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语言风格

时间:2019-05-14 23:2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相声的语言风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相声的语言风格》。

第一篇:相声的语言风格

相声的语言风格

2005-12-02 16:42:52 曲艺网

探索文艺形成的语言风格,是把握艺术规律的重要方面。相声被称为“语言的艺术”,语言风格的研究,更有直接、特殊的意义。下面试从相声语言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时代风格、情采风格等几个方面,概括地进行一次剖析。

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主要体现在相声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吸收和继承,以及对民族语言特点的运用和发挥等方面。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文艺遗产丰富,无论是作家文学还是民间文艺,都发挥了我国语言的长处,创造了各种各样生动的形式。诗词歌赋被称为文学的正统,它们当然要被吸收到相声里来,成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对于“诗”,一般采取它的变体,即使其通俗化又赋予幽默性。“三句半”便是其中的一种。这是由宋代张山人“十七字诗”发展而来的滑稽诗体。它保持了一般诗歌的概括性、抒情性和音乐性;但往往又在协调中增加不协调的成分,增加了趣味性。从内容上来讲,它是亦庄亦谐的结合,前三句多是庄重的内容,后一句多是风趣的调侃;从形式上讲,它是整齐与错落的统一,前三句每句三顿,后一句跌落而为一顿;这样就在节奏的起伏中增添了滑稽的语态。传统相声《打油诗》中描写弟兄四人赴京赶考,即景生情,四人联诗;前面即采取“三句半”的形式,老四是一个似愚实慧的角色。如:“出门上雕鞍,上马手接鞭,此去谁得中吭邸!

语言文字游戏,古称“语戏”,其历史源远流长,一直到现在仍在流行着。在相声里,它几乎成为单独存在的一种类型。其品种繁多,有以分析字形为主的,如“拆字”、“离合”等,有以谐音为主的,如“反切”、“谐音”等;有以缩字为主的,如“藏头”、“缩脚”等。而形式最多的是灯谜、酒令、首尾蝉联、绕口令以及将人名、地名、药名、戏名一气呵成、连缀贯通的“贯口活”等。它们本身就是利用语言、文字而产生谐趣效果的,相声,而又给以夸张地发挥。相声《打灯谜》有各种各样流派的表演方法,它们往往把语言趣味和形体表演结合起来,把“正打”的趣味性和“歪打”的滑稽性交织在了一起。比如,双手向两侧平伸,可以打一“十字”,也可打一“干”字;头上顶一折扇,又可打一“平”字(把耳朵也算在内)等等,共“正打”“歪打”,变化无穷。又如《歪讲百家姓》一段,从“赵钱孙李”开始,依次蝉联不断,首尾相衔,绕了很大一个圈子才回到“周吴郑王”上来。而绕口令则利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相同和近似,串连成声韵和谐的语言节奏,简直堪称是学习汉语的一个途径。如:“出正门往正南,有个面铺面向南,面铺挂着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面铺还是面向南。”那伶巧的语言机辩,本身就悦耳动听,加上与另一个语拙口吃的演员相配,就越发显得智愚相映,使人发笑了。而《对春联》一类的作品,常常在工整的语言形式下,藏以不伦不类、荒唐滑稽的内容,它们又多半出词新颖、机智,风趣横生。如“墨童研墨墨抹墨童一目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是一种“绕口令”式的对联,其语言和色彩相映成趣。至于地名、人名的连缀,早在宋元时期就有“说百药”、“说百草”的传统节目,现在则成为相声的“贯口话”。它们并不执意追求滑稽可笑的包袱,而只示以轻快流利的节奏,有如高山流水、珠落玉盘,快而不乱,紧而不迫,充分显示出汉语的对偶、排比、铺张、复叠、错综等手法的特点。要造成一种语言动态美,又往往需要与色彩美结合起来,形成一幅绚丽多姿的画面。如《菜单子》把丰富的民族烹调技艺报告给人们,在铿锵的抑扬顿挫里展现出色、味、形;如《地理图》把地理名称介绍给人们,在语势的夸张里显示着祖国的幅员辽阔。解放以后,又有连缀影名、戏名的“贯口”,更是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民族文化传统体现着民族语言的特点,而相声又予以创造性地发挥,使它成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地方风格

相声是北京的“土产”,北京语音和词汇的特点,形成了相声语言的地方风格。早在宋代的汴京,就有艺人嘲笑当时的“山东”、“河北”人乡音,“以资笑端”的传统节目。相声成熟于清末民初,北京即是国都所在,传统相声里有不少“怯口”作品,专门奚落乡下农民。不仅奚落他们的仪态,同时也奚落他们的语调。其实,语言只是交际的工具,并无高低贱之分。“怯口”专门摹拟方言乡音,日久天长,被摹拟的山东、山东和部分河北话就染上一层可笑的色彩,成为一种描绘憨直的乡下人的语言方式。其中含蕴的揶揄奚落的感情色彩,当然是一种地方主义的表现。但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某些推广北京话的作用。故而这一传统节目一直保持到今天。但是已注意到剔除侮辱、讪笑农民的部分。解放后,汉语实行规划化,北京话成为标准语音,相声也就成了推广普通话的一种有力工具。一批改编和创作的相声作品,如《戏剧与方言》、《普通话与方言》、《杂谈地方戏》、《学粤语》等,它们主要从语音入手,以方音与正音所形成的种种误会、巧合、谐音曲解等制造笑料,起到了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起到的宣传推广普通话的作用。

