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诗文经典教材编写方案
中华诗文经典
诵读校本教材编写实施方案
一、教材编写意义
为了促进我校经典诵读工程,激发师生参与诵读活动的热情,增加学生了解经典诗文的方式,丰富学生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培养更多学生的诵读兴趣,使这项活动更具规范性系统化,学校决定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二、教材编写小组
低年级:肖改娥(责任人)马爱芳 温群乐
中年级:聂启武(责任人)刘春玲 左丽霞 崔琳琳 刘慧芬 高年级:韩胜娟(责任人)田川芳 岳鲜艳 王 腾 王素梅
三、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教材的编写继续遵照我校多年来诵读宗旨,低年级重在激趣,高年级重在赏析积累。在结构上力争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记忆特点,难易适度。在内容上力求收录中华诗词里的经典名篇,同时也要考虑文章的思想性,应以积极、向上、乐观、爱国等的主题精神为主,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材拟分为上、中、下三册。其中一、二年级为上册,三、四年级为中册、五、六年级为下册。每册收录诵读篇目100篇
四、教材编写内容:
1、一年级经典诵读内容编排主要由“三百千弟”(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百千弟的诵读主要完成识字和启蒙的任务。(原文大字,原文全注音,目的在节省诵读的目力,提高注意力,方便诵读)
2、中高年级经典诵读教材内容,收录诵读篇目100篇,每册教材确立5个版块。写景篇,爱国篇,孝亲篇,劝学篇,励志篇,每个版块有诗、词、文组成,五、编写要求:
1、“三百千弟”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编一些图文并茂、和原文相关的故事配上,以增加学生阅读趣味,也进一步帮助理解原文。
2、中高年级教材要对原文以及一些句子的进行必要的释义和解读,并注意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配以精美插图和插页,使其有生动有趣的看图会意效果,让学生一见钟情,心领神会,爱不释手。
3、各小组负责人负责文字校对、封面设计、协调处理编写工作中的其他问题。
4、整本书的前面写有序言,介绍该诵读本的编写目的、意义和原因以及编排特点和思路。并提出该书的诵读要求和希望;推荐怎样读这部经典的一些方法和步骤。
六、具体分工
李德斌:审核教材编写实施方案、督查编写进度、定稿。
各组长:负责编写各小组编写进度、定稿、插图及其他问题。
七、时间安排
1、学习讨论《教材编写实施方案》组长分工(1.24—1.25)
2、各册诵读篇目资料的搜集:(1.26—1.31)
3、文字组稿(2.1—2.6)
4、初审文字稿(2.6—2.7)
5、改稿、校稿(2.14—2.16)
6、文字定稿、版面设计(2.17—2.18)
7、印刷(2.19---2.24)
第二篇:现诗文教材编写说明
资料借鉴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编写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教材概况
本册选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现代和当代诗歌散文的优秀篇章,吟诵涵泳,感悟深思,激发对现代诗文的浓厚兴趣,深化对文学作品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一指导思想指明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目标等内容。
本册教材包含诗歌和散文两大部分,每一部分有六个单元。诗歌每个单元五篇作品,散文每个单元三篇作品。每个单元有一篇精读作品,用△符号标示,置于单元之首;其余都是略读作品。作品后面有“作者简介”和“导读”。单元后面有几道“思考与探究”练习题和一篇欣赏指导文章。
在高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编写这一册选修教材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在教材的思路和构成方面作了认真的研讨、探究。
一、定位。这一册教材是必修教材现代诗文部分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意在引导学生集中地阅读和欣赏更多的现代诗歌散文作品,所以培养目标确定于文学素养,学习方法确定于感悟、探究;而不是编写传统的知识型读本,尽管我们也提供一些知识(如文体知识),但主要不是让学生接受知识教育,而是为他们的“读”和“想”提示方法、技巧。
二、结构。教材在框架结构上呈现序列化、整合化的特点,即条块分割、彼此勾连、头绪简明、重点突出。全书按人文专题组织单元,各篇作品基本上符合专题要求,意在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增强人文素养。这些专题尽量要求有代表性,所有专题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型的选修课教学序列。同时附加了欣赏指导文章,但这些文章只是作为单元的“后补”内容呈现,供学生自学,不要在课堂上专门讲授。
三、作品。入选作品的标准大致有:经典性、时代性、多样性、适合教学。首选的是名家名篇,精选一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品;还酌情选进一些新人佳作,这批作者在当代文坛已经有一定的声望,这些作品也有比较厚重的分量和新颖独到之处;也注意作品的风格多样化,让学生多见识一些“有意味的形式”;在同一个单元里,尽量做到现代作品和当代作品兼备;同时考虑所选作品容易为学生所接受,避免过深或过浅;与必修教材的关系,既要避重,又有某些关联或呼应。
四、导读。把导读放在作品后面,意在突出作品的地位,让学生先读作品,再看导读,避免导读在前“先入为主”。导读的文字几经删削,务求通俗、简洁,有些难懂作品的导读稍详细一些;注意在“导”字上下功夫,解说时留有余地,注意启发思考;还附加一些与作者或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并拓展探究的空间。
