律,没有法律就无所谓权利,在知识产权领域尤其如此„„知识产权只有地域性,即只存在于国内,而不延及国外„„所谓权利的国际用尽,就如同空穴来风,无中生有了。”【4】在他们看来,权利国际穷竭原则“只看到知识产权在不同国家的权利内容基本相同这一表象,而没有认识到根据不同国家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是不同的知识产权这一本质”5。就本文所述的商标权领域而言,这种观点貌似正确,其实忽视了“权利内容基本相同”的重大法律含义。如果甲在A国拥有注册商标,在B国拥有或与授权经销商乙签订协议由后者拥有该注册商标,进口商丙自A国购买了甲生产的贴附该商标的产品并进口到B国销售,B国的商标注册人甲或乙则可能以丙的进口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诉至法院。的确,从商标权的地域性出发可以得出上述A、B两国的商标权来源并不相同的事实,但必须明确商标权国际穷竭中的商标权本身就不限定于如本案中甲在A国的商标权,而包括了甲或乙在B国的商标权。鉴于上述对商标权国际穷竭论理解上的误导与偏差,笔者认为可以将商标权国际穷竭适用于解决商品平行进口问题的理论如此表述:贴附有合法商标的产品在一国内经商标权主体同意而首次销售之后,则该产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该产品来源国的商标权主体以及与其有经济或法律上联系的其他法域内的商标权主体对该特定产品的商标权一并穷竭。这才是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的实质所在。
事实上,承认各国所给予的商标保护彼此独立与承认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之间并不矛盾。受控于具有经济或法律联系的不同国家主体的相同商标之间具有本质联系,甚至连地域穷竭论者都承认“权利内容基本相同”。在此,笔者强调指出,适用于解决平行进口问题的商标权国际穷竭中的商标权,尽管是根据不同国家法律制度所获得的不同权利,但这些权利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因此基于商标权产品的移转而在国际范围穷竭的正是这些具有“同一性”本质的不同商标权。
一方面,即使是在不同国家获得权利的相同商标,其作为市场竞争工具在本质上的识别功能、质量保证功能和广告宣传功能也都可以通过同一经济和法律联合体的控制得到充分且协调的发挥。那些对于相同商标存在经济或法律关系的不同国家的主体(包第13卷 总第77期(双月刊)知识产权.21.括所有人、被许可人、独占地域销售商等),最关注商标随附商品的质量,关注商标给它们带来的实际利益,关注其他关联主体对商标的利用,因此能够通过一种内部制约机制去维护不同国家的相同商标之上的共同利益。在存在法律或经济关系的主体之间,某一主体通过特定商标权产品的移转获得的直接利益实际上也可以视为一种其他主体的间接利益,或可视为他们的共同利益。因此,商标权产品移转之后,该经济和法律联合体中的各主体因经济利益的直接或间接实现,不应通过各国国内法赋予的商标禁止权对该特定产品再进行不合理的控制,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自然在国际范围内穷竭。
另一方面,确认具有经济或法律联系的各主体对相同商标享有的各个国内商标权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也是国际货物贸易领域内保护消费者利益进而平衡社会公共利益和商标权主体私人利益的必然要求。如果确认对相同商标拥有共同利益的同一经济或法律联合体中各个主体可以依据各自国家的商标权禁止平行进口,对于能够以较低价格获得贴附商标的产品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商标的本质功能是“识别”,消费者基于该“识别”功能辨清商品来源,即使平行进口之产品的来源并不直接是本国商标权主体,消费者也会凭借该商标在本国商标主体与产品来源方之间建立联系。这种联系与相关主体之间的真实联系相符。同时,贴附相同商标之商品,尽管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国家,也往往具有符合消费者利益的“统一质量的保证”。
正是基于同一经济或法律联合体的各主体在各国的相应商标权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中所指的商标权才不仅仅是地域穷竭论者所片面理解的独立商标权,而包含了各个国家的相应商标权。应当重申,承认这一点与承认商标权的地域性原则之间并不矛盾,国家在商标保护的条件、确权的程序等方面也无须建立同一的标准,自可在符合国际条约最低要求的前提下依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条件对商标权给予相应的保护。
