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梦》语言风格的分析和研究

时间:2019-05-14 20:0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仲夏夜之梦》语言风格的分析和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仲夏夜之梦》语言风格的分析和研究》。

第一篇:《仲夏夜之梦》语言风格的分析和研究

《仲夏夜之梦》语言风格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广为流传的一部喜剧作品。这部作品通过多彩、生动幽默的语言展示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本文主要从语言的奢华与诗意浪漫;问答式的戏剧模式;多种修辞的语言效果;誓言与咒骂四个方面,对作品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仲夏夜之梦》 语言 特点 风格

引言

《仲夏夜之梦》是威廉?莎士比亚在1950年创作的浪漫喜剧。这部作品通过极具艺术特色的语言,描述了四个年轻人在一个月夜森林里的际遇,他们出于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与一群业余的喜剧演员以及森林里的精灵们一起,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喜剧。人物和角色在梦幻的月夜森林里,荒诞的狂欢之后一切都恢复了,整个故事像是一个夏夜的梦境。强烈的幻想与诗意的抒情交融,机敏的对白与浪漫的思想交织,这一切都通过引人注目的语言表现出来,造就了这部伟大的莎士比亚浪漫剧作。

一、语言的奢华与诗意浪漫

《仲夏夜之梦》描述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和一个令人心动的森林精灵的世界,月光下的森林中,一切都笼罩了一层诗意和梦境般的色彩。在剧本《仲夏夜之梦》中,通过华丽而且诗意的语言展现了一个诗意的世界。“明天夜里,当月亮在镜波中反映她银色的容颜,晶莹的露珠点缀在草尖上的时候。”“我的拉山德和我将要相会在林中,就是你我常常在那边淡雅的樱草花的花坛上躺着彼此屠戮柔情的衷曲的所在。”人物的对话对于地点和场景的描述,极尽浪漫和抒情,这些语言营造出了一个弥漫着浪漫情调的场景,有种如诗如画的梦境感。

在这个月光下的森林中,时间变得并不重要,世俗的一切都被过滤掉,金钱、地位和权势的差异似乎全部留在了森林之外,在森林的世界里,爱情是唯一的真理。在作品中,爱情的语言也拥有了更为华丽的色彩,神话和梦幻随着人物的思想如梦境般的转换,爱情成为了命运唯一转变的角色。诗意的浪漫主要表现在对爱人们的赞美中,狄米特律斯将眼前恋人的眼睛比作“天上闪耀着的金星”。而拉山德的爱情语言更如丝绸一般的华丽,“照耀着夜天,使一切命令的繁星都黯然无色。”男性角色在爱情面前的话语显得甜蜜而且隆重,拉山德由于受到了魔汁的蛊惑,睁开眼看到了海丽娜便开始抒发自己的爱情,即使在得到海丽娜的质疑之后,拉山德依然可以通过华丽而且富有哲理的语言对自己盲目的爱情辩解。“谁不愿意把一只乌鸦换成一只白鸽呢?男人的意志是被理性所支配的,理性告诉我你比她更值得敬爱。凡是成长的东西,不到季节,总不会成熟;我过去由于年轻,我的理性也不曾成熟;现在我的智慧已经充分成长,理性指挥着我的智慧,把我引到了你的眼前;从你的眼睛里我可以读到写在最丰美爱情的经典故事。”

二、问答式的戏剧模式

亚里士多德在介绍悲剧与史诗两种问题的差异的时候,曾经说悲剧的模仿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仲夏夜之梦》更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对话,来达到对于人物的动作、思想等进行一系列的推动和表现。郝米娅在违背父亲的意愿和情人拉山德私奔到森林的时候,由于疲惫而需要歇息在森林草地上。拉山德:“一块草地可以作为我们两人枕首的地方;两个胸膛一条心,应该合睡一个眠床。”郝米娅则拒绝道:“唉,不要,亲爱的拉山德;为着我的缘故,我的亲亲,再躺远一点,不要挨得那么近。”而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拉山德表示自己没有坏心,而郝米娅坚持“为着爱情和礼貌的缘故,请睡得远一些”,以及“保持这样的距离对于洁身自好的未婚男女,是最为合适的。这么远就行了”的对话中,他们之间的尊重和关爱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出来。在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具有表演的性质,郝米娅的“这么远就行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一定的动作变化性,代表着从两人的“太近”到”距离正好”之间的变化过程。这段对话展现的是角色之间的交流以及带给观众的感受。

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对人物与人物的对话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角色的情感表达,以及思维等都是通过语言的模式来直接表现出来的。这种表达手法强烈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和感情,使人们对作品有了更好的了解和把握。语言的直接带入和对话使观众通过对语言的感悟,进入到人物的情感和思维中,观众直接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在第一幕的出场中,忒修斯就对着希波吕忒说:“这个旧的月亮消逝得那么慢,她耽误了我的希望,像一个老而不死的后母或寡妇,尽是消耗着年轻人的财产。”忒修斯希望赶紧娶到希波吕忒的心情使得他对四个白天的时间产生了不满,而认为这些时间像是后母或寡妇一般的冷漠和讨厌,而希波吕忒则安慰未婚夫说:“四个白昼很快地便将成为黑夜,四个黑夜很快地可以在梦中消度过去,那时月亮将像新弯的银弓一样,在天上监视我们的良宵。”这些抒情诗一般的语言浪漫而且热烈,情人们之间的热情表白通过夸张和抒情表现出来。另如海丽娜在爱人不爱自己时候的痛苦和挣扎:“一切卑微的弱点,在恋爱中都成为无足轻重,而变成美满和庄严。爱情是不用眼睛而是用心灵看着的,因此生着翅膀的丘比特常被描画成盲目;而且爱神据说是一个小孩儿,因而在选择方面他常会弄错。”这些话展示出海丽娜失恋中的痛苦和挣扎,为她盲目嫉妒自己的好友郝米娅,并决定将郝米娅私奔的事情告诉狄米特律斯做着铺垫,这也推动了整个森林月光下故事的发展。此外,在语言的设置上,关于表达爱意的语言,莎士比亚多用甜蜜和温柔的语言来直接表现,而戏中表达恨意的语言,莎士比亚则多用一些刻薄、狠毒、刺耳的话语在描绘。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读者和观众对人物的喜怒哀乐有了很好的把握,有助于观众对于剧情的了解和融入。

