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法每年反复出现的考点
行政法每年反复出现的考点、重点、难点
行政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和多部行政单行法律的颁布,行政法学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在部门法体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总体来看,行政法部分的内容是相对较为抽象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的答题难度。但是,从往年的司法考试情况来看,行政法部分实际上存在着一些相对较为固定的考点,这些考点实际上也是行政法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对这些重要考点的理解和掌握,将在相当大程度上提升我们的应考成绩。
一、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与合法问题
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与合法是不同层面的问题。相关主体所做出的行为,只有在它已经构成行政行为的情形下,才能够进而谈得上对相对人的有效、无效以及该行为的合法与违法问题。如果一个行为根本就不构成行政行为,就无所谓有效、无效以及合法、违法的问题。这个考点往往和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结合在一起,进行并行的考核。例如,1999年试卷一中的第9题。该题目设计的基本情形是:
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情形导致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①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未依法向当事人告知应予处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
②行政机关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 ③行政处罚没有法定依据;
④行政处罚不遵守法定程序。
显然,这个题目考察的是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中的行政处罚行为成立要件的问题,在答题理念上必须注意行政行为成立和行政行为合法、违法的区分。该考点在2002年试卷二中的第75题中再次出现。该题目设计的基本情形是:
刘某因超载被公路管理机关执法人员李某拦截,李某口头作出罚款200元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当场交纳。刘某要求出具书面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李某认为其要求属于强词夺理,拒绝听取其申辩。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可以拒绝
B.该处罚决定违法,刘某交纳罚款后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C.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交纳罚款后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D.该处罚决定无效,刘某可以拒绝
与1999年试卷一中的第9题相比较,该题目更为紧密地将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和前述所说理论结合了起来。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中的复议前置问题
所谓的复议前置,是指行政争议发生以后,相关人必须先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允许在未经复议的情形下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目前,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九条以及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对此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被裁决受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裁决的,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申诉后五日内作出裁决;不服上一级公安机关裁决的,可以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在2000年的试卷一第85题中,对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中的关涉纳税问题的复议前置进行了考核,在同年试卷一第83题中还涉及到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九条中的复议前置问题。
三、对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一致情况的处理 2004年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大纲行政法部分第三章第一节抽象行政行为部分有一个考点:行政规则的适用。行政规则是抽象行政行为的活动结果。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命令,构成行政规则体系。所谓行政规则的适用,是指上述行政规则在适用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处理原则。
从效力等级上来看,依照立法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适用。那么,如果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不一致的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对此,立法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和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对此做了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裁决。针对两类规章之间冲突的解决方式,是司法考试中反复考试到的一个重点。例如,1996年试卷一中的第37题就直接考试了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该题目直截了当地提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地方规章与部门规章不一致时,应当选择下列哪种做法?显然,这完全是针对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二款的。令人惊奇的是,与其完全相同的一个考题在2000年试卷一的第18题中再次出现,由此可见该考点在司法考试中的重要性。
四、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含义
行政复议机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审查后,有可能作出一个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也有可能作出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那么,什么叫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呢?对此,行诉法司法解释第七条做了说明,该条规定:复议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1.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的;2.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且对定性产生影响的;3.撤消、部分撤消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的。该解释对“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含义的说明,对于判定行政诉讼中的管辖和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有重大的意义,是司法考试中一个反复出现的考点。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显然,对“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含义的理解,就成为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管辖得以最终确定的前提。2000年试卷一中的第53题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在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方面,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显然,在对被告确定的时候,也必须准确理解“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含义。这一点,在2000年试卷一的第88题中就反映了出来。
杨某受某厂指派在本县范围内收购茶叶2万斤。厂方提供了介绍信、营业执照副本;杨某收购后未向税务机关纳税。县税务局知悉后即作出决定,杨某需缴纳增值税5000余元:杨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接受其厂的指派、与该厂是委托关系,其税款应当由厂方缴纳;县税务局未采纳杨某的意见,坚持要求杨某缴纳。请回答(1)—(6)题;
(1)在此情况下,杨某应当如何处理?()A.杨某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杨某可以先提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
C.杨某必须先经过复议,不经复议不得起诉
D.杨某可在复议与诉讼之间任意选择
(2)如果杨某提起复议申请,应以何者为复议机关?()
A.县税务局
B.县税务局所属的县政府
C.市税务局
D.县政府法制局
(3)如果复议审查认定杨某与厂方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对此复议机关应作何处理?()
A.撤销县税务局要求杨某纳税的决定
B.撤销并责令县税务局重新作出处理决定
C.直接变更县税务局行政处理决定
D.确认县税务局纳税决定违法的复议决定
(4)如果经复议后,下列什么情况下由复议机关做被告﹖()
A.复议机关维持原纳税决定的B.复议机关改变原纳税决定的
C.复议机关改变原纳税决定所认定的主要事实,但对决定内容并无改变的
D.复议机关确认原纳税决定违法的
五、依照刑法第十七条、十八条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时的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实际是新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国家赔偿法有关司法解释第一条对此作了补充说明: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实际为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对起诉后经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已执行的上列人员,有权依法取得赔偿。判决确定前被羁押的日期依法不予赔偿。从往年考试的情况来看国家赔偿法有关司法解释第一条所做的补充是一个反复出现的考点。例如,在1998年试卷一的第7题中就涉及到了这个考点。该题目的基本情况是:1995年1月5日,钱某因盗窃嫌疑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1995年6月1日,法院以盗窃罪终审判处钱某有期徒刑三年。1997年1月,经复查发现钱某犯罪时尚不满16周岁,法院根据刑法规定改判无罪,予以释放。钱某被释放后请求国家赔偿。请问:应当如何处理?在所提供的选项中,考生需要判断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是应该从1995年6月1日算至1997年1月呢?还是应该从1995年1月5日算至1995年6月1日?根据国家赔偿法有关司法解释第一条的补充,显然应该选择前者。在2002年试卷二的第76题中,该考点再次出现。该题目中设计的一个问题是: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刑罚执行二年后经审判监督程序被认定犯罪时不满14周岁而不负刑事责任,那么,国家对此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依据国家赔偿法有关司法解释第1条的规定,国家显然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1、认为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申请复议;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申请。
