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研究期末复习
作文教学案例:一堂写作指导课
(上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莫泊桑吗?
(很多同学举手)
生:他是法国作家。
生:他是《羊脂球》的作者,还写过《项链》。
师:(惊喜地问)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非常广。这些文章都读过吗?写得好不好?
生:写得很感人。
生:很好……
师:那么,大家知道这位伟大的作家是怎样学习写作的吗?
生:不知道。(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老师)
师:看来,大家不是很清楚。那么就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莫泊桑学习写作的故事吧。希望大家听了以后能有所收获。
(同学们都坐好准备认真听讲故事)
师:莫泊桑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拜了一位师傅,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大作家福娄拜。他学习很刻苦,总是不停地进行写作,然后交给老师看。但是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来,失望而归。
(讲到这里,看到同学们不以为然的样子,老师顿了顿)
师:从大家的表情上肯定可以猜出你们是认为他的文章写得不好。可是我认为还是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坚持不懈。
师:对。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有一次,他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拿给福娄拜看,满心以为这次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可是出乎意料,老师才看了几眼,就随手把他的文章丢在一旁。莫泊桑非常生气,就大声对老师说:“你为什么总是看也不看我的文章就把它扔到一旁?”
(老师看同学们听得入神,立刻停了下来)
生:(着急地追问)老师,接下去怎么样?他老师怎么说的?
师:福娄拜对他说:“你的文章我看了两句就知道下面要说什么,这样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上千篇了。你应该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莫泊桑问:“那我怎样才能看到呢?”福娄拜说:“你去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右拐,看看路口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
生:(非常惊讶)啊!
师:很奇怪吧?他的老师竟然让他这样去观察。莫泊桑边走边想:“老师怎么叫我去这个地方?难道他每次写作都是这样观察的吗?”当他来到路口,远远地看到有一个老妇人坐在地上,他立即掉头回来了,告诉福娄拜说:“是一个老太婆。”福娄拜摇摇头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他于是再一次来到路口,这次他走得更近一些,回来后报告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福娄拜面露微笑说:“这次有进步。但你看到的还是别人也能看到的。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去看,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东西。”莫泊桑第三次来到那个路口,他这次看得非常仔细认真。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回来对老师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脸上的。”
生:最蹩脚?(许多学生露出疑惑的表情)
师: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纷纷发言)技术最差的。
师:技术已经最差了,还是随便拿个木头削一块安在脸上,那将是什么样子呢?
生:不堪入目的。
生:很丑的。
……
师:同学们能够对老妇人的鼻子有这样的看法,是通过莫泊桑的语言得来的。莫泊桑有没有说老妇人很丑呢?显然没有。正是他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抓住了人物最主要的特点来描写,不写全貌,只写了鼻子,所以把人物丑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比又写下巴又写眼睛面面俱到要好得多。所以,他的老师高兴地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可以得满分了。明天你再来。”那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
生:要抓住事物或人物的特点来写。
生:还要仔细观察。
生:切入点要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些体会都是我们通过这个故事得来的。莫泊桑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天老师想告诉大家的就是怎样观察和怎样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要进行实地的、仔细的观察,还要抓住事物的某一特点,以小见大地写出事物的特征。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领会和赞同)
师:好,今天我们就要让同学们来说说“这就是我”,如果让你来尝试向别人介绍自己,你想怎样说呢?要试着说出特点,说得与众不同。现在大家就开始写你的自我介绍吧。
(思考几分钟后,学生们纷纷开始写作,大家很好地完成了自我介绍,其间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了评议)
评点:
这个作文教学案例有四个主要教学环节:
1.谈话交流,创设氛围
2.故事设疑,巧妙激趣
3.抓住重点,指导教学
4.动笔写作,落实训练
这堂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抓住特征”的写作手法。教师巧妙地利用莫泊桑拜师学习写作的曲折经历,启发指导学生领悟应该在观察中注意抓住对象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的重点放在集中观察对象最突出的外形特征,以及指导学生学习运用“以小见大”的表述方法,以 “强化”典型表象,写出事物的个性特征。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针对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的特点,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在观察中抓住特征的知识,而是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创设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借助对故事体验和感悟来自己领悟并获取写作的成功经验,教师只是“顺水推舟”,这比单纯的知识讲解和直接灌输要高明,因而也更有效。
案例:“倒学”《一夜工作》
《一夜工作》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对于多年教毕业班语文的我,加上有《教参》、《教案》作参考,可谓是轻车熟路,应该是没问题了。想不到,问题就偏偏出现在我上的这一课中。
我上这一课时,先让同学们充分预习,通读课文,再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当同学们默读停止之后,我本想让同学们思考几分钟后再讨论。可一位同学早已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便问:“你对学习这篇课文有什么见解吗?”
“有。”那位同学爽快地回答。
“请讲。”我很快地答复着,并向他投去了鼓励的眼光。
“老师,我认为学习语文不应该老一套,总是从头到尾读读、画画、想想、说说,让人学腻了。”
“那你认为该怎样学?”
“我认为应该来个‘倒学'。”
“„„”我一时反应不过来,面对这位平时有点聪明又有点“出格”的同学,我无法表态,抱着试探的态度说:“怎么个‘倒学'法?”
“《一夜工作》这篇课文应该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学起„„”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我担心他浪费时间,打断了他的话。
“我的依据是先激发情感和兴趣。”
“这就能学好语文?”
“我看能行,这样换换学习方法,很新鲜,同学们会接受的!”
我笑了,全班同学也笑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这位提倡“倒学”的男同学充满激情地朗读起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班上的同学也跟着齐读起来。
看着这位同学的“喧宾夺主”,还真有点“扭转乾坤”的气势,又看着同学们的认真劲儿,我眼前一下子浮现出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为学生开创一个民主、和谐课堂气氛的情境。我有点自我陶醉又有点担心,陶醉的是从未见过这样高涨的学习热情,担心的是这节课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
同学们齐读完后,教室里出现了惊人的寂静。全班同学好像在看我是不是采纳那位同学的“倒学”建议,看看课堂民主是不是真正在我的身上体现出来,就看我一句话了。我便问那位提倡“倒学”的男同学:“对这篇课文,你怎么想到‘倒学'的方法呢?”
“因为预习中,您要我们想想,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所以我想试试,想不到同学们也和我想到一块儿了„„”
又是一阵笑声。
“老师钦佩你的探索精神,那你要说说你‘倒学'的思路啊!”