三、多种修辞的语言效果

在《仲夏夜之梦》中,采用修辞的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风格,如在作品中对反讽的运用。业余演员波顿在吹嘘自己的表演水平时多么的令人心动的时候说道:“要是演的活龙活现,那得掉下几滴眼泪来。要是咱演起来,让看客们大家留心着自个儿的眼睛吧;咱要叫全场痛哭流涕,管保风云失色。把其他的人叫下去吧。但是扮霸王挺适合咱的胃口了。咱会把厄刺克勒斯扮得非常好,或者什么吹牛的角色,管保吓跑人的胆。”这种吹嘘带着自我嘲笑的性质,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作品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海丽娜因为自己的情人要娶郝米娅,而对郝米娅产生了嫉妒和不满,这段对话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两人在爱情面前的矛盾展现了出来:“郝米娅:‘我向他皱着眉头,但是他依然爱我。’海丽娜:‘唉,要是你的蹙颦能把那种本领传授给我的微笑就好了。’郝米娅:‘我给他咒骂,但他给我爱情。’海丽娜:‘唉,要是我的祈祷也能这样引动他的爱情就好了。’郝米娅:‘我越是恨他,他越是跟随着我。’海丽娜:‘我越是爱他,他越是讨厌我。’郝米娅:‘海丽娜,他的傻不是我的错。’海丽娜:‘但那是你美貌的错处;要是那错处是我的就好了!’”通过对比,将爱情的盲目性以及不可得,通过两人感情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出来。郝米娅在追随者面前的无奈和难以摆脱,海丽娜对情人爱上别人的痛苦和挣扎,对郝米娅美貌的嫉妒表现都极为强烈。郝米娅在宽慰海丽娜的时候说:“宽心吧,他不会再见我的脸了;拉山德和我将要逃开此地。在我不曾遇到拉山德之前,雅典对于我就像是一座天堂;啊,我的爱人身上,存在着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竟能把天堂变成一座地狱!”用天堂和地狱的强烈反差来表现爱情在郝米娅身上所起到的神奇作用,使一位醉心于爱情为了爱情甚至不惜私奔的女子的形象鲜明而且夺目。

同时,暗喻、双关等修辞在作品中也极为常见,通过双关的方式来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并充分利用词意的不同和读音等方面的条件来进行表达,使语言显得极为诙谐幽默的同时,还使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和深意。

四、誓言和咒骂

在《仲夏夜之梦》中,爱情的出现使情人们的誓言不断地涌现。在郝米娅约定和情人拉山德一起私奔的时候,说出了一段极具狂欢性的誓言:“我的好拉山德,凭着丘比特的坚强的弓,凭着他的金镞的箭,凭着维纳斯的鸽子的纯洁,凭着那结合灵魂、护佑爱情的神力,凭着古代迦太基女王焚身的烈火,当她看见她那负心的特洛伊人扬帆而去的时候,凭着一切男子所毁弃的约誓。”郝米娅的誓言组合了很多关于爱情象征的人物和象征的事物,只为了表现自己一定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去约定的地方私奔。

在《仲夏夜之梦》中,誓言和咒骂几乎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因为爱的甜蜜而发下永生的誓言,而爱情本身是盲目的,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观中,爱情的产生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确定性,丘比特之箭也带着盲目性和创伤。对于海丽娜来说,“狄米特律斯在没有看到郝米娅之前,也曾像下雹一样发着誓,说他是完全属于我的,但这阵冰雹一感到身上的一丝热力,便立即溶解了,无数的盟言都化为乌有。”当誓言有一天消失的时候,咒骂便产生了。郝米娅在作品中是个美丽温柔的女子,但当她以为狄米特律斯杀死了拉山德之后,便愤怒地开始了自己的咒骂:“滚开,贱狗!滚开,恶狗!你使我失去姑娘家的柔顺,再也忍不住了。你真的把他杀了吗?从此之后,别再把你算作人吧!啊,看在我的面上,老老实实告诉我,告诉我,你,一个清醒的人,看见他睡着,而把他杀了吗?嗳唷,真勇敢!一条蛇、一条毒蛇,都比不上你;因为它的分叉的毒舌,还不及你的毒心更毒!”“狗”和“蛇”变成了咒骂的事物,这种辱骂将一个人物贬低到动物,并且是“贱狗”、“恶狗”之类的低贱的动物上,并将之与毒蛇做类比,认为其恶毒连毒蛇都难以匹敌。

结语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流传和影响都比较深远的一部作品,语言的幽默和浪漫与故事情节的奇巧结合起来,营造出了一个浪漫而且具有神奇意味的爱情故事,语言的幽默、生动,以及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人物情感和特征的展现,使作品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这些,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研究。语

参考文献

[1]邱紫华.莎士比亚的喜剧美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2]苗琴.从《仲夏夜之梦》解读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特色[J].作家,2013(08).[3]郑畅.《仲夏夜之梦》的戏剧结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J].文学教育(上),2009(10).[4]田俊武,朱茜.从《仲夏夜之梦》戏中戏管窥莎士比亚戏剧观[J].戏剧文学,2008(09).

