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0:4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篇: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手机媒体的产生及发展

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这是手机最初被发明出来时的基本功能,也是其被大众接受的基础,现在随着其功能的增强和移动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资讯的重要载体。

手机被视为最有希望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它已经从最初的人际语音通讯工具向综合型媒体发展。具有便携性和移动性的手机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愈发活跃,手机屏幕越做越大,手机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不管是公车上、还是地铁中都不难看到用手机听歌、阅读、看新闻或者是看视频的人们,手机作为“放在口袋里的媒体”,极大满足了移动人群快速阅读的心理, 减少了媒介传播的障碍,手机媒介开辟了人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以之独特和前所未有的优势如移动性、便携性等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和信息操作的主要媒介之一,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个人交往、信息传递、商务活动和社会管理的方式。

手机作为各种应用最终实现的工具,作为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终端,是移动通信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便携性与多功能性的特点甚至让很多人因此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7月末,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7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47.9%。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中国人中约有5人使用手机。今年以来,受手机单向收费的刺激,手机用户数大幅增长。统计表明,到9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较上年底增加6225.7万户,月均增加691万户左右。手机用户数量的增长带来手机短信发送量的持续增加。2010年1至9月,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4311.6亿条,较上年同期增长38.9%[1]。可以认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它会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3G(第三代数字移动通讯技术)时代的到来,媒体理念和运营模式的逐渐成熟,而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媒体将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实现充分结合,它比任何一个传统媒体更贴近大众生活,这种媒体几乎集合了所有传统媒体的优点,对这种新媒体的深度解读,将有助于推动其在我国的高速发展。

二、手机媒体的产生及发展

无论你承认与否,手机媒体已渗透进你的生活,成为你日常行为的一部分。1992年,在英国沃尔丰的GSM网络上,世界上第一条短信,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自那个时候起手机就开始从“通讯工具”向“媒体”的身份转化了。

在2002年,搜狐CEO张朝阳在“搜狐时尚手机之旅”活动中,首次提出了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的概念,自此学界和业界开始了对于“第五媒体”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认为手机媒体即“第五媒体”者居多。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是被称为“第五媒体”专家、中国无线营销理论开创者的朱海松他认为:“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媒体。”[2]在这一定义中,他明确指出了“第五媒体”即手机媒体。

综观手机媒体的历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轨迹。世界第一部手机于1973年在美国纽约诞生,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就经历了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变迁。手机媒体由最初的单纯移动通信工具,逐步向增值服务(短信、彩信、WAP及多媒体视讯等)多元化媒体转变。去年初,国内3G牌照发放给了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3家运营商,这标志着我国3G时代的到来。

虽然手机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国内已出现了许多通过手机短信进行新闻传播与出版的手机报,并积极实践手机媒体化,“手机正在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

三、手机媒体的现状

(一)手机已成新型媒体

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的第五媒体已经迅速融入了百姓生活。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让新闻的时效性和透明度更高。比起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第五媒体无疑更加快捷和具有互动性和广泛的参与性。而传统媒体也纷纷利用数字传播方式,打造现代传播的新阵地、新平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2.77亿,半年新增4334万。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传播载体,其

迅猛发展态势已不可逆转。

随着第五媒体受众的飞速增长,手机报、数字报、网络报刊、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形态也迅速融入生活,成为影响老百姓工作、生活的重要媒体形态。目前,互联网正在从PC向移动智能终端变迁,未来几年中,3G的全面发展及4G时代的到来,更多的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将跨越个人电脑和手机的鸿沟,享受第五媒体带来的新体验。

新闻出版业的兴旺,则为第五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新闻出版署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的新闻出版业实现总产出10668.9亿元,全国共出版图书30.2万种,出版期刊9851种,出版报纸1937种,出版录音录像制品25384种,引进出版物版权13793种,输出出版物版权4205种。数字出版发展迅速。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达799.4亿元,数字出版经济规模已超过图书出版,而手机出版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网络游戏,占数字出版全部营业收入的24.2%。[3]

(二)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

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手机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手机已经不只单纯是个通讯工具,同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相互补充,开启了一个移动通信融合与变革的时代,使得手机媒介越来越接近一种新型信息采集、传播和消费样式,手机终端媒介在新闻传播领域中主要有如下一些形态:

1、手机报

手机报是将纸质报纸、杂志的新闻等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传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在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了国内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据业内人士测算,随着手机报价值链形成,加上三大运营商业务格局的明晰,2009年底,中国手机报业态将超过2亿的规模,其中付费用户将达到8,000万。例如,在我们身边的《齐鲁手机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与中国移动集团山东分公司联合创办。截止2010年12月,《齐鲁手机报》在山东省拥有130万左右的固定读者。

2、手机广播

手机广播是手机媒体的一种典型应用,对于广播的不同类型,手机广播也有着双重含义。一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和完善,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一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的广播节目。

3、手机图书

手机图书是将数字化了的图书利用手机作为终端进行阅读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4]。2008年,中国手机用户继续迅猛增长,随着手机价格和话费进一步下调,大屏幕、智能手机开始大量普及,手机阅读人数和所占比例仍然持续增加,从2007年的5.9%增长到2008年的6.3%,同时,行进中的阅读比例也从2.6%增长到2.9%。虽然所增比例不大,但是考虑到2008年新增加的读者的年纪构成,实际上手机读者的增长是极为迅猛的,这个从手机阅读市场收入的增长上得到了直观体现:手机阅读市场收入由2007年的650万猛增到2008年的3030万,所占比例由3.8%增长到13.4%,增长极为明显和强劲。

4、手机电视电影

手机电视电影是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传输电视内容的一项技术或应用。用户可以在手机上收看实时直播的电视节目、体育赛事,观看最新电影的片花预告和经典影视剧的剪辑、幽默搞笑的短片等等。根据2009年7月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手机电视用户占手机网民总数的8%,在3G时代的推动下,预计未来半年手机电视用户的规模将上升至39.2%。

