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时间:2019-05-14 20:4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第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课题编号: LJY15026

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

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12册课文,选入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但思想内涵极为丰厚,语言表达也极为灵动流畅,它在承载固有的思想旨趣基础上,更承载了编者预设的知能体系和价值标准。但受篇目的限制,几十万字,即便学得再好,所得也是很有限的。我们许多语文教师都有感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前后不知讲了多少遍,等遇到一篇课外的阅读篇目,学生们要么曲解中心,要么肢解其意,令人烦恼。学生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弱。这仿佛已经成了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通病”。因此,将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实施建议中对课外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背诵优秀优秀诗文160篇(段)”。

吕淑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曾有人言:“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教学的效果真正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 伸。

纵观整个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阅读局限在课本中,圈定在课堂上,相当多的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不注重积累,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问题,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开放课堂,要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和谐衔接,要使学生既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学语文,又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即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我们申请进行“小学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立项。

二、课题理论依据。

1、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椐现代语文教学专家研究统计,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200万字的阅读量为底限。传统语文教学重视通过博览、诵读、精思、背诵,让学生接受丰富的滋养,具备较扎实的语文功底。“滋养说”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2、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是“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于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

3、学习迁移说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即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课内阅读学到的基本方法运用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是研究的又一理论基础。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课程标准》是教学研究的纲领性文件

三、研究的内容。

1、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对教学实践的价值。

本课题着重探究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价值和作用。本课题拟就课内外阅读结合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性,以及对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性的研究。

2、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这是这个研究的关键所在。只有找到了这个结合点,学生的阅读欲望才能有效地开掘,阅读视野才能由课内转向课外,我们的课内阅读也才找到了一个发展点,支撑点,从而搭建起学生阅读的桥梁。第二,建立了这个结合点,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培养的阅读习惯去进行课外更为深入广泛的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境界,同时也促进学生对课内文本的感悟。第三 由课外的阅读再次地走向课内。用课内学到的方法写一写阅读的收获与感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收获和看法,形成一个由课内到课外,再由课外到课内的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效模式。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

课内阅读有着一定的文本,在课内占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与空间,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利用更多的课外时间拓宽阅读的视野,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始终抱着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发展,也不能让课外阅读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有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课内阅读服务于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促进课内教学,两者的结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

4、课外阅读素材选择的研究。

好的书籍能让孩子们受到情感熏陶,启迪智慧,提高审美能力。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如此丰富的时代,可以读的书既丰富又有趣,如童话故事、名人传记、科普知识、儿童小说等,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对孩子课外阅读的书籍把关,如何选择课外阅读书籍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语 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的现状,掌握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活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实现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通过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通过实践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小学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训练基本能力、训练能力品质、培养健康情趣)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读后叙述课,交流评论课、读书笔记辅导课等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信息网络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法研究现实中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的现状和走向,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实践操作策略。

(4)、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善于筛选和总结以往的经验,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以保证课题研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六、课题研究思路。

1、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学习郭思乐先生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学习有关“阅读方法与技能”的教育理论。

2、撰写教学案例及阶段总结。对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作出反思、总结、评价,改进。

3、在研究过程中反复实践——反思——改进——总结,真正形成一定的教学方法。

4、研究主线。课题组成员召开多次会议和参考大量的资料,确定了本课题实施研究过程的主线:以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围绕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开展试验研究。

七、研究对象。

以课题组成员所在班级(601班、602班、605班、606班、607班5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语文课为载体进行研究,任课教师既是参与者,也是研究者。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邀请县教科所及校内一批专家做指导,保证本课题顺利实施。

(二)组织本课题成员参加有关课改的教研活动,每个学期不少于两次。

(三)每个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

(四)本课题组成员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工作方法上,有自己独特的方面,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有一定的研究。

(五)学校文献资料丰富,每年订购了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信息方面设施较好,每个办公室有电脑并接入宽带网,教师有家庭电脑,便于课题研究。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主持人:李敏慧

