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活动设计题 主题活动
中
(二)班体育游戏—丢手绢
一,游戏目的
1,使幼儿能积极参与体育游戏,掌握游戏规则,进而培养幼儿遵守社会规则的良好品质。2,训练身体机能,增进健康。
3,训练幼儿反应能力,并使其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二,游戏准备
1,场地的安排,要确保安全,足够大。2,材料:手绢。三,游戏过程 1,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前天黄老师给你们玩了贴人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你们表现都很好,那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玩一个新的游戏,就是丢手绢。”
2,教师讲述具体的游戏规则,并指导小朋友开始游戏。3,教师指导
当发现有些小朋友无心进行游戏时,教师要适时介入指导,或是在游戏中有争吵时,老师也要适时介入指导,止痒才能推动游戏的展开。四.结束游戏 1,教师点评
老师对游戏过程进行点评,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同时,也要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希望下次游戏时能有所改进。2,幼儿自评
可让小朋友对自己的游戏情况进行叙述,这样也让他们清楚地指导自己是否做到了老师的要求。五,活动反思
教师深刻反思此次游戏情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在游戏中所进行的指导是否有利于游戏的继续展开,是否有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中班体育游戏:小火车快快跑
活动目标:
1.能用创造出呼啦圈的多种玩法
2.能够与他人合作用呼啦圈玩开火车的游戏 活动准备: 呼啦圈人手一个 玩法: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并请个人幼儿示范。
2.将幼儿随机分成六个组,引导幼儿将呼啦圈套在自己的腰间并成纵队排好,每组幼儿从第二个人开始,依次用双手抓住前面的幼儿的呼啦圈,搭成火车。请各小组自行尝试开火车直线行进。
3.游戏:小火车快快跑。教师引导各组幼儿在同一起跑线上快速搭好火车,划定终点,比比看哪一组的小火车跑得最快,最先到达终点且火车没有断开的小组为胜。(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况引导幼儿更换火车头,并设置各种形状的路线或障碍,以增加游戏难度和趣味)
4.把火车开回家。引导全班幼儿成纵队搭好火车,尝试集体开火车,离开游戏场地。
游戏创设
共同生活 ——美丽的迎春花、表达表现 ——春雨沙沙、我是一朵小花、花环舞 探索发现 —— 种小花、冬眠的动物
五、环境创设
1、主题墙:春天来了
2、环境布置:春天的叶子、春姑娘的礼物
3、提供有关春天的植物、动物的各种书籍图片。
六、家长工作
1、在家校互动中发布“春天来了”的主题计划。
2、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春天的植物和冬眠的动物的图片及资料。
3、节假日,可带孩子去找春天并说说春天的变化。
4、家长可以跟孩子讲讲有关于春天的故事、歌曲及儿歌。
九、集体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迎春花 活动目标:
1、在认识迎春花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用简短的语句较完整地描述迎春花的特征,提高观察力;
2、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户外较大场地,有较多的迎春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谈话导入活动
2、启发幼儿说出衣服穿得少了,风吹在身上不是很冷,太阳下暖暖的。
二、活动组织
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花园里去寻找春天最早来到花。幼儿分散去寻找。
找到后,大家一起观察。
远看迎春花是什么样的?近看迎春花是什么样的?(教师在幼儿观察时进行个别指导,可以从花的形状、花的颜色、一朵花有几片花瓣、花朵长在哪里、枝条什么样、枝条上除了花还有什么等方面来引导幼儿对迎春花进行细致的观察。)
2、请幼儿来说说观察的结果,教师帮助归纳总结。“这种花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叫它迎春花?”“迎春花美不美?”“他把我们的花园打扮得漂漂亮亮,我们应该怎么样?”
3、欣赏儿歌:《迎春花》 反思:
幼儿园小花园里的迎春花开了,教师及时安排了此活动,并带领幼儿去户外寻找,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春天最早开的是什么花。当幼儿发现迎春花时,大家兴奋不已,自然地观察起来“黄色的”“小小的”“弯下来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充分地观察、认识了迎春花。
(二)活动名称:美丽的迎春花(美术)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制作迎春花;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通过边操作边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彩笔、棉签、颜料、橡皮泥、皱纹纸、手工纸、剪刀、固体胶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谈话导入活动。
2、向幼儿介绍活动的内容——制作迎春花
3、带领幼儿观察区域内的各种不同的美术材料及工具,以及为活动提供的一些半成品。
4、观察以后组织幼儿开展相关的讨论。(用那些材料、那些方法来制作迎春花,或同什么人合作共同操作等)
5、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物品取放规则。
二、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自由选择同伴进入活动区开展活动。
1、组织活动
2、幼儿在自选活动区进行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同伴交流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愉快和谐
进行活动。反思:
在充分认识了迎春花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制作很适宜。制作前,带领幼儿观察材料以及半成品,使幼儿对迎春花的制作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进行讨论,讨论制作方法、讨论合作问题及物品取放问题。使幼儿了解了全面的过程。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幼儿都能认真地投入制作,次序井然。制作中孩子们互相交流想法和经验,体验了其中的快乐。
(三)活动名称:我的树朋友 活动目标:
1、选择一棵树,仔细观察树的特征。
2、和树建立朋友般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选择园内的树木或选择附近的小树林 活动过程:
一、找到树朋友。
——带领幼儿去有树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树,你找哪棵树做朋友?
——幼儿寻找自己喜欢的树,并进行初步观察。
——引导幼儿用各种直接接触的方法探索自己的树朋友,找出它的特别之处。
二、我的树朋友。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树朋友的特征。树是活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树会呼吸吗?树有心跳吗?树有眼睛吗? 树的年纪比你大还是小?树爱吃什么?
——幼儿介绍自己的树朋友,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我们怎样和树交朋友?
——幼儿分散活动。如拥抱树,和树说悄悄话,给树浇水等。反思:
整堂课气氛较活跃,幼儿都沉静在音乐的海洋当中,音乐一直都是我班幼儿喜欢的课,所以所有的小孩都很乐意上,把他们大家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了。在小蜜蜂和小蝴蝶的游戏中,幼儿为了比别人采更多的小花,有些乱的情况,不过还好,游戏结束时他们都高高兴兴的拿着小花“回家”去了。
(四)活动名称:不高兴发芽的树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境,知道数枝发芽才会成为一棵让人喜爱的绿树。
2、感受故事中的社会性意蕴形成开朗乐观态度。活动准备:故事挂图 活动准备:
一、不发芽的小树。出示挂图。
看看哪些树发芽、长叶子了,哪些不发芽、没长叶子。你喜欢发芽、长叶子的树,还是不发芽、不长叶子的树?
二、不高兴的小树。
1、我们来听一听故事《不高兴发芽的树》,想一想这棵小树为什么不高兴发芽。
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去年,小鸟为什么在上面做窝?老奶奶为什么在树阴下卖冰棍?风筝的线为什么 会缠在树上?
2、引导幼儿认识绿树的可爱。
小鸟喜欢绿树,所以在上面做窝,树阴下凉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卖冰棍;风筝喜欢绿树,所以飞过绿树的上面。反思:
这天正好外面下雨,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找一找小芽和小花。他们的兴趣也非常浓厚,因为大多数的小芽和小花都是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的,在找的过程中幼儿非常仔细,有的发现没开放的花苞问我这是什么?主题活动真的使孩子们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找到答案。
(五)活动名称:嫩芽长出来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想象嫩芽初绽和生成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嫩芽怎样长。
1、师: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
它是怎样长成绿也的?(启发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动作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绿绿嫩芽长出来。
二、听教师弹奏音乐一遍。
1、告诉幼儿这段是嫩芽长出来的事。
我们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是怎样长成嫩芽又长成了一片新叶子的?
2、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反思:
对于晒太阳孩子们都非常熟悉,冬天的时候常常在午饭后让幼儿拿一个小椅子做在阳台上晒太阳。而让他们说说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有什么感觉时,幼儿的答案真的非常好。陈时初说:“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田雨梦说:“太阳找在身上会出汗的”练昕宜说:“太阳照在身上很舒服的,很想睡觉。”幼儿的答案充分体现了太阳照在身上的不同感觉,我发现幼儿平时在生活中还是挺注意观察的。
(六)活动名称:滴答滴答(散文欣赏)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理解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2、能对散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活动准备:
小鸡、小蚂蚁等角色的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符)。教学挂图、散文录音。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幼儿自由想象。
1、出示小鸡、小蚂蚁和小朋友的图片:滴答滴答天空下起了小雨,小鸡、小蚂蚁和小朋友都在外面玩,他们会用什么方法躲雨呢?可能会有谁来帮助他们呢?