北京音韵单纯易记,不似方音或古韵纷繁复杂。于是,一些北方民间说唱就把它的韵母分成十三大类,称为“十三辙”。由于它合辙押韵、音调和谐、韵脚重复,就容易产生悦耳顺口、便于记忆的效果。相声常常利用它抒情、状物的特点,尤其是学唱戏曲的作品,往往在押韵处制造包袱。如《关公战秦琼》里“我在唐朝你在汉,咱俩打仗为哪般?”“叫你打来你就打,你要不打——他不管饭!”就是一个例证。《数来宝》也是利用流利、押韵的唱词的音乐感,来表现北京语音的音韵美:“打竹板,进街来,一街两巷好买卖。也有买,也有卖,也有幌子和招牌,离离拉拉挂起来。”这里的合辙押韵,比一般诗歌更为广泛、自由、轻巧、活泼。北京的音调清脆起伏,平仄易辩,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象有的方言那样的调繁多而又有入声,因此,它很富有节奏感,由于声韵的影响,北京音更有它俏皮、轻快的儿化韵,它能极其生动地表现出一种感情色彩。如《婚姻与迷信》即从中挖掘出许多包袱来:“要形容妇女呢?”“满带个小字儿:小丫头儿、小妞儿、小女孩儿、小姑娘儿,好容易盼着结婚了……”“就好了。”——“小媳妇儿!”另外,如《反正话》等也是由于儿化韵而形成的笑料。当然,地方风格还主要表现在词汇的运用上。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活跃和富有生命力的成分。相声的词汇多采取通俗、大众化的口语,一些典雅、书面的文言只用来穿插、映衬,甚至只是作为组织包袱的一种手段。在通俗的词语中,就带着北方城市“底层”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爱憎倾向和形象表达语意的方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熟语”。它至少可以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和歇后语等。成语一般是“四字格”的固定词组,往往则大量使用它,但在制造喜剧气氛时,又多半破格、变形,予以稍稍歪曲或夸张,同时又和北方土语结合在了一起。《洋药方》以“一”字和“不”字为首的地方,就夹杂了很多北京土语。如:“不知自爱、不懂好歹、不顾名誉、不依不饶、不伦不类、不管不顾、不三不

四、不吃不斗,不依不饶、不打不交、不通情理、不是东西等症尽皆治之。”至于方言词就更有地方气息了。如《关公战秦琼》中开始描写旧社会戏园子的景象,没有过多的叙述者议论,只有具体的景物描绘;而所取之景物,也不是精雕细刻,只是把群众所熟悉这个环境的一些方言词语排列起:“茶房带座儿的;沏茶灌水的;卖报的;卖戏单儿的;卖瓜子儿的;卖糖的;卖瓜果梨桃儿的;卖饽饽点心的;让人的;打座儿的;最出手的是打手巾把儿的……。”就靠着这些词语的排列,便烘托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污浊嘈杂气氛。而对于乱飞的手巾把儿,也只使用了“张飞骗马”、“苏秦背剑”、“天女散花”等几个熟语,就把当时的景象和作者的态度表现了出来。

谚语是生活经验的概括、形象的总结;格言更带有法则和教训的性质。它们当然比一般的说教更有说服力。相声演员常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说段子的规定情境,以抽换其中个别词语的方法,使一些语言、谚语相映成趣。如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改成“海水不能瓢舀”等。但由于谚语和格言比较正面、庄重,在相声里并不过多使用。倒是惯用语、俏皮话、歇后语等,因其本身就有诙谐、机智的性质,则成为相声艺术不可缺少的万分。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如描绘某人能说会道,就说他“张家长李家短,仨蛤蟆六只眼”;而用到相声里则将其改成“仨蛤蟆五只眼——内中有一个瞎蛤蟆”,如此等等。严格说来,俏皮话并不全同于歇后语。前者不甚固定,多是见景生情之作;后者多半约定俗成,人所共知;并且分成前后两片——词面和歇后两部分。但在相声里也不机械地挪用,常常是灵活地予以发挥。解放前。“武大郎”和“屎壳郎”常成为北京歇后语的线索,种种比喻之词,多半附于它们身上。如“武大郎服毒——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等。“屎壳郎”则更是污秽不堪的形象,如“屎壳郎叫门——臭到家了”、“屎壳郎打嚏喷——满嘴喷粪”等等。总之,歇后语显示了相声语言的一种地方特色和幽默风格,但不宜使用过多过滥,否则易流于庸俗、贫气。时代风格

