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2:4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

第一篇: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

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7 年 11 月

目录

一、城市地质调查面临的形势..............................................................................................4

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5

三、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概况..............................................................................................6

(一)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趋势...............................................................................6

(二)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现状.......................................................................................9

四、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13

(一)指导思想..........................................................................................................13

(二)总体目标..........................................................................................................13

(三)工作思路..........................................................................................................14

(四)主要任务..........................................................................................................15

五、工作部署.....................................................................................................................17

(一)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17

(二)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18

(三)城市地质调查与地下空间利用技术标准制定....................................................19

(四)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科技创新..........................................................................20

六、预期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22

(一)预期成果..........................................................................................................22

(二)社会经济效益...................................................................................................23

七、保障措施.....................................................................................................................25

(一)组织保障..........................................................................................................25

(二)技术保障..........................................................................................................25 2

(三)经费保障..........................................................................................................26

(四)政策保障..........................................................................................................26

一、城市地质调查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九大”指出,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中央要求城市工作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城市地质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贯穿于城市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做好城市地质工作,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地质工作提出了明确指示要求。2016年7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湖南岳阳召开的部分省份防汛工作会议上,要求国土资源部牵头,抓紧进行详查,加快摸清城市地下情况。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这是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姜大明部长在今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加强城市地质工作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明确要求开展地下空间三维调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示范,评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和利用前景,加快查清城市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推进城4 市立体发展和地下空间安全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以及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在今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钟自然局长提出要精准了解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质工作的需求,加大力度推进调查工作。

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

优化城市群结构和空间布局,需要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土地和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地质环境是影响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总体上看,华北西北地区城市发展主要受水资源制约,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主要受土地资源制约,西南地区城市发展主要受地质环境制约。我国19个重点城市群中,8个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合理优化城市群国土空间布局,迫切需要开展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提升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拓展城市地下发展空间,需要系统查明城市地质条件。地表土地供应紧张是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地下空间是城市再开发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土地集约化和综合利用水平的必然要求。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程度总体较低,开发深度较浅,地下空间开发具有巨大潜力。科学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禀赋特征,5 注重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与共生资源的协同开发,监控可能诱发的地质环境负效应。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资源条件。我国地级以上城市每年可开采的浅层地温能资源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可实现建筑物供暖制冷面积320亿平方米,相当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两倍以上,在城市新区、重大工程、新农村建设及旧城改造过程中,可以加大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利用力度,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城市及周边地区有地质遗迹798处,具有较高的旅游、科普、生态价值。充分利用这些地质资源,可以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改善公众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需要加强重大地质问题调查与监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威胁人口61万人,威胁财产185亿元,18个城市受威胁人口大多超过1万人。我国102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9个城市2015年最大沉降量超过50毫米。我国41个城市受岩溶塌陷影响大,42个城市受活动断裂影响较大,7个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在中度以上,54个城市地下水中发现“三致”有机物超标。解决以上重大城市地质问题,需要加强调查评价和风险管控。

三、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概况

(一)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趋势 1862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duard Suess编写的《维也纳市地质》,是城市地质的第一本学术专著。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地质工作主要是在二战以后随着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地质在工作区域、工作思路、工作内容、调查评价方法、调查成果服务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区域从单个城市扩展到城市群地区乃至国土规划经济开发区。工作思路从调查分析单一的地质问题转变为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发展的需求,超前服务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内容从单纯查清地质条件到涵盖废弃物处置、水土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多目标地球化学、生态地质调查等多种内容的综合调查研究。工作方法从利用地球化学和物探技术为勘探开发服务拓展为多学科、多种先进的勘察、检测、分析技术相互结合,评价与编图从定性描述深入到定量评价。地质信息从编制纸介质的图件、报告提升到建立空间数据库和GIS平台上的地学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及时更新、动态评价和社会共享。

21世纪开始,以整体观点研究城市地质问题的工作得以深化,以适当的指标体系定量表征城市地质质量,进而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监测系统,并将其纳入城市环境总体管理的轨道。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的基础好,城市地质调查和填图任务已基本完成,7 开始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动态化、超前化”是近年来这些国家城市地质工作的特点。现代城市地质工作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是城市地质工作重心将倾向于已有地质数据的管理、更新与重构,构建城市三维或四维地质模型。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国内大部分主要城市的城市地质工作,如英国已在40个城市的开展了城市地质填图工作,目前倾向于针对各个城市已有数据的整理与三维模型化,构建城市地质数据库并进行更新、管理与维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尺度的区域性三维地质模型。

二是城市地质数据与信息将倾向于地质模型结合已有的网络软件(如Google Earth)进行发布,并构建数据交流平台。采用已有的网络软件可让非专业人员在无需培训的情况下查询、缩放和选择地质数据与地学信息。通过构建数据交流平台,了解不同部门开展的相关工程活动,集成其它成果数据,吸收用户反馈意见,完善城市地质成果,提升各类地下数据及地质成果的可用性等。

三是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在不断扩展,面临着解决成果应用服务机制的问题。城市地质所涵盖的内容是逐渐发展、动态的,其工作重点由最初的城市规划所需地质信息逐渐发展为囊括城市决策层在城市规划、发展、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对地质资源利用、地质安全保障和地质条件优8 选等方面所需的系统的、全面的地质信息。而伴随着城市地质数据与成果的丰富,如何让数据与成果在非专业的政府管理者及社会公众得到有效利用将会是城市地质工作需要解决的难点。

四是城市地质学术研讨、成果交流与项目合作等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组织在这方面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组织通过实施研究计划、组织学术研讨、编撰城市地质专著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城市地质工作方法、成果等方面的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提高了城市地质工作的影响,对城市地质研究工作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地质工作的大力发展,国际社会组织将为学术研讨、成果交流与项目合作提供更多的契机。

(二)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现状

1.现有工作基础

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在城市地质调查方面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完成了306个地级以上城市地质环境资源摸底调查。2004-2012年,开展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活动断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各类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摸清了地下水、地9 热、矿泉水、地质景观等地质资源状况。

完成了6个城市三维地质调查试点。2004-2009年,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杭州等市政府合作,开展三维城市地质调查,系统建立了城市地下三维结构,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决策平台和面向公众的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系统。

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在总结试点城市地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采用部、省、市的多方合作模式,完成了福州、厦门、泉州、苏州、镇江、嘉兴、合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济南等28个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以城市群为单元,推进综合地质调查。2010年以来,为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划的需求,组织开展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北部湾、长江中游、关中、中原、成渝等重点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强化精准服务。打破专业界限,创新成果表达内容和方式,编制了一系列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对策建议报告,在服务城市和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地质问题防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质成果服务成效尤为明显。

