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事法律基本规定试题及答案
商事法律基本规定试题及答案
测试成绩:73.33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关于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资本法定
公司必须有相当的财产与其资本总额相维持
公司可以通过盈利实现资产变更
公司资本不得任意变更
正确答案: C
2.公司终止主要有公司破产和公司解散两种情形。下列选项中,会造成破产的是: √ A B C D 持续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违反行政法规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因合并或分立需要重组
正确答案: A
3.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以下对债权人会议职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核查债权
通过重整计划
通过和解协议
策划成立新公司
正确答案: D
4.破产程序与通常的审判程序有所区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破产程序是清偿债务的特殊手段
破产程序以债权人依法得到公平受偿为目的破产程序的适用以法定事实存在为前提
破产程序实行二审终审 正确答案: D
5.企业破产清算程序的具体步骤是: × A B C D 破产宣告—变价和分配—终结
破产申请-法院受理
破产申请-法院受理-破产宣告
破产申请-破产宣告-破产终结
正确答案: A
6.以下关于《票据法》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规范票据行为
调整票据关系
维护现代市场经济秩序
保障票据活动中个人利益
正确答案: D
7.出票人依照法定款式做成票据并交付于受款人的行为叫做: √ A B C D 签票
出票
交付
做成
正确答案: B
8.汇票的付款人承诺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叫做: √ A B C D 委托
保证
承兑
背书 正确答案: C
9.担保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一定的财产或资信,以确保债务的清偿。担保的方式不包括: √ A B C D 保证
委托
抵押
质押
正确答案: B
10.新《公司法》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 A B C D 2004年1月1日 2005年1月1日 2006年1月1日 2007年1月1日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11.国有独资公司是一类特殊的股份有限公司。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2.公司是指股东依照《公司法》的规定出资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3.公司开业典礼日期,即为公司成立日期。同时,也即为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日期。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4.按照《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5.破产是一个经济现象,并不是法律概念。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第二篇: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适用我国法律。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年制定的宪法。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C)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A)。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D)。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D)。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A.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B)处罚。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19.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 21.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映了(B)。A.自然规律 B.唯物史观 C.英雄史观 D.历史传统 22.在价值关系中(B)。
A.人永远是主体 B.主体永远是人 C.物可以是主体 D.客体永远是物
23.(B)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深层次的、核心地位。A.人生观 B.人生价值观 C.历史观 D.世界观 24.道德提倡(D)。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应当怎样 25.(A)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A.追求真理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关心国家 26.(D)是道德问题的核心。
A.政治立场 B.社会理想 C.发展道路 D.为谁服务 27.婚姻的基本要求是(A)。
A.婚姻自主 B.情感基础 C.相濡以沫 D.共同生活 28.(D)是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A.立志 B.学习C.内省 D.实践 29.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C)。A.忍让 B.软弱 C.教养 D.妥协 30.思想指人的(A)。
A.理性认识 B.科学思维 C.自觉意识 D.系统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ABCDE)的不同。
A.制定主体 B.实施保障 C.表现形式D.内容具体程度 E.稳定性 2.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ABC)。A.主体 B.客体 C.内容D.责任 E.权力
3.我国宪法实施的保障,包括(ABDE)保障几个方面。A.政治 B.法律 C.经济D.组织 E.群众 4.犯罪集团的主要特征有(ABCD)。
A.主体必须是由3人以上组成的 B.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固定性 C.具有共同实施某种犯罪的目的性 D.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E.有明显的首要人物
5.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ACD)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A.内心信念 B.政治思想 C.社会舆论D.传统习惯 E.法律条款 6.学会合作(ABC)。
A.是教育的目的 B.才能适应竞争 C.是成功的要素 D.目的是受人欢迎 E.目的是改善人际关系
7.政治指涉及(BDE)关系的各项政策和各种活动。A社会 B国家 C人际
D阶级
E民族 8.道德修养(ABCD)A.是人性向善的过程
B甚至要经历精神的痛苦 C是自我改造的过程 D甚至要经历肉体的磨难 E主要是接受教育 9审美是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BCDE)A思考B认识C欣赏D感动E评价 10人的境界是(BCD)
A人的技术水平B对人生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的总体水平C人生修养的落脚点D人生价值的体现E社会地位的反映
第三篇:最新法律学习试题及答案
【第1题】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的思想。(2.0分)答:
A:以法治国
B:以人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政治国
标准答案 A
2.0
【第2题】约两千四百年前,古希腊思想家()描绘了“法治国”的政治构想。(2.0分)答: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比奥
D:亚里士多德
标准答案 A
2.0
【第3题】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1.0分)答:
A:十六
B:十四
C:十五
D:十三
标准答案 C
C
1.0
【第4题】1999年,()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1.0分)答:
A:六
B:七
C:八
D:九
标准答案 D
D
1.0
【第5题】()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1.0分)答:
A:2006
B:1999
C:2010
D:2007 标准答案 D
D
1.0
【第6题】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同志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分)答:
A:吴邦国
B:胡锦涛
C:温家宝
D:习近平
标准答案 A
A
2.0
【第7题】()是国家根本大法。(1.0分)答: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标准答案 A
A
1.0
【第8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治国。(2.0分)答: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经济法
标准答案 B
B
2.0
【第9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0分)答:
A:科学发展观
B:经济优先
C:政治高于法律
D:以人为本
标准答案 A
A
3.0
【第10题】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3.0分)答:
A:经济增长
B:快速发展
C:合理分配
D:科学发展
标准答案 D
D
3.0
【第11题】()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1.0分)答: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标准答案 A
A
1.0
【第12题】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体制。(2.0分)答: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合约经济
D:市场和计划经济
标准答案 B
B
2.0
【第13题】()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3.0分)答:
A:邓小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毛泽东
标准答案 A
A
3.0
【第14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1.0分)答: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标准答案 D
D
1.0
【第15题】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位,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2.0分)答:
A:三
B:四
C:二
D:一
标准答案 C
C
2.0
【第16题】()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2.0分)答: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以德治国
D:依法行政
标准答案 D
D
2.0
【第17题】()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0分)答:
A:执法公正
B:立法公正
C:司法公正
D:全民守法
标准答案 C
C
2.0
【第18题】从1986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全体公民中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的五年普法规划,到2010年,已经成功实施了()个五年普法规划。(2.0分)答:
A:5
B:4
C:6
D:8 标准答案 A
A
2.0
