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论文

时间:2019-05-14 20:5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土中国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土中国论文》。

第一篇:乡土中国论文

读《乡土中国》品中国乡土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班级:10级管理科学

学号:1040102011

姓名:郭耀申

论文摘要:简洁的介绍一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大意主旨,然后按照本书中的结构顺序逐一展开进而详细的阐述文章和渗透着我个人对本书的的理解,从而悟出一些浅显的道理供大家品评,希望对人生社会有所帮助!

关键字:乡土、文化、社会、道德

要了解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和揭示的现象或道理,就要去了解书的作者及其思想观点。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 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

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

一、乡土本色

二、文字下乡

三、再论文字下乡

四、差序格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六、家族

七、男女有别

八、礼治秩序

九、无讼

十、无为政治

十一、长老统治

十二、血缘和地缘

十三、名实的分离

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

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既然说到了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与其说这分为两章,还不如说这是一个部分。这两章联系甚为密切,没有前面一章的差序格局就谈不上后面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接下来就是家族这一部分。首先,对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在此,费先生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不仅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

第七部分是“男女有别”。开篇总结了上篇家族的一些重要结论,又证明了感情在男女关系的重要性。男女有别在中国社会自古有之,在此,我就不赘了。

在第八部分的礼治秩序中,开篇以西洋和我国的礼治秩序论战开

始的,由此说到了“法治”和“人治”。本篇主要讨论“法治”和“人治”。费先生“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所用力量而非它们的名称“法治”也依赖与人,也要靠人来执行,由此也就推翻了西洋“法治”的绝对公平性

从血缘上来说,乡村的社会团结和城市相比优势并不太大,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血缘浓度都没有被稀释过,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摆在第一位、首先想起和相信的依然是血缘。正如马克思·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所说“中国很难按照西方的形式来实现这种自由,因为从来就摆脱不了宗族的羁绊。迁居城里的居民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同祖籍的关系,保持着同他出生的村子的一切礼仪性的和个人的关系,因为那里有他所属宗族的祖田和祖祠。”1中国人“家”的概念是不能用两三句话说清的。因为它包含和承载的太多。也正因如此,中国城市建筑的水泥再坚硬也没有阻隔血缘的凝聚,只是相对于农村大家比邻而居,城里人相互的日常联系和见面的频数少了。但这相对于农村宗族团结与城市经济团结的差距就小得多了。

从法理上说,在中国农村政府的(或说官方的)行政、政策是在人们心里有些另类的。这么说是因为在人们心里约定俗成的习俗办事规则和宗族内的通人情的族规是从心里内化的或者说是自己的,无论怎样自己的和外来的总有个亲疏远近和差异。而后者总有强行介入的外来者形象。当然农村人嘴上很少如此说出,但心里对此的界定还是 较明晰的,这从他们对待民事和官事的态度和行事方式可以明显的看

出。而在城市似乎礼俗的东西并不被人信服,大家办事还是最好用契约条例、用规章落笔成文较为安心。而这种安心与村里人的相比也只是在违反承诺时有据可查而已,至于心里上使对方不安或使对方承受周围人的“另眼相看”而带来的压力则小的多,因为这里是陌生人的社会,人们更多的是过着事不关己的生活。而在熟人社会里则是要对失信承担更大的边际成本的,如果某人失信了,他生活的圈子中的人或者说他生活村庄的人会都知道。在大家谴责过后,下次要准备与他打交道的人都会心存芥蒂。而城市即使失信的某个人被准备与他打交道的人知道,那个准备与他打交道的人也会因为认为有契约做保证来和他交往。

到此,我已经把费孝通先生写的这本《乡土中国》大概的看了一遍,并从每个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费孝通先生的原话,加上我的个人观点和想法。通观全书,我认为费孝通先生是一个搞文学很谦逊的人,这从他在“后记“里说自己写作 这本《乡土中国》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可以看出。还有,我认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师益友,他写作的文章多用熟语,时常把自己和农村联系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了。也作为农村孩子的我,读起他的书来感觉相当亲切,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人,他没有丝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认为这一点是相当可贵的,也是让我感到相当佩服的。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郭耀申

