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现状

时间:2019-05-14 02:5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现状》。

第一篇: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现状

地下水污染特征和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

小编的话:前几日推送的《最全面的地下水基本知识》,深受大家喜爱,今天继续来探讨我们的地下水是如何受到污染的。其实,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例如隐蔽性,修复耗资巨大等等。这篇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下水的污染机理、我国目前地下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等,可以帮我们对于以上几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 什么是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污水灌溉等,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中;受污染的地面水体或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连续渗漏。地下水一经污染后,总矿化度、总硬度升高,硝酸盐、氯化物含量升高,有毒物质增加,溶解氧下降,有时还会出现病原体。地下水污染不易发现,难以治理和恢复,影响供水水质,加剧水资源短缺,应限制开发,合理使用,从而保护地下水资源。

 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称为水体污染源,这是造成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各种水体及其循环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类型复杂的污染源,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水体污染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就地下水污染而言。其根源有以下几种:

1、农牧业污染源

(1)农药污染(2)化肥污染

(3)牲畜产生的有机废物污染

2、工业污染源(1)工业垃圾(2)工业污水

(3)石油化工产品污染(4)矿业污染

3、人类生活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1)生活垃圾(2)生活污水

4、自然界自身的污染

 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主要受降水控制,其次还受地表水体、岩性、地形地貌及植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①南方多,北方少。南方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69.2%,而北方仅占30.8%;

②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大于其周围山丘区的地下资源模数;

③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北方,山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8%;南方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9%。南方山丘区地下水平均资源模数是北方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模数的4倍;南方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模数是北方平原区地下水均年资源模数的2.5倍。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估算,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约为8288亿立方米/年,占我国水资源总量(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量)的30%左右,能够直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为2900亿立方米/年。全国有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中国地下水类型分布图》将全国地下水类型划分为平原—盆地地下水、黄土地区地下水、岩溶地区地下水和基岩山区地下水四种。我国地下水资源中,平原、盆地松散沉积层地下水、喀斯特地下水和裂隙岩层地下水三者之间的比例,大体上为3∶2∶4。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及城市发展建设、国土开发、农林业、畜牧业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地下水资源紧缺状况是十分严重的。造成我国地下水资源紧缺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需水量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是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与此同时,水体污染正加剧中国的地下水危机,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相关专家曾提出,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 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

根据国土资源部近期发布的《2014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共有4929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其中综合评价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为1999个,占40.6%,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为826个,占16.8%。主要超标组分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铵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类)金属项目超标现象。在这些监测点中,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为580个,占全部监测点的11.8%,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为1348个,占27.3%,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为176个,占3.6%。

据悉,其中水质综合变化呈稳定趋势的监测点有2974个,呈变好趋势的监测点有793个,占17%;呈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有910个,占19.5%。如何防治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受到污染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对生产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的要求,而导致减产。对人的危害。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病症,污染的水引起的感官恶化,会给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情绪受到不良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防止地下水污染做出了如下规定,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 遏制地下水污染需更多公民的行动

向地下水污染“宣战”,需要更多的公民行动起来,去调查、取证,向公众、媒体和政府提供线索。各级政府部门不但应重视这些公民的监督,同样也应善待这些监督的公民。

喝上清洁的水,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当这份正当权利被侵犯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捍卫,用实际行动去调查、取证,或许要冒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们要向这位临朐的爆料人致敬。他是一位负责任的公民,值得尊敬。

治理地下水污染,当然需要政府强化监管执法。但现实中,并非所有地方政府都能将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非所有地方的环保部门都在严格执法。有的地方政府一方面信誓旦旦“严惩”、“拉网排查”,一方面却在通知企业“做好应对媒体(暗访)的准备”。

无论,地方政府是积极治污,还是消极应对舆论,当地公民对切身利害的关切和行动,都永远是保护地下水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各级政府部门不但应该重视这些公民的监督,同样也应该善待这些监督的公民。在地下水污染这个共同的敌人面前,鼓励公民举报,欢迎媒体调查,政府与民众展开良性互动,才能揭开那些不法企业的面纱,让它们受到应有的惩罚。近期地下水污染事件:

1、山东潍坊高压水井排污(2013年2月11日)

2、山东淄博萌水镇井水黑如“墨汁”(2013年2月23日)

3、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存在垃圾填埋坑,威胁当地水源(2013年2月25日)

4、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村红色井水事件(2013年3月29日)

5、山东潍坊用神龙丹剧毒农药种植生姜,或污染地下水(2013年3月)

6、武汉北洋桥垃圾场渗滤液直排,或致地下水污染(2013年3月)

