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案例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可在公关界,如果内行的门道能先把看热闹的外行吸引过来就算成功了一大半,而对于除去房屋外的第二大消费品:汽车,吸引人气则已算是成功。为了这样的成功,各大汽车品牌可谓绞尽脑汁,失败者有之,成功者亦有之,网络营销策划师|宋艳国带大家看几例成功的汽车营销案例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奔驰Smart:要的就是疯狂 如果不是国内某品牌的抄袭,相信微小的smart本身就是卖点,试想,会有哪一款车小到让你感觉惊奇。当然,大品牌smart并不愁创意,只是它的创意有点大手笔,有点疯狂:今年9月初,淘宝网上演了一出疯狂的大宗团购,而这种尝鲜的炒作手段,竟然让二百五十辆奔驰smart在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里被抢购一空,这个营销额应该是世界上最快的汽车销售记录。而这个营销模式最重要的意义并非是“250辆”的销售数字这么简单,它带来的是消费者对smart这款车型的关注度骤然提升,是smart在线下的询问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如果再深入一点,可以说这款车带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认识:汽车不过就是一个交通工具,够用就行。上升到公关的平台,smart疯狂的营销方式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促销活动,也是极有创意的一个品牌营销案例。
宝马MINI:勇敢的挑战者
网络营销策划师|宋艳国记得QQ屁股后边的那句励志名言:长大后我要变成凯迪拉克,在现实中,MINI要勇敢的多,它直接“挑战保时捷”。地球人都知道,保时捷几乎是“跑车”的代名词,虽然MINI作为宝马的一款经典怀旧车型,其性能让我们赞叹,但竟敢叫板保时捷,其“勇敢”仍不得不让我们侧目。就像刚会走路的人要挑战世界短跑冠军,人们的好奇点并不在他是否跑的过冠军,而是想看看他长的什么样、是什么样的人。在MINI的这个名为“挑战保时捷”的案件中,同样没有多少人关注比赛的胜负,而事件的核心也不注重结果,而在于这个想法的产生和延续,在于是否吸引到了你的眼球。
法国标致:主打新媒体
法国人的特点就是浪漫和富有创造性。法国标致给业界的深刻印象就是敢于也特别善于运用最新的传播方式,比如视频、动漫、SNS,甚至游戏,而标致在视频上的传播尤其成熟。最具轰动效应的,当属今年4月的病毒视频《二手奥拓(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杯具,现实版争车位》。在这条视频里,标致车主找到一个车位正要倒车之际,车位被后到的奥拓抢到,标致车主不甘车位被抢,遂利用娴熟的技巧,倒进狭小的车位。正当人们疑惑这两车车主要怎么下车时,只见标致车顶篷打开,标致车主轻松从后车厢下车。这种车位之争的视频因贴近生活而又十分幽默,所以一经推出便倍受网友关注,旋即被大量转载,红透了网络。而视频里标致车主打开敞篷下车的方式,也巧妙而犀利地宣传了标致308(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CC敞篷车的特点,一时间标致敞篷车也成为热点,可以说这是非常成功的病毒视频。
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
——本案例受邀《哈佛商业评论》整理,刊于其中文版2004年11月号
品牌释名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
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背景
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
而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红罐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现实难题表现一:广东、浙南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认知混乱。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可谓说起凉茶想到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因此,红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并不能很顺利地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销量大大受限。
另一个方面,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后人,是经国家审核批准的食字号产品,其气味、颜色、包装都与广东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国“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消费者自然感觉其“降火”药力不足,当产生“下火”需求时,不如到凉茶铺购买,或自家煎煮。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在最讲究“功效”的凉茶中,它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广东区域,红罐王老吉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长着一副饮料化的面孔,让消费者觉得“它好像是凉茶,又好像是饮料”,陷入认知混乱之中。
而在加多宝的另一个主要销售区域浙南,主要是温州、台州、丽水三地,消费者将“红罐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没有不适合长期饮用的禁忌。加之当地在外华人众多,经他们的引导带动,红罐王老吉很快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产品。企业担心,红罐王老吉可能会成为来去匆匆的时尚,如同当年在浙南红极一时的椰树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时髦产品替代,一夜之间在大街小巷上消失的干干净净。
面对消费者这些混乱的认知,企业急需通过广告提供一个强势的引导,明确红罐王老吉的核心价值,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现实难题表现二:红罐王老吉无法走出广东、浙南。
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泡热茶”这些看法。教育凉茶概念显然费用惊人。而且,内地的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他们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
做凉茶困难重重,做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而且,红罐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的确存在不小的障碍,加之红罐王老吉3.5元的零售价,如果加多宝不能使红罐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就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影。这就使红罐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现实难题表现三:推广概念模糊。
如果用“凉茶”概念来推广,加多宝公司担心其销量将受到限制,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区隔,因此,在广告宣传上不得不模棱两可。很多人都见过这样一条广告: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为了打开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断蹭冰箱门。广告语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显然这个广告并不能够体现红罐王老吉的独特价值。
在红罐王老吉前几年的推广中,消费者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它,企业也不知道怎么去卖它。在这样的状态下红罐王老吉居然还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好几年。出现这种现象,外在的原因是中国市场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市场空白;内在的原因是这个产品本身具有一种不可替代性,刚好能够填补这个位置。在中国,容许这样一批中小企业糊里糊涂地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消费者为什么买我的产品?
