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与会计差异 -- 筹建期费用核算的财税处理

时间:2019-05-14 02:5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税法与会计差异 -- 筹建期费用核算的财税处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税法与会计差异 -- 筹建期费用核算的财税处理》。

第一篇:税法与会计差异 -- 筹建期费用核算的财税处理

税法与会计差异--筹建期费用核算的财税处理

项目分工时,经常听到拉业务的合伙人介绍被审计单位情况时称:“××客户处于筹建期,只有资产负债表,很简单的”。到了客户单位,客户更是拍着胸脯说:“就是了,我们只有资产负债表,太简单了”。浏览客户以前年度审计报告,确实是只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为空,现金流量表也仅限于筹资投资活动,仔细一想,果真如此吗?

企业筹建期费用的会计处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期摊销、先归集后一次摊销、发生时计入损益。虽然各项规定杂乱无章,但是我们将其按时间全部列示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出其发展轨迹的,即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目前新准则下,由于许多规定不明确,给实务操作带来诸多困惑。

一、筹建期费用有关会计、税收法规的演变

(一)、1993年7月1日两则两制时期

1、会计规定

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令第5号发布)第三十二条规定: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企业在筹建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除应计入有关财产物资价值者外,应当作为开办费入帐。开办费应当在企业开始生产经营以后的一定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各行业会计制度随后给了更具体的规定,如《工业企业会计制度》(92财会字第67号)规定:递延资产核算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开办费应当在企业开始生产经营以后的一定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1992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92财政部令第4号)第二十一条规定:递延资产是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开办费自投产营业之日起,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分期摊销。

会计规定没有给出摊销年限的规定,而是由财务通则明确。

2、税法规定

1994年2月4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4财法字第3号)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前款所说的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税法规定不仅给出了筹建期的定义,而且明确了开办费具体项目和扣除年限。

(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时期

1、会计规定

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对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内容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

本次改革将分期摊销改为一次摊销,同时基本继承了1994税法对于筹建期费用项目构成的规定,但是还不如税法规定的严谨,难道筹建期间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就不能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2、税法规定未发生变化。

(三)、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时期

1、会计规定

首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首次执行日企业的开办费余额,应当在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内全部确认为管理费用。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备忘录第3号规定: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是指首次执行新准则的第一个会计年度。

新准则应用指南中关于管理费用科目的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中已经无“筹建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的踪迹。

本次改革后,已经实现了向国际准则的趋同。

2、税法规定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七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筹建期费用是否还属于税法中长期待摊费用范畴,目前没有明确,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所得税实施细则。

二、新准则下面临的困惑

(一)筹建期如何界定?

对筹建期做出过规定的文件仅限于:1994年《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1995年6月27日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筹建期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规定,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为止期间,外资企业自我国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为止期间为筹建期。

困惑: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已经废止了的1994年《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关于筹建期的规定是否还能作为实务中的依据?在这个推崇统一国民待遇的年代,已经过时了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筹建期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中关于筹建期的规定是否能适用到全部的中国企业?如果上述规定都失效或不适用,那么在实务中,如何判断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是领取营业执照还是开始购买原材料,还是从开始生产产品或者开始销售产品或是其他?

(二)筹建期费用项目构成包括哪些?

目前能找到的对筹建期费用项目构成规定最为准确的是1994年《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该细则规定,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但是该规定同样面临已废止不能作为cpa执业依据的问题。

企业筹建期间尤其是那些固定资产购建活动跨期较长的企业发生的费用中,哪些能资本化、哪些应该作为开办费发生时即入费用?是否企业处于基建期,cpa就能容忍其所有费用都计入在建工程、其每年利润表都是空白、其现金流量表仅限于筹资和投资活动?相关准则没有给出答案,给出规定的只有借款费用、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无形资产资本化的条件。

三、新准则下如何处理?

