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七语潼关等四首古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20:0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人教七语潼关等四首古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人教七语潼关等四首古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最新人教七语潼关等四首古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一)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极为合理。“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它所表达的意境是诗人对秋的赞美之情,对秋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

(1)

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

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1)请说说第一句诗突出作者对秋有什么样的独特体验?(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2)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jiāng)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

夜阑(lán)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思想内容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因景生情,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

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而“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作者的满腹愁绪就这样通过大气的笔触一一展现,现实的理想就这样借助厮杀的梦境去实现,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却也表达了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个梦境使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悲壮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

艺术特色

1、由近及远

2、由现实到梦境

3、由静到动

4、由实到虚态度,永远给人以鼓舞

5、运用对比的手法

有几幅画面对比,现实的境况和梦中的铁马冰河 有老年到梦中的青壮年

练习: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

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命运芨芨可危)。全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4、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

5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5)前两句采用逐层深入的写法,其中的“___”、“___”字体现了这种递进。

(不 尚)

(6)“铁马冰河”与上句中的“_____”相呼应。

(风吹雨)

(7)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急欲杀敌报国的心情。)二: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5)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

[答]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6)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一点理由。

[答]“僵”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尚”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7)说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表达效果。

答:两句一果一因,两相照应,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乐观豪迈的精神状态。(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梦想付诸梦中,强烈的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

一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不同版本又有做“溪”的)、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尤如一组组蒙太奇画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 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阅读练习及答案

(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2分)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2分)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话]:_____

(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2分)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7)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分)

(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答案:(1)、李商隐 ;(2)、①何时能够 ②再 回叙;(3)、(略);(4)、D;(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分)(8)(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阅读练习二: 1.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5、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6、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1.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4.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5.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6、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阅读练习三:

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 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2、.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3、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4.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5、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6、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7、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8、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9、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这句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照,突出的表现了思念无边的沉重和悲怆。

10、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应用有什么好处?

涨字与夜雨秋池相照应,表面上即景点题,实则说明了淅淅沥沥的秋风使池水都涨满了。巧妙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时间之长。这一精细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11、想象一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描绘的场景,并写下来。诗人和思念的人在长久的分离后终于得以团聚,相谈甚欢,直至秉烛,他们谈论些什么呢?原来谈论的就是现在彼此思念的情状。

12、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答:这两句是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

阅读练习五:1. 诗中的秋字除了交待季节外,还起什么作用?

2. 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3. 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4.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的两次出现,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1. 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2. 表达思念亲友,渴望团聚的感情。3. 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乐的憧憬。就空间而言,诗中巴山、西窗、巴往复对照;就时间而言,诗中又有今宵、他日、今宵的对比,诗人跨越了时空的限制,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4. 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练习六:

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答: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2、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3、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4、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

答: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5.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有些人认为本诗是作者写给友人的,那么在此诗中,诗人想象了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感情,答:与友人团聚;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诗人 谭嗣同朝代 清代体裁 七绝 主题:

对王朝更替兴亡的感慨,对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同情

分析: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

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啊,云涛,云涛,四面八方尽是滚滚云涛,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练习:

1.这首诗主题:

对王朝更替兴亡的感慨,对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同情

2.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二两句描写的景象

天空中翻卷着一团团云雾,异峰突起,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那景象壮阔极了。一阵阵猎猎的秋风吹来,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了,古城又显出了它的寂寞。

3.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对偶

4.这首诗描写奔腾壮阔山势不逊诗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第二篇:人教六年级语文复习(古诗应用题)无答案

古诗应用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14、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表达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

15、当我们站在高山之巅,自然就会有()的感受。

朴素的道理。

16、朋友从远方赶来,我就用()欢迎他。

17、两兄弟打架,我就用()劝告他们。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二、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只填序号)

()。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1)悲伤(2)伤悲(3)忧伤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 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3.《七步诗》的作者是()。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谊。

