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时间:2019-05-14 20:1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第一篇: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第二篇:爸爸请回答预测题: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爸爸请回答预测题: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第三篇:实验一 萃取分离

实验一 萃取分离

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的目

(1)了解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乳化及破乳化。(2)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选择及各项操作。

二、基本原理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一种操作。

例:将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有机化合物就在两液相之间进行分配。在一定温度下,此有机化合物在有机相中和在水相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即所谓“分配定律”。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以乙醚从醋酸水溶液中萃取醋酸为例来说明实验步骤。1.一次萃取法

①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ml冰醋酸与水的混合液放入分液漏斗中,用30ml乙醚萃取。②用右手食指将漏斗上端玻塞顶住,用大拇指及食指中指握住漏斗,转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蜷握在活塞柄上,使正当过程中,玻塞和活塞均夹紧,上下轻轻正当分液漏斗,每隔几秒针放气。

③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当溶液分成两层后,小心旋开活塞,放出下层水溶液于50ml三角烧瓶内。

2.多次萃取法

①准确量取10ml冰乙酸与水的混合液于分液漏斗中,用10ml乙醚如上法萃取,分去乙醚溶液。

②将水溶液再用10ml乙醚萃取,分出乙醚溶液。③将第二次剩余水溶液再用10ml乙醚萃取,如此共三次。

比较萃取效果。

四、操作要点和说明

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是水溶液中物质的萃取,最常使用的萃取器皿为分液漏斗。

1、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仔细检查:玻璃塞和活塞是否紧密配套。然后在活塞孔两边轻轻地抹上一层凡士林,插上活塞旋转一下,再看是否漏水。

2、将漏斗放于固定在铁架上的铁圈中,关好活塞,将要萃取的水溶液和萃取剂(一般为溶液体积的1/3)依次从上口倒入漏斗中,塞紧塞子。

3、取下分液漏斗,用右手撑顶住漏斗顶塞并握漏斗,左手握住漏斗活塞处,大拇指压紧活塞,把漏斗放平,旋转振摇,振摇几次后,将漏斗的上口向下倾斜,下部的支管指向斜上方(朝无人处),左手仍握在活塞支管处,用拇指和食指旋开活塞放气(释放漏斗内的压力),如此重复几次,将漏斗放回铁圈中静置,待两层液体完全分开后,打开上面的玻璃塞,再将活塞缓缓旋开,下层液体自活塞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切记!)将水溶液倒回分波漏斗,再用新的萃取剂萃取。如此重复3-5次。

注意

(1)分液时一定要尽可能分离干净,有时在两相间可能出现一些絮状物,也应同时放去(下层)。

(2)要弄清哪一层是水溶液。若搞不清,可任取一层的少量液体,置于试管中,并滴少量自来水,若分为两层,说明该液体为有机相,若加水后不分层则是水溶液。

(3)在萃取时,可利用“盐析效应”,即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以降低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萃取效果。水洗操作时,不加水而加饱和食盐水也是这个道理。

(4)在萃取时,特别是当溶液呈碱性时,常常会产生乳化现象。这样很难将它们完全分离,所以要进行破乳,可加些酸。

4、萃取溶剂的选择要根据被萃取物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离开。所以最好用低沸点的溶剂。一般水溶性较小的物质可用石油醚萃取。水溶性大的物质可用苯或乙醚;水溶性极大的物质可用乙酸乙酯。

5、分液漏斗使用后,应用水冲洗干净,玻璃塞和活塞用薄纸包裹后塞回去。

五、思考题

1、影响萃取法的萃取效率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选择好溶剂?

2、使用分液漏斗的目的何在?使用分液漏斗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3、乙醚作为一种常用的萃取剂,其优缺点是什么?

第四篇:淀粉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实验与总结

第一章

1.1 简介

1.1.1 淀粉

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体,通式是(C6H10O5)n,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化学式是(C12H22O11),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贮存在种子和块茎中,各类植物中的淀粉含量都较高。

淀粉可分为直链淀粉(糖淀粉)和支链淀粉(胶淀粉)。前者为无分支的螺旋结构; 后者以24~30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首尾相连而成,在支链处为α-1,6-糖苷键。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这并非是淀粉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reaction),而是产生相互作用(interaction),而是淀粉螺旋中央空穴恰能容下碘分子,通过范德华力,两者形成一种蓝黑色错合物。实验证明,单独的碘分子不能使淀粉变蓝,实际上使淀粉变蓝的是碘分子离子。

本实验的检测方式则利用了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的特点。1.1.2 淀粉废水的产生