7、兰州水污染事件(2014年4月)

8、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2014年9月)

9、环保部确认世林化工污染地下水(2015年3月)

第二篇: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和修复技术.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和修复技术 引言:近年,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环境问题日趋 严重, 尤以水污染的形势最为严峻。其中大量未经处理或未达到一定排放标准的 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无序排放、有毒液体的泄漏、生活和工业有害固体废弃物的随 降雨入渗, 致使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十多年来,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 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 各大流 域的水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我国的水污染依然相当严重, 多个河流和湖 泊的水质与规划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水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 发展,而且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 治理和相应技术的开发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⒈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地下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地下水水质研究

地下水水质研究是地下水污染研究的重要部分, 我国对地下水水质的研究集 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污染物控制指标及水质标准的修订, 另一方面是水质评价 方法的探讨和改进。

1.1.1污染物控制指标及水质标准的修订

我国对污染物控制指标的研究始于 1949年以后,主要反映在水质标准的颁 布和不断修订上至今,我国已经颁布执行的地下水水质标准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等。

1.1.2水质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改进

水质评价可以较好的反映地下水是否污染及污染程度, 水质评价方法是地下 水水质评价的工具和手段,由于水体污染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对于地下水水质评 价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模型。目前常用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有单 因子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我国传统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是 GB/T14848-1993推荐使用的内梅罗指数法。近年来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地下水水质评价

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提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和模型, 主要有基于模糊数学的模 糊综合评判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聚类法、灰色关联度法、基于数学计算 机模型的 BP(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 GIS 的评价模型、多 元线性回归模型、逻辑斯谛曲线 LOG 模型以及基于理论分析的集对分析法物元可 拓法等。

1.2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研究

地下水污染调查是地下水污染研究的基础我国目前在调查内容和调查技术 上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1.2.1地下水污染源的调查研究

污染与污染源有着必然的联系, 地下水污染源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人为污染 源和天然污染源两大类。按其分布形状又可分为点源线源和面源。按来源划分为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城市污染源、固体废物源及高尔夫球场、养殖场、排 污河流、加油站、污水处理厂等其它源四类。目前我国对地下水污染源的研究在 认识程度和研究内容上都有了一定的深入, 不断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源的类型强度 和空间分布特征的认识及其对地下水影响程度的分析, 对地表污染水体的分布规 模利用情况及水质状况等也做了详细的调查。

1.2.2电法勘探应用

近年来, 国外的大量研究和试验表明, 电法勘探可成功地应用于地下水污染 的调查研究。应用不同的物探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是利用电阻率法可以 圈定地下水污染范围, 可以进行海岸环境下的地下水勘察;二是利用电磁法可以 探测导

电的羽流的流向及状态, 圈定地下水污染区;三是利用频谱激发极化法探 测有机学污染,还可以根据不同目的而采取相应的物探方法。

1.2.3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

随着国际上对毒害有机物的普遍重视, 我国相关部门的科研单位及高校研究 人员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逐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国政府加大了地下水有 机污染调查与研究的投入, 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危害已逐步得到重视, 地下水有机 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将成为今后地下水污染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

1.3地下水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研究 1.3.1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研究

地下水污染风险是指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由于人类活动而遭受污染到不可接 受的水平的可能性。最早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可以追溯到 1968年法国学者M arjat 提出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仅从含水层的自然属性条件(土壤、气象、水文地质 等出发,称为含水层固有脆弱性或者含水层的防污性能。20世纪 80、90年代 针对面源污染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研究者认识到地下水本质脆弱性污染负荷 与污染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 因此, 将污染物的特性和一些人类活动因素纳入到 地下水污染风险的研究体系中, 含水层的特殊脆弱性评价形成也称为早期的地下 水污染风险评价。截至目前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的评价模型 和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各国研究者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

1.3.2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是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 把地下水污染与人体健 康联系起来, 定量地描述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大小。地下水污染健 康风险评价是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水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 关于水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也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国内的地下水污染健康 风险评价是在国外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基于保护人类健康的考虑, 以地 下水质量标准和风险评价的健康基准值为基础客观科学地量化地下水污染对人 体健康的潜

在影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风险评价四步法。最初主要集中于对地表水 或污水回用的评价评价的污染物主要是无机物和金属污染物随着对地下水有机 污染物认识的加深地下水无机污染物的研究也在逐步加大。

