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修读书报告——狼性与人性
狼性与人性
叶嘉仪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20***17
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对狼也只能用知之甚少来形容。不懂得狼的特别在哪里,更不知道何为狼性。一直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弱势的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也只能去欺负狐狸。它的存在仿佛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像在一部电影里,它永远只能做配角。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点愚昧。
作者姜戎是一名学者,这本书是他当知青下放到内蒙古时的真实经历。写的荡气回肠,惊心动魄,让人身临其境无法自拔。小说歌颂了狼的机智,勇敢,团结,多次将狼的精神与草原的蒙古骑兵精神相比较,相结合,向人们揭示了成吉思汗年代披靡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精神。
狼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唾弃,所憎恨的动物,因为狼性狡诈,凶狠,残忍,毫无公道可言。狼群所到之处,尸横遍野,万物狼藉,的确是“狼患”,“狼灾”。但是本书却颠覆了人们对于狼性的一贯认识,给我们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狼是人的老师。
毕利格老人是作者笔下对于“腾格里”(蒙语“天”)的代言者,借由老人的口,人们认识到了“腾格里”的威力,他维持着整个草原的生态平衡,让所有的生命都拥有自己的“活路”。不赶尽杀绝,其实也是书中想表述的重要观点。也是人性的重要体现,自古就有“天无绝人之路”的俗语,大自然的生物链也是相辅相成才能维持生态平衡的。这一点,狼比人更加恪守,它们一边在追杀猎物果腹的同时,一边也懂得要适可而止,这样才能“生生不息”的道理,因此,狼性中更有人性的体现。
书中有两次次狼群围猎的描写,看得人热血澎湃!一次是狼群围猎黄羊,它们巧妙地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计谋,等待最佳时机,将黄羊群赶进了死无葬身之地的“雪壳子”(外表被薄冰和雪覆盖的水洼子)。近乎完胜地猎获了几百只黄羊,打了个漂亮的围猎仗。作者甚至分析了成吉思汗家族的拖雷大军大胜金国三十万大军的战例,就是向狼学习来的。虽然这样说未免言过其实,可是由此窥见狼群的智慧是可见一斑的。
毕利格老人带着知青陈阵埋伏在狼群后面,坐收渔翁之利,带领全族人们丰收了一把黄羊节。其中,毕利格老人将被困的黄羊放生,并且见好就收,没有将狼群的战利品全数收获,借腾格里的口告诫人们说:人要知足,狼吃了人的羊和马,就要用这些黄羊来还债。但是要是全部取走了,狼没有食物过冬,就会再来抢咱们的羊和马了。这是腾格里规定的道理。
但还是有贪心的牧民们偷偷留下记号,将剩下的黄羊尽数取尽了,为绝后患,人们趁着母狼繁殖的季节上山掏狼崽。于是,引发了第二次的狼灾。目标就是马群。借着大风雪的天气,狼群快速出击,殊死博斗,跟马群展开了肉搏战,这一场战打的惨烈,牺牲的不仅仅是马,还有很多狼。它们因为人类的贪婪和对立,而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毕利格老人仰天长叹:这都是腾格里的意思啊!
很多人质疑作者将狼性过于美化,有歧视汉人的观点。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大自然弱肉强食的规律所在。在《狼图腾》里,我们值得学习的是狼的智慧,而不是它本身嗜血的兽性。
例如书中关于“飞狼”的传说,为什么狼群可以越过高达好几米的石墙吃到羊呢?它们是怎么飞起来的呢?原来,它们选用一个高大的狼趴在石墙上,后面的狼群借助这个跳板,冲刺飞跃过去,跳进了羊圈。出来的时候也如泡法制,最后的那个充当跳板的狼将羊尸搭成跳板,成功逃生。这样的案例是不是匪夷所思?有时候就连人类也未必能想的出来。腾格里却赋予了狼这样惊人的智慧!这不得不让人感慨惊叹!
但是,狼性在狡诈,也逃不过人类的杀戮。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少凶残的动物都成了人类枪口下的亡魂。人性里有闪光的一面,更有比狼性更贪婪更兽性的一面。贪得无厌才是最大的兽性!可是,人类并不比狼多明白这样的道理。
书的最后,陈阵养的那头小狼最终还是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作者说:狼是不愿意被圈养和驯服的动物。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的一个新闻:说是有一个男子身患绝症,想自杀,于是去了动物园,佯装掉进狼群,想被狼吃掉以换取些赔偿留给自己的妻儿,可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动物园里的狼群被从天而降的人吓坏了,不仅没有吃掉这个人,还被吓生病了。多可笑的场景?狼失去了狼性,还叫做狼吗?
草原失去了狼,那还叫做草原吗?现在的草原,满目疮痍,早就失去了草原的生气。用现代化的手段放羊,除害;让牧民们过上稳定的生活,住上安逸的瓦房。这些在新闻联播里的画面看起来是多么的美好,可是,隐藏在这些美好背后的危机呢?有多少人真正地看见了?