实务中企业性质和经营范围千差万别,很难有一个或几个具体标准来作为判断企业筹建期开始、结束的依据,也很难将所有企业可能发生的费用项目均予以统一,不同的会计人员对企业筹建期间及相关项目构成界定的不一致,最终将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或丧失。

根据对新准则的理解,笔者认为目前相对有效的处理,应该按筹建期支出的类别,分别处理如下:

(一)为企业筹建所发生的筹建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发生时即作为开办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二)筹建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和汇兑损益,根据借款费用准则规定的条件,对资本化、费用化部分予以区分,应资本化的计入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应费用化的计入财务费用。

(三)筹建期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入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四)筹建期为开始生产经营做准备所发生的购买存货,先计入存货,用于试生产或在建工程购建活动的,计入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用于生产经营或销售的,计入“生产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

(五)相关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在购入的次月就要开始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在购入的当月就要开始摊销,这部分折旧和摊销在筹建期结束前,应该作为开办费计入“管理费用”。

(六)筹建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该按照资产减值准则和其他相关准则规定,将减值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七)筹建期的内部研究开发费,应该按照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分别计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

(八)筹建期收到政府补助资金,对于计入递延收益且又需要一次性计缴企业所得税的部分,则构成一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预计未来期间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该暂时性差异时,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第二篇:筹建期间费用会计和税务处理方法

筹建期间费用会计和税务处理方法

任何一家企业在生产经营前都会经过筹建这个阶段,在筹建期间自然会发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存在哪些差异?如何进行纳税调整?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总是显得原则和抽象,对于这些丰富多彩的会计实践活动不可能规定得面面俱到,税法也是如此,因此在实践中总存在一些不明确的地方,现就此谈谈自已的一点看法,以请教于同行。

一、筹建费用的内容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对筹建费用表述为:除购建固定资产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企业在筹建期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

财政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筹建期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对外资企业筹建费用表述为:外商投资企业筹建期发生的有关费用列入开办费,包括筹建人员工资、差旅费、培训费、咨询调查费、交际应酬费、文件印刷费、通讯费、开工典礼费等。企业筹建期发生的资本支出不准在开办费中列支,包括购建机器设备、建筑设施、各项无形资产等支出。根据合同、协议、章程的规定应由投资者自行负担的费用亦不准在开办费中列支。外商投资企业签订合同之前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应由支出各方自行负担。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内资企业筹建费用内容的规定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基本一致,《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虽然对外资企业筹建费用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与会计制度规定也是一致的。

实际上,筹建费用远远不止上述所列举的几项内容。有的工业制造企业从企业设立、征地建厂房到开始投产长达数年之久,会发生很多种类的费用,金额也很大。除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都为筹建费用,具体内容有:

1.管理费用类

①筹建人员工资:包括筹建人员的工资、奖金等工资性支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以及根据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

②筹建人员办公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印刷费、通讯费等;

③企业设立登记费用:包括工商注册费、税务登记费、验资费、咨询费、公证费、律师费等;

④税金:包括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

⑤培训费:包括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劳务费及相关费用,因引进设备和技术而选派职工在筹建期间外出学习的费用等;

⑥资产摊销:包括低值易耗品摊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⑦其他:包括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开业典礼费等。

2.财务费用类:包括筹资支付的手续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等。

3.营业外支出类:包括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罚款支出、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等。企业发生的下列费用,不得计入筹建费用:

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而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所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等。

2.规定应由投资者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了筹建企业进行调查、洽谈发生的差旅费、咨询费、招待费等支出。

3.筹建期应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等。

二、筹建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因此筹建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较为简单,其核算过程是:

1.筹建期间发生费用时,直接根据有关原始凭证:

借:长期待摊费用——筹建费

贷:有关科目

2.开始生产经营当月,将归集后的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余额一次性计入当月损益:借:管理费用——筹建费摊销

贷:长期待摊费用——筹建费

实务中有许多人将筹建期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科目,并转入利润,显然是不对的,管理费用是用来核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企业尚处筹建期,因此只能通过长期待摊费用账户处理。当然,如果企业筹建期很短(如一个月),金额又很少,基于重要性原则也可以这样简化处理。

原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筹建费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可能是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企业会计制度》对筹建费用的摊销作了重大调整,实行的是开始生产经营时的一次性计入方法。笔者认为,一次性计入的方法似乎不太符合配比原则,特别是筹建费用大的企业,必定严重影响投产当月的损益,造成利润不真实。

在实务中,关于筹建费用的会计处理还有一些特殊事项值得探讨:

1.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怎么处理?对于筹建期间的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应与利息支出的会计处理相同,除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之外(如筹建期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所发生的汇兑收益冲减在建工程),其余的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应冲减长期待摊费用——筹建费,不应在财务费用账户中核算。