第二篇:浅谈乡土中国

浅谈《乡土中国》李天

浅谈《乡土中国》

最近读了《乡土中国》,虽然不能说把这本书读的很透彻,里面的一些专业名词例如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仍然不能区分的很清楚,但是作为一名工科生,有幸拜读费孝通这样一位大师的作品,还是受益匪浅的。在这里简单地谈一下我的一些感悟。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这么巨大?上学期曾选修了一门课叫做中国法律文化概论,让我感受到,同样是法律,在西方是多么的神圣和威严,在中国似乎行不太通了。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这都是源于中国的乡土社会气息啊。

作者在第一章提到一个“土”字,这让我对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个认识是从社会学这个角度的。人们常常认为西方人比较独立,他们和家人、邻里之间的关系似乎没有中国人这么密切,而中国人永远是活在一个圈子里的。实则不然,由于中国人利用土地生产的自给自足,很多时候是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的。在武侠小说里,作者常常憧憬一个远离尘世的隐居式的生活,这正是中国人乡土气息的体现。中国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了中国人不喜欢迁徙,而喜欢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农作物播种收获,年年便是如此,大家对这样的环境无比熟悉,为什么要去改变呢?中国的这种小农经济,往往不需要合作,自家自户就能保证温饱,就算是自己一户人家独自生活也是是可以的。至于有很多小村落的存在,这是满足了大家的另一种需求,而与团结协作无关了,并且这些小村落之间也往往是毫无联系的。而西方人不同,西方的很多民族最初都是过着游牧式的生活,他们不依靠土地的种植,自然也没有这用乡土社会的存在。相比之下,西方人对于集体的依赖要更加强烈了。

如果说第一章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渊源,那么第二三章作者谈论的事情就类似一些哲学了。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一大特征,可是语言真的就是社会进步的存在吗?作者从乡下人多文盲开始讨论,逐渐引发了对象征体系的讨论,我对此也是感触颇深。我个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轮回的,从最初的原始共产社会起,人们团结协作,没有阶级分层,逐渐从生产资料过剩后开始发生了不公平分配,也就产生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似乎又回归最原始的时候了。而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也是如

此。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和记录的手段,语言和文字的的确确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产物,可是试想千百年之后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越来越少说话,越来越少写字,可是信息却传递地更快捷了,似乎又回到了没有语言和文字,人们却能很好地沟通交流的时代。作者在书中写到乡下人即使不识字,却依然能交流的很好,这是缘于人和人之间距离很小,彼此十分熟悉。我想在未来,这种距离一定会被科技的力量所消除,也许人们会重新回归一种乡土社会。

家族和礼治秩序这两章是我非常喜欢的两章。中国有很多庞大的家族,有一些古老的家族至今保存着他们的族谱,可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族谱和西方又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与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关了。作者说中国的家庭实际上是一个事业组织,这是我以前从未意识到的,但看了作者的说法觉得确实是这样。在以前中国的乡下,男人和女人分工是十分明确的,男人负责出去劳作,而女人可能在家里带孩子什么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家庭却没有太多的感情交流,在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思想中,男人黏老婆是没有出息的,所以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是去集市、茶馆里的消遣,而这种娱乐方式才是他们更主要的精神寄托。就像在《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大多是男人和男人的江湖义气、兄弟情怀,相对于西方更多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这的确是乡土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古代是一种人治社会,相对于西方的法制社会是非常落后的,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却非如此。作者认为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而这种礼治甚至比西方的法制更加严格和残酷。中国的农村里至今仍有许许多多的规矩礼节,而这些规矩礼节作为一种文化无论在中国的哪一个角落都是不允许被淡忘的,甚至海外的华侨华人都仍然保持着这些老祖宗的信仰。这就是中国礼治秩序的烙印。虽然没有纸制的文书作为宪法,没有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但是中国的礼法却为中国几千年的秩序维护做出了极大地贡献。那么为什么礼法能有这么大的约束力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传统。中国人因为对传统的敬畏而自愿受到这种礼法的约束。而这种传统的形成自然又与之前提到的中国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是离不开的,这些都是乡土中国形成的文化。中国至今依然是用道德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这种道德就是古代礼法抛弃掉一些糟粕剩下的好的部分。

《三国演义》中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由盛及衰都是一个个轮回,而作者从社会学角度对此有一个独特的解释。作

