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爱的表现及实现的条件
师爱的表现及实现的条件
师爱的表现: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其特殊性即学生是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体。爱学生是教师做好工总的前提,因为品德只能依靠品德去培养,心灵只能依靠心灵去浇灌。
在教育事业中,教师的爱始终贯穿于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于他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上,体现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中。教师之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爱的最突出体现,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歧视、不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侵犯学生的基本权利,不在言语上挖苦、谩骂、讽刺、侮辱学横。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尊重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却显得饿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二)信任
爱意味着信任,信任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信任学生,就意味着要相信所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品德和学业上取得进步,相信他们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还要相信他们有了过失能够认识和改正。尤其是对后进生或犯错误的学生,跟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转变,激发他们自尊上进的勇气。
(三)严格要求
真正的爱是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在一起的。教师的爱学生主要是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着眼,所以,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向着良好的方向发扎。爱学生、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宽容
爱本省就包含着宽容,缺乏宽容,爱是不完整的。在一定意义上讲,不包含宽容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学生之所以需要宽容,原因就在于:犯错误是每个人生命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犯错误也是儿童的权利。
处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却比处罚更有影响力。当一件过错的行为被戏剧性地变为礼遇时,产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这也许就是教育宽容的魅力吧。
(五)一视同仁
在实际的教育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对优秀生过于偏爱,对于后进生则常常表现为漠不关心;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容易,爱差生后进生则困难。
师爱实现的条件:
对于每位教师来说,掌握师生之间交往的艺术,对于实现教育的目的,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教师与学生在年龄,心理。知识,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们的角色,地位不一样,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不同,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和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存在着不少教师不想与学生交往,不愿与学生交流,不敢在学生面前敞开心扉,或者即便是愿意与学生交往,也缺乏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与技巧的问题。我觉得要使师生之间的交往变得顺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心必须先知心,知心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学生做心理换位思考,即从学生的角度去看 1 问题,去理解学生的想法,感受。了解学生之后,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性,希望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意见,信任自己的行为。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感到高兴,激发向上进取的力量。反之,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学生冷嘲熱讽,粗暴训斥,则会使他们感到失望,屈辱,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阻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甚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对生活的追求。
2.善于想学生表达自己的爱
教师表示爱的方式是如此的多样,它既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教师的语调,语气,语速等言语方式可以向学生传递他的爱,教师的非言语方式也可以表达他对学生的理解,肯定,期待,信任和热爱,3.善于批评
在教育活动中,肯定,表扬,赞美,奖励等正面,积极的手段毋庸置疑地应当成为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但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的批评,处罚也是教育学生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教师恰当的批评,处罚对学生具有惩前毖后,防微杜渐的教育功效。
教师如何批评才能既教育学生,又让学生乐意接受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批评实际上就是说服的过程,目的是让对方听从,有时光是理由充足还不行,要使对方信服你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还要掌握对方的心理特点,对不同性格的人应使用不同的方法。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时,最忌由于教师的仓促或一时心急而导致不良后果。
第二篇:师爱)
师爱,是无私的爱
通过学习《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课程,我感触很深,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爱的传播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在家里孩子沉浸在父爱和母爱中,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要有区别于家庭的爱,是智慧的爱。母爱带有盲目性,师爱是智慧的、理性的爱,是对学生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爱,只有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教育本质有了真正的领悟、对学生的个性爱好有所知晓,才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给孩子于理性的、平等的爱。
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充满着极大工作热情的教师工作者,在这块热土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的热爱和努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我始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关心孩子,爱孩子,细心照料孩子;做到为人师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耐心培养和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让我记忆犹新。我用尽心尽责的工作诠释着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第三篇:师爱
师爱,需要艺术地表达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都怀着赤诚的爱,这就是师爱。有道是:“教不严,师之惰。”许多教师往往通过严格的教育来达到教育目的,造成许多学生不理解教师对他们的这份爱,只是单纯地认为是对他们行为的约束,是对他们个性发展的制约,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满、抵触、消极的情绪,易产生抗拒的心理。这样的话,无论我们教师花再大的力量,花再多的时间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实,渴望师爱是一种需要。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师爱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师爱,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呢?笔者认为在工作实践中,让学生理解师爱,我们教师就需要艺术地表达师爱,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人格上尊重学生
要让学生理解师爱,笔者认为首要的即是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一条重要法则,更是师爱的基础。互相尊重、理解,则关系融洽;失去尊重和理解,一味地苛责、批评,只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和压抑,即使是表扬也显得空洞,更谈不上让学生理解师爱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做任何一件事情也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爱生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思想、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相对待;爱生就应该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首先,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往所带的高年级学生的情况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已逐渐成熟起来,但还需要完善。他们特别注意自尊心方面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特别敏感,而且自尊心特别脆弱。许多教师在批评教育高年级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高年级学生不听话甚至逆反对立的情绪的现象。
