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老师推荐文章
和我擦肩而过的早恋
经常上下楼,进食堂,去小卖部都会碰到她,起先是我们互看一眼,然后把眼睛挪开,看向别的地方。
渐渐地,看到她我的心里会莫名的跳,但当她从我身边走过后,我的心里边又会平静下来。很奇怪,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回忆一天的点点滴滴时,她总会出现我的脑海中,我告诉自己不去想,可还是回情不自禁的去想。
有一天我和一群朋友碰到了她,她也和一群朋友在一起。看到她,我脸红了,低下了头,在我低下头的那一瞬,我也看到了她红着的脸。接着便是她那几个朋友的笑声。
我的脸红被一个朋友看在眼里,待她们走后,他问我为什么看到她们我会脸红。我说没什么。这时一个好事的朋友开口了:“刚刚我也看到那群女的里面有一个脸红了。”他刚说完这句话,就有人“哦”了起来。接着所有人都“哦”了起来。我的脸红得很厉害,在朋友们的笑声中跑开了……
那次事件后,我有点怕见到她,怕遇到她后我会脸红,那种场面是很尴尬的。不想见她,可心里老是会想着她,想着和她遇到过的时光,一起对视的眼神,无意间听到的她的笑声……
上课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作业也没心思做,文章也没有继续写,心情也变得烦躁——我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被叫到了办公室,班主任问我最近怎么了,上课总打不起精神,作业也不认真做云云。我摇摇头,没什么。班主任继续说着什么,而这时我却听到一个声音:“我说你最近怎么了,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也不认真完成,是不是不想中考了?”那是一个老师在训一个同学,我本能的把眼移到了那个被训的同学身上。啊!是她,我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想让她看到自己。可这时她却转过了身来,我从她的眼中看到的惊讶和不解。我转过头对着老师,不在看她……
晚上回家,父亲找我谈话。“离中考还有好久?”父亲问我。“58天。”我说。“你该干什么?”“认真学习,准备中考。”“好吧,你去学习吧。”
关上房门,我躺在床上,没有开灯。脑海中又出现了在办公室的那一幕,但是这一幕很快就被和父亲的谈话所取代。回想着和父亲的谈话,我明白了许多,我应该控制住自己。父亲是一个很少管我的人,他总是让我自己去尝试失败和领悟成功,我也是一个有事很少找父亲的人,我总是自己解决。这次父亲也是想让我自己克制住自己,他在提醒我该做什么。我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我想,我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适应性中考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把时间留给了书本和复习资料。有次,看书看得累了,把头靠在椅子上休息时,脑中突然掠过她的影子,我想,她应该也在复习吧。于是,我便揉了揉眼睛,又继续复习起来。
考试的座位被打乱了。我在去楼上的考场时,碰到了下楼的她。我没有脸红,她也没有脸红。我对她微笑,她也对我微笑。她的微笑很美……
第二篇:胡老师文章
圈子里的满足感---胡兄
我说的“圈子”是指人际的圈子,不外乎姊妹,同事,朋友,同学,校友,老乡,同村,同矿等等,而且大抵是同龄人,我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我是说一个人的满足感不外乎是与圈子里的人比出来的。
我在塔山小学支教时,所在村有一个电工,收个电费什么的,在村里颇有些地位,每回通过村里的广播讲起话来,趾高气扬,谁交迟了电费,动不动还要罚谁的款,颐指气使,很有些“人样”,可跳出圈子看,他又算什么呢?