者在第十章中认为,中国政治是一种无为的政治。纵观历史可以看到,中国乡土社会中的民众侵略性是很低的,反侵略性同样也不高。相比之下,游牧民族由于长时间迁徙,具有很强的侵略性。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主张一种无为政治,历数中国古代的几次盛世和几位明君,他们并不是向外极力扩张疆土建立帝国,而是使得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统治就会为后世所称颂。作者认为,在中国古代之所以会出现所谓暴君和农民起义,是有着一定社会原因的。从朝代建立开始,统治者推行一种无为政治,国家的资产开始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统治者由于国家安定祥和,才会产生一种发展的思想,这是一位有野心的统治者自然的想法。随之而来的就是修城筑河,开辟疆土,进而导致课税增多,民怨加深,才会产生农民起义、朝代更替。那么这些统治者的野心亦或是远见就不对吗?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他们忽略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在乡土社会中,人民生产生活仅能保证自给自足,就算有生产资料过剩也只是一种小范围的,产生一些集市和商贸。中国小农经济注定不可能像西方国家工业革命那样大批量生产,使得社会资料的积累有一个质的飞跃。可以说,中国的这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忽视了乡土中国的特性,进而导致无为政治的失败和朝代的覆灭。

最后说一说乡土社会中的文化积淀。作者在最后一章中谈到了民俗民情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中国能够有五千年的文化,而各地方地区文化又都各具特色、别具一格,这也和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分不开的。不管是因为中国人长时间定居一处也好,是因为中国的家族制度也好,在乡土社会中所积累下来的文化都是经过不断优胜劣汰而沉淀下来的。就拿吃来说,不同地方种植什么作物,吃什么事物有利于生存,这都是经过一代代人生活之后选择留下来的传统和习惯。中国能有有今天灿烂的文化,实在是得益于乡土中国的特性。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游牧民族那样的迁徙,没有经常的战争与侵略,有的只是无为政治下的安居乐业,有的只是礼法秩序下的代代相传,使得各种民间文化得以形成和很好的维护。

《乡土中国》这本书真的使我感触颇深。在这本书中,我们民族的文化、思想从社会学的角度得到了解释,也让我对传统礼节和习俗更加敬畏和喜爱。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许不能像美国那样有着称霸世界的野心,但是我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积累着自己的文化。中国人永远都有这种乡土的气息,不管走到哪里,最终的梦想都是落叶归根的。有人说不管是谁,往上数三代都是农

民。其实农民虽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却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啊。在乡土社会中,没有那么多名利、没有那么多阶级斗争,有的只是最最淳朴的生活。就像这本书一样,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给我们的心灵一次洗礼。这本书我也只是粗略的读了一遍,很多地方没来得及深究,但是我觉得,我不止从中收获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更让我对乡土生活充满了向往,让我对我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更多了一份喜爱和保护传承它们的热情和责任感。

第三篇:社会学论文,乡土中国的感想

《乡土中国》的一点感想

摘要: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社会》中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剖析了中国三十年代封建农村社会。本论文通过对《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目的,选取部分内容结合自身经历及社会现状的解读的过程中表达个人粗浅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乡土社会,文字教育,差序格局,人情账,权力统治1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

1.1写作背景:《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年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习”的关系;这种“熟习”再联结血缘与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习”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有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1.2主要目的:《乡土中国》写作目的就像《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2主要内容感悟、分析