成员:田小东

张开龙

涂小英

王莉

主持人:李敏慧全面负责该课题的指导、协调及保障工作。主要负责人员的调配、课题会议的召开及课题研究的保障工作。负责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1、负责课题论证设计及实施方案的撰写。

2、课题立项申请表的填写。

3、完善课题申报工作及开题工作。

4、课题研究活动的主持,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研究成员:田小东

张开龙

涂小英

王莉

1、负责本班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2、负责课题实验的实施。

3、撰写相关案例反思、研究随笔与论文每期至少1篇,至少一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

4、学期末搞好研究工作阶段总结。研究成员:李敏慧

1、负责研究过程中论文、案例反思、研究随笔的收集整理,编写论文集。

2、对课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3、负责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十、具体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施周期为1年(2015年3月——2015年12月)。具体的实施活动安排如下:

(一)课题申报阶段:(2015年2月——2015年3月)

1、选定研究课题,填写课题申报表、申报课题;研制课题研究方案、开题等。(李敏慧)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写出学习记录和讨论记录。(资料:学习和讨论课题方案的记录)(全体成员)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11月)三月份:

1、学习阅读教学的有关理论等文献资料,成员每人写读书笔记2篇以上。(资料:学习笔记)(全体成员)

2、调查问卷。(资料:调查问卷和调查分析报告)(全体成员)

3、实验班级进行研究。(图片,学生阅读作业的收集)。四月份:

1、在网上或图书室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自主学习1次以上。(资料:学习笔记)(全体成员)

2、通过学习,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力求在县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全体成员)

3、实验班继续开展实践研究。(资料:过程资料)五—六月份

1、涂小英、张开龙、王莉老师各上一堂有关阅读教学方面的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听课,重点是学生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的形成汇报,并检验前段实验的成果。然后讨论研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剖析,写出反思(课题组成员)。然后大家研讨。(要有记录)具体上课时间见研讨课活动方案。

(资料:研讨课活动方案,上课的教学设计,听课笔记,课堂片断实录,教学反思,研讨活动记录,图片资料)

2、每个课题组成员撰写研究随笔和案例反思各一篇,并上传到县级以上教研网站上,并力求发表。

3、课题组第一次、第二次研究交流活动。(交流发言稿,交流笔记)七月份 写出上半年研究总结。(个人阶段总结总结和课题组半年总结)(课题组成员)(7月5日前完成)

八月份

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等文献资料成员每人写读书笔记2篇。(资料:学习笔记)(全体成员)

九月份

1、课题组成员继续实践研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资料:上课的教学设计,听课笔记,教学反思,研讨活动记录,图片资料)(全体成员)

十月份—十一月份

1、课题组代表李敏慧、田小东上研讨课汇报课,由课题组成员记录课堂实录。写出反思或总结。(全体成员)

(资料:上课的教学设计,听课笔记,课堂录像,课堂片断实录,教学反思或总结,研讨活动记录,图片资料)

2、撰写有关的教学论文。(全体成员)(资料:反思或论文)

3、课题组第三次、第四次研究交流活动。(交流发言稿,交流笔记)

4、实验班继续进行实践研究,与非实验班的平行班级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或经验总结)。

(三)总结阶段(2015年12月)十二月份

1、归类、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资料。(全体成员)

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整理、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全体成员)

4、撰写课题研究总结。(全体成员)

(资料:论文集(含总结),课题研究报告,反思集,课堂实录集,听课评课记录,音像资料,活动记录等)(李敏慧)

十一、预期效果、成果呈现形式。

通过研究,实现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主要成果:

1、课题组成员关于小学生课内外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的论文集。

2、案例反思、心得体会集

3、课题研究方案、结题报告。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点滴

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点滴

望都县张庄学校

刘环

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结合,是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内外结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我在课外活动方面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用文字形式辅助教学