2.筹建期间的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如一家酒店企业,8月份酒店主楼已建好并装修完毕,现进行购置酒店经营用品、招聘员工、宣传推广等开业前准备工作,计划12月份开业。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计提折旧,则本例中酒店主楼需在9月~11月期间提取折旧,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筹建费。由此可见,只要符合会计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筹建期间的固定资产也要计提折旧,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不同的是,计提的折旧要先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中归集。

3.筹建期是否计提职工福利费?对于筹建期内发生的医疗等福利费用,如果筹建期较短,可据实列支,直接列入长期待摊费用——筹建费;对于筹建期较长的企业,笔者认为可按实发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予以解决。

三、筹建费用的税务处理问题

税收法规对筹建费用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制度的规定可谓大相径庭。《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均规定: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筹建费用,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

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由于对于筹建费摊销两个不一致的口径,使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在摊销期内将出现较大时间性差异。第一年应纳税所得额大大超过税前会计利润,第二年至摊销期末每年应纳税所得额又会小于税前会计利润。

在筹建费用分期税前扣除时,是不是所有的筹建费用都可以分期扣除?目前税法无明确规定。比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筹建费用可以分为下列四类:

1.可以据实扣除的项目:如办公费、注册登记费、培训费、印花税等。这类费用在经营期间可以据实税前扣除,毫无疑问,这类筹建费用可以全额分期扣除。

2.限额扣除的项目:如工资等。这类费用在经营期间是限额扣除,如计税工资的人均月扣除最高限额为800元。实际发放的工资在标准以内的,可据实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笔者认为,为了有利于税收征管,筹建期间发放的工资在限额以内的,可全额分期扣除,超过限额的部分则不得分期扣除。

3.规定比例限额扣除的项目: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这类按销售(经营)收入一定比例限额扣除的费用,因筹建期间无销售(经营)收入,如何扣除?有人认为筹建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与销售(经营)收入不相关,不受比例限制,可以据实扣除。笔者认为,从税收的公平原则和合理原则出发,业务招待费等按一定比例限额扣除的费用应向以后无限期结转,按规定的比例扣除。

4.不得扣除的项目:如赞助支出、罚款支出等。这类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当然要从筹建费用中剔除出来,不能分期扣除。

另外,如果企业存续期不足5年,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将未摊销完的筹建费一次性摊销。

《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即通常所说的“零申报”。因此,筹建期企业在办理税务登记证后就应当进行纳税申报。另外,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对象为该汇算清缴内办理税务登记并开始生产经营的所有外资企业,因此筹建期企业勿需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

四、企业筹建期间的会计报表问题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必须按规定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筹建企业也不例外。由于处于筹建期的企业没有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利润,有人认为无需编制利润表,笔者认为利润表应按零填列一起向外报送为宜,否则缺少利润表在形式上就不符合要求。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具有其特殊性。筹建费用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准备,从性质上看属于投资活动,不应填列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由于筹建费这种现金流出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资产,所以在现金流量表上不应列示在“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支付的现金”栏,而应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栏列示。

五、企业筹建期间的确定问题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于筹建期定义为: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企业会计制度》对筹建期只有原则性规定:即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前的期间。

开始生产经营之日的确定,关系到会计处理上筹建费用何时一次性摊销?税务处理上筹建费何时可以分期扣除?但什么时候是开始生产经营之日(或企业筹建期间的结束),目前会计制度和税法对其均无明确规定。

笔者认为:对于工业企业以企业设备开始运转,能够正常生产合格产品之日作为开始生产经营标志;商贸企业以售出第一宗商品之日作为标志;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经营周期较长的企业,以主营业务活动开始(例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第一个开发项目打下第一根桩为标志)。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应当以实际有了生产、销售、提供劳务或者其他经营行为作为开始生产经营之日。在实务中,有人将营业执照签发日作为开始生产经营之日,有人将取得第一笔业务收入之日作为开始生产经营之日,对于某些企业也可能是适用的。当然,企业类型及业务性质各不相同,应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去判断为宜。

第三篇:企业筹建期间各项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筹建费的会计处理

企业王会计问:我公司2012年10月开始筹建,当年发生业务招待费10000元,2013年1月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出第一张发票。请问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该如何处理?

