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答辩稿
问题一:沈从文与川端康成人生经历的不同之处?
沈从文出生于一个幸福的家庭,也有属于他自己的色彩丰富的童年生活。幼时他上过私塾,但那种“呆板而又毫无生气的生活,再也引不起他半点兴趣”。于是,他开始逃学,去欣赏沿街的各种景致,伞铺、染坊以至扎冥器兼出租花轿的铺子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这一切都让“童年的沈从文生活在他自己所能感觉到的世界里” ,也使他既学会了用心观察、感受身边的人、事、物,也学会了在观察之外发展自然的天真。后来,少年的沈从文在行伍中既看惯了军阀杀人的随意,也有了一群与自己性情相近的朋友,并开始去接近和体验人生,而他们所接触的世界,正是一个结结实实的世界。自然,这种体验与接近也培养了他达观、从容、对生活既能入乎其中、也能超乎其外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沈从文便是《边城》中那个无所不知的叙述者“我”。“我”既明了这些人所经历的种种不幸,也懂得他们必须自己面对命运摊派在各自头上的一切,而这份命运又是“我”无法左右的。与沈从文不同,川端年幼时,其父母便因病而相继离开了人世,他由他的祖父母抚养。年幼的川端康成体质十分虚弱,所以祖父母对他十分溺爱,以至于让他整天困居在阴暗的农舍里而不与外界接触。于是,这位幼年的孤儿逐渐“变成了一个固执的扭曲了的人”,他“把自己胆怯的心闭锁在一个渺小的躯壳里”。直到上小学,他“简直就不知道还存在着一个人世间”。后来他的祖父母、姐姐芳子先后离开了人世,一时间,川端成了“参加葬礼的名人”。这种孤儿的生活经历使他养成了一种敏感、内向的孤儿习气。这正如作品中的“我”一样“, 我都20了,由于孤儿脾气,变得———苦闷不堪,抑郁不舒,所以才来伊豆旅行”。又因为过早地看到了生活中晦涩、辛酸的一面,对于青春、对于朦胧美丽的初恋,川端看到的更多是不幸和悲哀。这种心态投射到文学创作中,自然就有了《伊豆舞女》中那男女主人公在声声汽笛中肝肠寸断的悲哀与茫茫人海、相逢何时的无奈情怀,从而使这原本纯美的初恋故事笼罩在一片薄薄的悲哀之中。
问题二:边城与伊豆汤岛与二位作者的关系?
首先是沈从文与边城,边城就是沈从文文学世界里的桃花源,“边城”虽然不是与世隔绝的世界,但却也是个密闭的世界,她本能的抗拒着外界的介入,也固守着自己的领土而不让自己的儿女出去,在沈从文的内心里,那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追忆和对自己理想世界的构造,那就是作者新文学世界里的“桃花源”。当时的作者身处北京,都市的腐化堕落、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让人窒息,民族传统美德的丧失令人痛苦。于是他把自己对现实的痛埋葬,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予心中。“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他把自己的内心情绪也叠印在这群湘西儿女的身上。他在谈及《边城》的创作时说:“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才得到了排泄与弥补”。沈从文崇尚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和谐宁静理想境界,于是他把这些都存放在了自己的“桃花源”中。
川端康成与伊豆的渊源是源于他首次来伊豆半岛旅行的经历,川端康成之所以对伊豆如此迷恋,不仅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因为那里有他美好的回忆。为了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医治被扭曲的心灵,作者逃离现实世界,在寻找相对安宁的旅途中,遇到了舞女一行人,在短短的几天行程中和这些巡回艺人们结下深厚的友情。作者对这些艺人们产生的种种情感不仅缘于作者与他们有着相同寄人篱下,饱尝世态炎凉的遭遇,更在于作者在艺人身上找到了期待已久的关爱。作者与艺人之间形成的这种融恰的关系是作者从未经历过的。自幼处在被怜悯、同情地位的作者初次尝到被人理解的快乐,艺人们的纯真温暖了孤儿川端康成的心,治愈了他心灵的创伤。正因为这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作者与伊豆产生了独特的情感,在做着心中伊豆就是他第二个故乡。每逢遭到精神上的打击,川端就会来到汤岛,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问题三:两座城中的爱与美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首先,两座城中的美是通过人物和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人物美具体表现为1,沈从文笔下翠翠的自然美:翠翠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是她的“自然性”,作者将她写成自然里动物,如用小兽物,黄鹿来描述她,心中没有一点社会性杂质,有的只是与青山绿水相融合的纯净晶莹。2,川端康成笔下熏子的古典美:川端康成对舞女熏子的描述是一种近似于完美的甚至于有臆想的成分在里面.虽然人物原型是真实存在的。舞女熏子是他心目中女性美的代表,川端康成崇尚“东方的古典美”,在《伊豆的舞女》中,熏子具有优雅、纯真的古典形象:“那舞女看上去大约十七岁,她头上盘着大的出奇的旧式发髻,那发髻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这使她严肃的鹅蛋脸显得非常小,可是又美又调和,她就像头发画的特别丰盛的历史小说上姑娘的画像。”人性的纯真无邪、东方传统女性的矜持含蓄也在熏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熏子和翠翠都是单纯、美丽、天真的少女形象.都是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身上都具有着东方女性的内敛、矜持的特点.
