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 美国1787年宪法练习及其答案(5篇可选)

时间:2019-05-14 20:3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历史必修一 美国1787年宪法练习及其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历史必修一 美国1787年宪法练习及其答案》。

第一篇:高一历史必修一 美国1787年宪法练习及其答案

二 美国1787年宪法

一、选择题

1.现任美国总统、黑人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一再强调:“没有黑美国,也没有白美国,更没有红美国和蓝美国之分,只有美利坚合众国。”这句话()A.说明了美国种族歧视制度已彻底消失 B.说明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已不存在 C.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 D.说明了总统竞选是两党之争

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787年宪法实施后,美国各州()A.仍然是主权州 B.中央权力加强

C.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 D.地方权力加强

4.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巨大的反封建意义,主要是因为()A.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 B.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C.否定了黑人奴隶制度 D.否定了殖民压迫制度

5.奥巴马历史性地当选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并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为此,许多非洲裔选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奥巴马说:“这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当选表明()①自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美国的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③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的种族歧视观念正逐步淡化 ④共和党候选人奥巴马的竞选主张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均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将终身任职„„这一规定()A.有利于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C.目的是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目的是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7.在美国1787年宪法签署仪式完成后,富兰克林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他认为1787年宪法的签署是“日出”,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不可能是()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 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宪法给予人们普遍的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律上人人平等

8.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①联邦制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消灭奴隶制度 ④人权至上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与英国首相相比,美国总统()①没有直接立法权 ②不对国会负责 ③由选民间接选出 ④是国家元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属于1787年美国宪法组成部分有①宪法目的 ②宪法的宗旨③宪法的意义④宪法的正文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以下哪一项美国1787年宪法不能体现()

A.分权与制衡 B.君主专制 C.民主与自由 D.三权分立 12.与大法官的任命相关的的有①总统任命 ②参议院同意 ③众议院1/2多数通过 ④联邦法院选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美国联邦政府组成有①国会 ②总统 ③联邦法院 ④人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对国会和总统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和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众议院的批准,然后方可生效 B.总统及其内阁不向国会负责 C.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D.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 15.1787年,来自北美的代表召开制宪会议的地方是()A.波士顿 B.芝加哥 C.纽约 D.费城 16.美国1787年宪法的作用不包括()A.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B.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结束了美国的封建制度 17.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

A.民族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即使民族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18.下列关于美国国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B.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参议院仪长由副总理担任 C.总统和国会都有宣战权

D.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出,众仪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19.下列关于美国参议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参议员有各州议会选出 B.议长有副总统担任 C.参议员任期为6年

D.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

二、材料阅读题

20.材料一: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

(一)立法权力;

(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

(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材料二:第一条 第一项 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二条 第一项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 第一项 合众国之立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该观点最早是有哪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

(2)材料二是出自哪一部著名的法律文献?在什么时候颁布的?(3)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关系?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材料2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1)依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从走向现代文明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

(2)依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二 美国1787年宪法

一、选择题

1.C 2.C 3.C 4.A 5.C 6.B 7.D 8.A 9.D 10.D 11.B 12.A 13.B 14.C 15.D 16.D 17.D 18.C 19.D

二、材料解析题

20.(1)三权分立;孟德斯鸠。(2)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

(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最早的实践和典范。

21.(1)总统制共和制。对“日出”的理解——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巩固独立战争成果,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2)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第二篇: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

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3.“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该材料反映 了西周分封制()。

A.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5.美籍华裔史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在这次“转型”中()。①封建官僚制度逐渐代替世袭制

②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③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得到巩固

④王位世袭制逐渐趋于衰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一描述反映 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分割 7.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 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8.“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9.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0.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11.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12.“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13.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14.“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15.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16.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7.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18.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19.《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 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由此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20.一个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揭示了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C.曼彻斯特纺织厂生产能力有限

D.中国纺织生产落后

21.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22.1895年,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工厂约80余家,到1900年迅速增加到933家,并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① 列强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

②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 列强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 列强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

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5.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 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6.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 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历史现象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

27.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28.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 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29.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 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A.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B.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30.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31.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32.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 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D.冷战出现 33.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4.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5.中产阶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成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包括①中世纪的城市市民②近代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③中世纪的僧侣贵族④当代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摘自《权利法案》

材料二: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行政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任期为四年;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三:美国政体图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一法律文件的出台,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这一政体的核心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政体主要体现了哪三项原则?请对材料三中A、B两处的内容作注解。(5分)4