又比如我校我熟悉的几个女教师,在我眼里家庭条件挺不错的,穿的也花枝招展的,可也成天抱怨,抱怨什么呢?无外乎与圈子里的人比,同样是女教师,年龄也差不多,人家咋找的老公,在矿上是副总,有的在矿工总医院,听说一个月也开五六千,自己老公偏偏是只是一个工人,人家在淮北早就买了房子,自己至今也可能与上淮北买房子的钱还相差甚远。再举个例子,我在安庆上高三复习班时,我的数学L老师与政治T老师同是学校的什么主任,L平时在学校可能混得好些,T为人比较老实,L比较排挤T,记得高考前为了给我们送考之事,可能是怀宁师范考点,离家较远,L与T都不愿意去送考,俩人在教室外面争吵起来,T当时很生气,后来T考上北师大研究生,又上了博士,现在任北师大某学院副院长,正教授,反正相当好了,早跳出L的生活圈子,L再也无法与T比了,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满足感了。
圈子里比人,比金钱,比地位,比健康,比老公,比老婆,比孩子,其实跳出圈子看,原有的满足感可能不算什么,原有的抱怨也不复存在。
普贤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即使你贵为天子,富甲天下,五福临门,不还是逃脱不了生老病死吗?有什么满足,有什么自大的呢?
同样,你再苦再累,一贫如洗,你没饿死,冻死,没充当乞丐,现在我们这里没有战争,没有饥荒,没有地震,你还是幸运的。
所以,不妨把胸怀放宽些,生而为人,虽然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但是少在圈子里比些,便少了一份烦恼。
第三篇:感谢您,马老师!
感谢您,马老师!
感谢您,亲爱的马老师。您是我心中的明灯,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您总为我照亮前方的路!
您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时很好,邋遢。并不像有学问的人。可是我通过时间。通过您给我们上课时的妙语连珠和您做事时的点点滴滴。让我重新认识了您!让我明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谢谢您,马老师!真心的谢谢您,是您让我喜欢上了语文,爱上了作文!以前,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都是一个很自卑的人!但是,通过您对我的鼓励,和在语文课上对我的作文的表演唱!让我有了勇气把语文学好,把作文写好!让我有信心天天向上。
真心的感谢您,马老师!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因为您给了我自信和勇气。您虽然没有迷人的外表,但您有一颗完美的心灵。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那小小的眼睛中透露着智慧的光芒!
感谢您马群老师。
江苏常州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六年级:巢吴逸
第四篇:黄玉峰老师文章
沪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不能得了分丢了“人”
http://news.online.sh.cn 2011-08-25 07:30 [来源]:文汇报
“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和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今波近日在“上海书展”现场以此博人眼球的主题展开对话,直指当前基础教育急功近利的弊病。虽是为其同名新作造势,但由此引出的教育话题却引人深思。
捡了分数丢了“人”
黄玉峰曾和几个志同道合的语文教师合作编写《教师人文读本》,首篇选了一个小学生写的短文《当个孩子不容易》,其中有一段话一直烙在他的内心深处:“大人总是羡慕小孩 子无忧无虑,哎!其实当个小孩也不容易。小孩的话,大人可以不听。可一旦小孩做了错事,大人就要唠叨个七八遍„„小孩子还要考高分,考不好就会挨大人骂„„”“这是出自一个孩子的童真之言,把它置于全书之首,为的是让老师们有所反思。”黄玉峰说,“现在的孩子活得太沉重,从小就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很多学生被繁重的学业压得透不过气来,为分数而起早贪黑,过的都不像正常人的生活。这罪魁祸首就是教育的急功近利。”
语文课堂上,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就开始训练阅读分析,而且只允许有一种理解,一个声音,一个标准答案。大量假、大、空的分析、启发,占去了孩子们的大好时光。“小学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是最应该积累的时期,现在他们却没有时间,也没有人引导来记诵那些一辈子受用的经典。”黄玉峰对如此教育现状痛心不已。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培根’、‘积累’,而如今,学习内容超越学生的学习阶段,课堂上只顾灌输各种思想,这种种做法违背了教育最基本的规律,违背了人成长最基本的规律。”他认为,教育急功近利,迫使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这样的教育关注的是分数,最终把‘人’给丢了。”
语文的差距是人的差距