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7、对于有行政复议法第15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派出机关、派出机构、共同、法律法规授权的、被撤消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该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8、法律、法规规定复议为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起诉。
9、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
(二)复议机关认为需要;
(三)申请人申请,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
(四)法律规定。
10、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
11、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行政复议机关有权拒绝。
12、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收集证据。
13、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复议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在7日内依法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在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4、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否则应在7日内转送有权机关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5、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起诉。
17、根据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自然资源梭鱼权或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18、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则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完成上述行为。
19、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可要求赔偿。
20、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21、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22、赔偿义务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赔或请求人对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诉讼。(行政赔偿)
23、对没有犯罪事实或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4、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5、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26、赔偿义务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赔或请求人对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提请其上一级机关复议。复议机关应在2个月内作出决定。请求人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或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向复议机关所在地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27、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国家上年度职工的日均工资计算。
28、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中国领域要求国家赔偿的,适用[赔偿法]。
29、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的期间不计算在内。
30、对起诉后经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并已执行的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和依照刑诉法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有权依法取得赔偿。判决确定前被羁押的日期依法不予赔偿。
31、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上诉讼的,须以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
32、赔偿请求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请求涉及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案件由被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33、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可以在向赔偿义务机关递交赔偿申请后的两个月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34、行政案件原告可在起诉后至人民法院一审内庭审结束前,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35、法院对赔偿请求人未经确认程序而直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案件,在判决时应对赔偿义务机关致害行为是否违法予以确认。
36、单独受理的第一审行政赔偿案件审限为三个月,第二审为二个月;一并受理的案件审限与该西案件的审限相同。
37、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38、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39、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40、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41、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42、行政监察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
43、对下列情形,监察机关可以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
(一)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分的;
(二)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依法应当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
44、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延长的,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45、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
46、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处罚,由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裁决。警告、50元以下罚款,可由公安派出所裁决。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可由其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
47、被裁决受治安管理处罚的人或被侵害人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侯日内,可向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申诉后5日内作出裁决;不服该裁决的,可在接到通知后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篇:行政法考点
2018国考行测常识积累要点:行政法十大重要考点
在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法律知识考察频率很高,因此,考生日常积累一些重要的法律知识点也很重要,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行政法的十个重要考点,供考生们学习。
一、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公共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根据行政主体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的不同,可将行政主体划分为职权性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主体。
二、行政行为
1.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
2.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的适用性和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为标准 3.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受法律的约束程度为标准 4.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
三、行政许可的种类
行政许可的种类包括:特许;一般许可;认可;核准;登记。
四、行政许可的听证(一)听证事项
1.行政机关依职权主动听证的事项。《行政许可法》第46条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依当事人申请听证的事项。《行政许可法》第47条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二)听证程序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48条规定,听证需要遵照下列程序:
1.听证日期。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2.听证的方式。听证应当公开举行;3.案外人主持。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4.申辩、质证。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5.听证笔录的案卷排他原则。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五、行政处罚的种类 1.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类型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法定分类有:(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2.行政处罚的学理分类
