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0《香菱学诗》 导学案

时间:2019-05-14 20:0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0《香菱学诗》 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0《香菱学诗》 导学案》。

第一篇: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0《香菱学诗》 导学案

20《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过程方法: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这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

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教学课时:1 预习要求:自己解决生字难词,通读课文一遍,勾画有关主人公的描写语句。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1)《红楼梦》主题曲导入。2)简介《红楼梦》有关材料。

2.预习检测

3.整体阅读。

——起承转合、不以词害意、地灵人杰、穿凿、诲人不倦、揣摩 文中涉及到的诗人诗作——“竹林七贤”、王维、杜甫、李白、陆游等有关的文学常识,以上内容都可以借助课本注释或工具书完成。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个?注意在文中画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解说: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追寻作者思维轨迹、对文本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设计以上程序,遵循了阅读认知的一般规律: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更深入地鉴赏文章作好必要的准备。这样做,既可以积累词汇,巩固基础,又可以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特色,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精读引导。

(1)学生讨论: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2)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3)结合作品内容,讨论: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明确: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

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4)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方法。

明确: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梦》中四百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无论是主子,还是奴仆,都给予了分寸恰当的描写,浓淡相宜,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的享受。《红楼梦》里人物的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来龙去脉,口角眉梢,心头话尾,舌尖牙缝,歌哭笑骂,正经,胡调……没有一处不是活灵活现的。

例如,描写香菱刻苦构思诗歌就非常传神。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入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这份苦心学诗、精血诚聚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

这种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表现心理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而《红楼梦》则把它发展到极致。它与作家通过自己的叙述,从旁静止地分析人物心理相比,更显得跳脱生姿而又富于内涵,同时也更符合生活实际。

(解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小说的思想倾向是通过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体现的。与诗歌、散文相比较,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写人,而且要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要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就必须首先认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则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捕捉有效信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老舍先生曾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晦涩难懂,枯燥无味,乃至词不达意的语言,是无论如何不能描写出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姿的人物形象来的。《红楼梦》在语言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正如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先生所说:“在古典小说之林中,《红楼梦》的语言最好。从每个人物的说话声中,可以分辨出是哪个人物出场了。《红楼梦》是语言艺术的典范。”)

4、自读点拨 1.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

2.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解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意义。因此,善于鉴赏的读者就不会只限于再现作品的形象,也不会仅满足于从作品的形象世界得到一定的感受,他还会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塑造这样的人物?如何认识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倾向?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

5、自读思考

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作用?学生畅谈。

提示:林黛玉收香菱作学生,提出做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学写诗也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诗歌的语 言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大。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王维的五言律诗是最好的,除了杜甫,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七言律诗,杜甫的诗要是打一百分的话,恐怕要再找出一个八十分的都不可能,后来一个李商隐也还可以;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的了。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唐朝的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以前一直是这样评价的。后来白居易取代了王维的位置,因为他的诗里面有一些反映劳动阶级的生活、思想等等,还有他的长篇,如《长恨歌》《琵琶行》都不错,但是以前一直是以李白、杜甫、王维三个人为首的。林黛玉这个看法也是很对的。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到一流还可以成为二流,要是一开始就学二流的,那只能学成三四流了。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香菱学诗,第一首,通篇就是说了“月亮很亮”这么一个意思。所以黛玉就说,初学者看的诗少,措辞不雅,要放开胆子去做,要有想像力才行。这也是很对的。恩格斯在评论德国诗人普拉顿的时候曾强调说:“写诗必须有大胆的想像。”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形象思维的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丰富的艺术想像,大胆的想像可以使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美质,令人耳目一新。《红楼梦》中的这些文艺创作理论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解说:《红楼梦》这部作品可以说博大精深,值得鉴赏的内容很多。设计这一开放性问题,就是要全面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获得更多的文学感悟。)(1)学生自读全文,识记生字生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6、作业:练笔:香菱学识的启示

教学后记:

第二篇:20《香菱学诗》导学案

20.《香菱学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3、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学习重点】

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

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改变激发了香菱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选文便从这里开始。

2.走近作者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富要职,其第一任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