1、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二、配乐散文,感受和理解散文内容。
1、幼儿欣赏,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的名字叫什么?你喜欢这篇散文吗?为什么?
2、幼儿再次欣赏散文:你觉得散文中哪些句子很优美、很好听?
3、鼓励幼儿复述散文中优美的句子。
4、出示挂图,加深对散文的理解:散文中有哪些伞,这些伞是谁做的?它为什么要做成**伞?(教师引导幼儿用散文中优美的语句表达)
三、感受散文中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1、幼儿选择头饰,进行散文表演:你最喜欢散文里的谁?为什么?让我们一边听散文一边表演。(鼓励幼儿轻声跟念散文)
2、幼儿展开联想,尝试用散文中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象: 滴答滴答,天空下起了小雨,还有谁会撑起伞来帮助别人呢?这是一把什么伞? 反思: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幼儿想象,幼儿想了很多躲雨的方法。当幼儿听到散文内容后,为散文中小动物躲雨的方法而恍然大悟。再次欣赏时,大多幼儿对优美的句子不太乐意说,可能是文中的语言过难,幼儿一下子不能完整表达。因此,散文表演可以安排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七)活动名称:春雨沙沙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春芽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唱准音调。
2、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声音力度的强弱。
3、鼓励幼儿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和做动作。活动准备:
1、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带。
2、种子在雨中发芽长大的图片。活动过程:
1、讨论下春雨的情景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2、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
3、教师根据图片讲解歌词内容并用手势和动作表现种子说话的声音是弱的。
4、幼儿学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齐唱、分组唱、领唱。反思:
孩子们虽然对春天这个季节概念有点模糊不清,但通过观察实物芽芽以及观察图片,能大胆说出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到室外寻找植物发生的变化时,由于是初春,很少能发现植物的变化,但细心的孩子还是通过拨拉草坪上的枯草发现了刚刚露出点点绿意的小芽芽。孩子们都能够用声音、手势和动作表现出春雨的沙沙声和种子说话的弱的声音。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八)活动名称:滑吧滑吧,小雨点(散文)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中小雨点的快乐、可爱,并由此进行丰富的联想。
2、喜欢学说散文中的优美语句。
活动准备:教师与幼儿共赏雨景、挂图“滑吧滑吧,小雨点” 活动过程:
一、生活经验交谈:
1、前几天下雨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什么?
二、听赏、理解散文:
1、熟悉散文的主要内容——散文里的小雨点在做什么游戏?(唱歌、跳舞、游戏)
2、讨论、理解小雨点的形象——小雨点把什么当作了滑滑梯?散文中是怎么说小雨点的?
三、学习散文:
1、幼儿跟读散文若干遍。
你最喜欢散文中哪些句子?你为什么喜欢小雨点?
2、畅想与表达:
小雨点还会跳到哪里?会把什么当作滑滑梯?小雨点还会玩什么游戏? 反思:
活动前,教师与幼儿共赏雨景,引导幼儿观察小雨点落到了什么地方,在经验交流中,幼儿已经将散文中的主要内容讲述出来了。在听赏、理解散文的过程中,孩子们被散文中拟人的描述而吸引,学习起来兴趣十足。当老师提出:“小雨点还会跳到哪里?”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想象了许多。因此,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既要有学具上准备,更要有知识上的准备。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会引起幼儿的兴趣也应斟酌。
(九)活动名称:花瓣儿“鱼” 活动目标:
1、聆听散文,印发美妙的遐想。
2、通过具体的情境,习得形象而优美的描述语言。活动准备:桃树、杏树等开花的树 活动过程:
一、欣赏花瓣鱼
1、出示花瓣鱼,这是什么?花瓣在水里游好象什么?
2、有一天,花瓣飞到小溪流里,变成了花瓣鱼。你想听听这样奇妙的事吗?
二、倾听散文。
1、欣赏散文第一遍。
2、花瓣鱼是什么变的?花瓣鱼为什么比小溪的鱼漂亮?
三、观看活动材料。
四、闭目聆听散文。
1、请幼儿合上书,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
听朗诵时,我们好象看见许多花瓣飞向小溪,变成了花瓣鱼,真美啊!反思:
春天里要问幼儿哪个小动物出来了,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告诉我是小蜜蜂。春天一到是小蜜蜂出来工作的时候了,幼儿特别想和小蜜蜂一样做工,于是我就教了这样一首蜜蜂做工的歌曲。在歌曲学唱的差不多时,我就准备了一些小蜜蜂的卡片和小花,让幼儿扮演小蜜蜂出去采花蜜,这是他们都高兴极了,还没听清楚游戏规则就一股脑的去采小花。我马上让小蜜蜂回家告诉他们要边唱歌边采。这样他们按照游戏规责玩了起来。
(十)活动名称:云朵和雨点 活动目标:
1、在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中感知数量的多少。
2、让幼儿能根据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3、教师用报纸撕出较大的云朵,每朵云上面贴有4以内数量的图形,其中数量为3和4的
多些。
活动准备:报纸、数字图片 活动过程:
一、雨滴和圆点:
让幼儿逐一点数云朵下面的雨滴数,并说出总数。
二、云朵和雨点:我们一起来做个云朵妈妈和雨点的游戏吧。教师将“云朵”放在地上。
引导幼儿看看云朵妈妈身上有些什么,点数云朵上的图形数。
三、幼儿扮演雨点,云朵是雨点的妈妈,一会儿,雨点就回到云朵妈妈的怀抱。云朵妈妈身上的图形有多少,云朵妈妈就有几个雨点宝宝。
如云朵妈妈身上有四个图形,就可以有四个幼儿站到云朵下面。反思:
幼儿对老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较感兴趣,再加上结合了主题活动,孩子们对春天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所以这节课上起来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以前我们要将数学活动结合在主题活动中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好象数学活动很难与主题相结合。但现在看来只要教师肯钻研,一定能将数学很好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两全的效果。
(十一)活动名称:花儿真美丽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花的形状、色彩、气味等。
2、用较恰当的语汇描述花的特征。活动准备:选择离幼儿园近的地方 活动过程:
一、明确观察任务。
1、交待到公园的任务。
2、观察春天的花。(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感知花的特点。
1、幼儿自由结伴或在教师的带领下观察公园的花。
2、引导幼儿运用看看、闻闻等方法近距离地观察花。启发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花的颜色、形状等。
春天的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有的花已经盛开了,有的还是小小的花苞,还有的正在开放。花儿不仅有好看的颜色,还有好闻的香味。
三、拾花瓣。
1、观察飘落下来的花瓣。
2、花瓣落下来什么样子?许多花瓣落下来像什么? 反思:
挂图一出现就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我问幼儿小蝌蚪怎么了?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猜一猜小蝌蚪为什么会哭?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小蝌蚪想妈妈了,”有的说:“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根据幼儿的回答慢慢引导他们欣赏故事。在听完故事后,幼儿知道了小蝌蚪一路上找妈妈找的很辛苦,让幼儿也体验一下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请一幼儿扮演小蝌蚪,另几名幼儿分别扮演鹅妈妈、草鱼妈妈、和乌龟妈妈,整堂课的气氛较好,孩子们的兴致很高涨。
(十二)活动名称:小蝌蚪找妈妈(绘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由内往外涂画圆的技能。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蜡笔、纸、笔、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师: 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
后来小蝌蚪是怎样找到自己妈妈的?
师:现在老师纸头上的池塘里只有几个小蝌蚪,它们也在找妈妈,几只小蝌蚪太少了,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在池塘里再画几只小蝌蚪好吗?