2.取得的工作经验 以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经验,开创了城市地质成果服务规划国土资源、重大工程安全运营和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路径,构建了地质工作服务城市规划管理的常态机制,实现了地质调查成果服务融入政府管理主流程。以福州、厦门、嘉兴、丹阳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经验,探索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城市人民政府等三方合作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了三方积极性,建立了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模式。大型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经验,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城市群为代表,瞄准重大需求,聚焦重大问题,打破专业界限,统筹部署工作,创新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增强了城市地质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决策建议话语权。城市地质调查技术要求逐渐得到规范,形成了以一模(三维城市地质结构模型)、一网(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网路)、一平台(综合地质信息服务平台)为主体的技术方法体系,发布了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理念落后,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但是城市地质工作理念还停留在服务工业社会发展的阶段,缺乏大资源、大环境、大数据的工作意识,不能满足城市地上地下统筹规划、资源环境协调开发与保护等后工业化时代的新要求,难以支撑集约、智能、绿11 色、低碳、安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市地质信息精度低更新慢,难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需求。我国仅34个城市开展了三维城市地质工作,尚有300多个城市未推进系统的城市地质工作,已开展的城市地质调查中小比例尺多,大比例尺少。不同部门存储的地质资料分散管理,没有及时汇交和更新城市地质信息,难以起到提高城市地质信息精度的作用,城市空间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方面需要的地质信息不足。、未形成标准化成果产品体系,成果服务难于融入城市行政管理主流程。针对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缺乏相应地质调查评价报告和图件。针对工程建设市场,缺乏系统的地质信息资料服务产品。针对城市日常运行管理,缺乏重大地质安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地质灾害风险等监测预警产品。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融合难,存在“两张皮”现象。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机制不完善,难以充分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上海等不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各异,探索形成的工作运行机制,在全国推广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央和地方联动、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融合发展、政府多部门协调等方面的有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四、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精准了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聚焦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的重大问题,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大力推进“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开展重大科技问题攻关,搭建三维城市地质模型,构建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为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服务。

(二)总体目标

2020年之前,完成100个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完成25-30个城市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启动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初步构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到2025年,完成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全覆盖,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利用理论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系统完备的城市地质工作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地质工作服务保障城市规划、建设、运13 行管理全过程的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思路

1.分类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140个中等(城市人口超过50万)及以上城市,按照城市地质调查规范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其余198个小城市根据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开展相应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内容,要区分城市建成区和新区新市镇。城市建成区以收集利用城市地质资料为主,新区新市镇开展全面的城市地质调查,最终要满足城市地质调查规范的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地方政府合作,完成城市地质调查示范;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城市人民政府主导推进本辖区的城市地质调查。

2.有序开展城镇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

——结合地方政府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的进度安排,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相应地级城市开展1:5万为主要比例尺的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最终实现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包括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内容。对已以往已开展1:5万填图的地区,要按照新的相应14 规范要求,完成图幅修测工作。

——中央财政负责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和更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试点,鼓励地方财政资金出资,开展1:5万或者更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

3.加强城市地质调查与地下空间利用科技创新

——完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建设、地质资源与环境监测预警、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技术规程,总结本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经验,修订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瞄准世界一流水平,依托“地球深部探测”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科技创新,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多圈层交互带、地质资源协同利用等理论,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

——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与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科技项目,在工作地点、任务、成果和承担单位等充分结合,形成工作合力,并且相互促进。

(四)主要任务

1.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选择需求迫切、地方积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城市,多方联动开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在技术方法、成果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制度保障和协调联动机制等方面探索形成示范成果。推广示范经验,完成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2.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

系统部署、有序推进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显著提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查明影响城市群发展建设的重大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为优化城市群内部格局和结构、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案。

3.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制定

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地质调查先进经验,充分总结城市地质调查示范经验,研究制定城市地质调查评价、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技术标准,修订已经发布的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

4.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探测科技创新

建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多圈层交互带、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规划等理论,开展地下空间探测技术、地下空间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支撑体系。

五、工作部署

(一)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1.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导、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城市政府配合,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分两类推进:

第一类是根据城市地质环境特点、城市规模、地质工作程度,确定代表性城市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探索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地质信息决策支撑系统开发等技术方法。到2020年,完成15-18个城市地质调查示范。

第二类是在已开展三维地质调查的城市中,选择有积极性的城市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以制定服务产品、建立保障制度、研究产业政策等为重点内容,补充开展相关地质调查工作,快速形成示范性成果。2018年,完成10-12个城市地质调查示范。

2.全面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7]104号)的要求,2018年,制定辖区范围内城市地质调查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原则上大型城市和人口超过50万的中等城市都应建立三维城市地质模型、资17 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地质信息决策支撑系统。到2025年,确保实现辖区内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至少完成140个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借鉴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统筹部署推进本行政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积极争取支持。城市人民政府要发挥推进城市地质工作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渠道落实工作经费,构建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制定地质资料的汇交、共享和服务等相关保障制度。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对省级城市地质调查实施方案的编制进行技术指导,参照《城市地质调查规范》(DZ/T 2017-0306)的要求,编制详细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指南,并会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城市地质调查队伍进行业务培训。

(二)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

根据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规划区范围和工作程度,确定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调查图幅。初步测算,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需要部署图幅数量1020幅,2017年及以往年度已开展图幅数量330幅,还需新开展图幅690幅。2017年及以前开展的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内容不够完整、图幅编制不够规范,需要补充调查工作内容,重新修编图幅。

依托中央财政地质调查一级项目“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分三个阶段推进城镇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工作:2018-2020年,启动第一批1:5万比例尺为主的基础18 性综合地质填图,覆盖200个城市。2021-2023年,启动第二批1:5万比例尺为主的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覆盖138个城市。2024-2025年,完成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的成果验收与资料汇交,开展综合研究。梳理全国城镇群地级以上城市发展的地质资源优势和面临的重大地质问题,综合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开发适宜性,为优化城市群内部格局和结构、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案。

(三)城市地质调查与地下空间利用技术标准制定

研究制定城市地质调查评价、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技术标准,修订已经发布的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

1、城市地质地质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土壤与地下水场地污染风险调查评价、城市垃圾填埋场调查评价、城市规划地质适宜性评价、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评价等。

2.建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技术标准,包括城市生态综合遥感监测、活动断裂、地面塌陷监测预警,地质遗迹、地热资源开发监测等。

3.建立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技术标准,内容包括城市地质数据库、地质数据管理与动态维护、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建设、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

4.修订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充分总结多要素城市地19 质调查示范的技术方法经验,结合技术的发展,梳理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订完善行业标准。

(四)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科技创新

加强城市地质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法研究,创新理论、攻关技术、制定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科技水平,用科技创新改造、引领、支撑城市地质调查。

1.理论研究

城市地质理论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地质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以促进人地和谐为导向,建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二是研究不同场、不同尺度地球表层系统扰动变化和再平衡过程,建立城市多圈层交互带理论。三是研究制约地下空间资源禀赋的地下岩土水气要素,地下多相多场影响因素,建立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规划理论。

2.技术攻关

围绕城市地区如何获取可靠地质数据、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如何确定、城市地质信息如何有效服务城市管理等问题,开展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技术研究。