第二篇:有声教学语言个性风格研究(二)

有声教学语言个性风格研究(二)

【摘 要】语言是智慧的花朵。课堂有声教学语言个性风格的形成,不仅是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事业成功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有着独创、审美的本质特征以及情感渲染、逻辑睿智、幽默风趣、旁征博引、循循善诱等个性风格类型。有声教学语言个性风格是教师广学百家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可以塑造的。

【关键词】有声教学语言;个性风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6-0028-03

一、有声教学语言个性风格的特征

1.泛化特征

(1)稳定性。同任何风格一样,有声教学语言个性化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成熟的过程。风格一旦形成便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风格便以一种潜在的心理定势规范和制约着个人教学语言模式的选择和使用,在各种场合情境下,有声语言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染上这一风格的“基调”,使有声语言的显示展示出特有的规律性(即定型化)。在这中间,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和教材可能发生变化,而有声语言风格的“主旋律”总是以种种方式被表现出来,并打上深深的个性烙印,“显现出教无定法而不离根本,各有千秋却同出一源的灵活而稳定的状态”。

(2)发展性。稳定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因为,与时俱进,因时因势而变,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必然要求。唯物辨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的世界。斗转星移,世事变幻,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层出不穷,新方法、新思维、新观点纷至沓来,学习主体的认知心理、审美需求亦在不断地变化,来源、成熟于教师创造性劳动中的有声教学语言的个性风格,也必将在这种创造性的劳动中渐臻完善,并向着更高层次、更完美境界跨跃,这也正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和自我突破的表征。

2.本质特征

(1)独创性。人如其面,各不相同。每一位讲课者均有自己的知识结构,有自己的心理品质和特长技巧。法国著名评论家布封曾说:“风格即人。”有声教学语言个性风格是教师气质的积淀和心血的凝结,是教师鲜明个性特征在教学语言方面的反映。主体的鲜明个性决定了语言风格“人无我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独创性,它主要表现为语言内涵深刻的独创性和语言构思的精巧精美、别具一格和表现手法上的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有个性风格的教师总是善于以独特的眼光和艺术的敏感,去发现和选取生活中那些独具浓厚感情色彩的材料,并以独特的艺术智慧去构思和表现,进而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独特的认识,宛如闪电,照亮学生的心灵;独特的感情,宛如惊雷,震憾学生的理性世界;独特的讲课是激情的表达,是个性风格的表现。风格杜绝生搬硬套,拾人牙慧,步人后尘。

(2)审美性。在教师的职业活动中,语言同样遵循着“艺术化”的审美规则得以在课内课外全面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也因此,教育活动才具有深远绵长,令人痴迷沉醉的韵味。

审美活动开始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审美过程是包括感知、表情、联想、感觉、理解、情感等多种因素重复交织的运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通过有声语言使学生对事物美丑是非属性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从而激起美感的活动,是感知、感情、理解等心理功能互相渗透、共同协作的活动,具有极强的审美作用。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获得美的营养。”有声教学语言个性化风格,其本质是以情感、美感为核心向外辐射的“力”的三维结构,并产生美感效应的美学力量。这种“力”在有声教学语言中表现为三种审美趣味形态,即意趣(语言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谐趣(语言的形式技巧所产生审美趣味)、情趣(语言中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并由此引发多种审美效应:在课堂中,教师通过个性化有声教学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向预定的路线(诱导效应),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相近之结合点,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先得我心,而把它引为同调(证同效应);展示教学内容深刻的思想性,使学生产生顿悟,受到智慧的启发(启迪效应);努力地将教材内容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思想感情共鸣共振,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师(含教材)的思想观念,染上教材内容的情绪色调。此时,教材的外在思想观念沉淀为学生内在的意向(感染效应);这种情感弥漫着学生的心灵,从而引起学生的原始观念、理性情感的升华和功利观念的中止(净化效应)。这种审美活动最终给学生带来一种近乎于“儿童游戏的满足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快感”。

二、有声教学语言个性风格的主要类型

讲台虽三尺,但在这奇彩的舞台上,有许许多多的教师运用个性化有声教学语言,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脍炙人口的课堂“话剧”。通过对这些成功课堂有声教学语言运用的剖析,从形成语言风格的要素表现和动力特征入手,可以把课堂有声教学语言分为情感渲染型、逻辑睿智型、幽默风趣型、旁征博引型和循循善诱型五大类型。

1.情感渲染型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有声教学语言通过语言的调幅、音色、音量、节奏等艺术性的处理,使之情感化,情动于衷,情寓于理,情融于理,极富渲染力,它能让学生通过听觉情感美的体验,从而引起对教学语义信息的高度注意。

具有这种语言风格的教师,他们的整个教学活动表现出以情动人、以情激人的主旋律。他们的语言时而轻言细语,如春风拂面;时而声沉语缓,像潺潺流水;时而汹涌澎湃,如大海扬波;时而如泣如诉,像秋语绵绵;有时柔声细气,如莺歌燕语,娓娓道来如梦如幻,恰似“小桥流水”般清新自然,呈现一派异常恬静淳朴的“话风”;有时激越高昂,气势恢宏,豪壮刚健,有如瀑布千尺飞下,震憾人心;又如大江东去,一扫千里,荡气回肠,宣泄出潇潇洒洒雄武奔放的阳刚之美。或言语不多,深沉含蓄,耐人寻味,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言虽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或柔婉灵秀,情急缠绵,绮美娟秀,错落有致,跌宕起伏,韵味深长;亦或语势连绵,妙语连珠,音律流畅,情趣盎然。可以热情明快,简练轻捷,直抒胸臆,也可亲切自然,情真意切,扣人心弦;既可轻柔撩人,细腻委婉,语义晓畅,亦可行云流水,激情奔放,引人入胜……他们总以真挚丰富的感情,用妙趣横生、抑扬有致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和谐热烈,生动活跃,富有动感美。

2.逻辑睿智型

这种语言个性风格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个教学活动显现出语言严谨朴实而睿智的总倾向,语言富有鲜明情感色彩,而又极具缜密准确、机智多变、刚柔相济、以理服人的个性特征。

具有逻辑睿智型语言风格的教师,善于运用颇富艺术美感的语言传授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语言推理富有逻辑性、系统性。他们常常用描述代替叙述,用具有逻辑性的语言揭示真理的价值,用逻辑的力量去征服学生心灵,语言绘声绘色而不失真实准确,审慎简约而不失生动流畅,可谓情与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在教学环节安排上,他们巧于心计,用有声语言成功地演绎着教学活动流程,听他们的课,就像观看万花筒,繁“花”似锦“花”相异,令人百看(听)不厌:同是新课导入,或寥寥数语,但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或如画中飞白,疏可走马,却先声夺人,鞭辟入里;或短小精悍,却丝丝入扣,别开生面。他们能娴熟地运用语言有针对性地讲授知识点,语音时高时低,语速时舒时急。短句急而促,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绮丽洒脱,变幻多姿,美仑美奂。在过渡处理中,他们或搭桥铺路,启发类比,或转向质疑,演绎论证,承上启下,起合转承,巧妙过渡,把有声语言艺术运用到极致。面对随机事件,他们都能灵活机智地想出多种方案,并进行优选,或沉着冷静,处惊不变;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或借势发挥点“石”成“金”;或恰当评说,提供台阶等等,从而使“事件”化险为夷,甚至是“锦上添花”。