二、教师示范画蝌蚪
师:先由内往外涂画圆,再画上一条小尾巴,这样一只小蝌蚪就画好了。
四、小朋友开始作画
教师随机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反思:
在画蝌蚪之前幼儿就对班级里的蝌蚪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对今天要画的对象很熟悉,所以对今天的活动有一定的兴趣。我想幼儿只有对自己熟悉或是感兴趣的物体,才有能力将它画好。孩子们还边画边说,小蝌蚪是椭园形的身体,后面还有一条长尾巴,一边说一边画提高了画画的兴趣。对能力弱的幼儿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十三)活动名称:花环舞 活动目标:
1、能较合拍地小碎步行进以及与同伴拍手。
2、模仿花朵轻盈的舞姿,根据手势变化队形。活动准备:
已熟悉乐曲、做过小碎步的动作、花环若干、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走走小碎步。
——小花瓣们在一起跳舞,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听着音乐,像小花瓣那样轻轻地跳、快乐的跳。——幼儿听音乐原地走小碎步。
二、学习基本动作。
——小花瓣一起快乐的跳,跳成了一个大花环。——教师放慢速度,示范基本动作。
三、跳跳花环舞。
——我们围成一个大圆圈,就像一个大花环。我们要听着音乐快乐地跳,沿着圆心跳,跳出不同样子的花环。
——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学跳。
——跟随音乐,幼儿完整舞蹈。教师进行必要的语言提示,使幼儿的动作跟上音乐。反思:
先让幼儿看图上有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有种子、麦苗、梨树、和小朋友。在念儿歌的过程中,我也同时用形象的动作来引导幼儿,学种子、麦苗、等说话。
并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是种子时会怎么说、是麦苗时会怎么说?小朋友都会学着说“下吧、下吧,我要„„”接着在巩固后,请幼儿上来表演,他们显得很大方,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
要表演。
(十四)活动名称:我是一朵小花(歌曲)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尝试对歌曲进行创编,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进一步提升对花的经验,激发幼儿爱花的情感。活动过程:
一、复习:
1、美丽的春天来了,小燕子也来了,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小燕子。
2、小燕子是怎么飞的?(慢慢的,柔柔的)小燕子抓害虫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高兴的、跳跳的)请小朋友把不一样的小燕子唱出来。
二、创编:
1、春天来了,你们从哪里找到了春天?(小草长出来了,小花也开了)是呀,今天杨老师把春天的小花园带到我们班级来了。播放flash。
2、小花园里的小花美不美丽?我们一起来唱唱美丽的小花!
3、请小朋友一起唱《我是一朵小花》
4、小花园的花真多啊,你最喜欢什么花?能不能用一句完整好听的话来说说你喜欢的花?
5、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喜欢的花。
6、你们本领真大,知道这么多的花,那你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花唱进歌曲里?(能)
7、请幼儿边听音乐边轻轻创编歌曲。
8、请个别幼儿来创编。(个别幼儿示范,幼儿集体学一遍)
9、还有许多小朋友想来唱唱自己创编的小花,让我们一起戴上漂亮的花环来表演好吗?
10、老师在旁捕捉幼儿最美的动作。
11、我们一起把花环去打扮我们的教室,把教室也也变成美丽的花园好吗?(好)幼儿边唱边走回教室。
(十五)活动名称:春天的树(手工)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分块面涂色。
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大树和小树它们的颜色变化,新长出来的树叶颜色和老树叶的颜色是否有所不同,让幼儿知道现在树叶的颜色有深有浅。
3、在涂色时会用深浅不同的颜色来涂色并学习剪纸。活动准备:已完成的大树画纸,剪刀、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回忆户外活动时观察的结果,知道树叶的颜色是有深有浅的。
二、出示印有大树的画纸
引导让幼儿观察大树的形状,并学习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在树叶处进行涂色,先涂深绿色,然后再涂浅绿色并将颜色涂均匀。
三、将涂好颜色的大树用剪刀沿着大树的线条剪下来。
四、幼儿互相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 将剪下来的大树贴在主题栏里。反思:
教师引导孩子对事物进行有效的观察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也有幼儿将树涂成了五颜六色,但我没有制止他们的行为,因为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不要给一个固定的框架定住了。
在互相欣赏作品时孩子们就讨论这个问题了,春天里有没有五颜六色的树,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在没有正确答案之前,教师不做解答,我让孩子们将这个问题带回家去和家人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明天再将正确的答案带到幼儿园里来告诉朋友们。
(十六)活动名称:春天的电话(语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2、积极参加角色扮演,体验小动物之间互相关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音乐磁带,相关角色的头饰、道具等。活动过程:
1、感知春天的景色。
引导幼儿观察表现春天和冬天的两幅图,启发他们比较不同之处。(重点观察人和小河、草地、鸟、花等的变化)
2、介绍故事名称,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讲述故事。
3、结合幼儿用书,第二次讲故事,按故事的顺序提问。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你从哪儿听出来的?
小动物是怎样打电话的?谁给谁打的电话?他说了什么?
你发现春天到来了,哪儿变了?
(启发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小动物打电话的情节,丰富故事内容。)
师:小动物喜欢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小伙伴,你有新发现时能告诉小伙伴吗?
你怎样告诉他们?
1、提供头饰、电话等道具,让幼儿分别扮演角色,用打电话的形式表演故事。反思:
在幼儿充分感知春天动植物变化的基础上进行此活动,使幼儿较好了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幼儿愿意说、敢于说。如“你发现春天到了,哪儿变化了?”幼儿说了很多,从天气的变化到动植物的变化,从水中游的到天上飞的再到地上跑的。
最后,教师提供了头饰、电话等道具,激起了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在幼儿选择头饰的过程中,幼儿间产生了矛盾,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孩子们开始商量起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幼儿的故事表演开始了。虽然看来有点乱,但幼儿通过商量解决的问题。
十、区域活动 名称:谁粗谁细
环境创设:各种直尺和软尺、长纸条、毛线等测量工具;户外花园。观察和指导:
1、幼儿是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么多测量工具的。
2、能否通过工具的测量,较正确地比较出花园中各种树木的粗和细。
3、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别人的测量经验后能否尝试学习和使用。
手工制作:制作迎春花
材料准备:黄色邹纸、扭扭棒、双面胶 观察与指导:
1、幼儿是否能用到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制作。
2、幼儿碰到问题,是否能主动寻求老师和同伴的帮助。
名称:漂亮的叶子
材料准备:已剪好的绿色树叶、记号笔 观察与指导:
1、指导树叶中有许多的纹路,每片叶子都是不同的。
2、幼儿是否能发挥想象,在叶子上画出各种表示纹路的形状。
3、幼儿是否能大胆的互相交流介绍。
计算游戏:种小花
材料准备:5以内的加法练习,自制小草、小花 观察与指导:
1、幼儿是否能正确使用加法算出得数。
2、幼儿对5以内分成的掌握程度。
手工制作:小盆栽
材料准备:各色手工纸、剪刀、蜡笔等。观察与指导:
1、幼儿是否能运用画-剪-贴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作品。
2、遇到问题时候能寻求老师和同伴的帮助。
3、幼儿是否能发挥想象创造与别人不同的盆栽。
折纸游戏:郁金香
材料准备:各色手工纸 观察与指导:
1、幼儿是否能用准确方法折出郁金香及树枝
2、碰到困难,是否是主动寻求帮助。
3、是否能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剪纸游戏:美丽的蝴蝶
材料准备:各色手工纸、固体胶、剪刀等 观察与指导:
1、是否能运用对称剪的方式来完成作品。
2、能选择合适的手工纸颜色进行拼贴。
3、碰到困难是否主动寻求帮助。
主题活动小结:
在万物复苏的四月,我们围绕着“春天来了”这个主题展开了教育教学活动。在本主题活动中,我们努力给幼儿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看、唱唱、听听、做做、画画等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亲近大自然和喜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植物和动物的变化。
当大自然给了我们初春的信息之后,我们就组织幼儿外出到社区、到公园观察,让幼儿以自己敏锐的目光去寻找春的脚步、去发现春的变化。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比较、学会了思考。在外出散步观察的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春天 的美丽和丰富多彩。
主题开始前在家长的配合下,共同收集有关于春天的植物和冬眠动物相关的图片及资料,通过吹画方式知道小树的变化过程,通过共同收集的资料了解动物是怎样冬眠的,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发现其中的秘密。
首先在环境创设中,我们把教室的主题墙重新进行了装饰,增添了小朋友喜欢的花,小朋友们在美工区中制作的迎春花和郁金香,使春天的气息在我们教室里慢慢地散发出来,使我们的孩子慢慢地感受春天的季节变化。我们请小朋友与老师一起制作了嫩嫩的柳条,垂挂在天花板上,阵阵春风吹来,柳条随风飘荡,小朋友们惊叹说:“真美啊!”在门口,柳条上制作了几只可爱的小燕子,仿佛是在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早上好!欢迎你小朋友!”主题刚刚开展的时候,我们分发了通知,希望家长配合收集一些春天的植物,水生的小动物,家长们十分配合,纷纷带来了各种花草,还有小金鱼、小蝌蚪、小乌龟等等,很快我们班级的自然角变的生机勃勃。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也投放了很多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图书角里投放了有关与动物和植物的书籍。益智区中有相关拼图、穿项链、春姑娘的礼物。美工区有涂
