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爱撒谎的行为

时间:2019-05-14 20:2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爱撒谎的行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爱撒谎的行为》。

第一篇: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爱撒谎的行为

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爱撒谎的行为

【内容摘要】:

撒谎是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而大多数的小学生都存在撒谎的行为。这种行为影响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作为一位小学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纠正爱撒谎这个不好的行为。本文针对小学生爱撒谎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纠正小学生爱撒谎行为的方法。【关键词】:小学生 撒谎 纠正 行为 方法 【正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小学生爱撒谎。有时作业没交就找借口,找各种各样的原因搪塞老师;或者是老师布置了作业回家不想做而对家长谎称老师没布置作业;犯了错误不承认而撒谎推卸责任。这些在平时的教学中很经常遇到,而教师对于这一类的学生也很是头疼。认为爱撒谎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更有甚者,认为是学生品行不好,天性如此。

但是,我认为,并非那些学生品行不好而喜欢撒谎。没有学生会喜欢撒谎骗人,小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辨别好坏的能力,他们知道撒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撒谎会遭到父母、老师、同学的不喜欢。可是,他们为什么还要撒谎呢?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撒谎背后真正的原因呢?

经过分析,我发现小学生爱撒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成人的不当行为影响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事例:家长告诉孩子如果他这次考试得了100分或者在全班排第一名就奖励给孩子他想要的东西或星期天带孩子去公园或游乐场玩。而当孩子真的做到家长的希望而要求家长兑现承诺时,家长则找个理由搪塞孩子:“爸妈要加班”或是“今天没空,下次再买给你” ;当孩子生病不肯打针时,父母会哄孩子“打针并不疼” ;为了让孩子吃药会告诉孩子“这药是不苦的” 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大人只是在骗他而达到大人自己的希望而已。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模仿的时期,那么他也会模仿大人的这种行为。虽然大人是无意的,但是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也不够自觉,久而久之,就养成一种潜意识的撒谎习惯。

二、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撒谎。孩子在小时候如果不想上课,就会以身体不舒服为借口拒绝去上学。而通常这时候,父母因为担心孩子身体也就没去辨别孩子是否真的生病。孩子在见到达到目的后,就会形成“当我不想去上学时就撒谎称生病就能达到目的”的这种不好的意识。而且会把这种撒谎行为延伸到别的方面,如:想买零食或玩具时谎称学校要交钱,或谎报交钱的数额;

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行为主要以愿望为主。而很多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比较爱面子,自尊心也很强;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想要受到崇拜和关注。出于达到虚荣心的目的,小学生也会通过撒谎夸大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和崇拜。

三、害怕责罚、逃避责任而撒谎。

很多时候,小学生对老师、家长撒谎都是处于“自我保护心理”。当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或做错事时,老师或家长通常都没有仔细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想法而对他们责罚。孩子应对老师、家长责罚的方式也很简单——撒谎,这是他们能想到的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撒谎这种方式,避免老师、家长的责罚。这是他们出于“自我保护心理”而撒谎。

成人尚有逃避责任的心理,小学生当然也有这种心理。为了逃避责任而把责任推卸给其他人或撒谎为自己辩解。

四、受暗示性而撒谎。

很多小学生在家都有这种情况:当父母的同事送给他们东西吃并问好不好吃时,父母通常会在旁边提示孩子“水果甜不甜啊?或这东西好吃吧?”。这种问题暗示了他们即使东西不好吃也应该说“好吃”。以后再遇到这种,他们便知道该如何答了。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他们也会无意识地运用这一“潜规则”。养成无意识撒谎的习惯。

如何纠正小学生爱撒谎的这种行为呢?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多和学生沟通,不用打骂、惩罚、斥责等消极方式对待他们。首先老师应该明白“没有学生喜欢撒谎”这一点,了解学生为什么要撒谎。对于出于“自我保护心理”的学生,老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动不动就采用惩罚或粗暴的训斥来对待撒谎的学生。学生因为害怕被老师责罚,所以撒谎来保护自己。老师应该耐心诱导,以谈话的方式,先给他们暗示或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再逐步引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学生懂得:撒谎的危害,并让学生明白:老师希望你改正过来。

与学生谈话时语气要温和,不要给学生压力,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因为通常学生被老师单独叫到办公室谈话时心理已经很紧张了,所以尽量让学生不要太紧张,有利于与学生谈话的进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撒谎没有关系,最怕的是养成撒谎的习惯。撒谎是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主体人格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一旦养成爱撒谎的这种行为,那么就会影响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老师要做到亡羊补牢的制止。在平时,老师要多用爱心、耐心,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打消他们对老师的戒备乃至恐惧心理,这样他们才会对老师信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二、采用奖励或惩罚的方式。

