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小传 赏析(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20: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双双小传 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双双小传 赏析》。

第一篇:李双双小传 赏析

以人为本,从“人”出发

——论《李双双小传》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作特色

朱琳佳

1130010253

1105班

小说《李双双小传》是作家李准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发生在1958年“大跃进”和之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下,通过叙述农村青年妇女李双双冲破丈夫孙喜旺的阻挠为集体办公共食堂的事件,既歌颂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时又赞扬了运动中农村妇女的崭新形象。

《李双双小传》虽是以“大跃进”为背景,以创办集体公共食堂为主要事件,但若仔细阅读便会发现,小说的着眼点并不仅仅是围绕歌颂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主题,更大程度上是立足于人、从“人”出发,着力创造社会主义农村新人形象,展现以李双双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农村妇女的新面貌。正如作者所言:“我写李双双和喜旺这两个人物,是写两种道德观的斗争„„同时也是写中国农村妇女参加社会的第一步时的觉醒!”“食堂没有了,但李双双这个人物还在。”可以说,小说是以大跃进为背景写人,而非歌颂大跃进的错误倾向。刻意写人、以人为本是小说显著的写作特色。

作家李准擅长写农村生活和农民故事,对农民、农村有着深厚而炽热的感情。他常常参与农民日常生活,观察农业生产活动,甚至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也甘冒风险,走家串户地去了解农村实际风貌和农民家史,积累了广泛而详实的素材,为其小说创作和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打下了坚实基础。李准的小说常常表现农民勤劳、质朴的本质,讴歌其纯朴、美好的人格,挖掘出其背后所蕴藏的中华民族传统劳动美德。他的小说内容紧随时代的发展,积极反映出社会现实的变化,客观揭示了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伴随在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表达农民的心声和诉求,蕴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李双双小传》以作者巧妙架构出的李双双和喜旺夫妇间富有喜剧色彩的家庭矛盾为发展脉络,其中交织着他们与自私自利的“落后分子”孙有在公与私方面的冲突和较量,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大字报**、成立食堂、挪用公料事件、水车事件以及饭菜改革等典型事件,通过运用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凸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在先进人物李双双等的帮助和影响下,完成了喜旺的思想转变,最后以美好的劳动场面收尾。

作为小说的一号人物,李双双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十分鲜明、生动。小说开篇并未让李双双直接出场,而是由村民的议论对话和旁白陈述等侧面勾勒出一个爽朗、特别的人物形象,为后文的叙述埋下伏笔,之后才引出李双双本人的正面描写。泼辣大胆、心直口快、大公无私、热爱集体、敢于同传统旧思想作斗争的性格让李双双在小说中始终能占据读者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她身上不乏农村妇女的善良、忍让和勤劳的美德,是作者刻意创造出的模范代表。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李双双的地位在发生变化,同时她内心深处的女性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小说尾处以推着水车劳动着的李双双发出的美好希冀作结,更加突出了人物的善良形象,深化了小说主题。

喜旺是小说的第二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变化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与李双双式的人物典型相对,喜旺型人物在广大农村中更为普遍。他们本质善良,但又有农民典型精神特点——喜欢明哲保身,对于村中事物关心不足,一味寄心于他人的操心和支配。小说中喜旺在公社的工作分配以及遇到问题就退缩、撒手不干等方面的情节就是这一性格的重要表现。诚然,“高、大、全”的优秀人物始终能赢得读者的赞赏与认同,但不能忽视喜旺却具有农村农民身上最真实的人性。在读者过多关注李双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其实喜旺这一人物形象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审美价值。经历了从最初愚昧地称呼双双“俺做饭的”、被推举为炊事员、听信巧言挪用公物,再到坚决拒绝帮助金樵隐瞒错误、刻苦钻研炊事改革的过程,喜旺的形象逐渐丰满、立体,变得有血有肉,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了“落后分子”转变的努力和进步,从而又能起到烘托正面人物的作用。

作者在着力塑造孙、李二人的同时,也刻画了罗书林、老进叔等次要人物形象。例如在写进大娘、四婶和桂英等妇女积极讨论创办公社食堂的段落,通过一系列的对话表现了广大妇女自主意识的发展。她们敢于在农村集体事件上发表己见,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反映出“大跃进中妇女人权、地位和精神解放”的题旨,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农村妇女摆脱旧思想的羁绊,走出家庭,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的号召和心愿。