重新定位
2002年年底,加多宝找到成美营销顾问公司(以下简称“成美”),初衷是想为红罐王老吉拍一条以赞助奥运会为主题的广告片,要以“体育、健康”的口号来进行宣传,以期推动销售。
成美经初步研究后发现,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的拍广告可以解决的——这种问题目前在中国企业中特别典型:一遇到销量受阻,最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对广告片动手术,要么改得面目全非,要么赶快搞出一条“大创意”的新广告——红罐王老吉销售问题首要解决的是品牌定位。
红罐王老吉虽然销售了7年,其品牌却从未经过系统、严谨的定位,企业都无法回答红罐王老吉究竟是什么,消费者就更不用说了,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是红罐王老吉缺乏品牌定位所致。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拍什么样“有创意”的广告片都无济于事。正如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所说:一个广告运动的效果更多的是取决于你产品的定位,而不是你怎样写广告(创意)。经一轮深入沟通后,加多宝公司最后接受了建议,决定暂停拍广告片,委托成美先对红罐王老吉进行品牌定位。
按常规做法,品牌的建立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展开,因而大家的结论与做法亦大同小异,所以仅仅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并不能让红罐王老吉形成差异。而品牌定位的制定,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了解消费者认知,提出与竞争者不同的主张。
又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几乎不可改变,所以品牌定位只能顺应消费者的认知而不能与之冲突。如果人们心目中对红罐王老吉有了明确的看法,最好不要去尝试冒犯或挑战。就像消费者认为茅台不可能是一个好的“啤酒”一样。所以,红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不能与广东、浙南消费者的现有认知发生冲突,才可能稳定现有销量,为企业创造生存以及扩张的机会。
为了了解消费者的认知,成美的研究人员一方面研究红罐王老吉、竞争者传播的信息,另一方面,与加多宝内部、经销商、零售商进行大量访谈,完成上述工作后,聘请市场调查公司对王老吉现有用户进行调查。以此基础,研究人员进行综合分析,厘清红罐王老吉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即在哪个细分市场中参与竞争。
在研究中发现,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罐王老吉主要在烧烤、登山等场合。其原因不外乎“吃烧烤容易上火,喝一罐先预防一下”、“可能会上火,但这时候没有必要吃牛黄解毒片”。
而在浙南,饮用场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会、家庭”。在对当地饮食文化的了解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该地区消费者对于“上火”的担忧比广东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消费者座谈会桌上的话梅蜜饯、可口可乐都被说成了“会上火”的危险品而无人问津。(后面的跟进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发现可乐在温州等地销售始终低落,最后两乐几乎放弃了该市场,一般都不进行广告投放。)而他们对红罐王老吉的评价是“不会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会引起上火”。这些观念可能并没有科学依据,但这就是浙南消费者头脑中的观念,这是研究需要关注的“唯一的事实”。
消费者的这些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均表明,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并无“治疗”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购买红罐王老吉的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如希望在品尝烧烤时减少上火情况发生等,真正上火以后可能会采用药物,如牛黄解毒片、传统凉茶类治疗。
再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看法,则发现红罐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而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水等明显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仅仅是间接的竞争。
同时,任何一个品牌定位的成立,都必须是该品牌最有能力占据的,即有据可依。如可口可乐说“正宗的可乐”,是因为它就是可乐的发明者,研究人员对于企业、产品自身在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罐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这一定位。
由于“预防上火”是消费者购买红罐王老吉的真实动机,自然有利于巩固加强原有市场。而能否满足企业对于新定位“进军全国市场”的期望,则成为研究的下一步工作。通过二手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表明,中国几千年的中医概念“清热祛火”在全国广为普及,“上火”的概念也在各地深入人心,这就使红罐王老吉突破了凉茶概念的地域局限。研究人员认为:“做好了这个宣传概念的转移,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红罐王老吉就能活下去。”
至此,品牌定位的研究基本完成。在研究一个多月后,成美向加多宝提交了品牌定位研究报告,首先明确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其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吃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这样定位红罐王老吉,是从现实格局通盘考虑,主要益处有四:
其一,利于红罐王老吉走出广东、浙南
由于“上火”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而不再像“凉茶”那样局限于两广地区,这就为红罐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其二,避免红罐王老吉与国内外饮料巨头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
其三,成功地将红罐王老吉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淡淡的中药味,成功转变为“预防上火”的有力支撑;
·3.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
·“王老吉”的品牌名、悠久的历史,成为预防上火“正宗”的有力的支撑。
其四,利于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
正由于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饮料,区别于王老吉药业的“药品”,因此能更好促成两家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两家企业共同出资拍摄一部讲述王老吉凉茶创始人行医的电视连续剧《岭南药侠》。
成美在提交的报告中还提出,由于在消费者的认知中,饮食是上火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辛辣”、“煎炸”饮食,因此建议在维护原有的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拓餐饮渠道,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重点选择在湘菜馆、川菜馆、火锅店、烧烤场等。
凭借在饮料市场丰富经验和敏锐的市场直觉,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当场拍板,全部接受该报告的建议,决定立即根据品牌定位对红罐王老吉展开全面推广。
“开创新品类”永远是品牌定位的首选。一个品牌如若能够将自己定位为与强势对手所不同的选择,其广告只要传达出新品类信息就行了,而效果往往是惊人的。红罐王老吉作为第一个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市场,使人们通过它知道和接受了这种新饮料,最终红罐王老吉就会成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的代表,随着品类的成长,自然拥有最大的收益。
确立了红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就明确了营销推广的方向,也确立了广告的标准,所有的传播活动就都有了评估的标准,所有的营销努力都将遵循这一标准,从而确保每一次的推广,在促进销售的同时,都对品牌价值(定位)进行积累。
这时候才可以开始广告创意,拍广告片。
品牌定位的推广
明确了品牌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什么定位,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广品牌,让它真正地进入人心,让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定位,从而持久、有力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紧接着,成美为红罐王老吉确定了推广主题“怕上火,喝王老吉”,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罐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质。在第一阶段的广告宣传中,红罐王老吉都以轻松、欢快、健康的形象出现,避免出现对症下药式的负面诉求,从而把红罐王老吉和“传统凉茶”区分开来。
为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电视广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画面中人们在开心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罐王老吉。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罐王老吉,从而促成购买。