“我相信同学们会帮我的„„”那位同学有点不好意思。
“”啊!”我心里轻轻地叹气,暗暗地责备着,“这怎能闹着玩呢?你怎么在课堂上开这么大的玩笑呢?”我一时陷入了困境,想赶快按我的教学设计重新开始上课。
教室里出奇的静。
“老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这篇课文从最后两个自然段学起,并没有错,他启发了我抓住了课文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然后根据中心句去引读全文,在文中寻找出总理劳苦、简朴的具体事例!”
“我说能行吧!”那位提倡‘倒学'的同学得意地笑了。
又是一阵笑声。
“那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具体的事例来吧!”看到有同学能说出“倒学”的理由,我便因势利导。
教室里又响起了洪亮的读书声。
课文读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议论声。
“这不能叫‘倒学',应是抓住中心句去寻找事例。”一位女同学说。
“那他干嘛说出个‘倒学'来,莫名其妙!”又一位同学在说,“这些男同学真是没话找话„„”
„„
刚才平静的教室一下子“乱”了起来,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一个由“倒学”引起的争论开始了,如果不善于引导,将会“乱透了”。我只好及时地表态了:“老师认为不必在‘倒学'这个名词上争论不休。读书方法多种多样。鲁迅先生的好友、日本著名作家小林多喜二就有自己的‘捉迷藏读书法',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学法,可以各抒己见。但要有一个前提,不可以偏离课本内容,不管是‘倒学'也好,还是‘抓中心,找事例'也好,只要达到学习目标就行,好吗?那么现在看哪一种方法能够最快地达到目的,你们可以寻找与自己见解相同的伙伴讨论。5分钟后,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学习思路。”
我的折中方法有点灵,争论停止了,讨论开始了。学生们那认真的劲儿真叫人开心,真有点要赛出个输赢的架势。
时间到了。各组选出一位同学走上讲台,在黑板上板书自己的学习思路。
女生:“工作劳苦”从审批文件任务重,审稿认真,工作时间长三个方面。
男生:“多么劳苦”表现在工作量大:一尺来高;一丝不苟;一句一句地审阅;时间长:一夜;
女生:“生活简朴”从办公室,夜餐两个方面。
男生:“多么简朴”表现在办公室陈设:一张、一盏;夜餐的简单:绿茶、花生米不多。
持不同见解的同学都为各自的代表鼓掌。
掌声响起,真叫人高兴。
“我们女同学的简洁!”
“我们男同学的具体!”
“让老师评评!”“请老师评讲!”课堂上空前热闹。
“都好!并列第一。但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又来了一次折中。
教室里又响起了笑声、掌声。
为了节省时间,我以手势示意,让同学们安静后说:“请按这两位同学板书的思路,细读课文,找出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有关内容,把课文学深学透。”
同学们默读,按要求用破折号、波浪线、省略号画出了工作劳苦表现在工作任务重、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时间长的有关句子;还用连圈符号画出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并进行讨论、交流。由于同学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思路,学习的任务也就很好地完成了。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活了同学们地学习情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我想把剩下的时间指导朗读,再总结课文时,那位提倡“倒学”的同学又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以为他是在显示自己,便再次表扬他一番:“今天,你为我们班的语文课开了个好头,也给老师开了眼界,谢谢!”
“老师,别客气,只不过是自己的见解。我还有问题要问。”
“说吧。”
“你说,这篇课文仅仅是表现总理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吗?”
“那你说呢?”我心中也不清楚他到底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随口而说。
“文中的‘你到隔壁去睡一觉',‘你也回去睡觉吧!'这些句子也是表现总理的劳苦和简朴吗?”
“啊„„”我笑了,想不到这位提倡“倒学”的同学学得这么深入,说:“请你谈谈自己的见解。”
“还有课文中的‘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弄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从总理的这些语言、动作中,可以看出总理是多么关心同志,多么平易近人啊!”
听到这位男同学的发言,我心中极为高兴。现在我只好改变了我的教学程序,让同学们都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于是趁热打铁地说:“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是表现总理关心同志和平易近人的呢?”
刚才板书的那位女同学也有点坐不住了,连忙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后,连手也不举便站起来发言了:“‘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这也是表现总理关心同志,平易近人的例子。总理‘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咨询的意思'„„‘有时还问我一两句。'这些句子表现了总理是多么谦虚谨慎啊!”
这时同学的学习热情是何等激奋,总想在这700多字的课文中寻找还没有发现的新问题。对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一点不假,要学习这两位同学的探索精神,请同学们继续钻研课文。”
这是课堂40分钟的最后时刻,同学们不像刚才那样的急躁,而是十分冷静,有默读的,有品读的,有思考的,好像在争分夺秒,看谁冲在最前头。
同学们开始举手了。
“老师,我提议让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课文最后的两个自然段,再感受作者抒发的感情!”有的同学说。
我深有感触地小结:“同学们认真学习,从作者的细节描述中,不仅看到总理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还感受到总理多么关心同志,多么平易近人,多么谦虚谨慎等高尚品质。作者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想到总理‘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一生的工作也是这样的。作者为能有机会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感到幸福,为我们有着这样的好总理感到自豪!”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位“倒学”的男同学又把手举了起来。这时的我不得不细心倾听他的见解,非常满意地说:“请抓紧时间说吧!”
“我认为作者感受到的幸福不仅仅是看到了总理的一夜工作,而是作者受到总理的关爱,陪总理一起审阅稿子,而且有时总理还问他一两句,还跟总理一起喝茶,吃花生米。那时的作者是何等的幸福!有多少人渴望能和总理一起审阅稿子,喝茶吃花生米呀!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啊!最难忘的时刻!这才是作者人生最大的幸福啊!”