笔者曾亲眼看见过这样的一幕:在办公室里,一个教龄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着一个学生无奈地直叹道:“唉,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他好,可是他为什么这样不懂事呀?居然在教室里漫骂,说什么不要我管这样的话。唉,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这出自肺腑的话,闻者可能会理解这位教师的良苦用心,可是再看那个学生,一副满不在乎的神色中,竟然还带着怨气。原来是今天这学生的作业没完成,老教师恨铁不成钢,在班上当众严厉地批评了他,想以此换来这个学生的觉悟,没想到是好心当成驴肝肺,这个学生不仅没有悔改之心,还口出伤人。明明是爱生却换来了恨师,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位老教师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尊重学生。高年级是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的重要阶段,正处于人生的过渡时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中国有句古话叫“尊师重道”,自古教师的地位就相当高,而这个老教师总是德高望重,恰恰就习惯了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角色,在批评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今天,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新的思想指导下,老师不再是孩子们的“王”,不再是课堂的绝对主宰,作为具有教育指导者和知识传播者双重身份、以被尊重者自居的教师需要意识到:“师道尊严”固然重要,但“生道”也需要获得相应的尊严。而这位老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在她当众批评指责学生时,无形中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笔者认为如果当时这位教师能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课后将其留下,先耐心地问他作业没做的原因,再与他讲清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即维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也让他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爱,像这个循循善诱的方式教育这个学生,我想就不会出现那样的僵局,自然也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针对学困生,尊重也显得尤为重要。学困生,从意义上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成绩差的学生,一类是思想行为差的学生。许多教师常说,宁可班上少几个考一百分的学生,也不要多一个学困生。可见学困生的教育是显得多么艰难呀。在工作中,真正能转化这些学困生的教师为数不多。许多教师原先也是对着这类学生,耐心、细致地去引导学生,可是由于这类学生的教育都带有一定的反复性,常常是好习惯没坚持多久,老毛病又犯了。同时迫于各类的比赛,均使许多教师在教育这类学生时显得心烦意乱,急功近利了些。这就表现在许多教师常希望通过各种的冷言冷语,甚至冷嘲热讽以换取仅存于他们内心的那份潜智,孰不知,我们的学生尚小,他们根本不能理解我们教师的意图,而认为是教师对他们的厌恶,对他们的烦感,对他们的厌倦,让他们内心仅存的热情早早地失去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顽者更劣,差者更差,没有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究其原因,这类学困生往往是敏感和脆弱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尊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试想这些学生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他们又怎么能理解我们教师对他们的爱呢,更别说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他们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思想行为并未真正成型,可塑性极强,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困生完全是有转化的可能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个人情感、个人隐私等。我们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要注意措辞和方式。措辞要含蓄而委婉;对他们的不良过去,不要揭伤疤,戳要害;在学生面前也要极力维护其形象,表现出老师对他们良好的尊重和信任。切不可挖苦、讽刺、甚至是体罚或者是变相体罚,做出不尊重他们,伤害他们的过激举动。如果这样做,不但达不到转化的目的,而且他们还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给我们的转化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二、感情上关心学生
要让学生理解师爱,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就必须在感情上关心每个学生。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这是人之常情。我们教师关心学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师爱,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应是发自内心的着眼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必须有一颗爱生之心,爱在细微处,只有关爱学生,才会尊重每一个学生,才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感情上关心学生,就必须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表扬、赞赏,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我们在关注他们,我们在关心着他们。例如:当逢年过节,学生送贺卡时,面对着学生亲手做的不是很精致的贺卡时,如果你是冷冷地对她说:“不要做这些无用的事情,把心用在学习上。”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扼杀了一个未来小设计师的成长。如果你用赞许的口吻说:“多么漂亮的贺卡,多么灵巧的手艺啊!你真聪明,你会做出更多更漂亮的贺卡,谢谢你呢?”那么,又将会是另外一种结果,这个学生在你充满关爱的鼓励下,不仅学习成绩蒸蒸日上,而且今后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设计师呢。同理,当有学生迷上网上游戏,时常逃学,上课又昏昏欲睡时,我们教师忧心忡忡,深怕他因此耽误了学业。下课了,我们可以将请他到一边去,关切地说:“看到你真高兴,昨天你不来,大家都很挂念你,看你不在座位上,我真担心,以后有事要请假”呀,昨晚没有休息好吗,今天上课怎么打瞌睡了?当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在竞选班委落榜之后,泪水刷地淌下来,我们教师可拍拍他的肩膀说:“别灰心,还有下次吗”?当一个平日里默不作声的小男孩正在座位上为参加演讲比赛而犹豫不决时,我们教师可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参加。任何人,都是希望被肯定的,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这群活泼的、可爱的、纯真的孩子。他们渴切地期盼着老师的鼓励、表扬、赞赏。在我们教师的关心中,学生理解了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得到教师的关爱,这便是他们内心迫切的心理需求,师爱能对他们能产生一种莫大的鞭策和激励,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有时,不是我们爱得不够,而是我们表达得不够。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我们艺术地表达师爱,让学生理解师爱,感受师爱,就会增强教育效果。师爱就会像春天的雨露滋润沉睡的大地那样,使大地生机盎然,使学生健康成长.精品源自数学科
第四篇:师爱
师爱演讲稿
爱心无价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无价》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您:“那就是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自我牺牲。
还记得六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显得那么的局促和紧张。但讲台下那五十多双眼睛所传递的好奇、信任与敬佩,让我暗暗地松了口气。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友善,对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戏。对此,我怒不可遏,将他们狠狠地训斥一顿。从此以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但我也发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在渐渐泯灭。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时一位老教师及时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熟知孩子心理的他告诉我,其实孩子们并不是真的想捣乱,而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他还给了我一剂“灵丹妙药”——“爱心”,七年以来,我时时刻刻都在用心诠释这两个字的真谛,用我的爱心感化、教育每一位学生。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能超越一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首要目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知识技能。要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爱他人,爱社会的人,是不是让学生背背日常行为规范?或者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岁月匆匆,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六年,经过了这么多个日日夜夜,我也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爱心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让我们携爱心同行,不犹豫,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在爱的名义下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弹指一挥之间,我已为人师快六年了。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有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那么教师职业是苦是乐呢?