(1)城市地区地质探测与监测技术

研究城市地质结构地球物理探测抗噪、去噪技术方法,研发城市高干扰环境条件下地质物探仪器与数据处理专业系统。研究城市化区地质体变形光纤监测技术,建立起光纤20 传感产品、实施过程及数据分析的标准体系。研究活动断裂地应力监测技术,提出内动力地质灾害的识别、监测与风险防控建议。研究生态地质环境高光谱遥感探测技术,建立星空地高光谱、多光谱和其它遥感数据融合的城市地质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分析技术体系。

(2)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技术

研究影响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及其地质背景条件,分析不同地质因素的发育规律和变化趋势,以及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制约和危害程度,探索不同尺度的国土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展尺度效应分析,建立相应评价模型。

(3)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技术

研究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条件对城市地下功能类型的适宜性。研究不同类型地质体地下空间开发岩土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研究地下空间资源禀赋调查评价和协调可持续开发技术。研究地质环境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机制,揭示地下空间开发可能诱发的地质环境效应。形成具有可推广性的调查评价方法与技术指标体系。

(4)三维城市地质建模与公共服务技术

研究城市三维地质数据模型、城市海量分布式感知传输、多源多态地质数据融合、大数据管理与动态维护、地质安全评价的技术方法,研发地质大数据下城市三维地质建模系统、21 地质安全评价系统。研究城市地质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融合技术,研发城市地质安全保障与服务支撑平台与智慧城市接口,形成智慧城市专项应用产品。

六、预期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

(一)预期成果

1.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提交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图,包括区域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等。

2.城市地质调查示范:提交25-30个示范城市地质调查报告,提交城市地质调查规范和技术指南,包括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建设、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地质信息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提交相关制度、产业模式研究成果。

3.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提交不少于140个中型以上城市(含示范城市)的城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198个小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报告。

4.城市地质科技创新:形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城市多圈层交互带理论、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规划理论。城市高干扰环境条件下地质物探仪器与数据处理、生态地质环境高光谱遥感探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等技术方法。5.城市地质调查服务:形成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产品体系,服务产品包括:在城市规划阶段提供规划布局建议、地质咨询和地质适宜性审查意见,在工程建设阶段提供区域地质信息服务,在城市运行阶段提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判、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评、重大地质灾害风险管理、重大工程地质安全管控等方面的服务报告。

(二)社会经济效益

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实际需求,将提交一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土地地球化学、城市地质信息系统等方面基础性和应用性成果,优化城镇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避建设风险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查明地质问题构筑防灾减灾体系,防治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应用地质信息服务政府科学管理。

1.为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提供基础资料提交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为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优化、重大工程建设、城镇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提高了城市发展决策的科学性。提交重要湖泊湿地保护,以及地热资源、地质遗迹资源与特色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地学建议,提升城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交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等地质调查成果,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城市的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集成汇总城市地23 质调查与监测数据,建设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提升城市发展的智慧化水平。

2.为提高城市地质领域的科学进步提供实践平台 通过新时期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和全国城市地质工作的推进,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多圈层交互带、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规划等理论发展,以及城市地区地质探测与监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三维城市地质建模与公共服务等技术进步,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资料,为学科领域的后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为提升智慧城市水平提供基础地质支撑 通过城市地质工作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提高解决城市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将进一步补足智慧城市在“地下”数据资料方面的短板,实现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4.为社会公众参与城市建设了解城市发展提供途径 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也是一个地学知识科学普及的平台,在权限许可的前提下,社会公众可以全面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城市地质资源环境信息,为城市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增强公众对城市发展建设24 的参与程度,提高城市主人翁意识。

5.为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助力 通过地下空间资源、地热和浅层地温能等清洁资源、渣土资源、特色优质土地资源、地质文化资源等高精度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为新时期城市地质资源的绿色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监测预警等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助力。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顶层设计、基本思路和机制建设路径,审定总体工作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及相关重大成果,研究解决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长:国土资源部领导

副组长:庄少勤、王

昆、严光生

成员: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局相关部室负责人、深地中心、相关直属单位负责人

(二)技术保障

成立城市地质调查技术专家组。技术专家组由综合研究组、基础填图组、城市调查组、地下空间组、技术标准组等组成。具体负责指导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方法研究、试点地25 区评价、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三)经费保障

通过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投入,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开展1:5万图幅地质调查的方式在中央财政中予以立项,积极向科技部申请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专项资金。通过中央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引领作用,带动省级和城市人民政府投入,共同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四)政策保障

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中的责任,制定激励引导推进城市地质调查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地质调查与城市国土规划、土地管理等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保障调查成果的及时转化应用。

第二篇:调查总体方案

关于连云港实体书店生存发展状况

调查总体方案

新闻101 第三小组

2011/12/1

5关于连云港实体书店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总体方案

一、调查背景

近些年来,网络书店迅速发展,给传统书店造成巨大冲击,为了与网络书店区分开来,人们给传统书店起了一个“实体书店”的新名称。一般来说,实体书店都有确切的地址,有自己的店面,经营出版物的批发、零售业务。目前,实体书店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而成本上涨问题、网络书店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以及数字化阅读群体的不断扩大这三方面因素对实体书店构成了威力巨大的冲击波。

二、调查目标

通过对连云港实体书店图书销售状况、消费者购书的方式、政府部门的措施、实体书店的自救行动等状况的调查,了解连云港实体书店未来发展的走向,提出一定对策性建议,撰写调查报告,反映连云港实体书店实际经营情况,并帮助连云港实体书店在大范围生存危机下制定措施,使其可以更好发展。换言之,拯救实体书店就是在拯救一种生活方式。

三、调查类型

随机抽样调查、城市调查、区域性调查、一次性调查、直接调查

四、调查内容和工具

调查内容:连云港市实体书店图书销售状况、消费者购书的方式、政府部门的措施、实体书店的自救行动、实体书店未来的走向

调查工具:调查提纲、调查问卷、物质手段(纸笔、手机)

五、调查地域

连云港市各大实体书店及其附近区域、市文化局、连云港出版中心

六、调查时间

2011年12月12日~2012年1月3日

七、调查对象

书店经营者和工作者、消费者、连云港市文化局工作人员、连云港市出版中心工作人员

八、调查方法

以问卷法为主,具体方法如下:在进行完初步探索之后,制作两份问卷,一份给实体书店的管理人员,例如书店老板和书店工作人员,另一份给购书的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连云港市实体书店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以访谈法为辅,具体方法如下:在完成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后,进行更深一步的访谈,例如对连云港文化局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在大环境下对实体书店较其他书店的优势与劣势有进一步的认识。