五、练习。以“思考与探究”的名目出现在单元末尾,题量三至五道不等;题目既紧扣单元里的作品,又避免只限于单篇作品内的思考探究,要求延伸拓展开来,或与其他作品勾连,或引向对文体特点的思考,或联系对欣赏指导文章的学习,或引导写作训练,总之,注重思路的开阔和题型的多样化。
六、短文。每个单元都有一篇,放在单元的末尾,供学生自己探究或与同学共同探究。既有文体知识解说,又有欣赏方法指导。意在让学生学过一个单元之后,再从理性认识上提高一步。短文的语言几经修改,力求通俗易懂,让学生轻松而切实有效地学习。
二、教学建议
关于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一、注意与必修课相衔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因此本册选修课不是孤立的文学欣赏教学,而是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安排,它是在必修课之后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随时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必修课里的现代诗文的学习可视为给选修课作铺垫、开个头,所习得的方法、能力、习惯、兴趣等应该保留并迁移至选修课中来,并更加有所发挥、发展。
二、注意与必修课相区别。
既然本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必修课更高的要求,除了主要学习诗文作品外,还学习欣赏方法,甚至进行作家诗人的个案研究,或同类风格的作品研究,或不同风格作品的研究。注意各种“比较阅读”“比较探究”,注意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过程和方法的整合。老师应具备更加丰厚的专业知识和更加良好的文学感悟力,学生应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有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高中新教材包括本册教材的显著特点,体现高中新课程的改革方向。本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非常注重二者的兼顾和融合,力求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一种规定、一种示范。涉及本册教材教学的工具性内容,包括知识性内容,如文体知识、文学史知识、作家简介等;还有运用性的技能和方法,如语言运用、修辞运用的技能和方法,朗读、默读的技能和方法,诗歌、散文鉴赏的技能和方法,诗歌、散文写作的技能和方法等。这些工具性内容尽管不是教材中的全部内容或唯一重要的内容,但也要高度重视,有教学操作中处处落到实处。涉及本册教材教学的人文性内容,如激发兴趣、增强热爱、心灵净化和感情升华等,如前所述“美化感情激发对现代诗文的浓厚兴趣,深化对文学作品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些内容也是新课程新教材和新评价的要求,同样要关注和落实。
四、注意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要义,一是在达到共同性目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探究他们各自感兴趣的方面;二是在达到基本的理解和操作实践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不求答案、结果的完全一致;三是每个学生都调动起来,都得到充分、良好的发展和表达的机会。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教学理应追求的方向。为此,老师们要适应新的教学形势,不再以自己或以教科书和参考书为唯一的权威,也不再以众口一词、齐声说好为“圆满”,在不违反大的原则的基础上,允许有学生“不同声音”,甚至鼓励学生之间有争议。还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入文本的鉴赏,如有的用知人论世法,有的用唯文本法,有的用比较鉴赏法,有的关注内容,有的关注形式等。
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课说:“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所以在本册教材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理应像必修课一样受到重视,甚至更加受到重视。首先,老师不能把课堂变成“讲堂”,不能以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内容,给足够时间让学生发表见解。有些“导读”和练习没有提示学生“合作探究”,但教学时理应照此办理。其次,坚持以读作品为主的教学方法。选修课不是文学史课,不必讲过多的作家状况、作品产生的背景和文体知识等,要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和赏析作品。其实读现有的作品还不够,教材只是一个引路的标志,学生应当读更多的作品,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素养是靠广泛阅读积累而成的。第三,要注意朗读,要把必修课上养成的朗读习惯保留下来,本册的诗歌散文都是抒情作品,适合朗读。第四,要写欣赏笔记,鉴赏性写作可以多种多样,如写片段,写整篇文章,写作 品分析,写阅读的想像和体验,续写作品,改写作品„„力戒浮泛的“阅读”,光读不想、光读不写都不是提高文学素养的好办法。最后,精读作品、略读作品欣赏到什么程度,应依学生需要、教学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而言,精读务求深透,略读则借用精读所得的方法、技巧;精读作品必学,略读作品应当以自学为主,也可选学。
三、教材目录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精读:天狗(郭沫若)。略读:井(杜运燮)、春(穆旦)、无题(邹荻帆)、川江号子(蔡其矫)。思考与探究一。走进诗的世界。
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