5、手机上网

手机网络是传统电脑网络的延伸和补充。目前手机上网浏览支持两种方式:一种是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方式,一种是www.xiexiebang.comNIC数据表明,2009年第三季度的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超过1.8亿,加之3G大规模的推广影响,预计2009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包括2G、3G、移动上网卡等),有望突破2亿人,手机上网用户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6、飞信

飞信是中国移动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飞信可以通过PC、手机、WAP等多种终端登录,实现PC和手机间的无缝即时互通,保证用户能够实现永不离线的状态。中国移动2006年开始试商用飞信。凭借着中国移动5亿用户的基础,飞信业务在推出后仅一年,其用户数就已经超过MSN仅次于QQ。据《中国移动飞信业务案例分析报告2009》显示,截至2009年第2季度,中国移动飞信用户到达数达1.84亿,环比增长16.1%,与2008年第2季度的1.12亿用户到 4

达数相比同比增长64.9%,可见飞信用户规模增长的速度十分迅速。

7、移动搜索

移动搜索依赖于手机的平台便利性,在实际使用中用户易于接触到手机平台和移动搜索平台,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搜索的频率。根据2009年7月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手机搜索的用户占手机用户总数的26.2%,约为4074万人。随着3G的推广和应用,移动搜索成为各移动运营商、搜索引擎厂商关注的重要领域,未来半年手机搜索用户规模将上升至38.3%。艾瑞分析显示:2010年手机搜索用户规模为1.4亿人。据艾瑞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用户每天至少会使用移动搜索2次,使用频率非常高。同时,新闻类信息成为手机网民手机搜索第一需求。

8、微博

微博(Micro-blogging,Microlog)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20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随着发展,这些消息可以被很多方式传送,包括手机短信、即时消息软件、电子邮件、MP3或网页。一些微博客也可以发布多媒体,如图片或影音剪辑和出版。微博客的代表性网站是Twitter,目前Twitter日均访问量已近2000万人次,用户已近4000万。虽然twitter现只有英文和日文两个版本,至今没有推出中文版,但是不管是什么语言的版本,都可以在Twitter上说中文,“今天,你twitter了吗?”一度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

(三)手机媒体的特点

1、随时随地的移动性以及贴身性

手机媒体相比于其他媒介,更加小巧轻便,正是由于这样的便携性,手机常常被称为“影子媒体”,它的随身性打破了信息接收的时间和地域限制。

2、高效的互动性

手机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性传播,与传统媒体的单项传输不同,手机平台上的信息传输是双向的,用户不仅可以接收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回复并转发信息,同时成为了受众与传播者。

3、传播的时效性

所谓传播时效性,是指商家所传播的内容,传播速度快,被受众阅读的可能性更高,并且更容易对用户产生影响相比与在其他渠道获取信息,通过手机获得信息,能够引起更大观注。例如:在美国“9·11”事件中,恐怖组织袭击世贸大楼之后,最早向外界发布该新闻的媒介不再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而是以反应迅速见长的手机报。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4分,美国正式向伊拉克宣战,打响了伊拉克战役的第一声炮火。事发后,仅1分钟时间,许多手机用户就收到了此消息。而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地震画面都是当事人用手机拍摄再传到互联网上的,而且中央电视台也引用了这段视频资料。

4、多媒体性

手机媒体的内容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存在的,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形式的内容都能从手机上获得。从目前来看,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多媒体形式蕴含着无数商机,另一方面,大众非常喜爱多媒体形式的内容,这点从互联网上此类内容受欢迎的程度就可以得到佐证。

5、高互动性[6]

传统媒体通常缺乏与手受众的有效且及时的互动,传播的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而手机媒体就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直线型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把与受众互动作为主要的方式。手机媒体被称为“影子媒体”与用户形影不离,这是任何别的媒体都不具备的特点。另外,手机媒体还可以通过通信交流、信息转发、信息评论等形式表现出来,这都表现了手机媒体的高互动性。例如:现在国内很多手机报纸就开通了评论功能,使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和想法。此外,通过反馈和交流,传播者可以根据读者的不同爱好,帮助用户随时随地的挑选和阅读最喜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节省受众的时间和精力。

6、高科技性

手机媒体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媒体,特别是在web2.0的时代背景下,它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诸多媒体相结合,用户可以迅速在网上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手机媒体可以提供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项目。这是一个可以整合现在所有网络科技的移动媒体。信息的传播、网页的浏览、视频的记录传播、声音的传递等这些功能无一不彰显了现代科技的力量。手机媒体为众多“手机达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手机媒体被开发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功能正逐渐代替传统的传播方式。手机媒体正对传统媒体的各项功能进行整合,正带我们走向手机媒体带来的高科技生活。

7、媒体普遍性

手机几乎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备的工具。截止2009年,中国的手机 6

用户已经达6亿,手机的发展和普及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第四媒体——互联网,目前中国的手机普及率以及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据我针对山东理工大学在校师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全校3万人中,拥有手机率为100%。

也正是因为手机媒体具备了移动性、互动性和传播的时效性等特征,越来越多的商家依靠手机媒体与会员和潜在客户进行互动,增加对客户的粘性,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我国,目前专注于手机媒体服务产品有:12580生活播报、企信通、企业推广手机报、企业内刊手机报、政府部门手机、大学生手机报等。

手机媒体的移动互动性,精准传播的有效性,都逐渐被商家合理的利用。例如:12580生活播报帮企业有效的传播开发新客户,手机报帮企业深度挖掘客户的需求,企信通帮企业有效的黏在客户。

四、手机媒体在当前运营中的问题

由于手机媒体是在数字化的进程下诞生的,也就不可避免的有着网络媒体的许多不足之处:

(一)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的发展有着太多的未知数

手机媒体作为一个新兴媒体仍并没有走到一条完全成熟的道路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必然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而受众如何接受,厂商如何发展都未可预知,所以,手机媒体要想传统媒体那样稳固还需要多多努力。

(二)手机承载平台的局限性

现有的手机承载平台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下载速度不过快,手机屏幕过小,流量费用相对过高,这些因素必将影响手机的增值业务的发展。如:对于手机电视来说就受到了终端昂贵、待机时间短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支持手机电视业务的手机种类还相对较少,手机用户如果想使用手机电视业务就必须更换终端,而且现在的手机待机时间一般都在3天到一周的时间,但观看电视节目就会使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减少到不足8个小时,甚至更少,这些因素都会降低手机用户购买视频手机的欲望。除了终端限制外,各类型播放软件的不统一、手机生产商和业务开发商采用的技术不统一,使得诸多内容彼此不兼容,使得手机用户面对麻烦就望而却步了。

(三)缺乏专业媒体从业人员

手机媒体是个综合媒体,它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的特点,涵盖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内容,因此对于手机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手机媒体的业务刚刚起步,往往都是临时拼凑的人员,缺乏对手机媒体的深入认识和操作经验,而少了这种综合性的媒体从业人员就为手机媒体真正发挥媒体功能增加了难度。因此应尽早建立健全手机媒体自己的采编系统和运作管理体系。

三、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随着手机媒体受众的飞速增长,手机报、数字报、网络报刊、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形态也迅速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影响老百姓工作、生活的重要媒体形态。在未来几年中,3G的全面发展及4G时代的到来,更多的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将跨越个人电脑和手机的鸿沟,享受手机媒体带来的新体验。由于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手机用户群,手机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必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手机媒体的媒体特点和巨大的用户群决定了它必然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几年中,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我们一定会更加深入的走进“手机媒体时代”。本文对手机媒体的发展做出以下展望:

(一)手机媒体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手机媒体在我国已经有巨大的用户群,而且其潜在的用户市场更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4738.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56.3部/百人。全国网民数达到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其中手机网民数净增1.2亿人,达到2.3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0.8%。[7]在未来几年,随着WEP2.0时代的带来,在我国会有更多的智能手机用户,手机媒体的用户群将会进一步扩大,手机网民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这些都必然促使着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手机和互联网必将进一步结合,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也会更加丰富多彩,这必将吸引更多的人接受手机媒体,成为手机媒体的受众群。因此,在未来几年,在有着庞大用户群的我国,手机媒体必将要迎来黄金发展期。

(二)手机媒体的自身特性更符合读者阅读趋势的变迁

当前,从读者阅读趋势上看,一方面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将更善于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这些碎片化的时

间主要由等待和无聊时间构成,等待的时间包括等车、等人、候机等时间,无聊时间包括乘车、如厕等空隙时间。在这些时间获得信息,需要相应的媒介具有及时、易携带、展示性好等特性。另一方面人的需求可以分为娱乐需求和信息需求。在娱乐需求方面,年轻人有着更强的需求,也被电信运营商和广告主看重,广告主看重的是年轻人所具备的庞大的潜在消费能力,电信运营商看重的是年轻人所钟爱的手机视频能够带来大规模流量的消费形态;在信息需求方面,这部分人群多为消费能力强的中产阶层,这部分读者需要个性化、量身定做的信息,这部分读者也更为广告主所看重。从这些趋势上可以看出人们迫切需要具有易携带、及时、迅速、展示性好等特点的媒体,手机媒体完全具备这些特点,完全符合读者阅读趋势变化的要求[8]。

(三)巨型的信息平台

从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手机报、WAP网站都是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将以网络媒体的现有架构为基础来发展。成为一个集新闻、资讯、娱乐、互联网、声音、视频等为一体的移动信息平台。它与电脑相比具有移动性的特点,更能够符合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必然会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巨型信息平台。

当前存在的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手机报、WAP网站、飞信等都依然有标准化、信息量少等缺陷,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这也注定这些形态只是手机媒体的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然集合科技、娱乐、新闻等巨型信息平台。他必然成为一个以海量信息为基础,以互联网的技术为驱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的巨型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移动媒体的商业盈利。

(四)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

由于手机媒体具有独特的媒体优越性,电信运营商和新技术公司必将加大对手机媒体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手机媒体。我们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用户群,对手机媒体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将会给传统媒体带来更大、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手机媒体拥有渠道优势和巨大的用户群;另一方面手机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集合了图像、文字、声音、网络等所有媒体的特点。这些都使手机媒体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手机媒体的发展是对传统媒体形式的整合,这都必然会对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没有的挑战。

四、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变得越来越无所不能。本文结合实践对手机媒体的现状做了一点的综述,同时,也对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本课题中明确的总结了手机媒体的特点。

著名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说过:“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手机媒介从诞生到经历模拟通讯时代,到数字移动通信时代,再到后来的3G以至于不久将来的4G时代,正是一个不断进化不断演变的过程。[9]自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一一出现,历史以来任何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类信息传播历史中的一次变革,正是由于一次次的技术创新,一次次的传播媒介的变革,人类信息传播才能永不止步得向前发展。纵观媒介形式的不断推陈出新,媒介形态与传播手段的移动化趋势在不断加。手机媒体的发展必将带着我们走进“第五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朱峰.手机广播的现状及发展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1 [4] 吕梁安,周君贤.传播——从烽火传信到第五媒体,东南传播,2005.8 [5] 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 崔银河.广告媒体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9

[7] 艾瑞网

[8]《2009中国移动互联网与3G用户调查报告》 [9] 汤伟.手机媒体发展探析.新闻前哨,2007,(4)