2.1第一篇《乡土本色》为概述。文章描述了中国30年代乡土社会的基本轮廓。第二篇《文字下乡》、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论述文字或教育对于乡土社会意义与局限。在《乡土中国》中的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中,“从基层上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点出了全书的主旨。这说明中国的社会虽然存在许多的阶层,但本源都是乡土社会,是从乡土社会发展、分离出来的,其中仍然保留着许多的共同性。记得我们老师曾经说过,你现在是住在城市,但你往上倒三代,大家基本都是农民。所以根本上还是离不开乡土社会的影响的,即使是在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分析 “乡土性”的问题时,作者首先以“土气”一词切入,并说明了他在这里所说的“土”字并不是通常人们口中所说的那个带有几分藐视意味的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其基本意义指的是泥土,而这个“土”字对于中国的乡村人来说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即代表了一种“直接靠种地来谋生”的生产方式。“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对于小时候在乡村生活的我来说,从对现代农村的社会的映象与文中的农村对比之下,让我再次记起了农村的生活,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之处,毕竟时代不同,农村的社会也发生一些变迁。从土字来说,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靠的也是土地,土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土”是农人的根本,是高贵的象征,是质朴的表现。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是我们的文化发展的根源。在乡村生活的那段日子,身边到处可见田地,依照不同的节气,大家在田里耕作劳动,播种,浇水,收割,井然有序。由于我们那里处于海水倒灌的土地,土质适合,加上气候适宜,形成了种植蜜桔的最好条件,所以,橘树林到处可见,秋收季节,到处金黄,农人忙碌于田地之间,如果需要帮助,大家在忙完自己的后会前去帮助。回来时沾上一点泥巴或一大坨泥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如书中一句话所说“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2.2在文字、教育方面,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文字是间接的说话,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费老在这方面已经分析的比较透彻了。在我看来在交流方面,没有优劣之分,人们总会选择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不识字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因为要科学地种田、看说明书操纵机器等等,如果不识字,那最后的收成肯定比不上人家。如今,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早已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文化知识,和城市差别越来越小,无非是资源的好坏、多少罢了,而且也能接触到更多文字的东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仍然保留了“直接的说话”甚至是“眉目传情”来进行社会互动。虽然住在城市,但每逢过年过节回到乡村,是很容易感受到这种氛围的,感觉又是进入另一种社会氛围,不过对我而言这种感觉是亲切的。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好的发展趋势,增加了文字的表达这种新途径,人们之间的信息互动交流也就更加丰富多样化了。乡土社会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仍在继续……下面在分析“差序格局”中依然会涉及此方面。

2.3《乡村中国》的语言通俗,自然的通俗语言中,一边描述中国的土,一边融合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在抛出“差序格局”这个理论后,费老用不同的小论题,如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家族等论述这个中心。

关于差序格局,有这样的描述,“差序格局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逐步外推的同心圆。其他人因与我的亲疏远近之不同而处在不同的圈子里。所有人聚在一起,大家的圈子无法重合,结果是一盘散沙。这与西方强调小团体精神的文化不同,西方的团体有明确的边界,人与团体间也有清晰的权利与义务之划分。而差序格局中,群己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以上在今天看来仍感到准确地分析到了传统国人与西方的区别。但随着世界社会文化的交流融合,我们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等等,单一传统差序格局理论似乎已不是完全适用于我们的现状。现如今,我们大多数都是90后,00后,是单一的直系血亲关系,在经济上、感情上相互依赖得更加紧密,小集体的趋势不断明显。并不完全是大家族复杂的多个同心圆关系,而是越来越向简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差序格局下的小集体与外界关系逐步向团体格局靠近。除了这个自身的现状,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乡土社会的生活。到2014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到2015年中国的网民渗透率将达50%,即近一半的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上网。而近年来,乡村网络普及率也在逐年递增。乡村年轻人对网络的热衷自然不用说,即便是年长者也随着潮流逐步地接触网络中的新型社交方式。社交网站和社交软件在虚拟中完成沟通、传递情感、解决问题,某种程度上更加支持团体格局的发展。

2.4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名实分离、血缘家族等讲的是权力方面的事情。以我生活的那些年所见以及从祖辈父辈听来的一些事情来说,在邻里之间村民之间出现矛盾或争执的时候,大部分依然是通过乡绅与村长解决的,当有矛盾时,请村长等出来调解,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此解决。所以,中国农村的权力基本上还是以同意权力为主的,乡绅和长老们的调节纠纷的权力和威信,就是同意权力。当然,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特别是电视网络上的法律方面节目的增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现象也在增多,但通常是一些重大的事件。费老在每部分里都解说了每种权力,有的不胜了解,就不在此作过多解释。