【第19题】()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0分)答: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A
A
1.0
【第20题】()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1.0分)答: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B
A
0.0
【第21题】()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1.0分)答: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B
B
1.0
【第22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法治的独特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1.0分)答: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C
B
0.0
【第23题】()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特色,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1.0分)答: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D
D
1.0
【第24题】()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保障。(1.0分)答:
A:执法公正
B:立法公正
C:司法公正
D:全民守法
标准答案 C
C
1.0
【第25题】党的()大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2.0分)答:
A:十六
B:十四
C:十七
D:十三
标准答案 C
C
2.0
【第26题】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韩非子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27题】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28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写入宪法修正案。(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29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之一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30题】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31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32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法治国。(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33题】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但我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2.0
【第34题】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35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只有通过具体的制度、规则、程序、措施才能得到有效落实。(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36题】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37题】市场行为需要法律调整,市场秩序需要法律维护。(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38题】我国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了改革开放。(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39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是在党的十五大上。(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2.0
【第40题】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1题】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2题】法律的权威完全在于立法中是否体现了人民意志。(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2.0
【第43题】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4题】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5题】有法可依的含义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6题】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47题】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8题】职权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49题】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0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1题】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2题】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司法的公正。(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3题】法制宣传教育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2.0
【第54题】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的五年普法规划从1986年开始。(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5题】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包括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6题】“法律六进”活动是“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57题】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与公正的司法制度是依法治国形成的标志之一。(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8题】行政监督包括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监督等。(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9题】司法公正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60题】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表述正确的是()。(2.0分)答:
A: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B: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
C: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D: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61题】“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分)答:
A: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需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
C: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6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0分)答: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
C: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法执政
D: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标准答案 ABCD
ABCD
3.0
【第63题】下列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答:
A: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B: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C:科学发展观只是空洞的理论,并没有在现实中实践
D: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只是指经济的发展
标准答案 AB
AB
1.0
【第64题】为什么说“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2.0分)答:
A:市场主体需要法律确认
B:市场规则需要法律确立
C:市场行为需要法律调整
D:市场秩序需要法律维护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65题】下列有关市场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2.0分)答:
A: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
B: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
C: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是截然对立的
D:市场经济对法治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标准答案 ABD
ABD
2.0
【第66题】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答: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C: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法制的轨道上正确行使自己的民
主权利,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发展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
标准答案 ACD
ACD
1.0
【第67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0分)答:
A:国家长治久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和基础
B:要搞法制,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C: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D:国家的长治久安并不需要法律来维护
标准答案 ABC
ABC
3.0
【第68题】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2.0分)答: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69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分)答:
A: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
B: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
C: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