本论文是在季莉莉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季莉莉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季莉莉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季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另外,这篇论文是基于我当前所从事的工作而创作的,在这里也对公司的领导和同事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第二篇: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八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八

(一)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宽带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4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新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这些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民的光顾。

(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上点播新闻、上图像新闻甚至实验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接轨。众多媒体纷纷与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三)传统媒体可以以新媒体为工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质素并达到多层面创收盈利模式创新可以更加强大。

传统媒体在强大门户或优质络传媒中扩大自己的平台、有效整合自己的记者资源及策划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报业是一个平面媒体互动交流的平台各大报业集团通过这个络专业门户交流资源和信息以中国报业的广泛辐射传播特点他们组织一系列活动诊断现在各体制内报业集团的市场化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推广优秀发展模式问题及每年一度的各种评选有效地实现了报平台的互享互利。比如针对体制内党报报业集团市场化的尴尬困境专题研讨组织专家和事件亲历者论述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针对各个报业集团市场化道的特点和困难做出诊断;对于像广州报业集团、南方报

业集团等比较成功市场化的集团模式介绍和推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四)二次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已经从强势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提者相对来说需要传统媒体在报道或策划专题时要照顾二次传播的效果要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有活力的发展。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的高质化、先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等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发展。他们的关系是:一方面新媒体将最广泛、最深刻的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经济和生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向多化经营向“多媒体”转变新旧两种媒体的互助、互进将会迎来二十一世纪信息传播的新纪!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媒体兴起的过程:首先是电脑的发明然后是互联的出现和HTT协议的发明。其他的数字技术包括卫星电视、宽带和无线服务平台。卫星电视、宽带和无线服务平台这三项数字技术兴起为数字技术席卷当今世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也为数字技术在日后的多化发展提了可能。

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政府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大新媒体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根据相关统计2006年中国新媒体的两大组成板块移动媒体和络媒体均实现较快增长。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包括电视、广播、短信、游戏、移动电视等同比增长41.3%;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包括络游戏、络广告、络视频、、各种下载业务等其中络游戏和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2.0%和48.2%。截止2007年初国内在香港地区和境外上市的新媒体企业已经达到16家。中国广播影视系统已有5家上市公司融资总额达80多亿。5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竞争加剧新媒体企业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少数大型新媒体企业凭借其投资、技术和人力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小的新媒体企业只能依靠更加细化的市场维持生存。

(一)由于高新技术这样一个强大的力量在推动我们国家新媒体发展已粗具规模呈现出几个趋势主要表现为:

1.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这是我国新媒体发

展的先决条件。

新媒体是一种传播方式我们不能将传播方式、载体和内容混为一谈。目前传播内容没变新媒体带来的只是传播方式不同。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新媒体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计算机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中心环节互联成为基本载体光电传导、电子纸也日趋成熟。我国新媒体传播的硬件技术和支持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在通讯领域技术上不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有几十项技术能够领先于国外发达国家。

2.使用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在新闻出版总署进行的阅读调查中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的人数则以30%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人群表现尤为明显他们正是我们出版物市场未来消费的最大主力。再比如说过去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现在已经大量转移到络上。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新媒体已经被读者、观众和听众所接受人们的阅读、学习习惯已经发生很大的转变。

3.新媒体的终端已经相当普及。

任何媒体传播都没有今天新媒体传播的条件好中国目前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4.2亿计算机显示器、阅读器有1.3亿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有30多万种新媒体的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6这不是政府规划而是市场自动形成的。绝大多数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具备新媒体阅读的终端。

4.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正在日益丰富。

传统媒体每天传播的信息量不及互联的1/4互联提了丰富的内容带来了精神享受新媒体的市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新媒体的市场逐年扩大产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光是的产量每年就是3.3亿。一些通讯公司自己或者通过委托创意公司正逐渐转向新闻媒体内容生产如开发报、刊。大批城市的创意园区、文化园区也正在为新媒体提内容软件。

国家十分重视新媒体公共平台的建设这是发展新媒体非常有利的因素。我国已经在新媒体方面采取了重要的措施国家正在着力搭建新媒体重要的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出版、数字出版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二)目前我国新媒体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大众媒体研究而忽视个人媒体研究;目前的新媒体研究的视角大多数局限于互联这一大众媒体而忽视对、DV等个人媒体的研究。

2.注重单一媒体研究而忽视整合媒体研究;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也征服了比文字更加复杂的声音世界这一切都意味着媒体整合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纵观咱们国内已有的研究更多的式注重单一

媒体形式的研究而忽视整合媒体的研究。

3.过分强调传播学视角缺乏与其他学科融合;在新媒体的研究过程中国内的学者过分的注重传播学的视角仅仅从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出发对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从别的学科吸取营养站在更加宏观的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研究。如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理解新媒体。

4.研究缺乏创新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由于“络热”骤然形成的缘故也由于近年来学风的浮躁致使不少学术成果已出现较严重的雷同现象。络传播和络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否以更开放的心态不断“刷新”并“升级”自己的研究避免雷同有所创新出高质量的成果这是新闻传播学者面临的挑战。

5.新媒体与社会沟通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新媒体业界发展不平衡新媒体满足社会需求的动力不足;社会信息化程度较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策略滞后;新媒体技术标准滞后;新媒体的管理亟待加强。

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根本特性可以用异质化传播来诠释。了解异质化传播则要先理解同质化传播的特点。所谓同质化传播就是把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毫无区别地传达给受众这也正是传统媒体的特点。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针对不断提升的个人差异化需求尤其是对于信息内容产品的需求新媒体出现了这种新兴媒体能使人充分表达自我并得到其高度个性化内容产品。于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我们进入了异质化传播时代。(一)多样化