总的说来,小说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作手法之所以能够成功塑造出李双双等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李双双这一人物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她是那个年代新人物性格的集合体,只有源于生活才会显得真实。其次,小说运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质朴、通俗、口语化的人物语言更贴近生活,使人读来富有亲切感。再次,通过矛盾的发生和解决来表现人物性格。小说的情节紧紧围绕喜旺夫妇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以一个普通家庭代表反映整个农村改革新变化,以小见大。最后,人物形象之间相互对比和烘托,例如以喜旺来衬托李双双的性格特征。整篇小说“格调欢快晓畅,结构单纯紧凑,故事性强,语言通俗明快,人物语言也十分个性化”。从《李双双小传》可以看出李准小说的显著特点在于“力图真实地揭示和反映农村生活本质,以乐观的态度和善意的嘲讽去批判农民身上的旧意识,鼓舞人民的信心和斗志”。

不能否认的是,李准的创作存在当时短篇小说写作普遍的公式化、雷同化问题,对情节采取朴素的处理方法,单纯重视完整表达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本身,基本上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叙述,“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政治宣传的意图和‘运动文学’的痕迹”。但《李双双小传》以人为本、从“人”出发的写作手法在那个年代的小说创作中仍旧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以人为本,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人民需要的优秀作品。正如“喜剧往往发生在社会下层”,一部《李双双小传》,一曲下层劳动人民的赞歌。

第二篇:李双双辞职申请

辞职申请书

尊敬的县教育局领导、尊敬的罗校长:

我是可乐中学2011年新招聘的语文教师李双双,家住遵义市湄潭县,怀着对教师崇高职业的敬仰,我踏上了一名光荣教师的征程,怀着我对教育事业的无效热爱,我背进离乡来到这个陌生而神秘的地域。工作上,我本着对教师职业的无限忠诚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只为使我的学生更多的学生能以更优越的教育方式最大程度的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我也曾想让这里的山沟沟飞出金凤凰,那不仅是我的骄傲,更多的是我为我把这里的学生带进了美丽的象牙塔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可是各位尊敬的领导,我现在的境况不得不使我要做出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或许违背了我的初衷甚至违背了我的誓言,也违背了我的梦想和意愿,可是我别无选择。我现在已经是一位准妈妈,而我这样的境况使得我一个人身处异地有太多的不便和无限的难处,我家在遵义丈夫工作也在遵义,在此情况下若我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到时候面临的将会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自己事小,而一旦我的孩子出现什么状况,我无法面对我自己,更无法面对我的家人。我和丈夫结婚也快半年了,我们都是两地分居,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难得见一面,这都是小事,我都能舍弃,可是现在面对我的未出生的孩子,我不能让他出现什么异样的状况。

各位尊敬的领导,我一直相信也深切感受到作为领导的你们对待下属的关心以及体贴,在此针对我的现状我特向县局领导和学校领导申请辞职,只有这样我才能回到家得到更好的照顾和调养,最近段时间身体又出现了一些异样,之前我都是撑过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我不敢再拖了,为了不耽误学校的正常工作的开展,请各位领导批准我的辞职,我个人的事再大也不比贵地的教育事业之大。

再次恳请各位领导批准我的辞职申请为谢,我代表我的家人对各位领导的关怀和理解报以衷心的感谢!

此致

敬礼!

可乐中学李双双

2012年6月4日

第三篇:李贺小传原文

李贺小传原文

李贺小传原文1

李贺小传原文: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②下榻叩头,言:

“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

“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翻译:

京兆杜牧给李贺的诗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李长吉的嫁入王家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几乎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人,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凑合成篇,把符合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铺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也随意丢弃,所以沈子明家的仅是所保存下来的李贺的诗作只有四卷罢了。

李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在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丝帛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苍龙,拿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去啊。”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记。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并不痛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有烟气,袅袅向上空升腾,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嫁入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种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她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天空碧蓝而又高远,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上天这么高远,天帝这么尊贵,(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唉,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年,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世人反倒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赏析:

1.解题

李商隐的《李贺小传》有别于一般传记文的客观直叙,是一篇性情之文;同时也和作者的诗歌风格相异,写得朴实自然而又不乏意趣。

2.本文所体现的“小传”的特点

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小传虽小,但小中有大、以小见大。其“小”在于:作者并没有全面勾勒诗人李贺的一生,对他的生平经历也记叙不多,而是选取了他生活中的若干小片段进行插叙,以小片段撑起传记的主干。此外,在篇幅上,全文寥寥数百字,语言极为精练。而其“大”又体现在:极小极短的篇幅却具有很大的容量,集叙事、议论和曲折的抒情于一体。内容浑厚,意味深长。