相声在旧社会只在城市的“底层”流行,由于艺人的文化水平所限和观众的小市民情趣的影响,那时的相声语言也很鄙俗,并不是纯正的北京话。过于油滑的“儿化韵”,含混不清的“轻音词”,范围狭窄的“惯用语”、“方言词”,附加成分很多的客气话、应酬语、感叹词、套式语,以及受京都生活方式的影响与繁俗琐习相适应的噜苏语言等等,都集中地反映在一些旧相声里。因此,往往在朴实中夹杂着粗陋,讽刺里含混着谩骂,机趣时流露着油滑。再加上江湖黑话、艺人行话、自造词汇等穿插其中,使得相声的语言更是不堪入耳。解放以后,相声才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随着艺人文化水平的提高,大批新文艺工作者的参加,相声的语言也得到了净化。它由北京土语转为标准的普通话,剔除了那些撒村骂街、从伦理关系找哏,以低级庸人听俏皮话,歇后语或江湖黑话制造笑料的成分。其次是锤炼、加工了相声语言的文学性。戏剧语言的多样化和表现力,小说语言描写、抒情、叙述、议论的方法,诗歌语言的色彩感和音乐性,杂文语言的犀利、明快风格等,都结合着相声语言的固有特点被吸收进来;并与它的讽刺艺术风格融为一体,这就扩大了相声表现生活的能力。

相声能及时迅速地反映生活,它能生动地记录着时代的语言风貌。如果说解放前相声的语言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解放后则由于巨大的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整个社会的天翻地覆,相声的语言——特别是词汇,已有了迅速的急剧的发展变化。首先是大量的政治词,已有了迅速和急剧的发展变化。首先是大量的政治词语涌进相声里来。封建时代的等级语言、尊卑称谓、讳言忌语、套话套词等都一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政治生活和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兴语言。它们一反那种晦涩、虚伪、繁琐、庸俗的文风,以通俗、明快、朴实、亲切的格调出现在相声的语言中对于解放以来的政治生活,有着翔实、具体记录的是“新名词”的广泛运用。如各种各样的“主义”、各种各样的“性”、“化”、“观”(革命性、理论化、世界观)等,过去只在知识分子的书面语言里运用,而现在则成为生活里须臾不离的流行语言,其“三字格”的“惯用语”和“四字格”的新成语、新谚语等,在原有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益发通俗化和群众化了。比如“开倒车”、“抓辫子”、“走后门”之类,已成为其它词语不能表现的特点概念。某些领导人和革命老区的一些方言,也被带到普通话里来,成为新的语言词汇。如“搞工作”、“搞对象”、“过得硬”、“过不硬”等,自有它们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趣味。由某种政策、文件提出而被群众约定俗成的“节缩语”、“顺口溜”等,也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出现。对于这些,相声象海绵一样把它们吸收进来。或者正面表达思想,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或者稍稍歪曲、抽换概念,制造语言趣味。它不但有揭露、批判价值,而且也可作为后人认识这一时代的生动见证。我们且举出《如此照相》中的一段:

甲:墙上有一张纸,上头写着四个字:“顾客须知”。乙:什么内容?甲:我给您念念:“凡到我革命照相馆,拍革命照片的革命同志,进我革命门,问我革命话,须先呼革命口号,如革命群众不呼革命口号,则革命职工坚决以革命态度不给革命回答。致革命敬礼。” 乙:真够“革命”的。那时候是那样儿,进门得这样说:“„为人民服务‟,同志,问您点事。” 甲:“„要斗私批修‟!你说吧!” 乙:理了不是。“„兴无灭资‟,我照张相。” 甲:“„破私立公‟,照几寸?” 乙:“„革命无罪‟,三寸的。” 甲:“„造反有理‟,你拿钱!” 乙:“„突出政治‟,多少钱?” 甲:“„立竿见影‟,一块三。” 乙:“„批判反动权威‟,给您钱!” 甲:“„反对金钱挂帅‟!给您票!” 乙:“„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谢谢。” 甲:“„银斗私字一闪念‟!不用了。” 乙:“„灵魂深处闹革命‟!在哪儿照相?” 甲:“„为公前进一步死‟!往前走!” 乙:“为公前进一步死”!我这就完啦!甲:“那也不许,„为私后退半步生‟!”