(3)结合所学史实指出英、美两国政体的实行对中国近代前期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2.政体的演变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请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权利法案》确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三:康有为说:“(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人群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材料四: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据此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4 分)

(2)根据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出路是什么?(4分)

(4)结合材料一、二,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中国资产阶级在推进近代政治民 主化进程中向西方学习了什么?(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各国政体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3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10:DBACC CDABD 11-20:ABBDC

DCDBA 21-30:CBAAC

CCDBD

31-35:ACDAD

二、材料题。31:

(1)君主立宪制。(1分)责任内阁制。(1分)(2)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共和原则。(3分)A.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B.总统任命联邦法官。(2分)(3)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掀起戊戌变法运动;(2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以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32:

(1)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君主立宪政体。(4分)(2)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共和原则(2分)(3)颁布宪法、开设国会,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4分)

(4)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保障人民主权和自由。(4分)

(5)近代以来,各国政治逐渐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专制走向民主;各国政体的确立都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各国政体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3分,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篇: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有知识者与无知识者的区别,是前者受了苦会抱怨,会诉苦,后者却讷讷不能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1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原因:英军入侵;清政府无能;中华民族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地位(意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甲午战败,台湾被日本割占。

(2)主要的爱国人士:徐骧、丘逢甲,以及刘永福黑旗军等。

3、义和团反帝斗争

(1)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直接原因: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

(2)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中堂收复新疆

(1)背景:西方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内地;俄、英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企图。

(2)经过:通过反侵略斗争和谈判收回了新疆和伊犁地区。

(3)意义: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在此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2、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官兵斗争

(1)爱国官兵: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丁汝昌等。

(2)北洋水师覆亡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战略的失误等。

三、知识拓展和补充

1、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在实现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应变的思想意识。

2、近代反抗西方侵略的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制度;客观原因是西方列强的制度的先进和军事上的强大。

3、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侵略。

4、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既要看到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也同时要看到客观上对中国的进步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2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1)原因:

①根源在于为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了“征服满蒙”的计划。

③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

(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2)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3)结果: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其原因是: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战路线;缺乏国际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罪行:屠杀、细菌战、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以及野蛮的殖民统治等。

(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②经济:野蛮掠夺。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中共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行动等。

2、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平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四、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在东京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

(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等。

3、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相持、反攻。

4、如何看待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的抗战?

(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3

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背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列强的侵略加剧了灾难。

(2)洪秀全的组织宣传:

创建拜上帝会并进行思想宣传等

(3)起义: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义: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基础。

2、定都天京(鼎盛)

(1)意义: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鼎盛:定都天京后,相继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行动。这是太平天国运动鼎盛的标志。

二、政权建设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

(2)内容:

①生产资料分配形式: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形式: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等方面: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不切合实际;绝对平分一切财富,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是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空想。

③未能真正实行。

2、后期《资政新篇》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事业上。

(3)评价:

①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未能实行:

三、转折与失败(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转折:天京事变

(1)原因:根源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略。

(3)影响:

①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②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失败:

(1)标志:天京陷落。

(2)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

四、评价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教训:农民阶级不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经济:狭隘、自私、保守和分散性。

(2)、政治: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其纲领或口号有致命的缺陷。

(3)、思想: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多用封建迷信思想组织宣传。

(4)、组织: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5)、时代局限:

(封闭保守、缺乏合作;追求平均、缺乏进取;与世无争、满足现状;多子多福、求稳怕乱;重经验,轻理论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4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新政”、“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上: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实践上: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4)契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起义(过程):略

3、结果(影响):

(1)各省纷纷独立。(2)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民国成立。

1、时间、地点、国旗、纪元。

2、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临时约法》

①目的:根本是维护民主共和;直接是限制袁世凯专权。

②内容:国家主权、人民的基本权利;政治体制的原则(三权分立);政体形式是内阁制。

③评价:

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2)经济上:颁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或措施。

(3)社会风俗:颁布了一系列的移风易俗的法令。

(4)外交上:《告各友邦书》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清政府覆亡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历史功绩: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③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地里程碑。

四、知识拓展与补充

1、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1)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2)有了一个统一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

2、清政府的覆亡主要是三股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立宪派;袁世凯北洋军等。

3、袁世凯能够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1)袁世凯自身的实力、政治野心和心计。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5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

