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分析

时间:2019-05-14 02:0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分析》。

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分析

㈡成全善良 李文勇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战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阅读训练 一.填空。

1、“一片好意”,还可以说是一()好意。

2、“一个生病的朋友”,还可以说是一()生病的朋友。

3、“一直站着”还可以说是()站着。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看望——()痛楚——()避免——()三.“车上早就人满为患”的意思是()A.车上的人刚好坐满。B.车上的人特别多。C.因为上来这些人而使车上人特别多。

四.“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个善良指的是()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的善良。A.让座女孩B.老人C.女儿D作者 五.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横线画出来。六.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把这句话写在下面。七.从女儿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对父亲的爱。八.填空。

因为()我们可以说小姑娘是一个()的小姑娘。因为()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的女儿。因为()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的老人。

知识积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善良是人类智慧的第一章。——【美】杰弗逊习作链接

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善良是 善良是 善良是

㈢笑 冰心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过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阅读训练

一.写出四个带有“想”字的四字词语。二.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兀自()绾起()潺潺()

三.笑有很多种,请你在下面写出五种类型的笑。四.“三个笑容”指的是哪三个笑容? 五.作者是在什么时候站在窗前的?()A.白天B、傍晚C.夜晚

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请打“√”

1、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

2、映着月儿,似乎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3、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4、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

七.哪两个自然段是回忆性的文字,这两段内容有什么共同点? 知识积累

下面的句子写得很美,读一读。

(1)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2)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

(3)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习作链接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或许是妈妈宽容的微笑,或许是老师鼓励的笑容,或许是奶奶慈祥的笑容留在你记忆的深处,请你描述一段令你难忘的笑容。㈣爱的诠释 争平

在美国芝加哥的西北角.有一个叫罗爱德的小镇。几个月前,该镇的教育主管部门为镇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教师举办了一次大型摄影展览、展出的都是教师以女儿为主人公的生活照片。出人意料的是,从美国各地来了2800多名记者,打破了美国个人摄影展采访人数的历史(纪记)录。2800多人要吃要住,使得这个只有4000余人的小镇上大部分家庭成了临时的旅(馆管)。

女教师名叫露易丝,今年46岁,自1991年起她一直在当地小学任教。她长相平平,与众多的平民百姓一样,她曾经失业,还有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困难而与丈夫吵架,曾经生病住院两个星期,也曾经举债度日。但她与众不同的,就是坚持每天给女儿詹妮照一张相,从女儿出生到20周岁,足足照了20年,照了7300多张。她把这项活动称为“女儿每天都是新的”。展览馆共有八层展厅,全部用于这次展览。八层展厅被分隔成宽3.5米、长1500多米的展道,全都桂着詹妮的照片,从她出生到20周岁,以时间为(序叙),一张连着一张。每张照片的规格都是一样的:高23厘米,宽20厘米,下面则写着拍摄时间和简要的文字说明: 今天,詹妮呱呱哭着来到了人间; 今天,詹妮在妈妈怀里吃奶; 今天,詹妮会笑了;

今天,詹妮发烧竟然达到38℃; 今天,詹妮会喊爸爸妈妈了; 今天,詹妮跟着妈妈上幼儿园„„

据说,为了坚持不问断地拍摄,露易丝很少离开女儿詹妮,万不得已,她就请人(代带)劳。20年间,她先后请丈夫和詹妮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13人帮忙照了43张。平心而论,这些照片,从拍摄技术到画面内容,都很平淡或平凡,甚至有千篇一律的弊病,比如詹妮在襁褓中的照片有110多张,坐童车的有90多张,躺着睡觉的有70多张,吃奶的有60多张,在浴缸洗澡的有50多张,吃饭的有1500多张,看书的有140多张,打球的有90多张„„(),就是这些平凡之至的照片轰动了整个美国,让全世界为之感动,()它体现了露易丝对女儿詹妮永恒无私的爱。去年,露易丝因此被评为优秀教师。

永恒就是美丽,执著就是艺术,平凡造就伟大。这是人们对露易丝这种做法的崇高评价。露易丝的伟大,在于她能够把众人都能够做却不屑于做的事,不但认认真真做了,()一做就是20年。阅读训练

一.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非常平凡,没有名气。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判断题总结

五年级上册判断专项训练 班级:

姓名:

1.《窃读记》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从放学赶到书店到晚上离开的读书经历。()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访谈录,“小苗”是小学生,“大树”是台湾著名的作家林海音。()

3.《走遍天下书为侣》以问句开头引出作者的观点——带上很多书环游世界。()

4.《我的“长生果”》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两篇课文的标题都含有比喻义。“长生果”比喻的是“书”。5.《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三篇课文都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某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上。()6.《梅花魂》写了外祖父三次落泪,三次的起因不同,所表达的感情是相同的。()

7.《古诗词三首》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家乡深深地思恋与热爱。()

8.《梅花魂》和《小桥流水人家》两篇课文都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9.《梅花魂》这篇课文主要就是向人们介绍梅花的品格和特点。()10.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都与“思乡”的情感有关。()11.《梅花魂》一课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12.《小桥流水人家》的题目中包含着作者写作的先后顺序。()