(影视广告)
红罐王老吉的电视媒体选择主要锁定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广东、浙南)的强势地方媒体,在2003年短短几个月,一举投入4000多万元广告费,销量立竿见影,得到迅速提升。同年11月,企业乘胜追击,再斥巨资购买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广告时段。正是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证了红罐王老吉在短期内迅速进入人们的头脑,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并迅速红遍全国大江南北。
2003年初,企业用于红罐王老吉推广的总预算仅1000万元,这是根据2002年的实际销量来划拨的。红罐王老吉当时的销售主要集中在深圳、东莞和浙南这三个区域,因此投放量相对充足。随着定位广告的第一轮投放,销量迅速上升,给企业极大的信心,于是不断追加推广费用,滚动发展。到2003年底,仅广告投放累计超过4000万元(不包括购买2004年中央台广告时段的费用),年销量达到了6亿元——这种量力而行、滚动发展的模式非常适合国内许多志在全国市场,但力量暂时不足的企业。
在地面推广上,除了强调传统渠道的POP广告外,还配合餐饮新渠道的开拓,为餐饮渠道设计布置了大量终端物料,如设计制作了电子显示屏、灯笼等餐饮场所乐于接受的实用物品,免费赠送。在传播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终端广告应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产品包装作为主要视觉元素,集中宣传一个信
息:“怕上火,喝王老吉饮料。”餐饮场所的现场提示,最有效地配合了电视广告。正是这种针对性的推广,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是什么”、“有什么用”有了更强、更直观的认知。目前餐饮渠道业已成为红罐王老吉的重要销售传播渠道之一。
在频频的消费者促销活动中,同样是围绕着“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主题进行。如在一次促销活动中,加多宝公司举行了“炎夏消暑王老吉,绿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动。消费者刮中“炎夏消暑王老吉”字样,可获得当地避暑胜地门票两张,并可在当地渡假村免费住宿两天。这样的促销,既达到了即时促销的目的,又有力地支持巩固了红罐王老吉“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品牌定位。
(王老吉温州“学子情”活动)
同时,在针对中间商的促销活动中,加多宝除了继续巩固传统渠道的“加多宝销售精英俱乐部”外,还充分考虑了如何加强餐饮渠道的开拓与控制,推行“火锅店铺市”与“合作酒店”的计划,选择主要的火锅店、酒楼作为“王老吉诚意合作店”,投入资金与他们共同进行节假日的促销活动。由于给商家提供了实惠的利益,因此红罐王老吉迅速进入餐饮渠道,成为主要推荐饮品。
(广告物料)
这种大张旗鼓、诉求直观明确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运动,直击消费者需求,及时迅速地拉动了销售;同时,随着品牌推广的进行,消费者的认知不断加强,逐渐为品牌建立起独特而长期的定位——真正建立起品牌。
推广效果
红罐王老吉成功的品牌定位和传播,给这个有175年历史的、带有浓厚岭南特色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倍,由2002年的1亿多元猛增至6亿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广东,2004年,尽管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但仍供不应求,订单如雪片般纷至踏来,全年销量突破10亿元,以后几年持续高速增长,2008年销量突破100亿元大关。
结语
红罐王老吉能取得巨大成功,总结起来,以下几个方面是加多宝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
· 为红罐王老吉品牌准确定位;
· 广告对品牌定位传播到位,这主要有两点:
广告表达准确;
投放量足够,确保品牌定位进入消费者心智。
· 企业决策人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决策力;
· 优秀的执行力,渠道控制力强;
· 量力而行,滚动发展,在区域内确保市场推广力度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附录:王老吉相关数据
附录一:王老吉饮料历年销量
2002年
1.8亿元
2003年
6亿元
2004年
14.3亿元
2005年
25亿元(含盒装)
2006年
近40亿元(含盒装)
2007年
近90亿元(含盒装)
2008年
近120亿元(含盒装)
附录二:加多宝公司历年建厂的投资
1995年,加多宝公司成立,在广东东莞长安镇投资建厂,一期投资金额2000万美元。
1999年,在广东东莞长安镇投资扩建二期,投资金额3000万美元。
2003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3000万美元。
2004年,在浙江绍兴袍江工业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2500万美元。
2005年,在福建石狮市祥艺镇投资建厂,投资金额3000万美元。
2006年,在广东南沙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1亿美元。
2007年,在浙江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约2500万美元。
在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9980万美元。
第二篇:汽车火灾案例[定稿]
火灾案例:
2010年7月4日23时许,江苏无锡雪丰钢铁公司夜班接送车突然在隧道中起火,经排查车上有乘员45人,其中24人当场死亡,19人受伤。
火灾特点:
1、起火快,燃烧猛。车辆用汽、柴油或其他气态物质作燃料,它们都易挥发、燃点低、易爆燃;燃料、橡胶管、轮胎及其他车内装修材料等均为易燃物品,火灾荷载大,易造成猛烈燃烧;汽车在行驶中,供氧充足,易形成“风助火威”。
2、易形成爆炸燃烧。车辆起火后,常伴有燃料箱、燃料管等容器、管线爆炸破裂,形成池火灾或者喷溅火灾,扩大火灾面积。
3、疏散困难,易中毒。车体的橡胶、塑料构件及其所载物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烟雾。如车门被碰撞挤压变形,开启困难,给人员安全疏散带来难度,造成伤亡。
4、发动机部位易起火。汽车发动机部位燃料、电和火源、热源相对集中,尤其在行驶途中,故障率较高,着火频率大。
汽车火灾的原因主要有自燃和纵火。
冬季常常发生汽车自燃事件。为避免汽车自燃发生,司乘人员应做到时常检查,电与油,勤检查。电线破损、老化,或电路接触不良、短路、漏电、接口松动,以及油料渗漏等,都可能导致汽车火灾;在平时保养车的时候,使用汽油擦拭车辆时,应先切断电源。不能使用涤纶丝等物品擦拭,以免擦出火花引发火灾;易燃品,小心放。不要将气体打火
机、空气清新剂、香水、摩丝等易燃物品放在车内易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或接触车内高温部位;大型客、货车则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
春运时,客流量大,乘客应主动按照规定接受安检,做到不携带违禁物品、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案例一:3月4日长春239路公交车自燃,20余名乘客无恙
3月4日14时许,长春市239路公交车在行驶到长春市红旗街长春电影制片厂附近时突然自燃,滚滚浓烟迅速涌满车厢。幸亏该车司机王师傅迅速采取措施,将车内20余名乘客紧急疏散下车,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车上的火在途经此地的多名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得到控制,消防人
员赶到后将其完全扑灭。
该车司机王师傅在行使过程中突然发现从仪表盘处有烟冒出来,他连忙采取措施,将车停向路边,此时烟已经越来越浓,迅速充斥到整个车厢。他迅速切断了整个公交车的电源,并立即开门疏散车内的20余名乘客,待乘客安全后,他即刻拿起车内的灭火器向冒烟处喷去。火灾发生后,有七八名在此路过的出租车司机先后停下了车,拿起自己车里的灭火器,冲上前来帮他灭火,正是在这些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239路车的火势才一直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经验总结:公交车司乘员有高度预警意识
从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乘客能成功逃生的都与司乘员紧急妥当处理离不开。对于公共安全事故不能有麻痹大意心态。作为公交司机,承载着那么多个鲜活的生命,公交在行驶前,应该认真执行制度,做好自检,做好基本的检查后,或许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但至少会大大降低自燃发生的频率。案例中的司机巧妙的运用消防常识,切断电源、疏散
乘客,用灭火器灭火,及时地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案例二:6月5日成都9路公交车发生燃烧,27人遇难
6月5日,成都市一辆9路公交车突然发生燃烧,短短几分钟内,造成27人遇难、72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事故教训:“闷罐”设计成事故主要原因。有关专家分析,出事空调公交车的门窗难以打开,这种全封闭的“闷罐”设计,是导致事故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道理很简单:“闷罐公交”的窗户几乎全部封死,加上救生锤
配备不齐或使用不当,使人们在发生事故时难以逃生。
逃生救命工具的使用很关键。在每辆空调公共汽车里,在逃生窗旁边都会有小的一把铁锤,有些没有素质的市民会将小小的铁锤拿走,一些安全装备不翼而飞,被不法分子顺手牵羊,当类似事故发生时,人们没有工具砸坏窗户,哪里能够快速逃生?!人们纷纷揣测悲剧的发生是因为这辆公交车上没了安全锤,然而在成都市6月6日政府举行的“6•5公交车燃烧事件”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该车原备有3只安全锤,经过现场技术人员报告,在事故现场已发现3只安全锤。既然车上安全锤存在,何以没有人利用它安全逃生的报道呢?生活中,我们关注过身边用
于救命的安全装置吗?