自然景物之美具体变现为:1,《边城》中对于景物描写,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正因为有着如此迷人的自然景色,才衬托出人物的纯洁的人性美,不含一丝的尘埃。
川端康成受日本传统美学、绘画艺术与佛家思想的影响,特别重视自然景物的描绘。当“我”与艺人们走出汤野,观赏旭日时,有这样一段描写:“秋空分外澄澈,海天相连之处,烟霞散彩,恍如一派春色。”寥寥数笔,却勾勒出自然间飘荡着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氛。在清宁悠然的山水间,“我”与舞女熏子之间的情感也显得淳朴自然。
其次,两座城中的爱也就是两个女主人公的爱情。翠翠与伊豆的舞女,虽说身份不同,一个看似平淡,一个略显卑微,但其纯然天成的性格使得他们的爱情焕发出深谷回音般的空灵之美
翠翠的爱情纯净,超过一切世俗利害关系。面对爱情,翠翠后知后觉,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对于傩送的感情是爱恋她。她对爱的渴望不是表现为强烈的追求,而是表现为少女特有的朦胧向往.表现为山村少女的害羞矜持.但却又始终不渝,坚贞不屈。她一直等待着他爱的人,但最终还是没有等来。而舞女和主人公我的爱情,一直都是隐晦而淡然的,包含着薄薄的甜蜜和微微的苦涩。两个不知世事的少年,将对彼此的爱埋藏在心底他们的爱情没有肢体的接触,没有海誓山盟,有的只是真诚的爱慕,无言的忧伤和永远的怀念。
两段爱情都是没有结果的爱情。翠翠一直没有等到心上的人儿,是因为“马路”和“车路”所隐喻的苗、汉两族婚姻风俗的隔阂,也折射出两个民族文化上的差异给人造成的不可摆脱的痛苦。而舞女与我最终的离别是因为社会环境给舞女与读书人之间造成的身份上的差异,伊豆的舞女自感卑贱,不能向读书人大胆示爱;读书人又因社会舆论压力不停地压抑内心的青春憧憬。最后,读书人乘船远去,舞女继续过着被人轻视的舞女生活。两段爱情过程虽然美好,却难免使人
第二篇:答辩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刚才您看到的是马来传统舞蹈。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The King Fruit:榴莲,它象征着我们争做King Class的决心。头一次食用榴莲时,那种异常的气味可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但也有许多人自从吃了第一口以后,就会被榴莲那种特殊的口感所吸引。也许09马来语班在人才辈出的外国语学院中并不起眼但是在接下来几分钟您们会领略到King Class的风采。我将在课业成绩、班级建设、班级荣誉和班级活动四方面来介绍Our King Class。
首先是课业汇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英语四六级考试,甚至是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都是百分之百。马来语专业课成绩平均分在80以上,优秀率达。基础课成绩平均分均在??以上,优秀率达?本学年,有五名同学获得奖学金,占班级总人数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课程中,09马来语出勤率为100%,且无一人挂科。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班级建设,班徽由榴莲和皇冠组成,是King Class的最好写照,绿色代表着活力和希望。班训“我用拥有的争取未来”,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年轻的躯体,更有一颗颗跃动的心脏。我们有完善的班委建制,隔周组织图书交流活动,一起到同心小学支教。在团建方面,我们有完善的组织架构举办了精彩纷呈的支部活动,团委博客的30篇班团信息中,我们班占7篇,近四分之一。目前我们班90%以上的团员都已上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大二期间,我们成功发展了一名新党员。现有正式党员一名,预备党员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两名。
第三项是我们的班级荣誉。集体荣誉方面,本学年我们获得了双百人物故事会的第一名、2010年校趣味运动会有轨电车第二以及外国语学院第一届趣味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以及最佳精神风貌奖。一个优秀的班级与一群优秀的成员分不开的,从团学联到各社团,从广播站到电视台,随处可见我们辛勤工作的身影;从写新闻到剪视频,从文体竞赛到志愿服务,到处都是我们追逐梦想的步伐。
第四项是我们的集体活动。在文艺活动方面,我们举办马来西亚之夜、马来语诗歌朗诵、歌曲联唱、小短剧表演以及舞蹈比赛,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增进班内友谊;我们打破传统集体作业单调的PPT形式,以新闻播报、舞台剧等多种形式提升每个同学对毛概课、近代史课等基础课程的参与度。在对外交流方面,我们对话马来西亚知名高校师生代表,参与马来西亚大使馆举办的文化展,对话华为集团印尼地区代表,增强中马民间友谊,开拓国际视野。暑假我们还前往马来西亚进行交流,以下是我们学习实践成果视频。我们勤奋好学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作为时尚的90后,我们当然也有一颗年轻娱乐的心。从给同学庆生,到出国送行再到百望山的秋游,我们且歌且行,扶持包容。一路收获喜悦与感动。
09马来语班我一个人说好不管用,但是下面的独家视频定能说服您。
正如各位老师在视频中说的那样,我们有理由相信,09马来语真的很行!以上就是我们的全部展示,谢谢大家!