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内容特点的理解,有些课文师生可以编成文字活动形式以辅导课堂教学。比如: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改编成话剧小片段,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指导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中深深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其他学生组织成“评论小组”和观众,“评论小组”进行评论,观众进行感想交流。也可以把课文改成山东快板、天津快板等形式,既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二、课外游戏的知识性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娱乐、休息的时间,把语文知识融于课间游戏中,使学生在娱乐中巩固知识,在接受知识中休息,是课内外结合的具体体现。在这方面,我也做了一些具体尝试。如:学生爱玩“按方”(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我把棋子变成汉字,让学生玩,方格四角棋子顺时针可读成语时,算是“成方”,如能说出成语的意思或用它说一句话,就可以吃对方一子;某条线路五枚棋子可读成句子时,算是“成龙”,可以吃对方一子,结局以无棋子者败,使学生娱乐、组词、造句融为一体,便学易记。

我还针对学生的思想情况,每周换一次棋子。如:有的学生调皮不用功,给他的棋子就有“闻鸡起舞”、“守株待兔”、“花有重开日,人无常少年”等成语,勉励他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有的学生抄作业,就给他“自欺欺人”、“滥竽充数”等成语,劝告他不要欺骗自己;这样催他们自新,教他们悔过,从思想上改变了对学习不正确的态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在静中休息、学习,还可以在动中娱乐、学习。如跳皮筋、踢毽子等有许多优美的的动作,把每一个动作都用成语或诗句命名,学生就容易理解成语、诗句的意思了。如:踢毽子叫“七上八下”,跳皮筋叫“循规蹈矩”弹球叫“弹指一挥间” „„

三、举办知识性竞赛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阶段性知识竞赛会给学生以力争上游的动力。如:举办智力竞赛。在野外设几条几百米长的跑道,途中设障碍物十几道智力测验题,谁先到达目的地谁为胜,这样,学生要想得到“冠军”称号,必须思想敏捷,平时多读、多看、多写、多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另外,举办“诗歌朗诵赛”、“绕口令赛”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举办“故事会赛”、“故事接龙赛”、“一分钟讲演赛”等等,借此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要求。

四、组织好语文兴趣小组

把爱好语文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一方面发挥他们的特长,切磋,互帮互学,一方面兼以“小老师”的职责带动差等生。可以以板报为阵地定期刊登学生习作,交流写作体会等,说明写作要求,择优刊登,其他学生则在学习他人经验时,逐渐认识个人的不足,借鉴他人长处,为争取自己写出好文章“发表”,语文课上就会认真听讲,千方百计理通词句,多方面注意搜集素材,长此下去,驾驭语言的综合能力就会普遍提高。

五、设置问题信箱

设置问题信箱,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写成问题卡投入箱内,定期开箱,对普遍性的问题,予以班内课堂解决,避免了学生想问,教师不在;教师在场学生已忘的缺点,解决了个别学生羞涩腼腆,不敢当场发问的问题。

不仅学习问题得到解决,且其它问题也得到妥善处置。如:学生对班内不满的现象,对老师有什么看法,对家长有什么要求,个人有什么心事等等,都可以投箱,使老师便于了解学生,管理学生,解决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的矛盾,从而使班内纪律大有好转,形成良好的学风。

总之,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知识,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轻松愉快,易于接受。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策略的研究》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根”与“魂”,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教育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郑国民在《为中国而“读”》中说“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可见,阅读已经成了我们学习语文,感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其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标志之一,而且有利于促进其听、说、写等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个体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阅读教学分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课内和课外就如同语文教学的两只翅膀.课内外阅读的相互促进,是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走向了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展课内外阅读既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学习语文,又能把课内阅读中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所以从理论上说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大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核心概念界定 “课内外阅读衔接”:就是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强化阅读期待,深化阅读感悟,促进阅读反思,进一步优化课内阅读的质态,以课堂为点,以课外为面,课内得法,课外延伸,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即培养整体阅读、深层剖析、理解阅读材料、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在阅读中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内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小学的课外阅读,并使之与课内阅读教学有机衔接,有效整合。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阅读日”,这标志着阅读已经开始走进了全世界人们的心灵。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掀起了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都很重视学生阅读教育的研究。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促进学生阅读计划”;韩国发行了“世界阅读日”邮票,以推动青少年阅读;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南明教育创办者、新港实验学校校长魏智渊对“儿童阅读原理的解读”和“海量阅读”的实施;“课内海量阅读”的创始人韩兴娥老师以及被授予中国“北派名师”的我们河南省灵宝市的特级教师张建超提出的“课内增量阅读”,都为我们本次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研究目标