每一起事故的背后,总或多或少归功于“人祸”的因素,每一起事故总带有意外和客观因素,事故发生确有其客观因素,但如何查找事故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共性漏洞,并将这些教训运用到更多的公共安全领域,避免类似的黑色灾难发生,才是事故后我们应该更加深讨和深思的1、当发动机着火后,驾驶员应开启车门,令乘客从车门下车。如果着火部位在汽车中间,驾驶员打开车门,让乘客从两头车门有秩序地下车。在灭火时,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
2、如果火焰小但封住了车门,乘客们可用衣物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如果车门线路被火烧坏,开启不了,乘客应砸开就近的车窗翻下车。开展自救、互救方法逃生。
3、在火灾中,如果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了,不要惊慌,应着冷静的采取以下措施:如果来得及脱下衣服,可以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火踩灭。如果来不及脱下衣服,可以就地打滚,将火滚灭。成都晚报记者 张照华
第三篇:汽车销售案例
汽车销售案例
[案例]某天,一双夫妇来到了某品牌汽车的4S店,在与销售人员寒喧后,双方进入了销售的环节:
销售人员:(将这对夫妇带到车库,用手指着停在车库内的各款轿车向客户介绍)这是59800元的标准型,这是69800元的舒适型和实用型。
客户:59800元和69800元这二款车有什么不同?
销售人员:59800元这款车没有方向助力、ABS、电动后视镜等。
客户:装一个方向助力要花多少钱?
销售人员:××××元
客户:如果我定下来款怎么付?
销售人员:可以分期付款也可以银行按揭。
客户:按揭一个月要付多少?
销售人员:如果按揭的话,先付40%,余下的分三年付清,每个月只要付XXXX元。如果你们的经济情况可以一次话付款的话,只合算买69800元的。如果采用分期付款的贷款方式,就没有必要买69800元,而应该买59800元。
分析与说明: 1)当客户问“如果我定下来款怎么付”的时候,销售人员应该问这样的问题:“您是指59800元这款车呢还是69800元这款车?”目的只有一个,让客户明确自己会选哪款车。因为客户离开时的理由就是我要考虑选哪款。同时,问清楚客户准备采取什么样的付款方式。
2)何种方式付款不是确定车型的条件,车型确定的条件只有一个:客户真实的投资目标。该销售人员不知道应该先明确客户的购买目标后再作产品展示的道理,他们不会主动询问客户将选哪一款车,这是现阶段汽车销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尤其是销售人员销售的汽车有多种款式时更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客户已经明确要买某个品牌的车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客户的需求明确化,即洽谈之前就要弄清楚客户倾向性最强的车是哪一款,然后围绕客户的需求目标不断强化购买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如果不买会给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利,这样才有可能将整个销售引向成功。
3)当客户问“装一个助力要增加多少钱时”,销售人员应该了解方向助力对客户是否重要,可以这样问:“你要买的车是否要带方向助力”,并根据客户的回答进行下一步的销售。如果客户的投资不足以购买装备方向助力的车,就要向客户强调该车车身重量只有890kg,没有方向助力驾驶也相当轻巧。如果客户的投资足以支付增加方向助力的费用,此时应该强调装有方向助力的轿车更容易操控,特别是在狭小的空间调头时的便利性。
在这个案例中,这对夫妻下午4:30左右来到展厅,5:30以后他们的朋友赶到,这是一个典型的当天可以成交的销售案例。但到了7:30他们离开时,这对夫妇只留给销售人员一句话:“让我们考虑一下是买59800元的还是买69800元的那款。” 这是一个10分钟就可以完成的销售,但该销售人员却花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成交。经过分析,发现失败的原因除了没有能把握成交时机外,就是这位销售人员始终忽视了顾客来店的原因,花了大量时间在展示自己对汽车产品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当顾客谈到竞争产品千里马时,该销售人员非但没有作转化的工作去弱化顾客对竞争产品的认同,反而进一步强调竞争产品优于自己产品的地方,即“千里马的外形与这款车的外形没得比”。客观来讲,销售人员介绍的那款车的外形属于中庸的那一类,虽有部分客户不认同,但因为其优异的发动机性能和最低的油耗赢得了客户的赞誉。此时,该销售人员所说的那句话是汽车销售的大忌。其实,该客户为什么会在千里马、羚羊、夏利和优利欧中比较后选择这款车,最主要的原因是投资的问题。他们不是不知道千里马好,但78800元的车价与他们的投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点这位销售人员始终不明白,在销售中一直还在拼命介绍69800元这款车,如果改变一下销售的方式让客户确认售价59800元的标准型,那么当天的销售真不用10分钟就可以完成。
汽车销售案例二
[案例]某日一位老板走进一间专门销售进口品牌汽车的车行并问销售人员:
顾 客:宝马730是不是全铝车身?