我带头为这位男同学鼓掌。掌声又在教室里响起。
“真是细微之处见真情。”我深有感触地说。
下课的铃声响了。
这是一节使我最难忘的课。
这一节课,对我的震撼很大。照本宣科,已不适应学生成为学习小主人的需要。
我慢慢地回味,细细地思考:过去教师一直以为手中的教案和教学参考书是“知识权威”,是“教学标准”,岂敢轻易抛开!在教学过程中怕“出乱子”,怕影响教学任务,怕学生检测成绩不好,整天围绕着这些“知识权威”和“教学标准”转动。其实,这反映了过去只关注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轻价值渗透的错误倾向。今天我们更多的应关注学生通过什么方法,以什么方式去学习,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那天的这一节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新课程的研究实际上是解决一个“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必须大胆改革。因此,我重新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调整,并将《一夜工作》的教学过程进行书面整理,我的教学随笔——《〈一夜工作〉中的“一”》,从七个方面看《一夜工作》:从总理的办公室陈设中看“一”;从总理的工作量上看“一”;从总理的工作态度上看“一”;从总理的作息时间安排上看“一”;从总理用的夜餐中”看“一”;从总理对同志的关心和信任中”看“一”;从作者所看所想所说中看“一”。得到了省教科所、省教育厅主办的《教研论坛》的许可,并刊登在2002年第二期上。这应该感谢我的学生对我的启发和帮助。
作为教师,要确立“要当好先生,先要当好学生”的思想,要有“不耻下问”虚心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的精神,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要是课堂上不让那位“倒学”同学说话,将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大遗憾。可见,课堂上不让学生“说话”,是教者的失败。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充分“说话”,才能让笑声、书声、掌声在教室响起。
评点: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不仅在于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说话”,还在于启发我们,一个小学教师应该而且完全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学研究者。经常听到教师们抱怨教学任务重,工作忙,没有科研途径,不知道做科研该从哪里获得选题。还有的教师把科研神秘化,认为科研必得是事关全局的大课题,不会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取具体的研究课题。这个教师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案例:一堂口语交际课
上口语交际课时件令人头疼的事。哪位毕业班的老师愿意“浪费”一节课去上考试不考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呢?今天这节口语课我也打算像往常一样,匆匆讲一讲,然后就抓紧时间进行其他训练。
上课了。我说:“同学们,咱们这节课先来看一下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地默默看着。有些同学看完了就在那儿干其他事情,显然口语交际课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意思。为了启发学生,我说:“我们从电视里常常可以看到拿话筒的记者,美国9•11恐怖事件是记者给我们发回的报道;现在首都北京正在召开党的‘十六大',来自各国的一千多名记者正在进行采访报道。记者这个职业多光荣呀你们谁愿意长大了当一名记者呢?”
沉默了一会儿,有几位同学举起了手。我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好。现在咱们模拟一下,试着当一回小记者。”
教室里又安静下来,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发言。为了抓紧时间,我说:“那就先来采访我吧,你们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我发现前排一位小男孩看着我,那眼神告诉我他想发言。我高兴地说:“好,请你来!”可他站起来,半天不说话,显然他不知道怎样开头。同学们都被他的样子逗笑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没有给学生讲清如何采访,如何说开场白呢。这都是没有认真准备造成的。
我马上给同学们做了一个采访示范,模拟采访了一个同学。我把一张报纸卷成一个小话筒,态度十分认真、诚恳地问:“你好,我是新华社的记者,请问这位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你最喜欢上什么课吗?”
学生回答:“当然是体育课了。”
我又追问:“请问,你对你们学校课外活动有什么看法?”
学生很遗憾地说:“我们学校没有什么课外活动。”
我又说:“那你能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谈一下你的一点希望吗?”
尽管学生有些紧张,但谈得很好。我俩的表演,如同催化剂,有些同学在下面跃跃欲试了。
我马上说:“现在你们同桌先互相采访一下。”
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了。有的学生握着小拳头,伸长胳膊当话筒,有的学生把书本卷起来当话筒,你采访我,我采访你,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快乐。
“你好,我是海南电视台记者„„”
“你好,我是凤凰电视台记者„„”
“你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
„„
这声音此起彼伏,像开了锅。教室这么乱,我还有些不太适应,我马上拍了一下桌子,大声说:“好了,停下来!”同学们转过脸来看着我,很不情愿地停下了自己的“采访”工作。
我说:“现在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谁愿意?”
“老师,我来!”
“我来!老师!”
竟有一半学生抢着表演,连平时上课爱说话、爱捣蛋的学生也把手举得高高的,真难得。我得优先考虑他们。我请了两个同学上台表演。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两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走上台来,进行采访表演。尽管问的问题有些幼稚可笑,但态度却那么认真,我的心为之一动,平时怎么没有发现他们呢?
他们表演完了,我下意识地看看表,时间已过了一半了,于是我说:“这次口语交际课就上到这儿。接下来我们做综合练习,看看昨天那几个病句。”
学生一听,满脸不高兴。有一位大胆的学生说:“老师,我们还想采访。”
“我们也想。”
“我也想。”
我有点无奈。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有几个病句学生还没搞懂。该怎么办?看着学生那期待的目光,我不忍心剥夺他们难得一次的“说话”机会呀!
“好,咱们继续采访。”我下决心说。
“耶!”学生伸出食指和中指,模仿“幸运52”主持人李咏的动作,完全放松了,胆子也大了。采访热烈地继续着。
一个孩子站起来,满脸严肃,态度认真地问我:“×老师,我是《××报》的记者,请问你校六年级突然取消晚修,这是为什么?”
我不禁一怔,好尖锐的问题。„„我回答得很含糊。
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是海南电视台的记者,我想请×老师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将了我一军。正当我考虑如何回答时,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请问×老师,如果不上晚自习,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
„„
正当大家嚷着要去校长办公室采访校长时,叮铃铃,下课铃响了。„„
评点:这个教学案例真实地记录了一位教师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由被动到主动,最后进行了一堂饶有趣味的口语交际教学课的过程,案例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和思考。
第一,教师的心理历程和教学行为反应了教学平等的精神。教师以一名与学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身份参与口语交际,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往,促成了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效应,实现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升华,把一个小小的“危机”成功地转化为开展教学的有利契机。
第二,教师敏锐地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转折点,主动适应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发现了学生有兴趣但不得法的情况,亲身具体示范了如何采访,这是个成功的转折点,一下子把握了教学的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的开展。
第三,让学生模拟记者采访的情境设计取得好的效果,是因为:首先,教师选择的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其次,注意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再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案例与评析:《少年闰土》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基本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两种:第一,从抽象到具体:读通课文后直奔中心,抓住重点句,领会含义。第二,从具体到概括:从一件件的“稀奇事”入手,然后研读重点句,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第一种方法提纲挈领,简洁清晰,快速省力,适合于程度较好的班级;第二种方法似更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解中心可谓“水到渠成”,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现试以第二种方法为例进行设计。
教学流程
一、全文感知
由于课文生字多,有些内容和说法又和学生的认识有一定距离,因此,一开始就应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读课文。先自读,要求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再指名读,一人读一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给自然段编好序号;然后同桌接读。
三遍课文读完后,可安排质疑问难,并将问题归类处理(一部分当堂互答;一部分引导查工具书,自行解疑;重点问题皆作深入学习的切入口,结合学习过程逐个解决。)
二、择点读
点之一:
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请孩子们从课文中选择有关内容为投影片配音,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语气的变化。
点之二至五:
闰土对“我”说了哪些有趣的事儿?你对哪件事最感兴趣?请找到相关的课文内容,把它读好(可一个人读,也可自由结合起来练读。)
指名汇报读(个人或小组),教师相机引导。
* 引导读好“雪地捕鸟”中的省略号。先理解“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中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可结合提问:这些鸟你捕到过(或见到过)哪几种?可是闰土不仅全捕到过,还一一叫得出它们的名字。从这省略号你体会到了什么?然后练习读出省略号所表示的还有好多好多的那种语气。
*引导读好“海边拾贝”中的“都有”“也有”“也有”。
*练读“瓜地刺猹”时,可引导学生体会夏夜瓜田的静谧,找猹刺猹时的紧张和危险,读出其情其境。
*读了“沙地看跳鱼儿”以后,引导学生说说,关于跳鱼儿,你了解些什么,如果当时你在场,你想问闰土些什么。也许这些问题课文中的“我”也问了,而闰土全能回答。问题的答案包含在哪里?(体会这句话中省略号的意思。)
三、改变形式读
1.瓜地刺猹
(1)导编内容。讨论:如果要把第1自然段中描写瓜地日夜景色得句子用到闰土与“我”的瓜地刺猹的对话中去,看看可以插到什么地方?