在不少学生心目中,数学、英语突击补习一下,拉分数很容易,而语文再怎么下功夫,分数提高都不明显,因此他们对语文学习总提不起劲。黄玉峰说,语文的差距不是分数的差距,而是人的差距。“学语文不是为了做几道题目得个高分,而是为了增加‘文化底气’,打下‘精神底色’。什么是文化底气?什么是精神底色?那就是:爱读书,会读书,知识渊博,兴趣广泛,触类旁通,思想活泼自由,有责任感,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而如今普遍的是,语文课成了数学课,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几乎天天在分析,天天在做习题;讲语法,讲“用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学生对课堂所学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黄玉峰称之为“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中,有一道被公认为“考生最难回答”和“回答最糟糕”的题,那就是“你平时喜欢读什么书?”一些学生直言自己看得最多的是教科书和教辅书,还有一些学生虽能报出一串世界名著的书名,但被问到细节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依靠课堂上讲解的那几篇文章,学生的阅读量太少,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在语言的海洋里游泳,遑论什么‘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黄玉峰认为,向课外延伸,精读与略读、泛读互补,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尤其在今天,网络、影视等流行文化铺天盖地,孩子们面临的世界如此精彩,老师如果再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苍白无力,那么这样的教育就只能成为束缚学生的绳索。”
语文贯穿于学生生活
黄玉峰近年来大力推行“大语文教育”,他的解释是“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广”,对语文的关注不应只在学校,而应贯穿学生的生活,而其中的关键是教师有没有胆识来拓展课堂。
每年寒暑假和节日长假,黄玉峰都会带上学生游历各地名胜,在山水古迹中触摸历史,与中华文化亲密对话。“现在很多学校都不鼓励组织学生远行,怕发生意外。这叫因噎废食,牺牲的是学生眼界和经历。时代发展进步了,如果师生仍守着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摞枯燥的参考书,这样的教学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在黄玉峰眼里,学生如果没有受过“从游之乐”的熏陶,就称不上是受到完整的人文教育。
2012上海高考高分作文(转载自文汇报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文章)
这些作文转载自《文汇报》2012年7月26号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的文章《高考作文要少一点“逐外功夫”》。
我还没来得及细看,等空了也来乱评论几句。。
或许有同学还不明白学习高考优秀作文的意义,我是这样建议的,新高三或者新高一高二的学生可以写一篇2012高考作文,然后再来阅读高考优秀作文。只有自己经历过思考和行文的痛苦过程,你才会懂得别人比你高明在哪里或者欠缺在哪里。高考优秀作文就像我们学习的课文、课外阅读的书籍,会带给我们灵感。我会在这后面附录一篇2011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和2005全国高考优秀作文,大家可以做个比较。因为2005全国作文正是2011的上海作文获得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
目录
第一篇《蓦然回首,莫要放手》
第二篇《燎原之火,起于微光》
第三篇《让微光永驻》
第四篇《破茧·重生》
第五篇2005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第六篇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人生的两岸》(选自上海教育考试院编的书籍,绝对真实可信)
正文:
第一篇
蓦然回首,莫要放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治学的最高境界比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因斯坦也说过:“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东西方学者的共识告诉我们,灵感这一人们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是多么珍贵和重要。(引用中西方学者对微光进行界定)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在抱怨灵感的缺失,尤其是所谓“搞文艺”的,精品着实不多。真是这样吗?灵感这一微光,真的只在天才心中闪过吗?我以为不然。谁没有悲苦孤独地走在寂寂的荷塘,看那出水很高的荷叶下奶白色的水?谁没有在英雄的事迹中沉浸陶醉,大张双臂感受伟大的“停顿”?谁没有见过向日葵那金黄的色调?凡此种种一闪即逝的共鸣,休说专业者,我辈凡人皆有。可为何只有天才的大家才为我们留下了一篇《荷塘月色》、一首《英雄》、一幅《向日葵》?(所读的书,为我所用。积累颇丰。)
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人们往往会将它轻易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又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巧妙地插入题目,又是为我所用)如今这种情况更多见,究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标准化”时代里,不允许有“异端”,“权威”、“专家”、“大师”层出不穷,他们把持了话语权,制订出条条框框的“标准”压抑了灵感,阻断了普通人成才的途径;二是“全球化”时代里人们的从众心理被无限放大,当个人被置于全球这一更大的“集合”下,汹涌澎湃的“群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将灵感扑灭,将平庸之作炒作成“精品”;三是商业化大潮将一切文化产品搞得像批量生产的肉鸡、奶*粉一样。(这才叫分析!)