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甘为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的乡村老师刘让贤的所思、所想、所为,恰好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
除了师德,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师爱,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现在的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家庭太多的关爱和照顾,很少去关心别人,这就需要老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爱的种子。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记得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一个个捂起了鼻子,露出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臭死了”,我并没有批评他们,更没有露出厌烦的表情,而是耐心地帮孩子擦干净身上的污物,一点都没有嫌脏,然后拿来簸箕、扫帚,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我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我由衷地高兴。更令我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个孩子生病吐了,这时,孩子们都不再大叫着嫌脏了,有几个懂事的孩子还马上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就是老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我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为感悟他们,使他们在品德上有了可贵的进步!
其实,当家长们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时,就把自己此身的希望和自己未来完全嘱托给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和期望啊!因此,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教师职业也有其苦,有其乐,可是苦中有乐。
让我们身在校园,心怀天下吧!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民教师的名义,走过这段无悔的苦乐年华。让我们在这个平凡但是崇高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们的爱,我们的情,我们的德都留给孩子们。
用爱播撒希望
高娟
“有一首歌最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线最为 记/那就是诗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无数颗炽热的心/我们用爱播撒着希望。。。”这道诗是高中毕业班中,我们的班主任孙老师送给我的,6年来,我一直珍藏在心底,每每想起它,就好像回到了孙老师的身边,就好像又见了她新切的笑容。
孙老师——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数学老师。就在她我们刚上高三,她还有一年就要退休时,被查出患有淋巴腺肿瘤。医生要求立刻手术,可孙老师把化验报告一揣,又站在了讲台前。她知道,学校教师紧缺,同事们担子重;她知道,学生正在关键时期,差生刚上路;她知道,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假期过去了,开学时,大家惊喜地发现了孙老师又回来了,尽管经历了8小时大手术的身体仍很虚弱,尽管腮边的手术疤痕还鲜红如血,可孙老师像不倒的青松,又屹立在讲台前。“起立!”大家刷地站了起来,泪珠在每个人的眼眶里打转,顿时教室里响起了春天般的声音,大家发自肺腑地喊到:“老师好!”这感人的一幕我久久不能忘怀!
是孙老师崇高的胸怀折服了我,“教师”这个神圣的名字也从此在我的心灵里烙下了印记。当我师范毕业时,真正踏上教育这方热土时,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我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我的学生。多少个中午,当人们午休的时候,我在教室里和学生谈心;多少个晚上,当人们被精彩的电视吸引的时候,我还在灯下认真地备课、批发作业。为什么?因为我始终相信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颗纯净的种子,都会在教师爱的沐浴下长成参天大树;每一双稚嫩的脚步都会在教师爱的牵引下变成我们民族巨龙的鳞爪,也正为这个,我虽累,但乐在其中。去年9月10日,清晨,当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时,同学们突然意志说到“老师你辛苦了,祝老师节日快乐,伴着动听的声音,班长手棒一束鲜花徐徐向我走来。。。这是梦吗?这似乎只有在电视、电影里才能看到,但这不是梦,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都发生在我眼前。“我们爱您”同学们清脆的声音响彻教室。这是学生对老师崇敬喜爱之情的最真表达。泪水打湿了我的眼眶,我激动的说:“我也爱你们。”学生们全体起立鼓掌,一时间,掌声扇动着泪水,泪水
浸泡着掌声。。。
这一幕似曾相识,对了,在孙老师的课堂上不也是这样吗?一颗真诚的心融化了几十颗火热的心,这是心与心的交流,这是爱与爱的传递!