销售人员:(客户提出的这个个问题有点突然,而且他是第一次听到全铝车身的概念)哦,不太清楚,我要查一下资料。(查完资料后告诉客户)不是全铝车身。
顾客:刚才我到了某车行看了奥迪A8,他们的销售人员告诉我奥迪A8采用的是全铝车身,是最新的技术,能够提升动力而且省油,我以前开的是宝马530,对宝马车比较了解,现在想换一部车,准备在奥迪和宝马之间做出选择。如果宝马也是全铝车身的话,我就买宝马。销售人员:(经过确认后再次告诉顾客)实在对不起,宝马730i不是全铝车身。
[结果]:顾客离开了展厅再也没有回来,据了解后来买了奥迪A8。
应该说,这位销售人员虽然有好几年的销售经历,但面对客户提出的“全铝全身”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加上沟通能力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就把这位顾客放走了。如果换另一种场景,虽然此时销售人员对全铝车身并不了解,但他可以这样来销售并有效化解顾客的异议:
如果这位销售人员清楚奥迪A8全铝车身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那么就可以这样处理:
销售人员:老板,你能告诉我选购一部全铝车身的汽车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
顾客:我也不大清楚,只是他们告诉我全铝车身比钢结构的车身好,而且更高档,也是最新技术。(评:现在买高档汽车的客户中,绝大部分是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他们对汽车上的新技术有一种追新的感觉)
销售人员:既然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铝合金车身是如何加工的。正像您知道的,铝合金由于其金属特性不如钢铁那样容易冲压,因此要做成车体钣件就有很多技术要克服,以往用钢铁可以一次冲压完成的钣件,改用铝合金之后却可能要分成数个部件,再用其他的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在汽车制造的时候,或许手续繁杂、或许成本增加。只是,如果场景一换,变成是车子因为事故意外而有所损毁时,那维修可就不像新车制造那么简单了,这时候不但需要特殊的技术、更需要特殊的配备,有些车体部位更是只能更换、不能用传统方法钣金,这就造成了很多的不变。
顾 客:原来是这样的,我真的不知道。销售人员:既然您对宝马情有独钟,为什么会因为一个全铝车身的问题而让你去选一个您从来没有开过的汽车呢?这是一项新技术,刚才谈到了新技术意味着要多花一些不应该花的钱,也许还会承担更大的使用风险。再者,这项技术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是在汽车内部,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您花了那么多,也难以体现您的价值。
如果这位销售人员能够这么去做、对全铝车身了解再多一些的话、再专业一点的话,同时以奥迪A4、A6、A8外形的差异性不大来强化宝马汽车外形的可识别性、即对顾客身份的印证的话,也许这位顾客还会选择宝马730i这款车。遗憾的是,太多的销售人员当他们感觉到对顾客的销售明显已经不可能再进行下去的时候,特别是当顾客要走出展厅的时候,就不知如何扭转乾坤,其实这时候只要问一句:“先生或小姐,能否请教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您不考虑在我们这里买车?”这样的问题时,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要知道,如果这样做了,也许还有继续销售的机会,如果不这么做,将永远失去这样的机会,反正顾客已经是准备要走了,已经是不会再回来了。
第四篇:汽车销售成功案例
黄海成功案例日记
盛夏正当时,骄阳似火,肆无忌惮的炙烤着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城市!烧烫了的太阳散发着毒辣辣的火焰弥漫在安吉汽车市场上空,整个汽车市场犹如一个大熔炉,灼热的火焰四射,考验着每个前往看车,选车的顾客。更考验的是汽车市场内销售顾问的意志和信念,烈日当空下,每个品牌的销售顾问坐在露天的展棚下,头顶着烈日,翘首顾盼,恭候每一拨前往的人群,生怕一眨眼的功夫错失机会顾客流入他人家门,这就是安吉汽车市场每日的交易场景,犹如一个无硝烟的战场,每日都都上演着相同又不同的战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成了这个行业中的一员整整七个月份了。在这七个月中学习了很多,经历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很多顾客的信任,提高了自己的销售能力。销售行业既是销售产品也是销售自己,当顾客选车的时候在两个品牌之间徘徊犹豫不决,这时顾客更看重的是销售顾问的人品,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来决定自己的选择。我一直深信,用心,诚心,耐心会赢得自己的顾客。记得有一个成功购买黄海大柴神1022K的顾客叫郜顺平,他是个河南人,大家也许一听到河南人这三个字就会有一种抵触感,因为在大伙口中流传着一句“河南没好人”的口号,可能是河南人在大伙眼中的印象和口碑都不是很好,都不喜欢与河南人大交道。我却主动的出击与“可怕”的河南人打上了交道。那是2013年4月1日中午,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看车的人群稀稀拉拉,我和同事莫悔站在展棚下百无聊赖的看着市场里冷冷清清偶尔过往的人群,好不容易看见走进市场一个陌生人,马上过去“拦截'打招
呼,却是匆匆赶路的顾客,雨越下越厚,看车的人越来越少,这时眼
前一亮,看见对面的金杯车展棚边有一位骑着电动车的顾客在和销售
顾客谈话,距离太远也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问车还是问路?管他问
车还是问人呢先招呼过来看黄海车再说。我当时心里就是想让顾客过
来了解黄海车给自己一个机会。当时绿豆般大的雨点开始密密麻麻的打在顾客的头顶上,衣服也快淋湿了,躲也不是,走也不是,看着顾
客着急着要避雨的动作,我赶紧趁机招呼顾客移步至我们的展棚下避
雨。顾客似乎有一种雨中送伞的感觉找到了救星一样立刻转动车头向
我们展棚走来。这顾客真不愧是传说中的河南人啊,屁股一坐下就开
始骂骂咧咧,满腹怨言。他自己介绍自己是河南人,想买4~5万左右的皮卡车.在工地上用,他气呼呼的描述自己今天本来是冲着长城皮
卡车来的,而且打算是买2部的,但是长城汽车销售员的态度冷淡,以为他只是随便看看并没有购买的意思所以没人再搭理他,一伙人光
顾着闲聊了。顾客气坏了,马上改变主意再也不考虑购买长城皮卡车
了,而且还要托人查找长城皮卡车老总的电话投诉销售顾问的不良服
务态度让他们都下岗!看着顾客满脸的“杀气”和连篇不断的粗口话
从他满口咖啡色四环素的牙齿间嘣发出来,特别的刺耳!我不禁的打
了个冷颤,这样满腹语言耿耿于怀的顾客我怕自己也招架不住啊!但
想一想,有什么好可怕的,他又不吃人,遇上不顺心的事发发牢骚,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也是个很正常的!于是开始大胆的和他畅聊,倾
听他喋喋不休的唠叨,安稳他激动的情绪,了解他的需求,听取他的意见。顾客激动的情绪开始慢慢的平静下来,开始客气的问我黄海皮
卡车的一些情况,性能,配置特点,根据他个人的需求(定位在4~5
万元左右的,或是更实惠点的老旧库存车,因为用在工地上几个月完
工后就用不上了所以没必要买太贵的)我向他推荐了傲俊短箱版的1020C,给他优惠价是57800元。顾客又问还有没有比这个价位更实
惠的?我们也拿不出比这个价位更低的柴油版车型给他了,就跟他解
释说价位过于低过于便宜的车的一些弊端和缺点以及后续使用过程
中容易产生的一些故障会给他的工作造成误时,误工等等不好的影响,得不偿失!顾客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就问价格还能否再优惠?