3.幽默风趣型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也是教学语言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其根本目的是要巧妙地揭露和解决认识矛盾,因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课堂教学中的幽默风趣,表面上看是师生情不自禁地开心一笑,实则是含而不露、出神入化的教育智慧。幽默的有声教学语言,亦庄亦谐,寓庄于谐,内庄外谐,它们似一贴粘合膏,牢牢地把握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像一粒开胃丸,使学生理性的世界时时充盈着新奇;像一副兴奋剂,激荡学生心灵,打破沉闷气氛,缓解紧张情绪;更似润滑液,有效沟通融洽师生关系。

幽默是一朵永不调谢的鲜花,时时刻刻散发着智慧的芳香。特级教师于漪主张“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坚持“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幽默风趣的教师总是用一种轻松、诙谐、欢乐的情调来表达深刻的内容,他们或化异乱同,组合错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或话中有话,弦外有音,将计就计,倒赚入彀;或运用谐音、比喻、糊涂、笨拙、夸饰等表现手法;或妙用语言挪移、目标相左、言辞推演等幽默技法,用相声小品般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的有声语言,用诗歌朗诵般的激情,把课上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生机盎然。

幽默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创造。幽默的有声教学语言,句句妙语,字字珠玑,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其独特的功能就在于使严肃问题轻松化,浅近道理引伸化、陈旧问题新颖化,空泛道理切实化、静止事物拟人化,庄重道理风趣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它不断创造“新异刺激”,使课堂气氛生动形象,波澜起伏,使学生始终处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感知欢乐中,从而进入感想、联想和理性思维。

4.旁征博引型

事实胜于雄辩。有声教学语言语义信息中如果没有典型、生动、感人的事例做依据,再动听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的。旁征博引型风格的语义信息丰富翔实,以纵横议论、左右逢源为基本特征,围绕主题引用大量有说服力的生动实例,突出有声语言内容的广博与喜闻乐见,形式的含蓄和深入浅出,使学生思维达到举隅类推,触类旁通的理想效果。

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出发,具有这种个性风格的教师以超越时空的态势,纵拓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横截天文地理,社会人文,涉猎书中书外,网上网下,使许许多多知识信息,源源不断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过艺术化、个性化的有声语言鲜活地显示出来。优秀教师的语言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更是一篇知识小品,古今中外、成语典故、神话寓言、谚语诗歌、传闻故事,信手拈来,点染有致,意趣丛生;他们引经据典,发幽探微,启人心智。好用谚语、俚语、歇后语,别开生面。虽不是诵诗会,他们却常常“拈得诗句入话来”,用于描述,生动形象,妙不可言;用于说理,形象含蓄,富有意趣;借以明志,音调铿锵,简洁有力;用以勉励,警辟蕴藉,情趣盎然,真所谓“胸有诗书气自豪,话中有诗齿生香”。他们善用经历千锤百炼,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寓意深刻,涵义精辟的成语“以出人意料的恰当,表现相当复杂的现象和本质”,从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奥问题浅显化。巧用顺口溜,使语言顿显幽默诙谐,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流光溢彩,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冲击力,具有很高的课堂审美价值。他们善于利用数据材料,使抽象道理实证化,复杂问题明朗化。或归纳或演绎,或正或反,多层次、多角度讲解热点、结合点,激起学生思维冲突,营造可教学时刻。引用音乐歌赋,或用于创设意境好开场,或穿插课中易激情,或续于结尾掀高潮。

当然,“旁”之知,“博”之识,征引之功并非堆砌以哗众取宠,更非漫无边际之无理取闹,无病生吟,而是以资佐证,引为说明添作补充,用以煽情,创设乐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将学生思维引向深邃高远的境界,使其产生追求真知灼见的炽烈渴望。

5.循循善诱型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

循循善诱型这种语言风格以启发诱导为基本特征。它是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材料,交待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用准确精练的语言阐释、分析、论证基本概念和原理,揭示复杂事物本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新知的一种有声教学语言模式,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使学生自奋其力,自信其知”。

拥有这种语言风格的教师巧于诱导,常从感性材料入手进行生动形象的叙述描绘,语言紧扣教材内容和主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寓知识、思想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描述之中;他们总爱制造“悖论”,引发适当的新旧知识间的 “冲突”和思想矛盾,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营造“可教学时刻”;通过创设“完形刺激”,使学生产生进取、追求的内驱力;通过纵横对比,建立联想,诱发感知和探究心理。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着感情色彩,使知识探索与情感引发共鸣,师生心灵共振;精于引导,通过由浅入深的分析论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或巧设“愤悱”情境,设疑攻难;或动情引趣,启发思维;或横拓纵延,辨异求同;或举隅类推,发幽探微;或正反论证,点拨导向,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洗练,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在学生欲进不能之时,教师善于疏导,通过正反论证,思维发散,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问,消除学生思维障碍,使其茅塞顿开。在学生是非混淆,思维偏离主题时给予及时指导,突出关键,铺桥引路;突破难点,除难解扣;辨明是非,启迪思维;以小喻大,点拨到位;以宏概微,见微知巨……语言张驰相济,开合有序,不故作高深,平易近人,似清泉涓涓流淌,如春雨润物无声。

诚然,上述语言风格类型是根据教师课堂有声教学语言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风格倾向而划分的,但是几种风格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容的。任何一种语言风格,只要适宜特定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课的类型,以及学生的实际,都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而语言艺术又是一个多型复合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语言风格的功能,在整合为整体艺术氛围的结构中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

[1] 陈明远.语言学和现代科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2]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 赵敏诚.试论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教育研究,1985(03).[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 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 约翰.哈斯灵.演讲入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编辑:赵 悦)