1、开端:五四运动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②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被拒绝。

(2)过程:略,注意其口号。

(3)评价:

①结果:对内: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派卖国贼的职务。对外: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②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④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共成立

(1)背景:

①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②十月革命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等。

(2)成立:略。党的名称、党的任务、党的中心任务等。

(3)评价:

①中共成立是近代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中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实现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③中国革命面貌此次焕然一新。

(4)民主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

①内容: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背景:

(1)中共: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孙中山在历次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中的失败,以及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建议。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2、国共合作的实现:

(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2)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3)意义: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3、国共合作的评价:

(1)性质: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中共的年轻幼稚,中共的右倾错误等。

(2)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2、中立领导中国革命: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内容是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等。

(3)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4、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

②意义: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的意义:战略转移完成;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来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国共第二次战争:

(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坚持内战独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动内战。

(2)过程:略。

(3)解放区的土改:意义是废除了解放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区一亿多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意义:略。

五、知识拓展与补充

1、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1)同:革命的性质和目标一致。

(2)异:①领导阶级不同;②指导思想不同;③最终的奋斗目标不同等。

2、二大制定的中共纲领的依据:一个是教条,一个是国情。

第四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安徽省灵璧中学

张占先

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方面:

1.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掌握<<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 3.掌握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特点,作用 <二>能力方面:

1.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体验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3.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她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3.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4.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

二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三 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四 教学构想与方法(多媒体教学)

1.历史溯源----图片再现“光荣革命”的过程,体会 “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2.历史新貌----相关材料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权利法案>>内容核心作用.同时学以致用

3.历史荣光----情境设置,学生演示,再现难点议会民主制下各机构权利关系.4.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音乐图片导入---听着悠扬的爱尔兰风笛,欣赏着美丽的英伦风光,今天我们要跨越时空, 一起去追溯大西洋彼岸英国的那段光荣历史,去了解英国创新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图片导入:展示英国女王图片

师:英国是什么政体的国家?与之相类似政体的还有哪些国家? 生:君主立宪制国家,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日本(导入日本天皇图片)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师:是的,英国是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日本也是具代表性的君主立宪国 家.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哲人一直在探索:权力应当如何行使才能至善而合乎正义?漫长的探索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出的民主制度多样化特点。在英国确 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在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在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各国都依据自己的国情建立了适合本国人民的民 主方式,但总的趋势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所谓代议制就是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其两大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民主共和制,一是君 主立宪制,他们是当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节《英国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那么,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特点?它对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这就是我们在本课探究的内容。

导入教材课题----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ystem in england 图片导入本课知识四大板块:历史溯源历史新貌历史荣光延伸拓展 图片导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英国首相布朗 师:他们究竟是谁在统治英国? 生:(各有所答.)师:我们先将他们放一放,不急作出答案.讲授新课之历史溯源-----光荣革命

师:提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我们必须先了解英国传统的议会制度(导入早期英国议会图片)

13世纪时英国就有了议会,分为上议院(贵族院)和下议院(平民院),传统上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英国 国王认为议会妨碍其专制统治,常使议会处于休会状态.1640年为镇压苏格兰起义,国王不得不召开休会多年的议会,要求征收新税以筹军费.议会拒绝并要求 进一步限制王权,双方矛盾激化终于引发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从而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制度.让我们一起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导入相关历史图片历史资料战争示意图-------图片解说历史)背

景:(1)经济基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3)政治状况---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直接原因)(4)思想基础---清教运动

爆发标志:1640年新议会召开,要求限制国王权利

过:(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片段----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结

束:“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 师: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 “丈人逃亡,女婿登基”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它也标志着一种新的制度-------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讲授新课之历史新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师:为了更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内容,我们不妨看看《权利法案》的内容:其一是限制王权,其二是保证议会权利.历史最重要的是论从史出.(导入历史材料---《权利法案》的内容,出示问题:《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生:《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

(导入历史材料---《权利法案》的内容,出示问题:<<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利?)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师:从上面内容中,大家觉得《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利? 生: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

师:从上面两则《权利法案》的内容分析中,大家认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生:否定君主专制,限定王权,以确保议会权力.结果是以立法形式限制国王权利,保证了议会的权力至上.师: 请大家再来看一段英文.谁来翻译一下?(导入历史材料--------)

law was to be made in parliament(议会);once made ,it could not be suspended(终止)by the crown(国王).——bill of rights