九、调查队伍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101第三调查小组

十、调查经费

1、公交车费100元

2、文件打印费100元

十一、调查工作安排

1、选题阶段

12月12日 上午分组讨论课题并确定课题,小组成员提出有关实体书店的研究假设,再作出课题论证。下午到连云港各大书店进行实地考察。

2、准备阶段

12月13日~12月16日 组长确立调查任务,分配每一成员具体任务,首先,全体成员一起初步实地考察,再根据情况分组,张琴、戴新怡蔡淼、宋柯乐一组,张玉、陈啸衡、徐颖怡一组,每组成员深入查阅文献,咨询相关人员,再次深入实地考察,共同讨论设计调查总体方案。

3、调查阶段

12月17日~12月23日 考察连云港市各大书店,张琴、戴新怡、蔡淼、宋柯乐为第一组负责大众书局、领航考试书店、东方特价书店、连云港书店、国学书店、华联特价书店,张玉、陈啸衡、徐颖怡为第二组负责新华书店、彩通书城,每组具体负责发放问卷,并在约定时间收回所发放的问卷,同时进行有针对,有计划的简单访谈,接触在实体书店看书的顾客,书店老板及其工作人员,了解现在的购书环境。

联系连云港市文化局工作人员,争取他们配合我们的访问,努力获得他们的理解和合作,尽可能在不影响或少影响他们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访谈任务和进程,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力求以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现场调查任务。

4、研究阶段

12月24日~12月28日 每组成员将收回的问卷、访谈的结果、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鉴别甄选资料,全组成员共同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绘制相应的登录表和统计表,组长组织全组成员开展理论研究。

5、总结阶段

12月29日~1月3日 组内每个成员根据研究结果,各自选取不同角度撰写调查报告,组长总结调查工作,请指导老师评估调查结果。

第三篇:地质调查总结报告

工作事故处理方法与泥浆应用总结

当2015年的第一场雪在新年的钟声中飘落时,我们送走了2014年。这一年里,在院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快速的提升,通过对工程现场实践工作的锻炼,使我已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在此感谢单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及同事们的支持,通过各方面努力,摸索出了一些的工作规律,在此对这一年工作情况进行个人总结,请各位领导予以指导和纠正。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2014年-2015年1月,担任峨口铁矿详查(240m)、浑源张旺金银多金属小口径(650m 75°)斜孔、原平郭家庄铁矿小口径304机(578m 82°)、305机(610.20m 85°)、306机(587.20m 81°、360.93m 80°)钻探技术员一职,完成水文观测、丈量钻杆、测斜等钻探质量观测任务。工作期间机台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圆满胜利完成钻探生产任务。

浑源张旺金银多金属矿区多裂隙地层,返水量不大,经常只有1/3,采用锯沫、聚乙烯醇、植物胶多种混合物堵漏,并且灌水泥堵裂隙多次,边打边漏。浑源矿区主要是裂隙地带,破碎带只有435.62m—439.02m,花岗片麻岩、角闪岩地带。钻孔进尺最快速度为白班23m,夜班18m。

郭家庄铁矿区地层复杂多变,土层过厚,为150m—230m,土层太长,取心时繁琐、费时、劳动强度大,地表黄土、粉砂、卵石等部分地质要求采取率达到60%以上,这样就增加了施工难度。在用Φ89钻具取心时,要不停的起大钻进行取样。在钻进时,水泵改用最小泵量,防止土样被水冲掉,并在采样时,干拧几次,以确保取样达到标准要求。在基岩地层中,绳索取心孔段的工作量同样不小,碎砂地层、绿泥岩层过多,反复多变。孔内掉块、漏水、漏砂经常发生,导致孔内缩径、抱钻等事故发生。采用加入锯沫、纤维素以及灌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等方法堵漏。经过现场多次调试与实践论证,郭家庄矿区采用膨润土泥浆钻进效果最佳。最佳泥浆配比为:以1m³搅拌罐为基准,土层:1袋—1.2袋(25kg—30kg),完整基岩层:1袋—1.5袋(25kg—37.5kg),沙漏、掉块地层: 1袋—1.5袋(25kg—37.5kg)+0.5kgCMC(钠羧甲基纤维素)。

2015年1月6日凌晨2:00点孔深340.80m处遇到砂漏地层,将泥浆混合成砂浆,泥浆密度过低,以及上孔段300m处缩径,造成抱钻事故。出现事故后,上下不停活动油缸,在8:00—16:00有1—2油缸活动间隙,在16:30由于猛提油缸,负荷过大导致钻机“停车”,电流:40A—80A,泵压:4—8Mpa。19:30用主绳强拉变径水接头,拉起6根钻杆,事故解除。郭家庄遇到砂漏地层,泥浆中经常混有蓝黑色细砂,容易造成砂浆,降低泥浆粘度,及时在泥浆中加入CMC,增大泥浆粘度,将孔底碎砂、碎渣尽量清理,带出孔底,孔内沉渣清理不干净,对泥浆泵、泥浆冲洗液都是一种很大的损害。

回顾已经过去的一年里,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生产计划,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注意的问题。例如事故处理要防止越处理越复杂,事故加事故,所以要慎重制定方案。

(1)处理事故一定要保护好孔壁稳定,做到事故性质清楚、事故位置清楚、机上余尺清楚。

(2)钻探施工中难免发生孔内事故,所以设计加工钻具时,各种材料规格尺寸要留有余地。

(3)生产前应做好紧急预案,并要在现场准备一定的事故处理工具,预防突发事故等。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与学习,虽然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总结出一定的不足。比如讲,开创性的工作开展的不多,个别的有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改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有决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水平,为实现我院的经济跨越式(降本增效)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

第四篇:智慧海绵城市总体方案

智慧海绵城市建设

总体方案

湖南优势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

前 言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为此,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协调城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同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II

目 录

前 言......................................................................................................................................II 第一章

一、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4 基本概念................................................................................................................5

二、建设理念.......................................................................................................................5

三、控制目标.......................................................................................................................7 第二章

一、智慧海绵城市总体设想........................................................................................9 智慧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关系........................................................................9

二、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目的...............................................................................................9

三、智慧海绵城市建设范围.............................................................................................10

四、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思路.............................................................................................11

五、智慧海绵城市建设原则.............................................................................................12

六、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目标.............................................................................................13 第二章 智慧海绵城市系统架构...........................................................................................16

一、业务架构.....................................................................................................................16

二、数据架构.....................................................................................................................16

三、技术架构.....................................................................................................................17

四、系统布局.....................................................................................................................18 第三章 智慧海绵城市系统功能...........................................................................................19

一、城市雨水资源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19

二、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20

三、城市雨水资源运营监管与决策平台.........................................................................21

四、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平台.....................................................................................24 第四章 建设智慧海绵城市的基础条件...............................................................................25

一、通信网络.....................................................................................................................25

二、软硬件平台.................................................................................................................25

三、安全系统.....................................................................................................................26

四、终端系统.....................................................................................................................27 第五章 商业模式...................................................................................................................28

III

第一章 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到2020年将8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一、基本概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雨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简而言之,海绵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二、建设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图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设流程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需统筹协调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规划中均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结合城市开

发区域或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控制目标

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控制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各地结合水环境现状、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目标作为规划控制目标。鉴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大多可通过径流总量控制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可选择径流总量控制作为首要的规划控制目标。