13.《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每个自然段基本讲了一个意思,整体上看又从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介绍了鲸的知识。()

14.“举例子”就是把人们不熟悉的或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进来说明的方法。()

15.《新型玻璃》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用途,再介绍特点。()16.《松鼠》和《假如没有灰尘》都运用了总起——分述的手法布局谋篇。()17.鲸的形体像鱼,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的,用乳哺育幼鲸,所以属于鱼类。()

18.第四单元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的,都是饱含人生哲理的故事。()

19.《落花生》和《珍珠鸟》两篇课文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20.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鱼”加引号表示有特殊的含义。()

2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点明了课题,并揭示了文章的中心。()22.“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了。”这句话是个比喻句。()

23.《落花生》一课时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顺序写的。()

2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个题目是点明作者写作意图的一句话。()25.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是怕被管理员看见。()26.传说是仓颉创造了汉字。()

27.最早的汉字刻在竹板上,叫做“金文”。()28.清朝一位学者最早发现并开始研究甲骨文。()29.《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四篇课文围绕“母爱”这个主题,讲述了四个感人至深的故事。()30.“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31.“他疾步走到那里。”和“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这两句话中加点字“疾”字的意思不同。()32.《地震中的父与子》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课文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

33.《圆明园的毁灭》用大量篇幅描绘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只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毁灭的过程,这样写重点不突出。()

34.《狼牙山五壮士》和《难忘的一课》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35.《最后一分钟》倾诉了作者“澳门回归祖国最后一分钟”这一特殊时刻的思绪。()

36.“勇往直前、前仆后继、力挽狂澜、舍生取义”这些成语都是褒义的。()37.《七律·长征》这首诗的首联总结全诗,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部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38.《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全文主要是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写的。()39.《青山处处埋忠骨》“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篇文中里指毛岸英的烈士遗体。这篇文章通过大量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作为父亲的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情怀。()

40.《青山处处埋忠骨》呵呵《毛主席在花山》两篇课文突出的特点都是善抓细节,通过动作、神态、外貌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突出特点。()

第三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重点课文阅读理解

【一】《落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赞美 花生 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 的经1.这段话出自《落花生》。这篇文章以()为线索,依次写了、、、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进行对比。

3.“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用的人”指什么?“体面”是什么意思?体会句子的意思。

“有用的人”指 体面: 整个句子的意思:

4.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一写。5.在当今竞争的社会里,你是想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呢?还是想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

【二】《钓鱼的启示》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

……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小心翼翼:

2、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

沮丧()严格()抉择()告诫()

3、“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句中的“鱼”在文中指的是()A、这里的“鱼”是指除了鲈鱼之外的鱼,比如:鲤鱼、带鱼、金鱼等 B、这里的“鱼”是指比这条鲈鱼还要大、还要漂亮的鲈鱼 C、这里的“鱼”是指诱惑人的财物、名利……

D、这里的“鱼”是指美味的鲈鱼

4、从这段话中找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原因:

5、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3分)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有没有类似的道德抉择的时候,说说你是怎么做的(4分)

【三】《地震中的父与子》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 真的是你吗 是我 是爸爸 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我爸爸活着()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发生什么,你()会和我在一起!”

筋疲力尽:

1、给文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给文段中的括号加上关联词语。

3、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7、从以上描述,看出父亲怎样的品质?

【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我有个 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 巴迪 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 我还有个 的父亲 他总是皱着眉头 说 这个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qí tú)。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了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jǐn shèn)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解词:

歧途: 断言: 谨慎:

2、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4、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父母对“我”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分别是

7、请你说说你对“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的理解。

8、父母亲对“我”的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其原因是():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B.父亲欣赏诗的水平比母亲高。C.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五】《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的();有象征着()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建造的,如(),()。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着中外();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的境界里。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2、按原文在()内填写恰当词语,在[ ]内填写关联词语。园内景物分为哪几类?

3.园中的哪些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4.园中的哪些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5、文中画“ ”的句子是,在文中的作用是

6、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7、第二段话的结构是什么。

8、对下面句子,通过加点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9、看着现在的圆明园已经变成废墟,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

《窃读记》

(一)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用“△”标出“我”进书店时动作的词语,想想可以换一个什么字,换字后意思是否和原意一样?

2、哪几句话是作者心里想的句子,请用“_”画下来。

3、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4、请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

(二)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

合上书,嗯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照样子,写词语。

(1)依依不舍

(2)舒舒服服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支撑(chēn chēng)(2)暂时(zàn zhàn)(3)智慧(zì zhì)

3、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走遍天下书为侣》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欣赏()(2)忽略()(3)思考()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3、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他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4、列出你最喜欢看的书的目录。(10种)《梅花魂》

(一)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 外公哭了 外公哭了 老人总是摇摇头 长长地叹一口气 说 莺儿 你还小呢 不懂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颇负盛名:

(2)王孙:

2、填空。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的其他两句是()

(2)此段中运用的古诗表达了的感情。

3、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4、外祖父认为“我”小,不懂什么?