(培养学生重新组合、运用课文语言的能力,同时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2)自由组合,分角色(闰土、“我”、旁白)联系朗诵或表演,要求读出角色感情。
(3)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表演、竞赛。
2.从其他三件事中挑选一件,仿照“瓜地刺猹”,自由组合,进行编导、练习,然后全班交流、竞赛。
四、研读重点句
1.讨论:通过刚才的朗读和表演,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我”呢?
2.读重点句,质疑问难。
3.结合释疑,重点理解“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的意思,体会“我”的心情。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5.背诵(默写)这一自然段。
五、回读全文
自读全文,说说除了刚才表演过的内容外,还有哪句话(或哪个自然段)也使你挺感动的(或留下的印象特别深)?自由选几个内容,谈谈体会。
六、拓展阅读
介绍《少年闰土》的来源。简介“中年闰土”,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鲁迅原著《故乡》,并提出阅读后产生的疑问。
评析:
这份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设计的六个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意图明确。
第一个环节:全文感知,读通读顺,提出读不懂的内容。
第二个环节:择点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情。
第三个环节:改变形式读,读出情趣,读出感受。
第四个环节:研读重点句,领会中心。
第五个环节:回读全文,由点及面。
第六个环节: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该教学方案的设计颇有特色,首先表现在落实了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读,用多种方式巧妙引导学生反反复复读,教学设计在探究以读为纲、引读有方上独树一帜。教师引导得法,能令学生常读常新,读得有趣味,使学生怡然自得,醉在其中。如感知阶段的“通读”,深入阶段的“择点读”,悟情阶段的“改变形式读”,研究阶段的重点读,总结阶段的“回读”和延伸阶段的“拓展读”。教学流程设计显得机理清晰,循序渐进,每个环节无不各得其所、环环相扣,达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同时注意和落实了阅读、口语、写作的结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说,注重读、说、写综合训练,力图实现读写说能力培养的综合教学效应,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阅读教学案例:《小小的船》课堂教学实录
将学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入本课课题,同时向学生渗透认识自然现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接下来,老师并不是急于进入课文,而是让同学们画月亮:“同学们都喜欢看月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请把它画下来,好吗?”学生的兴趣很浓,用彩笔毫不拘束地画了起来,画完后交给老师。学生们画的形式很多,有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形的月亮„„画完后,老师将作品一一展示在黑板两侧让学生来评。学生们各抒己见,兴致很高。这时,时间已经过了6分钟。
只见老师不慌不忙地说:“老师这里也有一幅月亮的画,同学们想看吗?”
学生齐答:“想!”
老师把书上的插图贴在黑板正中。
老师充满感情地叙述道:“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可爱的月亮,闪闪的星星,美丽的小姑娘,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这时,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唱这首歌吗?”哪有一年级学生不爱唱歌的?大家立刻喊起来:“想!‘
老师按下录音机按键,录音机里立刻传来优美的旋律:“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坐在座位上凝神听着。
听完一遍后,老师就一句一句教孩子们唱起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唱完后,老师问:“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画一画弯弯的月儿吧。”(师生一起画)
画完后再评一评画出了“弯弯”的样子没有。
而后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弯弯的事物。(学生很快说出了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河、弯弯的桥洞、弯弯的香蕉、弯弯的眉毛„„)
老师指名让学生读一、二行课文。
学生读完后,老师问:“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学生回答像镰刀、像香蕉、像小船„„最后老师引到书上“小小的船”,并让学生在图上指出“两头尖”。
小黑板出示句子,让学生比较读:
弯的月儿小的船,小的船儿两头尖。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学生在比较中感悟语言的美,月儿的可爱。
老师再放《小小的船》曲子,在老师的描述中,学生闭眼想象:
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抬头看蓝蓝的天空,夜空上有无数颗小星星一闪一闪的,还有弯弯的月儿,真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这时,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
老师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学生们回答蓝蓝的天空像玉盘、像大海、像蓝布„„,闪闪的星星像珍珠、像灯笼„„只要学生的想象有合理成分老师都给予肯定。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想象中有自己的见解,有的幼稚,却是童心的真实自然的流露,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所以,老师非常注意保护这种可贵的童真。
老师再指导学生朗读,把想到的美景读出来。朗读采用了多种方式:
1。让学生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巡视。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老师巡视,随机表扬。
3。四人小组配合读,可一人读一行,也可一人读,大家听。老师巡视、表扬、协调。
4。引读。
当学生们基本上能把课文读好后,老师采用影碟上的儿歌常出现的形式:先由一名学生把歌词读一遍,一部分学生再把歌曲唱一遍,同时一部分学生表演。读完后老师请同学们老表演儿歌。顿时,整个课堂充满了歌声、笑声„„
最后是作业。老师这样很自然地进行:“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将来一定能真的坐上宇宙飞船,飞上蓝天,登上月球,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请你们回去把《小小的船》读给妈妈听,或者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好吗?”