随着媒体形式越来越丰富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会不仅仅是络传播研究。更多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将会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同时研究的触角也会逐渐深入到新媒体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新媒体发展与人、新媒体发展与文化传统、新媒体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新媒体发展与国家技术政策、新媒体发展与传媒市场、新媒体发展与全球化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1.移动媒体开创新媒体时代。

如今的不只是作为通讯工具还承担起“第五媒体”的重任。有研究者在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对广告互动进行了探讨认为媒体成为新广告媒介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对于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却认为虽然在新技术的狂热推崇下电视将成为新技术催生下的又一颗金蛋但其受到受众心理、内容以及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电视是辅助媒介的主流想象”“技术的指挥棒为人类指向的下一站有可能是‘技术的高地’也有可能是‘技术的漩涡’”。7

另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超过报纸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但是报纸确实是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的公众提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

2.I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TV即交互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有人指出“I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 3.播客——新一代的广播。

通常指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将播客称为“新一代的广播”。“播客”在络中属于新生事物发展规模有待于实践但是依然有值得期待的未来。播客的用途和内容可以包括谈话类节目、音乐节目、会见、讲故事、小说、指南、解说词、运动比赛转播或者实况说明等。“播客”甚至会开拓商界、广告界、公共关系等新的传播领域。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了改善时下频频受损的形象提了大量公司高层接受采访的播客文件。另外未来“播客”将从业余走向专业与业余互补并存从免费走向收费“播客”和免费“播客”并存。

(二)与业界结合

随着新媒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地有业界的人加入到新媒体的研究队伍中来如中国互联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的方兴东对Blog的研究。同时以往成立络传播研究机构或是大专院校单独成立如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设立络传播学院;或是站单独成立如千龙2002年设立千龙研究院。而2003年内出现了一种新模式即大学与站共同建立络传播研究机构且好事成双年底不约而同出现了两家:12月1日“西北工业大学?新华络研究院”正式成立;12月29日“南京大学?江苏省互联新闻中心络传播研究中心”正式成立。8这是中央及地方重点新闻站与高校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谋发展的新尝试。

(三)集团化成为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模式正在取得突破性变化显示了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无论是专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还是科技手段人才素质资本实力传媒质量产业化经营等我国的传媒集团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具体说我国传媒集团化发展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集团化运作程度不高整体缺乏竞争力;组织结构不科学;内部管理不规范;存在发展的机制障碍;传播产品同质化营销手段行政化人才机构不合理经营管理人才紧缺等。我国传媒集团的问题其实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传媒竞争越来越强烈的显示情况下要弥补自身得不足解决存在的内在问题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对新媒体研究方法的研究

我国从事新媒体研究的学者相对来说理论、知识与技能上准备不足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落后甚至对什么是新媒体还没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迄今为止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新媒体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外现有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借用传统传播调查、媒介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心理学及政治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其中有些是定量分析有些则是质的研究。传统的各种研究方法用在新媒体领域时当然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而新媒体也给各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提了发展方向和新的挑战。综上所述对新媒体的产生背景、新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但是还不能深入的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新兴媒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使之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推动器。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将加快启动新媒体研发的重大工程加大对新媒体发展关键技术方面的投入加快制定有关新媒体发展和管理的重大政策以投入、项目、技术、管理四个方面的重大举措推动我国新媒体的大发展。

第三篇: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宽带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网,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网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网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网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供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4】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品牌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新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这些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网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网民的光顾。

(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网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网上点播新闻、网上图像新闻,甚至实验网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接轨。众多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三)传统媒体可以以新媒体为工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质素并达到多层面创收,盈利模式创新可以更加强大。

传统媒体在强大门户或优质网络传媒中,扩大自己的平台、有效整合自己的记者资源及策划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报业网是一个平面媒体互动交流的平台,各大报业集团通过这个网络专业门户交流资源和信息,以中国报业网的广泛辐射传播特点,他们组织一系列活动,诊断现在各体制内报业集团的市场化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推广优秀发展模式问题及每年一度的各种评选,有效地实现了报网平台的互享互利。比如,针对体制内党报报业集团市场化的尴尬困境展开专题研讨,组织专家和事件亲历者论述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针对各个报业集团市场化道路的特点和困难,做出诊断;对于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

业集团等比较成功市场化的集团模式,介绍和推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四)二次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已经从强势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提供者,相对来说,需要传统媒体在报道或策划专题时要照顾二次传播的效果,要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有活力的发展。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图片的高质化、先网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等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发展。他们的关系是:一方面新媒体将最广泛、最深刻的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经济和生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向多元化经营,向“多媒体”转变,新旧两种媒体的互助、互进将会迎来二十一世纪信息传播的新纪元!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媒体兴起的过程:首先是电脑的发明,然后是互联网的出现和HTTP协议的发明。其他的数字技术包括卫星电视、宽带网和手机无线服务平台。卫星电视、宽带网和手机无线服务平台这三项数字技术兴起,为数字技术席卷当今世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也为数字技术在日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政府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大,新媒体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根据相关统计,2006年中国新媒体的两大组成板块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均实现较快增长。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包括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短信、手机游戏、移动电视等,同比增长41.3%;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网络视频、博客、各种下载业务等,其中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2.0%和48.2%。截止2007年初,国内在香港地区和境外上市的新媒体企业已经达到16家。中国广播影视系统已有5家上市公司,融资总额达80多亿元。【5】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竞争加剧,新媒体企业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少数大型新媒体企业凭借其投资、技术和人力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小的新媒体企业只能依靠更加细化的市场维持生存。

(一)由于高新技术这样一个强大的力量在推动,我们国家新媒体发展已粗具规模,呈现出几个趋势,主要表现为:

1.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这是我国新媒体发

展的先决条件。

新媒体是一种传播方式,我们不能将传播方式、载体和内容混为一谈。目前传播内容没变,新媒体带来的只是传播方式不同。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新媒体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计算机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中心环节,互联网成为基本载体,光电传导、电子纸也日趋成熟。我国新媒体传播的硬件技术和支持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在通讯领域,技术上不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有几十项技术能够领先于国外发达国家。

2.使用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在新闻出版总署进行的阅读调查中,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的人数则以30%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人群表现尤为明显,他们正是我们出版物市场未来消费的最大主力。再比如说,过去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现在已经大量转移到网络上。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新媒体已经被读者、观众和听众所接受,人们的阅读、学习习惯已经发生很大的转变。3.新媒体的终端已经相当普及。

任何媒体传播都没有今天新媒体传播的条件好,中国目前手机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4.2亿,计算机显示器、阅读器有1.3亿,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有30多万种,新媒体的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6】这不是政府规划,而是市场自动形成的。绝大多数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具备新媒体阅读的终端。4.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正在日益丰富。

传统媒体每天传播的信息量不及互联网的1/4,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带来了精神享受,新媒体的市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新媒体的市场逐年扩大,产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光是手机的产量每年就是3.3亿。一些通讯公司自己或者通过委托创意公司正逐渐转向新闻媒体内容生产,如开发手机报、手机刊。大批城市的创意园区、文化园区,也正在为新媒体提供内容软件。

国家十分重视新媒体公共平台的建设,这是发展新媒体非常有利的因素。我国已经在新媒体方面采取了重要的措施,国家正在着力搭建新媒体重要的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出版、数字出版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二)目前我国新媒体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大众媒体研究而忽视个人媒体研究 ;目前的新媒体研究的视角大多数局限于互联网这一大众媒体,而忽视对手机、DV等个人媒体的研究。

2.注重单一媒体研究,而忽视整合媒体研究 ;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也征服了比文字更加复杂的声音世界,这一切都意味着媒体整合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纵观咱们国内已有的研究,更多的式注重单一

媒体形式的研究,而忽视整合媒体的研究。

3.过分强调传播学视角,缺乏与其他学科融合 ;在新媒体的研究过程中,国内的学者过分的注重传播学的视角,仅仅从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出发,对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从别的学科吸取营养,站在更加宏观的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研究。如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理解新媒体。

4.研究缺乏创新,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现象严重 ;由于“网络热”骤然形成的缘故,也由于近年来学风的浮躁,致使不少学术成果已出现较严重的雷同现象。网络传播和网络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否以更开放的心态不断“刷新”并“升级”自己的研究,避免雷同,有所创新,出高质量的成果,这是新闻传播学者面临的挑战。

5.新媒体与社会沟通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新媒体业界发展不平衡,新媒体满足社会需求的动力不足;社会信息化程度较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策略滞后;新媒体技术标准滞后;新媒体的管理亟待加强。

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根本特性可以用异质化传播来诠释。了解异质化传播,则要先理解同质化传播的特点。所谓同质化传播,就是把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毫无区别地传达给受众,这也正是传统媒体的特点。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针对不断提升的个人差异化需求,尤其是对于信息内容产品的需求,新媒体出现了,这种新兴媒体能使人充分表达自我,并得到其高度个性化内容产品。于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我们进入了异质化传播时代。(一)多样化

随着媒体形式越来越丰富,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会不仅仅是网络传播研究。更多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将会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同时,研究的触角也会逐渐深入到新媒体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新媒体发展与人、新媒体发展与文化传统、新媒体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新媒体发展与国家技术政策、新媒体发展与传媒市场、新媒体发展与全球化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1.手机移动媒体,开创新媒体时代。

如今的手机不只是作为通讯工具,还承担起“第五媒体”的重任。有研究者在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对广告互动进行了探讨,认为手机媒体成为新广告媒介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对于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却认为,虽然在新技术的狂热推崇下,手机电视将成为新技术催生下的又一颗金蛋,但其受到受众心理、内容以及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手机电视是辅助媒介的主流想象”,“技术的指挥棒为人类指向的下一站,有可能是‘技术的高地’,也有可能是‘技术的漩涡’”。【7

】另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手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超过报纸网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但是,手机报纸确实是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

2.IPTV,传受互动进行时。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有人指出,“IP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 3.播客——新一代的广播。

通常指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网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将播客称为“新一代的广播”。“播客”在网络中属于新生事物,发展规模有待于实践,但是依然有值得期待的未来。播客的用途和内容可以包括谈话类节目、音乐节目、会见、讲故事、小说、指南、解说词、运动比赛转播或者实况说明等。“播客”甚至会开拓商界、广告界、公共关系等新的传播领域。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了改善时下频频受损的形象,提供了大量公司高层接受采访的播客文件。另外未来“播客”将从业余走向专业与业余互补并存,从免费走向收费“播客”和免费“播客”并存。(二)与业界结合

随着新媒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地有业界的人加入到新媒体的研究队伍中来,如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的方兴东对Blog的研究。同时,以往成立网络传播研究机构,或是大专院校单独成立,如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设立网络传播学院;或是网站单独成立,如千龙网2002年设立千龙研究院。而2003年内出现了一种新模式,即大学与网站共同建立网络传播研究机构,且好事成双,年底不约而同出现了两家:12月1日,“西北工业大学?新华网网络研究院”正式成立;12月29日,“南京大学?江苏省互联网新闻中心网络传播研究中心”正式成立。【8】这是中央及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与高校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谋发展的新尝试。

(三)集团化成为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模式正在取得突破性变化,显示了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无论是专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还是科技手段,人才素质,资本实力,传媒质量,产业化经营等,我 国的传媒集团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具体说,我国传媒集团化发展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集团化运作程度不高,整体缺乏竞争力;组织结构不科学;内部管理不规范;存在发展的机制障碍; 传播产品同质化,营销手段行政化,人才机构不合理,经营管理人才紧缺等。我国传媒集团的问题,其实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传媒竞争越来越强烈的显示情况下,要弥补自身得不足,解决存在的内在问题,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对新媒体研究方法的研究