D: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70题】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面临哪些新形势?()(2.0分)答: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立法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B: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依法行政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C:司法公正水平不断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D:全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法制宣传教育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71题】为什么说“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2.0分)答:
A: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发展变化十分迅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相应地不断产生新的法律需求,需要及时制定新的法律
B: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公民法律素质和权利意识的提高,对法律的民主性、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C:社会情势变迁也使许多原有法律显得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需要对原有法律及时作出修改或废止
D:领导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法律政绩,需要不断更新法律
标准答案 ABC
ABC
2.0
【第72题】下列哪些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0分)答:
A:宪法
B:宪法相关法
C:民法商法
D:行政法
标准答案 ABCD
ABCD
1.0
【第73题】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0分)答: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标准答案 ABCD
ABCD
1.0
【第74题】目前我国推进依法行政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出现哪些问题?()(2.0分)答:
A: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
B:执法不公
C:行政不作为
D:乱作为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75题】下列有关“司法公正”的说法正确的是()。(3.0分)答:
A:司法公正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B:司法公正不仅要求实体公正,而且要求程序公正
C:司法公正不仅要求总体上的社会公正和司法公正,而且要求个案公正
D:在司法公正方面,英美法系国家只要求程序公正,不要求实体公正
标准答案 ABC
ABC
3.0
【第76题】“法律六进”除了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还有()。(2.0分)答:
A:法律进社区
B:法律进学校
C:法律进企业
D:法律进单位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77题】法制宣传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有()。(2.0分)答:
A:数以亿计的群众受到了
普法教育
B: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得到广泛普及
C:全民法律素质显著提升
D: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78题】我国社会法治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还不牢固,这主要表现在()。(2.0分)答:
A:有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带头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B:有的群众对法治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C:大部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带头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D:农民普遍不接受法律
标准答案 AB
AB
2.0
【第79题】下列哪些属于依法治国的形成标志?()(2.0分)答:
A: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健全的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
C: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与公正的司法制度
D: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80题】下列关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做法正确的有()。(1.0分)答:
A:不断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
C: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D: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标准答案 ABCD
ABCD
1.0
【第81题】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制?()(2.0分)答:
A:更加注重法律的修改完善工作
B:抓紧法律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
C:继续做好法律制定工作
D:进一步加强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82题】法律的修改完善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0分)答:
A:对那些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应该彻底删除
B:对那些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甚至可能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及时修改补充完善
C:对那些原来带有试验性、规定得比较原则的法律,在实践经验和认识深化的基础上,修改得更具体明确一些、可操作性更强一些
D:对那些在不同时期制定、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可能相同或相近的法律,在通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标准答案 BCD
BCD
2.0
【第83题】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加强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2.0分)答:
A:积极探索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形式
B:充分发挥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的作用
C: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D:完善立法技术,统一法律的体例、结构、用语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84题】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0分)答:
A:制定宪法的机关可以不遵守宪法
B: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C: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一切违犯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标准答案 BCD
BCD
2.0
【第85题】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3.0分)答: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
C: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D: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标准答案 ABCD
ABCD
3.0
【第86题】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2.0分)答: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法治理念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新中国民主法治实践为基础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87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有()。(1.0分)答:
A:依法治国和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ABCD
ABCD
1.0
【第88题】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0分)答:
A:国家事务
B:经济事务
C:文化事务
D:社会事务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89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分)答: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执法为民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C: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D:服务大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法治的独特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90题】执法为民,就是()活动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体现广大人民的情感与要求,保障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2.0分)答:
A:学法
B:立法
C:行政执法
D:司法
标准答案 BCD
BCD
2.0
【第91题】服务大局,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必须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3.0分)答: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标准答案 ABCD
ABCD
3.0
【第92题】党的领导主要包括()。(1.0分)答:
A:经济领导
B:思想领导
C:政治领导
D:组织领导
标准答案 BCD
BCD
1.0
【第93题】如何做到依法行政?()(1.0分)答:
A:要坚持合法行政
B:要做到合理行政
C:要坚持高效便民
D:要推行政务公开和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
标准答案 ABCD
ABCD
1.0
【第94题】推行政务公开,应公开办事的()。(2.0分)答:
A:依据
B:条件
C:要求
D:过程和结果
标准答案 ABCD
ACD
0.0
【第95题】推行政务公开,要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2.0分)答:
A:知情权
B:参与权
C:表达权
D:监督权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96题】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强化行政监督,应从哪些方面做起?()(2.0分)答:
A:加强人大监督和加强政协民主监督
B:加强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监督