随着学生的齐声叫好,“铃„„铃„„”下课了。
评点:儿童与生俱来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显示出他们体内蕴藏着一种学习的主动性,但这种主动性却往往会因为注意力的分散而随时消失,怎样才能给儿童不断的刺激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挖掘他们心中暗藏的求知欲呢?《小小的船》教学案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这篇课文是一首描写秋天夜空景色的诗歌,体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美。但美是一种内心的抽象的情感体验,靠老师的讲解和凭空想象是很难让学生体味到这种美的微妙感觉的。用
什么方法才能凝聚这些小家伙的目光而又达到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呢?老师根据这首诗歌本身所具有的亲情境交融的特点,发挥它音乐性强,比喻形象,色彩优美,自然景物鲜明的特色,设计了一堂情境教学课。这个案例以“情境”为切入点,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了语言学习与语言生活环境。生活展现——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这环环相扣的情境铺设,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其中,并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一声声、一遍遍朗读中体味弯月之美,想象夜空之美,感悟语言文字之美。在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体会到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这正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此时感情朗读已不仅是目的了,它更是理解和感悟的方法。
第二篇:小学语文研究期末复习汇总
1、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2.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请结合实际。5.简述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6.语文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点拨、示范和在实践中体验,不需要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的知识。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重视个性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7.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1
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8.比较并简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历年的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主要在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有进一步深化。两者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如下:(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综合性学习”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此外,还特别而具体地强调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 从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的理念出发,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十分关注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如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中,醒目地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维度,使得语文课程从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两大目标维度改变为三大目标维度,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影响决不仅仅限于思想品德方面,仅以“思想性”是无法完全涵盖这种丰富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以“人文性”取代了原大纲中的“思想性”,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4)更加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建议。在课程目标中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这样的结构组合,既能够反映语文课程阶段性,又能够加强其一致性与连贯性,对落实语文课程总目标是非常有利的。
9.如何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而不是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10.谈谈你对多渠道开发并利用母语学习课程资源的认识。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在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的依据是什么?
中年级主要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语言功能,既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4分)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3分)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2.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哪几个类型? 包括:(1)摘录精彩的句段。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3)写出文章提要。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4)写心得体会。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以上四点各2。5分。
13.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2分)应该实现两个“贯穿”:第一,贯穿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序列之中,即和各学段语言交际功能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重点紧密结合;(4分)第二,贯穿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即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4分)14.简述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和辅线
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3分)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表明,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何运用口头语言准确、恰当、得体地完成各类言语功能,而完成各类言语功能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密切不可分的。(2分)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3分)因为如何将教学内容系统地、有层次地、有步骤地展现出来,是口语交际教学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2分)15.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设计挑战性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以上四点各2。5分。
16.应该如何制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计划?
第一,要按学段或学年来制定(至少要按学期来制订)。(1。5分)第二,一般采用“主题学习”的形式(也可称“问题学习”或“项目学习”),每项主题学习一般包含几次学习活动。(2分)第三,学习的主题可以来源于教材,但更要采纳学生的建议。(1。5分)第四,主题学习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提出的教学目标,确定比较明确的教学要求,尤其要确定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要求以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要求。(2分)第五,主题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尽量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1。5分)第六,主题学习可按学校组织,也可按年级和班级组织。(1。5分)
17.英、法、美、新、日等国开设的综合性课程有哪些共同的价值取向?
这些国家开设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名称各异、结构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却有共同之处,即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团结合作,(3分)强调学习和生活的密切结合。(3分)
18.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有进步、有无学习的困难。(4分)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知能上的障碍作进一步诊断,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3分)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所教过的内容,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严重的困难则留待诊断性评价的分析与处理。(3分)19.简述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操作步骤?
首先,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3分)其次,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3分)再次,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再分配。(4分)20.哪些问题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理念问题;(2分)课程问题;(1。5分)教学组织形式问题;(1。5分)教学方法问题;(2分)教学评价问题;(1。5分)师生的发展问题。(1。5分)
1.识字教学案例
阅读并分析下面的识字教学案例,并回答问题:
问题1:这个教师的教学主要运用了什么教学策略?运用得是否合理,为什么?(30分)问题2.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60分)表达和字数10分。
识字教学片断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识字四》有这样四组词: „„
答案提示及评分标准案例
1.答案提示:问题1:主要运用了“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教学策略。(10分)在这堂课的这个教学片断中运用此策略是合理而有效的,因为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尚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用“猜字”游戏可以利用儿童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来刺激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10分)同时在初学生字阶段,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迅速熟悉生字,巩固识字效果。(10分)问题2:主要特点:第一,自觉地体现了汉字的文化性。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是宝贵的文化宝库,识字教学的任务不光是教会认字,识字的过程应该成为文化积累的过程。出示两个字的篆书,不仅有助于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识字,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20分)第二,具有趣味性。“猜字”游戏的引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调动并保持学习积极性,同时猜字的过程需要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归类、联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开发孩子的识字潜能。(20分)第三,具有审美性。游戏使情绪变得轻松,篆字优美生动的字形启迪想象,而好奇心的满足、成功的愉悦、教师积极的评价都使得学习过程变得趣味盎然。(20分)表达规范;(5分)字数达到600字。(5分)注: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与提示完全一致。
2、案例2:答案提示:问题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一味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走,而是随着学生的质疑,敏锐而不失实机地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思辩,学生们积极思考,学得很主动,收获的是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答出以上要点20分,能够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10分)问题2: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压制不同意见,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15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思维。(15分)教师注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既落实阅读课的任务,又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5分)(能够举出案例中的例子进行具体分析15分)表达规范;(5分)字数达到600字。(5分)注: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与提示完全一致。评分标准60分以下:不能根据要求进行分析,观点不明确,表达混乱,字数不够60分(含)—74分(含):基本能根据要求进行一定分析,观点不够明确,表达不够准确,字数达到要求75分(含)—84分(含):能根据要求进行比较具体的分析,观点较明确,表达清晰,字数达到要求85分(含)—100分:根据要求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观点明确,表达准确、清晰、流畅,字数达到要求。
第三篇:小学语文期末复习
第十七周值周小结
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时间如逝,岁月如梭。开学以来最冷的一周终于过去了,本周是第十七周,本周由我、侯伟伟老师、李波老师值周,值周领导是吴源芝老师,下面我就本周值周工作做一个简短的小结。
本周亮点:本周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很多同学仍然坚持早起锻炼,课间操、排队就餐井然有序,各班清洁区、卫生区打扫得也很干净,课间追逐打闹现象也有所减少,食堂就餐秩序有所改观。
本周不足:第一,由于天气寒冷,许多同学返校时间迟,导致周一迟到现象非常严重,各班都有或多或少的几位同学未到或者迟到。希望各位同学克服、坚持。第二,早锻炼时很多同学都起得比较早,但是仍有部分同学起不来,赖床,希望同学们坚持一下,早起锻炼一下身体,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第三,食堂就餐时,一楼就餐秩序比较好,二楼就餐班级说话现象严重,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就餐时保持安静,文明就餐。第四,近来学校卫生问题突出,我们的同学打扫干净了,希望同学们注意保洁。
最后,天气虽然寒冷,但我们努力学习,追求知识的心永远是炽热的,希望同学们在下周一返校的时候按时到校。另外,还请同学们在回家的路上注意交通安全。谢谢!