我国从事新媒体研究的学者,相对来说,理论、知识与技能上准备不足,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落后,甚至对什么是新媒体还没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迄今为止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新媒体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外现有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借用传统传播调查、媒介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心理学及政治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其中有些是定量分析,有些则是质的研究。传统的各种研究方法用在新媒体领域时,当然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而新媒体,也给各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新的挑战。综上所述,全文对新媒体的产生背景、新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但是还不能深入的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新兴媒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使之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推动器。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将加快启动新媒体研发的重大工程,加大对新媒体发展关键技术方面的投入,加快制定有关新媒体发展和管理的重大政策,以投入、项目、技术、管理四个方面的重大举措,推动我国新媒体的大发展。

第四篇:手机行业发展趋势

手机销售渠道的变迁

第一阶段:中国电信专营的时代(1997年之前)

在最早的中国手机销售市场,当移动通信还在中国电信专营的时代,销售手机的只有中国电信自己的营业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出现了一些以经营水货手机为主的小商铺。此时的小商铺还没有被市场上的大多数消费者接受,但是小商铺的发展,为后来手机专业卖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此时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中国电信包销。第二阶段:通信市场唱主角(1997年到2001年)

当中国电信放开手机销售之后,专业性的手机店出现了,但迅速涌现得最多的还是通信市场以及里面的柜台。

此时的销售渠道主要是总代理制。其中中邮普泰成为分销龙头,这主要得益于其前身邮电器材总公司的渠道和资金优势。而傍定了洋手机这棵大树,就不愁业务量不蒸蒸日上。排名第二的蜂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分销商,它在中国做大也是因为它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这两家手机领袖的全国一级代理。2001年,中邮普泰分销的手机占到了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加上其它几个分销巨头蜂星、天音、长远、爱斯德等,几乎把占据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的洋手机给瓜分完毕。总代理制风光一时。

当时,手机市场基本被国外手机厂家垄断,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占据85%左右的市场份额,被称为是中国手机市场上的“三架马车”,虽然,其中的一架马车已经被嫁作“他人妇”。

这5年时手机销售的快速增长期,市场年平均增长幅度高达77.8%。2001年市场出现拐点,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增长幅度维持在10%左右。

第三阶段:手机专业卖场的崛起(2002年至2006年)

2001年,家电的连锁企业开始进入手机销售领域,手机大卖场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现,小规模的零售店销售量下降,消费者购机日益集中到这些连锁店和大卖场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迪信通、恒波、协亨都着手建立自己的品牌零售连锁店,构筑强大的终端网络,而部分品牌如中域,更将自己直接定位为专业的手机零售品牌连锁店。原来居于重要地位的三家(中邮、蜂星和天音)手机分销体系已经呈现崩溃的局势。

随着家电连锁卖场进入手机销售领域,手机大卖场也在全国一线城市出现了。从较早的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品牌单一的手机卖场,发展到了现在面积达到上千平方米,经营十几种品牌手机的专业手机卖场。在现在的手机市场上,这种规模较大的手机专业卖场已经成为手机销售市场的主力军。第四阶段:变局(2006年至今)

曾经风光无限的手机连锁卖场,现在正处于变革中。继2009年3月内地最大手机零售商之一的协亨连锁在温州大规模关店,近日,手机连锁卖场金飞鸿也关闭了其在北京的多家门店。

中域电讯第一家店于1994年在虎门开业,到2000年开出第50家店,到2001年开出第130家店,其连锁触角开始伸向全国各地。进入2003年,中域的扩张速度更是令业界惊讶不已:2月10日中域连锁店突破300家,6月中旬突破600家,7月突破800家,此外还有签约等待开业的1700家。早在2006年,中域电讯一度宣称连锁店数量突破3000家,其中近2000家是加盟商。但至2009年8月,有接近中域电讯的业内人士估测,“目前中域电讯的实际直营店大约1000多家,加盟店数量下滑至只有几百家了。”对此,中域电讯副总裁郭秀宏于8月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的说法是,“目前中域电讯连锁店大约在2000家,直营店和加盟店各半。”郭秀宏承认,中域电讯加盟店的数量的确在减少,但强调这是中域电讯“从2008年开始清理一些经营不善的加盟店”的结果。

受国美、苏宁、大中等家电卖场以及电子商务、运营商自有渠道的冲击,手机卖场正面临新一轮洗牌。

第五篇:两岸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形势与政策教育论文

两岸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姓名:赵程程

班级:服表111 学号:2011313380117

【摘要】海峡两岸关系在近十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两岸关系的发展却并不顺利,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僵局依然没有打破,原本存在于两岸有一定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曲折震荡中变得逐渐清晰并走向对立的两面,两岸的主要矛盾也由“正统”之争演变成统、独之争。特别是近几年来,因台湾当局政策的变化导致两岸在一些重大政治立场上的原则分歧更为突出,两岸关系重趋于紧张,两岸的经济关系也朝着更加合作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两岸现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并对未来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作一简要的展望。

中台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湾自唐时称其为“琉球”就隶属于朝廷,后经历几朝,一直是以朝廷马首是瞻,直到1624年荷兰进据台湾,后来郑成功率领明朝后裔收复台湾。1683年,郑克塽归顺清朝政府,台湾进入清治时期。1895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成为日本的一部分。日本人征服居住于台湾东部和中央山脉的原住民,成为第一个有效完全统治全岛的政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自该年秋天起,台湾即为中华民国有效统治的领土、且为1950年起中华民国政府所实际管辖的主要国土。自1895年起的116年,台湾与位于中国大陆的政府只有4年的政治关系,而与此有所联系的中华民国已于1949年12月将中央政府迁至台北市。台湾与澎湖、金门、马祖四地公民自1991年起以选举决定全数中华民国国会议员法定席次、1996年起即直接选举产生中华民国总统。与台湾从无实质行政关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称拥有其主权。此外,台湾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也是主争议产生的原因之一。