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的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根据《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第五条的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因此,你公司2012年发生的10000元业务招待费按实际发生额的60%即6000元计入筹办费,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规定处理即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第四篇: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与税法差异-收入项》

会计与税法差异-收入项 选择题

1.A企业于2013年10月20日向B企业销售商品签订销货合同,采用托收承付方式进行结算,商品于10月22日发出,24日办托托收承付结算手续。A企业销售收入确认的时点为()。2013年10月20日 2013年10月24日 2013年10月31日 2013年10月22日 2.税法规定,判断视同销售收入的依据是()。企业发出货物和财产的结果 企业发出货物和财产的动机 使用权是否转移 所有权是否转移

3.会计准则对与建造合同有关的零星收益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忽略不计

不计入合同收入而应冲减合同成本 确认收入,计入收入总额,计缴税金

4.税收规定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为()。

销售百分比法 成本回收法 完工百分比法 完成合同法 5.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税收规定()。按照应收的合同价款的现值确认收入 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合同价款与现值的差额分期冲减财务费用 应在销售发生时全额确认收入

1.关于售后回购业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税法上对于售后回购一般作为两个环节处理:销售和购回;会计上一般属于融资交易,企业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税收规定,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售后回购交易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融资交易,企业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照回购价格确认收入

2.下列关于通过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形成债务重组的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会计中或有应付金额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确认为负债 税法不认可或有应付金额

税法中或有应付金额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确认为负债 或有应付金额的存在,可能导致差异

3.按税法规定,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其他业务收入的是()。

包装物出租收入 固定资产盘盈 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 材料销售收入

4.甲公司2013年12月1日接受一项设备安装任务,安装期3个月,合同总收入50万元,至年底已预收安装费24万元,实际发生安装费18万元,估计还将发生安装费12万元,企业按照实际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劳务的完工进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应确认劳务收入24万元 应结转劳务成本20万元 完工进度为70% 应结转劳务成本18万元 5.税收规定,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上期销售商品收入 作为以前损益调整

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1.下列各项销售中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的是()。以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

商品不符合合同规定且未根据保证条款弥补 企业销售新产品且附有退回条款

企业销售需要安装的商品,且安装工程是商品销售的一部分

2.债务人应当按照支付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债务重组所得 资产转让损失 资产转让所得

3.将售价为5万元、成本为3万元的产品无偿赠送他人,增值税率17%,会计处理为()。借:销售费用3.85万贷:主营业务收入3万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85万

借:销售费用5.85万贷:主营业务收入5万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85万

借:营业外支出3.85万贷:库存商品3万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85万 借:营业外支出5.85万贷:库存商品5万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85万 4.税收规定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为()。

销售百分比法成本回收法完工百分比法完成合同法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项的调整的是()。

固定资产盘盈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研发支出债务重组收益 1.关于售后回购业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税法上对于售后回购一般作为两个环节处理:销售和购回;会计上一般属于融资交易,企业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税收规定,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售后回购交易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融资交易,企业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照回购价格确认收入

4.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1.下列各项中,既是税收规范的收入又是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的是()。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 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获取的政府补助 所有者投入资本

2.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的核算处理为()。

视为以前会计差错,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核算,报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视为以前会计差错,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 作为营业外收入

4.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税法和会计都强调款项收回额风险 税法规定在取得会员费时确认收入

税法规定在款项收回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 会计规定在取得会员费时确认收入

1.某小企业于2013年12月销售商品(购货方经营状况恶化),商品发出但款项尚未收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该企业不能确认收入 该笔交易应当缴纳所得税

2014年初该企业收回该笔交易的款项不应作为2014的应税所得 该企业应当确认收入

1.税收规定,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上期销售商品收入 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作为以前损益调整

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下列资产减值可以转回的是()。商誉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下列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3.下列有关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会造成企业业绩明显波动,对企业净资产和收益的影响比较大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未造成企业业绩明显波动,对企业净资产和收益的影响增减相抵、总体持平

执行新会计准则,从长期看会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我国新旧会计准则执行过渡平稳、反映良好

4.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和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长期待摊费用 固定资产成本 管理费用

5.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认真总结金融危机根源后认为,导致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包括()。

经济结构失衡 金融机构疏于风险管理 金融缺乏创新 金融监管缺位 2.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背景不包括()。加强税收征管、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保障 促进小企业的盈利目标实现的重要制度改革

