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
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
摘要:***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命题,立即在全国上下、国内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热议。那么“四个全面”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本文将从由此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正文:
实现中国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由此可见,中国梦这一重大命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度一致。如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目标不能如期实现,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被延迟。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
实现中国梦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这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更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我国3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实现中国梦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无论从重大现实意义看还是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它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撑。从重大现实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是一件为长远发展谋、为子孙万代计的大事。它的深远历史意义就在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
实现中国梦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 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着力强调的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治党全面了、从严了,我们党就坚强有力。党坚强有力,人民群众就会团结聚集在党的周围,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新形势下,只要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就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结语:“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只有坚持以“四个全面”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责任思想初探 《内蒙古社会科学》(呼和浩特)2014年2期 2,《中国道路与中国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二篇:中国梦及四个全面以及十八大内容
中国梦的阐述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三个必须”: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共享”: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三个自信”: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
四个全面
含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带领人民向着宏伟目标的伟大进军又迈出重要一步。
“四个全面”总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到“五位一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到“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党治国理政方略的不断完善中,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走向兴旺发达,中国以势不可挡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必须把每一项战略举措放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才能正确认识每一项举措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把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总要求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力[2]。
理论的提出
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初,万象回春。在中央党校,面对参加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总书记全面辩证地梳理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
十八届五中全会内容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时间是什么时候,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是什么呢?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时间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
2015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15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会议指出,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会议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必须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中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一】 抓核心:“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
会议认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二】 重布局:重要理论指导、“四个全面”布局、发展第一要务、六个建设推进
会议指出,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 新理念: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四】 关键词:为人民,促经济,转职能,法治化,深化开放,从严治党
会议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
必须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第三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关系
从党治国理政的全局和战略布局的新高度来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应该处理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本质要求与实现途径的关系,战略目标与战略布局的关系,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梦想与行动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强调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梦”是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一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内涵的,更为远大、宏伟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高度概括力、动员力的新观点、新概念、新范畴。要更好地把握两者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从党治国理政的全局和战略布局的新高度来理解。对此,我认为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关系。
代的中国人有渴望自由,追求幸福,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富强和复兴的强烈愿望和执着梦想。同时,中国梦的追求又不仅仅是为了摆脱过去的苦难,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因此,一是要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珍惜已经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底气和决心;二是面对现实,直面问题,围绕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奋斗拼博;三是要善于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等历史机遇,通过全民族的努力拼博,实现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所以,对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者关系,特别需要我们加深理解总书记强调的三句话:“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而且牢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梦想和自信。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深深懂得“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得,失之则难成。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实现中国梦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更何况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世界信息化发展势不可挡,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高。同时,人类的环境、资源、能源、气候、金融、安全等诸多问题,需要各国人民去共同面对,需要真诚的沟通、协商和合作,以共解难题。因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稳定和繁荣同样离也不开中国。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要强调我们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同世界各国人民寻求国家发展振兴、人民富裕幸福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中国不仅致力于自身的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梦想而没有行动,那么梦想只能是空想,光有宏伟的目标,不付出实际努力,再美好的目标也永远不可能实现。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实干兴邦”,首先要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科学、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世界仍然充满着不安定、不确定因素,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要创造十三亿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绝非易事,我们要有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充分思想准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是整体和部分,整个过程与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是具体的,需要一个一个任务去完成、落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篇:四个全面关系研讨提纲
党校班“四个全面”研讨提纲
如何全面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先后在不同场合陆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表述,并于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完整描述了‚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相互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向。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足以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既是当今世界潮流,又是当今中国主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需要构建完备规范的法治体系,更有赖于党的坚强领导。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根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审视,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 标的具体历史实践。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四个全面’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只有为改革划上‚法治边界‛,才能妥善协调各类利益纠纷,顺利解决各种制度障碍,依法保障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者,是依法治国的政治保障,没有全面严格依法从严治党的话就不会有全面依法治国,没有全面依法治国也难以做到全面从严治党。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支撑,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 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提供根本政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不因决策的偏移出现大的失误,不因领导能力、水平的不足造成消极后果,不因自身存在的缺陷、问题付出巨大成本。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党有效发挥领导改革的作用,保证全面依法治国在方向、性质与目标上的正确性。
‚四个全面‛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对未来科学研判的积淀,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辩证统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第五篇:习近平谈四个全面中国梦的完整答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个全面”托起中国梦(2015)完整答案
1、毛泽东第一次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著作是(C)
A 《矛盾论》 B 《实践论》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联合政府》
1、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 走正确道路。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难造福中国人民,也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3、中国共产党在(七大)上把毛泽东思想确实为党的指导思想。
3、(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5、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的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6、“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十八大中,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坚持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而奋斗》的报告。
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9、(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10、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11、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
11、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法治),文明社会的稳固基石是(法治精神)。
1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2、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13、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是(凤阳县小岗村)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4、(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14、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15、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15、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16、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17、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7、2013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发表题为《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的主旨讲话。18、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18、“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说这句话的人是(李大钊)。19、1938年,针对抗日战争“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观点,毛泽东在延安撰写的著作是(论持久战)
2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20、党的十三大阐述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2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2、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这“三个自信”具体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2、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3、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2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4、(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24、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6、“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一论断,是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的。
26、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27、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修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2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28、(2012.11.29),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28、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1921年)。29、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的主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议确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9、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30、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30、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31、江泽民在党的(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定义的“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2、(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
3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集中解决的“四风”问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33、(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3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间是(2001.11.10)。
3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5、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6、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三个安全理念”是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
36、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3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是(巴黎公社)
3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38、(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39、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政府工作中结合
3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40、中国共产党在(七大)上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即“南方谈话”)),被称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判断题
41、五一是在第二次国际成立大会上确定的
41、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3、中国共产党二大通过了第一个党章。
4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4、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44、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45、中央政治局2012.12.4召开政治局会议、规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4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4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章。
47、《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开端。
48、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9、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