后来曹家势败家亡,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3.相关资料

(1)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两府由盛而衰的过程。书中成功的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礼教、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2)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摩诘()应玚()墟()里 胡诌()暧暧()

颦()儿

抠()土

辋()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香菱听了,()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3、辨析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2)、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3)、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

(4)、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

【合作探究】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动作描写塑造人物,试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3、本文描写了黛玉的教诗和香菱的学诗,请分析黛玉和香菱的性格特征。

4、林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5、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知识建构】

1、按照提示写古诗词。有关秋花的: 有关秋雨的: 有关秋风的:

2、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感悟。

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灯泡: 短尺:

【达标反馈】

1、《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

2、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推荐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同学,并根据提示结合作品内容写出推荐理由。《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导学案

活动目标

1、了解钱币的历史,增进对货币文化的了解,理性地认识金钱。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调查报告。

2、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激发对货币文化的热爱;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养成观察、思考生活,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感想和观点的表达能力。

3、运用上网查询、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信息的思考分析,养成留心身边经济生活的习惯和初步的理财意识。

活动过程

一、金钱史话

1、搜集资料:弄清我国钱币起源及发展历史,做好文字图片记录。

2、整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集中整理。

3、探索发现。思考:在我国漫长的钱币发展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从中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4、各组交流,展示成果:

展示一:文字介绍配图片,演示“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史”。

展示二:关于货币的故事、传奇。

展示三:未来的货币设想。

展示四:与金钱有关的文学作品。

二、世说金钱

1、设计思辩的话题

如:你是怎样看待“金钱是万能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孩子在家做家务,向长辈收取报酬”“金钱道德两难全”的?

2、组织辩论会。

设计辩论提纲,搜集有关资料与数据,拟写辩论文稿。

辩题是: “金钱是万能的”与“金钱不是万能的”。

三、金钱消费面面观

1、各小组从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有关“名人与金钱”、“另类金钱观”“我的金钱观”等文章阅读,并展开讨论。

2、利用双休日参与家庭的理财,感悟“勤俭持家”的道理,培养节约理财能力。

3、发放调查问卷表,以本班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学生消费的真实情况。

中学生消费调查表可设计如下题目:

①、你一个月大概花费多少零用钱?

②、你觉得够不够用?

③、如果不够用你是否向别人借?

④、你的零钱大多花费在什么地方?

⑤、在节假日期间你是否消费很多钱?

⑥、你生日或同学生日(或其他事宜)有没有一起庆祝?

⑦、你会追求名牌的服饰、手机或其他用品吗?

⑧、新年期间你收到多少压岁钱?

⑨、你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

⑩、你认为自己是否懂得理财?

4、统计研究。

根据统计结果,得出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有什么特点?

5、拟写调查报告。

展示一:“我来当家”通过家庭消费清单与本人消费清单的比较,宣读自己所写的感想。

展示二:宣读“中学生消费面面观”调查报告。

四、范文点评

我爱钱

朋友,不要吃惊,不要以为我说这样的话有伤大雅,我的确很爱钱。

早在小时,那金光闪闪的小硬币在我眼里就特有魅力,因为它就等于是一支新铅笔,一个笔记本,或者一根甜甜的冰棍儿。我呢?也常因从妈妈那得到一个小小的硬币而乐得一蹦三尺高。

渐渐的长大了,我依然很爱钱——特爱。爱闻新钞票喷香的油墨味,爱听小银币清脆的音响——那简直是一种享受。更乐意的是拿它到小书亭换本作文选或者故事回。

后来啊,我的书多了,于是有关钱的故事也积累了几串。有人说,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有人说金钱万岁,“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在那诱人的大团结后面隐藏着一面面守财如命的丑恶嘴脸,一双双亮亮的手铐……都在我脑海中映了出来。于是,爱钱的人便也不是好人,爱钱,思想便不高尚,惟利是图,由此我对钱再也不那样亲热了---虽然内心依然如故。

改革的巨浪冲击着开放的中国,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也在转变着人们的思想。于是,社会上掀起一场经济热,经济潮。什么股票了,文人下海了,等等.一些似懂非懂的与钱有关的故事也诞生了。

我,于是便又想入非非了,何必总是把钱与堕落与手拷联系在一起呢?只要有一颗真正的爱心,正当的去赚钱,又有何妨呢?