此外,象生活词语——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现代科技词语的使用也很普遍,更为相声的语言增添了时代色彩。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与各种艺术形式相比较,相声的语言是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情采风格

相声既用于讽刺,也用于歌颂,因此,它的语言情采特色也是极为突出的。可以说,从幽默到讽刺之间,排列着一整套丰富多样的不同的感情色调。如“诙谐”,即是轻松的语言,它可以表现一种情趣,是一种对生活机智中的幽默感的理解。比如在《笑的研究》里,对“笑一笑,十年少”的解释是:“来的时候挺大的人,散场以后进幼儿园啦”,在《医生》里将笑的作用夸张为:“医院里增加相声科”,建议采用“相声疗法”等等。这里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肯定和否定的倾向性,似乎仅仅是一种玩笑话,是一种语言的打趣,它表明了作者感情上的轻松。在《戏剧与方言》里由于“汰一汰”而造成的种种误会,虽略有否定的意味,但与其说是正面的批评,不如说是倾面的引导。它并没有刺儿,抑或有刺儿却不伤人,并使人感到快慰。可以说,它表达的是一种建设性的言论,即使是具有某种否定成分,也被淹没于其中。又如“讥诮”,虽然比诙谐多一点批评成分,但主要还是表现感情成分的加重。它仍然比较善意、温和,并不置对方于死地而是以调侃的口吻,讪笑其某些缺陷。而这些缺陷只是事物的次要或非本质的方面,并不想彻底否定它。在《当行论》里,对那个不懂装懂、脱口而出、率意而言的写票先生,即用了这种讥诮的语言:“挺好的皮袄,等取的时候成了屁股帘儿啦”。在《婚姻与迷信》里,为讽刺旧社会的男尊女卑,竟把妻子称为“糟糠”,于是说:“好糠才二分钱一斤,糟糠更不值钱了”,这也是一种讥诮式的言论。从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它虽有讽刺的目的,但基本上采取的是心平气和的态度。从被讥诮的对象来看,共缺陷多不是什么严重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而是由于认识的肤浅、看法的片面和知识的不足所造成。如《钓鱼》里的钓鱼者被其爱人讥诮说:“鱼是一条没钓上来,可饭量见长啊!”她接着还是热情地给丈夫烙了糖饼,并没有采取激烈对抗的态度。“嘲讽”,则比讥诮的态度更严肃,感情更执着,语言也更为尖锐、犀利一些。基本上是对被潮笑者的彻底否定。这是因为,被嘲讽对象已经和一定的社会习惯势力和传统的落后观念相联系,已成为一种霉菌污染着社会的正常生活和人民的精神状态,它已形成一种不良的趋势和倾向并带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这即要以嘲讽的语言给予讽刺。嘲讽的语言特点是批判性、揭露性较强。要求它一是准确,二是鲜明,三是深刻。准确是为了把握对象,鲜明是为了表明态度,深刻是为了击中要害。在《化蜡扦》里,作者描写到弟兄们分家时说:“亲弟兄犯了心,比仇人还厉害,吃饭的筷子剩一根分三节儿……多一个铜子儿谁也不能要,买一个子儿的崩豆仨人分,多一个扔房上。连鸡猫狗都分了,可就是这妈没人管……。”其语言的准确性,来自于对生活矛盾的精辟分析,来自于对生活元素间各种关系的细致观察,来自于对人情世态的透彻了解。它几乎不要任何陪衬和渲染,仅凭事实本身就有雄辩的说服力。鲜明,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的淋漓酣畅,在方法上也常常采取直接揭露的手段。如《小神仙》里描写江湖术士的骗人,在“小神仙”自诩自己技艺高超,并贬斥别人“相面的是生意,他们是生意”时,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他们煮在锅里一个味儿!”这“一个味儿”的揭露,显示了感情的明快、态度的直率。揭露,有全然的“撕破”,也有轻轻的“抖落”;有正面直接“暴露”,也有侧面迂回的“点染”;有矛盾推至高峰又急转直下的“跌落”,也有一语破的式的“全盘托出”。对比当然是更为生动的揭露方式。对比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从艺术手法上分析,有环境和景物的对比,人物关系和性格的对比,心理状态和行动方式的对比等等。在修辞格式上,有对偶、排比、映衬、反衬等各种对比语势。在词采手段上,有雅俗、文白语言的对比,正反、庄谐语言的对比等等。如在《吃元宵》里,即是让师道尊严的孔夫子在世俗的生活中漫游,在艺术手法上则采取使人物与时代、环境的不协,在语言上则采取文白、雅俗之间的对比。在《窝头论》里,即用近于典雅的赋体,来描述俗面不俗的窝头。而正话反说、言非若是、寓褒于贬、欲抑先扬等更是尽人皆知、不言自明的了。所谓深刻,当然指的是语言的凝炼,语意的丰富性和概括性。它在准确和鲜明的基础上,借助揭露和对比等方法,着力于语言的诗意追求。应当指出,所有潮讽的语言都具有浓重的夸张风格。因为只有夸张,才能准确地显示矛盾的特征,只有夸张,才能表达感情的浓烈。也只有运用语言的夸张风格,喜剧性的潜在诗意才能被发掘出来,其对比和揭露的目的才能达到。夸张贯穿在它叙述、描绘、议论的全部过程之中。请看:

这两天天儿热……是木头不能坐,锡的幌子太阳地里挂着,都叫太阳给晒扁啦,往下掉锡珠儿……。要是冷,……耳朵冻水啦,一扒啦就掉。吐口唾沫掉地下摔两瓣儿,街上见熟人不敢拉手。一拉手儿,两只手冻一块儿啦,过了开春化了冻再松手。——《娃娃哥哥》

夸张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语势的夸张和句法的夸张等。铺排就是一种语势的夸张,以铿锵起伏的节奏、摇曳而富于感情的语态,酿造出一种魅人的喜剧气氛。句法的夸张,则常常用破格、变形、使其稍稍不合语法、甚至完全不合语法的手段,以表达特定情景中的感情。如《妙语惊人》的喜剧效果,就是把外国的倒装句法、复合句式等着意加以发挥,讽刺那种滥用语言的作用。在《如此照相》里的“语录对话”中也有不合语法的成分。把象声词、感叹词、语气词等在相声里大量使用,也能产生夸张的喜剧效果。

在讽刺敌我矛盾的对象时,是仇恨的烈火、愤怒的鞭子;有正面直接地迎击,也有曲折迂回地侧攻。前者可称为热讽,后者可谓冷嘲。热讽是我们民族惯用的讽刺方式。打倒“四人帮”以后,一批讽刺这群丑类的作品多属于热讽。它带有揭露、控诉的形式,往往使笑和眼泪结合在一起。是胜利者对昔日生活的回顾。因为丑恶的一切已经成为过去,人们笑着向昨天告别,故而采取淋漓酣畅、无所顾忌的方式。冷嘲是在黑暗势力暂时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作者往往采取较为隐喻的手法,含而不露。如解放前讽刺黑暗统治的一些相声即是。当然,冷嘲的语言并不都是喜剧性的。作者:薛宝琨

第二篇:浅谈郭德纲相声的语言风格特色

浅谈郭德纲相声的语言风格特色

摘要:郭德纲作为传统相声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相声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欢迎。郭德纲的相声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不仅是借当今网络时代的东风,更因为他有自己的实力。郭德纲的相声语言平实质朴,诙谐幽默,富有时代气息,常常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平时俗语中引出一些令人捧腹的笑料来。他机智幽默,在相声中常常加入了许多搞笑的现挂,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给他的相声加入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关键词:郭德纲

相声

语言风格

相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语言幽默的集中表现。许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相声演员郭德纲以其伶牙俐齿,反应敏捷,语言犀利而受到人们尤其是网民们的热捧。郭德纲打着“传统”相声的旗号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但我认为他的成功更来自于他自己的实力。

郭德纲自小就投身艺坛,曾受多位相声名家的指点传授,在从业过程中又不断整理收集了许许多多几近失传的相声、曲艺段子。这对他自身实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从传统中吸取精华,这是郭德纲一直坚持的表演方式。正如他在《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中所说:“由打清末到现在一百多年,这么多老先生,把中国语言里边能够构成包袱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摆在这儿了,你无论说什么笑话儿,这里边能给你找出来,你用的是这个方法,......有现成的你不用,你非把他抛开了,单凭你一个人,你干的过一百多年这么些老先生的智慧吗?”既继承了传统,又加上自身的优秀素质,郭德纲的相声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

一、加入唱段

由于郭德纲从前曾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常常在相声中加入这些唱段,使得听相声不止是说话的艺术,更是戏曲的艺术。戏曲的加入让相声更具传统的美。而唱词的加入又同相声里的情景相映衬,使得喜剧效果更佳。如:

郭德纲:早上都站齐了,大伙先做操。

于谦:练这个。

郭德纲:做眼保健操。都做完了,唱校歌!

于谦:校歌?

郭德纲:都站一块唱:你本是宦门后上等的人品,吃珍馐穿绫罗百般称心,想不到啊…

于谦:行了,别唱了!

郭德纲:还一高腔!

于谦:什么高腔啊!这詹姆斯下士教这个啊?!郭德纲:怎么?我们校歌!

于谦:校歌?评戏!

(《西征梦》)

这一段讲的是郭德纲讲他的学校的情况,早上先做操,做什么操呢?眼保健操。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预设差异。当出现早上做操的语句时,观众们的思路就被引导到做广播体操上来,然而当我们心理默认后面将会出现广播体操的时候,郭德纲却话锋一转,“做眼保健操”引得观众发笑。后面说唱校歌的时候也是一样,讲话者(即郭德纲本人)和观众的头脑中共同存在一个文化预设信息,校歌应该是一种舒缓大气的歌曲,怎么也不可能想到是评戏,即使评戏很好听,表演者唱得很悦耳,仍然会让观众发笑,甚至越是唱得好,观众们笑得越是厉害。

二、语言多变

郭德纲的语言既犀利又幽默,在幽默的基础上又加上传统贯口的部分,使得语言富于节奏感。如:

郭德纲:有开路鬼、打路鬼、英雄斗志百鹤图,方弼、方相、哼哈二将,秦琼、敬德、神荼、郁垒四大门神,有羊角哀、左伯桃、伯夷、叔齐名为四贤,纸人过去了,童引法鼓子弟文场,七个大座带家庙,松鹤、松鹿、松亭子,松伞、松幡、松轿子,花伞、花幡、花轿子,金瓜钺斧朝天镫,肃静回避牌,外打红罗伞一堂,上绣金福字,飞龙旗、飞凤旗、飞虎旗、飞彪旗、飞鱼旗、飞鳌旗,四对香幡、八对香伞,尼姑二十名,道姑二十名,檀柘寺的和尚四十名,雍和宫大喇嘛四十名,在前面有影亭一座,摆着你爸爸的像片(模仿于谦父亲的遗像)。

于谦:咳!猴儿啊!(《白事会》)

这一段是大段的描述送殡的队伍,全是短句,最长不超过8个字。就是这样一段话如同子弹一样喷射出来,一气呵成一贯到底,让人来不及反应。汉语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郭德纲的相声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比如夸张、仿拟、别解等。

夸张

夸张在相声中利用的最为广泛,几乎没有一段相声不夸张。夸张是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用主观的眼光对客观的人或事物故意做扩大或缩小的渲染、描述。如果夸张到极点,夸张的言词和所表达的事物之间产生不协调,笑便发生了。例如这么一段:

郭德纲:攥着钱往回走,到天桥找一小澡堂子洗澡。

张文顺:就这儿有,山涧口儿往西。

郭德纲:小澡堂子,不老干净,因为这些人每天都是煤啊,这些煤灰都下到池子里。

张文顺:那池子多黑啊!

郭德纲:据说过去那踩着能扎脚!伙计们拿着冷布一趟一趟的往外兜着煤。(撩衣角做兜煤状)

张文顺:那可不!

这一段讲的是卸煤工人干完活儿以后,到澡堂子里洗澡,因为身上的煤太多了,都能扎着脚,伙计们为了做清洁,甚至得把地上的煤给兜出去才行。观众们不会相信它是真的,但因为它夸张到了荒诞的地步而发笑。

二、仿拟

仿拟就是为了取得一定的表达效果,在特定的语境中故意仿效原有的词、语、句的样式、格调创作出临时性的词、语或句子,这样的修辞方式叫做仿拟。仿拟其实就是采用“新瓶装旧酒”的方法,达到出人意料、新颖生动、幽默风趣、与众不同的效果。在《论》中就出现了:

郭德纲:想当初啊,有一批德字辈的演员,最著名的是相声八德,这个门长叫裕德龙!

张文顺:哎,有!

„ „

郭德纲:这一房儿的大门长,还有这个万人迷,李德钖、张德泉、刘德志、马德禄。

张文顺:有。郭德纲:郭德纲!

张文顺:没有!

郭德纲:徐德亮、张德武、全聚德,啊。

张文顺:后头这都没有!

郭德纲:我们这是今年新款的。

张文顺:这还有2005款的?

郭德纲:德字以下就是寿字的了。

张文顺:哎,有寿字的。

郭德纲:有一位相声泰斗叫张寿臣。

张文顺:哎,有。

郭德纲:那是您的师爷。

张文顺:师爷。

郭德纲:张寿臣,李寿增。

张文顺:有。

郭德纲:尹寿山。

张文顺:对。

郭德纲:活受罪。

张文顺:没有!

郭德纲:活爷已经去世了,净受罪!

张文顺:咳,寿字的。

郭德纲:寿字以下是宝字的,宝字的是人才济济。张文顺:宝字一大批人!

郭德纲:相声大师侯宝林。

张文顺:他们就那辈儿!

郭德纲:单口大王刘宝瑞、孙宝财。张文顺:都是!

郭德纲:贾宝玉,李宝库,这都是!张文顺:这都没有!

郭德纲:都是说相声,宝字的这都是

张文顺:往里胡续!

这一段主要是为了介绍相声界的“德”字和“宝”字辈的前辈们,共同点是每组提到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德”字或“宝”字,所以,郭德纲在表演中就利用了旧形式,在“德”字辈中添加了“郭德纲”、“徐德亮”、“张德武”、“全聚德”,在“寿”字辈中添加了“活受罪”,在“宝”字辈中添加了“贾宝玉”、“李宝库”,使原来枯燥的历史介绍变得生动幽默,富于趣味性。

三、别解

别解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下临时赋予某一词语以其固有语义(或惯用语义)中不曾有的新语义来表情达意的修辞文本模式。通俗的说,别解就是“运用语音、词汇等手段,对某个词语加以特殊的解释,临时赋予原来不曾有的新义的一种修辞方法。别解修辞打破字(词)的常规用法,创造临时义,使表达变得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形象生动,充满趣味,更重要的是新、旧的差异可以吸引接受者的注意力,更集中于事实中心,揣度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最后发出会心一笑。在《论》中则表现的十分突出:

郭德纲:现如今不光是相声界,我们这个社会充斥的假的东西太多!