健全企业会计标准体系、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的重要制度基础 加强小企业管理、促进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定安排

3.根据新会计准则在确认所得税时应足额反映递延所得税负债,谨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确保未来有足额利润以供转回、若转回适用的税率是()。25% 13% 11% 6% 4.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区分依据是()。

核算对象不同 会计目标不同 会计假设不同 会计主体不同

5.我国建成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时间是()。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的成本计量方法是()。可变现净值法 历史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 公允价值法 4.新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第一个层次是()。解释公告 准则指南 具体准则 基本准则

5.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收入处理方面的变化不包括()。增加了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

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 采用发出货物和收取款项作为标准 减少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

1.新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第三个层次是()。准则指南 基本准则 解释公告 具体准则

2.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5年 3年 8年 10年

3.下列各项资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无法转回的是()。

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存货

5.对于提升金融市场透明度、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有重要意义的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 透明的会计信息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2.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说法正确的是()。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任何情形都不得变更 投资性房地产可任意变更计量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应慎用成本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应慎用公允价值计量

5.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化了会计核算要求,其内容主要不包括()。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进行会计处理 统一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统一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

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简化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3.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背景不包括()。加强小企业管理、促进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定安排 加强税收征管、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保障

健全企业会计标准体系、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的重要制度基础 促进小企业的盈利目标实现的重要制度改革 1.新会计准则包括30项()。确认和计量准则 确认准则 列报准则 计量准则

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新准则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会计政策的是()。开发支出部分资产化 充分确认预计负债 公允价值计量 预提辞退福利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2014年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1.关于昆山市转型升级政策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

通过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突破,实现转型发展新跨越 依靠资源、劳力、资本要素支撑快速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

通过支持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服务链的完善,打造创新发展新环境

通过支持兼并重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等举措,实现经济更具质量、更优结构、更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实施科技贷款保证保险补助,在贷款还本付息后单户保险补助额原则上不超过贷款额的()。

2% 1.5% 1% 0.5% 3.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对国家优秀专利奖给予()的奖励。10万元/件 30万元/件 20万元/件 50万元/件

4.初创期人才项目经认定后的资助资金为:国际先进的团队项目()万元。500 100 200 300 5.深度推进两化融合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通过省认定的软件企业,一次性补助10万元

新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的,奖励50万元 新列入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的,奖励30万元 企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工业互联网项目,按项目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50万元

1.直接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认为收益是企业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比较的结果,这种计量收益的方法称为()。财产法 收入费用观 融合观 收益表法

2.对在孵企业聘请创业导师、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发生的费用给予()的补贴。50% 30% 20% 10% 3.初创期人才项目经认定后的资助资金为:国内领先的个人项目()万元。500 300 200 100 4.初创期人才项目经认定后的资助资金为:国内优秀的个人项目()万元。500 100 200 300 1.2014年修订后,我国会计准则具体准则有()项。16 41 50 38 5.对承担国家、省、苏州市各类科技计划指令性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按不超过项目货币及实物资产投资额的()给予股权投资。10%15% 25% 30% 1.对新获得省质量奖的企业,奖励()万元。50 100 200 300 2.实施专利保险保费补贴,单户保单的补助额原则上不超过保费的()。80% 75% 60% 50%

3.对企业引进的重点紧缺人才,给予每人()万元/年生活津贴。1.2~3.6 1.5~4.5 2~3 1~2 4.初创期人才项目经认定后的资助资金为:国际先进的团队项目()万元。500 100 200 300 2.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对省优秀专利奖给予()的奖励。10万元/件 30万元/件 20万元/件 50万元/件

4.对于拟在境内上市企业的奖励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获监管审核部门受理申报材料的奖励300万元 拟在境内上市的企业,奖励400万元 完成股改后奖励100万元 进入辅导奖励100万元

5.下列不属于昆山市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的是()。提升优势支柱产业,达到“老树开花”的效果 激发创新驱动活力,收到“插柳成荫”的成效 健全产业服务体系,营造产业发展新环境