色春天的花草、小动物、添画柳条等等。孩子们每天在区域活动中尽情的进行活动,感受春天的美丽春天的快乐。
孩子们还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学会了用简单的诗歌来描述春天的变化,能在的老师提示下按歌词创编动作,会适时地给自然角花卉浇水,会用较多的名词、形容词讲述春天花草树木的特征。
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孩子对春天植物的生长有兴趣;在老师引导下,观察、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并愿意表述。进一步观察发现春天的特征,认识春天生长的植物、动物;观察并学习简单记录它们的变化。鼓励孩子会用多种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动、植物的认识和情感;学习照料春天的植物(幼儿带来的花草)。在成人引导下,参与班级里春天的环境布置.能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参与班级春季环境的创设。培养孩子有观察的兴趣,感受春天的变化、喜爱春天。愿意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体验季节变化的乐趣。
音乐活动“春雨沙沙”、“我是一朵小花”等,通过节奏、律动和教室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春天,配合使用小乐器,增强节奏感。美工活动“迎春花”、“美丽的蝴蝶”“郁金香”等,通过幼儿的亲手制作来走进春天、表现春天的美。
通过本主题的开展,孩子们在这最真实的实践过程及情感体验中,孩子们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手和大脑,领悟到动植物与季节之间的关系等,用自己的心和行动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篇: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美丽的春天》
一、主题由来
春天到了,幼儿园里树木和花草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迎春花开出了黄色的花朵像个小喇 叭似得。孩子对树枝上的绿叶、草丛中的花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有的摘下来当小扇子一扇一扇的;有的自己在手里折一些小玩意;有的甚至把树叶当成了宝贝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看到这种情形,我想:对我们来说自然规律中的季节变换也许没什么,但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吧!因为在他们这个年龄对什么也充满了好奇:春天和别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呢?树叶为什么在秋天落下而又在春天重新长出来了呢?在他们的小脑袋里会有一个个的“为什么”。我不由想到利用这些树木花草作为教育活动的媒介,为孩子们设计一个有关春天的个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以及春季的气候、植物的变化,欣赏春天的美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因此,一个春天的树木花草为切入点的“美丽的春天”主题,通过这个活动让让幼儿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春天的气息。让幼儿亲手培育、照顾自然角的小植物,亲身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并鼓励孩子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感受春天的美丽。
二、主题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春天的特征,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和播种的季节。
2.能用说、朗诵、唱、跳、绘画、制作、剪贴等各种方式表征春天。
3.在欣赏与春天有关的文学作品中体验文字的优美,学习创编与春天有关的故事或儿歌。
4.愿意把自己的研究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故事、诗歌、光盘、图书等资料。
2.带幼儿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渗透有关春天的知识。3.联系春游地点,做好春游准备。
4.提供幼儿用来表征的物质材料,如:画纸、笔、颜料、棉签、皱纹纸、插花、树叶、剪刀、胶水等。
四、主题活动流程
四、主题活动流程
(一)活动一春天在哪里?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体验中感受春天的特征和美好
2.能够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勇敢大方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儿歌、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为了让幼儿对春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组织幼儿来到户外找春天。1.户外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2.找春天:幼儿四散开结伴在院子周围找春天,看谁找到的春天景象 3.复习儿歌《春天在那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4.保护花草„„
(二)活动二:用树叶、花瓣粘贴小动物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用树叶粘贴小动物的基本方法。2能根据树叶的形状,颜色进行联想和创作。
3.乐意与父母共同制作,增进亲子间感情。活动准备:树叶若干、花瓣若干、剪刀、胶带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趣幼儿兴趣。
师:我们收集了许多的树叶,你收集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树上的?这些树叶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示范依据树叶的形状粘贴成各种小动物的方法。提问:用浆糊怎样贴?用双面胶怎样贴呢?
教师总结:用浆糊就要把浆糊抹在树叶的背面,然后贴在画纸上,用双面胶就要把胶带的一面贴在树叶的反面,然后把另一面贴在画纸上。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和父母一起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用拼、剪、贴的方法将树叶的形状改变,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处一幅生动的画面来。
(三)活动三??春天的花朵
活动目标: 1.会用指纹画表达春天的小花 2.掌握指纹画的步骤和方法
3.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活动准备:
颜料、颜料盒、美术画纸若干 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指纹画表现花朵的方法
活动难点:把指纹小花的花瓣组合成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花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到处开满了颜色鲜艳的小花。小朋友喜不喜欢呀?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用我们的小手画出可爱美丽的小花。小朋友想不想学啊?
2、老师示范1老师用一个手指沾上颜料画出一片花瓣。2.老师把沾了颜料的 手指擦干净,同样的方法,把花瓣变成一朵朵漂亮的五瓣、六瓣、三瓣等等花朵。(重点告诉小朋友们,在组合花瓣时,要保证花瓣围绕一个中点组合成一个圆形,不要太分散、也不要过分重叠在一起。)
3、幼儿自己动手操作1.老师先带领幼儿一起回忆一下画指纹画花朵的基本步骤。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老师在一旁指导。
4、活动结束
1.教师评价幼儿的作品,以鼓励为主,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2.展示幼儿的作品,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的后墙和外墙。鼓励幼儿再接再厉。
(四)活动四播种的春天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水果、粮食作物的名称和特征,能区分出水果和粮食。2.初步了解水果和粮食作物的营养价值,能够做到多吃水果和粮食。3.在活动中体验共同劳动和大家分享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改掉他们挑食和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
活动准备:水果、粮食作物、儿歌等。
活动过程:
1.播种了: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到了播种的季节,家长们在带来春天资料的同时,有的还从家里带来了玉米、地瓜、花生、柿子、山楂、苹果、石榴等农产品,让孩子们逐一 认识,并教他们如何分类,同时又让他们品尝部分水果,其他的放在自然角让孩子们观察、认识。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儿歌《春雨》,同时针对个别幼儿不愿吃水果、挑食、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我们向幼儿做蔬菜、水果的营养宣传。2.快乐的播种活动
我们请家长带幼儿到自己家附近的果园、菜园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播种活动,让幼儿体验劳动是很辛苦的,但同时又是很快乐的。
3、活动延伸:
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幼儿园内、田野里还有哪些美丽的春天景色,去找一找看一看。
(五)活动五:儿歌《小树叶》 活动目标
1.体会小树叶和大叔妈妈的情感。
2.学习用连贯、舒缓和断顿、跳跃的歌声表达两段歌词的不同情感。活动准备
录音、人手一片树叶。活动过程
1.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听音乐自由舞蹈。
2)师以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感受歌曲
熟悉歌词。
3)幼儿手拿树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
4)随音乐朗诵歌词理解歌词内容。2.学习歌曲
1)讨论两段歌曲的处理第一段轻柔第二段快而有力。
3.幼儿完整学唱
五、主题活动反思
在万物复苏的四月,我们班围绕着春天主题活动。大树和小树,展开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主题开展分三个阶段:(1)树叶和花朵;(2)播种的快乐;(3)我爱小树叶。活动中,老师给幼儿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一看,唱一唱,听一听,做一做,画一画等形式逐步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从而产生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多彩的春天里,我们围绕着“美丽的春天”这个主题展开了教育教学活动。在本主题 活动中,我们努力给幼儿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看、唱唱、听听、做