两岸关系近年来趋于缓和,从江泽民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把握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展现了与时俱进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已经并将继续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台湾问题已经存在半个多世纪,暂时分离不仅直接影响干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且给两岸带来巨大的伤害,尤其是“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更是导致两岸

中国人为之付出了高昂的政治、经济代价。同时,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告诉人们两岸交流和合作给两岸同胞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下,迎来了每年人员来往超过300万、两岸经贸超过300亿美元、两岸同胞认识差距不断缩短的可喜局面。这一成就说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悠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所有中国人的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2010年是两岸关系稳步推进,两岸协商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一年。一年来,祖国大陆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导权,务实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在两岸双方和海内外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两岸制度化协商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两岸沟通与交流渠道日益多元,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教交流迈向新层次新水平;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和生效,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对于增进同胞亲情、繁荣两岸经济,维护战略机遇期、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峡两岸关系在近十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两岸关系的发展却并不顺利,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僵局依然没有打破,原本存在于两岸有一定模糊空间的一些问题,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曲折震荡中变得逐渐清晰并走向对立的两面,两岸的主要矛盾也由“正统”之争演变成统、独之争。特别是近几年来,因台湾当局政策的变化导致两岸在一些重大政治立场上的原则分歧更为突出,两岸关系重

入谷底,但于此同时,两岸的经济关系也朝着更加合作的方向不断发展。

有利条件:台湾经济需求于大陆。随着两岸实现了“三通”和两岸包机直飞,两岸人民之间的旅游,慢慢的促进了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经济发展迅速加快。在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唯有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也可以说台湾是借着大陆的肩膀生存下来的。也可以说现在的台湾越来越离不开大陆的保护。

主要障碍:利益集团的利益。比如:美国需要一个地方来制约大陆的发展。封锁大陆的海上军事力量监控阻止大陆的发展和军事 他需要的是一个分裂的

而不是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他争世界霸主的地位。两岸注定要统一,但是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道路。

作为大陆人民很大部分的人都是希望台湾能平稳收回,但是肯定也有一部分人漠不关心这类问题。面对台湾民众,似乎回归大陆与不回归大陆这个问题上分歧很多,还是有很多台湾民众是不希望台湾回归大陆的。就马英九上台所对大陆的表示上来看,他也未必能有台湾是否独立还是回归祖国的决定权。

台湾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条件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获得民众的支持。而获取民众支持的最佳手段就是以民生为本,更加深入扎实地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台湾人民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只有使台湾广大民众深刻认识到“台独”的危险性,认识到“台独”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促使广大台湾民众自己站出来反对“台独”,才能取得遏制“台独”的更大效果。

“台独”势力猖狂进行分裂国家、分裂中华民族的罪恶活动,是不断造成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根源,所以《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还有在2010年两岸签订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取得了多项共识,从单向投资到双向投资,从单一形态到多元化形态,从内循环到产业链的合作,可以看出,两岸经贸合作将实现“大交流”的格局,经贸关系将更加紧密,更加相互依存。

从整体上来看,祖国大陆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政策,都是为了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实现国家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两岸同胞情同手足,血浓于水,任何挑拨都不能疏离我们的感情,任何力量都不能把我们分开。“台独”是对两岸和平的最大威胁。两岸同胞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共同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维护两岸关系大局的稳定。在新的历史时期,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扩大合作,将为反对分裂、维护统一、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胡锦涛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感觉应该是对两岸关系发展最好的表态,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13

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我们真心诚意关心台湾同胞,充分考虑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切实维护和照顾他们的正当权益。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蓄意干扰而有任何改变。我们要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只有实现大团结,才能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对于那些曾经对“台独”抱有幻想、主张过“台独”甚至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也要努力争取团结,只要他们回到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我们都将热情欢迎,以诚相待。我们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活动违背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是没有出路的,是注定要失败的。尽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面临阻力和障碍,今后也难免会经历曲折和起伏,但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坚定不移,决不动摇。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支,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峡两岸应当在双方都体认的共同因素中去进一步沟通,寻找支点:如两岸都认为双方都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民族认同的心理、恋土归根的意识、内聚凝合的情感、企求统一的愿望。这些精华的部分在海峡两岸的人民心中特别容易引起共鸣,无形中起到了两岸交流的桥梁作用。

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海纳百川的胸襟,打破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了解,自觉地融入世界主流的文明当中并成为一个积极活跃的角色,这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但是无论怎样,两岸人民期待着祖国早日统一,因为人民一直期待着“和平”,我相信祖国统一的那一天肯定会来临。

下载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由于物流是沿着供应链流动的,只要建立起供应链,在核心企业的运作下,物流自然而然地顺利进行。在我国特有的产业化条件下建立供应链,用供应链管理思想管理物流,不失为物流发展......

    管理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合集)

    管理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不断变革的情况下,组织变革、领导行为、激励机制和组织文化是......

    国内外水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水表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叙述了国内水表应用状况。对国内新型水表的发展以及国外水表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对影响水表发展方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水表应用......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大全)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近20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10年之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保险市场体系化。经营......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商品经济的主导因素已从商品的制造转移......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新的形势下,我......

    生物制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生物制药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学生姓名 张溢峰班 级 生物技术132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院名称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 李文兰 提交日期 2016年1月15日......

    浅谈调味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调味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介绍了调味品的定义和分类,以酱油为例分析了如何采用现代食品技术改造传统调味品,最后分析了调味品的新需求与市场趋势。 关键词: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