第三篇:《围城》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

谈《围城》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

黎浩

内容提要: 研究钱钟书《围城》塑造人物形象的妙法-----比喻艺术,对于热爱文学的青年特别是初学创作的人是很有意义的。《围城》中所用的比喻句不但多而且灵活,所刻画出来的人物各个都栩栩如生。本问重点讨论下面的四个女性:

一、放荡不羁的鲍小姐;

二、孤傲自赏的苏文纨;

三、洁如明镜的唐晓芙;

四、虚荣狭隘的孙柔嘉。

本文还拟从欣赏的角度分析《围城》的语言。钱钟书先生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十分幽默、风趣,其活用反语、文言词语和英文词语恰到好处,无愧是一位“语言魔术大师”。

关键词:

人物、比喻、语言、讽刺

钱钟书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先生学贯中西、博通古今;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以深邃独特的思想、新颖广博 的知识和幽默的文字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围城》是先生唯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绘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深邃地挖掘去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寓情于理,见解独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精品。

一、塑造人物形象之妙法-----比喻艺术

巴金在首届矛盾文学奖颁奖大会上指出:“一部优秀作品的标志,总是能够给读者留下一两个叫人掩卷不忘的人物形象。中外古今的名作,所以能流传久远,就在于它的人物形象,以及对当时生活的深刻描写,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由此看来,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在历经尘封几十年之后终于被人们认识到其卓越价值,这与钱钟书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有很大关系。在,《围城》这部知识密集度最大的中国现代“学者小说”中,钱钟书以其广博的学养和卓越的联想,借助数百条巧妙而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爱憎,成功地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塑造了一批新儒林中呼之欲出的诸生相,真实、深刻地展现出他们所处社会的畸形生活画面,具有相当强烈的社会意义,被美籍华人、著名文艺评论家夏志清誉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苦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尤其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优秀。-------对未来时代的中国读者,这将是民国时代的小说中最受他们欢迎的作品。”著名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在其〈中国文学史〉中也对〈围城〉评价甚高。〈围城〉在世界各地不胫而走,被译为英、俄、日、意、法、荷兰等十余种文字。可见,研究钱钟书《围城》人物塑造的妙法─比喻艺术,对于学界─特别是一些热爱文学并且在创作的道路上蹒跚学步的人,是很有意义的。下面,我就从小说《围城》中选取与主人公方鸿渐关系密切但性格截然不同的四个女性,来谈谈钱钟书运用比喻塑造人物形象的妙法。

〈一〉放荡不羁的鲍小姐

她出场时钱钟书是这样描写的:“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在热带热天,也许这是最合理的装束,船上有一两个外国女人就这样打扮。可是苏小姐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及中国国体。”①让我们一眼先窥见这位女留学生出洋留学,学回了连当时外国人也少有的出位装束,隐约暗示了她爱招蜂引蝶的个性。为了继续突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发展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随即便别出心裁地捕捉住与其神似的事物来比喻:“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火起,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停。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使读者惊骇地发现鲍小姐——就像‘熟食铺子’,就像‘局部的真理’——形骸毕露,很好地为下面写她玩弄方鸿渐的故事张笔。这样一语中的比喻,把鲍小姐淫荡的形象凸现出来,寓强烈的讽刺于轻松的笔墨中,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此后,作者为了使人物“形神兼备”,丰富读者对她的印象,还不断运用比喻,进行点染。如:“鲍小姐纤腰一束,正合《天方夜谭》里阿拉伯诗人所歌颂的美人条件:‘身围瘦,后部重,站立的时候沉得腰肢酸痛。’长睫毛下一双欲眠似醉、含笑、带醉的大眼睛,圆满的大嘴唇好象鼓着在跟爱人使性子。”②这段话直透出她具有肥腻辛辣的引力,使读者在想象中仿佛看到了鲍小姐娇痴、诱人的音容笑貌。再如:当她勾诱方鸿渐的苟合之事被管船舱的阿刘发现后,“脸飞红,大眼睛像撑破眼眶”,这就把她还知道廉耻的紧张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了。又如:把她说方鸿渐的话(“也许你喜欢苏小姐死鱼肚那样的白。你自己就是扫烟囱的小黑炭,不照照镜子!”)和她说自己的话(“你们起得真早呀,我大热天还喜欢赖在床上。今天苏小姐我都不知道,睡得像木头。”鲍小姐本想说“睡得像猪”,一转念想说“像死人”,终觉得死人比猪好不了多少,所以向英文里借来那个比喻。)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她还是个尖酸刻薄的小气鬼等等。

〈二〉孤傲自赏的苏文纨

作者一开始是从自己的观察角度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来介绍她的:“那个戴太阳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到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③直接把一个有文化的已过妙龄的矜持女人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尤其讲她身段瘦削“像方头钢笔划成的”这一句,令人感到苏小姐似乎站立坐下都有一种默守陈规的姿势——直挺挺的身子,比不上鲍小姐那样风情万种,为下文写“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如冰霜’,让方鸿渐卑逊得仰慕而后屈服地求爱。谁知道气候虽然每天华氏一百度左右,这种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风全行不通。鲍小姐只轻松一句话就把方鸿渐勾住了”埋下伏笔。之后,作者为了加深读者对苏小姐孤芳自赏、落落寡合的印象,连番使用神奇的比喻讲故事,如:方鸿渐到苏家拜访,“她冷淡的笑容,像阴寒欲雪天的淡日,拉拉手,说:‘方先生好久不见,今天怎么会来?’鸿渐想去年分别时拉手,何等亲热;今天握她的手像捏着冷血的鱼翅。”。又如:在遇见方鸿渐夫妇时“她站起来,提了大草帽的缨,仿佛希腊的打猎女神提着盾牌„„对鸿渐点点头,伸手让柔嘉拉一拉,姿态就仿佛伸指头到热水里去烫不烫,脸上的神情仿佛比柔嘉高出一个头的人拉手,眼光超越柔嘉头上”等等,把这个高傲自负的苏小姐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特别是“仿佛希腊的打猎女神提着盾牌”这句经典之笔,使这个可鄙又可笑的苏小姐浮雕般显现在读者的眼前,并永存于读者记忆中。