1.3.3环境同位素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同位素技术在地下水勘测、地下水运动规律研究、地下水污染分析、坝堤渗 漏测定、地表水来源及组成分析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地下水 的先进技术手段。同位素有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存在放射性 衰变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是定年作用和标记作用。20世纪 80年代同位素 水文学在我国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同位素水文地质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取得 了一定的进展, 20世纪 90年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同位素在 地下水中的应用向更高层次发展。综合分析, 稳定同位素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技 术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理论和方法研究比较系统、研

究案例非常丰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有机污染的单体同位素技术 CSIA 的 机理及应用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1.3.4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研究

地下水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包括数学模型的研究应用及模拟实验研究两个 方面, 地下水污染的数学模拟研究各种溶质的浓度在多孔介质中的时空变化规律, 较好地定性或定量地预测含水层中污染物现在或未来的分布状况。目前对地下水 水质模型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水平, 相应的数学模型也日趋成熟, 主要的地下水质 模型有对流-弥散模型、随机模型和黑箱模型。目前, 我国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 模型方面的研究在模型探讨及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污染物质的迁移、模型 中模拟参数以及溶质迁移的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1.4地下水污染监测研究

地下水污染监测是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由 一个国家级监测院、31个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 和 217个市(地 级地质

环境监测分站组成的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随着环境监测指标的不断增 加和监测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 监测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监测井从传统的 混合式的地下水监测井逐渐向分层采样、分层监测为目的的监测井发展;地下水 监测网的建设工作也在逐步的扩大, 建立了由两万多个监测点组成的地下水监测 网络, 陆续建立和完善全国地下水监测数据库。自动化监测水平逐步提高, 部分 省市通过安装地下水自动检测仪,实现地下水的在线自动化监测。

2地下水修复技术

目前, 随着地下水污染事件的不断发生及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 地下水污染 修复技术在大量的实践应用中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较典型的地下水污染修 复技术已经有十多种。

2.1物理法修复技术

物理法修复技术指技术的核心原理或关键部分是以物理规律起主导作用的 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水动力控制法、流线控制法、屏蔽法、被动收集 法、水力破裂处理法等。

2.2化学法修复技术

地下水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指技术的核心流程使用化学原理的技术, 归纳起 来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有机粘土法和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

2.3生物法修复技术

所谓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生物(植物、微生物和原 生动物 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处理技术。现在发 展起来的主要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2.4复合法修复技术

复合法修复技术是兼有以上两种或多种技术属性的污染处理技术, 其关键技 术同时使用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中的两种或全部。如渗透性反应屏修复技 术同时涉及物理吸附、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等几种技术;抽出处理修复技 术在处理抽出水时同时使用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注气-土壤气相抽提技 术则同时使用了气体分压和微生物降解两种技术。一般认为。几种原理并列性较 强的技术才能被称为复合技术。

3结论

综上所述,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地下水污染形势, 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必须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建设, 加大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投入, 将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协调起来,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虽然我国的地下水污染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 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应大力关注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适合 本国国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使地下水污染研究工作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三篇:我国地下水污染及环境监管现状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我国地下水污染及环境监管现状

1地下水环境保护现状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级、极差缓的监测点分别为1999个(占40.5%个)、826个(占16.8%),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 氨氨)、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类)金属超标现象。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4778个地下水环境质 量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级、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分别为43.91%、15.7%,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铁、锰、溶解性总周体、“三氨”、硫酸盐、氟化 物、氯化物等。与2012年相比,2013年有连续监测数据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总数为4196个,分布在185个城市,水质综合变化以稳定为主。其中,水 质变好的监测点比例为15.4%,稳定的监测点比例为66.6%,变差的监测点比例为18.0%。地下水水质的恶化使得本来就相对短缺的地下水资源可利用 量越来越少,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工作力度。在过去近10年间我国实施了大批不同精度的地下水环境调查与评价项 目,基本摸清了近55万km2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状况,掌握了地下水污染的分布范围和污染特征(郭高轩等,2014年)。自2015年起,国土资源部组织 开展了我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计划到2015年完成主要区域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为加大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工作力 度,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发布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建立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体系,建 立预警预报标准库,构建地下水污染预报、应急信息发布和综合信息社会化服务系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统;到2015年要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 系,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2013年2—3月,环境保 护部针对华北平原重点区域(地下水水质异常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及河南开展了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去向和污染物达标排放 情况排查。2013年4月,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 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