实现经济更具质量、更优结构、更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在推动企业加大节能设备投入方面,对于企业年节能量达300吨标煤、设备投资额300万元以上(含)的节能项目,将按设备投资额8%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万元。50 100 150 200 3.对经营管理高层次人才和管理团队核心人才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境内外培训,给予最高不超过()万元/人的补贴。6 3 5 1 4.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期规模()亿元。20 3 5 10 3.企业一次性购买科技成果并实施产业化,经认定后按实际交易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万元,纳入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500300 200 100 5.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万元。50 80 100 150

判断题:

6.会计核算考虑收回款项的风险较大而不确认建造合同收入的,税法不予承认。()错误 正确

7.成本回收法是根据已发生的成本能够收回的金额确认收入,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全部计入当期损益。()错误 正确

8.税收虽然也强调“实质重于形式”,但更侧重于税收的刚性和公平性。()正确 错误

9.销售退回与销售折让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发生时是否需要调整销售成本。()正确 错误

10.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属于本还是属于以前的销售),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错误 正确

6.税收规定,我国的政府补助属于构成营业收入总额的补贴收入范畴,在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实现。()正确 错误

7.某一经济业务发生,首先要考虑它是否属视同销售业务,来确定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错误 正确

8.以固定资产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收入应填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请表收入明细表的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项目中。()正确 错误

9.对于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劳务业务,税法不直接承担企业间的坏账风险。()正确 错误

10.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接受了会计准则认可的谨慎性原则。()错误 正确

6.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所进行的债务重组,如果债权人没有让步而是采取以物抵账方式解决,没有直接发生权益或损益变更,不必进行会计处理。()错误 正确

7.按税法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应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和购进两笔业务,确认损益。()错误 正确

8.一般情况下,商品发出与其风险报酬转移是同步的,比如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正确 错误

9.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材料用于非货币性交换实现的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正确 错误

10.对于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劳务业务,税法不直接承担企业间的坏账风险。()错误 正确

7.会计与税收完工百分比法的使用差异在于对“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要求。()错误 正确

8.税收规范的收入比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收入范围要大。()正确 错误

9.会计准则规定,不跨的劳务收入的确认采用成本回收法。()正确 错误

10.企业的应税所得不仅包括企业所得税所规范的收入,还包括企业取得的利得。()错误 正确

6.某一经济业务发生,首先要考虑它是否属视同销售业务,来确定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错误 正确

7.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材料用于非货币性交换实现的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错误 正确

8.会计准则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正确 错误

2.在收入的计量方面,税收规定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一致,与企业会计准则不同。()错误 正确

6.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征是立足国情、国际趋同。()错误 正确

7.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错误 正确

8.企业商誉只有发生减值迹象时才需进行减值测试。()正确 错误

9.IASB正在对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保险合同、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会计准则作出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将会对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产生重大影响。()正确 错误

10.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把我国的会计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平台。()错误 正确

6.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错误 正确

7.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顺应会计国际趋同大势,推动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是全球化背景下做出的理性选择,是大势所趋。()错误 正确

8.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净资产乃至企业价值的可持续性。()错误 正确

9.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掌握现值计算,使用实际利率折现率,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错误 正确

10.新会计准则包括30项确认和计量准则以及6项列报准则。()正确 错误

6.新会计准则重判断、讲依据,强调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错误 正确

7.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中,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错误 正确

8.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正确 错误

9.对企业而言,新准则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正确 错误

10.小企业(农、林、牧、渔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无需考虑税法的规定,可随意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错误 正确

6.新会计准则强化了信息披露、提高了会计信息透明度,有效地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错误 正确

7.收益观要求在计量属性上尽可能采用公允价值,不主张采用历史成本原则。()错误 正确

8.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相同,都属于法律体系。()错误 正确

9.对小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按照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会计计量基础。()错误 正确

10.新会计准则包括30项确认和计量准则以及6项列报准则。()正确 错误

6.在美国的会计准则中,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产权、收益和费用五大要素。()错误 正确

7.税务部门认为,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助于查账征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实现公平税负,同时规范小企业的会计工作。()错误 正确

9.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千千万万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决策与利润分配,和国际资本的有效流动、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点关注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正确 错误

6.财产法要求在交易发生时弄清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者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错误 正确

7.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要充分考虑国内市场环境,没有必要考虑国际市场环境。()错误 正确

9.对于使用寿命可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当在其使用寿命内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正确 错误

6.新会计准则重判断、讲依据,强调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错误 正确

8.小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企业所得税通过营业外收支科目进行核算。()正确 错误