张文顺:是啊!

郭德纲:抽假烟喝假酒,看假球,听假唱。

张文顺:呵!

郭德纲:穿假名牌儿,戴一假头套!

张文顺:看看!

郭德纲:天底下就王八是真的,还叫甲鱼!

这一段是郭德纲对现代社会的虚假混乱的状况的痛陈,在这里他故意把“甲”同“假”曲解在一起,不仅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同时达到了幽默的效果,使人们不仅笑出了声,还引人深深地思考。

郭德纲的相声语言充分利用语言的丰富性的多种因素,组织“包袱”引人发笑,语言具有生动有趣、新颖多变、富有节奏感等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参考书目:《郭德纲相声的语言特色分析》刘楠

第三篇:相声:语言专家[模版]

语言专家(四人相声)

A:我们祖国的语言丰富多彩。

B:对!

A:我们祖国的语言奥妙无穷。

B:对!

A:在语言方面,我们俩好有一比。

B:怎么比?

A:一个是大学里的博士生,一个是小学一年级的留级生。

B:这是什么比喻呀!……好,好,好。那我倒要向你请教请教。

A:(得意地)不用客气!

B:瞧他那臭美样好——(C和D跑上台)

B:你们两个跑上来捣什么乱?

C:(新联方言)我们没有上来捣乱喃,是听那边那些人讲,直边有个语言专家。

D:(新联方言)还是个名气没魂得大的个博士呢!

CD:(新联方言)我们来向专家请教语言问题喃。

A:两位朋友,请讲普通话。

CD:普通话?

A:“写规范字,讲普通话”,学校那边的墙上就写着,两位朋友,没有看见?

CD:(新联方言)乖乖!真的像个语言专家!

A:刚才两位小朋友使用的语言叫“方言”。

CD:果是的?

A:新联方言,是介于南通话与如东话的一种地方方言。

CD:好的,直回我们只讲普通话,不讲方言,果行?

A:这叫“彩色普通话”,又叫“狼山牌普通话”。

B:你们两个也真是的,净让语言专家看我们的笑话。

C:你是语言专家?

A:是的。

D:语言专家就是你?

A:没错!

C:好,听这个——

CD:(“哈尼语”音调)“红河人民广播电台,刚才科罗科罗尼响,不是北京时间,是话筒倒赖……” A:说什么呀!

C:(哈尼语)“撒芝哈拉莫得西,哀海草瓦左。”

A:这是哈尼族的哈尼语。意思是“这是美丽的校园,我们在这里读书学习。”

CD:(新联方言)乖乖!真的像个语言专家!

B:嗨!又说方言了!

A:这样吧,我们进行一场“词语PK赛”,看一看谁用词语用得生动形象、巧妙有趣。

BCD:PK就PK,不怕你是语言专家!——耶!

A:好,听这个——金湖广场、文化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BCD:金南路、人民路,张灯结彩,五彩缤纷!

A:往东看是老阴山——

BCD:怎么样?

A:老阴山巍峨耸立,气势雄浑!

BC:往西看是老阳山——

A:怎么样?

BC:老阳山上有个牛屎坡……

A:怎么样?

D:牛屎坡……牛屎坡上牛屎多。ABC:嗨!这都说什么呀!

A:再来。我这人长得(得意地)——端庄秀气,亭亭玉立。

BCD:呸!一副孔雀样!

B:要这么说,我这人长得眉清目秀——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

C:废话,长得鼻子是眼睛,眼睛是鼻子的是——

ABD:怪物!

C:要这么说,我这人长得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唱歌唱得像——

ABD:癞蛤蟆!

C:什么癞蛤蟆,韩国的张娜拉!

ABD:嗨!

C:我这人身材苗条,舞姿优美,跳舞跳得像——

ABD:盲人摸象!

C:什么盲人摸象!是孔雀开屏!

ABD:没羞没臊!

A:走进新联小学,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绿草坪上四个大字:自强不息。

BCD:好!

B:老师们——孜孜不倦。

C:教室里——书声朗朗。

D:课堂上——鬼哭狼嚎。

ABC:嗨,这不像话!

A:老师说我的作文——井井有条。

B:老师说我的作文——构思巧妙。

C:老师说我的作文——是金不换。

AB:嗨,什么金不换,白看也不要!

D:老师说我的作文(作哭状)……

A:小朋友,今天是个好日子,好好的,你哭什么呀?

D:老师说我的作文——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简直就是——

ABC:就是什么?

D:“现代甲骨文”!

ABC:嗨!

D:还说——语无伦次,牛头不对马嘴!

ABC:还有呢?

D:胡编乱造,逻辑混乱!

ABC:哦!

D:最可气的是—— ABC:最可气的是什么呀?

D:说我是“张飞的妹妹”!

ABC:“张飞的妹妹”是谁呀?

D:草上飞呀!

ABC:还有呢?

D:还说要送张飞的妹妹一份生日礼物。

ABC:送什么生日礼物?