C: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
D: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97题】如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3.0分)答:
A: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法治建设道路
C: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D:立足我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抄照搬外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体制
标准答案 ABCD
ABCD
3.0
【第98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应从哪些方面做起?()(1.0分)答:
A:要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普法的首要任务,把宪法作为普法的核心内容
B:要加强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的学习宣传
C:要深入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相
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D:要把领导干部、青少年作为普法的重中之重,着重加强领导干部、青少年、公务员、企业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标准答案 ABCD
ABCD
第1题】()年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2.0分)答:
A:2012
B:2009
C:2010
D:2011 标准答案 D
D
2.0
【第2题】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2.0分)答:
A:
17、18
B:
15、16
C:
16、17
D:
18、19 标准答案 A
A
2.0
【第3题】在我国历史上,1908年清王朝颁布的()是最早的宪法性文件。(2.0分)答: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约法》
C:《天坛宪草》
D:《自由大宪章》
标准答案 A
A
2.0
【第4题】()年9月27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0分)答:
A:1949
B:1965
C:1947
D:1945 标准答案 A
A
2.0
【第5题】()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0分)答:
A:1949
B:1982
C:1997
D:1954 标准答案 D
D
2.0
【第6题】()年的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2.0分)答:
A:1949
B:1982
C:1980
D:1954 标准答案 B
B
2.0
【第7题】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全国人大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分别对()年宪法进行了部分修改,从而巩固和扩大了宪法的社会基础,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2.0分)答:
A:1949
B:1982
C:1997
D:1954 标准答案 B
B
2.0
【第8题】我国宪法调整的主要社会关系是国家与()之间的关系。(1.0分)答:
A:公民
B:国家
C:国际社会
D:各企业
标准答案 A
A
1.0
【第9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2.0分)答:
A:共产党
B:国家主席
C:人民
D:公民
标准答案 C
C
2.0
【第10题】下列哪项不属于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2.0分)答: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B: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D: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标准答案 B
B
2.0
【第11题】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2.0分)答:
A:帮助、鼓励和管理
B:鼓励、监督和管理
C:引导、鼓励和管理
D:引导、监督和管理
标准答案 D
D
2.0
【第12题】宪法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依据是下列哪项?()(2.0分)答:
A:是否有书面文字
B:是否容易修改
C:是否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D:是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标准答案 C
C
2.0
【第13题】下列哪项属于我国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2.0分)答:
A:增加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B:修改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修改规定:“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D:修改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标准答案 D
D
2.0
【第14题】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宪法法律至上”中“法律”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3.0分)答:
A:是指具有法的一般特征的规范性文件
B:是指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
C: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标准答案 D
D
3.0
【第15题】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0分)答:
A:《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后正式颁行的宪法
B:《临时约法》设立临时大总统,采行总统制
C:《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D:《临时约法》确立了五权分离的原则
标准答案 C
C
1.0
【第16题】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关于我国宪法结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3.0分)答:
A:宪法序言规定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B:现行宪法正文的排列顺序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C:宪法附则没有法律效力
D:我国现行宪法没有附则
标准答案 C
C
3.0
【第17题】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分)答:
A:侨居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B:宪法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
C: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D:宪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约束力
标准答案 D
D
2.0
【第18题】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分)答: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标准答案 D
D
2.0
【第19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分)答: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
C:我国公民没有信仰宗教自由的权利
D:我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标准答案 D
D
2.0
【第20题】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载入现行宪法的是下列哪一宪法修正案?()(2.0分)答: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标准答案 D
D
2.0
【第21题】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分)答: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标准答案 C
C
2.0
【第22题】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在必要的时候,下列哪一机构有权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秘密举行?()(2.0分)答:
A:十个以上代表团联名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
C:全国人大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主席团
标准答案 C
C
2.0
【第23题】我国()年修改宪法时,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体现了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1.0分)答:
A:2004
B:1999
C:1982
D:1988 标准答案 A
A
1.0
【第24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为统帅,以涵盖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2.0分)答:
A:政治规范
B:宪法
C:刑法
D:政策
标准答案 B
B
2.0
【第25题】关于经济制度与宪法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分)答:
A: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B: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标准答案 D
D
2.0
【第26题】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进一步明确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1.0分)答:
A:《反分裂国家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反垄断法》
D:《知识产权贸易协定》
标准答案 A
A
1.0
【第27题】现行宪法颁布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重视领导干部对宪法的学习。从()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中把干部学好宪法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起,之后进行的“二五”普法、“三五”普法、“四五”普法和“五五”普法教育工作,宪法始终是普法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对领导干部普法教育的重点内容。(1.0分)答:
A:1985
B:1980
C:1999
D:2005 标准答案 A
A
1.0
【第28题】()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2.0分)答:
A:依宪执政
B:依德治政
C:依人执政
D:依权执政
标准答案 A
A
2.0
【第29题】党的()大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1.0分)答:
A:十五
B:十四
C:十六
D:十七
标准答案 C
C
1.0
【第30题】从宪法蕴涵的民主、人权、法治、和谐等价值而言,()是执政的基础。(2.0分)答:
A:民主
B:人权
C:法治
D:和谐
标准答案 A
A
2.0
【第31题】从宪法蕴涵的民主、人权、法治、和谐等价值而言,()是执政的目的。(2.0分)答:
A:民主
B:人权
C:法治
D:和谐