图 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将我国大陆地区大致分为五个区,并给出了各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的最低和最高限值,即I区(85%≤α≤90%)、II区(80%≤α≤85%)、III区(75%≤α≤85%)、IV区(70%

≤α≤85%)、V区(60%≤α≤85%),如图3-3所示。各地参照此限值,因地制宜的确定本地区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第二章 智慧海绵城市总体设想

一、智慧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与国家正在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相结合,实现海绵城市的智慧化,重点放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领域,以及灾害应对领域。智慧化的海绵城市建设,能够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智慧排水和雨水收集,对管网堵塞采用在线监测并实时反应;对城市地表水污染总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暴雨预警与水系统智慧反应,及时了解分路段积水情况,实现对地表径流量的实时监测,并快速做出反应;通过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智慧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现雨水及再生水的循环利用等等。

二、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目的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雨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通过智慧海绵城市建设达到如下三个目的:一是改进海

绵城市建设与运维监管方式,通过城市雨水资源体系状态与数据采集机制,包括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模型化分析、雨水径流数据的动态化采集、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的数字化感知,实现城市雨水资源体系的建模、统计、收集和利用过程的数字化动态监测,实现地表水污染源和指标的实时监测;二是通过一体化的业务监管云平台,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管理和运维的业务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在全面数据感知的基础上,为宏观层面的指挥协调、服务监管、异常预警和辅助决策提供过程数字化、管理可视化、决策数据化的能力,并提供城市雨水资源数据资源共享能力,统筹和促进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三是改进海绵城市雨水资源建设、管理与运维的市民体验交互的服务方式,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及时可靠的城市雨水资源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雨水资源系统的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能力,引导广大市民认知和参与海绵城市的建设、管理和运维过程中来。

三、智慧海绵城市建设范围

本信息化应用的建设范围主要包括雨水资源体系的状态与数据的动态采集平台(包括建设项目一体化管理系统、运维数据集成化感知系统、雨水资源污染源和污染指标实时化监测系统),海绵城市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海绵城市一体化展示系统,海绵城市工

程数字档案系统、海绵城市建设一体化管理系统、海绵城市异常预警与指挥调度系统),市民信息交互服务平台。通过三个平台以及下属系统的建设,以实现数据采集、业务监管、异常预警、指挥协调辅助决策和公众服务的目的;

智慧海绵城市建设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项目业主、行业主管单位、城市市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建设城市雨水资源智能化系统。以完善构建城市雨水资源体系建设与运维监测为重点,加快推进雨水资源行业的运行状态日常监测、服务监管、统计分析与异常预警,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管控的协同调度,并提供及时可靠面向公众的信息交互服务。

四、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采用“政府主导、互动协同、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遵循“强化数据建设,突出应用效能,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设思路,确保工程满足近期需求,兼顾未来发展。

(一)强化数据建设。以建设项目一体化管理、运维数据集成化感知、雨水资源污染源和污染指标实时化监测为核心,强化行业管理部门与运营企业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基本建成包含雨水资源相关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两个层级的城市雨水资源数据资源体系,并确保各类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

(二)突出应用效能。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着眼于为城市雨水资源行业管理部门实时感知与监测雨水资源各个环节的数据状态、增强服务质量与安全监管能力、提升综合决策水平等,为城市雨水资源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优化企业管理等发挥应用实效。

(三)提升服务质量。智慧海绵城市建设致力于为市民提供及时准确、便于获取的交互信息,并改进与位置信息相结合的动态信息服务,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信息服务的便利。

(四)建立长效机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同步建立信息采集、交换和质量保障机制以及运行维护保障机制,以确保城市雨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

五、智慧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一)用户导向。智慧海绵城市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优化城市雨水资源的运行调度与规范化管理,建设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一体化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体系,使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惠及最广大的市民。

(二)资源集约。应充分利用各地现有的动态监测设备、数据资源中心、基础通信网络、数据交换平台、机房等信息化基础条件,整合各类数据资源,统筹规划和推进智慧海绵城市建设,加强与已有、在建、待建系统间的功能接口设计

和应用集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行业信息化的资源整合与规模效益。

(三)业务协同。着眼于构建现代城市综合雨水资源利用体系,加强工程顶层设计,明确不同城市雨水资源渗、净、蓄、用水各个环节、雨水资源企业与行业管理部门间、城市雨水资源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业务协作,保证行业、企业间相关业务的协调联动。

(四)标准统一。严格遵守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信息交换、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本信息化应用标准规范,保证信息高效共享和业务有效联动,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五)架构开放。以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和持续发展为前提,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满足业务功能扩展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架构统筹协调和有效融合,共建共享相关资源。

六、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根据《规划》要求,确定本信息化应用的建设目标如下:

(一)提升城市雨水资源体系监测水平。

——完善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基础信息采集能力。在工程确定的示范区域内,城市雨水资源管控的基础信息

(企业信息、从业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管网信息、蓄水池信息等)采集入库比率逐渐达到100%。

——完善城市雨水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其中径流量、管网流量、设备功率、蓄水量、主要污染物监测等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设备的平均上线率应不低于95%。城市雨水资源管控的运行信息(包括运营计划信息、运营服务信息、设备运行信息和安全事故信息等)采集入库比率应达到100%。

(二)提升城市雨水资源企业智能化调度水平。——实现智能调度、设备动态监控、调度计划的自动生成以及动态排班等功能。

——建设有快速排水系统的,应全面实现快速排水系统与普通雨水资源管控的协同调度。

(三)提升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水平。

——能够通过网站、移动终端、电子信息服务屏等多种渠道,为市民提供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

——已实现雨水资源管控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的,并为市民提供综合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

(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实现行业管理部门对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基础信息以及运行状态信息的准确掌握,增强行业管理部门监

管能力,促进运营管理规范化。

——实现对城市雨水资源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强行业管理部门对服务质量考核、发展水平评价、线网优化调整等方面决策的科学性。

(五)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加强城市雨水资源相关设备设备及管线等重点设施的运行状态监测与安全防控。

——增强城市雨水资源相关设备运行状态异常监测与预警能力,提升城市雨水资源系统应急反应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有条件的城市应加强与其他城市客运方式指挥调度与应急处置系统的协调联动。

第二章 智慧海绵城市系统架构

一、业务架构

根据工程业务范围,本信息化应用包括城市雨水资源建设一体化管理、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感知、行业运营监管与决策、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四大业务平台。

各地应根据当地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发展状况、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工程业务架构,明晰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各城市雨水资源企业的业务功能及分工协作关系,构建合理的业务运行管理机制。

二、数据架构

本信息化应用涉及城市雨水资源的基础数据、运行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数据、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数据。数据架构采用行业、企业两级数据资源逻辑架构体系。物理架构可根据各城市的建设条件、行业管理体制及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合理部署包括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两个层级的数据资源体系。数据库建设应遵循信息资源规划思想,坚持“一数一源”的原则,避免重复采集。