第四篇: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复习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积极有效的复习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为教学评价奠定基础,还是对教师平日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做好复习工作,首先要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复习的指导思想:复习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 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明晰课标中对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阅读、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重视对语言积累的复习,体现语文学习阶段的特点。
根据课程目标,参照人教版教材(大修订)二年级下学期的要求,对期末复习内容和试题设计提出建议。
二年级下学期是第一学段最后一个学期,《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阶段目标学生应全面达到。
(一)字:
1.复习内容:
二年级的识字与写字应重视四点:1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2要求会写的字则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4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教材中出现的字的训练包括:
1、每课中“我会认”“我会写”的生字。2、园地中的“读读认认”。3、30页的我会填,49页的我会填,103页的读读抄抄,园地六“我会填”,143页的读读抄抄。
2.题型题例:
(1)听写,可以从课文中抽取几个生字词进行听写训练,考测学生的听力,涵盖语文听、说、读、写中的听的能力。尤其是可以组成词的生字。
(2)看拼音写字、词,侧重平翘舌、前后鼻韵母、声母f、h、n、l、r的的辨别,要求读准三介音,所测字词应有针对性,如笔画复杂的字、同音字。
(3)形近字的辨别,在比较中巩固汉字。能会组词。
(4)多音字的正确朗读,以组词、选择形式考测学生的识记能力。
(5)写一两个字,并简要介绍自己是用哪一种方法记住的。
(6)出示几个课文未出现的字及几种读音进行连线选择,考测学生课外识字量。
(7)错别字的订正。
题例:
拼音乐园,你能根据拼音的提示写出汉字来吗?试试看吧。(拼音填汉字)
jiědînɡ shì jiè sǔn yá chìbǎnɡ qiāo mén pī pínɡ
()()()()()()
试试你的好眼力,下面全都是孪生兄弟,你能分清它们吗?(形近字组词)
枯()浇()密()塔()决()拱()
姑()绕()蜜()搭()快()洪()
快乐ABC,在括号里面选出正确的读音选项
玫瑰()A、méi ɡui B、méi ɡuì 阑尾()A、lán wěi B、nán wěi
我是小医生,快看看下面的句子中有没有错字,给它们治治病吧!
1、日月潭风景秀丽,那里枝叶茂胜,群山环绕。()
2、沿着长长的小西,寻找雷锋的足记。()
(二)词:
教材中出现的训练有:4页找找说说,17页的我会说,园地和课后题中的读读记记,园地三的“我会填”,65页读读填填,园地4“我的发现”89页“读读写写”,园地五“我会连”,园地3、4、6我的发现。129页读读写写,131页读读背背。132页展示台。
题型题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的词语教学是以理解和运用为目的的。那么对于复习中出现的词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有词语的搭配、成语的补充、近义词、反义词、量词的运用、ABAB式的运用、扩词等等形式。例如:1、孩子们,你们看这些词写的多有意思呀你能照样子写几个吗?
缕缕白云————美丽的田野————
喜洋洋——快快乐乐——
2、小朋友们,现在小兔子过不了河了,你能帮助小兔子把独木桥修好吗?
()的春光()的田野
3、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平时常常在一起的几个好伙伴走丢了,你能把它的名字写下来吗?雷声大()兴高()烈
4、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我的对手是谁吗?
强——寒冷————
5、我们一起做个词语接龙吧!
特别别人------
设计说明:
字词是组成汉语言的基础,掌握拼音是实现课标要求“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必须进行考核,目的是为了夯实基础,形成识字能力。考测内容以客观试题为主,以主观试题为辅。试题形式宜多样化,人文化,趣味化。
(三)句:复习的内容:二年级注重以下方面的句子训练:(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课文中出现的训练有:15页我会读,园地里的“读读背背”,45页“我会填”,园地4“我会填”,79页“我会填”,82页“读读抄抄”,91页“我会连”,98页“读读写写”,107页“读读说说”,118“读读抄抄”,125页“读读想想”136页“我会填”139页“我会填”园地8“我会读”。以及课本中出现的积累和“我知道”。
题型和题例:补充句子,使意思更完整。结合课文中的练习,训练学生把句子说完整、通顺。2 能积累好句子,对联,名人名言,可以让学生之间考一考,每天一句话、积累一句名言,展示自己的积累成果。切不可死记硬背。对于课后要求背诵并要求按课文补充句子的练习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背诵下来。多读成诵。3 感悟句子的表达方式和不同语气。
具体可以采用几种形式:
1根据记忆进行填空(填成语、名言、诗句);
2词句的理解、体会与运用;
3诗文的默写。
4为句子加标点。
题例:
老师请你选两句名言布置教室的墙壁,你会选————————————。
能将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一——————就————————。——————————,疑是银河落九天。
3满天的()像()撒在碧玉盘里。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试着改写句子好吗?
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那么多的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这件事,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
(四)阅读:
课标要求:
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干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初步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认识课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认识自然段,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及指定背诵的部分。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1.考试内容:
①课内内容:a.词语的积累(词语的搭配、词组的仿写、用词语写句子);b.课文精彩段落及古诗的填空。
②课外内容:给出一段短文,在学生默读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出题:a.是否知道共有几个自然段;b.是否了解句子的意思;c.是否了解某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d.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按要求写一段话。)
2.题型题例:
(1)、小朋友,我们学过的古诗还记得吗?写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的诗句是
————————————————,———————————————。
(2)、安徒生是一百多年前的丹麦人,他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除了《丑小鸭》,你还读过他的哪些作品,试着写一写:—————————————
小猴栽树
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刚栽上一排梨树,就张罗开了:我栽的梨树要结梨子啦!
小山羊正在栽杏树,它对小猴子说:“兄弟,你高兴得太早了。梨树要五年才结果呢。”小猴子一听,心里凉了,忙问山羊:“你栽的杏树几年结果呀?”
山羊回答说:“只要四年。”
小猴子连夜把梨树拔了,改栽了杏树,又张罗开了:“我的杏树,四年就能结杏子!”