依据商标权穷竭原则,对于合法获得贴附商标之产品的新所有人来说,其有权自己使用或进行转售,在前一种情形下,为最终用户(end-user),商标权主体无权限制最终用户对商品的合理使用,在后一种情形下,如果买受人将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买受人本人就是位于其他国家的销售商,那么就可能因产品的再销售带来平行进口问题。此时从适用于解决平行进口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商标权穷竭廓清为商标权国际穷竭。严格说来,权利一旦穷竭,自然在国际范围内绝对穷竭,并不存在所谓的地域穷竭。正是因为考虑到本国的经济利益,各国才在相应关于包括商标权产品在内的知识产品贸易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权利穷竭的地域性理论能够服务于以保护本国知识产权并保护贸易为目标的国家经济政策,故此在某 3 些发达国家颇有市场,如欧盟所采取的“欧盟范围内的穷竭原则”虽有所谓国家共同体之间“国际穷竭”的表象,实质上也还是地域穷竭。而商标权的国际穷竭原则符合了法学理论商标保护的根本目的,有利于“降低消费品价格”,“资源的更合理分配”以及“经济的最佳效率”【6】,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概念的界定
“商标权国际穷竭”这一命题中所揭示的权利是“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而不是商标权主体所享有的商标使用权、许可权、转让权、禁止权等实体权利和商标异议、复审、续展等程序权利。
“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是目前商标理论界较少探讨的问题,但却是了解穷竭问题的关键所在。商标权主体依法有权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之上贴附商标。在市场交易中,主体对商标权的行使必须切切实实地落在特定的商品之上。脱离了商品的商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商标也当然重要,但消费者并不消费商标本身,而是靠辨认商标以选择要购买的‘有体物’即‘有形财产’”【7】。商标参与市场竞争的逻辑基础在于它是主体获取财产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而商标与特定商品的结合正是使商标发挥生命力的关键。对于获得商标权的主体来说,其有权在自己生产或经销的产品(商品)上贴附商标,这些合法贴附了商标的商品投放市场后由其上的商标发挥“识别”功能而为消费者所购买,主体由此获得商品的价金,商标权的目的在这些商品上相应得以实现。
“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这一法律概念的内涵可以2003年第5期.22.知识产权(双月刊)从下述几个方面理解。首先,主体对商标专有使用权的行使离不开特定的商标,而商标特定化的方式是附着于特定的商品。商标权主体是商标所有人和被许可人,而客体则是商标,而且是依附于特定商品的商标。商标附着于特定商品成为特定商标后,方能成为主体可以支配的对象——商标权客体。其次,作为商标权客体的特定商标与作为物权客体的特定商品二者不可分离。商标的经济功能在于通过给定统一质量的保证而节约消费者的寻找成本。消费者在市场上依靠以往的消费经验寻找特定的商品,此时,特定商品之上的商标发挥信息传递器的作用,使消费者“按图索骥”,寻找到了贴附商标的特定商品并进而购买该特定商品。从主体在特定商品上贴附特定商标之时,至消费者因识别商标而购买商品之时,特定商标与特定商品不可分离。第三,该特定商标与特定商品的结合使得该特定商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标权产品”。在该特定商品首次销售以前,商标权主体有权排斥他人将商标从商品上消除或变动,以维护二者紧密结合的状态,也就是说,特定商标与特定商品的结合正是为商标法所保护的合法状态。这里,不妨为“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定义如下:主体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经销”的特定商品享有贴附核准注册之商标、保持该商标与特定商品的结合状态直至该“商标权产品”的所有权移转于买受人的权利。
“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与商标权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法律概念。前者内在地为后者所包容,是商标权主体所享有的概括的商标专用权的对称。主体在享有商标权的同时,在针对特定商品具有物权法意义上的控制资格时,也自然地享有“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提出“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强调对商标权权利的行使离不开特定的物,也在于强调主体对商标权的行使相对于任何主体控制的商品而言并非一成不变,存在商标权因商标功能发挥时特定商品所有权移转这一特定的事由而丧失的情形。这种商标权丧失也即 4 意味着商标权的不复存在。由此,也便与“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发生密切的联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权利耗尽原则只能对每个个体的产品适用,而不是对某个型号的产品和某个系列的产品适用。商标权耗尽原则目的在于避免商标权人对同一件产品主张两次权利。也就是说,商标权人的独占权所保证的正当目的,在权利人实施了将贴有其商标的产品投放市场的独占权后,就已经充分实现了。”【8】商标权的穷竭,实质上正是指特定产品上商标权的穷竭,意味着商标权主体在特定商品上排他性支配资格的完全丧失。