由行业管理部门统一建设城市雨水资源数据资源中心,构建涵盖企业和行业两个层级的雨水资源数据资源体系。其

中,企业层级主要面向企业监控调度、运营生产等管理过程,实现对公交基础数据、动态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形成统一的雨水资源基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行业层级主要面向雨水资源基础业务管理、综合运行监测、应急指挥调度、服务质量考核与发展水平评价、行业分析决策和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等业务需求,通过定期交换共享和实时采集的方式分别获取雨水资源的基础数据、动态运行数据,形成统一的雨水资源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与主题数据库。并预留与省级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城市其他行业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

三、技术架构

本信息化应用技术架构应加强与其他信息系统技术架构的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统一支撑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和保障体系,防止不同工程间技术体系分化,避免重复建设,实现集约发展,提高行业信息化的规模效益。

应根据系统的应用架构与数据架构,在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管理部门、雨水资源企业间合理配置相应的应用支撑平台、主机及存储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应用系统、数据采集终端系统等技术资源。还应考虑与部、省级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以及城市其他相关部门间的业务对接。

四、系统布局

各城市应根据现有建设条件和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信息化总体规划,按照资源集约的原则,综合考虑管理体制、业务布局、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等因素,合理确定系统布局方案,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或雨水资源企业集中或分布部署软硬件平台。

城市行业运营监管与决策平台原则上应部署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通过雨水资源行业专网与省、部级相关信息化平台以及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实现业务衔接和信息共享。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原则上应部署在雨水资源企业,通过雨水资源专网实现与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管理部门的系统衔接与信息共享。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可部署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或企业。

第三章 智慧海绵城市系统功能

本信息化应用应围绕城市雨水资源企业、市民、行业管理部门三方的业务需求,实城市雨水资源建设一体化管理、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感知、行业运营监管与决策、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四大业务平台。

一、城市雨水资源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

面向海绵城市建设期,提供项目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三维建模,将城市空间三维与雨水资源系统紧密融合,实现基于地上三维构造物和地下管线、设施的一体化展现,并实现以下具体的建设项目管理。

(1)建立合同管理机制,实现合同信息登记、合同变更管理、合同付款管理、合同分包管理,系统能灵活导出合同台帐。

(2)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的分析、比较体系。实现设计概算、工程预算、合同清单、周期计量、工程结算的数据关联,进行动态对比与分析,实现业主投资的全面控制。

(3)实现包括单价变更、数量变更的变更申请、审批、批复的流程化管理和痕迹保留,实现相关变更附件、关联变更清单的查阅。并可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多层次变更情况汇

总,尤其是对变更情况及时进行统计、筛分,重点监控,有效控制建安项目“价量”的调整和变化。

(4)实现项目总体、、季度、月计划的填报与审核,各级管理者可以查阅权限内项目的计划汇总情况,还可逐级查询项目各施工单位(合同)计划情况。实现项目层面和整体层面的进度以及其它统计数据汇总、生成和查询。实现计划与进度完成(统计)情况的对比,形成图形化的结果输出。并可以与三维系统进行集成展示。

(5)基于手机无缝配合现有的项目管理体系,建立便捷的工作沟通管道,通过智能移动端的动态项目管理,为决策者提供实时资讯,提高工作效率。工程报验验收、工程变更、质量安全状况、施工环境、工程巡视及工作指令下达等信息沟通时可实现现场通过移动设备的移动处理,并于后台数据段和综合管理业务的无缝对接。

二、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

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主要包括企业运营信息管理、设备运行动态监控、资源信息动态采集等。

(一)企业运营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运营计划、设备与班次计划、调度系统内各相关要素、运营指标等相关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二)设备运行动态监控。

主要包括以模拟方式和电子地图方式实现设备的动态监控。可基于电子地图动态显示设备的实时位置、运行速度、设备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信息,并能实现设备运行轨迹回放、车载视频动态远程监控与回放、设备运行异常状态的报警监控等功能。

(三)资源信息动态采集

水资源相关的分布式信息,包括径流量、污染物情况、水位信息、渗水指标等需要依托智能感知硬件实现采集、分析、传输,且与具体物理设备无关,需要分布式大量部署,平台需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部署管理和数据融合,是实现海绵城市雨水资源动态智能感知的基础。

三、城市雨水资源运营监管与决策平台

城市行业运营监管与决策平台重点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行业监管与决策服务,主要包括基础业务管理、综合运行监测、安全应急管理、服务质量考核与发展水平评价、统计决策分析等功能。

(一)基础业务管理。

基础业务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日常业务管理、服务监督管理、政务信息公开等三方面。

1.日常业务管理:包括对企业、从业人员、管网、设备、管线等要素的相关信息的登记、审核、变更等信息化管理,以及基础信息查询、汇总统计等功能。

2.服务监督管理:包括对雨水资源企业、设备、从业人员的违规信息管理,实现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情况进行登记备案的信息化跟踪管理。

3.政务信息公开:通过网站等多种方式发布雨水资源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办事指南与公告。

(二)综合运行监测。

面向城市雨水资源在运行、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包括设备运行监测、客流动态监测、管线动态监测,有条件的城市可实现路网动态监测功能。

1.设备运行监测:包括设备位置信息、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设备能源消耗信息等的基于电子地图的动态监测。

2.管线动态监测:对管线的基础设施情况、管线运行情况等进行基于电子地图的动态监测。

(三)安全应急管理。

安全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应急资源管理、应急响应管理。1.应急资源管理:应包括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应急救援物资、应急知识库、应急预案、案例库等方面的管理功能。

2.应急响应管理:应能通过车载视频监控、管线视频监

控、设备卫星定位等手段实现应急信息的及时获取、发布与上报。可根据建设条件,接入其他城市管理资源的动态运行监测信息,具有辅助会商决策、协同调度方案生成等功能。

(四)服务质量考核与发展水平评价。

1.服务质量考核:根据城市雨水资源相关设备企业服务质量考核相关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实现对企业服务质量的考核。

2.发展水平评价:根据城市雨水资源发展水平评价的相关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实现对各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计算和整体评价分析。

(五)统计决策分析。

应包括对城市雨水资源的渗水、蓄水、净水、再利用的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功能,支持输出各类汇总、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并可提供线网蓄水池优化调整等辅助分析功能。

1.渗水能力、蓄水能力、净水能力、排水能力的统计分析。

2.雨水资源再利用率统计分析。3.设备运行效率、运行安全统计分析。

(三)智能调度与动态排班。

主要包括调度计划自动生成和动态排班功能。调度计划自动生成:能够根据雨水资源情况、设备保养、站务调整等

计划,实现调度计划的自动编制;动态排班:能够根据管网状态、设备状态进行动态优化设备排班。

四、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平台

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主要通过网站、电子信息服务屏、移动终端、服务热线等多种方式,为不同体验交互的阶段的市民提供动态、多样化的雨水资源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并畅通市民对城市雨水资源发展的咨询、建议、服务评价与投诉等渠道。