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那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
高尚的师德,心灵的归宿
王艳丽
记得小时候,父亲问我:“你长大了干什么?”“当老师!”是的,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教师。为了那梦想,常常召集几个小顽童,墙上挂上一个小铃铛,用手摇几下,表示上课了,然后便摇头晃脑的讲起了连自己都一知半解的“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那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便油然而升,长大后,当我带着大学校园青春的激情踏入一中校门时,当我开始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时,才真正懂得了这已不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事业,伴着这种事业要求我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素质,这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一中早已是邯郸市的一流学校,社会各界人士都已认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那是因为我们有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更离不开教师们辛勤的付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我们学校的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起着示范作用,以他们执着的精神、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一中发挥着光和热。多少次老师们都是带病上课,多少天老师们都是以校为家,多少位老师都是一个班主任,三个班的课,孩子尚且在读书求学的关键时刻。然而,他们无怨无悔,他们不曾抱怨。当看到学生们羽翼丰满、展翅高飞时,他们倍感欣慰;当他们听到学生“老师,您辛苦了”这 普遍的问候时,艰辛都已烟消云散,唤来的又是旭日东升的明
天。
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老师一样付出如此的多。是啊,他们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说无私吧,太老套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的老师呀,在世人肆意践踏良知时,却用生命去维护,一遍一遍地向学生们讲述着真、善、美,不惜付出毕生的代价,何以为证?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证,校园的梧桐树可以作威作福证,桌上大大小小的药瓶可以作证,那在门口等妈妈回
家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可以作证!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就是蜡烛的精神。可以说每种产物的存在,都有年一种精神支撑着它。教师的存在呢?支撑它的就应该是这种高尚的师德吧!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个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无奈,今天叫无畏,明天叫无悔。“到年迈花甲,蓦然回首,感慨平凡孕育了伟大,生活赐予了幸福。因为我在一中找到了我心灵的归宿,从教人生我有泪无悔。
光辉的事业 崇高的师德
张宁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
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
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再次,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
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
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用爱心创造未来
付颖
从走出大学校门的那天起,我就下决心当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两年来也一直为之探索努力着。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呢?有人会说,优秀老师就是有渊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健康的体魄。可我认为,要当一名优秀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决不是好老师,学生们也决不会欢迎
他。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点上咱们学校好多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她们疼自己的学生吗?疼。有的老师带生病的学生回自己家照顾;有的老师经常给贫困的学生衣物;有的老师甚至为同学挤大便。她们都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但是她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和读研或干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都用自己的爱心来创造美好的未来。
爱我所爱,无悔青春
李志鹏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
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别为了让家长认识你,别为了让老师认识你,最美的发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我选择 我热爱
范海敬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来思考我的价值;更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教师——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我选择,我热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开始了向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进步的征途。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呢,我认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是首要的条件。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记得一年前,第一次怯怯地站上讲台,同时感触到几十双纯真稚嫩而又充满渴望的目光,那一瞬间,我的所有希求已化成七彩粉笔,我知道这便是我的起点。我,一个涉世未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知之甚少,对困难艰辛估计不足的大孩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才真正体验到了教师平凡生活的滋味,体验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压
力。
我苦恼过,迷惘过,但却从未动摇过,退却过,放弃过。我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自己一定能为孩子们的天空添抹一簇缤纷。
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张玉敏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广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
秀的教师。
有人把教师比作“托起明天太阳的人”。这个比喻很恰当。“托”,不是像母鸡一样“护”着小鸡;也不是像马戏团那样“驯”着动物。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们全部的爱心来阐释这“托”的含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更不可能使我们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了爱心的依托,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养的队伍,一支属于21世纪的队伍。
古今中外,无数优秀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无声地向我们诉说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才能打开每一位学生心灵的窗户,才能教育好他们。作为教师,也许大家对魏书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任校长、书记,省内外社会兼职达38项之多,他没改过一篇作文,没考过一次试,以1988年魏书生所教的两个毕业班为例:暑假升学考试135名学生都达到了升学分数线; 全市14所中学,超过600分的考生共30名,魏书生班占了10名;全市总分第一、二、三名及语文、政治、数学、化学、英语、生物的学科第一名都是魏书生班的学生。”当我看到这一段文字时,我被深深的震动了,同样是一名老师,我多么想像他一样啊。
毋庸质疑,魏书生的教学当然好,可是只有书教的好是不行的,有很多老师,书教的也不错,但效果不一定有他好,为什么?那就是缺少了成绩获得的另一个重要基石,那就是---对学生的爱和尊重。
他的尊重是真尊重,不虚情假意,点到为止。他对学生的尊重,就如成人之间的你我关系。从我自身看,毋庸置疑,我也是爱自己的学生的.课下,我也会对学生摸摸头,开开玩笑;学生病了,我也会嘘寒问暖,带他们去医院;每逢过节,我也会把住宿的学生叫到家里。但是,骨子里,我还是我,学生还是学生,当他们犯了错,我还是会站在老师的立场,会批评他们;当他们顶撞了自己,我也会觉得他们冒犯了老师的尊严.所以,学生对我只有一时的感动,而不是心甘情愿的折服。所以当我从教室里出来,有些被强迫的学生就不愿学习了,这就是根本。
可是朋友不是,朋友托办的事,一定要办好,因为你怕辜负他。魏书生的课堂,应该就是这样,学生是魏老师尊重的朋友,魏老师是学生尊敬的朋友,交换的条件是,老师给学生最好的民主,学生给老师最好的成绩。因为魏书生放弃了
高大,所以他收获了亲近和成功。