标准答案 B
B
2.0
【第32题】从宪法蕴涵的民主、人权、法治、和谐等价值而言,()是执政的保障。(2.0分)答:
A:民主
B:人权
C:法治
D:和谐
标准答案 C
C
2.0
【第33题】宪法的核心精神是()。(3.0分)答:
A:国家权力的实行
B:国家与国家的协调
C:保障权力第一位
D: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标准答案 D
D
3.0
【第34题】()是人的伦理的价值,是人所固有的价值形态。(2.0分)答:
A:尊严
B:性格
C:自由
D:生命
标准答案 A
A
2.0
【第35题】()是人们对宪法精神与基本内容的理解、认同与情感。(2.0分)答:
A:宪法思想
B:宪法意识
C:宪法情感
D:宪法思维
标准答案 B
B
2.0
【第36题】(),是指按照宪法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把合宪性当做思考问题的前提,合理地处理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协调各方利益关系。(2.0分)答:
A:宪法思想
B:宪法意识
C:宪法情感
D:宪法思维
标准答案 D
D
2.0
【第37题】我国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国防事务及其他一切事务均由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管理,并自行制定政策。(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38题】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由当地人组成是特别行政区的主要特点之一。(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39题】宪法最初在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40题】1908年清王朝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最早的宪法性文件。(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1题】1908年清王朝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没有法律效力。(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2题】我国在民国时期不曾颁布任何宪法或宪法性文件。(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2.0
【第43题】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是1949年9月27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4题】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5题】1982年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6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47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1.0分)
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8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矿藏、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49题】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原则。(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0题】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51题】在我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2题】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3题】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宪法内容有长有短,但规定的都是国家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4题】我国宪法对国家权力的确认集中体现为对国家性质的规定。(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5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56题】各国宪法基本都以专章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确认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自由和利益。(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57题】在我国,民族乡虽然名字中有“民族”二字,但它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58题】我国1999年修改宪法时,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59题】就规范效力位阶而言,宪法和法律是处于不同效力位阶的规范。(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60题】在我国,所有的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61题】没有国家统一,公民的任何权利与自由都是没有基础的。(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62题】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通过,至今进行了五次修改。(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63题】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64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自然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含义。(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65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私有财产权”的含义即是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66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67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68题】根据现行宪法,国务院有权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69题】公民享有的结社自由必须经过申请登记才能合法。(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70题】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71题】据根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72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宪法。(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73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74题】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75题】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76题】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77题】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3.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3.0
【第78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79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可以提出宪法修改有效议案的主体。(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80题】根据现行法律,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基本法的解释要求。(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81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82题】《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宪法性文件。(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2.0
【第83题】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84题】华侨是居住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85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我国政体的规定。(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86题】批评权和建议权的区别是前者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后者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2.0
【第87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27条宪法修正案。(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1.0
【第88题】人格权主要是指姓名、名誉、肖像和人身等权利。(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89题】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错
错
2.0
【第90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0分)答:
错
对
标准答案 对
对
1.0
【第91题】我国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段文字表明()。(3.0分)答: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B:宪法就是法律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一切与宪法相抵触的规范和行为都应当得到纠正
标准答案 ACD
ACD
3.0
【第92题】为什么说“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1.0分)答:
A: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求建立自由的市场竞争,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平等自由观念也因此而成为普遍的价值追求
B:从政治上看,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巩固革命的胜利成果,防止封建势力复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希望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从思想条件上看,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民权代替君权、以人权代替神权、以自由代替奴役的思想成为宪法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D:从社会的普及范围来看,宪法为资本主义国家所独有
标准答案 ABC
ABC
1.0
【第93题】下列关于“宪法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1.0分)答:
A:1908年清王朝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最早的宪法性文件