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静态、动态两大类信息。1.静态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设备、管网等基本体验交互的信息。

2.动态信息主要包括:设备位置、雨水资源情况、应急管制等信息。

第四章 建设智慧海绵城市的基础条件

一、通信网络

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根据城市雨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及应用的需求,完善现有通信信息网络系统,主要包括雨水资源政务内网和外网、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络。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网络要求,雨水资源政务外网同政务内网物理隔离,雨水资源政务外网同互联网逻辑隔离。

本信息化应用所需网络设备应在充分利用现有相关设备和统筹相关工程信息传输需求基础上补充完善,避免传输链路和网络设备的重复配置。

二、软硬件平台

(一)主机与存储系统。

工程应统筹相关工程需求,充分复用现有主机存储条件,优化配置,提高主机和存储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主机和存储系统的集约化建设。工程鼓励采用虚拟化、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主机与存储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1.数据库服务器:建议采用物理主机构建双机热备或高可用集群,支撑数据库系统可靠运行。数据库服务器通过交

换机与存储设备实现连接,配置多路径负载均衡。

2.应用服务器:应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现有应用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配置。业务量大的应用服务器应考虑配置负载均衡,搭建高可用环境。

(二)应用支撑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应尽量利用现有支撑软件升级改造,并统筹考虑相关工程应用系统建设需求,避免重复投资。应用支撑平台软件应优先选用成熟的国产软件。

工程应用系统建议采用组件化开发模式,并基于ESB(企业服务总线)、统一访问控制系统等公用的应用支撑软件进行集成,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三、安全系统

工程应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针对各应用系统构建相应的安全保护等级。工程应根据系统的应用、数据、技术架构,将相同保护等级的信息系统适当集中,划分为不同的安全信息域,有区别地进行系统安全保护。

应对照不同等级信息安全保护要求,对现有安全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在综合利用现有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完善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构建科学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技术方面应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5个层面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应用系统安全认证或身份鉴别系统应与“雨水资源利用行业密钥管理和安全认证服务系统”有效对接。管理方面应从制度、机构、人员、建设、运维等5个层面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

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委托有关专业机构对拟建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评,及时完善相关保护措施。

四、终端系统

本信息化应用建设涉及的终端主要有两大类:雨水资源相关设备采集终端、资源感知终端。在工程建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硬件建设规模,明确各类终端设备的新装、换装部件组成、数量和布设方案等。资源感知终端设备主要用于状态采集、现场调度、安全监管等方面。

第五章 商业模式

系统分阶段建立一体化的平台,从建设期开始完成数字建模,并支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建设期的项目管理,完成基础信息的收集、归档、分析建模,主要涵盖的项目管理业务功能包括: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工程变更、工程决算、计划统计、现场管理、竣工资料归档,并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为运维期提供基础数据和三维建模支撑。在运维期,通过部署设备的采集装置、雨水资源的感知装置,实现雨水资源体系的动态信息的基础采集工作,并与管理信息、管理流程结合,基于部署的感知装置实现设备调度、业务监管、应急处置、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的能力力,并进一步满足公众对雨水资源利用、体验的交互要求。

建设期的总体费用不超过建设期工程建设总投资的千分之一,并根据功能裁剪情况进行计费,以服务施工单位(合同标段)为前提,与施工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通过对施工单位计量、支付、变更、交竣工资料管理等具体业务服务实现智慧海绵城市的基础数据采集和三维工程建模。

运维期由企业提供提供相关运维费用。运维期的总体费用不超过部署硬件装置费的十分之一,并根据功能裁剪情况进行计费,并服务企业生产管理、业务调度为出发点,实现行业管理单位的业务监管和辅助决策,通过与企业签订相关

技术服务合同并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获得相应的技术服务费用。

第五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国家级核查总体方案

摸清土地资源家底,掌握真实的土地利用状况,获取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成果核查作为二次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真实、准确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调查成果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做好二次调查工作的关键。

为确保二次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任务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的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3号)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7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核查任务

(一)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1.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核查。

(1)开展全国各县级调查单位全辖区100%的内业土地利用现状地类一致性核查,对比检查数据库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遥感正射影像的地类一致性。

(2)结合内业核查成果,重点对东部沿海地区及五十万以

上人口城市等地区,开展耕地、建设用地等重点地类的外业核查,实地对照检查土地利用数据与实地的一致性。

(3)重新汇总土地利用数据库中面积数据,检查汇总数据与上报数据的一致性。

2.开展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成果核查。

检查数据库汇总的土地权属面积与上报统计资料的一致性。抽取一定比例的权属界线,开展外业实地抽查,检查其权属状况与实地的一致性。

(二)城镇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结合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对各地汇总的城镇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进行逻辑性检查,原则上不对具体宗地开展核查。

(三)基本农田核查。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等资料,检查分析各地基本农田上报数据、位置的可靠性,通过空间叠加统计的方法,检查各地基本农田面积汇总数据与上报的基本农田地块中各地类面积的一致性,落实基本农田数量和位置相关情况。

(四)土地调查数据库检查。

依据成果汇交有关要求,对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数据库中元数据、成果汇交格式、数据库图层、命名、数学基础、数据精度、拓扑关系及各图层间逻辑关系等。

二、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

(一)技术路线。

围绕成果核查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规定》的要求,充分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采用内业全面核查和外业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检查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图件与实地一致性。

(二)技术流程。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流程见图1。

(三)技术方法。

1.充分利用遥感(RS)技术,采用数据库空间叠加套合检验法,开展内业地类一致性核查。

利用客观、高分辨率、现势性强的遥感正射影像图,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下,与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相关土地利用数据层叠加套合,目视判读遥感影像,结合地类影像特征检索库,100%的对比检查影像判读地类与调查数据库中的地类一致性,将判读认为不一致的地类图斑、线状地物等,按照规定进行标注,为外业调查进行实地核实提供依据。

成果资料接收资料检查完整性检查影像数据检查汇总数据检查文字报告检查向“主管单位”反馈资料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地方重新提交成果数据库质量检查数据格式检查数学基础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面积汇总检查重新汇总各类面积地类一致性检查建立地类解译标志数据库相关图层与影像叠加套合基本农田检查资料检查上图方法检查汇总数据检查图层检查与上报面积一致性检查标识补测地物、“批而未用”土地信息对比分析,填写面积汇总检核表目视判读,进行地类一致性检查,标注疑问图斑及线状地物信息检查结果记录检查结果记录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对疑问图斑进行汇总统计编写内业核查报告制作疑问图斑分布图地方复核地方复核准备工作外业实地核实记录及拍照分析原因,编写复核报告疑问面积统计标注地方确定修改图斑确定核查对象,设计核查路线打印外业核查图件外业实地核查外业实地核查准备工作疑问图斑检查疑问线状地物检查外业实地核查补测地物检查编写外业核查报告“批而未用”土地检查提交全部核查成果会同相关司(局)开展调查数据审查不合格成果确认合格地方修改成果成果整合集成入库