(1)阴山(2)边关(3)燕山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泄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3)花重锦官城 的诗句。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游园不值》(2)《春望》(3)《春夜喜雨》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1)汉青(2)汗青(3)汗清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因为位

地笑了。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2、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1)春色(2)梨花(3)雪景

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13、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

2)坐下3)座(((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1)红色(2)花(3)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1)天地(2)天下(3)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2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1)李煜、柳永(2)柳永、李清照(3)李煜、李商隐

三、古诗七彩园:(填色彩)

1、()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2、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总是春。

4、()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四、古诗百花园 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五、古诗动物园:(填动物)

1、春()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洲。

3、泥融飞(),沙暖睡()。

4、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上时。

六、古诗数字园:(填数字)(4分)

1、()曲黄河()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白发()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人。

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古来稀。

5、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古诗地名园:(填地名)(3分)

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故人。

3、()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6、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京口瓜洲一水间,()只隔数重山

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10、遥望()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1、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

八、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横线上(10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总相宜。

2、我劝天公重抖擞,()降人才。

3、()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出深山,要留青白在人间。

九、根据描述写诗句

1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2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3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4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

5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6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7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8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

十、读诗句,写地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十一、根据问题写诗句:

1、远处,一座高山直入云端,一道瀑布从山顶挂下来,让我想起一首古诗是什么?()

2、夏天去观赏荷花时,满池荷花映入眼帘,你便会想起什么古诗句?()

十二、经典古诗文情景阅读填空题

1.小红暑假与妈妈都大西北旅游,火车路过大戈壁,她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树,傍晚,她看到太阳圆圆的,像个大红灯笼在天边漫漫往下沉,一户农家冒着烟袅袅上升,一条黄河缓缓流淌,她忽然想起:

()诗句。夜晚,他看到起伏的山的上空,月亮像把镰刀,月光下的沙漠,好象下了雪,小红真想用李贺的:()来赞美。

2.小明书法写得好,还会画梅花,妈妈夸他的梅花颜色真好看,可小明却说,我要学诗人(),()

3.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肯说出八路藏在哪里,我给你糖吃,给你银子,知道吗!可小英雄昂着都说我要像石灰一样:()小英雄被敌人杀害了,可他永远留在我们心理。4.小王和小胖出去钓鱼,忽然下起了小雨“小王对小胖说,我们赶快回去吧!可小胖说()小王,你怎么没有点诗情画意呢!不懂浪漫。

5.爸爸对小胖说,你想吃什么?我带你去个地方,那儿有青青的山,有白鹭飞翔,有粉红桃花,还有一种鱼,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春天是吃这种鱼最好的季节。请用一句诗:()来回答是什么地方的风景,答对了,你就可以去。6.我们划着小舟在西湖游玩,刚划到芙蓉花水塘边,就有一群水鸟被惊起四处飞散,哇!真是太美了。小玉词兴大发,诵起,想起宋带词人()的:()7.我们读书,不但要读课内书,更要多读课外书,因为

18.反动派不让鲁迅发表革命文章,但革命的春天是关不住的,真是:

()。

19.魔高一尺,道高一仗,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20、俗话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四时田园杂兴》写孩子当家的诗句是()

21.小艳穿了件新衣,问妈妈好看吗?妈妈说,女儿穿什么都好看。请用古诗名句来形容()

22.梅花像雪,未见其花,先闻其香的名句是()

(),这样,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

23、描写迎接春节的诗句有()

8、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

9、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我去了,只求你一件事:()陆游最大的悲痛是:()。9.人们往往因悲伤而哭泣,可杜甫却高兴而哭,因为()表现杜甫万分激动的诗句是()。

11、现在是新时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三百六时行,行行出状元,请你用一句诗来表达怎样选人才最好:()

12.汶川地震让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我们用《竹石》的()来鼓励最好!