B: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C: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1982年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
标准答案 ABCD
ABCD
1.0
【第94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了哪几部宪法?()(2.0分)答: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95题】1982年宪法通过了哪几次宪法修正案?()(2.0分)答: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96题】宪法的主要特征有()。(2.0分)答:
A:宪法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B:宪法与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标准答案 ACD
ACD
2.0
【第97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3.0分)答:
A:宪法是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所有法律都要体现宪法的精神和要求
B:与宪法抵触的法律无效
C:与宪法抵触的法律有一部分也有效
D:法律是宪法制定的依据
标准答案 AB
AB
3.0
【第98题】下列哪些属于宪法的内容与作用?()(2.0分)答:
A:宪法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
B: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C:宪法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D:宪法规定国家的经济制度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99题】作为上层建筑,宪法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表现为()。(1.0分)答:
A:宪法规定和维护经济制度
B:宪法规范经济生活,保证经济有序运行
C:宪法通过规制、维护和保障经济关系,最终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D:宪法维护政治秩序
标准答案 ABCD
ABCD
1.0
【第100题】实现依宪执政既是执政党的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牢固树立依宪执政意识,需要认识到()。(2.0分)答:
A:按照宪法和法律程序行使公权力
B:执政活动的有效性与宪法的权威性是相统一的 C:在合宪性与合法性统一中提高执政能力
D:依宪执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101题】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有()。(2.0分)答:
A:科学判断形势
B:驾驭市场经济
C:应对复杂局面
D: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
标准答案 ABCD
ABCD
2.0
【第102题】如何树立依宪执政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3.0分)答:
A:尊重宪法,牢固树立依宪执政意识
B:遵守宪法,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C: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思维处理现实问题
D:处理社会现实问题要善用宪法思维,提高应用宪法的能力
标准答案 ABCD
ABCD
【第1题】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2.0分)答:
A:宽严结合 B:准确、合法、及时
C: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D:从快、从重
标准答案 B
B
2.0
【第2题】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分为()。(2.0分)答:
A: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财政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法院和检察院组织法等
B:宪法、行政法规、民法、经济法、财政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法院和检察院组织法等
C: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财政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法院和检察院组织法、国际法等
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法规和单行法规等
标准答案 A
A
2.0
【第3题】()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0分)答:
A:2011
B:2009
C:2010
D:2012 标准答案 A
A
2.0
【第4题】()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时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0分)答:
A:1982
B:1980
C:1977
D:1978 标准答案 D
D
1.0
【第5题】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1.0分)答: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
B: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标准答案 C
C
1.0
【第6题】1978年12月22日,党的()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公报提出: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2.0分)答:
A:十一
B:十二
C:十三
D:十四
标准答案 A
A
2.0
【第7题】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分)答:
A:五
B:四
C:三
D:六
标准答案 A
A
1.0
【第8题】在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是采取()。(2.0分)答:
A:属地主义
B:属人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原则为主,兼顾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原则
标准答案 D
D
2.0
第四篇: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以德配天
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3、兼相爱,交相利
4、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二、不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A代天行罚 B以德配天 C亲亲、尊尊
D世卿世禄
2、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是()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 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3、提出“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先秦思想家是()A荀况 B贾谊 C管仲 D孟轲
4、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A.主张“正名” B.主张“礼乐征自天子出” C.主张“父子相隐” D.反对“铸刑鼎”
5、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无善无恶论 D.好利恶害论
6、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A.权威 B.来源
C.公正和平等 D.基础
7、墨翟认为政治首先要解决的“三患”是()。
A.民饥 B.民寒 C.不得息 D.民死
8、下面关于道家的政治法律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有()。A.反对礼仪、否定忠孝 B.崇尚兼爱,诅咒战争
C.抨击法令,追求自由 D.主张“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
9、在法家中,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原则的是()。A.李悝 B.齐国法家 C.韩非 D.商鞅
10、关于“法”的起源,法家认为()。A.人类社会之初并没有法
B.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法天造地设的神物 D.法权神授
11、董仲舒维护皇权的《春秋》法统说,包括()。A.《春秋》“大一统”思想 B.“更化论” C.“罢黜百家”,统一思想 D.“天人感应”与天罚论
12、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认为()。A.二者都是“天理”的产物
B.二者都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C.二者的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欲” D.二者应作为统一体来看待
13、王安石的变法理论和变法口号可归结为“三不足”,下列不属于“三不足”的范围的是()。
A.天变不足畏 B.祖宗不足法 C.人言不足恤 D.变法不足惧
14、黄宗羲认为表达“天下之人”的舆论和代表民意参政的机构是()。A.政府 B.议会 C.学校 D.参政院
15、.“中体西用”是张之洞思想的核心。它表现在法律主张上,就是()。A.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 B.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统治方法 C.要求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 D.“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礼治的基本原则及特征?
2、简述商鞅的变法理论?
3、简述道家“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
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5、简述梁启超的“三权分立”学说?
四、论述题(15分)
1、试论述儒家“为政以德”的德治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对当前“以德治国”方略的认识?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以德配天
是西周统治者为了使统治合法化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命是有的,“惟命是天常”,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有德者才能承受天命,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不要效法先王,不承认先王的礼义。既否定和批判“先王之礼”,要打破旧思想、旧制度的羁绊,实行革新。
3、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法律观的核心,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指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
4、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这是杜预提出来的立法原则。意思是:法律的文字要简明通俗,条例应明白准确、直截了当;法律的形式要单纯,概念要明确,条文要简约,不要烦密。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ABC
3、D
4、ABCD
5、B
6、C
7、ABC
8、ACD
9、D
10、AB
11、ABC
12、ABCD
13、D
14、B
15、ABCD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礼治的基本原则及特征?