根据行政处罚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声誉罚、财产罚、行为罚、人身罚。警告属于声誉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属于财产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属于行为能力罚;行政拘留属于人身罚。
六、行政处罚的适用
裁量情节,是指行政处罚机关决定是否给予、给予轻或者重以及免除处罚所依据的各种情况。1.不予处罚的情节有:不满14周岁的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2.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有: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等。
七、行政复议的范围
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有以下两个方面:
1.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对这些决定引起的争议,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这里所说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公务员法等。
2.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对这些处理引起的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处理的民事纠纷,包括乡政府和城镇街道办事处的司法助理员、民政助理员主持的调解,劳动部门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公安部门对治安争议的调解等。
八、行政复议机关
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为被申请人时的行政复议机关,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如果申请人对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依照《行政复议法》第14条的规定,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国务院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共同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对上述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不服的,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当事人不得对国务院的最终裁决提起行政诉讼。
九、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
1.国家行为,比如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抽象行政行为,比如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内部行政行为,比如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最终裁决,比如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5.刑事司法行为,比如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6.行政调解行为与仲裁行为;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9.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十、行政诉讼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被告的确认
经复议而起诉的案件,被告的确认分四种情况:
①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②复议机关改变了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就是被告。这里所说的改变,包括法律依据、事实根据和处理决定方面的任何实质性变更。
③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④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第三篇:行政法高频考点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59-1:行政复议,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当事人的申请和参加下,对被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复议决定以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59-2:对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合同,依法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但是,依法应当由商标评审委员会、专利复审委员会处理的案件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有关民事纠纷作出的行政裁决,不可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59-3: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既有权审查其合法性,也有权审查其适当性(合理性)。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0:行政复议申请人,是指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并提出复议申请的个人或单位。但在具体案件中,行使行政职权的单位或个人不能充当复议申请人。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1-1: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行政复议,须同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行政复议机构(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可以通知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第三人也可以向行政复议机构申请参加行政复议。但是,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1-2:第三人享有与申请人类似的地位:⑴可委托1至2名代理人代为参加复议;⑵在复议过程中可向行政复议机构提出意见;⑶可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有关材料(除非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⑷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复议决定的,可依法对其强制执行;⑸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2-1:具体行政行为由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的,该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为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由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作出的,由委托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此与行政诉讼的被告确定规则相同。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2-2:行政机关设立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原则上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它们才能够充当复议被申请人:①获得法定授权;②对外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③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超出法定授权种类。此与行政诉讼的被告确定规则相同。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2-3:作出有关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在申请复议时已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没有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作出撤销决定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此与行政诉讼的被告确定规则相同。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2-4:下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此与行政诉讼的被告确定规则有所不同。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3-1:以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作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该部门的本级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但存在以下三种例外情形:⑴以国税、海关、金融、外汇管理等实行中央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作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上一级主管部门;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3-1:(续上)⑵国家安全机关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但地方国家安全机关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上一级国家安全机关;⑶以地税、工商、质监等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的部门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该部门的本级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但省、自治区、直辖市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3-2:一般地,以地级以下政府(即乡级、县级、地级政府)作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上一级地方政府;但是,以地区行政公署所领导的县级政府作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该地区行政公署。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3-3:以国务院部门或省级政府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原机关;国务院的数个部门作为共同被申请人的案件,申请人可向其中任一部门提出复议申请,但复议机关仍为该数个部门。对原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起诉;也可向国务院申请裁决(该裁决是最终的,不可诉)。