做、画画等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亲近大自然和喜爱大自 然,了解大自然植物和动物的变化。让幼儿以自己敏锐的目光去寻找春天的脚步、去发现春 的变化。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比较、学会了思考。在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的丰 硕和多彩。
总之,整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以“长芽了”为主题的活动前后共持续了两周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幼儿对豆子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思维和言行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春天在人们的期盼中如期而至,大自然中的一切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开展了《春天来了》主题活动。
主题实施中,我们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先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份“春天调查表”,让家长利用清明节这一踏青的好时机,带着孩子一起寻找春天,并要求幼儿把找到的春天的人物、植物、动物或其他的变化用绘画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我们带着孩子在幼儿园小花园里一起寻找春天,认知春天的各种花草树木,让孩子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苗苗快快长”的班级种植区里,放置着家长们带来的撒上种子的花盆,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指导他们填写观察记录表。这些天,幼儿每天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自己的种子发芽情况,他们逐步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对种子发芽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活动进行到第三阶段时,我准备了多种材料,让幼儿运用不同画法画出春天美丽的花。如:幼儿用线描画的方法,在一次性圆形盘上画出向日葵;用毛笔沾上水粉颜料画出美丽的牡丹园;用粘贴画的方法,让幼儿用棉花、皱纸画出桃花。美丽的春天五彩缤纷,孩子们用眼、用耳、用鼻感受了春天的到来,用小手描绘了花的身姿,花的美丽。但愿这美好的季节能带给他们美的享受,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我们把找到的春天带回教室,让春的气息充满孩子身边的每一个空间。
第三篇: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
关于冬天的主题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观察冬季自然现象,知道冬季气候的只要特征。
2.了解动物,植物过冬的方式。
3.学习初浅的分类,统计知识。
4.学习用折剪贴等方式合作开展美工活动。
活动准备
1.大幅冬天背景图一张,有关动物,植物过冬的图片若干。
2.音乐磁带.雪花头饰。
3.分类统计表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4.小动物图片,白纸.彩笔.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冬天到了
1.游戏<<大风和树叶>>和音乐表演<<雪花姑娘>>导入主题____冬天来了。
2.请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说一说冬天的感受(天气冷,手冻僵了......)。
3.出示画面,激发幼儿寻找冬天的乐趣,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冬天的主要特征,启发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较连贯描述观察的结果,丰富幼儿已有的经验。
二)动物过冬办法多
1.教师小结,导入下一环节:人很能干,能想出很多办法使自己暖暖和和地过冬,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2.听故事<<小松鼠找朋友>>,请幼儿讲述动物过冬的办法,并将相应的动物图片贴入背景图中,帮小动物安家。
3.在幼儿观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动物过冬的办法(有换皮毛的.有冬眠的.有储存粮食的.有飞往南方的)强调动物有适应季节变化保护自己的能力。
4.幼儿操作:按不同的过冬方式给图中动物进行分类,学习用表格统计。
三)植物过冬有办法
1.引导幼儿思考:人和动物都有办法度过寒冷的冬天,植物用什么方法过冬呢?
2.通过看图片,观察实物知道树木有落叶树和常青树几种,了解他们的过冬方式。
3.出示黄瓜西红柿,鲜花,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讨论:这些都是春夏的蔬菜.鲜花,为什么冬天也有呢?(让幼儿了解大棚养殖,玻璃暖房种植,给树捆草绳等人们帮助植物过冬的方式。
四)美丽的雪景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留住冬天吗?(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不停地轮换的)。
2.讨论留住冬天的办法。
3.分组活动(折剪雪花.画雪人,帮小动物安家)然后合作布置一幅美丽的冬景图,把冬天留在我们的教室里。
活动延伸
五)暖和我们的身体
带幼儿到户外做走跑跳等交替动作的游戏,使幼儿知道冬天的天气寒冷,多活动能使身体暖和,教育幼儿不要怕冷。
【更多相关内容精彩推荐】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
>>>父亲节主题活动方案
>>>幼儿园父亲节活动策划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 >>>幼儿园小班父亲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生活性、活动性
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是《纲要》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反映生活、了解生活、为了生活、利用生活也是今天幼儿园课程的一种追求。[1]它们的提出是基于幼儿特有的认识规律和发展特点的,因为幼儿本身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的,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质也是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与发展。主题活动更是具备课程生活化与活动多样化的特点,强调用一个中心话题把幼儿的学习内容衔接起来,使幼儿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情境向幼儿的生活世界回归;强调学习内容、活动形式的综合化。
针对于节日主题活动来说,节日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开展节日活动的目的就在于丰富和拓展儿童活动的机会,提升、整理儿童个体、零散的经验。幼儿是被包括在节日中有价值的人,需要的是实实在在、有质量的生活,是作为主人公在节日活动中亲历亲为的实践与参与。所以,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幼儿,就要给他怎样的生活,就要让他以怎样的方式行动。”比如,六一儿童节,这是幼儿自己的节日,应该是幼儿最快乐的节日,那么老师就可以在生活中渗透这种快乐,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形式,比如和幼儿一起布置节日环境、一起做游戏、一起庆祝、一起到社会上参观、感受节日的氛围等,让幼儿亲身去经历体验节日的快乐。
总之只有在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活动的基础上设计活动方案,才能促使其获得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主导性、主体性
幼儿园主题活动强调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探究,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幼儿的体验感受同样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教师的敏锐眼光与对孩子们发展水平的了解,教师就不可能及时捕捉到教育的主题;如果没有对主题活动的预估计划,教师就很难为幼儿提前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如果没有教师对整个节日主题的整体构想,就不会有内容丰富且对幼儿发展有益的系列活动。教师是主题活动的“总指挥”。谈到促进幼儿的发展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在讲尊重幼儿的同时,却忘了教育者对于幼儿发展所应具有的责任。比如:在幼儿表演游戏中,如果没有了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游戏只能停留在嬉戏的水平,无法将游戏深入下去,更不能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在主题活动中若离开了教师的主导,就无法将幼儿零散的经验整合在一起。没有了老师的主导,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学习是难以想像的。可见,老师的主导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老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促进者、鼓励者,也是幼儿真诚的、可信赖的指导者。
当然,在节日主题活动的设计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是必须明确的,因为幼儿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在节日中他是靠自己在其中的过,而不是置身事外的看和说。因此,在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时,教师要克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以往的社会教育活动,往往突出“议”,也许是教师的“议”,也许是幼儿观看某个场景、听过某个故事后的“议”。真正做的是小部分人,可发表议论的却是大部分人。幼儿常习惯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发表品评,作为主体的自我反而被忽略了,在没有“我”的世界里,幼儿又怎么能体会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震撼、悲伤和崇敬呢?更不要谈传承文化了。
所以,在设计每个活动前,教师都要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对幼儿的了解,设想幼儿可能会出现的想法,采用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来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有的放矢的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三)综合性、开放性