对于有所改进的学生,老师要及时给予称赞。如:学生因为没交作业而坦言自己没做时,老师不能大发脾气责备学生没有做作业,而应该分开对待。在让学生知道没做作业是不对的同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诚实。

根据“行为正强化法”,也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如:如果对于爱撒谎的小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一两个星期)撒谎的次数降低了,老师可奖励糖果或制作一张小卡片送给他。小学生从“没有撒谎”那得到奖励,就可以减少他的撒谎次数,强化他“不撒谎”的这个行为。

如果学生是因为想要得到某种东西而撒谎则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方式惩罚他,如打扫教室等,但不可以严厉粗暴地斥责。只要让他明白这种做法不好,老师不希望他这么做就好,惩罚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目的。

三、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小学生对于老师是很崇拜也很信任的。老师在学生面前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言谈举止,老师答应学生要做的事情就要尽量做到,讲诚实不说谎,在日常相处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课堂教学中逐步引导。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诚实”的教育素材,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狼来了》等课文。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学生灌输“诚实是金” 的思想,帮助学生认清撒谎的本质和危害,及时渗透思想教育。

也可以在班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班里诚实的学生,鼓励大家向那些学生学习。小学生都有“趋众”心理,同龄人更容易带动他们。还可以利用班会,开展“我诚实,我自豪”的主题班会,通过全班同学交流,玩游戏等方式让他们充分认识“诚实”的重要性。

五、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很多时候,学生的道德品行与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对小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奖罚分明。班里应该营造一个“讲诚信”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从根本上改变。

六、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发现学生爱撒谎时要及时和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而不是让他叫家长到学校。孩子虽然处于小学阶段,但是他们还是有自尊心的。把他们的家长请到学校,会让学生觉得“丢脸、没面子”,从而更加抗拒。老师要做的应该是暗中家访,询问孩子在家的一些实际情况,在平时也要多观察他的行为,找到他爱撒谎的原因和造成他爱撒谎的因素,再帮助他改正过来。

总而言之,学生形成爱撒谎的坏习惯是日积月累的,往往很难一下子就彻底改正过来,作为老师要有耐心,偶尔的再犯也是很正常的,要对他们有信心,并且让他们知道:“老师对你有信心!老师相信你能改正!”从而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没有放弃我”。

在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爱撒谎的学生会改正过来的。【参考文献】:

1、杨志军,《名师转变棘手学生的施教艺术》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邓箭,《小学生说谎行为探因及对策分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朱健,《小学生说谎心理探究》中华心理教育中心,2007

5、蔡红玲,《浅谈小学生撒谎的对策》 宿豫区顺河中心小学 2009。

6、蔡韵,《关于小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研究》 北新桥小学 2008。

7、吴发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荟萃》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第二篇:对症下药——纠正学生的撒谎恶习

对症下药——纠正学生的撒谎恶习

案例再现:

2011年9月我接手了一个新生班,其中有个学生叫WKD,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老家里面就奶奶和他,典型的“留守儿童”。家长由于常年在外对于孩子缺乏一定的管教,加之家庭收入不错,所以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是什么。据初中的班主任反映这个学生经常以生病为由,一个谎话连着一个谎话。因此在开学伊始我就比较重点的关注这个学生,军训之前一切都很正常。10多天的军训结束之后,他有点适应了,开始动歪脑筋了。有一天早自习的时候,他到我办公室,“班主任,我要请假看病。”

“哪不舒服?”

“头疼。”做班主任都知道,头疼是最难判断的,一点外部特征都没有。我心想第一次正面交锋或许吹响了号角。

我说:“哦,到我们校医室去看看吧。”

“我不想到那看。”

“那你想到哪里去看?”

“我想到灌中的那个诊所去挂水。”

“行,那你先到校医室开个诊断证明,然后到我这里填个请假条。”

一会功夫,他把校医室的诊断正面带来了。

我说:“WKD,那个诊所离我们学校走路就半个小时,加上挂水,我给你2个半小时。中午11点10分带上医生给你开的单子到我办公室来销假。”

中午11点的时候,WKD到我办公室来销假。之后我找了几个同学调查了一下,WKD外出纯粹是出去瞎溜达。我也没去找他,先冷处理一下。第一次的正面交锋就这样结束了。过了10几天,WKD又来请假。说是晚上睡觉冻着了,头疼,精神不振。我让先等一会,出去到班级问了一下他的同桌和同宿舍的同学,都说他精神很好。我了解情况之后,回到办公室,把抽屉打开,拿出药带,说到:“常用的头疼伤风感冒药我这都有,来吃点就行了,不需要出去挂水了,又省时间又省钱。”WKD一看我这阵势,连忙说:“那我还是忍一会。”我很严肃的对WKD说:“如果想再靠请病假外出做其他事情,又不跟我讲实话,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WKD面带羞涩的“逃离”了我的办公室。