D:罚抄《唐诗三百首》!

ABC:哦?那又是为什么呢/

D:为什么?——(方言)认不得,认不得…… ABC:(新联方言)认不得,认不得,你果认不得,你果认不得……(四人边说向观众挥手下)

第四篇:语言风格总结

文章的语言风格

1、从用词遣词方面去赏析

叠字叠词:不仅传神的描写了事物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2、人称变化美

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语言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语言洒脱,透过语言可见作者洒脱奔放的性格。

3、句式多样美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乐美,感染力。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4、从修辞角度(略)

5、从语言风格

豪放、激越-----阴柔、婉约

清新、明快-----沉郁、含蓄

质朴、通俗-----华丽、典雅

潇洒、旷达-----严谨、工整

舒缓、和平-----急骤、猛烈

活泼、幽默------细腻、隽永

语言风格举隅:

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牛汉的《灯笼红》)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要续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祥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任务形象特征相吻合。

6、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7、从语气称谓

如:语气委婉谦卑。

8、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如《陈情表》融情于事,寓理于情。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一、知识梳理: 文体与语言的关系:

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快、典雅等风格;

议论文(杂文、随笔),主要有幽默诙谐、辛辣、冷峻等风格。

小说,语言是散句形式,其语言可以口语化,个性化,诗意化。

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有的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和谐,意境深广。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比如古代的:李白-雄奇飘逸,杜甫-沉郁顿错,白居易-清浅通俗,李贺-幽峭冷艳,李商隐-秾丽朦胧。

现代作家的:鲁迅—冷峻,孙犁—朴实,赵树理—通俗,朱自清—高雅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朴素自然—陶渊明、谢脁、谢灵运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商隐—委婉含蓄

李清照—婉约缠绵

陆游——慷慨悲凉

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牧——俊爽明快

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

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

清新

平淡

绚丽

明快

含蓄

自然

常用语言风格术语: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含蓄委婉,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文白夹杂,多用口语,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如话、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

例文: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清新自然,口语化。《长干曲》

唐人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叙: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析: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评: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二、阅读李白的《横江词(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回答问题: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叙: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析: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

评: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

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六)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现代文举例:

我的母亲 胡适

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语言特点:自然、质朴

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语言特点:饱含感情

雷电颂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语言特点: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运用象征,含蓄深沉,凝练;感情充沛,富有气势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特点:熔书面语和口语为一体,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完美结合,在平实自然中流露出典雅雍容。

《雪》:含蓄,深刻,凝练

《春》:清新、朴实,隽永(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

《济南的冬天》:遣词造句精妙,用词讲究,语言生动、传神,恰当。

《夏感》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描写细致生动,文白相见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豪放,气势磅礴

第五篇:诗歌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风格

4.绚丽:

诗。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

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5.俊爽:

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6.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 2.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不过,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

7.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

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苏轼有时是尽力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上阕才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自解;下阕才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苏轼有时又极力地充实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扰,达到超脱。有时还以淡泊明志、向往归隐、洁身自好,甚至是痛饮纵欢、谈禅论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对痛苦人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心理超脱。3.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8.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部分诗、词人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9.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10.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

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11.沉郁: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李白豪放,其体轻,其气清,故袅袅上升,飞入云霄,若野鹤闲云,随处飘逸;杜甫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情激荡,回旋纡曲。何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诗词总体语言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

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诗歌流派语言风格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12.含蓄(委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13.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14.隽永:强调的是诗歌应有“味”,且“味”须深长。钟嵘的,《诗品》有“滋味”一说,当然这“味”并非给人以生理感受的“五味”,而应指给欣赏者带来审美感受的“味外之旨”。这种感受你能感觉到,但又难以说出来,也就是人们一般说的言近旨远,意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李煜的《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确实意味深长,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5.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2

下载相声的语言风格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相声的语言风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语言风格(精选合集)

    诗歌风格主要类别: (一)豪迈雄奇 • 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 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大漠昂首奔驰的骏马 别董大高适......

    教师语言风格类型

    现代课堂教学风格类型 (一)理智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称科学型或思维型。其特点是:知识内容的交流性强,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教师长于理论分析,善于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锐的......

    诗歌语言风格(全文5篇)

    诗歌语言风格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那么都......

    邓小平的语言风格

    邓小平的语言风格 序号:476索引号:J0870--2009-00067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09-3-17有位哲人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决定语言的是思维。要想有......

    语言风格(学生用)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一、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

    诗歌的语言风格[大全]

    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1、复习常见语言风格术语,掌握辨别语言风格的基本方法。 2、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题型的提问方式,归纳相应答题模式。......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语言风格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语言风格 内容摘要:赵树理小说描写手法平实朴素,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他在作品中把行动描写作为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之一,让各类人物自己出来充分表演,行动的描写......

    高三一轮复习.doc语言风格

    高三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教案 ——语言 主备:史会丽审核: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能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