2地下水环境监管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国家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及修复技术等难以满足地下水环境保护的需求,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2.1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发 达国家一般具有专门的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法律法规,如美国《清洁水法》 《超级基金法》和《棕色地块法》,欧盟《地下水指令》,《英国水资源法》和《地下水管理条例》,荷兰《水管理基本法》和《地下水法》,日本《水质污染防治 法》等。我国日前缺少专项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的水环境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其中提出了地下水环境 保护的一般原则,但一般把重点放在地下水量方面,也未明确指出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划分地下水环境保护的责任(罗兰,2008)。如《中华人民共和 国水法》第二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控制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兴建地下工程设施 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但对于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环境、防止地下水污染,如何对以已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 修复,并未给出具体的规定,使得相关条款实施难度较大。为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刊应急机制,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了环境事 件分级、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响应机制,应急保障和后期处置等。针对突发地下水污染事件,目前我国尚未颁布专项的应急预案。

2.2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1999 年,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组织实施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已完成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区、下辽河平原等重点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评 价。国上资源部于2015年开展了我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2011年,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开展了《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 评估》工作,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2010年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立项,该项目将建成含有20445个监测站点的全国地下水监测网,初步实现对全国地下水动 态的有效控制。以上工作完成后可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总体上,长期以来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的监管能力建设相对 薄弱,相关工作明显滞后。

目前我国在地下水环境监管中尚缺乏完善的有关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评估标准、治理修复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现行的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发布于1993年,该标准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数量较少,尤其缺少关键性有机污染物指标,难以满足区域及特定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的需求;部 分指标限值不合理,需根据我国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进行相应调整。此外,《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推荐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该方法突出了极大值对 水质的影响。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治理资金需求巨大,为此,发达国家一般采取基于风险的管理模式,优先处置高风险的污染场地,根据土地利 用规划情况(住宅、商业、工业、农业或娱乐设施用地等)开展风险评估,基于风险管理的模式制定不同管理对策,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目前我国污染场地 的风险管理中则更多地关注表层土壤和包气带,以往的污染场地监管中也很少考虑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相对于大气、地表水和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不易察觉,易 被忽视。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因地下水污染而引发的相关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的工作亟待加强。

2.3地下水修复技术支撑能力不强,治理资金缺乏有效保障 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

我国目前的地下水修复治理技术尚不成熟,多数技术仍处于实验室模拟研究阶段,缺乏工程实践,技术与装备研发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外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选择 上常通过专家决策系统来筛选最适用的修复技术,并初步建立了较系统的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体系。目前我国缺乏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体系,难以满足当前污 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作的需求。此外,当前我国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治理资金—般来源于各级政府或土地开发商,资金来源有限,资金缺乏成为制约污染土 壤和地下水修复的—个关键因素。

第四篇:浅析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范文

浅析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摘 要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地下水资源越来越稀少,地下水被污染后,反过来对工业生产造成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保护地下水资源迫在眉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很多工业的兴起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少的浪费和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尤其值得关注,再加上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有限,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导致多个地区发生干旱、缺水。所以,运用先进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地下水污染和防治非常必要。

关键字:地下水、污染、污染途径;防治措施

绪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垃圾及农药化肥等被生产出来。水是生命的源泉,地下水相比地表水而言有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率高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水源。而地下水是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饮用的主要水资源,是城市和工农业的主要用水资源。由于一些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很多企业没有认真做好排污项目,还有一些市民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不够等,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在逐渐受到污染,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很大的阻碍,对人们正常生活和饮水安全也是很大的威胁。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关注程度,采用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为我国的发展提高更为良好的契机。

一、地下水的污染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曾获“绿色中国人物”的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说,饮用水源地所受污染尤其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很难被传统水处理工艺消灭,饮用水源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成本,不仅大于水厂升级改造成本,也大于城市管网改造成本。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水利部联合印发《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这是我国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迈出的重要一步。按照“预防为主、协同控制,分区防治、突出重点,加强监控、循序渐进”的原则,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加快华北平原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面监控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科学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合肥地区主要为丘陵地带,地形岗沟起伏,降水流失,入渗补给少。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低,蕴藏深,储量少,地下水资源贫乏。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多水井已经填埋,所剩井眼十分有限。目前合肥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仅有夏龚岗1个。对照《地下水质量标准》,总大肠菌群数为Ⅴ类,氨氮、氟化物和总硬度为Ⅲ类,其他指标均优于Ⅱ类。

二、地下水污染来源

面对地下水严重的污染现状和特殊的污染特点, 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清查污染源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前提。