四、商标权地域穷竭论之否定
商标权具有地域性,但其穷竭无地域性可言。商标权具有地域性是指针对同一商标的商标权可在不同国家取得和行使,商标权主体在一国取得的商标权与在另一国就相同的商标取得商标权的权利内容尽管相同,但却反映受不同国家的商标法律制度保护的不同的法律关系。根据上述《巴黎公约》第六条(同一商标在不同国家所受保护的独立性),商标权的效力只限于确认商标权利的国家领域范围之内,在其他国家不发生效力,这就是说,商标权没有域外效力。除非相关国家签订了对商标有互惠安排的双多边条约或参见了国际公约,在一国得到承认和保护的商标并不必然在另一国受到保护。
商标权地域穷竭论者的依据主要来源于美国的司法实践。归纳美国的相关法院裁决,可以得出如下观点:(1)美国国内的商标权主体经过长期投资、广泛营销使得商标已获得了地方商誉(domestic goodwill),该地方商誉具有与他国同一商标上商誉的区分性,因此有权排斥他国商标权产品的平行进口;(2)美国国内商标权产品的质量由本国商标权主体保证,当本国的产品与他国产品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实质性差异”时,本国商标权主体有权禁止平行进口之他国产品,即美国目前所采取的“实质性差异原则”【9】;(3)美国国内的消费者已建立了对本国产品的信赖,在平行进口之商品进入本国时会对产品来源产生混淆,误认为是本国商标权主体所生产,因此商标的识别功能被破坏,自然应当通过制止平行进口予以保护。上述三种观点之间也具有逻辑关系,“当被诉之侵权者的产品和商标所有人附载有相同商标的产品具有实质性差异时,消费者将可能会对该商标权产品的质量和性质产生混淆„„与商标所有人产品相区别的被诉侵权者产品的性质会影响消费者对商标所有人产品期待值的认知„„在这种权利关系情况下,被诉侵权者的商品被认为‘并非真品’(non-genuin),其销售自然构成侵权。”10国内也有学者持类似的观点。笔者认为,商标权的穷竭不具地域性,上述观点所体现的利益关系不适当地倾斜于进口国商标权主体的利益,而未能清楚地揭示与该主体属于同一经济或法律联合体的其他主体的利益以及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首先,所谓的“地方商誉” 基于进口国商标权主体的投资力度、营销努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孤立于同一商标上体现的其他国家的商誉。事实上,各国在同一商标上商誉的差异在当今经济交流紧密、信息传播发达的时代并不显著,而保护他国的商誉已为许多国家承认。以采取注册确权原则的新加坡为例,新加坡上诉法院于2002年就基于“CHUNGHWA”(中华)这一香烟品牌在新加坡之外的商誉最终驳回了先注册人印度尼西亚一公司在“香烟”上注册该商标的请求。11那种认为需要通过制止平行进口来保护所谓地方商誉的观点隐含着一个不能成立的预设前提:进口国的“地方商誉”具有超越商标整体信誉的优越性,进口国的商标权主体的利益优于包括出口国商标权主体、进口国消费者以及平行进口商的利益。这一前提的实质是一种狭隘的贸易保护主义,当然不能成立。
其次,地域穷竭论忽略了进口国商标权主体所享有权利的复杂性,忽略了主体可以享有通过民法和竞争法原则对平行进口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进行制止的权利,而赋予了商标“不堪重负”的责任。进口国的商标权主体,作为市场参与者,还享有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等民法和竞争法原则制止他人不正当竞争的权利。如果平行进口的进口商在进口及销售过程中有不正当的行为,如可能引起消费者误认的重新包装、重贴标识等行为,则进口国的商标权主体有权依据竞争法进行制止。“如我国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首先原则上认定平行进口与仿冒的构成要件不符,进而指出,如果未明白标志以使消费者误认其商品来源,或者如贸易商自国外输入已由原厂商授权代理商进口或授权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因国内代理商已花费大量行销成本或费用致使商品为消费者所共知,故倘若贸易商对商品的内容、来源、进口厂商名称及地址事项以积极行为使消费者误认为系代理商所进口销售之商品,则构成所谓‘搭便车行为’,都会触犯《公平交易法》之‘欺罔’和‘显失公平’的规定。”【12】英国高等法院Laddie法官明确指出,如果认为平行进口构成商标侵权,则“商标法有被滥用的危险从而使商标无法实现其主要的一项功能,即表明产品真实产地„„这表明Sihouette一案授予了商标所有人一种寄生虫似的权利,不论它与商标应有的功能有无关联,商标所有权人尽可肆意干涉商品的流通。”