这是由主题活动的性质决定的,综合教育主题活动强调在内容上尽可能将生活习惯、思想品德、科学、数学、音乐、美术、体育活动等方面融合在主题中,同时将情感、能力、行为、认知的培养融合在主题活动中,关注主题活动内容和手段的互相配合及活动中幼儿感知途径和表达表现方式的多样性。[1]针对于节日主题来说,由于它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教育意义,由此开展的活动不仅需要在目标、内容上综合设计,而且由于其子主题活动类型多样化的特点,活动的形式和活动手段也需要经常不断地改进和丰富,综合使用。
此外,主题活动的设计也是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的。它没有法定的活动格式,强调在幼儿园与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联系,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学习经验、自然界以及生活本身。它强调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认识自然,在大社会中认识社会,在日常生活和人们广泛接触中丰富经验、学习行为规范、培养良好习惯,还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有意识的为幼儿创设优化的活动环境和认知情境等。对于节日主题来说,它本身就具备很浓厚的社会性,由此开展的教育活动实施范围就很大了。所以教师在设计节日主题的活动时,应不局限在幼儿园,要室内室外、园内园外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使幼儿广泛接触社会,贴近生活,从中获得鲜明的感受。
(四)时代性、科学性
我们今天培养的幼儿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幼儿园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活动设计时应体现时代特点。而且节日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观念的转变,其意义和内涵很大程度上也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而取决于当代人对其理解和使用的方式,所以,节日内容的选择要注重时代性原则。比如,在春节的系列活动中,针对压岁钱的使用,就可以设计如何成为聪明的消费者的系列活动,使当今幼儿在收到的压岁钱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初步感知良好的消费和理财习惯;再比如环境保护是现代公民的职责,那么对幼儿的教育中就可以利用诸如世界环境日、植树日等社会纪念性节日,设计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活动。
此外,有些节日风俗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往往带有迷信色彩或不健康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有所选择,善于“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注重节日内容的科学性。比如,重阳节有登高辟邪之说,辟邪属于我们传统文化中迷信的东西,我们在剔除关于辟邪内容的同时,可以吸取登高的习俗,设计与登高望远有关的活动。比如带着幼儿郊游、爬山、远足等,多多亲近大自然。
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的设计策略
(一)确定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对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是对活动固有价值的某种程度的体现,是活动任务指标的表现形式。对于主题活动来说,其目标分为两个层次:主题的总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由于本文的着眼点在于整个节日主题活动,而且完整、具体的活动目标一般是在主题进行过程中经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才呈现出来的,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主题活动总目标的设计。
一般来说,主题活动的总目标是主题的设计者对于整个主题活动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的描述。从内容上说,它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三个方面;从表征方式上说,包括行为目标、表现式目标、生成性目标三种目标取向。[1]对于节日主题活动来说,它的总目标设计时一般是根据社会领域的目标制定,中间渗透着其他领域的目标。其完成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体说来就是,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尊重和友好地对待其他种族的文化与人,在活动的多样性中学习知识,在动手创造中感受文化、发展能力。
此外,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幼儿,由于其身心发展规律不同,设定的目标应该有所侧重,比如:小班可以侧重于节日氛围和典型活动的参与、感知;中班可以侧重于节日内涵的体验与理解;大班就可以侧重于幼儿自己对节日的展现和创造了。各年龄段的基本走向应该是:感知——意义——创造。
(二)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的选择是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设计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的内容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确定主题的内核即节日的核心意蕴
每个主题都有内核,也称组织中心,主题的特质往往蕴含在内核之中。不同的内核会产生不同的主题内容、主题规模,影响主题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节日来说,每个节日也都有其教育倾向性,比如说有的以情感教育为主,有的以认知教育为主。作为教师,只有明确认识这倾向性,挖掘出节日主题的核心意蕴,才能把握住节日所承载的教育价值。那么如何确立节日主题的核心意蕴呢?简而言之一句话:找到各节日最典型的习俗,结合节日的整体基调,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需要相结合,然后加以提炼、概括即可。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例:元宵节,最典型的活动是:挂红灯、闹红火,结合节日洋溢的欢庆气氛,提炼的核心意蕴可以为:光明、红火;清明节是个追念先人的日子,同时又值万物生发的节气,其核心意蕴就可以提炼为:纪念、生命;重阳节最有名的活动是:登高,同时又是老人节,提炼的核心意蕴就可以为:向上、敬老,不一一列举,相信循着这样的思路,其他节日也会理解和提炼的更好。
2.围绕核心意蕴,选择活动内容
选择活动内容时,要注意从幼儿需要、兴趣出发,关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全部活动应该自节日内涵“取意”,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创意”。利用节日的典型习俗(活动),由幼儿的视角层层展现不同活动中对于核心意蕴的理解。
例如,春节的核心意蕴如果定为:喜庆、祝福、迎新、团聚,那么围绕着“喜庆”这个意蕴,我们就可以利用春节中“抛愁帽”的习俗,设计系列活动。“抛愁帽”这一习俗的本意是:送穷、迎福。用幼儿的方式理解,就可以设计活动为:游戏“抛愁帽”—— “愁帽与困难”——“愁帽与责任”——游戏“接喜包”。再如,重阳节“向上”中的活动,从登高这一典型习俗切入,就可以设计为:实践活动“登高望远”—— 故事“井底之蛙”——环境创设“成长阶梯”——游戏“插茱萸”。
这样围绕着核心意蕴,层层展开设计活动内容,既体现了节日的内涵,又与幼儿现实的发展相结合,使节日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和为了幼儿的活动”。
(三)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的设计涉及的是要使用哪些教育策略和活动;哪种教学形式更便于幼儿学习;对于设计好的教学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实现,等等。总的说来,幼儿园中经常使用的活动形式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即上课),其中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形式,根据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还可以分成全班集体的,小组的或个别的活动;还可以根据教师对活动的控制干预程度把活动分成幼儿的自由活动与教师预先结构的活动,集体活动与区角活动等。
活动形式的设计是具体而零散的,它与多种因素有关。具体说来,它与主题的目标和内容的设计密切联系,如,让幼儿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的活动,选取分组活动就比较适合,因为它既能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又能呈现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程度,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在某种意义上比集体活动更能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它与主题的内核相联系,对于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来说,节日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着的,在活动形式的设计上更偏重生活化和游戏化一些;它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系,年龄越小,其主题活动的游戏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大,其主动探索的程度和空间就越大。
所以,在设计节日主题的活动时,只有根据活动的目标、内容,根据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把感性形式与具体内容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才能有效地完成节日主题活动。例如,“红彤彤的年”这个主题活动,可以开展诸如年的传说、红红的对联、年画欣赏等集体活动,又可以进行卷鞭炮、剪窗花、舞龙舞狮等小组活动,也可以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独立探索、感受年的氛围,幼儿还可以和家长在一起包饺子、做游戏。总之,活动的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目标、内容灵活选择,有效的完成活动。
(四)灵活运用多种活动手段