2.5人情债这在中国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东西。模糊你帮我多少忙、给我多少钱,让人情相互纠缠、无法等价互换,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法翻脸的一种关系状态。过程中当然需要大量误会容忍、利益交换。这种在乡土社会中一直渗透着纠缠着。无可否认这能让双方之间的感情关系得到一定的发展,增进双方的情谊。但是同时人情债又可能带给人们烦恼,在人情债的漩涡中难以脱身。相比西方社会,他们的体制制度,生活方式,生活思维与我们不同,可能觉得人情债这东西不太会存在,那可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相信人情债不只是乡土社会的产物吧。3总结。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打破几千年乡土中国的封闭,越来越多的东西冲击着我们传统的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已在渐变之中,如何在顺应制度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我们的乡土社会特色,应该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48年 [2] 新浪博客Wallace_Tong 2014-10-13 [3] 新浪博客永远的正田 2009-04-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dd6e110100coms.html [4] 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趋势http://finance.jrj.com.cn/biz/2014/12/23100418586062-c.shtml

第四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王杰

最近我读了一本社会学读物——《乡土中国》,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我本人是学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学的,要了解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就得去看相关书籍;二: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成就巨大的社会学家,其作品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要了解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和描写的现象及揭示的道理,就要去了解书的作者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先生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是《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院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

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乡土中国》一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

一、乡土本色

二、文字下乡

三、再论文字下乡

四、差序格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六、家族

七、男女有别

八、礼治秩序

九、无讼

十、无为政治

十一、长老统治

十二、血缘和地缘

十三、名实的分离

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下面我九详细介绍一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依靠土地,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在本章中费先生用中国与美国的乡下做比较。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在我国,正如最近热播的由著名演员陈宝国,冯远征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老农民》一样,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在本剧中既可以看到人

们没有土地时的无奈,忍饥受冻,为得土地奋不顾身,也能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农民得到土地能自由种植,并且翻身做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之后的欣喜若狂。此外,通过这部电视剧我们还能发现由于地少人多中国农村农民跟美国农民截然相反,住的一家挨一家。

费先生把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归纳为下列几点:

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宜距离得过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慢慢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中国还有一个特色――落叶归根。正如赵本山所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所反映的一样,在电影中赵本山老师所扮演的一位农民工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历尽千辛万苦将一位死在工地的工友送回家。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强烈的落叶归根的思想。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也开始有所变化,在此,费先生用了一定的篇幅来阐述了这一变化。

接下来,费先生用两章来阐释文字乡下。我们知道,乡下的知识是很缺乏的。现在这种局面终于有所改变了。在费先生笔下的那个年代,乡下人受教育的程度更低,不要说写文章,可能大多数人大字都不识几个,前面说到大多数乡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上,文字就更加缺乏了。费先生用一个反例衬托了乡下人的“无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既然乡下人不懂文字,那么他们又怎么交流呢?这个不用我们操心,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交流方式。语言和文字是不同的概念,语言足以让他们交流经验。但是他们不懂文字,这毕竟是落后的表现,必须做好文字下乡工作。这一方面,费先生也提了相应的建议。

说到差序格局,费先生是用两章来系统论述的。在书中,他特别谈到了私。这一字蕴含了多重意义,也造成了多种不同的结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综合。社会范围是一个个私人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

在私人联系中才发生意义。差序格局在中国社会表现的尤为明显,尤其在中国现代社会,私人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部门办事没有私人关系办事就慢甚至办不成事。当前在中国也有很多著作或影视作品也深刻反映这种现状。比如大型反贪剧《大江东去》就反映了这一现状。在本章中,费先生也说到了西方社会家庭,同时他引用了大量了名人名言来说明差序格局。

既然谈到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规范。与其说这分为两章,还不如说这是一个部分。这两章联系甚为密切,没有前面一章的差序格局就谈不上后面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接下来就是家族这一部分了。首先,费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在此,费先生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还包括其他

很多功能,比如协调本家族和其他家族的利益的功能等,这一点在最近刚热播过的电视连续剧《马向阳下乡记》反映的比较明显。在本剧中,刘氏家族的当家人刘世荣在刘氏一族中说一不二,其他族人都唯他马首是瞻。就连市里派的 道,中国是乡土社会,因此,属于礼教秩序,依靠的是礼。自古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同时,还提到了“传统”的概念,也就是指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乡土社会是无讼的社会。首先说到了社会秩序的变化,从礼治到法治的变化,这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法治也给乡土社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说到了无讼,那就不得不说到无为政治。以“权利之争”开篇,以史为证,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在封建社会里,名曰“专制”,实为无为。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崇尚礼教、礼治,这就给人民生活控制以松弛,只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上面说到了无为政治,在“长老统治”中又再次提到。要想很好把握“无为政治”必须还得往下看,这三篇实则都是权利结构的问题,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把三篇内容联系起来。“长老统治”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前文提到的《马向阳下乡记》中演到的刘氏家族的刘世荣就是他们的长老。另外,在本句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奶,整个村里老祖奶是年龄最大,辈分最