连续被我这样做过两回之后,加之不定期和他谈心,班会上的诚信教育。WKD再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来请病假了。即使请假外出也跟我讲实话了。我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批准他外出。

案例分析:

WKD撒谎的原因经过我的走访、与他周围的学生和家里的沟通。我总结为以下两个原因:

1.WKD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缺少必要的管教,在内心深处对于撒谎不以为然,缺失一定的诚信教育;

2.WKD总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校的生活学习很无奈。

针对这两个原因,我做了以下的措施

1.树立讲诚信典型,开展诚信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说真话,树立正面的典型。鼓励WKD不论什么原因想外出,都必须跟我讲实话

其次,把讲诚信置于整个社会大背景中来教育学生。通过“狼来了”这样一个故事分析。一个人要诚实;如果不诚实,就会有麻烦。“狼来了”故事中的孩子并非错在“撒谎带来了消极后果”,而是错在“撒谎本身”。“撒谎”的最大害处也不在于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并进而损失了羊群,而在于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做人的资格。

2.正确对待学生的撒谎行为

(1)尽量压住火气,冷静地思考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多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说谎行为与教育策略的严厉程度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一般来说,惩罚越严厉,孩子犯规时越可能说谎。面对学生的撒谎行为,最忌讳的教育方式是简单粗暴的责骂、惩罚。教师往往觉得学生撒谎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尊重,其实学生撒谎的背后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因此,此时保持冷静才是最好的办法。

(2)听听学生的申诉,分析一下学生说谎的动机与理由。学生撒谎是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师细心倾听,运用教育心理学深入分析学生的动机与理由,是教育机智的重要体现。遇到学生说谎时千万别发疯,别给孩子扣帽子、贴标签。要冷静处理问题,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看他为什么说谎,把问题的行为和谎言分开,别让孩子陷入恶性循环中。

(3)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根源,明确企图,对症下药,进行帮助性的思想教育,妥善地解决问题。即使知道了他在说谎,知道他犯了错误,也不能简单的打骂,而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温情教育,学生有了安全感,自然而然就会说实话。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

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牢固的树立集体荣誉感,而且让学生知道在校的生活,不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活动方面都是很精彩的,远比在外的瞎混有意思多了。案例延伸

撒谎虽然对学生的“三观”形成非常不利,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明白,撒谎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美国精神病学何诺德·戈德堡认为:“说谎是人类正常发育和发展的一部分,它和讲真话同样重要。说谎的智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重要能力。”由此可见,靠枯燥的说教,粗暴的限制,夸大恶果恐吓或制定几条规章、守则,不可能达到制止学生撒谎的目的。

学生说谎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绝不能千篇一律,没有一种万能的方法能解决所有的撒谎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爱心、多一些信心、多一些耐心和多一些恒心,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第三篇:论文《如何纠正小学生爱写错别字的习惯》

如何纠正小学生爱写错别字的习惯

一次下课时无意中看到学校新增的宣传标语上写着“轻声漫语”,出于语文教师的直觉,这个词语中好像有错别字。究竟该“漫语”还是“慢语”呢?立刻查字典,找答案。正确答案应该是“轻声慢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说话声音轻,语速慢。所以当然应该是“慢”才准确。

还有一次改作文时,改到我们班班长的作文。打开一看,方方正正的字,俊美飘逸;语句写得既通顺又生动优美!“真是个优秀的学生!”我在心里暗自称赞。但仔细看时,却不禁担忧起来:作文里面有好多错别字!班长尚且如此,其他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经历使我想到了平常的考试或作业中,学生也是经常写错别字。例如最基础的“读拼音写词语”经常写错,要么写成同音字,要么错写成形近字,闹笑话。还有形近字组词或是换偏旁组词的题失分现象也很严重。阅读理解题也是如此,即使答案表述的意思正确,里面的错别字却比比皆是,如果追究错别字的话,得分就不高了。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都要使用汉字。汉字笔画多,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对字义不理解或写字时粗心,就特别容易写错别字。小学阶段虽然学习的汉字不多,但很多学生学习生字时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听写,没有从根本上去加强记忆和理解,便容易出现错别字了。