活动手段主要包括上课(阅读、讲述、谈话、讨论、体验、操作等)、生活(参观)、游戏、娱乐(表演)等。各种活动手段的交替使用,有益于幼儿对活动保持持久的兴趣,乐于参加活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以“国庆节”为例,首先从情感上入手,运用参观、讨论、看历史图片资料多种手段,激发幼儿对了解祖国妈妈的兴趣,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知识的传授方面,通过听国歌、制作国旗、感受中国立体地形图、欣赏京剧、国画、在区角活动里有准备的环境中探索、体验等手段,让幼儿了解祖国的风貌、国歌、国旗、国徽,初步认识中国的政区、地形、民族等;最后在能力方面,让幼儿通过绘画、小制作、娱乐表演等多种形式表现出幼儿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献礼,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利用环境进行教育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幼儿园及班级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及其传递出来的文化魅力。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主要注意两点:
(1)要创设能满足幼儿情感、游戏需求的真实的生活情景
我们说过,节日就是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幼儿是设身处地的在过生活。我们要培养他成为怎样的人,就要给他什么样的生活,同样,我们如果要想幼儿感受春节是喜庆、团圆的日子,那么我们就要布置一个相应的节日环境,包括区角设置、墙饰布置等。比如,春节,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区角的设置中,美术区应该包括能展现出中国年味儿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物品(春联、年画、舞狮、中国结、窗花等);语言区应该包括一些有关年俗的故事小书等,不一一列举。
在布置班级环境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兴趣、需要,应与幼儿一起规划、设计、收集材料、布置、美化、调整、管理,“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引自日本97年“全国幼教课程研究会”对环境创设的定位)。比如清明节,老师和幼儿共同布置大型壁饰“放风筝”,就可以老师做大风筝,幼儿做小风筝,在共同参与中,既让幼儿了解了有关节日的习俗,又发展了动手能力,而且让幼儿体会到了布置环境、亲手创造美的成就感,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2)要创设能帮助幼儿积累多方面经验的丰富的操作环境
这种操作环境的提供不仅包括某个集体活动中的丰富材料,也包括区域活动里材料的充足。以传统节日为例,节日活动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民俗民艺有关,比如风筝、花灯、剪纸作品等。而对于幼儿来言,这些民俗民艺就是动手、动脑、动身的艺术,民间艺术就是与提取一定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活动中,提供操作和丰富的材料比呈现民间成品更重要。[1]比如元宵节做花灯这个活动,老师不仅要为幼儿呈现出漂亮的花灯,而且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做花灯的材料(各种彩纸、废旧的小盒子、小灯泡、装饰用品等),尽可能的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并满足这种欲望,即保证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制作花灯。
同时,区域活动区里老师也要放置相应的材料。因为,在短短的集体活动里,要让每一个幼儿的探索欲望都得到充分的满足是不可能的。恰好活动区活动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让不同发展速度和认知风格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来自由探索,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
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主要是指挖掘自然生活、社会中的节日教育资源。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走出去——到自然、社区中去
很多节日活动的内容都来自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例如,世界环境日,老师
就可以带领幼儿到自然中,观察社会大自然的污染问题(如烟囱冒烟、河水又脏又臭、垃圾满地都是等),这些非常直接、与幼儿生活密切的大自然污染现象,能使幼儿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建立起环保意识。
丰富多彩的社区环境,可以让幼儿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丰富早期社会经验,体
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情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如过春节时,大红灯笼高高挂,焰火爆竹啪啪响,年画春联处处飘,家家户户喜洋洋,小孩子传新衣、放鞭炮、相互拜访、贺岁融融,到社会去感受节日的氛围,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社会体验。
(2)请进来——让家长及社区人员到幼儿中间来
这一点上,日本的“父亲节”节日活动可以给我们已启示:日本的幼儿园在“父亲节”到来之前,会有重点地指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父亲的责任和工作;自制小礼物赠送给父亲;选择“父亲节”那天与父亲共同玩的游戏;学唱“父亲节”的歌曲。“父亲节”上午,幼儿园请父亲们来园参加半日活动,具体有:父亲观看幼儿入园;②全园集中幼儿与父亲共同游戏(以分组游戏为主);③全体人员游戏,如父亲与教师、父亲与幼儿拔河,猜拳,小制作等;④父亲代表1~2人作自我介绍;⑤幼儿唱“父亲节”的歌曲;⑥幼儿向父亲赠送小礼物。下午幼儿离园后,父亲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演讲会或恳谈会。
这样的教育活动,让父亲知道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加深了父亲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密切了父亲与孩子间的感情。同时,培养了幼儿对父亲的尊敬和亲近感,并使孩子能对父亲保持一种感谢的心情。
我们的一些节日活动也可以借鉴日本的这种模式,将家长、社会有关人员(解放军叔叔、在开展外国节日时,外国人等)请到幼儿园来,与幼儿一起活动。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第四篇: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主题设计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主题设计
阅读从这里起步——迎“六一”幼儿阅读展示活动
送走金色的五月,我们即将迎来“六·一”国际儿童节。在这洋溢着幸福、充满着喜悦的日子里,结合“早期阅读”的办园特色,举办“阅读从这里起步——“迎六一”幼儿阅读展示活动”。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而“六·一”的快乐却是属于我们大家的。师幼、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
此次活动各班结合班级阅读特色,小朋友们展示了故事表演、童话剧、散文诗朗诵、儿童剧等节目,让孩子们大胆自信地表演、生动流畅的讲述,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让阅读点亮童年,让书香溢满校园,让书香飘洒每个家庭”,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为此,各个班级、全体老师开展:“带好书,与好朋友同分享”,组织了“我和妈妈一起讲故事”、“甜嗓子儿歌比赛”、“小小故事PK赛”、“亲子快乐共读,营造书香家庭”征文、阅读展示等系列活动。或许,今天,孩子们还有些稚嫩。但,请相信,雏鹰“沐浴着书香”,明天,必定展翅高飞。
在作节日贺词讲话中,园长可呼吁家长朋友们和幼儿园共同携起手来,引领孩子走进阅读,喜欢阅读,做孩子童年阅读的引路人,为开启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让祝福与快乐同行,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书香家庭”,越来越多的幼儿成为“阅读之星”,实现我们的办园愿景:培植阅读文化,营造书香校园。
庆“六一”、展才艺——幼儿园庆“六一”幼儿才艺展示活动
全体幼儿与教师欢聚在多功能厅,举行庆“六一”幼儿才艺展示活动。活动邀请部分家长以及退休老教师共同参加。
本次活动既是一个给幼儿展示自我的舞台,又是一份送给孩子们的别具一格的节日礼物。
整个活动节目丰富多彩,全园孩子人人参与,每个班都演出了自己的特色。
还有与家长同台表演的节目,充分体现了家园合作的和谐氛围。
整个演出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健康快乐的节日氛围。家长对孩子们出色的表现给予了认可,老师们也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欣慰。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设计
主题名称:神奇的洞洞
突出理念:自主探索和好奇心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品质 核心经验(关键目标):幼儿获得 具体经验(具体目标):幼儿能够 活动设置:
主题设计网络图:(要素、情境、问题分析)
大班主题活动《神秘洞》
主题墙:分成四个版块:(1)“食物中的洞洞”——设计一张相关的表格,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调查并进行记录,找一找哪些食物有洞洞;(2)“洞洞的秘密”——这个版块是请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和洞洞有关的图片,教师选择一些合适的图片展览出来;(3)“我和洞洞做游戏”——有洞洞的玩具非常多,比如雪花片、积木、珠子、滚筒等等,教师就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孩子玩这些有洞洞的玩具,而教师则将孩子这些精彩瞬间拍摄下来,呈现在主题墙上,供大家相互欣赏;(4)“洞洞里的动物”——让孩子寻找住在洞洞里的小动物,比如蚂蚁、老鼠等等,并让孩子画下这些小动物,展示出来。
问题墙:“哪里有洞洞”——当我们把这个主题活动的内容告诉给孩子时,他们就特别好奇,究竟什么地方有洞洞呢,所以我们就把孩子的这个问题呈现在问题墙上,通过主题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和孩子之间的相互讨论,最终找到了答案,原来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到处都有洞洞,比如鼻子有洞洞,耳朵有洞洞,教室里很多玩具都有洞洞,家里的电器也有洞洞等等,我们老师就把孩子的这些发现及时记录下来。
展示墙:“美丽的窗花”——因为窗花都是有洞洞的,所以我们就引导孩子剪窗花,并把孩子的手工作品展览出来。
涂鸦墙:“洞洞作品大比拼”——食物藕有洞,我们就将藕切成片,让孩子用藕片蘸颜料印画,然后再添画其他的东西,把它变成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这样的绘画作品非常奇特而且也很美丽。
活动设计意图:
最近,我们班正在进行《洞洞王国》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对周围生活中的各种“洞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会找来一些有洞的物品放在区角上大家一起讨论欣赏。有一天,在晨间活动时,我们正在玩“钻山洞”的游戏,谈俊杰小朋友说:“王老师,你看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变成洞洞的呀!”说完他还用手和身体做了几个“洞洞”的动作。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都尝试着用身体成变各种“洞洞”,看到孩子们这么感兴趣,于是就生成了这一个活动。
在本活动中,我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洞洞”贯穿始终,设计了“看洞洞物品——说说身上的洞洞——用报纸钻过身体变的各种洞洞——和同伴合作用身体变成让小朋友能钻过的洞”等环节,在游戏中让孩子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其中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并尝试解决如何让报纸钻过“洞洞”。难点是让幼儿和同伴合作搭建出能让幼儿钻过的洞。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身边和身体上的“洞洞”,获得相关经验,激发幼儿对“洞”的兴趣。2.尝试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增强肢体动作的创造力。
3.愿意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边物品上的“洞”和身体上的“洞”已经有一些了解。2.材料准备:在教室一角布置好“洞洞展览会”(放上各种有洞的物品)用大小不同的纸箱搭建出能让幼儿钻、爬的“洞”,报纸为幼儿人数的一半。活动过程:
一、到“洞洞王国”看各种有洞的物品,引起幼儿对洞的兴趣。1.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小朋友到‘洞洞王国’去玩一玩,听说‘洞洞王国’里有个展览会,我们一起去看一下都有些什么东西。”(带领幼儿进入教室)2.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洞洞展览会”,请幼儿观察展览会上的洞洞物品。(教师交代要求:仔细观察有哪些物品,上面都有“洞洞”吗?“洞”在哪里?再想一想那上面的“洞”有什么用?)3.教师带领幼儿坐下后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他们上面上的洞洞有什么用?”(请幼儿拿着东西讲给小朋友听,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原来“洞洞展览会”上展出的东西上都有洞洞,有的洞洞大,有的小,有的洞洞是圆的,有的洞洞是方的,它们身上的洞洞都有不同的用处。
二、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各种“洞洞”,用报纸玩钻洞游戏。1.说说身体上的洞洞 师:“原来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洞洞’,你们知道我们身体上也有‘洞洞’吗?”(请个别幼儿回答)。2.让幼儿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师:“原来在我们身体上也藏着这么多‘洞洞’,我们要保护好身上的‘洞洞’。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洞,你能用我们的身体、小手和小脚也能变出“洞洞”吗?”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出大小不同的洞。(请几名幼儿上来变洞洞)3.用报纸玩钻洞游戏。(1)师:“小朋友真棒,能用身体变出这么多洞来,现在报纸想和我们玩钻洞洞的游戏”。(介绍玩法)教师说:“变变变,变出一个大洞洞”,幼儿马上想办法用身体变出一个大洞,且做木头人状。教师从中选出变“大洞” 的小朋友,请另一名幼儿用报纸尝试钻洞洞。接着用同样的游戏方式再请幼儿变不大不小的和最小的“洞洞”,请幼儿用报纸穿过。(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及时肯定幼儿的行为,鼓励幼儿尝试改变报纸的形状以钻过不同的洞。)
(2)分组游戏。把幼儿分成两半,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报纸钻洞,然后交换。
教师小结:报纸在钻大洞时大摇大摆,钻小洞时是怎样的?(变小、卷成一个细筒拧起来等)
三、幼儿合作变洞洞,幼儿玩钻洞洞游戏。1.教师:“刚才我们都是一个人变洞洞的,现在你能不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变洞洞呢?”(幼儿合作变洞洞,教师观察,及时表扬合作的好的小朋友。)2.师:“现在我要来试验一下你们变的洞洞大不大,能否让小朋友钻过,我说变变变,你们就相互合作变出洞洞,且做木头人状不能动。”(幼儿变出洞洞后请其他幼儿尝试钻进去)游戏可以进行几次。
四、尝试和同伴合作搭出更大的“洞洞”,让老师钻过,结束活动。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变出更大的洞让老师钻进去呢?”幼儿合作尝试变出更大的洞。教师选出最大的洞,老师当火车头,带领其他幼儿钻过。师:“小朋友,我们教室外面也有很多我们小朋友一起拼搭的洞洞,我们一起再去钻一钻吧”幼儿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开出教室。活动延伸:
利用各种积木、轮胎和废旧的纸箱等,让幼儿搭建成各种大大小小的“洞洞”。
“神秘洞”的主题里,孩子能够了解到生活中许许多多不同的“洞洞”,山洞、树洞、玩具洞、身上的洞、环境上的洞„„孩子通过观察、寻找、探索去发现、了解关于洞的知识与奥秘。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孩子的探洞之旅吧!
师幼共同布置 “洞洞”环境
“找洞洞” 一下子让幼儿的探索兴趣提到高点,“我们发现了下水道的洞洞”
我们的生活永远和洞在一起的,很快孩子们就发现“会吃东西的洞洞”——垃圾筒,“嗯!观察能力真的很不错!”
偌大的操场也存在不少的洞,“好玩的洞”——滑梯,看,孩子们已经开始对它评头论足了!
幼儿园的植物园也成为了孩子们寻找洞的场所,原来他们要找泥土里的洞洞,这不小小的蚂蚁洞也没能逃过她们的法眼!
孩子们为自己所发现的洞洞进行绘画整理中,原来他们要出书了——“我的洞洞小书”
“洞洞”是多么的神奇!“洞洞”是一本孩子学不完的活教材。孩子们通过学习,发现探索神秘的“洞洞”,共创“洞洞王国”!案例名称:神秘的洞洞(年龄:5岁中班)
一、背景:
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只是这些事情是否符合他们的胃口,从而决定他们对事情的兴趣大小而已。有些事情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接近,易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反之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就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和探究,如泥土,操场上比比皆是,孩子们每天在上面锻炼和玩耍,自然对泥土也很熟悉。有一天,他们在体锻时,有几个小朋友突然发现滑滑梯下面的泥土上有许多小洞洞,马上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于是,在情感原望的躯动下,孩子们争论着,讨论着,积极地探索着,最后惊喜地自己找的到了答案。获得了许多知识。
二、观察实录:
张羽润说:“这是老鼠洞,” “不,老鼠洞没有这么小,”伟伟说: “可能是蚯蚓洞。”佳佳说。
“哎,会不会是田鼠洞”明明说着。
“是—蚂—蚁—洞!”亮亮说着,还举起了小拳头。
伟伟说道:“你们都说得不对,还是问问老师吧!老师肯定知道,这是哪个小动物的洞。”说着,孩子们都把目光转向了我。
作为老师的我,并未操之过急,而是把问题抛向了小朋友。
“刚才你们都猜了这几个洞到底是哪个小动物的?但到底是谁的呢?有没有办法知道呢?”
小朋友互相看了一看,沉默了一阵,接着又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突然,亮亮小朋友说:“我们把这个小洞挖开好不好?看看里面有多深,究竟里面住着是谁?”这个建议很快得到小朋友的赞同,于是小朋友分头找来了树干,有的拿来了石块敲击小洞,有的拿出玩沙的工具。老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小的塑料铁锹和树枝等工具。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挖土研究“战争”------等挖开以后真相大白,原来是蚯蚓洞,因为里面还有几条蚯蚓在里面,且洞不大也不深,泥土也是松松的------。顿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庆贺自己解开了这洞洞的秘密。
“唉,快来看这条蚯蚓一断二了,它死了吧!”随着明明的叫声,小朋友们把目光又转向了还在活动的蚯蚓。亮亮看了看说:“,大概是我们刚才挖得太重,弄断了它的身体。”可是伟伟说:
“蚯蚓断了是不会死的,我妈妈讲给我听过的。”“骗人,人给车一压二,也不是死了吗?!”我在旁听着没吱声,只见伟伟对我说:“老师,我说的对吗?他们都说我骗人。”我微微笑着说:“你们不是有十万个为什么吗?你们可以回家看看书,上网查查有关蚯蚓的资料,我们明天一起来讨论好吗?”
第二天,小朋友带着各自收集的蚯蚓资料,相互交流。有的是图片,有的是和爸妈一起在网上查阅的资料。我把挖出的蚯蚓放在玻璃瓶里,小朋友把收集到的资料放在周围,有蚯蚓的再生能力介绍、有蚯蚓的营养介绍、还有蚯蚓对大自然的作用„„。一个“科常角”生存了,这场来自幼儿现实生活的生成学习活动又延续开了„„
三、反思:
正如《指南》所述这个年龄的幼儿,喜欢亲近自然,有目的地感知周围自然物,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研究,从中得到知识。尤其孩子们用充满好奇地眼光看着老师时,老师应充分利用物质、精神等各种要素,综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效应,促使儿童自主活动的生成。刚才看似幼儿在嬉玩,用树枝、石块挖、敲击着小洞,其实幼儿是在对“洞”进行着探索。因为大自然中姿态万千的东西充满了活力和好奇,所以幼儿只有在嬉戏、玩耍中得知结论,获得知识。而作为老师的我,在孩子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我并未操之过急,也没不屑一顾,而是给予及时的支持,这是关键所在。所以,当他们在用树枝、石块等物玩时,他们是在用活泼好动的双手去探索。因此,我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可操作的道具,支持他们动手,使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尤其在孩子知道这是蚯蚓洞,对蚯蚓是活是死有争议时,我再次适度的给予引导和回应,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在教室里生成出了一个“科常角”,给孩子们创造了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上网查询,知道了蚯蚓的绝招——再生,农民的宝贝——松土改良土壤,人类的朋友——提供营养等知识。
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获得了理性知识。研究“洞洞”其实是一个自主活动,教师只有重视幼儿的兴趣,了解幼儿的内
在需要、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在的可能性,给予幼儿自我发展的机会。所以说,这也是一种培养幼儿自我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一活动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对幼儿今后生成学习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