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纺织、造 纸、医药等行业。而在淀粉生产中会排放大量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其 COD 浓度几千甚至上万,BOD 浓度也有几千,SS量也较高。如将废水直接排放,不仅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力求研究出一种快速、高效、低能耗的淀粉废水处理工艺。1.1.3 淀粉废水的处理方式

对于淀粉废水的治理,由于其污染物浓度高,危害大的特点,所以普通的化学治理方法难以达到很好的治理效果。目前对于淀粉废水的处理研究广泛采用生物治理方式,其技术方案大致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法和好氧生物处理法。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续前面所提到的厌氧生物处理法和好氧生物处理法,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两种方式的应用特点。(1)厌氧生物法

厌氧法处理淀粉废水,其最终产物是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可作为能源回收利用;剩余污泥量少且易于脱水浓缩,可作为肥料使用;处理工艺运转费用低。在当前能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该方法作为一种低能耗,可回收资源的处理工艺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厌氧发酵法处理淀粉废水主要有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流化床(AFB)、厌氧接触法(ACP)、两相厌氧消化法(TPAD)和厌氧滤池(AF)等。(2)好氧生物法

同厌氧生物法相比,好氧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能力强、出水水质好、占地少的优点,因此被当前各国广泛应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好氧生物处理法的净化机理和曝气原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使好氧生物处理法在设计和运行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革新,特别是在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厌氧法相比,好氧生物法在处理淀粉加工废水方面有许多不足之处,例 如需要充氧、动力消耗大、无能量回收、微生物所需营养多和污泥量大等适合处理低浓度的有机废水。而淀粉废水的 COD 一般较大,所以在淀粉废水的处理中单独应用的较少,主要是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氧化塘法和 SBR 法。在淀粉加工废水的处理中,好氧生物处理一般用作后续处理。

1.3 实验目的与意义

1.3.1 实验目的

(1).掌握微生物分离和筛选的基本方法及技术(2).巩固微生物实验操作的能力 1.3.2 实验意义

淀粉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高,危害大,普通的化学治理方法又难以达到很好的治理效果,如果任其肆意泛滥,势必影响到生态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长远来看这更会影响到我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淀粉废水问题俨然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如此对其治理也更加是任重而道远。目前对于淀粉废水的处理研究广泛采用生物治理方式,但多种方案都有一定的欠缺之处,一直没有一个完善合理的办法来解决淀粉废水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去深入学习并领悟对其处理的方案及过程。

微生物方法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非常可观的前景,所以对于每一个环境工程专业的同学接触同微生物分离与筛选有关的实验都是有重要价值,无论是对于理论的理解,对专业的认识,还是对实践的把握都是有着深刻意义的。

第2章

实验的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500ml烧杯*1,500ml锥形瓶*1,250ml锥形瓶*1,培养皿*10,试管*5,1ml移液管*1,10ml移液管*1,酒精灯*1,加热套*1,棉塞,棉绳,报纸若干。2.1.2实验药品

活性污泥,(NH4)2SO4 5g,KH2PO4 5g,淀粉5g,蛋白胨1.5g,牛肉膏3g,琼脂8g,蒸馏水400ml,(盐酸,氢氧化钠适量)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原理

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而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合物,葡萄糖不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合物。能分泌淀粉酶的菌落能在周围形成淀粉圈,从而通过碘液即可筛选出淀粉酶产生菌。

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初筛、复筛等过程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初筛是对所得的纯种进行检测。由于淀粉酶是胞外酶,在分离培养基中加适量可溶淀粉通过平板透明圈法来检测淀粉酶产生菌。筛选透明圈比值大的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2.2.2 实验步骤

1.固体淀粉培养基(周二)

固体培养基(NH4)2SO4

5g,KH2PO

45g,淀粉5g,蛋白胨1.5g,牛肉膏3g,琼脂8g,蒸馏水400ml,pH 7.0—7.5放于烧杯在加热套上加热,待瓶中颗粒完全融化后停止加热并倒入锥形瓶(500ml)然后用棉塞塞住瓶口,再用棉绳系好。试管、培养皿、移液管、锥形瓶一同高压蒸汽灭菌。2.培养(周三)

取5支试管(无菌),用移液管(无菌)吸取1mL活性污泥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后即为10-1,再用无菌移液管吸取10-1的菌悬液1mL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即为l0-2稀释液,照此方法分别制成l0-3~l0-5的稀释液。将10-1~10-5稀释液1mL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用对应的移液管按浓度顺序依低到高分别往培养皿中各加1ml菌液,并标注对应的标签为10-1~10-5,在无菌条件下往各个培养皿中加入加热后适当温度的培养液,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可适当延长)。3.初筛(周四)