①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和“尊尊”。
(1)“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中心的尊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尊尊”就是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贵族,不得违抗;下级贵族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僭越。
周公倡导“亲亲”、“尊尊”,实际上是要维护王权和族权的统治。(3分)②礼治的基本特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所谓“礼不上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2)所谓“刑不上大夫”是指,刑法的锋芒是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3分)礼与刑在对象上虽有所不同,但“礼不上庶人,刑不上大夫”是相对的。礼所规定的义务,庶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个别奴隶主贵族严重危害奴隶主阶级的整体利益时,也要处以刑罚。当然,那使用刑,他们也常常享受各种特殊照顾。(1分)
2、简述商鞅的变法理论?
①商鞅驳斥了“法古无过,循礼邪”的传统观念,指出自古以来根本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礼法,法令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他提出了“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口号。②商鞅通过对民乱国亡是循守旧礼的必然结果的分析,指出吸有变法更礼才能强国利民。③商鞅指出必须根据时代要求、社会现实和民情风俗来更礼变法。④商鞅用历史进化观点来作为其说明变法必然性的理论依据。
3、简述道家“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1)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2分〕(2)道充满于天地,普遍且无私。(2分〕
(3)道有内在体系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1分〕(4)与仁义礼法相比是最高原则。(1分〕
(5)道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寡制众,有无往而不胜的力量。(1分〕--古代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
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董仲舒的出现,反映出地主阶级的法律思想已初步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形成。(1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皇权至上,法自君出。这是封建王朝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2分〕 ②应经合义,礼法融合。(2分〕
③“三纲”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和制订封建法律的根本原则。④德主刑辅,先教后刑。(2分〕 5简述梁启超的“三权分立”学说?
梁启超借用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三权分立”原则,结合我国情况,创造了他自己的三权分立说,即由国会行使立法权,由国务大臣行使行政权,由独立审判厅行使司法权。(3分)
他把统一“三权”的统治权称为“体”,这是不可分的。由国会、国务大臣、审判厅分别行使“三权”称为“用”,这是可分的,即所谓“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这就是说,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是完全相同的,君主立宪里的“君主”同君主专制里的“君主”一样,享有最高的权利。所不同的是“用”,即在三权使用上,立宪政体对君主有某些限制罢了。(4分)
四、论述题(15分)
1、试论述儒家“为政以德”的德治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对当前“以德治国”方略的认识?
1、德,在西周时是一个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儒家对“德”的继承和改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二是提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表现在法律思想上,儒家进一步发展了“明德慎罚”的思想,主要表现在:(1)德刑并用,以刑辅德。
儒家认为德和刑都是主要的统治方法,但应该以德为主、刑罚只是德教的辅助。孔丘首先提出了这一观点。
孟轲将德治思想发展成为更加完整系统的“仁政”学说。
荀况对于“德治”思想也有新的发展。他一方面认为道德准则高于一切,应该按照德行的高低来分配权力和财产,主张君主应该严格服从德行。另一方面认为统治者只有减省刑罚,注意教化,施以恩惠,即以德服人,才能富国强兵,成为霸主。儒家虽然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但从不否定刑罚的必要性,当教化不起作用时仍主张诉诸暴力,使用刑罚。孔丘的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同时,仍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提倡“君子”既要“怀德”,又要“怀刑”,怀即注重之意。还主张根据形势的需要命名用宽、猛两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2)注重教化,以德去刑
儒家所谓的教化,系指向人民灌输宗法伦理和等级观念。孔孟从性善论出发强调教化的功能。孔丘认为人生来便具有相似的本性,君子小人的道德区别是后天习染而形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礼义教化使小人弃恶从善,成为君子。孟轲进而将性善、道德与政治一体化。
荀况虽然主张性恶论,但他强调人性是可以改变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为了使人改恶为善,就必须通过礼义教育来“化性起的”,防止恶性发作。
在儒家看来,教化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防止和消灭犯罪现象,巩固封建统治。孔丘期望通过“德治”,“胜残去杀”,达到“无讼”的境界。
强调审判案件不仅仅是惩罚制裁,而且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这种“以德去刑”的教育预防思想,是儒家的创造的贡献。(3)儒家慎杀,先教后刑
儒家提倡“仁政”,因此反对酷刑滥杀。儒家的恤刑和慎杀,主要表现于按照礼义原则对于犯罪行为从宽处理。恤刑慎杀还基于儒家对犯罪根源的认识。他们认为由于执政者往往不能先教后刑,使民众出于无知而身陷其罪,所以应该从轻论处。民众犯罪是“上失其道”的结果,因而对刑罚的使用应该慎之又慎。(10分)
2、个人看法。(可结合实际适当给分,最高不超过5分)
第五篇: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A 家庭礼仪 B 交往礼仪 C 职业礼仪 D个人礼仪 2.校园生活中,下列哪项是符合文明礼仪的?()A教室内可翻动同桌同学的东西。
B进教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不随意翻 弄老师的物品。
C上课迟到后,从后门悄悄进入教室。D用餐后回教室的路上,边走吃水果、饮料。3.下列选项中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A诚实友好交流 B迷恋、沉溺于网吧 C随意约会网友 D自由浏览网上的各处信息
4.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 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5.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 内心信念 B 社会舆论 C 传统方式 D 评价方式 6.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A 养性 B 内省 C 顿悟 D慎独 7.下列哪项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C 法律的普遍约束力 D 法律的强制性
8.下列哪项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义务()A 建议 B 服兵役 C 批评 D 受教育 9.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指的是()
A 刑事诉讼 B 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 行政复议 10.所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
A违宪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答错不得分,少答得1分)1.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包括()A仪容仪表整洁端庄 B言谈举止真挚大方 C服装饰物搭配得体 D表情自然舒展 2.“内省”要真正做到()