不错,标准的普及有助于界定,但真正的灵感、天才决不限于标准。卢梭的观点不为当时主流社*会所接受,他在痛苦徘徊后醒悟:“我凭什么怀疑自己全部由思考与理智得出的结论呢?”百年后他的灵柩进入先贤祠,棺木上写“此处安息着自然和真理之人”。全球化的大潮确实有助于文化普及、大众进步,但真正的灵感却绝不能由浑浑噩噩的大众所能发扬的,须有雄心有坚持。卡梅隆在成为导演之前只是个卡车司机,他说“当看完《星球大战》后我出了一身汗,我意识到再不动手拍一部电影,好电影就要被拍完了。”当《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封王的那一刻,他喊出了“我是世界之王”。(珍惜自己的思考,珍惜自己的追求,紧接上一段,具体化,形象化,语言极好!)
我们勿需羡慕卢梭、卡梅隆,事实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带来心中悸动的光芒,抓住它、呵护它,无论它多么渺小,最终都能结出甘美的果实,也许这果实是微小的,但它带来的满足远胜于你从天才的大树上摘来同样味道的那一枚。(比喻贴切,再起波澜!)
当然,灵感也诚然来自积累和努力的铺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是人生之河航行中那“蓦然回首”见到的一尾鱼儿,莫要放手,使它溜入别人的渔网。如此方能使行程更加美妙而鲜活。(说得全面,又多么俏皮!)
【简评】 文章先是举出大量例子来证明“微光”对于成功的重要;接着从“标准化”、“全球化”、“商业大潮”三个方面分析舍弃的原因;最后,强调并不是有了灵感、有了微光就能成功,还需要积累和努力。文章如行云流水,持论平正,说理亲切,内容丰富,语言老练、活泼、俏皮,思想也较为深刻。可以看出这位考生读过很多课外书,有着大量的积累,且关心社*会现实。光做习题,只想套题应付的学生,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第二篇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
圣人之所以为圣,凡人之所以为凡,人们的界定往往会联系到他们的成就,而成就的成立,构成的重要元素除了坚韧不拔之志以外,亦必有它——心灵的微光。(成就的原因有二,本文侧重“微光”。)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但是怎样才能抓住微光,并将之扩展成燎原之火呢?
荀子说过:“吾尝终日而思”,但他脑中并没有闪过微光,“不如须臾而学也”。的确,微光来自于自身。只有勤学,把脑中的空缺补满,才可以等待那道灵光的出现,许多世界重大发现都来自于苦思冥想之后的冷却期。有如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是在梦中,他梦见一条蛇咬到了自己的尾巴,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了化学史上的突破。人们惊叹于他的幸运之时,却忽视了他为之付出了多少日夜的努力。如果没有构成微光的物质,试问空想会有结果吗?(论微光来自何方)
然而,如何将微光培养成那股燎原之火呢?李白找到了,是酒。他将明月、美酒作为自己的朋友,以酒来触发自己的灵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豪气干云的万古诗篇。无疑,他的诗歌点燃了一个时代。酒之于我们,象征着什么?是把灵感转化为现实的勇气。但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只是一介平民,不敢与专家叫板。看来,我们的确错了,错的是把自己的点点星火抹杀在了摇篮里。(“酒”怎么就成了“培养微光”的动力?文字似乎漂亮,言之似乎成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著名探险家贝尔格雷尔斯曾说过:求生的关键在于不断探寻,不能放弃希望。也许你会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慨叹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写出这么动人的生命乐章;也许你会在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感慨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画出这么动人的甜美微笑。可是这都只是也许,我们总是在把那些曾属于我们的微光舍弃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在某个天才身上发现,原来自己曾经也是个天才。(这一段是呼应题目给出的材料)