再次,地域穷竭论并未从根本上关注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而仅仅是从保护进口国商标权主体利益的角度去力图在消费者一端寻找产源的“混淆”可能对商标权主体利益的影响。笔者认为,如果无其他上述不正当因素如虚假标识等的介入,平行进口本身决不会导致进口国消费者的混淆性误认。根据正常的贸易实践,平行进口商品之上的商业标识不仅包括商标,还包括了产地、规格、制造商名称等,传递了相应的产源信息,只要进口国销售环节之内不对这些负载信息的标识作变动,消费者自然会认知到这些商品并非来源于本国商标权主体。“实际上,如果不存在会影响商标所有人商誉或损害消费者对商标之信赖的不正当行为,就不存在‘混淆’”。【13】当然,消费者会在心理上将本国商标权主体与产品来源国的商标权主体相联系,这种心理上的联系正确地反映了相关商标权主体之间真实的关系。“混淆性”误认从何谈起?相反,消费者能够从购买平行进口商品获得切实的利益,也没有受到任何基于产源的欺骗和误导。因此,对正当平行进口的制止只偏重了进口国商标权主体的私益而无益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最后,地域穷竭论还会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各国的子公司或被许可方划分市场,进而阻碍货物的流通;通过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人力等原因所带来的价格优势而对外向型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带来负面影响。【14】“关于平行进口的争议并不属于商标法的范围,而属于国际贸易法的范围,有时有点近似于贸易保护”【15】。在地域穷竭论的庇护下,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或本地区贸易的需要,对借助WTO所确立的贸易自由化框架而进口的发展中国家低价商品实行禁止,这种禁止本身是非关2003年第5期.24.知识产权(双月刊)税壁垒的一种形式。16这一非关税壁垒的存在限制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应当给予足够的警惕,并立足于更加科学的国际穷竭论予以针锋相对的反击。
五、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与“默示许可”理论“默示许可”理论在“Zino Davidoff”一案之后逐渐引起欧洲学术界的重视。根据“默示许可”理论,商标权主体在首次移转商品时如果未对该特定商品的进一步流通进行明示的限制,则应视为“默示许可”了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销 6 售。在审理ZinoDavidoff一案中,Laddie法官分析了英国有关合同的判例法后得出结论:“根据英国法,产品的销售意味着原所有人将该产品上的所有财产权益均彻底转让给了新所有人,除非合同中包含了明示的保留”17。根据该“默示许可”理论所确立的原则,商标权主体应在其销售产品时在合同中明确对产品的商销范围等作出安排。如果产品被进口到协议所排除的范围内,则商标权主体有权依据合同制止进口并追究相应的违约责任。笔者已经论述,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对于商标权主体来说是一种绝对的穷竭,商标权主体通过合同的首次移转已经获得了经济利益,根本无权制止产品的进一步流通。而“默示许可”理论认为商标权主体可以通过订立合同对商品的销售范围等进行“协商交易”(consensual dealings)。乍一看,两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毕竟,这种合同订立的基础是当事人对合同标的之产权的明晰,“默示许可”的隐含前提是承认商标权主体对已销售出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权支配再销售,表面上与国际穷竭原则似乎不能并存,“国际穷竭,作为权利自动且不可避免之穷竭,决不会适用于此”【18】。但深入的分析表明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与“默示许可”之间互为补充,不存在冲突。一方面,适用于平行进口领域之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的前提之一,是商标权主体在以销售等方式移转产品时未和产品所有人就商品的流通范围作出约定,否则对于进口国的商标权主体来说以“商标侵权”去制止平行进口不如用他和商品来源主体之间的关联协议去解决问题来得直接彻底。