工业废水、废物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农业生产中的污水灌溉, 化肥、农药的滥用等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因此, 地下水污染源可以分为以 下几类: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自然界自身污染。1)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源主要是指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 即废气、废水和废渣。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物质会随大气降水落到地面, 随地表径流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如冶炼废水、工业酸洗废水、电镀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直接流入或渗入地下水中, 造成地下水污染;工业废渣如高炉废渣、钢渣、粉煤灰、硫铁矿烧渣、电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铁渣、选矿场尾矿及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等, 由于露天堆 放或是地下填埋防渗处理不合格, 经雨水淋滤, 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随滤液直接渗入地下水中, 或随地表径流往下游迁移过程中下渗至地下水中形成污 染。2)农业污染

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剩余农药、化肥和污水灌溉等。一些畅销农药如 DDT, 六六六, 由于它们在自然界比较稳定, 在一定时间内会残留在土壤、水域及生 物体内, 并随食物链逐渐富集在人体内。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等, 土壤中这些剩余的肥料将随下渗水一起淋滤渗入地下水中引起地下水污染。污水 灌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土壤肥力增加, 但另一方面因污水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 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可能引起对农作物、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3)生活污染

人类生活活动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和污水, 污染环境。特别是城市, 由于人口密集, 面积狭小, 相对来说生活污染比较严重。城市生活垃圾、废塑料、废纸、金 属、煤灰、渣土等, 若直接堆放、掩埋, 将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包括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科研、文教单位实验室排放的污水、医院污水等, 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将直接或间接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进而对城市下游人们用水产生极大的威胁 4)自然界自身污染

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种对人类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正常情况下它们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对人类不构成威胁, 有些元素 还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但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这些微量元素的稳定存在条件, 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就会超量的释放出来, 污染地下水在有些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 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 有毒有害成分超标。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调查统计, 我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低碘 水等。全国约有 1亿多人在饮用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 使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遭受砷中毒(皮肤癌)、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地方病的困扰。

三、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地下水的污染从污染类型来分可分为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石油及化工产品苯及同系物、苯酚、高分子聚合物等有机物都是生物难以降解的, 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 有许多是致癌物质, 可以说地下水中石化产品的广泛存在, 是构成全球性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及动物饮用农药污染的地下水会引起各种怪病, 如怪胎、肿瘤、皮肤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农业灌溉水、农村家畜产生的有机废水、城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其中含有纤维素、淀粉、尿素、洗涤剂, 还含有多种微生物, 这些污染物质渗入地下水中引起水的理化指标变差, COD、BOD升高, 严重者出现水质浑浊、恶臭以至于不能引用, 并且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含氮的有机物转变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长期饮用高硝酸盐浓度的地下水会引起消化道疾病、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症, 导致婴儿窒息或死亡。

地下水中含有超量的汞、铬、镉、砷及铅等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每一种物质的超量存在都会对人及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在自然界生物体内都有蓄积作用, 即通过生物链的传递使污染物的浓度不断扩大, 造成的危害也就越来越大。它们可以在人体肝、肾、脾以及脑组织、骨 组织等重要部位富集, 长期饮用汞含量超标的地下水可引起肝炎、肾炎、运动失调等疾病, 往往导致死亡或遗患终生。镉在人体中有很强的富集作用, 饮用被镉污染的水往往引起慢性中毒, 损害人的肝、肾和骨骼等。砷及其化合物都是强毒性的, 摄入超量的砷会引起慢性中毒, 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 最终将造成癌变或畸变。

四、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修复技术对于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有着明显作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并且逐渐发展成为较为系统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 物理处理法,稳定和固化技术、抽出处理法以及原位处理法。1)物理处理法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手段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屏蔽法、被动收集法和水动力控制法等。屏蔽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 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体圈闭起来, 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它只在处理小范围的剧毒、难降解污染物时才可考虑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封闭方法, 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被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法。被动收集法是指在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的沟道, 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 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质,如油类污染物质等, 或将所有受污染的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的一种方法。水动力控制法是利用井群系统, 通过抽水或是向含水层注水, 人为的改变地下水的水力坡度, 从而将受污染的水体与清洁的水体分隔开来, 以达到使清洁水体免遭污染的目的。2)稳定和固化技术

稳定化是指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和毒性比较小的状态或者形式。而固化是指将污染物质包存起来, 呈小颗粒状或者大块形状, 使污染物质 处于稳定状态, 不再影响周围环境。稳定化和固化技术通常用于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的稳定化和固化处理。一般的步骤包括:(1)中和过量的酸度;(2)破坏金属络合物;(3)控制金属的氧化还原态;(4)转化为不溶性的稳定形态;(5)采用固化剂形成稳定的固体形态物质。3)抽出处理法