假如每个老师都如魏老师那样实行民主,真正的从骨子里去爱学生,把老师的角色扮演的卑微一点,学生的角色强大一点,那么,不仅有分数的成功,也会有社会道德的成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新生代。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不轻信,不盲从,他们更不会迷信老师的权威,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如严父慈母一样,用我们的全部爱心去感动他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座的同行们,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坚信,今天用爱心托起的太阳,必将在明天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于芳
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方向,对班级的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师爱,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和核心。师爱的具体表现应是,既要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又要从严要求,从而
使班主任工作达到更高的层次。
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师爱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爱。一般认为,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热爱、尊重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行为,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爱。比起人类最本能的一种爱——母爱,师爱则体现为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教育界普遍认为,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感情,在班主任工作中,师爱更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最直接的一种人际关关系,它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影响最深刻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的整个过程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这种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忠诚只有通过对自己学生的热爱才能体现出来。著名的教育学家刘佛年认为,教师修养包含的众多方面中,对学生的态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师爱兼有亲爱和友爱的优点和长处,人们称老师为“良师益友”,甚至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充分说明了师爱不愧是人世间最为可贵的情感之一。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更应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他的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二、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工作的焦点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两极生”。所谓的“两极生”指的是表现好、成绩好的“尖子生”和表现差、成绩差的“后进生”。不管对待哪一种学生,班主任都应能做到一视同仁,站在较高的层次上看问题,特别是务必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的态度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作为班主任老师,如果对“尖子生”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荣誉就大加赞扬、宠爱有加,而对“后进生”的错误或过失就表现得冷若冰霜、严加批评,“恨铁不成钢”,认为这是拖了班级的后腿和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前者会助长学生的虚荣心和骄傲情绪,有的学生会被老师的赞扬冲晕头脑,变得沾沾自喜,这种放纵的行为对学生百弊而无一利;而后者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创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因得不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而变得孤独,因看不到自己的希望而变得悲观失望、不思进取,容易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从长期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发现,同行中的优秀者,往往都能较好地处理好有关“后进生”的问题,懂得其脆弱的心灵更盼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怀,并能适时开一些“治疗”心灵深处创伤的良方,同时,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更能给学生带去内心的感动,更能激励他重
新站起来。
三、师爱表现为对学生的了解、关心和尊重
班主任要有效地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必须从了解自己的学生开始。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向去了解人。”全面了解学生,是指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不但要了解班干部,也要了解一般的学生;要了解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更要了解成绩差、表现差的学生;不但要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等等。全面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才能从班级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给予所需要的帮助。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第三条“热爱学生”的要求中指出,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主要要求班主任做到不讽刺、挖苦、辱骂、歧视及体罚学生,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和对抗心理,甚至酿成不必要的恶性事件。所以,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始终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对待“后进生”,班主任更要尊重他,主动靠近他,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其脆弱的心灵,有进步时给予肯定,使他在悔愧的反思中振作起来。
四、严格要求是师爱的特殊表现
班主任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工厂没有严格的标准就会出现废品,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会打败仗,对学生没有严格的规章、守则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当然,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班主任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严而得当,并且还要严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一分严格掺入九分感情之蜜,这样的甘露才能滋润幼苗的健康成长。
总之,班主任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应不断总结,以自己实际的行为给学生树立一个对人热情、尊重和严格要求的榜样。用爱心去换取学生美好的人生。坚守一方净土 用爱写好师德
都卉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于是,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走上三尺讲台,圆我的教师梦。工作后,我不仅深深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正象歌里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我为什么成为一名教师,我要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这是师德的实质。在物欲横飞金钱至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金钱趋之若骛。人们总以一种功利目的看问题、做事情。而教师这一字眼使它自然呈出几许平淡,原本就与世风格格不入。有人这样形容教师的生活:吃的清淡,穿的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就象蜡烛,一生半明半暗。这种平淡与膨胀私欲的碰撞使污浊之风吹进了这方净土,凡事讲究利益,对付出片面地衡量回报,当学生不满其意时,浮躁草率地敷衍应付,甚至粗暴极端地蛮横处理。这怎与“教师”这神圣字眼相符合,怎能让“师德”
这沉沉的词语所承受得了啊!