当然,苏小姐的这种品性也不是绝对孤立、一成不变的。有时,她会顾影自怜,如,在大学的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能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有时,她会娇羞扭捏,如,在九龙上岸前她为了给方鸿渐一个亲近的机会,就一反常态“装扮得袅袅婷婷”,方鸿渐神差鬼使地对她说:“要奉陪你,就怕没福气呀,没资格呀!”“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她眼皮有些抬不起似的说:‘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面子呀!’”这两处比喻和前面所举的例子形成鲜明的对照,把苏小姐复杂、多面的性格特征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起来。同时,也直截了当地透露了作者对她的鄙视态度,向人们暗示:人性如苏小姐一类的人,并不会因她留过洋,拿过博士学位而受到良好熏陶和影响,只会助长她们的娇气,没什么可仰慕和追求的。

〈三〉洁如明镜的唐晓芙

她纯真可爱,是钱钟书在《围城》这本书中唯一不带讽刺语气去描写的人物,作者对她的形象美精雕细刻,从身材、脸形、酒窝、脸色、眼睛、牙齿、头发、眉毛、口,到表情,一一细细写来,好象一架电影摄影机对着唐小姐外形的各个部分作特写式的拍摄,极其细腻、具体,但又丝毫不觉得冗长、烦琐、平板。不妨仔细看看钱钟书在《围城》中是怎样描述的:

苏小姐领了个二十左右的娇小女孩子出来,介绍道:“这是我表妹唐晓芙。”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谗,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异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踏的鞋袜,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头发没烫,眉毛没镊,口红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方鸿渐立刻想在她心上造个好印象。„„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她们的笑容只是脸部肌肉柔软操,仿佛有教练在喊口令:“一!”忽然满脸堆笑,“二!”忽然不知去向,只余个空脸,像电影开映前的布幕。④

从这一段肖像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借助了大量新奇、丰富、巧妙、贴切的比喻,从正面、侧面对唐小姐的肖像进行描写,并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获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假使我们从中删去比喻成分,那么唐小姐的形象就会失去粗略,空洞,了无生气。

像唐晓芙这样的人,她的语言应有异于鲍小姐、苏小姐,作者在这方面下的工夫也令笔者佩服。请看下面三例对话:(1)方鸿渐对唐晓芙说:“也许你表姐有她的心思,遣将不如激将,非有大敌当前,赵先生的本领不肯显出来。可惜我们这种老弱残兵,不经打,并且不愿打——”唐小姐接口“可是,战败者常常得到旁人更大的同情——我意思说,表姐也许是赞助弱小民族的。”

(2)方鸿渐向她要住址,看她写了电话号数,便说:“决不跟你通电话。我最恨朋友间通电话,宁可写信。”唐小姐“对了,我也有这样一种感觉。做了朋友应当彼此爱见面;通过电话算接触过了,可是面没有见,所说的话又不能像信那样留着反复看几遍。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吝啬人的通信,最不够朋友!并且,你注意到么?一个人的声音往往在电话里变得认不出,变得难听。”

(3)曹元朗一听完方鸿渐说:“苏小姐那本《十八家白话诗人》再版的时候,准会添进你算十九家了。”就道:“那决不会,我跟他们太不同了,合不起来。昨天苏小姐就对我说,她为了得学位写这本书,其实她并不瞧得起那些人的诗。„„她序上明明引着jules tellierd 的比喻,说有个生脱发病的人去理发,那剃头的对他说不用剪发,等不了几天,头发压根儿全掉光了;大部分现代文学也同样的不值批评。这比喻还算俏皮。”唐小姐机灵的说道:“表姐书里讲的是十八根脱下的头发,将来曹先生就像一毛不拔的守财奴那根毛。”

从以上唐小姐说话时所用的比喻,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唐小姐还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开朗、性格直率的人,绝非庸俗肤浅的泛泛之辈。

同样,对唐晓芙的心理活动,作者也运用了比喻,带领读者闯进人物心灵的殿堂,洞幽烛微。如“女佣人来告诉道:‘方先生怪得很,站在马路那一面,雨里淋着。’她忙到窗口一望,果然鸿渐背马路在斜对面人家的篱笆外站着,风里的雨线像水鞭子正侧横斜地抽他漠无反应的身体。她看得心溶化成苦水,想一分钟后他再不走,一定不顾笑话,叫佣人请他回来。”再如:她想“把方鸿渐忘了就算了。可是心里忘不了他,好比牙齿钳去了,牙腔空着作痛,更好比花盆里种的小树,要连根拔它,这花盆就得迸碎。”这两处比喻就将唐晓芙因误信表姐苏文纨的话与方鸿渐决裂后心里仍深爱着他的情感追魂摄魄地展现出来,十分逼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隐约暗示了她单纯、质朴的性格。

〈四〉虚荣狭隘的孙柔嘉

作者用于揭露她性格特征的比喻是十分准确且富于形象性的,往往三言两语,就使人物“穷形尽相”。请看下面反映她虚荣的例子:

孙小姐满以为“贵人”指的是自己,早低着头,一阵红的消息在脸上透漏,后来听见这话全不相干,这红像暖天向玻璃呵的气,没成晕就散了。⑤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暴露出她爱慕虚荣的丑态,使人看了觉得滑稽可笑,具有十分鲜明的形象性。又如:在筹办婚事时,“鸿渐因为下半年职业尚无着落,暑假里又没有进款,最初不肯用钱,衣服就主张不做新的,做新的也不必太好。„„柔嘉发怒道:‘„„你要我那天打扮得像叫化婆么?’”和“为了买家具,两人也争执过。鸿渐认为只要向老家里借些来用用,将就得过就算了。柔嘉到底是个女人,对于自己管辖的领土比他看得重,要挣点家私(预支厂里的薪水去买)。”这两处就把一个死要面子的女人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作者用简练的文字凸现了人物的性格。