抽出处理法即是将埋藏在地下的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到地表进行处理的技术。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出后的处理方法与地表水的处理相同, 可以根据除去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法,包括吸附法、重力分离法、过滤法、反渗透法、气提法、空气吹脱法和焚烧法;(2)化学法, 包括混凝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中和法等;(3)生物法, 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和土壤处置法。由于抽出处理法需要将污染的地下水抽出地面, 因此处理成本高, 并且地下水被抽出后, 就会改变地下水原有的天然流场, 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如地面塌陷等。因此, 这些因素是在选择该项处理技术时必须要加以考虑的。4)原位处理技术

原位处理法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的热点, 不但处理费用相对节省, 而且还可减少地表处理设施, 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暴露, 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原位处理技术又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法及生物处理法。活性渗滤墙(或称活性反应渗透格栅)就是一种原位被动修复技术, 一般安装在地下蓄水层中, 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当地下水流在自身水力坡度作用下通过活性渗滤墙时, 污染物与活性墙体材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被除去, 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生物修复就是利用原生微生物在污染场地不同区域的好氧、兼氧、厌氧微生物反应降解污染物质的污染水体的修复方法。一般单纯的利用原生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效率低, 所需时间长。因此, 通常是人为的强化原生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效率。对于难降解的污染物, 原生微生物的降解速率并不高, 有必要驯化培养一些具有特定性能、能高速分解难降解化合物并能与原生微生物共存的特异微生物。将这些高效的微生物添加到污染的地下水环境中来降解那些难降解的有机物, 从而使污染的地下水得到净化。

五、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在掌握了一些处理技术后, 还要加强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法律管理, 尽量做到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把污染的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1)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面对地下水污染的严峻形势, 以及地下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应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与政策支持。

2)加强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 国家应加大对地下水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的投入, 建立完备的地下水监测网络, 统一地下水监测的有关技术规范, 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对现有多部门建设的监测网络进行有效集成, 建成国家地下水监测数据公用平台。

3)进行系统的全国地下水污染情况调查: 我国还从未系统的开展过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水质总体状况、污染来源不清, 难以划分地下水质量区域、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与防治规划。因此急需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并建立地下水污染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4)建立全国地下水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 实现

大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污染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对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及时预报, 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地下水污染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的蔓延。

5)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信息媒体及培训班等不同宣传手段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污染危害的认识, 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 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六、结束语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及预防措施展开深入的研究。对于已经污染的地下水, 要查明污染源, 切断污染途径, 努力开发研究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对于没有污染的区域, 要未雨绸缪, 防范于未然,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避免污染的发生。全面贯彻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参考文献

1] 张华海 1贵州野生珍贵植物资源 [M ].北京: 中国林业 出版社, 2000190-91.[ 2] 禹玉婷, 徐刚标, 等.珙桐研究进展 [ J].经济林研究, 2006, 24(4): 92-94.[ 3] 肖开煌, 苏智先, 等.不同海拔珙桐群落乔木物种多样 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研究 [ J].云南大学学报, 2007 , 29(4): 408-413.[ 4] 张家勋, 李俊清, 等.珙桐的天然分布和人工引种分析 [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 17(1): 25-30.[ 5] 范川, 李贤伟, 等.珙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J].林业科 技, 2004, 29(6): 55-57.[ 6] 马宇飞, 李俊清.湖北七姊妹山珙桐种群结构研究进展 [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7(3): 12-16.[ 7] 彭玉兰, 胡运乾, 等.光叶珙桐的等位酶分析及其生物 地理学意义 [ J].云南植物研究, 2003, 25(1): 55-62.[ 8] 杨心兵, 刘胜祥, 等.湖北省后河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种 群结构的研究 [ J].生物学杂志, 2000 , 17(1): 15-17.[ 9] 陈波涛, 杨成华, 等.大方箐梁子珙桐调查 [ J].贵州林 业科技, 1994, 23(3): 30-31.[ 10]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 J].云南植物 研究, 1991.增刊 4: 1-1

第五篇:浅析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控制措施(定稿)

浅析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及其控制技术经济政策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 控制技术 经济措施

摘要:水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由于存在不够合理和科学的发展措施,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所以,我们必须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保护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扎实推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该从政府到民众个人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意识,一手抓环境保护,一手抓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市。

水被50个国家的科学家列为本世纪最棘手的两大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有超过80个国家、占世界总人口40%的人严重缺水。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极不乐观,可以概括为“水资源稀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利用率低、污染严重”。近几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全国仍有近一半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小城镇未建污水处理设施。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在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平衡中具有中心作用和综合作用。当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的矛盾面临着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环境持续恶化与改 善城市人居环境, 保证安全供水, 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越来越明显。