也许大家都有与我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当我们挑灯苦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曾经,我的心一点点冷却下去,甚至有说不出的恼火、伤心。但几乎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又能表现出让人欲罢不能的欣慰和感动,又一次次地温暖我的心田。一次,上晚自习,我刚坐到讲台上,一位男生缓缓走上来,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末尾还附了一张精美的笑脸的小贴图。我莫名其妙,不知他因何事向我道歉。我笑着向他招手,他走到我面前带着歉意说:“下午上课你给我们讲周庄,说庄主是沈三万,我当时大喊了一声„是沈万三‟,下课同学们都说我看你把老师说的,脸刷得就红了,红得象苹果。我向你道歉。”一时间,一股暖融融的东西在我心中流淌,一种欣慰?一种感动?说不清楚。我微笑着说:“老师早忘这事了,帮老师纠正错误不是好事吗?老师应该感谢你才是。老师再有说错的地方,欢迎你大胆提出来,好吗?”霎时间,我分明看到他眼中的惊诧和欣喜,他离开时,那眼神象是把我当作他一个亲切的朋友,再后来的课上我感觉他听得更专注了。也许大家都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与这些少男少女相处,你会渐渐感觉到他们的独特的被赋予新时代特征的个性,也许他们的言语和表现少不了几许执拗、卤莽;也许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欠缺几分理性和沉稳,但只要用心发现,他们其实很想与你接近,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渴望着你的关注,企盼着你的关爱,在意你的关怀。如若身为教师的你忽略了这一点,纵然你有高深的学识,耀眼的才华,你在他心中也被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化解这一叉的奥妙,便是“师德”中的一个字——爱。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少了几多严谨。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的爱不会付之东流,我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我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有我们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充实。
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和孩子们在办公室敞开思想促膝谈心的时候,当我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体会到了付出后的欢乐,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快乐。拥有这些,我并不艳羡万贯钱财,因为这是很大一笔宝
贵的精神财富。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在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
讲台,用爱写好“师德”。
有爱就有一切
郭丽华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做爱心,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灯。做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就要有一颗爱心,因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的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还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说。这时男声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故事有些内容值得大家深思和玩味,有些老师从“后进生”身上找不出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之外,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步入菁菁校园,迎面几个大字: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更是一中人坚定的誓言!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在播撒知识的同时也把爱种在孩子们的心间,因为我知道: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做爱心,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
望的灯。
有爱就有一切。我和春天在一起
逯平
我们的学校是所优秀的学校,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依赖于前辈教师们崇高的事业心、神圣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如今,新的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新一代青年教师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去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和春天
在一起”。
当你去郊游、去远足,当你被大自然的温馨和明媚拥抱时,你是否在一瞬间生起一缕联想:我们和学生在一起,不就是和春天在一起吗? 我们的岗位在学生身旁,我们的职责是守望这些学生的心灵,呵护他们成长,带领他们前行。学生们的心,是稚嫩的、纯净的。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我们必须贴近他们、了解他们,自己的心也要像学生一样清纯、端正。任凭世事变迁,年华流转,长葆生机勃勃,神采奕奕。和学生在一起,也就是和理想在一起。当我看到他们朝气蓬勃地充实、长大,加入建设者、创造者的行列,推动时代车轮飞速向前,怎能不对生活、对事业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呢?让我们带着春天般的心情走进课堂,让每日重复的讲课变成清泉,变成小诗,用快乐塑造学生们的快乐。世界其实是从我们手中放飞的,而学生们亮晶晶的眸子里映射的也永远是你的影子。山里的学生有了老师,第一次听到了知识的声音;城里的孩子们有了老师,一扫往日的娇
气,勤劳朴素蓬勃踏实在心中。
好幸福啊!我与春天同行,我要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世纪。生活的目的,不在于显耀和享受,而在于精神上的充实和事业上的成功。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教师人是平凡的,但事业却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默默的奉献和无私的牺牲。我为能从事这样的事业而自豪!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改革在深入,教育要振兴。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书教好!教师最美的发现永远是在学生们的眼睛里。当我望着学生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
年轻的朋友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
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师道在勤 赵芳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一组塑像。师者手持书卷,神情庄肃,目光深 而平和;弟子则有列布四周,或诵习、或沉思、或舌辩、或聆听,上有飞云朗日,下有青松古石。我的心中突然涌出一种然莫御的感动,多么和谐的师生图,多么真切的师生情啊!夫子的德、才、勤、容真可谓万代之师也。中国5000多年悠悠历史长河中,不缺雄才伟略的君主,不缺流芳百世的贤臣,不少品行高洁的隐士,但影响至今,将精神渗透到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血液中、骨子里的却是一生身无长物、颠沛流离的夫子。这足使后代为师者共与荣,使我们这些在“师途”中行进的人对“师”的真谛有了更多的感悟。夫子是高悬晴空的皓月,是润泽田野的清源。但我宁愿将他看作一座山,不可逾越,却可攀援。夫子之德,德配天地;夫子之才,古烁今,子自难奢望。但夫子“韦编三绝”、“三月不知肉味”,虽非常人可以做到,但绝非不可企及。师道在勤,“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师道在勤。人们自古便视“勤”为人之美德,因而便有“勤俭可持家”、“勤能补拙”、“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的种种感叹。岂有作
为传承人类文明的“师”者而不勤者?
师道在勤。只有勤学、勤思、勤省,才能在知道少一点的人面前知道多一点,在迷茫的人面前沉稳一点;在如海的知识面前谦虚一点,在强于自己的学生面前从容一点;才能在浅薄面前深刻一点,在浮器面前淡泊一点,在物质不富有时精
神丰富一点。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李峰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历史的车轮把我们载到世纪之交的今天,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艰巨任务,祖国和人民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和决心。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又是平凡、琐碎的事业;既是为祖国和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又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事业。在这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铺路石”,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虽工作不久,我却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等作为,亲耳聆听了他们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在学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奉献和忠诚,在学校的荣誉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表彰和奖励,我又看到老师们的辛劳和学生的进步成长。忘不了已有花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忘不了夜晚在办公室灯下,微机前埋头
苦干的青年老师;忘不了
他们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写教学论文的稿纸。而今,新的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我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是春蚕,播种春天的希望。老师是红烛,映红孩子的脸庞。