一颗颗星星在滑落,一个个希望在破灭,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失学率正在不断上升.听着这希望工程的报告,我的心在痛,在流血。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之前程,之未来的大事啊!可自己,囊中羞涩,要是我有了钱……我暗暗的想。于是我说我爱钱,因为我爱祖国,爱千万个象我一样的朋友。

2000年的奥运五环旗究竟会飘扬在哪方圣土?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北京只梦能圆吗?于是我又盼望自己能有钱,去支持北京的申办工作,圆北京之梦。于是,我又说,我爱钱。我有一颗民族自尊心,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于是乎,我又幻想自己长大成为一个所谓的大款,一个腰缠万贯的财神---不怕大家笑话。幻想把大批救援物资运去援助正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国家,为社会声张正义:幻想中国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使红色社会主义更加牢固,幻想有朝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屹立与世界东方:幻想……

于是,大白天,我做了不少象小银币一样圆圆的梦。也许有人说我钻到钱眼里去了,但是我说,我不会财迷心窍。因为我有一颗纯真的心,怕啥?

于是我说,爱钱,要看你怎么个爱法。挥霍浪费,那是不懂生活:一辈子硬不去摸钱,那是自命不凡,臭清高;做个守财奴,那是神经病,何必用不爱钱去证明你人格的高尚,灵魂的纯洁呢?

于是,我说,只要心灵纯净,思想高尚,钱,爱又何妨,又何罪之有呢?

于是,我爱钱!我高声说。我依然喜欢钻到钱眼里去做小银币似的白日梦。

五、习作展示

围绕“钱”这一话题,可以写写你自己或家人、朋友、熟人曾经有过的与“钱”有关的故事,也可以谈谈你对金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600字左右.

第三篇:香菱学诗导学案

《香菱学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读,会写,并理解生字词的音形意。

2、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语句,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

3、感悟香菱学诗,谈学习语文的启示。

学习重点: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语句,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过程:

(一)、激趣定标

1、简介曹雪芹及作品《红楼梦》导入。

2、介绍香菱这一人物。

(二)、扫清文字障碍

点勾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把注解中的拼音书写到文章中,结合练习册的习题完成识记。

(三)、自学互动

1、整体感知

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合作探究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香菱学诗的刻苦专心,分析人物的过程中你知道香菱是怎样的一个人?

3、谈一谈

谈谈香菱学诗给你再学习上的启发。

(四)、小结 香菱是这么的美,她有什么过错,竟落下如此下场?原著里有这样一句话: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有人说《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香菱和其她的红楼女性究竟又有着怎样共同和不同的命运呢?欢迎同学们课后走进《红楼梦》,探究这些问题。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20《香菱学诗》教学案范文

20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过程与方法

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教学重难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三压力较大,不如我们先听一首歌来轻松一下,好不好?(播放《红楼梦》主题曲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生答:《红楼梦》)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不是贾宝玉,也不是薛宝钗,而是香菱。

二、走进作者: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3]》)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最初的《红楼梦》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只有前八十回(学者研究实为79回,今存第80回本是79回后半,后人割裂以足八十整数;另有学者认为今本79、80二回均为续作混入)。此后,《红楼梦》续作纷纷出笼,据统计,《红楼梦》续书种类高达百余种。最为红学界关注的版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种种不调和的矛盾。

三、检测预习:

1、给下列字注音:

阮()庾()

鲍()暧()

诌()颦()臊()纨()榭()坞()缯()鳏()摩诘()揣摩()蘅芜苑()()()

2、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填空。(1)《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________,又名________。全书________回,前八十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后四十回的作者是________,他们生活的时代都是________。(2)《红楼梦》一书以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3)写出文中涉及的几个重要人物的一个故事:林黛玉________________;薛宝钗________________;贾宝玉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写香菱学诗,共写几件事?请大家速读课文,以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3、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五、合作探究:

1、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上的启示有哪些。

2、林黛玉在全文中是如何指导香菱作诗的?

3、对我们有何现实的指导意义?