1689年《权利法案》

生:议会制定法律,法律一旦制定,就是国王也不能终止..师:very good!很好,这段英文正体现了<<权利法案>>的核心精神,核心理念-------法律高于王权!议会拥有立法权,制定法 律,国王无权终止或废除法律,法律限制王权.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从社会转型角度,<<权利法案>>的颁布意味着什么呢? 生:根本否定君主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师:知识要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学以致用.(导入知识运用的材料-----)

1.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请问这句话说明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变化? 生:革命前---议会为国王服务,国王权力大于议会

革命后---议会限制国王,议会权力大于国王

2.英国有个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体现《权利法案》什么核心理念? 生: 法律高于王权

3.(出示不同时代两位女王的图片-----)

----------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ⅰ(1533~1603)和 温莎王朝伊丽莎白二世 elizabeth ii(1926~)同样是女王,两位伊丽莎白女士在权力大小上有多大的差别? 生: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处于封建时代的都铎王朝,王权至上.生: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处于资本主义时代的温莎王朝,王权已受法律制约,无实权, 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国家元首,统一的象征

师:很好.说明大家对<<权利法案>>这部分知识已有所理解.那么法案颁布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到底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呢?

生:保留君主,但以法律限制君主权力.君主统而不治.(导入英国议会大厦图片---—教师概括君主立宪制的概念.)

师:君主立宪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导入资料,教师解说<<权利法案>>的作用)作用:(1)政

体------确立资君主立宪制(制度创新)(2)根本意义-----否定

君权

神授

法治

代替

人治(社会转型)(3)权利中心-----议会

权利

至上(核心特征)师:<<权利法案>>的颁布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用.首先,它确立了资产阶级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前所未有,因而体现了一种制度的创新.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符合当时英国国情的.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还不够壮大,因此英资产阶级革命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盟领导,革命的过程也历经曲折,光荣革命实 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妥协的产物.此后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政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了资产阶级 革命成果,确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权,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它有效协调了英国社会各阶层利益,使英国政治上处于长期稳定之 中,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因而这一制度是符合英国国情的.其次,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权利法案>>的颁布以法的形式根本否定了君权神授君主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充分体现了主权在民,法治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民主..再次,<<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 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议会权力至上,而国王统而不治.这意味着英国权力重心的转移.议会权力至上,是君主立宪制一大核心特征.师: 《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权利法案》颁布时,国王还 有很大的权力,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国王权力逐步缩小,议会的权力继续扩大,同学们能否在书中找出证据,加以证明。

生:1832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大大增加,即工商业资产阶进一步控制议会权利。

师:请大家一起归纳: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内容主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改革原因: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改革议会的呼声高涨.2.改革内容: 3.改革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议会中作用,为工业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师: 君主立宪的另一重要特征即责任内阁制.关于建立的过程,同学们不妨先看书p38页。

师:通过看书,你理解的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是什么?

生:内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议会负责 师: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

生: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掌握实权;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出示英国议会两党政治的图片)

师: 提到议会责任内阁,就必须了解英国历史上的政党政治.它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两个不同派别—辉格党和托利党, 是资产阶级政党雏形.内阁形成后,两党在英国长期轮流执政.经过演变,现在工党和保守党成为英国议会中的两大主要政党

师:作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有三个重要机构:议会、内阁和国王,他们的首领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请同学们推荐 三位同学分别担当此任,5分钟后上讲台为大家阐述演示。其他学生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的后援团。担当议长、首相、英王的同学应该告诉大家是如何当选的, 有哪权利? 课堂情境再现一(议长踱着方步上台)

大家好,我是英国议会下院议长马丁.我们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议员由世袭贵族产生,权力有限.主要权力是:提出法案的创制权,对立法的修改权,充分发表意见权等.下议院议员由选民普选产生,每位参选的议员必须以某一政党党员的身份参加。若来 自同一政党的议员人数超过下院总议员的半数,该政党领袖自动成为新一界政府首脑。但政府必须对我们议会负责.否则,我们会利用我们能掌握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让首相日子难过的!(英国女王走上台,温和而不失尊贵)

(得意的)大家好,我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我之所以成为女王,是因为我父亲是国王.他逝世后我继承了王位。

(无奈的)尽管我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有为青年,但生不逢时啊,我只是一位“统而不治”、“临