三尺讲台,成就了多少国家栋梁。一尺教鞭,结出了多少拔头桃李。
老师们,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世纪。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花儿怒放》正如电影介绍中所说的: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儿,只要你认真呵护,他们便会开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花朵,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青年人和一群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
刚刚大学毕业的丁天带着一份赤诚走进一所初中成为初三(4)班的班主任。上任的第一天,就发现班级的两名问题学生在课间操的时候跑到学校顶楼上玩耍。他克服了自己的恐高症爬上了楼去叫他们下来,谁知道两个孩子却把他扔在顶楼上跑了。接下来又有一系列状况发生,爬上屋顶的两名孩子之一施浩考试作弊被发现;施浩用电脑做了一张假的三好学生证书欺骗父母,用骗来100元和马俊去上网;因为马俊被人欺负施浩和别的学生打了起来……可以说每个班级都有像施浩这样调皮捣蛋、让老师头痛的学生,老师教育他们的方法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暴风骤雨的批评和找家长、写检查之类的处罚,然而我们看到丁天却没有这样做。他约施浩在走廊里面谈心,故意晚去了一会,见到施浩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按时到这里,老师奖励你两块巧克力。”接下来说你打架老师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敬老师,我再奖励你两块巧克力;因为你打架是为了马俊被人欺负了,你关心同学,我再奖励你两块巧克力。我们看到施浩一连吃了6块巧克力后,马上把嘴捂上说:“老师我错了”。丁天最后说:“你勇于承认错误,我再奖励你两块巧克力,留着回去慢慢吃……”这实际上是我们所熟悉的陶行之三块糖的故事的翻版,然而我看了以后却不感觉老套,因为片中丁天这种奖励实际上是批评的另一种方式。像施浩这样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已经习惯于老师暴风骤雨般的批评了,再严厉的话对他来讲可能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会激发他的敌对心理,而丁天用糖果来拉进了和他的距离,用表扬打消了他敌对的情绪,最终可能因为施浩吃了过多的巧克力,再也吃不下去了,于是他主动认错,不管这是不是他真心的,至少丁天用糖果安抚了一个敌对的孩子的心,也无形间向他的心灵走近了一步。这其实正是教育的一个法则: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站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从他的角度来思考,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当然转化一个差生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施浩表面上认错了,课下依旧去上网游戏,最终因为欠网吧的钱而被打,恰巧这时候丁天路过,解救了施浩,替他还了钱,并且因为网吧的人出言侮辱施浩,而去和网吧的人理论、打仗。事后我们看到施浩这个做错事情的孩子失去了往日的桀骜不驯的劲头,低着头跟在丁天的后面,对丁天的一切教训都应声点头,这时候他已经彻底被丁天折服了。我们除了感叹事情发生的巧合性以外,还会发现其实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其实就是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个时候伸出双手拉他一把,他会记住你一辈子。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关注着学生,但至少要具备一双慧眼去发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那些学习困难和行为习惯差的孩子实际上是最需要我们付出关心的,关键时刻哪怕是一句暖心的话语也可能使一个干涸心田获得滋润,而我们的爱心正是能够让花儿开放的春风和雨露。
影片中的马俊是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连家长都认为他很笨,而带他去做智商测试。这个孩子懦弱自卑,已经完全丧失了学习和做人信心。然而丁天却始终坚持马俊并不笨,他发现马俊很爱好画画,就鼓励马俊继续学画画,还帮助马俊把画送去参加画展,不久马俊的画获了奖,这极大的鼓励了马俊,让他找到了自信,从前什么都不敢做的他终于在课堂上举起了手。而在最后丁天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还是马俊挺身而出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说服校长让丁老师留下。从这个教育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可以挖掘的优点,只要我们找到他的闪光点,就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信心和进取心。
影片中还探讨了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教育问题,是抓学生成绩还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丁天带领学生搞研究性课题,但校长要求他在搞课题的同时也要把学生的成绩抓上去,摸底考试必须是全区第一名!其中比较经典的一句话是“考试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比喻:进行素质教育是让教师带着升学考试的枷锁跳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面对观念陈旧的升学考试,最终的结果还是用分数来衡量一切。这实际上是强人所难了。难免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实行了五年之后,绝大多数老师又走回到抓成绩教学老路上来了,升学和评价的机制不改变,光转变教师的观念又有什么用?教师不是万能的,不是光凭我们的爱心和努力就可以改变一切的!我们的教育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大环境,让教师和学生摆脱单纯为了升学而教和学的压力,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各种人才,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尽管影片并没有为素质教育和升学教育的矛盾做一个合理的解答,但影片却借这样一个背景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和一群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满怀热情的丁天因为在全年级摸底考试中没有完成校长的规定成绩指标而受到打击决定离开学校,就在这时候,他的学生们以一场精彩的演出为他赢得了继续任教的机会,最终他以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部小说《花儿怒放》,而且和他的孩子们一起把它拍成了电影。他的学生们最终也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开始了花儿新的人生。
这是一个只能出现在电影当中的完美结局,也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包括学生和家长所共同期待的结局。让我们期待这一天真的到来吧!
也许,所有那些经历过学生时代并对这段经历充满回忆的人,所有那些将这段时光仍然作为生命重要组成部分的人,都应该来看这部电影。一直以来,我对电影都不感兴趣,今天利用空余时间观看〈花儿怒放〉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要你认真呵护,他们都会回报你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花朵。观看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受启发。
一个刚毕业任教的年青有为的丁老师担任初三(4)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可这个班的学生却给这位老师下了马威:先是开学典礼上马骏与施皓就站在楼顶的边沿上,让人触目惊心。再是学生打架,考试作弊等,这个班级在学校领导里出了名的差班乱班。丁老师先不急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而是带学生体验生活,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慢慢地,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有了转变,但真正要教育好每个学生,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结合。马骏,一个学习成绩不好却擅长画画的小男孩,家长对他没信心,怀疑他的智商有问题,丁老师却能发掘他的优点,把他的作品送去参展评比,结果获了金奖,这给马骏极大的信心。生性调皮而聪明的施皓,开始时沉迷于网络游戏,是丁老师把他拉回来并转化了他。因失去母爱而性格孤僻的韩冰;还有唧唧喳喳却乐于助人的李晶、、、、、、他们的进步离不开老师引导与教育,没有丁老师的细心呵护与用栽培,他们很难成为参天大树。正是丁老师,这些性格迥异的孩子们才能度过了他们人生路上一段至关重要的成长历程。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消除了彼此的误解,共同面对挑战,度过难关,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因此,老师,应该成为学生良师益友,不仅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赏识并真心爱护自己的学生,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要用爱心、耐心感化学生,这样,你的学生将会成为你所期待的人
第五篇:师爱
师爱——师德之灵魂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爱学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为什么要爱学生
(一)实践的需要 显然,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就不能高高在上,单纯讲师道尊严,而要走下讲坛,走进学生的心里,最好的方法就是爱,爱学生,让学生感动!