1、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以课堂为点,以课外为面,使学生既从课外阅读中、生活中学语文,又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为生活服务。即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带动一批掌握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能有效实施课内外衔接阅读的骨干教师。

五、研究内容

1、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化、自动化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实验教学,对课题组编写的课外阅读校本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探索教材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操作性,评估和测量教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的作用,利用教材开展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实验。

3、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

4、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训练基本能力、训练能力品质、培养健康情趣)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读书汇报交流课、读书笔记辅导课等)。

5、开展课外阅读价值的研究。探讨课内外衔接在拓宽教学途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智力”背景、开发“学困生”智力、以读促思、以读助写、以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诸方面的功能和实际效益。

6、通过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母语、尊重母语的情感。

六、研究思路 1.课内外衔接

(1)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2)选择与课内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组织学生在课后用课内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拓展性材料。(3)选择同类阅读材料,意在与课内教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运用阅读材料,把两者放在一起,更加突出作品各自的特点。

(4)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或缩写,在教学的前后,我们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使学生更立体地、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2.学生自主阅读

(1)设计“阅读摘录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摘录”,并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旨在监控阅读过程,保证课外阅读的质和量,养成习惯。

(2)定时定量地阅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阅读,在学习实践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在校期间,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每天早晨定时阅读,每周专设一节语文课用于课外阅读。学生每天睡前进行休闲读,双休日、节假日随意阅读,但要有合适的阅读量;完成摘录卡也要有一定量,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3)引导家长亲子阅读。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言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大力提倡亲子共读,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需家长做阅读的领路人。鼓励学生家中订阅报刊杂志,设立家庭书架、家庭小图书室。

(4)师生共读。在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没有养成之前,读书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枯燥的工作”。抓住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和模仿的心理,在校期间,教师以身示范,组织、带领学生阅读时,自己也拿起课外书来读,或者与学生共读一本书,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增进,有利于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这样坚持,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成长的需要。3.教师阅读指导(1)课堂教学指导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教会所有学生使用工具书,为他们创造自学条件;教会预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哪些是应该精读的哪些是应该略读的,哪些内容应该摘笔记,哪些写法是可以迁移的。此外针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知识、年龄特点,我们开设疑难点指导课和赏析课。高年级重在赏析的指导。指导学生抓准文章“美点”:①形象美,叙事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事物形象。②结构美:好文章无不重结构的紧凑和清晰,赏析时抓住不同题材文章的结构特点,特别要注意体会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等重点句。③语言美:几乎每篇文章都可以赏析其语言美,可以是词语品析,可以是句式品析,可以是修辞的欣赏,也可以是感情色彩的分析。④手法美:文章的表现手法也可以欣赏其“美点”,如对比、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等等。⑤音画美:用语言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使文章具有音乐的美,充分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词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这些在散文和古诗中是常见的。

(2)课外阅读指导

古人云:阅读无甚妙法,唯从有疑到无疑,从无疑到有疑。小学生对字词理解较差,这对学习语文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他们生活的阅历有限,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在理解字词层面上的疑难,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解决不了的摘记在“摘录卡”中,与同伴或教师进行交流。经教师的检查、抽查后,提取共性的东西,再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共同解决、释疑。4.阅读评价(1)阅读展示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要给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可采用讲、展、赛的形式。“讲”即讲述,举行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展”即展评,就是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文摘卡、剪报等;“赛”即竞赛,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通过这种成果展示,使其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后进。(2)阅读考核 ①实行积分管理