(二)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R,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在怎样的境遇里,()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墨梅(mî mù)(2)秉性(bǐng bǐn)(3)境遇(jìng jìn)

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这段话中的“她”指的是()A、妈妈 B、作者 C、外祖母 D、梅花

4、联系上下文,说说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哪些地方。(用文中的话作答)

5、作者不仅仅在赞颂梅花,更重要的是通过梅花的精神品质来赞颂()A、中国人的气节

B、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C、中华民族的精神

D、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秉性

6、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民族涌现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想想学过的历史或课外阅读,你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鲸》

(一)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2、文中把鲸与()等动物进行比较;还列举了不少数据,如();通过这些具体描写我们体会到了()。

3、仿照这段的写法,试着写某种事物的特点。

(二)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zhǎng cháng)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院 园)里的喷(pēn pân)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 就要)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pēn pân)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用“√”选出括号里的正确答案。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鲸用()呼吸,它呼吸时(),就像()一样。(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水柱()。须鲸的水柱是(),齿鲸的水柱是()。

3、语段已用“∥”分成两层,请写出层意。《新型玻璃》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无影无踪(zōng zhōng)(2)隐身人(yǐn yǐng)(3)临街(lín líng)

(4)玻璃(lí li)

2、填空。

此段写的是(“

”)玻璃,文中还向我们介绍了

、、三种玻璃,它们分别能起到;

;的作用。

3、本文是一篇

文,在介绍这些玻璃时,作者运用了

、等多种说明方法。

《钓鱼的启示》

(一)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

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2、这段话主要写了:

3、当我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我想什么?

4、从这段话中找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原因:(二)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是指什么?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父亲让我放掉鱼和我后来成为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

《落花生》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

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3、用“要„„不要”写一句话。

4、说说你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理解。

5、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 《地震中的父与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 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 真的是你吗

是我 是爸爸 我的儿子

1、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再来阻挡他?

3、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4、当儿子听见父亲的声音时,当父亲听见儿子的声音时,他们分别会想什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 巴迪 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 他总是皱着眉头说 这个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了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为什么“我”会觉得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3、填空:

无论来自母亲的 还是父亲的,其实都是

(二)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

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这篇课文选自《 》

2、双引号的作用是:

3、“它们”是指什么?

4、“生活的小船”是指什么?

5、请你说说你对“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的理解。《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介绍了圆明园的哪几种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采用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画线句可以换成“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吗?为什么?

《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五壮士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的声音”?

3、文中表现声音大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英雄气概的词语是________。

4、加点的“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 《开国大典》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场面,作者按______________顺序,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2、文中“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是__________句,用________________比喻广场上的人群,把__________比作海上的波浪。

第五篇: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最后一分钟》教案.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1.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珍珠鸟》教学设计3.doc 《珍珠鸟》教学设计2.doc 《珍珠鸟》教学设计1.doc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3.doc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2.doc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1.doc 《有趣的汉字》教案.doc 《学会看病》教案3.doc 《学会看病》教案2.doc 《学会看病》教案1.doc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3.doc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2.doc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1.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4.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3.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2.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1.doc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3.doc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2.doc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1.doc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doc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doc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1.doc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2.doc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1.doc 《我爱你,汉字》教案.doc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3.doc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2.doc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1.doc 《松鼠》教学设计3.doc 《松鼠》教学设计2.doc 《松鼠》教学设计1.doc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案.doc 《窃读记》教学设计3.doc 《窃读记》教学设计2.doc 《窃读记》教学设计1.doc 《七律·长征》 教案2.doc 《七律·长征》 教案1.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案3.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案2.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案1.doc 《难忘的一课》 教案3.doc 《难忘的一课》 教案2.doc 《难忘的一课》 教案1.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3.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2.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1.doc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3.doc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2.doc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1.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3.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2.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1.doc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3.doc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2.doc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1.doc 《开国大典》 教案3.doc 《开国大典》 教案2.doc 《开国大典》 教案1.doc 《鲸》教学设计3.doc 《鲸》教学设计2.doc 《鲸》教学设计1.doc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3.doc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2.doc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1.doc 《桂花雨》教学设计3.doc 《桂花雨》教学设计2.doc 《桂花雨》教学设计1.doc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doc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doc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doc 《斗笠》第二课时 教案.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3.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2.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doc 《慈母情怀》教案3.doc 《慈母情怀》教案2.doc 《慈母情怀》教案1.doc 《遨游汉字王国》教案.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3.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2.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1.doc

下载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

    课文阅读片段: 片段一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

    五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句子理解

    五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句子理解 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1、《窃读记》 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最终定稿)

    语文的阅读理解考察的主要是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但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成为文章的主人角度来思考问题时,就真正的懂得文章的优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

    2017年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017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一)《三峡》(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

    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

    人教开国大典版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精品课程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

    五年级语文课内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课内阅读(一)《师恩难忘》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

    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一、《草原》 1、毯tǎn绿毯、地毯渲xuàn—渲染、渲腾勒lè —勾勒、勒索吟yín——低吟、吟诗 迂yū —迂回、迂阔襟jīn—衣襟、襟怀蹄tí——马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