从顾客的表情和反应中看出来他已经对1020C有了很好的意向了。为
了能进一部的引导和稳住顾客我说可以帮忙再向领导申请少许的优
惠,顾客急着要走说让我过后电话联系他告诉他最后的优惠价,接着
匆匆忙忙要去有意向的中兴对比,因为中兴的领导跟他关系不错价格
能给的更优惠,就在中兴和黄海两个品牌间选2辆!当顾客从中兴展
厅离开后我对他进行跟踪回访,告诉领导给的他最后的优惠价是
56800元,顾客还是对价格不满,直接要求我们5万整卖给他直接过
来提车,由于价位太低当时就回绝了他。过了2天我再电话回访顾客,以最真诚的态度和口气给他分析了黄海车的优势和最后的让利空间,顾客还是觉得达不到自己的价位不买,要重点考虑中兴的了,因为中
兴有4万多的特价车卖给他。我当时一听觉得他考虑黄海的可能性不
大了,在价格上我们都比不过中兴占优势,但是回头一想只要他还没
有购买中兴的我们还是有争取的机会。后来把详细情况跟李经理反馈
后,李经理让我继续跟踪回访不要放过一线机会,只要他还没买车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况且顾客对黄海的意向也特别的明显了!到了4月4
日我再一次给顾客打回访电话他也还没有购买中兴的,但是对我们的还是没有太明显的意向,由于顾客还没有试过车我就找了个借口让他
来展厅试乘试驾,试过车有什么需求可以面谈,顾客说算了。就在我为这顾客叹息的时候顾客却自己找上门来了,就在4月5日的这天上
午顾客带着一个懂看车的伙伴一起来展厅看车,这时我让李经理亲自
协助我推荐了大柴神1022K和傲俊1020C做对比,顾客也试乘试驾了
一回。也许是多了对比后加上朋友的建议顾客开始把目标和思路转移
到了1022K上了,对于价格的控制也有所松动。做了一番对比后还是
没有马上决定,随后又到了中兴对比去了,过来大概30分钟后又回
到黄海展厅要求和我们谈判价格。最后在李经理和徐总的拍板下终于
以64600的价格成交了大柴神1022K。谈成后又由于顾客资金问题提
出金融按揭服务,于是又推荐了GMS按揭方案给给他。因为顾客是河
南户籍,办理金融服务的程序和资料收集比较麻烦,每收集一个材料的时候顾客都嫌太麻烦,不积极配合,拖延了很多上交材料的审核时
间,一方面又催促我们快些申办通过,不断的埋怨我们我们办事效率
低,说道激动处还说很难听的粗口,谩骂和威胁我们金融服务专员,以为我们故意刁难他,却不知我们大家都在努力的,认真,负责任的在协助他。尽管遭到顾客的不认可和人身攻击我们还是顶住压力,承
受着顾客的不解,耐心的和他做沟通,协助他一起完成按揭流程,最
后经过重重困难终于能顺利帮助他通过按揭,对于我们的热心,耐心
和专业表示了认可!通过这件成功的案例,我终于体会到了坚持,耐
心,真心,诚心会赢得顾客的芳心和放心!不管多刁钻的顾客,只要
抱着一颗为顾客服务的热心,尽管几转周折,困难险阻最终还是获得
了顾客的认可和赞赏!顾客选择了黄海,而且从最初的定位目标4万
元到上升到64600元的成交跨跃,跟自己的坚持和引导分不开!顾客
看在眼里我们是在用心为他服务,到顾客提车离开展厅的时候脸上所
有的不愉快都变成了轻松满意的笑容,还一个劲的点头致谢,最重要的是还不忘对我们李经理竖了大拇指说了好话:这姑娘真的不错,下
次买车我还找她!当然我也真真实实的体验了一把河南人火辣辣的“
热情”!有付出就有回报的机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得人,我深信;
有几份付出就有几份收获!
韦佳2013年7月11日
第五篇:案例 福特汽车公司概况
回答案例中:
① 哪些问题是战略问题?
② 这些问题是哪个层次的战略问题?