第三篇:答辩稿
暑期社会实践答辩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09级的刘婷婷,我是09级的孙通,今天很荣幸代表我院与锦江区环保局合作的庆建党90周年,建低碳环保社区团队进行答辩。
本次答辩陈述,我将从一个主题、两个社区、三股力量、四种宣传、五项活动来向各位评委老师介绍我们本次暑期社会实践!
一个主题
结合今年是建党90周年,以及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大主题,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近期低碳环保的号召,针对本学院学科特点,我们将主题确定为“庆建党90周年 建低碳环保社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借助锦江区环保局的大力支持,成功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本次实践活动。
两个社区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一改以往只在单一地点、固定社区进行宣传开展活动的模式,在人力物力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将服务社区从一个扩大到两个。
活动地点增多了,活动受众面也增广了,我们的宣传效果、宣传面就有了量的提升。
但是随之而来的,在人员安排、场地协调、信息联络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实践开展之前,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与两个社区的联络,结合社区实际,做好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和人员安排。确保了活动质量
和宣传力度。期间,得到了学院领导和锦江区环保局在信息联络及物资供应上的大力支持。
三股力量
我们这支团队可以说是一个复合型的团队。我们打破了以往只有本科生参与、院级团队大部分由院级学生干部参加的惯例,面向研究生及普通同学招募队员。我们本科同学与研究生、指导老师这三股力量共同组成了我们这支团队。这样的一个团队成员构成,克服了本科生理论知识不全面、研究生积极性不足的弊端,充分挖掘各部分的特点,发挥每股力量的优势,即调动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又弥补了本科同学理论知识不够深入的缺陷。
我们本次的队员的报名招募也不仅仅是面向学院两委学生干部,为了提高暑期社会实践的影响范围也是为了鼓励更多的普通同学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我们团队的几位主要负责人在招募队员的过程中,重视在支部中选拔队员的工作,事实表明同学们对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情也是非常高,我们也在班级中挑选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团队中来,这些同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返校开学后,相信他们将会是暑期社会实践最有力的宣传力量。
四种宣传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采取了四种方式。首先是传统的展板宣传横幅宣传。展板都是由团队成员自己制作,借用社区资源进行张贴,对我们的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其次是借助锦江区环保局的宣传材料以及我们团队成员依靠专业优势编写的材料对低碳环保知识、生活小窍门的宣传,并在社区设点进行地毯环保知识现场宣传,这样一种宣传方式,让同学们与居民距离更近,宣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然后,我团队成员每天按时发送新闻稿到校团委网站,并有两篇在校团委网站上刊登。最后一种宣传就是电视台采访。我们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受到了四川教育电视台的采访,并在教育新闻中播出,对宣传我校形象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前三种宣传,是针对社会实践本身对低碳环保及其相关活动的宣传,这些宣传扩大了宣传面,提高了活动的影响程度以及居民的参与度。为达到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奠定了基础!而最后一种宣传,即电视台采访,更是对我校很好的宣传。暑期社会实践不单单是个人了解社会、锻炼本领的机会,更是对学校形象、学院风貌、学生素质进行宣传的契机!