6.实施专利保险保费补贴,企业的首份保单的补贴最高为保费的80%。()正确 错误

7.扶持电子商务新业态,支持本市注册的电子商务独立法人单位建立和运营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错误 正确

8.对经认定的项目高端人才,提供免费住房或相应租房补贴。()错误 正确 9.对现代物流企业,按企业的规模及发展情况,经评审后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错误 正确

10.拟在境内“新三板”挂牌或境外上柜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错误 正确

6.对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获批设立的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正确 错误

7.对经认定的结算中心、贸易中心、互联网公司等总部企业,按企业规模及发展情况,经评审后给予最高不超过6000万元奖励。()错误 正确

9.昆山市政府专门设立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少于20亿元,6年至少拿出120亿元,用于政策推动落实,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错误 正确

10.鼓励企业创牌定标,被批准为国家标准的,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对所有起草单位奖励50万元。()错误 正确

6.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对于符合风险池支持的企业合计提供不低于10倍资金池数额的贷款支持。()正确 错误

7.对企业柔性引进关键岗位科技人员,给予1:2薪酬补贴,最高不超过6万元/年。()错误 正确

8.鼓励企业法人单位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销售,新建网店在其支付费用正常运营1年后对首年平台服务费给予50%的一次性补助,每家企业限补一个平台。()错误 正确

9.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对省专利金奖奖给予20万元/件的奖励。()错误 正确

7.对项目稳定性好、绩效明显的优秀人才给予的购房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错误 正确

8.初创期人才项目经认定为国内优秀的团体项目资助资金为300万元。()错误 正确

10.鼓励企业创牌定标,被批准为国家标准的,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对所有起草单位奖励50万元。()错误 正确

8.初创期人才项目经认定为国内领先的团体项目资助资金为300万元。()错误 正确

9.对现代物流企业,按企业的规模及发展情况,经评审后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错误 正确

9.对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鼓励制造业领军企业分离创意设计环节,根据企业类型和业务规模实行分档定额奖励。()错误 正确

8.支持本市注册的电子商务独立法人单位建立和运营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经有关部门认定,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软硬件总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错误 正确

8.对承担苏州市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按不超过项目货币及实物资产投资额的50%给予股权投资。()错误 正确

9.拟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成功上市后奖励500万元。()错误 正确

10.对通过重大装备投入,设备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按项目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单个项目一般不超过2000万元。()错误 正确

11.对承担苏州市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按不超过项目货币及实物资产投资额的50%给予股权投资。()错误

正确

第五篇:会计与税法差异文献综述(最终版)

前 言

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关系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处理不仅是税务部门与企业的重要工作,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如何处理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关系,既是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设计的理论问题,也是征纳双方确定征纳税额和反映会计信息的实践问题。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会计制度以税收法规为导向,强调会计要依附于财政、税收等法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在新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中,都体现了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各自相对独立和适当分离的原则。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分离是必要的,但是会税分离所形成的差异,一方面增加了纳税人的财务核算成本,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税收征管机构的征收管理。因此如何协调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就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美国安然、世界电信等财务造假和欺诈案件频频发生,这些企业虚报盈利水平,人为推动股份泡沫,最终导致投资者利益损失与国家税收流失。笔者认为“会税分离”模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正是这种“会税分离”模式削弱了税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护作用和监督作用。那我国在主张“会税分离”模式时,该如何对待“会税分离”所造成的相关问题呢?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规定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2009年我国所有的企业都要执行新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所指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于各类企业,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税率,统一和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此次改革力度之大,势必影响到每一个企业。

以此为契机,本文对“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及协调”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

主 题

我国对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差异的研究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有着丰硕的科研成果。

自1992至1993年的会计改革以及1994年的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法已经逐渐出现分离的趋势,但是这时二者的差异还不明显。1992年至2000年左右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此引发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是否应该分离的问题更是产生了极大的争论。相对于“会税合一”,“会税分离”这一模式己得到了广泛支持,陈毓圭、倪国爱、陈留平为代表的学者都赞成会计制度和税法分离,并且提出对于“会税分离”造成的差异应该进行有效的协调。例如陈毓圭(1999)认为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追求二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二者的差异,而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和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倪国爱(2000)也持相同观点,认为既要反对要求会计准则和税法完全一致的主张,也要反对会计准则和税法绝对分离的观点,会计准则与税法应适当分离,需要统一的地方尽量保持一致。