精读:贺新郎(毛泽东)。略读:也许——葬歌(闻一多)、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秋歌——给暖暖(痖弦)、妈妈(江非)。思考与探究二。诗的发现。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
精读:蛇(冯至)。略读:预言(何其芳)、窗(陈敬容)、你的名字(纪弦)、神女峰(舒婷)。思考与探究三。诗的意象。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
精读:河床(昌耀)。略读:金黄的稻束(郑敏)、地之子(李广田)、半棵树(牛汉)、边界望乡(洛夫)。思考与探究四。诗的语言。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略读:老马(臧克家)、憎恨(绿原)、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雪白的墙(梁小斌)。思考与探究五。诗的鉴赏。
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精读:动人的北平(林语堂)。略读:汉家寨(张承志)、特利尔的幽灵(梁衡)。思考与探究一。现代散文的形与神。
第二单元 心灵的独白
精读:新纪元(李大钊)。略读: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周涛)、美(曹明华)。思考与探究二。现代散文的情与理。
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精读:都江堰(余秋雨)。略读:Kissing the Fire(吻火)(梁遇春)、合欢树(史铁生)。思考与探究三。现代散文的小与大。
第四单元 如真似幻的梦境
精读:森林中的绅士(茅盾)。略读:云霓(丰子恺)、埃菲尔铁塔的沉思(张抗抗)。思考与探究四。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第五单元 自然的年轮
精读:葡萄月令(汪曾祺)。略读:光(杨必)、树(节选)(林燿德)。思考与探究五。现代散文的疏与密。
四、课程标准相关说明
本选修课属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诗歌散文”系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选修课程中的“诗歌与散文”部分有几点重要的说明,值得老师们认真学习领会。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第三篇:校本教材编写方案
校本教材编写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要求,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尽快形成课程完整的教材系列。在合理选用教育部与市教委推荐的优秀中职教材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反映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及体现“任务引领”理念的特色教材,力求做到统筹规划、全员参与、全程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推进学校发展。
二、校本教材编写领导小组
由专业部完成校本教材编写方案,提供选题指南,完成教师校本教材编写申报,负责校本教材实施的监控,课堂教学听说评活动。专业部组建骨干力量,成立计算机专业的校本教材编写小组,按时完成阶段性的编写工作以及校本教材初稿、修改稿、定稿的审核;校本教材的展示等工作。校本教材编写小组每个小组设主编一人负责编写的具体工作,另选定2—3人参与编写工作。
三、编写要求
1、基于学校教学需要,能体现学校办学及专业特色、资源优势和学生需求,与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紧密配合,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并以专业为开发主体(包括自主开发或联合行业、企业和其他学校共同开发)。
2、是部颁或行业教材以及地方教材的补充或拓展,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显示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可以是由专业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教材,也可以是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教材。
四、编写体例选择
《CorelDRAW》、《网络设备互联》《网站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编写。
根据当前中职教育发展形势,结合我们一线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及教材建设实际,建议采用项目式课程教材编写体例,编写指南如下:
项目式编写体例(与任务式相似,但是项目是比较综合的技能组合,下面分解任务): 项目1。。
【任务描述】
【任务解析】 1.2 相关知识 1.3 任务实施
1.3.1 任务1 1.3.2 任务2 1.4项目小结
课后自测/实训任务
…… 任务描述:介绍任务的环境、目的。
任务解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技能点和知识点。这一环节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于程序设计可以附加程序框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并根据任务分析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关知识:完成任务需要的一些背景知识,为实施任务做理论铺垫;以及一些任务不可能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主体)(可选)
任务实施:介绍任务完成的具体步骤,充分体现“做中学”的重要性。在这里,要叙述完成任务的详细操作步骤(任务中涉及前面的章节中讲过的类似的操作步骤可简单叙述),对每一操作,一定要有该操作对应效果的描述或具体工艺效果、原理的叙述说明;对于程序设计,这里是代码的具体实现,对于一些重点的语句或代码模块,要有适当的注释说明。这一部分是教材编写的主体。