五项活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除了对低碳环保知识的宣传,我们还开展了五项活动,分别是“我心中的绿色锦江区”青少年绘画比赛、“低碳环保 健康你我”有奖知识问答竞赛、“清洁社区,我是环保卫士”志愿者活动、环保电影放映和拜访革命老人,感受党在我心,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各角度入手,宣传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期间,特别针对青少年,开展了青少年绘画比赛、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树立他们的绿色环保低碳意识。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家庭成员加入到低碳环保的行动中来。以上这五项活动,在群众中引起了较强的反响,许多参加了活动的居民表示自己在生活中有许多环保盲点,大家也纷纷表示以后要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我们低碳环保的号召,切实为绿色锦江区、田园化城市的目标做贡献!
除了上述内容,我们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在组织方面:制定了统一的队员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汇报总结制度。这些都为我们工作的开展、困难的克服奠定了基础。在工作内容方面:我们还协助锦江区环保局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并写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帮助锦江区环保局了解居民对锦江区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意见
和建议、了解低碳环保理念在居民中的认知程度以及居民认同的推广低碳环保理念的工作方法。
总体上讲,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很好的达成了建队之初的目标,即为建党90周年献礼,建设低碳环保社区,在居民中宣传低碳环保理念、有成效地提升社区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同时也为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我院乃至我校大学生形象进行了很好的宣传!
以上就是我对我们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陈述!谢谢!
第四篇:答辩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的答辩做指导,我相信通过这次答辩,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更好的巩固和提高,谢谢。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为“阳泉三矿4.0Mt/a新井设计”,专题题目为“煤矿气体充填开采法技术可行性分析”,翻译是一篇关于覆岩水平裂隙定位的论文。下面我具体介绍下我的设计各章节的情况。
一般部分
1、矿井概述及煤层特性
本设计矿井原型为山西省阳泉三矿,矿区距离阳泉市7.5公里。下面介绍一下该矿区煤层特征,井田内主要含煤层系为上石炭系太原组及下二叠系山西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在本区内分布很广,共含有19层煤。本设计矿井全区内可采为3煤、15煤,间距125m,其余煤层属不可采煤层。其中3煤平均厚度为7m,15煤平均厚度9m。根据探明情况,3煤瓦斯含量比较高(3#煤层平均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7 m3/min),15煤瓦斯含量比较低(矿井平均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 m3/min),为通过采用开采临近层卸压高瓦斯煤层瓦斯,本设计先设计开采15煤。
15煤层围岩性质稳定,煤质为3号无烟煤,15煤层最大涌水量为100 m3/h,正常情况不大于50 m3/h,属涌水量小的矿井。15煤层埋深不大,低温一般不高,没吃呢个物煤尘爆炸危险,但自然发火等级比较高,为1级。
2、井田境界和储量
阳泉三矿东西南北分别于阳泉一矿、阳煤新景矿相邻。井田形状比较规正,东西方向平均长度7.6Km,南北平均3.0Km井田面积为21 km2。煤层倾角不大,最大8度,最小2度,平均5度,为近水平煤层。通过储量计算得到,本设计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314.9MT。本矿井设计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矿井每昼夜净提升时间为16小时。根据计算得到的设计可采储量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计算得到本矿井的服务年限为60.6年,符合要求。
3、矿井开拓
结合矿井井田尺寸、煤层倾角等基本情况,提出了四种开拓方案:单水平双立井开拓,单水平双斜井开拓,单水平主斜副立井田中央开拓,单水平主斜副立井田中央偏东翼开拓。通过对四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采用单水平主斜副立井田中央偏东翼开拓方式,开采水平标高为+560,本井田初前期主要开拓巷道有: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和井底车场。考虑到煤巷难于维护和煤层自燃等情况,本设计开拓巷道均布置为岩石巷道。说明书中对井筒及巷道各项参数进行了详细设计。
4、带区巷道布置
本设计对中央首采区进行了详细的巷道设计。结合首采区形状尺寸、煤层产状等情况,中央首采区采用带区式布置方式,命名为中央带区,东翼命名为一带区,西翼命名为二带区。中央带区分为南北两翼进行开采,各翼各分为6个分带,共12个分带,采用南北翼跳采方式。分带斜巷直接与大巷联系,不布置带区集中巷,分带轨道斜巷兼做进风巷,分带胶带斜巷兼做回风巷。同时,考虑到15煤上部3煤瓦斯含量较大,同时在15煤与3煤之间还有许多不可采的煤层,这些煤层中瓦斯含量都较大,而且15煤厚为9m,计算得到采动后其上部裂隙带高度为130多m,已经可以向上延伸至3煤层,所以15煤各分带均布置瓦斯高抽巷和内错尾巷,进行瓦斯抽放。