绘制课外阅读积分一览表,激励学生自觉阅读。表格分为材料积累、阅读摘记、阅览表现几个栏目,满分为一百分。每周小组内互评,每月由班委总评,算是一次成绩测验。②课外阅读积累检测

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聚宝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因此,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养成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可定期进行综合性阅读检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阅读成果。

七、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以达到预期成果。综合调查法: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

文献研究法:查找已有的与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为师生提供正面教材,构建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理论体系。

评比激励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渗透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软件优化教学机构,有效地辅助阅读教学。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概括、归纳,提炼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

八、研究的创新点

1、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2、内容延伸,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内外结合,扩大学生阅读面。

研究实施的步骤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课题申报阶段(2008.1——2008.3)(1)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组,预选课题成员(3)确定课题研究组成员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8.4——2008.12)(1)学习相关理论,夯实研究基础。

(2)创设实验环境,按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研究(3)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能力(4)用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09.1——2009.3)(1)收集整理各项研究资料。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组织成果展示,邀请专家、领导进行鉴定、验收。(3)做好结题前准备工作。

(4)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让其他语文教师尝试推广应用。

九、研究保障条件

1、研究基础

我校是市级示范性学校,全县的校本研修基地,“十五”期间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切实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市级课题《阅读童话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的研究,均已结题。“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教育部《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团队成果展示获国家级二等奖,学校多人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60余篇。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为此课题培养了大批课题研究能手,我们有信心把此课题研究深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计划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2008.3----2009.1)

数学课堂新授部分有效提问的研究

玉泉河南小学 叶长生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的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具体还表现的在以下几方面:a: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设置疑问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b: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c: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的局面;d:课堂上大多数是教师问,学生答,缺少学生问,教师答的场面。为此,分析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必须解决课堂提问中存在不良的现象。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①围绕“重点”设计问题;

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③突出数学学科特点设计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法:

①掌握问的方法。

②把握问的时机。

③重视答问评价。

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仅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

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教育科研必须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本研究是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来,必须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是本项研究的基本方法。

2、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第五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实施策略

作为一个小学校长和资深的语文教师,我一直想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学校进行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的研究,下面是我总结的想法和做法。

一、立足课内,抓好课堂主阵地

这些年来,教育界各种改革轮番兴起。但我始终相信,抓好课堂基础教学才是教育的根本。学生只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

1.研读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本是学生前进的方位图。虽然一册教材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但每篇都是编者深思熟虑的选择。教师只有明白编者的意图和单元前后的联系,才能真正把课文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2.以一带多,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兴趣

课文只是范例,不足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教师进行补充。学完老舍的《猫》,我们给学生推荐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美国作家海明威的《雨中的猫》;学完了老舍的《草原》,我们推荐沈苇的《巴音郭楞变奏》、席慕蓉的《夏日草原》和李若冰的《山湖草原》。在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歌的阅读中,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二、放眼课外,拓宽阅读大舞台

如果说课内阅读是华美的国宴,那么课外阅读就是让人欲罢不能的特色美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人曾经统计,一个人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占总知识的70%。想想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也不难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

1.立足选文,拓展整本书及相关文章的阅读

小学生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需要教师带领他们学会有层次地阅读。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学完《祖父的园子》,推荐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学完老舍的《草原》,推荐阅读他的散文《内蒙风光》;学完鲁迅的《少年闰土》,推荐阅读《故乡》;读完安徒生的《丑小鸭》,推荐阅读林清玄的《你心里的天鹅都去哪儿了》……这种延展性的阅读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也让他们学会了思考和比较。