项目小结:主要介绍任务中重要思想、方法、知识点等,这些知识不便于在操作步骤中描述。其中,可以在实现步骤环节中增加“操作技巧”。
课后自测及相关实训:技能是学生自己练会的,不是教会的。教材中只是给出了一个引导,领学生进门,更多的时间和内容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此模块可以包括常规的填空、选择、判断、问答等题型,更主要的是实践题。
六、各科具体负责编写成员
1、《计算机应用基础》 负责人: 参与人:
2、《网站建设》 负责人:
参与人:
3、《CorelDRAW平面广告设计》 负责人: 参与人:
3、《网络设备互联》 负责人: 参与人:
六、编写工作步骤及工作流程
1、各小组组织编写小组
2、工作流程:编写——总结反馈——完善修改——校本教材定稿——印刷——校本教材开发总结
七、需要老师们完成的任务-(3月16日之前完成)
现在需要负责编写四门教材的教师(由主编主导,其他老师配合完成),根据上述所给出的模板完成各教材的教材目录,具体编写工作由国泰安专业人员撰写,另外,教师也可以推荐适合你们平时教学的教材名称(至少一本)。
第四篇:中华经典诗文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 告子上》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说命中》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子 喻老》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 儒效》
君子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
《礼记 坊记》
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
《礼记 表记》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荣辱》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以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学而》
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
《论语 阳货》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第五篇:中华经典诗文
中华经典诗文·四季”诵读会主持稿
2010-03-09 20:37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敬爱的各位家长
女:亲爱的老师们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女:乘着学校人文艺术节的快乐翅膀
男:沐浴着书香校园读书节的金色阳光
女:今天,我们走进唐诗宋词
男:今天,我们走进现代经典
女:经典文化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
男:经典文学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 女:我们将去触摸春的婀娜,夏的热情,秋的妩媚,冬的灿烂
男:我们将去感受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的浓烈情怀
女:我们与圣贤为师
男:我们与经典相伴——
合:叔同实验小学“中华经典诗文·四季”诵读会现在开始!
【第一卷:春之歌】
男: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女: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光辉灿烂。
男:我们开展经典诵读,传承中华文化。
女: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蒙学经典,其乐融融。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诗文经典,书声琅琅。男:这里有碧波万顷,烟波浩渺,如梦如幻。
女:这里有莺歌燕舞,花红柳绿,如诗如画。
男:春天带着崭新的气息一路走来,盛开了万紫千红。
女:春天随着阳光的节拍一路走来,催绿了山山岭岭,男:春暖花开,我们讲述一个春天的故事,女:春暖花开,我们寄托一个崭新的希望。
【第二卷:夏之韵】
男:夏天是一个“十里荷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季节。女:夏天是一个“出水莲蓬,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季节。男:夏天是“接天的莲叶,映日荷花别样红。”
女:夏天是“一色裁的罗裙,芙蓉向脸两边开。”
男:在夏夜的精彩里我们迎来了粽叶的飘香。
女:在夏夜的雨声中我们迎来了艾草的风摇。
男:不管风雨
女:无论多艰
男:这个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
女:这份守了祖祖辈辈的祭典
合:它总如期而至„„
【第三卷:秋之思】
男:我们在诵读中与历代圣贤平等对话。
女:我们在诵读中感受历代圣贤的思想。
男:诗词歌赋里,有多少篇章都对秋天寄托情思
女:经典诗文里,有多少诗人都对月亮浅吟低唱。
男:在这里,我们能找到李白窗前明月光的故乡情,女:在这里,我们能找到苏轼明月几时有的思念情。
合:让我们共同传承民族智慧,在秋的思索里且吟且唱。
【第四卷:冬之乐】
男:经典的文化能使美好的人生更加精彩
女:深厚的底蕴能使灵动的精神得到升华。
男:我们捧起这些佳作,与圣贤相会
女:我们吟咏这些绝唱,与历史对话。
男: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伴我们一路远行。
女: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书养育我们的灵魂。
男:让我们走进冬的世界里,去感受快乐的雪花。
女:让我们徜徉在过年的喜悦中,去领略春节的欢喜。
【结尾】
女:历揽千载辉煌
男:长歌浩叹古今
女:今天,我们吟颂诗篇,演绎经典 男:今天,我们积淀智慧,传承文化 女:我们从历史的珍宝馆里满载而归 男:我们一起共享这场精神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