案例 福特汽车公司概况
一、历史回顾
福特汽车公司进入汽车工业是在当时汽车公司快速发展快速淘汰的时代,仅1903年就有80多家汽车公司诞生。福特公司生存了下来,并与美国整个20世纪的企业历史发展非常相像。
福特汽车公司建立于1903年6月16日,当时享利·福特和11个加盟者向密歇根州政府申请成立公司。公司成立时只有10个雇员,厂部设在底特律麦克大街上一家改造过的货车车间,其资产主要是一些工具、宏伟的蓝图、计划、专利和来自于12个投资者的28000美元的现金。和老享利·福特一起的第一批股东中,有一个煤炭经销商及这个经销商的记账员和一个对这个煤炭经销商很信任的银行家,有为新车制造发动机及齿轮的机械店的两兄弟,一个木匠,两个律师,一个职员,一家杂货店的老板,一家生产气枪的公司老板。还有一位医生想投资,但是福特拒绝了,他怕13位投资人会给他带来坏运气。
福特公司生产的第一辆车是“1903A型车”,它被广告称之为“市场上最完美的机器”,并且“简单得连15岁的孩子都能驾驶”。这种车可能是完美而简单的,但它的生意却是另一番情景。大约一个月后,公司几乎用光了全部现金。然而,在7月15日,公司收到了一张在芝加哥的一位牙科医生那儿寄来的支票,这是第一个从公司买车的人。看到公司银行的存款降到了223.65美元的股东们,见了Ernst Pfenning医生的850美元的支票存入公司账户后才松了一口气。
在1903年和1908年间,享利·福特和他的工程师们用一些字母来命名他们的车,其中一些车只是实验品,并未投放市场。在头15个月的运营中,1700辆A型车在那个破旧的老货车车间中生产出来。早期生产的车中最成功的是N型车,它是一种小型、轻便的四缸车,市场售价为500美元。一种售价为2500美元的豪华车——K型车卖得最差。
K型车的失败以及享利·福特坚持认为的公司的前途就在于面向大众市场生产廉价车,导致了享利·福特和一位低特律煤炭经销商Alexander Malcomson之间的摩擦,Malcomson离开了公司,而享利·福特得到了足够的股份,把他持有的个人股份增至58.5%。福特在1906年成为总裁,取代了John S.Gray——一位底特律银行家。
股东间的争论并不像George Selden这个人那样给公司的未来造成那么严重的威胁。Selden有一个靠内燃机驱动的“公路火车头”的专利,为保护他的专利,他建立了一个辛迪加,给选定的生产商发许可证,并在每一个在美国生产和销售“没有马的马车”上收取专利使用费。当时在麦克大街上很少有工厂,Selden的辛迪加便和福特公司作对,它向法院诉讼福特公司的选择,享利·福特和他的同事们决定斗争到底。8年过后,也就是在1911年,经过复杂的法庭辩论,福特汽车公司胜诉,并使公司及整个汽车工业从Selden的专利中解脱出来。
在这段时间里,福特一直对他的车型进行着改进。顺着英文字母的顺序他将车型开发到1908年的T型车,比原车的车型有显著的改进,这种车是一大成功。T 型车在第一年的生产中就达到了10000辆,这是当时的行业记录。但是,车还是没有满足市场需求,因为用手工造车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享利·福特开始将工作给予分工,把不同的部件分配给不同的工人,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送到规定的地方。1913年,经过将近三年的开发,他和他的员工设计出了一套汽车生产流水线系统。这套批量生产的系统最终使得公司可以在可接受的价格下提供大众所需要的车。1914年的1月5日,享利·福特宣布他将付给工人每8小时5美元的工资。这是当时9小时工资的两倍,因而引起一场轰动。第二天早上,有1万名求职者在密执根工厂高地公司排队申请。享利·福特道出他的理论:他之所以能够付更高的工资是因为如果雇员能赚更多的钱去买车,那么他就会卖出更多的车。“如果你削减工资,你就是在削减你的顾客数量。”到1919年,享利·福特用1.05亿美元购回了全部在外股票。在公司组建的16年中,共发放了3千多万美元的股息,收益达到每年6千万美元。
在那些发展的年份中,福特汽车公司
1917年开始生产卡车和拖拉机;
1922年收购了林肯汽车公司;
1925年第一次制造了196架用于美国最早商业航线的三叉发动机飞机。
可是到了1927年,时代变迁使得T型车被淘汰。尽管这么多年不断改进,但基本的东西没变,使T型车输给了福特的竞争对手生产出来的更时髦、更强劲的车型。1927年5月31日,福特在全国的工厂关闭了六个月,这期间公司重新改进了A型车,它在各方面都有重大改进,在1927年到1931年间,450多万辆各种车型、各种颜色的A型车奔驰在全国的各条公路上。
A型车最终也过时了,因为消费者需要更豪华、更强劲的车型。于是,1932年4月1日“V-8”型车与大众见面了。福特公司是历史上第一个把V-8发动机铸成一体的公司,许多专家曾告诫福特做不到这一点。但在福特竞争对手知道如何大量制造可靠的V-8发动机时,福特已在许多年前就做到了。与此同时,这种装有强大动力的发动机的汽车也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1938年,即在V-8车问世六年以后,Mercury车开始投入生产,这使得福特公司开始生产销售中档车。
1942年,公司停止了民用车的生产,因为公司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美国的战争需要。福特公司的总裁,老享利·福特的儿子Edsel Ford开始着手巨大的战争计划。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共生产了8600架具有四个发动机的B-24“解放者”轰炸机,57000个飞机发动机,2
5万多辆吉普,以及许多坦克、反坦克武器和其它一些武器。
就在Edsel Ford的计划执行到顶峰时,他却于1943年去世了。老享利·福特继续出任总裁直到战争结束。当他第二次辞去总裁职务时,他的大孙子——享利·福特二世在1945年9月21日出任总裁。
1945年,在享利·福特二世把第一辆战后汽车开下生产线时,他已经计划重组公司并下放权力。在每个月损失几百万美元的情况下,福特公司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在十分激烈的汽车工业中要恢复战前的老大地位实在太难了。
享利·福特二世的重组计划为公司带来了生机。1946年头7个月,公司亏损5000万美元,而到年末却盈利2000万美元。4年后通过重建计划使净利润直升至2.65亿美元,这在美国工业历史上曾被称作是最奇异的东山再起。
老享利·福特在把他的公司交给他的孙子以后,便和他的妻子Clara安度晚年直至1947年4月7日去世,享年83岁。
1948年,福特汽车公司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众所周知,低收入的车主在他们的年收入超过5000美元时,马上就会把低价车卖掉,换为高价车。在低价车市场中,福特与“三大汽车”的其它两家——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平起平坐,但令福特公司焦虑的是低收入的福特车主的收入正在提高,他们正在去购买福特的对手主要是通用汽车生产的中档车。
福特对这问题的反应是开发一种命名为Edsel的新车。在随后的十多年里,福特公司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来开发这种新型的中档车,并于1957年7月15日在Edsel事业部生产这种车。
虽然任何新车都有缺陷,但福特公司连续不断的广告和促销活动,无疑使得Edsel成为大众所热心关注的焦点。
Edsel车在销售的第一天就有良好表现,销售量突破6500台。然而在随后的几天里,销售量急剧下降。由于这种下降趋势的继续,使得福特公司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努力及资金用于Edsel的促销以达到最初预算的20万辆保本点。销售量依然在下降,直到1958年1月14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将Edsel事业部与Lincoln-Mercury事业部合并为Mercury-Edsel-Lincoln事业部,并由前Lincoln-Mercury事业部的经理来掌管经营。