如何在拥有微光之后将其扩大?当然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那便是风。具体说来,是自然或是社*会的环境。在文字狱横行,或是焚书坑儒的意识形态下,即使出现了光,也会被那时代的阴影所笼罩。人们不愿,也不敢去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每一次的革命成功,必须先打破人们古老陈旧的意识与思想。(“微光”需要有好的环境,这一节颇有想法。单凭这一段,就足以给高分了。)
那微光,就像初燃的火花,如若不供给足够的氧气,数秒后便会自动消失,不留下任何存在过的痕迹,但若细心加以保护,便可致那熊熊巨火。燎原,才是那火芯的初衷吧。(承上分析)
火苗虽小,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不把握,什么都是空谈。三毛说:我有一个想法,去做。微光之所以易于舍弃,是因为其微;然而微光之所以不应该舍弃,是因为其虽微,却有其潜质。没有人可以断定人生,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别舍弃了不该舍弃的,而导致不可逆转的悔恨。别让运势、天气成为自己的羁绊,勇敢地把微光展现出来吧,这才是一个凡人成为天才的原因。(这一段精彩)
【简评】 本文特点在层层推进,越写越出彩。由荀子的勤学,到李白的勇气,再到贝尔格雷尔斯的执迷,然后推向社*会环境,结尾处从正反两方面收束上文。文章笔调灵活,气韵流动,可见作者确是能文者。虽李白一节有些牵强,但无损整体。
第三篇
让微光永驻
早年曾举办的一次画展上,一位画家站在一幅备受好评的作品面前痛哭流涕,当人们上前询问缘由时,这位画家答道:“这幅作品中的灵感曾经我也有过,只是我当时将它舍弃没有运用。”(开篇记故事,观点即在其中。可读。巧妙。下面可顺着做文章。)
正如画家一样,许多人对脑海中闪过的微光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而将之舍弃,那就大错特错了!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就像思想和机遇一样,这些生命中的微光总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从而让微光永驻!(把握、耕耘两个词是关键)
微光可以被分为三类。其一便是如同那画家一般逝去且并未被把握的;其二是被把握且最终付诸实现的;最后莫过于那被把握却未实现的。既然微光是如此易碎且易逝,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让它停留,才能让它散发无限的光芒呢?(说微光分三类,似不妥。应该是对待微光的三种态度。)
用善于把握的双手,让微光永驻。虽然微光是如此短暂,但只有把握了它,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芒。天才与凡人的区别就在微光闪过的一刹那,天才抓住了,所以他的生命光彩夺目,而大多数人未抓住,所以他们碌碌无为。如果想让人生得以升华,就要善于把握微光。(谈两种人的区别)
化学家李比希在检验一瓶工厂送来的试剂时,脑中闪过“这可能是个新元素”的灵感,但他未能把握住。最终,瑞士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发现了这种新的元素,将其命名为碘。
一念之差的错过,对于李比希而言是无可挽回的。生活中与灵感的错失亦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想要获得生命的价值与升华就需要有善于把握的双手,让细小的微光在心间永驻。(举例说明)
用一路耕耘的汗水,让微光永驻。微光乍现,灵感涌起,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付诸作品。将灵感实现还需要我们付出汗水,让微光停留,使其发出夺目的光彩。
莱妮·里芬施塔尔是德国纳粹时期的一位女导演。撇开其政治背景及她为希特勒工作过的经历不谈,莱妮对于艺术的执着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她在八十岁高龄时,突然有了进行水下拍摄的灵感,于是她隐瞒了二十岁去报考潜水执照。其间发生了许多波折,莱妮险些因此丧命,然而她最终坚持了下来。大难不死的女艺术家用自己的汗水浇灌自己的灵感,致使那片草地花开熠熠。(大胆地举例。不因事废人。可贵。)
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迷失于对名利的追逐而遗忘自己心中的那些微光。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从繁冗的工作中抬起自己的那颗真心?你那美好的微光又遗失在哪个角落了呢?