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3-4:以派出机关作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设立该派出机关的政府,即地区(盟)行政公署为被申请人的,复议机关是省、自治区政府;区公所为被申请人的,复议机关是县、自治县政府;街道办事处为被申请人的,复议机关是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3-5:以地方政府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作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政府,比如以县公安局在某乡设立的公安派出所为被申请人,复议机关是县公安局或县政府。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3-6:以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为被申请人的案件,复议机关是直接管理该组织的行政机关,比如海淀区人民医院对刘某作出强制隔离治疗决定,应以海淀区人民医院为复议被申请人,复议机关是管理该医院的海淀区卫生局。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4:①派出机关、②地方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③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充当复议被申请人的案件以及④对被撤销行政机关作出的行为或者⑤对共同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案件,申请人也可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政府提出复议申请,若该县级政府不能作为复议机关的,应在7日内转送复议机关。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5-1:申请复议期限,是指复议申请权的存续期限;若超过申请复议期限而申请复议,且无正当理由的,复议机关应当决定不受理。申请复议期限是60日,但法律规定超过60日的除外(若法律规定的申请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仍为60日)。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5-2:申请复议期限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算,但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而申请复议的,自该行政机关履责期限届满之日起算(但若申请人在紧急情况下请求履行保护职责,该行政机关不履行的,可立即申请复议)。申请人是否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由被申请人提交证据材料证明。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5-3: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6:申请人申请复议,可书面申请,也可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①申请人的基本情况、②复议请求、申请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③申请复议的日期。该当场制作的复议申请笔录,应交申请人核对或向申请人宣读,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7-1:复议申请收到后,行政复议机构应在5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表述不清楚的,可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其中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申请,还应告知申请人复议机关是谁。除上述外,复议申请自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7-2: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应予受理:①属于复议范围;②申请人明确,且具有申请资格;③被申请人符合规定;④属于收到申请的行政机关管辖;⑤有具体请求和理由;⑥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⑦其他复议机关尚未受理同一申请,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体就同一事实提起的行政诉讼。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7-3:申请人就同一事项向数个有权受理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由最先收到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受理;同时收到行政复议申请的,由收到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在10日内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在10日内指定受理机关。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8:相对人依法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该相对人可以对该不受理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请求上级行政机关处理;上级行政机关可以先行督促复议机关受理;经督促仍不受理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受理,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受理。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9-1:行政复议机构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当由2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参加。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9-2: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行政法司考高频考点之169-3: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实地调查核实证据;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考点170-1:复议机构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或集体讨论通过后,作出复议决定。
考点170-2:复议审理期限,是指自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至复议决定作出之日;补正申请材料、鉴定、现场勘验、协商确定或指定复议机关以及复议中止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考点170-3:复议审理期限为60日,但是法律规定少于60日的除外;情况复杂案件,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延长期限最多不超30日),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考点171:行政复议申请撤回,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撤回;②申请人自愿要求;③经行政复议机构同意。复议申请一旦依法撤回,会导致下列后果:①复议终止;②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复议申请,但申请人能够证明撤回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考点172:复议期间,被申请人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终止:①申请人依法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②申请人申请复议后,因申请人同一违法行为涉嫌犯罪,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改变为刑事拘留或刑事扣押的。
考点173: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达成和解以终止复议审理,须具备下列条件:⑴实体条件:①和解出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自愿;②和解内容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③就裁量行政行为的适当性、行政赔偿、行政补偿纠纷进行和解。⑵程序条件:④和解在复议决定作出之前达成;⑤以书面达成;⑥经复议机构准许。
第四篇:关于项目部反复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于项目部反复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我项目部不正确佩戴安全帽、脚手板工作层未满铺边。脚手架外围密目网未挂牢、施工现场材料堆放不整齐等常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如下措施:
1、对不正确使用安全帽的民工进行了安全教育,加强自我保护能力,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遵守场规场纪、树立安全生产从我做起的思想。如再次发现没戴好安全帽,每人每次罚款10元,由各工种班长负责落实。门卫加强管理没有戴好安全帽者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2、加强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操作,对首层工作层下面一层及隔四层再增设一层脚手板必须满铺,同时外架外面必须用密目网张挂封闭严密,按16#铁丝扣扣牢固,不能留缝隙。架子班长应合理安排本班工作,经常检查外脚手架和预留洞口的防护,发现此项隐患及时整改,如下次还是发现隐患项目部将采取对架子班组进行经济处罚。
3、对现场材料堆放不整齐。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各班组召开会议并进行安全教育,各班组拆下来的材料要分类堆放整齐,并标识做到文明施工、工完场地清,现场整理由帅武和熊爱文负责在两天内整改到位。
第五篇:2012年李佳总结行政法必考考点(范文模版)
2012年李佳总结行政法必考考点
(一)口头问题总结
1.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3.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申请人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当场制作行政复议申请笔录交申请人核对或者向申请人宣读,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4.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复议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可以口头委托。口头委托的,行政复议机构或法院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
5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
6.诉讼中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
7.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作出裁定,裁定应当写明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情况紧急的,可以将中止执行的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或者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但应当在口头通知后10日内发出裁定书。