李贺小传原文2

李贺小传

作者: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

第四篇:双双燕·咏燕原文及赏析

双双燕·咏燕原文及赏析

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宋代〕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译文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个不停。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划开了红色花影。芳香弥漫小径间,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喜欢贴地争飞,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却忘了稍回天涯游子的书信。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注释

春社:古代春天的社日,以祭祀土神。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度:穿过。帘幕:古时富贵人家多张挂于院宇。差(cī)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诗经·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相(xiàng):端看、仔细看。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藻井: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软语:燕子的呢喃声。翠尾:翠色的燕尾。红影:花影。芳径:长着花草的小径。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红楼:富贵人家所居处。柳昏花暝(míng):柳色昏暗,花影迷蒙。暝:天色昏暗貌。栖香:栖息得很香甜,睡得很好。天涯芳信:给闺中人传递从远方带来的书信。古有双燕传书之说。翠黛双峨:指闺中少妇。黛蛾: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画阑:雕花的栏杆。凭:倚靠。

赏析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这首《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彩的。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而又不觉繁复。“过春社了”,“春社”在春分前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相传燕子这时候由南方北归,词人只点明节候,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燕子归来了。此处妙在暗示,有未雨绸缪的朦胧,既节省了文字,又使诗意含蓄蕴藉,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度帘幕中间”,进一步暗示燕子的回归。“去年尘冷”暗示出是旧燕重归及新变化。在大自然一派美好春光里,北归的燕子飞入旧家帘幕,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所不同的,空屋无人,满目尘封,不免使燕子感到有些冷落凄情。

“差池欲住”四句,写双燕欲住而又犹豫的情景。由于燕子离开旧巢有些日子了,“去年尘冷”,好像有些变化,所以要先在帘幕之间“穿”来“度”去,仔细看一看似曾相识的环境。燕子毕竟恋旧巢,于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因“欲住”而“试入”,犹豫未决,所以还把“雕梁藻井”仔细相视一番,又“软语商量不定”。小小情事,写得细腻而曲折,像一对小两口居家度日,颇有情趣。沈际飞评这几句词说:“‘欲’字、‘试’字、‘还’字、‘又’字入妙。”(《草堂诗馀正集》)妙就妙在这四个虚字一层又一层地把双燕的心理感情变化栩栩如生地传达出来。

“软语商量不定”,形容燕语呢喃,传神入妙。“商量不定”,写出了双燕你一句、我一句,亲昵商量的情状。“软语”,其声音之轻细柔和、温情脉脉形象生动,把双燕描绘得就像一对充满柔情密意的情侣。人们常用燕子双栖,比喻夫妻,这种描写是很切合燕侣的特点的。恐正是从诗词的妙写中得到的启发吧!果然,“商量”的结果,这对燕侣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于是,它们“飘然快拂花销,翠尾分开红影”,在美好的春光中开始了繁忙紧张快活的新生活。

“芳径,芹泥雨润”,紫燕常用芹泥来筑巢,正因为这里风调雨顺,芹泥也特别润湿,真是安家立业的好地方啊,燕子得其所哉,双双从天空中直冲下来,贴近地面飞着,你追我赶,好像比赛着谁飞得更轻盈漂亮。广阔丰饶的北方又远不止芹泥好,这里花啊柳啊,样样都好,风景是观赏不完的。燕子陶醉了,到处飞游观光,一直玩到天黑了才飞回来。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春光多美,而它们的生活又多么快乐、自由、美满。傍晚归来,双栖双息,其乐无穷。可是,这一高兴啊,“便忘了、天涯芳信”。在双燕回归前,一位天涯游子曾托它俩给家人捎一封书信回来,它们全给忘记了!这天外飞来的一笔,出人意料。随着这一转折,便出现了红楼思妇倚栏眺望的画面:“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由于双燕的玩忽害得受书人愁损盼望。

这结尾两句,似乎离开了通篇所咏的.燕子,转而去写红楼思妇了。看似离题,其实不然,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试想词人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燕子徘徊旧巢,欲住还休?对燕子来说,是有感于“去年尘冷”的新变化,实际上这是暗示人去境清,深闺寂寥的人事变化,只是一直没有道破。到了最后,将意思推开一层,融入闺情更有馀韵。原来词人描写这双双燕,是意在言先地放在红楼清冷、思妇伤春的环境中来写的,他是用双双燕子形影不离的美满生活,暗暗与思妇“画栏独凭”的寂寞生活相对照;接着他又极写双双燕子尽情游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暗暗与思妇“愁损翠黛双蛾”的命运相对照。显然,作者对燕子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的描写,是隐含着某种人生的感慨与寄托的。这种写法,打破宋词题材结构以写人为主体的常规,而以写燕为主,写人为宾;写红楼思妇的愁苦,只是为了反衬双燕的美满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读者自会从燕的幸福想到人的悲剧,不过作者有意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罢了。这种写法,因多一层曲折而饶有韵味,因而能更含蓄更深沉地反映人生,煞是别出心裁。但写燕子与人的对照互喻又粘连相接,不即不离,确是咏燕词的绝境。