13.小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王很聪明,可老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为他们:()(孔子论语)。

14.小红学习超棒!老师让她为大家介绍学习经验,可她说:“我的经验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我是用论语的()成功的。

15.小光7:00想看新闻节目,可妈妈说,都六年级,要升学了,少管闲事。请你用一句古代名言()来劝妈妈改变注意。16.小敏考了100分,很骄傲,妈妈语重心长的点说:

()。妈妈叫小聪好好学习,可小聪很烦,请你用一句古代名言:()来劝他。

17.古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说答案不只一个,是丰富多彩的。这就是创新,我国诗人苏轼早在宋代就写个这样的诗句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也写过这样的诗句()告示我们我们看待事物,不要光看到局部,还要看到整体。

24.写节日的诗句有:()25.写春天的古诗名句有()26.写长江的古诗句有()

27.爸爸刮胡子,过2天又长出来。小明幽默地说:()28.描写湖面无风如镜的诗句是()把洞庭湖比作玉盘的诗句是()29.表面写雨过天“晴”,实写人间有“情”的古诗是:()

30.写孩子们报答不完母亲养育的诗句是()写春雨无声的诗句是()

31.写“柳宗元”“千万孤独”的古诗是()诗句是()

32、写月的古诗句有()

第三篇:人教职高版第一册第四单元检测练习题及答案

版权所有-中职教学资源网

职高《语文》

版权所有-中职教学资源网

B.《浪漫的灵魂》一文为我们展示了奥地利民族浪漫的一面,作者认为是音乐创造了这个民族的浪漫,而这种浪漫又创造了一切艺术。

C.《西安这座城》的作者贾平凹用深情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故土,表现出西安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和地域性格。

D.《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的作者以游记的形式,引领我们走进罗丹在生活中发现和表现出来的美。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0题。(12分)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乎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8.文段

版权所有-中职教学资源网

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④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的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⑤《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汨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宠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声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1.文章的

版权所有-中职教学资源网

D.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得以丧失,这就是他的悲剧性。

E.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记人清晰,叙事精当,低沉、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

三、语言运用(9分,每小题3分)

15.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 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在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标题:

1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宇到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正确的顺序是: 17.假如你在上课时听MP3(音乐播放器)被老师没收了,你想要回,你会怎么跟老师说呢?

答:

四、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节日是观察一个民族的人生哲学、生活风俗、民族风貌、文化心理的窗口。近些年,校园流行“过洋节”,如“情人节”、“母亲节”、“愚人节”和“圣诞节”等等。对这类现象一直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迷失、文化跪拜,也有的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的渗透、文化的交融,还有人认为这警醒我们,应该发扬光大我们自己的传统的节日文化,如春节、中秋、重阳等等,这些节日,经过了千年的锤炼,有着动人的宝贵的内容,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怎么认识这种节日文化现象?节日文化对我们产生过怎样的影响?请以“我和节日文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

一、语文基础知识(21分,每题3分)

1.A 2.C 3.C 4.B 5.B 6.D 7.A

二、阅读理解(30分)

http://www.xiexiebang.comzj5u@163.com

欢迎投稿

稿酬从优

版权所有-中职教学资源网

(一)8.“很近”是指:胡同离闹市很近。“很远”是指:环境安安静静,没有车水马龙,不像闹市那么喧闹。9.用了以动衬静(反衬)的表现手法,突出了环境动中取静,闹中取安的特点。10.①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②有人在胡同一住几十年,舍不得挪窝儿。

(二)11.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12.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13.①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②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14.D E

三、语言运用(9分)

15.三峡大坝全线竣工(建成);三峡建成世界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2013版)

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题答案(人教2013版)

7-2

第九单元--溶液

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题答案(人教2013版)

7-4

第十单元---酸和碱

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题答案(人教2013版)

7-6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题答案(人教2013版)

7--7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认识 练习题及答案-3-人教(2014秋)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认识练习题

命题人:周辉

一、单选题(注释)