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发布实施以后,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从具体差异有哪些、产生差异的原因等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了研究。

这阶段高金平老师所著的《新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研究分析》(2001)非常具有代表性,该书从纳税人既要遵从会计制度,又要依法纳税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在实际操作中的差异按照不同项目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案例的形式对会计如何进行纳税调整给出了示范和说明。但该书仅对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差异进行了实务层面的研究,未涉及会税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协调等问题。

以盖地、李惠为代表的学者对于导致会税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例如盖地(2003)认为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的不同、内涵概念不同、计量所得的标准不同、计量的依据不同,这些都是会计制度与税法存在差异的原因。李惠(2004)也同意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的不同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如何进行差异的协调这一问题上,部分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最终的定论尚未形成。

以刘玉廷、陈留平、邓力平、戴德明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协调论。例如刘玉廷(2001)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而戴德明(2005)则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大陆法系为主、会计制度体系建设依靠政府力量推行、税会趋于分离模式的国家,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完全的模式可以套用,不同业务具有不同的特点,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要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及其差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思路。

另外部分学者借鉴了英美等国家的经验,认为建立专门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是协调会税差异的对策。我国税务会计专家盖地教授在《税务会计研究》(2005)提出作为独立学科的税务会计,其理论结构的研究应该以税务会计的目标和对象为起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方法和会计报告等。

特别要提出董树奎在《税收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异分析及协调》(2003)一文中,对企业会计核算各环节中经济业务处理的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原因以及差异处理的具体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系统、详细的分析说明,对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研究具有相当的水准。

2006年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使会计核算理论有了较大的变动,也使原有的差异研究有许多内容需要更新。本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新准则下所得税差异的分析”及“如何有效地协调会税差异”这两个问题上,对所得税差异进行了最新的说明,并提出了差异协调的总体思路和可行方法。

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并非我国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法律、社会制度存在很大差异,国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可能与国内学者有较大差别,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仍有借鉴意义,尤其以美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最具影响力。

1995年Krasniewski认为,在美国,纳税人和政府之间是对立的关系,纳税人会寻找各种途径使税后收益最大化。他提出了反映美国财务会计方法和税务会计方法之间关系的两个规则,这也就是国内学者经常引用的克拉尼斯基定律,它解释了美国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产生差异的理论原因。

2001年Manzon等对美国财务会计报告和税务报告在收入计量和确认方法上的区别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1988年至1998年间,美国公司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有逐步增加的趋势。MillS(2002)则利用美国公司的公开财务和税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90年代美国公司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呈增长趋势。美国学者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对美国会税差异进行了分析,美国的税务会计研究最具有影响力,美国的税法就是一本税务会计,美国的这些理论对我国如何协调会税差异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结 论

总之,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法规时,各部门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促进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相互协调。明确掌握和处理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既有利于相关部门的税收征管,又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另外,也能有效的对企业进行监督,能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企业也能履行纳税义务,减少纳税风险。

下载税法与会计差异 -- 筹建期费用核算的财税处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税法与会计差异 -- 筹建期费用核算的财税处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筹建期间的费用处理

    企业筹建期间的费用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

    高企核算方法费用归集会计处理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方法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时,近三年研发费用需要达到所规定的标准,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对研发费......

    2011年所得税汇算清缴:金融资产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分析

    2011年所得税汇算清缴:金融资产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分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

    坏账准备计提及核销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分析

    坏账准备计提及核销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分析 一、坏账准备计提的差异1、坏账准备计提基数的差异。对于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往来款项能否计提坏账准备,会计与税法存在着差异。会......

    会计跨年度财税处理

    会计跨年度财税处理 1、跨年度报销的一些费用能否列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毕业论文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毕业论文1. 引言 会计制度与税法同属规范经济行为的专业领域,但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规 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且存在诸多的差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化......

    搬迁补偿款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比较

    搬迁补偿款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比较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信息来源:苏州市地税局 作者:张志忠 字 体:【大 中 小】近年来,各地对原城区产业结构进行重新布局,不少企业因城市规......

    搬迁补偿款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比较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118号颁布时间:2009-3-12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