现代化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是保障城市经济活动、居民生活和健康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城市在较小的空间内集中了大量人口和产业,因此城市对水的需求更显得重要。因水资源短缺、供水设施能力不足和水环境污染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发挥的制约, 所造成的损失极为可观。我国城市对水的需求和水污染治理问题在60 年代先从北方和沿海少数城市开始, 70 年代进一步发展, 80 年代日趋尖锐和普遍, 现已面临严峻形势, 亟需尽快解决。

城市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 产生与用水量相应的污废水, 都需及时、可靠、有组织地收集、输送和处理, 再利用或排放。因此, 城市排水设施是维持城市正常活力, 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必不可少的设施。

城市在选址和发展过程中, 必须有足够量和可靠的水资源, 需具有排水去路的受纳水体。以上海为例,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领先的超大型城市,北枕长江口、南依杭州湾、西边太湖、东邻东海,江河、湖塘密布,为典型的感潮平原河网地区。全市河道总长21646 km ,黄浦江贯穿全市,次长河道为苏州河,在上海境内长约53.5 km。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上海的地表水环境受到综合型有机污染的影响。全市所有河道普遍达不到规划水质目标。近年来,上海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水体质量明显好转,因此,对上海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思考,可为其他城市的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我国水污染现存问题

一、江河水污染问题。

据近期的水资源评价反映,在评价的700条河流中,水质良好的占评价河长的32.2%,受污染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6.5%。全国七大江河中,淮河、黄河、海河的水质最差,均有70%的河段受到污染。黄河、淮河、海河等中下游发生的断流现象,导致河口严重淤积; 不少中小河流由于城镇工业的超量排放污水已成为污水河。

二、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严重。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用化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排入湖泊、水库的磷、氮、钾等营养物质增加。据统计我国131个大中型湖泊中,有89 个湖泊被污染,有67 个湖水水体达富营养化程度。

三、海水入侵严重。

据调查,辽宁、河北、山东等省有70个地块发生海水入侵,总面积达1433.6平方千米,其中以烟台、大连最为严重。第五,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泥沙约50亿吨;黄河的泥沙量约为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导致黄河河床每年以10厘米速度抬高。

2、加强城市废水污染的控制

一、科学编制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好城市的近期、中期、远期水资源综合利用整体规划和水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应该具有超前性,综合考虑治水、排水、污水处理、污水回用等因素,坚持排渍、减污、分流、净化、再用的原则,按照城市水城功能区的要求和水环境容量,确定水质控制的目标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的实施方案。

二、抓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我国城市大多数属于综合性城市,居住、商贸、工业混杂在一起,城市建设欠债太多,排水系统不健全,管道质量差,且雨污合流,不利于对污水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必须与城市建设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决不能半途而废或打乱总体部署。应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和“雨污分流”的原则,建设好市政排水管网,并为污水回用预留管网空间。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区排水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衔接。

三、筹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水污染控制的骨干工程。应逐步建立面向市场的环境保护融资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和外国资本投资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水污染控制阳治理。要根据城市规模和污水水质实际情况,科学论证引进污水处理高效低耗成套工艺、技术和设备,防止出现部分处理建筑物和设备闲置的问题,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厂建设也要注重消除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工程。

四、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拜谢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永治理结合起来。

3、水污染控制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

一、面临问题日趋复杂, 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由于水源污染, 水中复杂的污染物质, 成为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与水有关城市安全问题, 也是城市水工程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包括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城市水消防工程和城市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建立维护生态安全和水质安全的水源保障体系, 对城市水源地、包括地下水的污染控制与安全防护和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应受到进, 一步的重视。

二、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新工艺新技术发展迅速新材料广泛应用。综观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 显著的特点是以生物技术、膜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主导了水和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生物处理是水和废水处理领域发展最快, 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技术。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 生物处理在脱氮除磷方面具有技术经济优势, 此外, 在受污染源水的预处理、有毒有害废水的处理, 包括铬、福、砷等重金属的转化和无害化处理, 在磷、硫、等原料的回收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在新技术新工艺迅速发展的同时, 新材料在水处理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纳滤膜和锐铁型丁纳米微粒光催化剂、采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型微生物絮凝剂等。这些药剂不仅有良好的絮凝作用而且还有缓蚀、阻垢、杀菌等作用。新型多孔轻质过滤材料、高效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大、附着性能好的徽生物载体填料也不断得到推广应用。