本雅明说:“灵光的消失,就是水的消失。”让我们带着那善于把握的双手和一路耕耘的汗水去寻找那东逝的水,让微光永驻心间!(联系当前的失落,颇有忧时情怀。)
【简评】 从一个小故事说起,隐含对“心灵微光”的理解,推出论点:“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从而让微光永驻!”接着从“如何才能让它停留”,“如何才能让它散发无限的光芒”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这就是“把握”和“耕耘”的内涵,与之匹配的是李比希和莱妮·里芬施塔尔的事例。文章思路清晰,论述谨严。最后用“但是”笔锋一转,直指现代社*会浮躁的现实,给人启迪。本雅明的名言总束全文,更见功力。
第四篇
破茧·重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刚入校的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然后随机分班。一阶段之后,事情的发展令人大跌眼镜,被编入普通班的一些天资佼佼者落入了平庸,而编入天才班的一些中等资质者却卓有成就。这是为什么?(典型的例子引发深思)
原来很多天才学生理所当然地以为分班是根据测试的结果,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下意识地走进了自己编织的贴有标签的茧中。“我不行”三个字如同唐僧的紧箍咒,磨灭了他们心头曾经闪过的微光,束缚了所有可能。(分析原因,为后面的论述铺垫蓄势。)
而在世界另一端,有那么个笨拙的男子优雅地挣脱了枷锁毅然开启未知的旅程。他是保罗·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是曾经被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滥用色彩”而拒之门外的二流画家。
勤奋嗜画如他却天资平平,汲汲营营的父亲千方百计让他投身金融业,他坚决不从;印象派席卷天下,他却不愿意放弃心头的微光,想探索一条新道路,哪怕这换来的是无休无止的嘲笑。(举出有力的例证)
然而几百年后,谁都不能再忘记,艺术史上有这样一座丰碑。是他,保罗·塞尚,在挣脱了世上唯一的束缚后开创的时代。其实,让我们迷途的,从来不是千仞之峰、百折之谷,而是隐匿在心底的自卑与怯懦,迈过了它,人生便是亿万种可能。要知道,天赐的奇才向来只是少数,而生活中如今风举云摇的,大都是曾经的我们,区别在于,他们有着对自我的信仰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分析很中肯)
没有一个人生来注定是要平庸的,只有甘于平庸的人。(警句!)
“如果你非常想成为一个作家,每天认真写作,但同学不想看,放在网络上也没人看,出版社也没人想出版你的作品。这时,你心里就要想,我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掌声会响起来。”凭着《那些年》一炮而红的作家九把刀望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豪迈一笑。难以想象这样阳光的表情出现在一个曾创作了六十多本书却一直寂寂无名的男子脸上,仿佛是在无声倾诉。(此例鲜活,且有说服力。语言极佳。)
属于自己的微光,倘若连自己都不曾去珍惜,那么拿什么去期许一个璀璨的世界?属于自己的人生,倘若连自己都不敢迈开步伐,那又拿什么去期许广阔无垠的天空?(两句反问,问得有力,问得实在!)
有时候,一个人必须破茧而出,然后在坠落的过程中长出翅膀;有时候,一个人必须打开心门,为自己开辟一个崭新世界。(曲径通幽,到这里才点题。)
要知道,一生很短,所以别用他人的目光证明自己的存在;一生很长,足够你抒写独属于你的传奇。(诗的语言,充满哲理。)
【简评】 本文围绕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展开生动的论述。题目本身造成一个悬念,然后甩开标题,娓娓道来。先讲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案例,再讲一个西方画家的故事,三讲一个现代作家的鲜活故事,故事之间穿插警句。最后水到渠成,三言两语的论述,收以少胜多之效。考试文章写得这样轻松有趣,恐怕是凤毛麟角。
————————————
附
2011上海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2005全国高考作文“忘记与铭记”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年全国优秀高考作文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 ——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知道——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穿梭!