图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流程

2.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检查数据库成果质量,确保汇总数据的准确性。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开发统一的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软件,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查方法,检查数据库的数学基础、数据精度、拓扑结构、图层的命名及属性、图幅接边和汇交格式等是否正确,并对各层间的套合、逻辑一致性进行自动检查。利用GIS软件,按行政区域重新统计汇总出数据库中各地类面积和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检查数据库汇总数据与上报数据的一致性,检查县级(含县级)以上各级行政区域的控制面积是否与下达的控制面积一致。

3.充分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开展外业实地核查。

根据内业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有关资料选择抽查图斑和地物,确定抽查路线,有针对地开展实地现场调查和地物测量。利用GPS全站仪等设备仪器和 GPS导航技术,引导抽查路线,并利用空间定位系统,将矢量栅格数据叠加显示,实时跟踪显示当前所在地理位置,准确定位所抽查的图斑。同时,详细记录外业工作轨迹,准确量测和记录核查地物的实地面积及线状地物宽度等,并拍摄实地地物照片,确保照片与疑问图斑(线状地物)一一对应,为开展复核工作和内业后处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核查主要成果

(一)内业核查成果。

1.矢量成果(疑问图斑、线状地物)。2.数据表格成果。

包括地类一致性核查记录表、基本农田面积汇总检核表、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检核表、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汇总检核表等。

3.内业核查报告。4.疑问图斑分布图。

(二)地方复核成果。1.地类一致性核查记录表。2.地方复核情况报告。3.地方复核照片。

(三)外业实地核查成果。1.外业核查记录表。2.外业核查报告。3.外业实地照片。

(四)总体成果。1.核查总报告。2.核查确认意见。

四、组织实施

二次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工作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实施。

各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参照国家级核查方案,开展省级对市(地)级和县级调查成果的核查工作。

(一)职责分工及要求。1.全国土地调查办。

(1)全国土地调查办内设工作组,负责国家级成果核查的具体业务和日常工作。

(2)全国土地调查办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级核查任务的承担单位,并对参加核查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规范核查程序,统一核查方法和要求等。

(3)全国土地调查办接收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报送的成果资料。成果资料齐全后,全国土地调查办出具资料提交回执单,并负责分发到国家级核查任务承担单位,开展具体核查工作。

(4)承担核查任务的专业队伍负责国家级核查的具体工作。核查专业队伍组织人员,按时完成具体核查任务,并及时将核查结果报全国土地调查办。原则上每个县(区、市)核查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专业队伍的核查工作接受全国土地调查办的抽查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

(5)全国土地调查办委托长期从事土地调查工作的技术单位,负责国家级核查工作的监理。监理单位对核查工作全程监理,对核查专业队伍的核查成果负责评判。核查专业队伍实行核查成果质量的末位淘汰制度。

(6)针对内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国土地调查办将核查

意见书面反馈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督促地方开展复核工作。

对地方上报的复核结果仍有疑意的,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外业调查,进行现场实地核实。

(7)全国土地调查办根据内、外业核查和地方复核成果,统计地方调查成果的正确率,认定县级土地调查成果是否合格。对于认定不合格的调查成果,全国土地调查办出具书面整改意见,同调查成果一并退回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并全国通报。

核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该省(区、市)的共性问题时,退回该省(区、市)所有县级调查成果,要求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组织开展检查工作。

2.地方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

(1)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及时对县级调查成果开展预检和验收工作,并于验收后的10个工作日内,按照成果汇交的相关要求,将验收合格的县级调查成果报送全国土地调查办。

(2)提交国家级核查的调查成果应以县(区、市)为单位,并保证成果资料内容齐全、装帧规范、数据准确。

(3)提交核查的成果资料不全或存在问题的,由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组织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于7个工作日内补齐或重新提交资料。

(4)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于接到全国土地调查办的复核书面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组织地(市)级、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完成实地复核工作,并将复核结果及修改后的土地调查

成果报送全国土地调查办。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报送结果,视为认可内业核查结果,以此成果导入国家级数据库。

(5)地方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配合完成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的外业实地核查工作,外业抽查报告需经抽查地的土地调查负责人签字确认。

(6)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依据整改意见,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调查成果的全面修改,并重新申请核查。

由于共性问题被退回全省(区、市)成果的,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及时组织市、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开展深入自查工作,对发现问题进行彻底修改,并重新开展省级预检和验收工作,要求地方于退回调查成果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重新提交。

(二)进度安排。

按照“完成一个,验收一个,核查一个”的原则,2008年开始启动二次调查成果核查工作,2009年10月底前,完成所有县级调查成果的核查工作,2010年上半年建立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各地农村土地调查成果与城镇土地调查成果应单独上报。农村土地调查和基本农田调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即可上报核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统计汇总工作完成后,再单独上报核查。

全国土地调查办将根据各地报送情况,组织专门队伍开展分阶段核查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2008年上半年,完成核查系统及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的

开发,提供各地使用;组织核查技术培训及检查指导工作;东部地区提交县级调查成果,开展县级调查成果的内业核查。

2.2008年下半年,对东部通过省级验收的县级调查成果,在内业核查的基础上,开展外业实地核查,总结内、外业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完成东部地区核查工作。

3.2009年对中、西部通过省级验收的县级调查成果开展内、外业核查工作。

4. 2009年10月31日前,完成所有调查成果的国家级核查确认工作。

5. 2010年6月,完成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整合,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全国土地调查信息共享。

成果核查执行统一的核查规范和标准。全国土地调查办统一制定成果检查验收和核查的有关规定,规范成果核查的程序和要求。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

全国土地调查办将联合有关部门对调查成果进行审查,并会同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对各地土地调查成果进行检查。对发现擅自修改调查资料、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将视情节轻重,依据《土地调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8号)的相关条款,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作业单位参与弄虚作假的,取消其土地调查资格。

下载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域地质调查总结

    一、基本内容 1.区调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本地质工作,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地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 2.区调的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简介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199号 电话:0951-2035891 E-mail:jsb@nxddy.com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地质矿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宁夏地调院)隶属......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简介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199号 电话:0951-2035891 E-mail:jsb@nxddy.com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地质矿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宁夏地调......

    区域地质调查总结

    一、基本内容 1.区调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本地质工作,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地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 2.区调的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核工业西南地质调查院)简介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第二名称:核工业西南地质调查院)是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原核工业西南地质局)根据国务院、国防科工委和......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方向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方向 作者:陈华文 文章来源:中国城市发展网 更新日期: 2009-7-27 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怎样才是可持续的,怎样才能避免环境破......

    《广东省第三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送审稿)

    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送审稿) 为切实做好我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及《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

    城市住房问题调查

    城市住房问题调查 中国是一个大国,拥有着13亿多人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的积聚。然而住房便成了问题,住房老龄化,现在住房如何解决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