与此同时,反映她狭隘的例子也很精到。如:当她知道范小姐向 方鸿渐泄漏出有人跟她通信一事时,作者描述“孙小姐的怒容使鸿渐不敢看她,脸爆炸似的发红,又像一星火落在一盆汽油面上。”仿佛这气焰也烧到了我们面前,活画出她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心胸狭窄得容不下“一星火”。又如,作者描绘她和方鸿渐订婚后的一段小插曲:“他虽然已经订婚,和她还是陌生的很。„„他对自己解释,热烈的爱情到订婚早已是顶点,婚一结一切了结。现在订了婚,彼此间还留着情感发展的余地,这是桩好事。„„他想起„„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少好?他嘴快把这些话告诉她,她不作声。„„鸿渐一路上哄她,求她,她才说:‘你希望的好葡萄在后面呢,我们是坏葡萄,别倒了你的胃口。’他急得跳脚,说她胡闹。„„他陪小心解释了半天,她脸色缓和下来,甜甜一笑说:‘我是个死心眼儿,将来你讨厌——’鸿渐吻她,把她这句话有效的截断,然后说:‘你今天真是个酸葡萄。’她强迫鸿渐说出他过去的恋爱,他不肯讲,经不起一再而三地逼,讲了一点,她嫌不够,鸿渐像被强盗拷打招供的财主,又陆续吐露些。她还嫌不够详细,说:‘你这人真不爽快!我会吃这种隔了年的陈醋么?我听着好玩儿。’鸿渐瞧她脸颊微红,嘴边强笑,自幸见机得早,隐匿了一大部分的情节。”一眼就让人看出她是个斤斤计较、专横善妒、好猜疑的小气鬼,同时也隐约暗示了她和方鸿渐的婚姻生活不会美满。

除了以上四个女性的形象之外,钱钟书凭借比喻还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其他人物形象,鲜明地凸现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教养和身份。其中有懦弱无能、新旧杂拌的方鸿渐;手碗活络而玩世的赵辛楣;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伪君子高松年;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妇娼的半旧遗老李梅亭;油头粉面、俗不可耐的陆子潇等等。个个都独具特色,十分传神。从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中,我们可以窥见20世纪三十年代末中国社会的黑暗、畸形和上层知识分子在高压下猥琐的灵魂。他们这样的性格是典型的、充满个性化的,是富于时代特征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作者凭借情节的展开与发展,成功地运用比喻塑造了这些活跃在新儒林里的各色人物形象,不仅增加了作品的兴味,而且大大开掘了作品题材的意义,使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远的社会内容,给人无限启迪,具有十分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这足见作者娴熟运用比喻对于人物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观上述,《围城》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之处主要在于运用了大量的奇妙譬喻,成功地塑造了抗战初期上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而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时代。

二、语言风格之独特——讽刺艺术

〈一〉运用寓意深刻的反语抨击人生百态、世态炎凉

反语,即不用词语的本义,而反其义而用之,也即正语反说,或反语正说。《围城》的反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智慧。小说围绕着知识分子见世面的历程来讽人生百态、世道炎凉。文中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表现这一技巧:

1、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小说写道:“这辆车旧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倚老卖老,练成桀骜不顺、乖僻难测的性格,„„”、“这是辆病车,正害痢疾,„„”⑥小说先从寻常的共车落笔,正说不寻常的病态社会,接着把注入了“人性恶”的公车从不寻常的视觉套说出抗日时期公车的超龄运作;再从不寻常的“痢疾”病中说出那些以虚荣、险恶的嘴脸应对人生的人的丑态,一方面,作者透过寻常的公车影射世道炎凉,正说不寻常的病态社会在抗战时期的磨难,另一方面又以拟人化的公车打造了一个制高点,深层道出人生百态。

2、新鲜独特的曲解词语

作者写到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更不值钱。„„‘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家的家’,或者说‘科学老家’和‘老科学家’„„”作者以一组别出心裁的特殊语言格式将“老科学家”一词曲解为“老的科学家”、“老科学家的家’、“科学老家”,充分表现了高松年独特而古怪的心态。更从一个通俗的“老”字透析出伪科学与陈年酒之间的微妙关系:酒越老越可贵,但科学却未必越老越值钱,含蓄地讥讽了高松年这位过时的伪科学家,不学无术。这一曲解的说法,十分新鲜独特。

3、娓娓言谈,暗含玄机

《围城》中的对话十分精彩。例如在方鸿渐和陆子潇的谈话中就道出三闾大学复杂的人际关系网:“(鸿渐)叹气道:‘校长对你先生,当然是另眼相看了。像我们这种——’”、“(子潇)那里的话!副教授当然委屈一点,可是你的待遇已算副教授里最高的了。”“分好几等呢。譬如你们同来,我们系的顾尔谦就比你高两级。就像系主任吧,我们的系主任韩先生比赵先生高一等,”赵先生又比外语系的刘东方高一级。这里的等次多的很,你先生初回国做事,所以搅不清了。”小说巧妙地借陆子潇之口,道出三闾大学复杂的人事等次,嘲讽三闾大学不平等的排级。秒用陆子潇对方鸿渐的警言来暗讽方鸿渐初回国不谙世事、缺乏成熟的应变心理,点破鸿渐新丁上任的曲折性,揭穿了三闾大学乃至整个社会在人事上的 腐败,道出一个乌烟瘴气的三闾大学。

〈二〉巧用文言词语和外来词语嘲讽食古(洋)不化的商贾

文言词语是指文言文中所用的词语,这种词语在古代作为基本词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有意夹杂使用文言词语则有助于丰富人物的形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如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庶几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有荣焉。”这段文绉绉的文言出自于“点金银行”周经理给留洋女婿写的信。周的本意旨在女婿面前提高自己身份的同时又能促请方鸿渐对自己的栽培有所交代,先生将浅白的现代白话文表述转化成了文言文,嘲讽周经理刻意挪用古文装面子的虚伪心态,巧妙的塑造出一个虚伪、市侩、精明的商贾形象来。

英文属外来词语,外来词语是指被借用到汉语中的外国或者其他民族语言中的词汇。一般来说,如果汉语已有表达的词语,就不必再借用外来词。但如因表达的需要,运用外来词则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或显示人物的身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Hello!Doctor 方,好久不见!”“Sure!have a look see!”“ Sure值不少钱呢,Plenty of dough。并且这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

waste paper。”