也只有在上述商品流通范围无合同约定导致平行进口出现争议的情况下商标权国际穷竭才有适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就“默示许可”来说,与其他主体存在商标许可合同、经销协议、投资协议等关联关系的出口国商标权主体对于产品的销售可能对其自身利益和其他主体的利益产生损害的情况,应当在特定产品的销售协议中进行事先约定以避免这种损害。只要这种协议不违反进口国以及关联主体所在国对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调控的竞争法、合同法等法律制度,合同当事方便应遵守协议,相应也可以减少平行进口的产生。出口国商标权主体订立合同时的“沉默”无疑表明其主观上对产品流向的一种放任态度,这种放任态度反映出具有经济或法律联系的各商标权主体在关联协议中未对平行进口可能产生争议这一问题进行安排,由此可以得出一种合乎逻辑的推定,相互关联的各商标权主体的利益可以因产品的首次移转得到直接或间接的满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关联主体利益上的一致性。如果进口之真实商品经过多次转售,进口国商标权主体与进口商并无直接的合同关系,其本人或关联主体如果约定了该产品不得进入该国,此时如何通过“合同”去制止并非合同当事方所为的平行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品销售链中除了从商标权主体直接按“限制约定”买受产品的销售商(第一手销售商)之外的任一后手买受人根本不知晓这种限制约定的存在,其如果出于善意(good faith),则可免责。但是,第一手销售商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相应因平行进口所带来的损失。第一手销售商的行为甚至可能构成“诈欺”(fraud)。笔者认为,“默示许可”理论尽管承认商标权主体可以通过销售协议对产品的流通进行限制,其立足点也非商标权,而是产品所有权中的处分权,他有权和买受人对商品的销售范围进行协商,如果交易因协商未果而不成立,自不存在平行进口的可能。交易如合法成立,意味着买受人接受再销售的限制,此时他必须在再行销售时再次施加相同的限制,这种合同属于附条件的销售合同。当然,如上所述,这种限制本身不应构成对竞争和自由贸易的障碍。
可见,“默示许可”与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并不冲突,前者着重考察商标权主体在首次 7 移转产品时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 本文原载于《知识产权》2003年第5期
第二篇:马原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马原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我学会了很多,心里有颇多感慨。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当代大学生凶杀案和自杀案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马克思说过:“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既要做理论家,又要做实践家。我不敢说我们的课题研究会改变世界,但希望我们看到的问题和研究的对策能让世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
我主要负责的部分是自杀凶杀案例整理,数据可怕的吓人。各种各样的死法,各种各样的死因。本以为高校学生死亡率会低于其他年龄段人数,但情况并不乐观。大学生自杀和凶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考研就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感情问题以及与周围人相处的问题。其中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家里比较溺爱,虽然智力上没有问题,但是人格上不能够独立的面对社会和世界,过于依赖外界,不能很好的与自己和他人相处。希望家庭培养可以学校也是不够注重学生们人格的培养,希望以后可以在这方面多加改善。
另外,这次课题研究我还收获了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独立的个体,需要和他人依赖与被依赖。很多时候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东西,团队合作往往事半功倍。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团队合作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本就来之不易,我们要善待它。生命如花,娇贵而热烈。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单单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为了好友、为了知己。。努力睁开眼睛,去迎接生活中的狂风暴雨,你会发现暴风雨后便是彩虹!