制作两个平板,在长出的菌落中,找出独立菌株并滴加碘液,挑取有淀粉水解圈的单菌落,在两个平板进行划线并培养24h(37℃)(时间可调整)。4.复筛(周五)

两个平板初筛菌株在同一块平板上分别划线培养,培养72h(37℃)(时间可调整)。5.精筛(周一)

用滴加碘液的方式挑选出最佳菌株 6.菌种鉴定(周二)

最后通过观察筛选到的菌株的菌落大小、形态,颜色及革兰氏染色等情况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以上内容为原定步骤,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条件变化情况,个别细节会有所改动,下文将说明)

第3章

实验过程与结果

3.1 实验过程

按照试验设计步骤的大方向进行试验,个别细节有所改变,具体过程及试验时间如下:

(1)配置固体淀粉培养基(周二)

固体培养基(NH4)2SO4 5g,KH2PO

45g,淀粉5g,蛋白胨1.5g,牛肉膏3g,琼脂8g,蒸馏水400ml,pH 7.0—7.5放于烧杯在加热套上加热,待瓶中颗粒完全融化后停止加热并倒入锥形瓶(500ml)然后用棉塞塞住瓶口,再用棉绳系好。试管、培养皿、移液管、锥形瓶一同高压蒸汽灭菌。(2)培养(周三)

取5支试管(无菌),用移液管(无菌)吸取1mL活性污泥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后即为10-1,再用无菌移液管吸取10-1的菌悬液1mL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即为l0-2稀释液,照此方法分别制成l0-3~l0-5的稀释液。将10-1~10-5稀释液1mL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用对应的移液管按浓度顺序依低到高分别往培养皿中各加1ml菌液,并标注对应的-1-5标签为10~10,在无菌条件下往各个培养皿中加入加热后适当温度的培养液,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培养24h后取培养基进行观察,并无明显菌落生成。

(3)初筛(周五)

经48h培养后已经有较多菌株生成,通过滴加碘液选取几株长势较好,水解圈较大的菌株(图一)

制作两个平板,在长出的菌落中,滴加碘液选取的菌株挑取出来,在两个平板进行划线并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72h。

(5)复筛(周一)

选取两个平板中经初筛后长势较好的菌株(图二)在同一块平板上分别划线,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h。

3.2 实验结果

菌种鉴定(周二)

最后通过革兰氏染色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鉴定。染色后的显微观察图(图三)

最终观察发现该菌落为白色湿润,易挑取。革兰氏染色后的显微观察为红色杆状菌体。

6

经过此次实验,本组同学成功地筛选和分离出了一株淀粉降解菌,即在淀粉培养基内的该菌株附近有明显的水解圈,且经碘液检测水解圈内的淀粉已经水解。同时本组采用的方法有简便、易行、快速的优点。

通过对整个环境处理方式的观察,废水处理工艺技术越来越向着多种技术组合为一体的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将其他物理、化学法同生物法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往往具有效率高,运行好等诸多优点。可以看出,环境废水处理正朝着综合、系统、高科技的方向发展,不仅对于淀粉废水,甚至对于整个工业的发展都是是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其意义十分深远。

但是,对废水的治理毕竟还只是一种被动的环境保护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和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在淀粉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中,应尽量优化原料的使用和加工的手段,从污染源头削减产污量,使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最终实现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

个人体会与建议

以下是本人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思考总结:

1.固体培养基配方中琼脂的成分偏低,造成培养基凝固性差,给划线培养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2.没有设置关于降解菌对淀粉降解能力测定的实验环节,未能取得有说服力的实验数据。

3.实验操作水平不高,影响实验效率。

4.理论知识及实验经验缺乏,不能准确预计菌落生长所需的时间。

个人体会

本次实验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和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环境微生物,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及观察菌落形态、染色并镜检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的过程。

这是一个综合的技术训练,通过这次训练,让我对环境微生物的作用的理解更为加深了,而且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

建议

如果条件允许希望可以优化实验设施,改善实验条件

第五篇:稠油四组分分离学生实验讲义

实验一

(二)柱层析法分离稠油中的四组份

实验目的:

1、了解复杂物质的柱层析分离分析方法;

2、掌握柱层析分离稠油四组分的操作;

3、复习过滤、旋转蒸发等操作步骤。实验意义:

稠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非常规烃类资源,按照极性可分为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四个组分。对稠油的研究首先要将其分成上述四个组分,再通过各种检测手段(IR、EL、GCMS、HNMR等)进行分析。

柱层析技术又称柱色谱技术,是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经多次反复分配平衡后,最终将组分分离的方法。