1、4角6分+7元4分=()

A.7元8角6分

B.12元

C.7.50元

答案、C

解析、利用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问题,其中1元=10角,1角=10分;4角6分+7元4分=7元5角=7.50元。

2、小庆买文具盒花了6元7角,下面□种付款方式最简单。[

]A.1张5元

1张1元

1张5角

l张2角B.1张2元

4张1元

1张5角

2张1角C.3张2元

7张1角

答案、A

解析、【解析】

二、填空题(注释)

1、解决问题:

红气球每个5角

黄气球每个1元2角

白气球每个8角

(1)买一个红气球和一个黄气球,一共()钱。

(2)买一个黄气球和一个白气球,一共()钱。

(3)小明拿了3元钱一种买一个,应找回()钱。

(4)一个白气球比一个黄气球少()钱。

答案、(1)1元7角

(2)2角

(3)5角

(4)4角

解析、(1)求两个数量的和用加法:5角+1元2角=1元7角

(2)求两个数量的和用加法:1元2角+8角=2元

(3)一种买一个需要:5角+1元2角+8角=2元5角;应找回:3元-2元5角=5角。

(4)求两???数量的差用减法:1元2角=12角,12-8=4(角)。

2、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每支4元,墨水每瓶3元,尺子每把1.9元。用10元钱买东西:

(1)可以买()支圆珠笔。

(2)可买3支钢笔还少()元。

(3)买2瓶墨水可以找回()元。

(4)请你估计一下,大约可以买()把尺子。

(5)1支钢笔的价钱比买2把尺子的钱多()角。

答案、(1)5

(2)2

(3)4

(4)5

(5)2

解析、(1)2+2+2+2+2=10(元),所以可以买5支圆珠笔。

(2)3支钢笔的价钱:4+4+4=12(元),还少:12-10=2(元)。

(3)2瓶墨水的价钱:3+3=6(元),找回的价格:10-6=4(元)。

(4)1把尺子大约是2元,2+2+2+2+2=10(元),所以大约可以买5把尺子。

(5)2把尺子的价钱:1.9元=19角,19+19=38角,1支钢笔的价钱比买2把尺子的钱多:4元=40角,40-38=2(角)。

3、买早餐。

(1)明明买一个面包和一杯牛奶作早餐,他的早餐一共用了()元;明明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元。

(2)冬冬买了一个面包,付给售货员5元,应找回()元。

(3)小红买了一杯牛奶,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元。

答案、(1)6

(2)3

(3)6

解析、(1)求两个数量的和用加法;用付出的钱减去商品的价格等于找回的钱:2+4=6(元),10-6=4(元)。

(2)用付出的钱减去商品的价格等于找回的钱:5-2=3(元)。

(3)用付出的钱减去商品的价格等于找回的钱:10-4=6(元)。

4、在○里填“<”

“>”或“=”。

29角○3元

30角○30元

1元-1角○9角

17分○1角+7分

答案、<

解析、利用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问题,其中1元=10角,1角=10分;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5、在○里填“<”

“>”或“=”。

7元+6角○7元+8角

1角○1分+9分

1角○10分+90分

10分○90角

答案、<

解析、利用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问题,其中1元=10角,1角=10分;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6、在○里填“<”

“>”或“=”。

12角○1元2角

99角○1元

1元+3角○3元+1角

1元○5角

答案、=

解析、利用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问题,其中1元=10角,1角=10分;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7、在○里填“<”

“>”或“=”。

60分+40分○1元

40角+6角○60角+4角

40元+90角○50元

1角○90分

答案、=

解析、利用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问题,其中1元=10角,1角=10分;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8、在○里填“<”

“>”或“=”。

6元+3角○6元

50元○48元+20角

6角+100元○100角

6角+4角○2元

答案、>

解析、利用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问题,其中1元=10角,1角=10分;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下载最新人教七语潼关等四首古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人教七语潼关等四首古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