A严于解剖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 B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 C敢于解剖别人,批评别人 D有决心改正缺点,扬长避短 3.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等特点。A行业性 B广泛性 C实用性 D时代性
4.坚持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A有法可依 B执法必严 C有法必依 D违法必究 5.中职学生自觉预防犯罪,应做到()
A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规范 B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 C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D充分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6.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
A合法 B平等自愿 C协商一致 D诚实信用 7.职业道德规范的重点是()A公平交易 B敬业 C诚信 D热情服务 8.职业腐败的影响有()
A对青少年自动形成警示作用 B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C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D败坏社会风气 9.下列关于职业道德训练的观点正确的是()A等到了工作岗位上,职业道德就会自然形成 B职业道德训练重在养成
C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训练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
D在未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没有必要进行职业道德养成训练 10.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指()A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
B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和体验,对自己形成一个较为真切的认识 C经常进行省察检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 D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正确认识自己,就是自我欣赏、自我评价。()2.个人礼仪修养的核心是养成高超的沟通技巧。()3.在人际交往中,要容纳不同的观点、看法和行为,做到求同存异。()
4.在交往中,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对象要疏远排斥。()5.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磨炼而提升。()
6.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既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个人的自尊与修养。()7.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手段解决。()
8.法定婚龄是必婚的婚龄,更是最佳结婚年龄。()9.我们中职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侵害行为时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10.慎独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职业道德
2.个人礼仪(p11)
3.犯罪
4.民事诉讼(p74)
五、简答题(共22分)
1.简述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5分)
(1)讲究职业礼仪,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2)职业礼仪是职业人员自我推销的工具,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
(3)讲究职业礼仪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4)讲究职业礼仪,能有效地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提高。2.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6分)
(1)主刑①管制 ②拘役 ③有期徒刑 ④无期徒刑 ⑤死刑(2)附加刑①罚金 ②没收财产 ③剥夺政治权利(全部答上7分,缺一项扣0.5分)
3.对于中职生来说,如何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5分)对于中职生来说,应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第一,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第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第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4.简述法律的作用(6分)
(1)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法律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依法行为,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2)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六、论述题(8分)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首先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作为中职学生来说,应从哪些方面做到这一点?
(1)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3)顾全大局,求得和谐。(4)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D 2.B 3.A 4.D 5.A 6.D 7.D 8.D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BC 8.BCD 9.BC 10.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 行为准则。2.个人礼仪(p11)
3.犯罪
是指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4.民事诉讼(p74)
五、简答题
1.简述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1)讲究职业礼仪,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2)职业礼仪是职业人员自我推销的工具,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3)讲究职业礼仪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4)讲究职业礼仪,能有效地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提高。
2.我国刑罚的种类有:(1)主刑①管制 ②拘役 ③有期徒刑 ④无期徒刑 ⑤死刑(2)附加刑①罚金 ②没收财产 ③剥夺政治权利(全部答上5分,缺一项扣0.5分)
3.对于中职生来说,应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第一,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第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第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简述法律的作用:(1)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法律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依法行为,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2)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六、论述题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首先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作为中职学生来说,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3)顾全大局,求得和谐。(4)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