三、高新技术融入水污染控制领域, 水工业体系逐渐形成。现代水污染控制工程已由传统的土木工程主导型,向设备型和设备集成型转变。设备在整个工程投资中的比例不断加大, 设备集成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带动了水工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高新技术不断渗透、融入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仿真模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水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 水污染控制工程设施的设备化、集成化, 运行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 检测手段的仪表化、实时化和工程设计的模型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必然带来巨大影响。

四、服务领域不断扩展。过去, 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主要服务于3个领域, 即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和工业给排水。按照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 以及学科向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 改善水质为核心内容,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方向发展趋势, 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服务的领域已经扩展到水的社会循环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包括消防系统、中水处理和利用工程, 以及水景工程和工业给排水、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节水技术等, 这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现实状况, 也是对学科发展的必然孺求。

五、系统科学方法成为学科的重要方法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要从宏观和整体出发,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将规划、管理、经济、法律等手段与工程技术措施结合起来, 将流域水资源配工、节约用水措施, 合理的水价机制与水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结合起来, 形成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城市水系统, 应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污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回用与城市水环境质改善和景观建设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规划、统盘考虑对于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应将水源水质保护、水质预处理、净水厂内的常规和强化处理与输配水过程的水质保证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实施在污水处理厂内部, 将污水处理与污泥的减化、污泥浓缩上清液的有效利用综合在一起进行设计考虑。总之, 系统分析、综合和优化的方法, 已成为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方法论。

4、经济政策

一、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采取国家补助、地方筹措(含国内外金融组织或政府贷款)、企业合理负担的原则, 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来源;贯彻执行排水许可、增容许可和排污收费制度, 专款专用, 以扭转因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无偿使用带来的水污染严重趋势。

二、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 水设施实行企业化管理;政府投资将以股份形式控股对经营者予以规范化管理;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经营, 按成本核定收费标准, 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专款专用。

三、城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必须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市场, 择优选取竞标者, 确定合理价格, 提高工程设计、施工质量, 保证工期。积极引进适合国情的先进管理模式, 允许采用BOT 等方式, 开放部分市场, 促进水污染控制技术创新, 专用设备开发和以装备成套供货为主体的工程承包。

5、技术经济目标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建设部规划要求:到2000 年,在进一步完善市区排水管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城市水污染控制设施,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5%,其中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不低于40%;到2010年, 要实现强化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40%。在1997 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下, 我国政府决定加大投资用于加快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稳定币值。

1998年年中我国政府决定在两年内拨款1 000亿元人民币, 各级政府向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和自筹资金, 最终形成6000亿元建设资金。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28% , 城市为改善水体质量建设排水和污水处理工程176 项,总投资587亿元。1998 年我国政府已批准补助500亿元中的第一批31 亿元用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其中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工程60 项, 10.3 亿元, 占三分之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近年来组织实施的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已落实1588个工程项目(含大气、污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至1997 年底已开工建设或已竣工投用704 个工程项目, 落实资金744.5亿元。

相信在协调政策、强化管理、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后, 能较好地解决如何在保持经济较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城市水污染控制以及城市水环境将会逐步改善。

参考文献:

(1)江苏大学, 陈羿汀.浅析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缺陷与善[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刘维城.我国城市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政策[J ].给水排水,2006,4(3)高廷耀,陈洪斌,夏四清等.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思考[J ].给水排水,Vol.32 ,No.5

2006 ,1

(4)黄勇 ,我国水污染控制面临的问题和技术发展态势[J ].江苏科技学报,2006,8(5)张海生,薛东娥.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J ].环保科技,2011 年第24 期(6)武雪艳.我国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控制对策[J ].农林科技,2010年第21期

下载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控制措施

    外国语学院 14汉教 阮小桂 20140824113 我国水污染现状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 摘要:地下水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大作用,而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日渐恶化,我国的治理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研究

    工程施工对地下水的污染研究及防治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的污染不断加剧,导致许多地区饮水状况不断恶化,直接威胁人类饮水健......

    关于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分析及防护治理

    关于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分析及防护治理 柳福 2011158129 [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却在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污染......

    浅析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现状[范文]

    浅析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现状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根据......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分析—从国民经济角度摘要:我国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防治水污染变得迫在眉睫。文章简单讲述了中国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和海洋等水环境的污......

    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现状 一、正在倾斜的摇篮在地球上,居住着数以百万计的生物品系,小到细菌之类的微小生物,大至数吨重的哺乳动物以及高大的树木等。它们在这里繁衍生存,传种接代,构成了一个......

    关于地下水污染的演讲稿

    3篇关于地下水污染的演讲稿水是生命之源,是万事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有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事实上,全世界的淡水只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