六、精读品析:

找出文中对香菱学诗时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品析作者在用词上的精练。

七、拓展延伸:

试用文中的写诗技巧写一首小诗。

八、反馈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平仄(zã)三昧(wâi)

墟(xū)里 相(xiàng)公

B.请柬(jiǎn)胡诌(zhōu)

画缯(zēng)解(jiâ)元

C.鳏(guān)夫 措(cū)词

诧(chà)异 害臊(sào)

D.暧暧(ài)芜苑(yuán)

摩诘(jí)古砚(yàn)2.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填空。

(1)《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又名。全书以 和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2)请分别写出文中涉及的几个重要人物的一个故事: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

(3)课文中提到的“李青莲”是指唐代诗人_________,请写出他任意连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从本文中选取一个人物对出对联。

上联:梦寐以求范进终中举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诗中所指人物是谁?(1)在《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梦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指的是

(人名)。

(2)在《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远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路遥。”指的是

(人名)。

(3)在《红楼梦》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指的是

(人名)。

(4)在《红楼梦》中,“桃花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指的是

(人名)。(1)袭人(2)探春(3)迎春(4)李纨

板书设计

香菱学诗

香菱有学习兴趣——乐学,讲究学习方法——善学,2 有可贵的学习精神——苦学

教学反思

《香菱学诗》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课从内容上看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但学生要更深入学习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把对香菱学诗的过程、学诗成功的原因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作变教学的重点,对于黛玉这个人物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所预期的目标基本实现,但对于部分难点,比如文中涉及到的三首诗的理解,没有能很好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加强理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言的机会有些少,由于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些应该学生说,应该学生查的没有让学生说,让学生查,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还做得很不够。还有在语言赏析,讲得太多,让学生读得太少,有时候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往往要比多讲一些效果更好。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选用了一首《红楼梦》的主题曲,学生对这首歌非常喜欢,很好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从教学策略上来说,这节课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让学生与学生交流,相信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第五篇:《香菱学诗》高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改变激发了香菱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选文便从这里开始。【知识链接】2——走近作者: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富要职,其第一任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

后来曹家势败家亡,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知识链接】3——相关资料:

(1)关于《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两府由盛而衰的过程。书中成功的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礼教、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2)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摩诘()应玚()墟()里胡诌()

暧暧()

颦()儿

抠()土 辋()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香菱听了,()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2)、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3)、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

(4)、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4、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

二、探索展示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先是其次 其三是

2、本文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动作描写塑造人物,试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3、本文描写了黛玉的教诗和香菱的学诗,请分析黛玉和香菱的性格特征。

4、林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5、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6、分析品评香菱三首诗的优劣 第一首:

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答:

第二首: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答:

第三首:

精华欲掩料应难,彩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答:

7、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为什么? 答:

三、练习反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态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她,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着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象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底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根据你的理解,在第(4)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2.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文中[甲][乙]处抽出来的,它应放在哪一处?为什么?

4.本文题为“从香菱学诗谈起”,在文中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谈了什么观点?

5.用“//”划分本文的结构: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6.文中列举了许多名人的事例,如果把第(5)节和第(6)节中的例子交换一下,可不可以?为什么?

罗行安

下载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0《香菱学诗》 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0《香菱学诗》 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川省成都市锦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香菱学诗导学案

    20、香菱学诗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一、相关链接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个苦命女......

    20香菱学诗 学案

    20《香菱学诗》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学习重难点: 1、理清全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20《香菱学诗》学案

    人教版20、《香菱学诗》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了解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养成好学、善学、乐学、苦......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香菱学诗》导学案

    20、香菱学诗 学习目标: 1、简述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的故事情节。 2、概括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神态、细节描写。 3、感悟香......

    九年级语文《香菱学诗》学案(精选五篇)

    九年级语文学案 学习内容:《香菱学诗》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2、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从中得到启示。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香菱学诗》导学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香菱学诗》导学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2、分析香菱这一人......

    《香菱学诗》学案3

    20、《香菱学诗》 编写人:刘建慧、魏兰 学生姓名:____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20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20.《俗世奇人》学习目标熟读课文,了解泥人张和好嘴杨巴的高超技艺,思考他们的“奇”,评价人物。认识祖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传统,为民间的“奇人”、“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