2011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人生的两岸
诗人席慕容曾将人生比喻为行驶于两岸之间的小舟,左岸为铭记,右岸为忘却。是的,我们穿梭于茫茫人海,最终历经世事沧桑,生命的主题恰是两个关键词“铭记”与“忘却”。游弋于人海,进出于历史之中,人生的两岸在内心的取舍间愈发清晰,在时光的冲刷后日益明朗。
同是对铭记与忘却的追问,大卫王与契诃夫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在诗意的语言中,我觅到了一丝豁达、洒脱,嗅到了一缕坚定与哀伤。一切都会过去,回忆将被抛弃,文明会化为土灰,但曾有的意志与精神长存于时光之中;一切都不会过去,每个人作为自己人生档案的执笔者,早已用一言一行为这个世界无尽的疑虑给出解答。
生而为人,我们都不断地、重复地行走于铭记与忘却之中,珍藏那些感激与幸福的羽翼,离开焦虑、困惑与忧愁。两者同是通往天堂的桥梁,却也不尽受主观意志所支配。快乐总是那么短暂,而不快总萦绕心头,一如柳宗元在山水间的自白,一味寻求摆脱,结果却适得其反。
忘记与铭记对心灵来说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倘若赋予其时光流淌的力量,又显得那般自然和富有灵气。艺术在忘却之后更拥有了动人的、值得铭记的美,恰若梵高、巴赫、尼采这些生前贫困潦倒、身后鲜花绽放的巨人,忘却给了人们珍惜和铭记的眼光和勇气。时光在一代代潮起潮落中遴选出最闪闪发光的贝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也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被铭记,是温柔敦厚的《诗经》,是感叹着、互勉着的古诗十九首。名字可以抹去、初衷可以被消解,流传下来的是至真至圣的高贵感情。
我在尘封千年的名为“历史”的匣子中寻找着铭记与忘却的踪影。我见证了罗马帝国的兴衰,“唯有法律才是最永久的统治”;我试图回到20世纪中叶德法握手言和的那一瞬间,百年的宿仇被放下了,眼泪飘走了,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的新主题。是的,为了继续前进,我们不得不卸下过分沉重的行囊,去宽容,学会成长;为了继续前进,我们不得不时时翻出行囊中那些沉重的回声,去体悟,学会品咂,譬如昔时上海的一场大火,譬如近来故宫的“再三失守”,反思中孕育着力量。
这就是人生的两岸,在时光冲刷中沉积出厚度与深度,在内心的求索与修炼中迈向成熟。我敬爱的诗人木心先生有言:“我所见过的生命,无所谓完成,纷纷行过了。”行过并不意味着被遗忘,完成亦不意味着被铭记。铭记该铭记的,忘却该遗忘的,从容自信地过完一生,该是无上的追求吧?
第五篇:赞美老师的文章(范文)
像水一样流淌
听我班语文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如沐春风,那些娓娓道来的课外知识让你忘了自己是在学习枯燥的国文,你也总能听到同学们接连不断的笑声,而这些都得益于我们班这位看似低调却超具魅力的的语文王老师。
王老师不高的个子,表面看起来有点严肃,讲起课来却是幽默风趣,她总能旁征博引,那些很拗口的古诗文在她面前都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学生们也不禁来了精神,三下五除二就背了下来,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压力相对还小一些,他们就更倾向于有趣的教学模式,而王老师正是抓住了他们的特点,先引起他们的兴趣,再“诱敌深入”,把一些枯燥的文学知识教授给他们,学生就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激发了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幽默是王老师的一大特色,在幽默的同时王老师也很注意课堂内容的思想内涵,现在我还记得王老师如何给同学们讲述作家陈忠实的故事:陈忠实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了人生的N个打击后非常的消沉,沉默寡言的父亲开始担心儿子“考不上大学,再弄个精神病怎么办?”就问他:“你知道水怎么流出大山的吗?”他茫然地摇摇头。父亲缓缓说道:“水遇到大山,碰撞一次后,不能把它冲垮,不能越过它,就学会转弯,绕道而行,借势取径。即便流动过程中遇见了深潭,即便暂时遇到了困境,只要我们不忘流淌,不断积蓄活水,奔流,就一定能够找到出口,柳暗花明。”王老师接着说: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论遇到任何挫折,也不要忘了这句话,要像水一样流淌,相信自己总能找到出口。虽然对于初二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我却分明看到他们顿时有了一股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幽默风趣又不失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