据了解,有110 810辆Edsel车生产出来并有109466辆售出。虽然准确的数字并未得到,但大概估计福特公司在Edsel投放市场后损失了2亿美元。加上初始投资的2.5亿美元,去掉工厂、设备的残值,净损失要达3.5亿美元。这样粗略估计,每生产一辆Edsel车要损失3200美元,而这恰恰等于一辆Edsel的成本。换句话说,假如福特公司决定根本不生产Edsel车,而只是将110 810辆Mercury样车白白送人的话,它也不会损失这么多钱。另一件公司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在1956年1月,当时福特公司第一次向公众发售普通股票。到1988年12月31日,公司已拥而271000名股东。
1979年10月1日,享利·福特二世从首席执行官司(CEO)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并把这一职位交给了Philip Caldwell。1980年3月13日Caldwell成功地使福特二世成为董事长。1982年10月1日,福特二世作为一名高级职员退休了,但仍作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财务委员的主席直到1987年9月29日去世。
1985年2月1日,当Philip Caldwell从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的位子上退休时,Donald Petersen接替了他。
在1980年、1981年、1982年三年间,福特公司再度遭遇重大危机,这期间营业损失达35亿多美元,普通股的价格降到了每股7美元。然而,正如在下面几部分所看到的,其调整和转变是非常显著的。
二、国际业务运营
与国内业务一起成长的向国外扩张计划早在公司成立一年以后就开始了,1904年8月17日,一家中等规模的工厂在安大略省的Walkerville小镇上开张了,起了一个堂皇的名字叫加拿大福特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福特公司在除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22个国家有生产、组装和销售机构。此外,福特还和9个国家的汽车生产商有商业联系,并且通过福特的分销商把产品销售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三、今日的福特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四大工业企业和第二大小汽车和卡车生产商,大约在全世界有36万名职工服务于汽车、农业、金融和通信领域。福特公司的多薪化经营范围分别包括电子、玻璃、塑料、汽车零部件、空间技术、卫星通信、国防工程、地基开发、设备租赁和汽车出租。它有三个战略经营单位——汽车集团、多样化产品集团和金融服务(财务公司)。
1.汽车集团
汽车集团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单位,有两大组成部分——北美汽车公司(NAAO)和国际汽车公司(IAO)。NAAO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有50多套组装和生产设施。IAO在22个国家有经营单位,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此外,公司还和9个国家的汽车生产商有国际商业联系,福特的汽车销售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2.多样化产品集团(DPO)
福待公司不只是生产小汽车和卡车,汽车生产之外的多数生产领域包括在多样化产品集团(DPO)的业务分布在34个国家和地区,在多个高技术领域中拥有85000多名职工。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企业,它将进入美国最大工业企业排名前30名之内。它包含以下各经营业务,包括与汽车有关的和与汽车无关的:
(1)气候控制事业部。它是世界最大的生产热交换产品的厂家之一。
(2)塑料产品事业部。它满足福特公司的30%的塑料需求和50%的维尼纶需求。
(3)Rouge钢铁公司。它排名美国钢铁企业前十名。
(4)铸造事业部。它是全世界领先的汽车铸造和锻造厂家之一。
(5)福特玻璃事业部。它是北美第二大玻璃生产厂,为福特公司几乎所有的北美汽车和卡车提供玻璃,而且还向其它汽车生产厂家提供玻璃。此外,这个事业部还是建筑业、特种玻璃、镜子工业和汽车售后服务的主要供应商。
(6)电子事业部(ED)。它是汽车电子的主要革新者。电子事业部生产复杂的电子发动机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仪器与表盘、轻便驾驶系统和一套广泛的娱乐系统。
(7)电工和燃料处理事业部。它为福特汽车生产汽车点火器、交流发电机、小马达、燃料输送装置和其它零部件,建立于1988年。
(8)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它是世界最大的拖拉机与农用机械设备生产厂之一,建立于1987年1月1日,是福特拖拉机公司与1986年从Sperry公司兼并的一家农用机械设备生产厂——新荷兰公司合并而成的公司。福特新荷兰公司随后又兼并了万用设备有限生产厂——新荷兰公司合并而成的公司。福待新荷兰公司随后又兼并了万用设备有限公司,后者是北美一家最大的四轮拖拉机生产厂。
(9)福特太空公司。它是一家在卫星和地面通信、防卸系统和高速信息系统中全球的领先者。公司为向160多个国家提供通信设施的全球通信网设计和生产通信卫星,在为美国及其同盟国生产的战术空间防御及命令、控制、通信、智能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
(10)福特微电子公司。它位于克罗拉多温泉(Colorado Springs),建立于1982年,为空间和汽车工业提供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服务。
(11)福特汽车地基开发公司。从事福特汽车公司所拥有的土地及设施的开发、管理、收购和销售。
(12)赫兹公司。它是世界一流的汽车租赁公司。是由福特和赫兹公司的某些高层管理者拥有的Park Ridge公司在1987年收购而来的。
3.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
1987年10月,随着福特金融服务集团公司建立,福特再度确定了其金融服务方面的经营。集团负责监督福特汽车信贷公司——福特海外汽车联盟的金融公司、国家第一金融公司和美国国际租赁公司的运营。
(1)福特汽车信贷公司。它和海外的金融机构一起向分销商和顾客提供金融支持。福特汽车信贷公司是世界上第二大金融公司,截止到1988年底它拥有563亿美元的资产。1988年仅在美国,它就为160万辆汽车提供了贷款。
(2)国家第一金融有限公司。它于1985年12月被福特公司收购,是美国第二大存贷组织。该公司的业务分布在14个州,有370多个零售分支,资产大约有190亿美元。
(3)美国国际租赁公司。福特公司于1987年11月将其收购。到1988年,已经超过它原来管理的资产的两倍多,达到50亿美元。将福特信贷公司中从事专门租赁及金融服务的业务转到美国国际租赁公司中,合并后的公司从事多种业务:为商用设备提供贷款、为杠杆租赁提供资金、市政金融服务、商用车队租赁、公交工具租赁、测试仪器租赁、公司融资和不动产融资。成立于1952年的美国国际租赁公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从事设备租赁业务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