第三篇:马原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4、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 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极其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 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7、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的焦点之所在。
8、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0、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11、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意义。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1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14、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货币才能买到这种商品并利用这种商品带来剩余价值。
15、简述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我们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6、简述垄断形成的原因。
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因为: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1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体表现在: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18、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计划管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19、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第四篇:马原简答题
马原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2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无限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又以他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离开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会变成纯粹的虚无。只有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才是对世界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2分)
2、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12分)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1分)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分)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2分)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1分)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分)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分)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1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分)
5、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分)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分)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1分)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1分)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1分)
7、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2分)
8、为什么说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2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结合在一起的。(2分)
9、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1分)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1分)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2分)
10、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 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2分)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分)
1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2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无限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又以他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离开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会变成纯粹的虚无。只有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才是对世界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3分)
12、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说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分)我国原有的政治上层建筑已经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经济基础进而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分)
1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第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2分)第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重要特征;(2分)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特征。(2
1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第一,人的存在和人的属性表现在实践之中;(2分)第二,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1分)第三,人的本质是实践中生成的;(2分)第四,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分)
1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2分)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2分)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1分)
16、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 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2分)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2分)
1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分)第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作主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2分)第三,坚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2分)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那些?(1)马克思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5)(2)马克思哲学是是严谨的科学体系(1.5)(3)马克思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5)总之,马克思哲学是以哲学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1.5)
19、怎样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但多中寓
一、异中有同、差别中有一致(2分)世界是有差别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统一于精神,也不是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者某种结构、属性(2分),而是统一于提取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2分)20、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本分歧是什么?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1.(1)辩证法承认联系,而形而上学否认联系(1分);(2)辩证法承认发展,形而上学否认发展(1分)(3)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二者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矛盾(1分)2.(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变化,发展的动力揭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分)(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的范畴之中。(1分)(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
21、怎样理解唯物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法否定观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基础上的一种辨证的否定观(2分)(2)辩证法否定观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进行自身的否定,实现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2分)(3)辩证法否定观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变化的联系环节(2分)
22、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他包括那些内容?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2分)他包括2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2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的,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世界,这个问题是在的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分)
2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24、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即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与不确定的辨证统一,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2分)(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绝对的(3分)(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2分)
25、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1)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2分)(2)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历史唯心主义史观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认为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分)(3)历史唯物主义从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出发,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英雄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分)
26、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着,为社会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条件。(3)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2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1.5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5分)(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1.5分)(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5分)2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2分)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1分)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2分)
29、如何理解真理的辩证性?(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2分)(2)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了绝对真理(2分)(3)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化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作为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2分)30、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同一性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矛盾斗争性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趋势(2分)(2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2分)(3)矛盾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双方总是处在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 对立。(2分)31.简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1)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1.5分)(2)人类社会发展是规律决定性和主体能力性相统一的(1.5分)(3)人类社会发展即显示出统一性,有显示出多样性(1.5分)(4)人类社会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5)
第五篇:马原简答题(范文)
1.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基本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意义: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史上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③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4)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如何理解实践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
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能是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只有实践。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即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2)逻辑证明对检验真理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原因:实践规律转化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式”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
表现: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一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地位: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值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
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8.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9.如何理解什么是生产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定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主要内容: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根本特征:生产资料
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10.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1)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3)这两对矛盾的意义: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11.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1)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12、如何理解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定义:其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表现形式: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可能出现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定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怎样创立: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而创立的。
意义: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4、劳动力是如何成为商品的?(2个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15、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定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死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主要形式:(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2)国家与死人共有、合营企业。(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死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4)
宏观调节和围观规制。
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
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
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7、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2)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3)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4)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
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5)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6)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
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1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
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