以上是张吉民接待方鸿渐时说的穿插在母语中的英文。作为一名在上海美国银行做买办的中国人张先生,在日常中白中加插英文为的是抬高自己身价压倒留过学的方鸿渐,没想到发音别扭造作,身份没得到提升倒反映出其走狗式的崇洋媚外思想,小说在此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一个俗不可耐的买办形象。此处巧用英文非但没有削弱张吉民的买办形象,反而激增了对人物的丑化,既强化了这个大都市里的寄生虫形象,又加深了读者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围城》这部小说篇幅不长,但语言精致、深刻、富于哲理,极具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充分地体现出钱钟书先生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小说漫不经心的提出问题,抓出个把读过几本书的所谓知识分子的龌龊灵魂,抨击人生病态,笑骂人性弱点,荡气回肠间给人留下艺术美的享受。注释:

①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2页 ②钱钟书《钱钟书 杨绛 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39页 ③钱钟书《钱钟书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55页 ④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73页 ⑤钱钟书《钱钟书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65页 ⑥钱钟书《围城》,四川文艺出版社,43页

第四篇:诗歌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风格

4.绚丽:

诗。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

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5.俊爽:

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6.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 2.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不过,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

7.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

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苏轼有时是尽力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上阕才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自解;下阕才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苏轼有时又极力地充实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扰,达到超脱。有时还以淡泊明志、向往归隐、洁身自好,甚至是痛饮纵欢、谈禅论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对痛苦人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心理超脱。3.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8.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部分诗、词人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9.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10.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

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11.沉郁: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李白豪放,其体轻,其气清,故袅袅上升,飞入云霄,若野鹤闲云,随处飘逸;杜甫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情激荡,回旋纡曲。何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诗词总体语言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

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诗歌流派语言风格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12.含蓄(委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13.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14.隽永:强调的是诗歌应有“味”,且“味”须深长。钟嵘的,《诗品》有“滋味”一说,当然这“味”并非给人以生理感受的“五味”,而应指给欣赏者带来审美感受的“味外之旨”。这种感受你能感觉到,但又难以说出来,也就是人们一般说的言近旨远,意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李煜的《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确实意味深长,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5.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2

第五篇:语言风格总结

文章的语言风格

1、从用词遣词方面去赏析

叠字叠词:不仅传神的描写了事物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2、人称变化美

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语言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语言洒脱,透过语言可见作者洒脱奔放的性格。

3、句式多样美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乐美,感染力。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4、从修辞角度(略)

5、从语言风格

豪放、激越-----阴柔、婉约

清新、明快-----沉郁、含蓄

质朴、通俗-----华丽、典雅

潇洒、旷达-----严谨、工整

舒缓、和平-----急骤、猛烈

活泼、幽默------细腻、隽永

语言风格举隅:

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牛汉的《灯笼红》)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要续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祥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任务形象特征相吻合。

6、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7、从语气称谓

如:语气委婉谦卑。

8、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如《陈情表》融情于事,寓理于情。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一、知识梳理: 文体与语言的关系:

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快、典雅等风格;

议论文(杂文、随笔),主要有幽默诙谐、辛辣、冷峻等风格。

小说,语言是散句形式,其语言可以口语化,个性化,诗意化。

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有的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和谐,意境深广。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比如古代的:李白-雄奇飘逸,杜甫-沉郁顿错,白居易-清浅通俗,李贺-幽峭冷艳,李商隐-秾丽朦胧。

现代作家的:鲁迅—冷峻,孙犁—朴实,赵树理—通俗,朱自清—高雅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朴素自然—陶渊明、谢脁、谢灵运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商隐—委婉含蓄

李清照—婉约缠绵

陆游——慷慨悲凉

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牧——俊爽明快

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

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

清新

平淡

绚丽

明快

含蓄

自然

常用语言风格术语: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含蓄委婉,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文白夹杂,多用口语,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如话、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

例文: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清新自然,口语化。《长干曲》

唐人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叙: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析: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评: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二、阅读李白的《横江词(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回答问题: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叙: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析: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

评: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

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六)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现代文举例:

我的母亲 胡适

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语言特点:自然、质朴

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语言特点:饱含感情

雷电颂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语言特点: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运用象征,含蓄深沉,凝练;感情充沛,富有气势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特点:熔书面语和口语为一体,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完美结合,在平实自然中流露出典雅雍容。

《雪》:含蓄,深刻,凝练

《春》:清新、朴实,隽永(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

《济南的冬天》:遣词造句精妙,用词讲究,语言生动、传神,恰当。

《夏感》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描写细致生动,文白相见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豪放,气势磅礴

下载《仲夏夜之梦》语言风格的分析和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仲夏夜之梦》语言风格的分析和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演讲稿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语言风格

    演讲是一种书面与口头艺术的结合体。成功的演讲与演讲者的口茔翌和激情离不开,然而,它更离不开写出一份优秀出色的演讲词。撰写要求1、应有一个具体、生动、有吸引力的题目。2......

    演讲稿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语言风格

    演讲稿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语言风格 讲演是一种书面与口头艺术的结合体。成功的演讲与演讲者的口茔翌和激情离不开,然而,它更离不开写出一份优秀出色的演讲词。 [撰写要求] 1、......

    邓小平的语言风格

    邓小平的语言风格 序号:476索引号:J0870--2009-00067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09-3-17有位哲人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决定语言的是思维。要想有......

    教师语言风格类型

    现代课堂教学风格类型 (一)理智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称科学型或思维型。其特点是:知识内容的交流性强,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教师长于理论分析,善于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锐的......

    相声的语言风格

    相声的语言风格 2005-12-02 16:42:52 曲艺网 探索文艺形成的语言风格,是把握艺术规律的重要方面。相声被称为“语言的艺术”,语言风格的研究,更有直接、特殊的意义。下面试从相......

    语言风格(学生用)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一、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

    分析商务英语的文体风格与语言特征

    〔摘要〕国际商务管理论文中国加入世贸以来, 商务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因此掌握商务英语应用文的文体风格与语言特点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 讨论了商务英......

    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共五篇)

    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 中文与传媒系20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1102010146 张玲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优秀作家宛如烂漫云汉,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