所以写错别字大多是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汉字多,形近字多,易混淆,几乎没有人不写错别字。我们只能力求少写,进而做到不写;二是小学生识字有限,用字有限,写错别字不奇怪。特别是三四年级学生,用字量激增,识字量却有限,是出现错别字的高峰。现在由于一年级大量识字,二年级写话、写日记和语文综合性活动用字的练习机会增多,高峰期已大大提前。我们必须下功夫认真纠正,培养习惯,减少错别字。

小学生怎样才能少写甚至不写错别字呢?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规范他们的写字习惯,帮助他们不写错别字呢? 其实不写错别字完全可以做到,教师应让学生对写字养成认真负责任的态度。纠正错别字要坚持不懈,在写字用字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不写错别字的习惯。

光写字态度端正还不够,还得讲究技巧与方法:

一、探究汉字特点,纠正错别字

在教学时,我们会发现几乎教材上的每个语文百花园的第一题都是“汉字真有趣”。里面有各种不同方式的字词练习。教学时抓住了这道题就等于抓住了纠正学生写错别字的机会。这一类题一定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为什么会是这些答案,不同答案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训练。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造成错别字。因此,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放在一起让他们辨析。例如:

(1)区别形近字组词:

稍()贪()候()令()见()梢()贫()侯()今()贝()(2)换偏旁成新字后再组词:

良———(粮)(粮食)(娘)(姑娘)每———()()()()仓———()()()()令———()()()()(3)同音字选字填空: 在再———现()()见 竟竞——()赛 究()

以上辨析同音字、形近字的练习,形式简单,可操作性强,在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中能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2、寻找汉字规律,从字义本身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有关构字规律告诉给学生,这样错别字就会大大减少。如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把“急躁”的“躁”写成“燥”字。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 “躁”从足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跺脚的; 而“燥”从火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燥”是“干燥”的“燥”。对一些字的偏,如果能说出它的表义,就能使错误减少。如“两点水”与“三点水”,学生很容易搞混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用“两点水”做偏旁的字,大都和冰有关,如“冻、冷、凉、凝、冽””等字; 而用“三点水”作偏旁的汉字,则大都和水有关,如“江、河、湖、海、洋”等字。此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找规律,总结经验。再比如告诉学生“月”字旁的字大多与肉有关系。

二、趣化识字教学,纠正错别字。

1.利用课件演示汉字由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难点,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如“即”和“既”这一组形近字,学生非常容易写错。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旡”是“既”的本字。旡,甲骨文

(转向背后的“口”)

(跪坐着的人),表示吃饱饭后,再加“食”另造“既”代替。造字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掉过头,嘴背着面前的餐桌。当“旡”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本义:吃饱打嗝,转身离席,与“即”相反。金文的写成,将篆文的“欠”写成“旡”、篆文

。近食就餐为“即”* ;餐毕离席为“既”。

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嘴对着装满美食容器的,表示“就餐”,读“即”。有接近,靠近,立刻的意思。可以组成词语:立即、即刻、即使。

头背着美食的,表示“吃饱了”,所以有“完”、“已经”的意思,读“既”,可组成词语:既然、既而、既往不咎。

2、运用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突破字形教学关。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摸索出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编识字儿歌就是其中的一种。如学生总是把“琴”字的下边写成“令”字。为了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有一位教师编了一句儿歌:“大王和小王,今天来弹琴。”不仅强调了上边两个“王”字的写法稍有不同,而且还突出了“琴”的下边是“今”字。这样一来,很少再有学生写错了。当然,识字儿歌不光可以由教师编,同样可以发动学生自己编,那样效果将更好。

三、了解学生心理特征, 纠正错别字。

1、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有预见性。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容易写错的字总会进行预防性的教学。如在教“浇、染、氏”等字时,教师就会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教“隆、蒙、具”等字时,就会提醒学生不要少写一横; 而在教“游”字时,会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反文旁”。这样使学生从一开始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从而大大降低了错误率。

2、培养学生改错的意识。学生在作业中写错了字,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为错字在他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所以,培养他们改错的意识尤为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不是帮学生画出,而是在出现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记号,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并加以订正。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促使学生参与改错别字的全过程 培养他们自己改错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从而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

3、游戏式纠正错别字。许多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之所以很难纠正,主要是他们对此毫无兴趣。如果把纠正错别字设计到课堂游戏中,让他们主动参与,效果就提高了。“啄木鸟医生”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啄木鸟医生”就是将学生的错别字故意写在词语或句子里,让学生自己去辨别。把词句中的“病虫”(错别字)找出来,找出病因(分析错别字错误所在),并能把“病树”的病治好(订正错别字)。这样的方法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纠正错别字的任务。

漫长的教学过程中,错别字的纠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下大功夫。纠正错别字必须从娃娃抓起,这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第四篇:如何教育孩子的撒谎的行为