高的人,她的话没有一个人敢不听,实际也体现了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同样仍然存在长老统治。

在本篇中,费先生引用了《生育制度》中的一些概念,用以证明乡土的权利结构。

十一部分论述的是我们熟悉的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一部分很好理解,在郑杭生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也说到过血缘与地缘的概念,还可以联系家族一章的内容。

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但依然存在,出门在外,我们总是寻找老乡,家乡人给我们一种亲切感。当然,这仅限与感情的联络在商业中,血缘就显得非常淡化了。在中国有句俗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乡土社会也开始慢慢转变。

最后两章的内容,不是太好理解。在此,也就不敢妄加猜测,但据我理解,这两章的大概意思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学术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这是毋

庸置疑的。此处交代这段政治背景,也并不想纠缠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之中,而且这里的学术与政治的对立也不同于民族中的“行政概念”和“学术概念”的区分。我们在《乡土中国》中很少看到政治色彩。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费孝通先生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这也并不否认作者在写作《乡土中国》时,抱有改造中国的梦想。

本书的题目《乡土中国》涵盖了全书的主要大意,浓缩了书中内容的精髓,是该书的简介。《乡土中国》,题目有两层意思:一则乡土,另一中国。“乡土”指的是社会最基层的广大农村人或乡下人,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与思维的不同;“中国”说明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同时与西洋社会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2014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王杰 2015、1、24

第五篇:《乡土中国》赏析(定稿)

康二发生

1011021018

10市场营销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就是蓬蒿人。

身在农村的我从来不以自己的起点区和别人相比,英雄不问出处。况且我爱农村,我爱这里的宁静,爱这里的风景,爱这里的空气,爱这里的一切。不管是早晨虫儿的鸣叫,还是夜晚青蛙的夜歌,我都喜欢。不管是淳朴的民风,还是这里特别风俗,我都爱不释手。

《乡土中国》虽说是中国,其实所有的农村都差不多。闻绿叶而知青山,只要知道了我家乡,就能感受全中国。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

不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熟人社会即乡土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个社会所体现的特性,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特点。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特性。所以要谈社会的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人。

世界上民族众多,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他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包括风俗,宗教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性格特点。一个民族的性格是他们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位于南欧,两侧分别是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形高低起伏,加上地中海气候,是不适宜发展农业的。当雅利安人迁移到希腊时。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适宜农业发展的地方,后来就建立起“半权力社会”。多数则选择了航海贸易的行当,形成了“城邦社会”。航海就意味着不断的变化移动,不可能长期和固定的人交往,同时也得不断的和陌生人打交道。航海和贸易也不可能完全依附某一样东西,所以他们之间表现出更多的竞争。不断的移动和竞争最终带来了一种崇尚自由的品性。在《圣经》中,时常可以看到先知们带着自己的部落迁移,同时也由于自由和反抗压迫等不断地进行战争。

希腊是“城邦社会”他们的城邦是由不断从外面迁移来的人组成的,而不是土生土长的,对城邦事务进行管理时,就必须协商,最后妥协,这就形成了名著的传统。不仅城邦内部如此,各城邦之间由于力量相当,不能形成专断,所以也表现出一种协商和妥协。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由于地处岛国,土地稀少,且多火山地震,生态环境恶劣,所以日本人对土地有着特别的渴望,同时也有很深的危机感,这也就造就了二战时日本的“大陆计划”,企图征服中国,征服世界。在一部日本影片中,日本即将沉入海底,而多数国家对此置之不理,对日本移民也不断排斥。这些都体现了日本民族沉重的危机感。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日本人给人以心胸狭隘之感,喜欢剖腹自杀的也只有日本比较常见。日本也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民族之一。