(二)理论的需要 我组织了这样一项活动,让全班学生将自己儿时的照片交给老师,教师将这些照片混合,然后让同学辨认,几乎没有几个能辨认出来的。开家长会请家长找回自己孩子的照片,没有一个拿错的。教师随便请了几位家长回忆当时照相的情景,所有的家长都能清晰的回忆当时照相的情景,其中一些细节叙述的相当详细。老师被感动了,学生被感动了。我们的教师能悟出这样的教育的真谛 记忆中不存储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少真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是人性的体现,爱学生没有商量!那么你的记忆里要存储这些感人的细节。家长能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孩子儿时的照片,老师能准确无误的辨认出班级里每个孩子的笔迹,这都是爱。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
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 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二、如何去爱学生
(一)树立四种意识 1.母亲的仁爱意识。母亲不仅为孩子的成长而欣喜,而且要为孩子在成长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劈荆斩棘,不管孩子怎样地对抗母亲,母亲都不会离弃孩子,原因在那儿?是爱,是真正的爱,老师也如同孩子的母亲一样,对学生应有一颗仁爱之心。在爱情中有一句名言:“要真爱一个人,不仅要爱对方的优点,而且要爱对方的缺点。”这里不妨套用,作为老师,不仅要欣赏学生的优点,而且更重要的是接纳学生的缺点。学生有时不免会有过急的言行,实际上并不是蓄意为之,而是无意识的冲动,甚至是一种带有很浓厚的原始色彩的冲动。这就是要求我们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如果引导得法,就能转化成一积极的因素。2.长者的宽容意识。长者,说明阅历比学生丰富,看问题,处理学生偶发事件处惊泰然。要求老师不能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一个水平面上,应该站在至高点,用过来人的经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所作所为。我们常常欣赏学生的优点,如果我们老师再学会接纳学生的缺点,给学生一个自我觉悟的过程,学生就会尊重我们长者老师,就会从内心接纳我们老师,从而达到与学生和谐友好地相处。3.弱者的底线意识。用学生的话讲,老师自从站到讲台上的那一天起,就不要痴心妄想与学生交朋友,如班主任带班,不论以怎样的方法来管理班级,都存在着一种约束机制,这种约束制机,在某些学生看来,就是压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自然就产生了约束与反约束的矛盾,老师摆脱这一困境的有效办法,是暂时退让,避其锋芒。当然退让并不是理亏,更不是放纵,而是应该有弱者的底线意识,原则问题不得退让。我在实践中努力构建柔情中的法网,这里的法网就是底线,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4.班头的跟班意识。作为班主任,学生戏称班头儿,手下是鲜活的40多个孩子,身感责任重大。我们之所以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为的就是一个目标,培养孩子成人成才。学生都说班主任老师是警察,大家都知道,交通要道,凡是有警察的地方,交通秩序不是明显地要好吗?交通事故不是明显地要少吗?所以,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晚上目送着学生消失在昏黄的路灯里,早上迎接学生于晨曦之中,寒暑晨昏,朝朝暮暮,要经常深入学生,关注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
(二)用不同的方式去爱学生 一是学生的性别不同,爱的形式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女学生的内心比较敏感,细腻,因而教师对女学生的爱应从细微处入手,以表扬为主。男孩子则喜欢老师赞扬他们聪明、勇敢、大胆。他们能经得住老师的批评,甚至适当的批评更能使男孩子进步,二是学生的性格不同,爱的形式也有区别。外向型的学生愿与人交往,这些学生,老师可以明显地表示出对他们的爱,同时,他们也乐意接受老师在不同时间、地点、场合以他们的批评,而内向型的学生则不然,他们经受不住老师的批评,要仔细研究他们,找到攻破他们心灵的突破口,才能使他们从心底里相信老师,最终向老师敞开心扉。三是学生的情绪状态不同,教师爱的形式也应不同。学
生情绪好时,老师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做错了什么,该怎么做,或批评,或表扬,学生都乐于接受;而情绪不好时,学生易冲动,爱发怒,并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这时教师则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容忍和克制,对所发生的事冷处理,即过一段时间再去追究,待学生的情绪恢复平静后再加以耐心的开导。
教师工作琐碎繁杂,但只要平时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运用不同的爱的形式对待不同的学生,贴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作心与心的交流,一定会使每个学生都觉得你可亲、可信、可敬。
作为教师,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如果把工作当成了一种事业,便有了爱。有了爱便有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