作为一首咏物词,《双双燕》获得了前人最高的评价。王士祯说:“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花草蒙拾》)这首词成功地刻画了燕子双栖双宿恩爱羡人的优美形象,把燕子拟人化的同时,描写它们的动态与神情,又处处力求符合燕子的特征,达到了形神俱似的地步,真的把燕子写活了。例如同是写燕子飞翔,就有几种不同姿态。“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是写燕子在飞行中捕捉昆虫、从花木枝头一掠而过的情状。“飘然”,既写出燕子的轻,但又不是在空中漫无目的地悠然飞翔,而是在捕食,所以又说“快拂花销”。正因为燕子飞行轻捷,体形又小,飞起来那翠尾像一把张开的剪刀掠过“花梢”,就好似“分开红影”了。“爱贴地争飞”,是燕子又一种特有的飞翔姿态,天阴欲雨时,燕子飞得很低。由此可见词人对燕子观察异常细腻,用词非常精刻。词中写燕子衔泥筑巢的习性,写软语呢喃的声音,也无一不肖。“帘幕”、“雕梁藻井”、“芳径”、“芹泥雨润”等等,也都是诗词中常见的描写燕子的常典。“差池欲住”,“差池”二字本出《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芹泥雨润”,“芹泥”出杜甫《徐步》诗:“芹泥随燕嘴”。“便忘了天涯芳信”则是化用南朝梁代江淹《杂体诗·拟李都尉从军》“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袖中有短愿寄双飞燕”诗意,反从双燕忘了寄书一面来写。

这首词刻划双燕,有环奇警迈之长,不愧为咏物词之上品。至于求更深的托喻,则是没有的,有的论者认为,“红楼归晚”四句,有弦外之音隐喻韩侂胄之事,虽可备一说,但总不免穿凿太深,反而损害了这首词深广细致的韵致。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第五篇:《李贺小传》阅读及答案

李贺小传

[唐]李商隐

长吉(李贺)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②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③,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规矩法则。②欻:突然。③奉礼太常:唐代官职,从九品上。

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恒从小奚奴(2)率如此(3)少之,长吉气绝(4)苟信然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6分)

(1)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2)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20.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贺写诗善于捕捉灵感,随时记录所见所得,不拘泥规矩约束。

B.太夫人赞同李贺的创作态度,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

C.关于李贺临终前的故事虽然荒诞离奇,但作者却以为真实可信。

D.李贺英年早逝,怀才不遇,本文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21.文章最后一段感情深挚浓烈,请对其写作特点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8.(1)使„„跟从(2)大多,一般(3)不久(4)确实

19.(1)(李贺)能够费尽心思创作诗歌,而且写得很快,最早被韩愈了解。

(2)等了大概有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李贺最终还是死了。

20.B

21.最后一段作者连续提出了六个问题,前三问是问天,后三问则专问李贺的遭遇,层层递进,反复呼号,与前文平和的叙述形成鲜明反差。像李贺这样“才而奇者”世所罕见,却遭到世人的排斥,作者积郁的悲愤通过连续的质问喷薄而出,将文章的情感推向高潮。

下载李双双小传 赏析(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双双小传 赏析(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贺小传文言文五篇范文

    李贺小传文言文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

    杜甫诗作精选赏析(附人物小传)

    杜甫(712-770)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他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杜甫的十三世祖是西晋大将、著名学者杜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

    卢双双(推荐)

    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理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卢双双 学号:0202012085 摘 要: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取得飞速发展,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综述了植......

    财富人物小传之李福成

    1李福成 燕京赶上好时机 1979年,中国的啤酒厂家有90个,啤酒产量37.3万吨,到1988年的啤酒厂家猛增到813个,总产量656.4万吨,短短10年中,中国内地的啤酒厂家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长......

    《李想的奇妙之旅》人物小传

    李想的奇妙之旅 人物小传: 编剧:林丛 李想——11岁,男孩。初中一年级学生,处在既不是大人、也不是小孩的尴尬青春期。聪明,开朗,顽皮,有点自私,喜欢恶作剧但本性善良,学习成绩七八十......

    李贺小传原文及翻译(小编整理)

    李贺小传原文及翻译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

    《李贺小传》阅读附答案5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

    李商隐《李贺小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