本实验通过稠油四组分柱层析方法分离,使学生掌握使用柱层析分离稠油四组分的实验方法和操作。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旋转蒸发仪、循环水式真空泵、索氏提取器、冷凝管、电热套、超声波清洗器、分析天平、25mL小烧杯、250mL平底烧瓶、滴管、玻璃棒、分离柱、洗耳球、长颈漏斗、11cm定性滤纸

试剂:中性三氧化二铝(100~200目)、正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以上均为AR)、石英砂

实验步骤:

一、分离前准备

1、活化氧化铝

取中性氧化铝(100-200目)若干于瓷坩埚中,置于马弗炉,400-450℃煅烧6h;取出后放至干燥器中泠却至室温,加入1%(按氧化铝质量计)的蒸馏水,剧烈摇晃10min至混合均匀,干燥器中过夜备用。

2、溶解油样

取0.5g-0.6g油样于250mL平底烧瓶中,用80mL正己烷溶解,盖好盖子超声15min,静置十分钟。

3、准备四个250ml平底烧瓶贴上标签称重备用。

二、过滤与抽提

1、过滤油样

将滤纸折为菊花状,过滤之前准备好的油样。

2、抽提组分

将滤纸放入索氏抽提器,滤液中加入正己烷至液面高于电热套加热边缘;打开电热套至沸腾,抽提至抽提器中液体澄清为止,得到三组分溶液;取一烧瓶加入氯仿90ml,打开电热套至沸腾,抽提至抽提器中液体澄清为止,得到沥青质溶液。

三、柱层析分离三组分

1、填装柱子

层析柱中填充约20cm高活化好的氧化铝,敲打柱子5min至填充的氧化铝变实,铺上一层石英砂防止被冲开。

2、柱层析分离三组分

先倒入少量正己烷排出柱子中空气;至液面余约1cm时,缓慢倒入三组分溶液,并用少量正己烷将烧瓶中残留溶液洗净;少量多次倒入总量70mL正己烷,淋洗得饱和烃;接着少量多次倒入正己烷+二氯甲烷(30+30)混合液60mL,淋洗得芳香烃;最后少量多次倒入甲醇+二氯甲烷(30+30)混合液60mL,淋洗得胶质。

四、旋转蒸发,挥干称重

1、旋转蒸发

对分出的四组分溶液进行减压旋转蒸发,温度为40-45℃,蒸发至烧瓶中无液体为止。

2、称重

旋蒸后的重量减去烧瓶重量,计算出四组份的粗重及各组分所占百分比。数据处理:

某一组分% =(某一组分质量/四组份总质量)X 100% 问题思考:

1、稠油四组分的极性大小如何排列,依据是什么?

2、如柱子填充不实,对分离效果有何影响?

3、淋洗时为何每次加液要待液面余约1cm时?

4、实验过程中还有哪些操作会影响分离效果?

下载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验二_____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实验讲义5 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分离方法 取土样时最好选取如花坛等地方的土样,去掉表层5~10cm的土壤后取样。 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30ml水,常压加热至水沸腾后维持20min,取出,......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病原物的分离与培养 病原物的分离与培养在植物病害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分离、培养病原菌的方法是植物病理学研究工作中最常应用的实验技术。一方面,在一个新的病害研究中,通......

    生物分离与纯化复习题(本站推荐)

    生物分离与纯化复习题 第一章 1、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概念? 以生物物质原料为基础,对目标产物进行提取、纯化、加工制备的生产技术。 2、生物物质与生物产品的区别? 生物物质:生......

    《化学实验与生活》小论文

    《化学实验与社会生活》小论文 ----浅谈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 姓名:傅敏豪 学号:13122350 前言:生活中到处都涉及化学,了解化学不仅帮我们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

    实验小论文写作内容与格式

    实验小论文写作内容与格式 一、 小论文写作内容 1. 摘要(150-200字); 2. 实验基本原理、实验相关背景及知识综述; 3. 实验装置介绍及主要实验仪器工作特性; 4. 实验方法或实验设计思......

    化学与生活 小实验(小编整理)

    1“琥珀”标本的制作 把买来的优质松香(用量的多少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一般100克左右就能做一块),放在烧杯内,加少量酒精(它们的比例一般采用10:1),用酒精灯加热,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精选5篇)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制作MS培养基的方法,掌握母液的保存方法。 2、掌握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掌握外植体的消毒和超净工作台的使用。 4、掌握放线菌......

    氨基酸的离子交换柱色谱分离实验教案

    氨基酸的离子交换柱色谱分离 【实验目的】 1. 2. 3. 掌握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氨基酸的基本原理; 掌握离子交换柱层析法的基本操作; 掌握氨基酸和茚三酮显色反应机理及洗脱曲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