要杜绝孩子的恶意欺骗行为,原则上讲,关键是要杜绝该行为的“获益”。

惩罚要合情合理合度

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在该案例中,妈妈的做法在这方面显然欠妥。对孩子撒谎的无情揭露,有可能证明妈妈的“精明”,但也证明了孩子的“无能”,证明了孩子是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当发现孩子说谎时,首先要了解情况,弄清孩子为什么要说谎,然后,仔细分析,区别对待,该肯定的肯定,该指正的指正。即使孩子是恶意欺骗,应该惩罚,也必须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尤其是抑郁质、胆汁质的孩子,更要把握好惩罚的“度”。

让孩子用正当方法获得尊重

靠“忽悠”获得的“自尊”,不是真正的自尊,也不会长久。渴望被尊重,被接纳,是人性使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择手段,甚至恶意欺骗去“取宠”,引来的只能是更多的蔑视。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想活出自己的尊严,首先要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尽量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撒谎不一定是坏孩子

如果笼统地说,撒谎的都是“坏孩子”,那这个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好人”了。因此,一定要给孩子说明撒谎的复杂性,例如,有善恶之分,有自我保护功能。例如,“坏人可以骗”,“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英国《儿童十大宣言》)。好人也可以骗,但必须是善意的谎言。例如,自己住校条件不理想,但是,又无法改变,怕家人担心,也可以骗家人说“挺好的”。

宽恕孩子的小错

世上没有一辈子不犯错的人,另外,人不经历错误、挫折,能力、承受力无从增长,没有较好的能力、承受力,人无法成功。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而在于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态度,对错误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因此,经常撒谎肯定不利于心身健康。

家长应引导孩子,从正视自己的小错做起,成长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从承担自己的小错引发的后果做起,成长为一个敢于担待的人。

第五篇:小学生爱吃零食怎么办

小学生爱吃零食怎么办

首先,教师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班会,集会多种途径教育学生不要吃零食,讲清吃零食对人体健康发育的危害,让小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在对全班学生教育的基础上,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学生谈话.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的饮食情况,然后加以分析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

第一,对吃零食的学生具体要求,并让班内学生监督,过几天后发现有进步,要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三是通过电话和开家长会,要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该罚的时候还得罚。

第二,要让孩子定时饮食,家长要帮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学告诉我们同一刺激经常反复作用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系统,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后,孩子无须意志努力就能按时吃饭,每当接近吃饭时,他们就会出现饥饿感,产生条件反射,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时蠕动,这样孩子吃饭也香甜,易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因此可以说帮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减少不规律的饮食。

第三,调剂饭菜,防止偏食,要让孩子好好吃饭,就要增进孩子食欲,家长尽量把饭菜做得好吃些,要让孩子得到足够营养,饮食均衡防止偏食.

第四,控制零花钱.现在许多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给孩子零花钱,为孩子买零食吃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不要向家长索要零花钱,而家长在家也应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小学生做到不该买的不买,不该吃的不吃,有效地控制小学生吃零食的坏习惯.

下载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爱撒谎的行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纠正小学生爱撒谎的行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小学生爱学

    让小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数学 大邑县韩场镇学校:凌绍恩 叶晓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和探索者。......

    小学生爱读书演讲稿

    小学生爱读书演讲稿 篇一:小学生演讲稿《我爱读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爱读书》.我爱读书,因为书能丰富......

    小学生爱校园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二年三班的(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爱校园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小学生爱读书演讲稿

    小学生爱读书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小时候的时候,我的妈妈就给我买书他买了《奥特曼》《喜洋洋与灰太狼》记得五岁前,我还不认识字就听妈妈讲故事,我觉得非常有趣,就想......

    如何纠正孩子的固执行为

    如何纠正孩子的固执行为孩子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从不拒绝;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孩子从家长心目中的“小皇帝”变成了自我心中的“......

    小学生爱与责任演讲稿

    小学生爱与责任演讲稿 小学生爱与责任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大地震,令许多人失去了高贵的生命,也让许多幸存这有了生死离别的痛苦,而抗震英雄们却都无偿奉献。x......

    小学生爱眼护眼教育

    沙滩小学2014年春学期第三周安全教育资料爱眼护眼主讲人:张国军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知道一些用眼卫生知识,那对你的眼睛来说可以是一生受用不尽,以下就是常用且相当简单的日常眼......

    小学生爱眼护眼知识

    小学生爱眼护眼知识 爱眼护眼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知道一些用眼卫生知识,那对你的眼睛来说可以是一生受用不尽,以下就是常用且相当简单的日常眼睛保健常识 1人与电视机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