所以一个国家所处区域的环境和天气等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有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同时是季风气候,适宜发展农业,这使中国成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东部有漫长的大海,南部大多是高大的山地和丘陵,北有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西部则更有世界第一的青藏高原,在加上后来修的万里长城,中国几乎处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之中,而中国人也体现出更多的保守性。当然这只是大环境,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对土地的依赖,也就是处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对土地,气候,水利有着特别的要求,一旦选择一块地后,人们便不愿意迁徙。由于人口的增加等带来的粮食的增加,也很少有人另外去开垦土地,而是通过精耕细作来增加产量。而精耕细作的技术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所以安土重迁,重传统,不愿对外开放。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是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不同。在氏族社会向国家转化的时候,不同的文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社会制度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分配方式,在氏族社会靠的是“武力”,在向国家转化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农业文明选择了”权力“为主导的分配,形成了高度集权和专制的封建社会,而以希腊为代表的工商业文明则选择了“财力“为主导的分配方式的社会。除了性格和制度上的不同,在文化方面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以哲学为例,西方的哲学是思辨最强的,中国的思辨和保守二者兼有,而印度的哲学则是思辨性性最弱。

乡土社会即熟人社会,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是一个人为中心的框架型社会关系。在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发散出去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没有给人安排具体的权利义务,在这个基础上由个人自主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而是安排了一个框架,每个人把不同的人往这个框架上放。每个人都有父子,母子关系,但是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社会对具体的社会关系进行管理,是通过对一类社会关系制定了规则来实现的。儿子必须顺从父亲,但是不会说某个人必须顺从自己的父亲。典型代表就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种等级秩序的体现,但从本质上说就是这个社会的规则,规范着所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衍生出了远近亲疏。春秋战国时的”礼“要求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这就要求在社会中分出远近亲疏,即区别对待。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说林黛玉和他是姑表,而薛宝钗是姨表,所以林黛玉不薛宝钗亲,可见远近亲疏的深入人心。

其次是无诉。在古代,进衙门先打三十大板,刑讯逼供更是常事,善恶全凭那个高高在上的县老爷的眼睛。乡土社会的人怕打官司,出了官司不好打外,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官司可打。由于生活在熟人社会中,谁是谁非大家自有明鉴,有过错的人必然要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所以打官司几乎没有必要,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会进衙门打官司,法律也因此而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再次是男女有别。男女有别是保持男女之间的距离。大家子的男女分分房别院的居住,平时也很少往来,像贾宝玉那样的则叫封建社会的叛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男女授受不亲,否则就是越礼。在农村中则表现为不可偈越的男女分工,女的就呆在家里干活,交往的永远都是婆婆大娘之类的人物,男的有空时也很少呆在家里。在中国社会中同性关系亲密,异性生疏,在西方社会是恰好相反的。

最后是“长老制“。长老制的普遍体现就是”孝“,家里的老人永远都是最高权威,任何人不得侵犯。在一个家族,以前那些浸猪笼的事例来看,族长的权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私刑也是受到官方认可的。在一个乡里,则表现为那些特别有权威的人,比如说阿Q正传中的赵老太爷等人物,他们没有任何职位,却人人都听从他。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固然不能再叫乡土中国,但中国的乡土性却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依旧还是熟人社会。

舆论的力量。以前曾听说过一个案例。一个外出务工的女青年回家后钱借给了同村的人,因为是熟人没有打借条。后来那人赖账不还,并且还不承认借过钱,女青年没办法只好挂上一块牌子在街上哭闹,希望大家为她主持公道。这就是乡土社会的一种特性,寻求道德和舆论的帮助。却很少想到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直到现在很多人仍有很多人借钱不打借条,认为熟人这样做显得生疏,足以可见维权意识的淡薄。

重远近亲疏。人在社会中必然有远近亲疏,但如果不分场合的运用就是一种错误。在社会中走后门,找亲戚的风气很严重。许多人刚上大学工作都已经安排好了。提拔自己的亲戚,通过别人拉近关系,以获得某个职位,这样的例子数见不鲜,贪污腐败也因此而多了不少。“有关系“是对大多数人的一种不合理中的排斥和挤压,是一种不公平竞争,和现代社会的公正平等是格格不入的。中国人给外国人的映现要么就是冷漠要么就是热情过头了。对于一个不认识的人中国认识冷漠的,或许是因为保守的天性,或许是心怀戒备,总是保持着远离和事不关己的态度。但对于熟人,中国人很热情慷慨。爱饭桌上可以为你夹无数次菜,饭后争着埋单,可以无偿的做很多事