8.赔偿请求人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委员会记入笔录。
9.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有权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收费问题总结
1.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
4.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
5.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6.行政复议鉴定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
8.证人、鉴定人因出庭作证或者接受询问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鉴定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9.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
任何费用。
10.查封、扣押的物品需要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11.代履行的费用按照成本合理确定,由当事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2.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人民法院以划拨、拍卖方式强制执行的,可以在划拨、拍卖后将强制执行的费用扣除。
身份问题总结
1.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出示证明其身份的证件。
2.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4.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5.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6.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
7.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8.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9.调查取证时,行政复议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10.勘验现场时,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
1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视为总结
1.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2.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申请,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3.被申请人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应当向有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法律文书而未送达的,视为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
5.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行政复议机构可以自收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通知应当载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
无正当理由逾期申请书不补正的,视为申请人放弃行政复议申请。
6.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7.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
8.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被诉机关或者其他有义务协助的机关拒绝人民法院向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核实的,视为委托成立。
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被告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一)根据原告的请求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二)采取相应的补救、补偿等措施;
(三)在行政裁决案件中,书面认可原告与第三人达成的和解。
10,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11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签名盖章总结
政府和法院盖章
1.行政处分决定书,2.国务院部门、地方政府反馈的对行政法规的书面意见,加盖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办公厅(室)印章
3.普通程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4.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5.行政许可证件
6.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
7.行政复议决定书
8.行政复议调解书
9.再审裁定
10.赔偿请求人当面递交申请书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
11.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作出决定,应当制作国家赔偿决定书,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12.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名,加盖行政机关的印章,并注明日期。执法人员盖章
1.当场处罚
2.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由经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
3.治安管理询问笔录,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4.治安管理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的,人民警察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5.治安管理处罚扣押的物品清单由调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6.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笔录
7.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当有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者盖章。
8.现场笔录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
9.审判人员应当制作勘验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在场人签名。
当事人和其他人签字或盖章
1.行政处罚听证笔录
2.行政许可听证笔录
3.治安管理询问笔录,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4.治安管理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的,人民警察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5.治安管理处罚扣押的物品清单由调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6.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书
7.申请人口头申请行政复议,当场制作行政复议申请笔录交申请人核对或者向申请人宣读,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8.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
9.诉讼授权委托书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10.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当有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者盖章。
11.证人证言应有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等方式证明;
12.鉴定结论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
13.现场笔录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
14.外文书证或者外国语视听资料,由翻译机构盖章或者翻译人员签名。
15.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16.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签名或者盖章,注明提交日期。
17.赔偿请求人向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口头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填写《申请赔偿登记表》,由赔偿请求人签名或者盖章。
18.代履行完毕,行政机关到场监督的工作人员、代履行人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人数问题总结(2人)
1.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2.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3.调查取证时,行政复议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被调查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行政复议人员的工作,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4.对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应当由2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接受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情况。
5.行政机关实施检验、检测、检疫,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测、检疫。
6.行政复议机构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当由2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参加。
7.行政许可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8.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行政处罚听证,也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1至2名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
9.行政强制措施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