朝不理政”的虚位君主.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我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我面前,我也不得不签字啊!哎!为之奈何?? 首相入选,内阁组成都是要经我批准的,但这只是走走过场,走走形式,非批准不可.哎!为之奈何?? 我必须游离于党派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我身为女王却不可为所欲为,要受到法律的种种约束.哎!为之奈何??(骄傲的)我的权力不大,但我尊贵的皇家血统赋予我崇高的地位,对外交往中我是国

家元首,代表英国,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维系英国联邦的纽带.(英国首相自信坚定地走上台)大家好,我是英国首相布朗.我之所以当选成为首相,是因为我领导的政党在议会下院竞选中成为多数党。

我当前的首要工作是提出内阁成员(也就是各部大臣)的名单,选送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窃笑:我点名我说了算,国王一般是不会拒绝或驳回的!)

新内阁组成之后,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集体负责,对首相我负责., 在大政方针上必须保持一致,与首相我共进退.新内阁的权力主要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我身兼数职: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职务.主要权力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各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的主持权利,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在某种情况下,我还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下议院!师:现在世界有一重大事件发生: 美国已经出兵伊拉克,伊拉克战争爆发!英国政府有何打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演示!

课堂情境再现二

英首相布莱尔(温和):诸位大臣,美国已经出兵伊拉克,为了我们英联邦利益,我决定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诸位大臣,你们认为意下如何?? 内阁大臣abc(齐声):首相大人,我们非常赞成,我们与您共进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惊讶):战争??哦,my god!这样不好吧? 英首相布莱尔(强硬):反对无效,我掌行政权,不对国王负责.我做主!

向伊拉克出兵!英国下院议长马丁(理智):我们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我们将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英首相布莱尔(愤怒/强硬):太过份了,竟敢要求我的内阁下台,我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师:这几位同学的演示太精彩了!谢谢他们!现在我们对英国政府重要机构的领袖职权已有所了解,让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共同归纳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吧!

(导入权力机构关系示意图)

下院 议会

议会 上院 首相

内阁(政府)国王 人民

对议会负责 可解散议会 形式任命 形式任命(立法权)(行政权)提名内阁成员 与首相共进退(统而不治)两党 政治

第五篇: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贾翠珍

一、试题评价

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由新区统一出题。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知识点分布合理,覆盖了必修一的整个主要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与分析归纳的能力,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利于规范历史学习。考试时间70分钟,试题中选择题32道,64分;材料题3道,36分。

二、典型试题分析

(1)选择题:本次选择题以材料型试题为主,既有文字试题,又有图片型试题,可谓图文并茂。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知识的记忆能力,又要有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因为平常练习也较多,答题情况还算可以,但有一部分同学答得不好,成绩较低。(2)材料题:

学生对这个类型的题目到目前为止,学生还不善于读材料,从材料中捕捉历史信息,把材料看懂后再去看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去看材料;可能由于前面学生对于材料题不爱看材料或者懒得读材料,所以虽然题目不难,但在答题时却答不到要点,材料题失分较多,得分率较差。学生不会史论结合,材料与观点联系不强;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解答。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1、讲练结合。虽然课时有限,但是在课堂上还是尽量精讲精练,适当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2、落实学生的知识记忆。史学科的特征是要识记知识点,将知识线索化,所以注重学生课后笔记的整理。

3、材料分析能力。虽然这次考试没有材料解析题,但是立足考试趋势,课堂上应适当引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观点,史论结合。

4、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高一阶段,重在积累,重在基础,重在学习规范养成。

下载高一历史必修一 美国1787年宪法练习及其答案(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历史必修一 美国1787年宪法练习及其答案(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计划5篇

    高一上学期历史组教学计划 一、明确目标 我们作为2017届新生的历史教师团队,必须首要做好明确目标。所以,教学中首先确立以高考为核心的教学步骤,更要在保证成绩的同时,发挥历......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5篇]

    高一历史期末知识点强化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首相是 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2) 一、选择题 1.古雅典历史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

    历史必修一单元练习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1) 一、选择题 1.《雅典政制》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

    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练习

    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三节练习一、选择题 1.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

    高一历史必修1_单元一_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1)单元适应性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 A、周 B、商......

    高一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小编寄语:马上要进入高一历史必修二的学习了,在学习高一历史必修二的时候,同学们需要有一本历史作业本答案,这样对大家历史的学习非常有裨益。下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