小黄牛正在给果树施肥,它抬起头来对小猴子说:“吹什么,我种的桃树,三年就能结大桃子!”小猴子后悔自己错栽了杏树,又连夜拔掉,栽上了桃树。然后,它吹嘘自己种的桃树多么好,结果结得多么早。
小白马正在给樱桃树浇水,它不耐烦地对小猴子说:“我种的樱桃树,只要两年就能结果了。”小猴子一听,心又动了„„
几年后,漫山遍野的果树丰收了!种梨的得梨,种杏的得杏,种桃的得桃,只有小猴子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认真读短文,试着做一做:
1、本文共有()节,第二节有()句话。
2、小猴子栽过()、()、()和(),结果()。
3、几年后,小山羊得到杏子,()得到了(),()得到了()。
4、小猴子最后的结果是谁造成的?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3.设计说明:
①课内内容:主要从词句的积累及古诗、课文语段的记诵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低年级是语言积累的黄金时期,所以要特别注意落实教材中的背诵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背诵挤进课堂,既落实背诵要求,又在指导背诵的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好的背诵方法。②课外内容:可提供一段短文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行考查。如例1中的《小猴栽树》是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的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出题,但设计阅读题时要注意:a.短文应浅显易懂、有趣、形象生动,;b.问题的设置不应超出本册的教学要求;c.如果设计让学生回答问题(书面)必须注意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水平;d题型不要与“识字与写字”这一部分重复;必要时可以设置一些口头及其他形式的检测题目,如:可以让学生朗读短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语音、语调、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可以让学生演一演,了解学生的想像能力与口语交际的水平;还可以让学生画一画,体现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写话:
1课标对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或感受。运用阅读或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2本册教材对写话的训练:
从内容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实的,例如:春天里的发现,夸夸自己的家乡,写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写写这学期的收获,假期的打算等。另一类是想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画一幅或几幅画,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3复习方式方法:(1)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写话的内容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2)要给学生表达的自由,让学生决定写什么,怎么写。
(3)写话和想象相结合,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从学生感兴趣的入手。
题型题例:
1写实方面:读了美丽的《日月潭》,看了物产丰富的《葡萄沟》,你一定为我们祖国有这样美好的地方而自豪,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迷人的风景和物产,把自己的家乡写写吧。看图写话:给一组(3-4)连续的图,其中一幅为空白的图,把图补充完整。再写一段话。想象:同学们,记得丑小鸭吗?他的遭遇多值得我们同情,天鹅妈妈知道后,会怎样呢?变成天鹅后,会发生什么事?他的蛋怎么会跑到鸭妈妈那里呢?让我们也学学安徒生,编一个童话故事吧!(选其一)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第五篇:语文期末复习
一、成语解释
1、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用仇恨报答恩惠。2、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形容十分慌张或者恼怒。
3、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力量或力量薄弱。4、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5、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6、胆大妄为——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
7、悠然自得——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8、仪态端庄——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9、改天换地——形容发生巨大的变化。10、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11、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12、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了光明。
13、枯枝烂叶——干枯的树枝,腐烂的树叶。
二、词语归类
1、形容风景的词语: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花红柳绿
春暖花开
风景如画
百花齐放
2、描写四季的词语: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骄阳似火
炎炎夏日
秋高气爽
冰天雪地
3、描写月亮的词语:月明人静
月明星稀
花好月圆
皓月当空
月黑风高
明月高照
4、描写植物的词语: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一碧千里
杂草丛生
绿树成荫
生机勃勃
5、描写外貌的词语:骨瘦如柴
披头散发
面呈菜色
一表人才
面黄肌瘦
相貌堂堂
6、描写神态的词语:全神贯注
怒气冲冲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大惊失色
眉开眼笑
7、形容人多的词语:
车水马龙
人山人海
人海茫茫
游人如织
千军万马
络绎不绝
8、表示看的词语:瞧
望
盯
打量
欣赏
张望
注视
凝视
观察
鸟瞰
9、形容高兴的词语:兴高采烈
开怀大笑
笑逐颜开
欢声笑语
欢天喜地
欢喜若狂
10、词牌名:渔歌子
忆江南
长相思
念奴娇
水调歌头
11、意思相同的词语:
甜蜜、捕捉、寻找、叫喊、呼唤
医治、解救
12、意思相同的成语:
成千上万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坚定不移
千言万语
千呼万唤
13、含牛的成语:
牛气冲天
九牛一毛
气喘如牛
牛刀小试
牛鬼蛇神
牛郎织女
14、描写色彩的成语:
万紫千红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色彩明丽
15、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助人为乐
拾金不昧
见义勇为
勤奋好学
机智勇敢
16、描写人物意志的成语: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持之以恒
知难而进
半途而废
17、含寓言故事的成语:
叶公好龙
画龙点睛
对牛弹琴
愚公移山
刻舟求剑
18、神话故事的成语:
精卫填海
八仙过海
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
嫦娥奔月
19、出自成语故事的成语:手不释卷
鹏程万里
胸有成竹
画龙点睛
闻鸡起舞
20、含近义词的成语:
生龙活虎
胡言乱语
东奔西走
千言万语
千呼万唤
奇形怪状
21、含反义词的成语:黑白分明
进退两难
东张西望
左邻右舍
七上八下
生死存亡
22、象声词:①哗哗
②呼呼
③
呱呱
④
咩咩
⑤喔喔
⑥叽叽
23、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决战千里
声东击西
草木皆兵
24、形容山的成语:奇峰罗列
连绵不断
形态万千
峰峦雄伟
拔地而起
危峰兀立
25、形容水的成语: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清澈见底
波涛汹涌
清波荡漾
26、用在不好方面的成语:
下流无耻
骨瘦如柴
恩将仇报
胆大妄为
见死不救
27、用在好的方面的成语:
聚精会神
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28、形容乡下风光的短语:鸡犬相闻
仟陌纵横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鸟语花香
土肥水美
房屋错落
鸡鸣狗吹
景色迷人
美丽宁静
碧空如洗
风景如画
三、近义词
观赏—欣赏
蜿蜒—绵延
精湛—精深
安慰—安抚
耽误—耽搁
均匀—匀称
款待—接待
鼓动—鼓舞
启示—启迪
隐蔽—躲藏
沉寂—寂静
凶恶—凶狠
执行—履行
打破—突破
偶尔—偶然
约摸—大概
流畅—通畅
安静—宁静
给予—赋予
沉稳—深沉
开阔—广阔
装饰—点缀
耀眼—刺眼
违背—违反
鲜艳—鲜丽
伺候—侍候
请教—领教 断定—确定
安闲—清闲
饶恕—宽恕
肥沃—肥美
遥望—眺望
罗列—排列
游览—游玩
明丽—明媚
缓缓—慢慢
馈赠—赠送
维持—坚持
器重—重视
教导—教诲
损伤—损坏
朴实—淳朴
羡慕—仰慕
企图—妄想
情愿—愿意
踌躇—犹豫
似乎—好像
忧患—忧虑
焦急—着急
深重—沉重
媲美—比美
侵蚀—腐蚀
灵巧—灵活
避开—躲开
四、反义词
1、前进—后退
拥挤—松散
保护--破坏
干净—肮脏
善良—丑恶
沉重—轻便
2、踌躇—果断
忧患—安乐
灵巧—呆板
创造—模仿
黝黑—白净
赞扬—批评
3、平稳—波动
偶尔—经常
安静—喧哗
平静—激动
糟蹋—爱惜
乏味—有趣
4、可爱—可恨
赞许—指责
清凉—闷热
怀疑—相信
清澈—浑浊
舒畅—郁闷
5、容易—困难
感激—抱怨
承认—抵赖
扩散—聚集
微波—巨浪
聚集—分散
6、明艳—暗淡
蜿蜒—笔直
精湛—生疏
马虎—认真
生疏—熟练
善良—凶恶
7、朴实—华丽
安全—危险
冷淡—热情
伤害—保护
踌躇—果断
松散—紧凑
8、频繁—稀少
减产—增产
破坏—保护
容易—困难
灵巧—笨重
敏锐—迟钝