自私自利。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柏杨老先生提到的“臭鞋大阵“,就是自私自利的最好体现。在每家的门前,除了一堆鞋外,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杂物,整个公共过道几乎被完全占用,家里面却干净的一尘不染。当然这种状况随着公共意识的提高和物业公司的进驻有所好转,但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依然随处可见。可见公共意识的淡薄。

现在在农村进城务工是一种潮流。农民工可谓是地道的乡土人。农村人不常使用自己的名字,刚进城时他们每次使用自己的名字时总是别别扭扭的。在农村名字只有上学等才会使用,而且都是别人在使用,平时使用的都是外号或者小名等,在刚进入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时,他们是很不习惯的。农民工打几年工挣够钱后,通常都是回家去修房子,然后娶妻生子,做点小买卖,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除了现在在城市立足很难外,他们的那种安土重迁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现在的农村了解法律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法律的观念依旧没有转变过来。法律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自己把要不会来的钱要回来,得到应有赔偿的工具。这相对于权利义务观念还有还有很远的距离,不仅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力,还要知道自己有那些权利和义务和有积极维权和履行义务的态度。美国的一位90岁的老太太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走了几千里路,最后终于到达了美国国会,被称为“90老太的长征“。她的行为不一定可取,但是她身上所有的这种意识确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美国联邦大法官称赞她说,”美国民主和法治的进步,就是靠像她这样的千万万人推动的。“所以对于真正的法治,不是单靠普法就能实现的,还有最重要的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改革的大潮下,各种观念纷纷入主中国,中国再也没有几十年前那样全国统一的观念。熟人社会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逐步解体,陌生人社会逐步完善。

熟人社会在中国了这么久,它也并非一无是处。熟人社会重道德。我们都知道,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的两大制约机制,法律只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道德则更注重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在熟人社会,道德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做事讲究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乡邻之间的舆论则是一种很好的监督。在陌生人社会里,道德的作用明显降低,穷凶极恶的犯罪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乡土社会很有利于良好人性的培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对法律的盲点有很好的描补作用。

现在在城市里大多数人是各过各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很少,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生活越来越少,这也造成了人情的冷漠。随之而来的焦虑症,忧郁症等也越来越多。

所以在面对熟人社会时,必须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将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后来的总比先前的人有知识有见解,不过这句话是很不正确的,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如费孝通先生的著作里面的见解。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远,深层含义其实是牛顿要比巨人的脑袋要高。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比不上巨人的脑袋,并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脚丫下倒着看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那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乡土中国》确实乡土中国,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原始的自然,也需要现代的前进。留下那些纯粹的精华,放弃航脏的糟粕,引入现代的光芒,想着明天,光芒万丈。

下载乡土中国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土中国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一、《乡土中国》相关介绍 (一)作者 费孝通,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吴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范文模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对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在大学的时候有过短暂的接触,当时只是随手地翻了几页,在脑海里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在研究生阶段,看过导师给的一些重要的阅读......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FROM THE SOIL: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人们生在土里长在土里。土地是中国基层社会的根本。农民的土气是因为土地的不流动......

    乡土中国读后感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一)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费孝通描绘的《乡土中国》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的一些概念。因此初读此书,令我觉得过于咬文嚼字,索然无味。但当某天再次翻开此书是瞬......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上次看完《万历十五年》后,我就一口气把《乡土中国》也看完了。说实话,对我这样一个不爱看书的理科生来说真的是一个挑战。不过相比《万历十五年》,我觉......

    乡土中国 读后感

    读《乡土中国》有感 利用假期三天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看第一遍时险些看不下去,其中很多深奥的篇章都似懂非懂,短短100页的书硬是比平常看400页的书多了几倍的时间,才......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完几天了,据说这本大家小书独特魅力很重要的一点也就在于深入浅出。我大抵也是承认它是很好读的,只是无奈地发现看完《乡土中国》来写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