本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4.0Mt/a,15煤厚度为9m,每天进8刀,每刀推进0.8m,经计算采煤工作面和带区生产能力均能达到要求。
5、采煤方法
结合煤层赋存条件、煤层产状等条件,本设计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根据三机配套原则,确定工作面设备。其中采煤机型号为MGTY400/930-3.3D ;液压支架为ZFS6200/18/35 ;刮板输送机为SGZ-1000/1400 ;由于煤层厚度比较大,放顶煤采放比采用1:2,即采3m放6m,放顶煤方式采用多轮间隔放煤方式,放煤步距为1.6,及两刀一放。计算得到工作面循环产量3398吨,工作面日产量为13592吨,满足要求。同时在说明书中对回采工作面巷道参数进行了详细设计。
6、井下运输与提升
由于矿井井型大,需运输系统有较大的运输能力,煤层赋存条件比较简单,为缓倾斜煤层,且运输距离较远,故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
轨道大巷采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小矿车运输。工作面所需材料采用3.0 t固定车箱式矿车运输,由多级绞车串接牵引;分带煤层轨道斜巷内铺设轨道,亦采用3.0 t固定车箱式矿车运输。
副井担负矿井的辅助运输,井下生产所需的设备、材料及工作人员均由副井运送。副井深度287 m,装备一对1.5t矿车双层四车罐笼和一个宽型双层四车罐笼带平衡锤。选取GDG1.5/6/2/4型罐笼。
7、矿井通风
通过通过计算,得出全矿井总需风量为5646m3/min。矿井通风容易时期总阻力为835.5Pa,等积孔为3.89m2;困难时期为2439.9 Pa,等积孔为2.43 m2。均符合要求。
专题部分
本设计专题部分为一篇关于煤矿开采采空区充填新技术——煤矿气体充填开采法技术可行性的分析研究。作者通过对目前煤矿常用的几种充填技术对比分析,总结出充填技术的革新发展主要取决于充填材料的创新发展,从传统的碎石、砂卵石、山砂、河砂、工业废渣,到现在的膏体、似膏体、高水灰渣速凝材料,充填材料的发展主要是致力于降低充填过程充填材料的输送难度和充填材料的经济成本,从而简化充填工艺,减低充填总成本。鉴于此,笔者以充填过程输送简便、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为参考依据,提出利用气体作为煤矿充填材料的全新的充填技术。不难预测,煤矿气体充填采矿法利用气体作为充填材料,其在充填
过程中的输送问题、充填料来源问题、充填料成本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文章中,笔者将充填气体、气体装载容器材料、气体增压装置定性为煤矿气体充填技术的可行性决定因素。通过分析研究,确定充填气体选择那些物理化学属性必须要适合煤矿生产井下特有的复杂环境的气体,最后认为空气为最好的选择。对于气体装载容器的材料选择,我们最后确定为高强度高耐性氟硅橡胶材料,采用这种材料制作成圆柱体状的装气容器;增压器选择比较容易,目前有许多气体增压装置符合要求。
文中还对气体充填体性能进行了理论性评估,发现其充填气囊有一物理特性比其他固体充填体具有更好地适应顶板压力的特性,即当充填气囊在初期充入一定高压气体支撑起顶板后,当在支撑过程中顶板压力增大时,充填气囊内压将随之增大,从而始终是充填体和顶板之间受力平衡。如此,气体充填体可以更出色地支护好顶板和提高地表减沉的效果。
最后,通过采用UDEC软件进行了数值减沉模拟实验,得出了气体充填减沉系数为0.07,效果理想。
翻译部分
翻译部分为覆岩水平裂隙定位,文中提出一种全新的水平裂隙定位的方法,即通过捕获裂隙中瓦斯并测定其含量,来确定水平裂隙的存在和位置。
第五篇:答辩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体育系09-2的学生周井涛。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之我见》,我的指导老师是杨轶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杨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以及在座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农村的体育教学中,没有正规体育场地、缺少体育器材、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非专业对口等这些问题却显得尤为突出。
目的:分析和探索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中小学体育发挥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以达到层层重视的目的。
意义:农村体育是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农村中小学体育又是农村体育的重要部分,搞好了农村中小学体育实际上也就带动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其次是这篇毕业论文的具体结构:
第一部分:改变观念,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
第二部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第三部分: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第四部分:教师合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第五部分: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
第六部分:结论
第七部分:建议
最后,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这篇论文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也是我认识到自己知识和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的收集资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还望各位评委老师能不吝赐教,多多批评指正,以便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学到更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