9、揭开—覆盖
立刻—迟缓
清楚—模糊
宽敞—狭窄
五、成语解析
1、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2、异想天开——形容想法非常奇怪。
3、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4、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5、鱼贯而出——像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6、愚不可及——指为了应付不利局面而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
7、无遮无拦——点也没有阻挡。8、将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
9、疲惫不堪——疲劳得不能忍受了。
1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有急。
11、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得到。
12、拔地而起——从地面突然地高出。
六、词语归类AABB式词、ABAC式词、AAB式词
abb
式的词语
白花花
亮晶晶
绿油油
懒洋洋
红彤彤
金灿灿
笑咪咪
笑哈哈
乐呵呵
白晃晃
白茫茫
白胖胖
黑洞洞
黑漆漆
毛茸茸
黑乎乎
热乎乎
傻乎乎
胖乎乎
沉甸甸
香喷喷
静悄悄
暖洋洋
黑勁點
红通通
红扑扑
红艳艳
黄澄澄
羞答答
笑嘻嘻
喜滋滋
兴冲冲
气乎乎
光秃秃
阴沉沉
亮堂堂
水灵灵
水汪汪
慢吞吞
慢腾腾
干巴巴
甜蜜蜜
脏兮兮
乱糟槽
酸溜溜
aab
式的词语
轻轻地
黑黑的白白的绿绿的亮亮的大大的小小的胖胖的洗洗脚
看看报
读读书
写写字
聊聊天
说说话
打打球
跳跳舞
做做饭
擦擦脸
扭扭腰
动动腿
练练球
打打拳
唱唱歌
闪闪亮
晶晶亮
哈哈笑
悄悄话
aabb
式的词语
干干净净
工工整整
开开心心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痛痛快快
认认真真
漂漂亮亮
大大方方
欢欢喜喜
平平安安
风风光光
红红火火
风风火火
羞羞答答
风风雨雨
高高大大
亲亲热热
轰轰烈烈
家家户户
日日夜夜
结结巴巴
口口声声
方方正正
千千万万
飘飘酒洒
轻轻细细
安安稳稳
躲躲闪闪
拉拉扯扯
拖拖拉拉
暖暖和和
热热闹闹
清清楚楚
弯弯曲曲
摇摇晃晃
方方面面
哭哭啼啼
说说笑笑
来来去去
圆圆满满
完完整整
整整齐齐
嘻嘻哈哈
摇摇摆摆
断断续续
忙忙碌碌
完完全全
蹦蹦跳跳
滴滴答答
白白净净
稳稳当当
进进出出
歪歪扭扭
abab式的词语
说道说道
打扫打扫
溜达溜达
打扮打扮
清醒清醒
搅和搅和
学习学习
考验考验
商量商量
研究研究
乐呵乐呵
锻炼锻炼
琢磨琢磨
比试比试
考虑考虑
教育教育
教训教训
活动活动
比划比划
练习练习
火红火红
abac式的词语
又白又胖
又高又大
又香又甜
又大又圆
又高又瘦
又矮又胖
又粗又短
越来越大
越来越好
越来越多
越来越重
越长越大
越走越远
越看越象
一五一十
一点一滴
一举一动
一草一木
一天一夜
一上一下
一模一样
不长不短
不好不坏
不多不少
不上不下
不声不响
不慌不忙
不闻不问
无依无靠
无缘无故
无时无刻
无日无夜
大吵大闹
大红大绿
大鱼大肉
大吉大利
自作自受
自言自语
自生自灭
乌黑乌黑
雪白雪白
漆黑漆黑
七、写乡下风光的古诗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昼出耕田夜成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3、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唐·王建《雨过山村》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
八、描写春天的诗句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4、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唐·刘方平《春怨》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九、有关母亲的诗句
1、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游子吟》
3、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4、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唐·白居易《燕诗示刘雯》
5、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唐·李白《豫章行》
十、与植物相关的诗句
1、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小松》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燮xie第4声《竹石》
十一、与晴有关的诗句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毛泽东《沁园春·雪》
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宋·杨万里《小池》
十二、与学习有关的诗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知读书迟。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小学语文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九种: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四、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噱累熬。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
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如“万里长城、故育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
“万里长城、故育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九、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抑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
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
-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修辞与手法:
一:修辞: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对偶、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象征、寄寓(寄托)、设问、反问、用典、对比、二:手法:特点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作用: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
语文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例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
三:语文符号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
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五)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六)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七)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八)引号“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九)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
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十)破折号──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十一)省略号……
1、用于引文的省略。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四:关联词有:
“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关联词语是指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
联词分类
一、假设关系
如果……就……、要是……那么……、即便……也……、即使……也……、倘若……就……、要是……就……、倘若……便……;
二、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虽然……却……、既然……也……、……
却……、……然而……、……但是……;
三、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既……又……、又……又……、一面……一面……、有……有……;
四、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不但不……反而……;
五、选择关系
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与其……不如……、宁可(宁愿)……也不(决不)……;
六、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七、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却……、……是……是……;
八、承接关系
首先……然后……、……于是……、……才……、……接着……、……就……。
五:句子有:
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1、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2、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3、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4、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