2.播放音像,吸引学生投身阅读

教育研究表明,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记得以前,我和儿子一起听广播――《阅读与欣赏》《午间半小时》《子夜星河》等。这些好的语言类节目能够慰藉心灵,提高人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在我们学校,各年级教师会集中准备内容,利用午间时间分班进行播放。低年级孩子们听经典童话故事,中年级孩子被有趣的科学故事所吸引,高年级孩子则在优美的诗歌朗诵、美文欣赏中学习语言。课堂上的课文朗读、情景朗读,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内容。学校每学期还会举行朗读比赛。

3.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这种作品有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接触经典作品多的孩子,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一般都比较强。所以,我们精心挑选古诗词、现代诗、优美词句等,让学生每天一段进行积累背诵。每天下午,学校安排5~10分钟的诵读时间,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朱子家训》《论语》《孟子》《史记》《汉书》等经典。

三、内外结合,提升阅读新空间

1.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要让学生读书读得有效果,根据各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方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学段的孩子识字量小,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需要老师领着读;第二学段的学生认字量增大,可要想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就需要老师在阅读中适当提问点拨;第三学段的学生阅读速度快,通过交流可以加深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在第一学段的阅读课上,教师会根据课文情节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改编情节或结局。说完让孩子们自己写,也可以让家长帮着写,还可以画成画。第二学段的学生可以根据作品中的描述,把人物形象画成卡通画,把故事情节变成美丽生动的自制绘本,完成一张张各具特色的读书记录卡。第三学段的孩子可以谈自己对人物的见解,并进行展示。“走近曹文轩”“沈石溪的动物世界”“奇妙的科技之旅”“听杨红樱阿姨讲故事”“跟着金波爷爷学写诗”等主题的手抄报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才华。

我们的阅读指导课分为六大类――新书推荐课、好书导读课、名家引领课、读书交流课、人物赏析课和朗读指导课,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需要安排。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走近鲁迅”。语文组教师结合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带领学生阅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交流鲁迅少年生活的一些经历,对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朗诵《有的人》……学生也自己收集各种资料,展开交流,对鲁迅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学校还调整了时间安排,每天下午40分钟的两节大课和课外活动改为四节30分钟的小课,前两节课程内容不变,第三节是全校统一的阅读课。2015年上学期开始,学校尝试采用“10+20”阅读法,即前10分钟教师把问题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听完之后回答问题,剩余的20分钟学生自由阅读。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每个月第四周的阅读课为交流时间。学生或交流读书心得,或向同伴推荐自己喜欢的书,或展示自己的读书记录卡。分享和探讨让孩子们更加喜爱阅读。

2.开启奖励机制,持续激发学生兴趣

在阅读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非常重视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学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给不同学段的孩子规定了阅读量和相应的阅读书目,每月有主题,评出“阅读之星”,在期末评选出“阅读快乐星”“阅读智慧星”和“阅读成果星”等。全校每学期都有100余名学生获得奖励。

“六一”节异彩纷呈的课本剧表演,更是孩子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一年级学生演出《小蝌蚪找妈妈》,可爱的小蝌蚪、大青蛙博得了大家阵阵掌声;六年级学生演《昭君出塞》,讲究的对白、人物的机智都让观众赞叹不已。

《尚书?兑命》中说:“念终始典于学。”即所有的成就都来源于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和学生一起阅读,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心中。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发芽、成长,为孩子的生命增添美丽。

(责 编 莫 荻)

下载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当阳市雄风小学曹光发 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河山,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多处对阅读要求作过详细描述:“......

    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策略 0118

    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前言 “每当我们翻开书页,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研究课题实施方

    一、 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课本上一篇篇精彩的美文,老师和学生都能被深深地打动,学生发言积极......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摘要】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是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省时高效的一条有效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 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共5篇)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2020XKT--XXYW058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 负责人 XXX 负责人 所在单位 XX 镇 XX 小学 课 题 研 究......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永吉县金家九年制学校张瑞杜文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深知肩上的担子之坚,搜寻课堂记忆,回味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