甚至有很多人觉得崇尚大自然的规律是“吃饱了撑的”。其实呢?地球环境一天天恶化的迹象已经表明了人类的贪婪是多么的无知。可是,谁又能够改变得了思想的力量呢?就算是开个“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就算是全民开始环保,全球开始减排,又能怎么样呢?那片蓝蓝的天空,那片青青的草原,已经再也回不来了!
我们在看《狼图腾》的同时,也该思考些狼性之外的东西,我相信作者想要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狼图腾”的膜拜,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思考!
第二篇:思修读书报告
《许三观卖血记》读书报告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它描写了在特殊的大背景下,许三观一家人经历的事,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给我以很深刻的触动。
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他只能用卖血来维持,每当无奈时,就会想到用卖血来解决。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15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作者个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在这时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他坐着哭了。《许三观卖血记》的主题跟余华其他书的主题相似,都是生存。它通过一系列的事件,通过许三观家的小事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变迁。在生活的重重打击之下,他们没有选择放弃,沉沦,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在不可预测的灾难来临时,他们总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展现了小民的“生存哲学”。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转型时期的典型作品,小说运用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叙事手法,其中重复叙事手法最为突出。在重复叙事中将主题情节,次主题情节,对白,细节进行了重复叙述,使作品的意蕴美达到顶峰。纵观《许三观卖血记》,不难看出贯穿整篇小说的线索就是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这是文章的主干。余华擅长运用主题重复的小说构建手法,来完成对作品的综述。这样做使小说的主题重复表现手法有了显著提升,整个主题的情感内涵也在反复积累之中,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不间断地层次叠加。《许三观卖血记》核心情节循环重复的所指。作者揭示的不仅是许三观们这一代无产者,起码是20世纪代代相传不变的底层人生及其不变的“社会之结构”。
余华的另一部小说《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所表现的主题非常相似。它们以贴近生活,以平民的姿态呈现出对生活的渴望,对生命的执着。两部作品里面的人物,不断为生存的苦难而努力地活着,在社会的最底层里不断挣扎着。《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无疑都是乐观的。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苦痛,缓解了沉重,使得民间对苦难的忍耐不再是完全的消极和被动有了积极和愉悦的成分。他们在讲述生命苦难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善良与宽容,人性的纯净与美好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旋律温和的民歌中,人性的光辉穿透罪恶与绝望的乌云,照亮了人类的天空,被打压的人又重新矗立在阳光下。
《许三观卖血记》看得最令人痛心的不是后半部主人公不断卖血救子的悲情,而是前半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折腾。这种夫妻亲子之间的无谓折磨多少是来自贫穷与愚昧,但故事又告诉我们,许三观在更磨人的文革,一家人反而能在支离破碎的生活中重新整合起来,把家庭批斗会变成了团结大会,自此许家五口的爱固若金汤。颇有患难见真情的意味。许三观发现许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由疼爱变恨,由恨变爱,当中有一个醒悟的过程。很难得才再把许一乐当成亲生子的许三观,愿意让许一乐在何小勇病危时再认一次何小勇做爹,叫许一乐为他的生父喊魂,是因为爱,也是小说最触动我的地方。恨,是痛苦的根源;无恨,才是终极幸福。许三观最终还是摒弃所谓的人言,爱一乐如自己所出。尽管一开始不舍得用自己的卖血钱给一乐买一碗面,但结果找到一乐以后,骂骂咧咧一通,最后还是把流浪了大半天的一乐带到胜利饭店,并“温和的说”要带他去吃面。而后来,为了治好一乐的肝炎,许三观边卖血边去上海,差点连命都丢了。种种行为都把许三观身上的人性光辉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动。我在看《许三观卖血记》的时候是高三,一个水深火热的时期。本来只是为了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没想到却深深被小说所吸引。博大的温情将遗留在历史角落的一段岁月一段苦难人生娓娓道来,我沉醉于小说的真实,真实的语言所构成的平白质朴,既不沉闷又不冗长,从文字中可以读到矛盾,读到温情,读到人生的感悟。在一定程度上,高考的压力也缓解不少。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是外表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小说看似普通,却结构巧妙、文字优美,让人难以拒绝,令读者一唱三叹、回味无穷。余华传达了一种“放弃抗辩,逆来顺受”的宿命观念,而这种宿命观念,促使作者以苦难为主题为我们展示了生存的真实与残酷。
第三篇:《反杜林论》思修读书报告
《反杜林论》思修读书报告
《反杜林论》一书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的斗争中所写的论战性著作,目的是“排除在如此年轻的,刚刚不久才最终统一起来的党内发生派别分裂和混乱的新的缘由”。我阅读的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由吴黎平翻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74年版本的第一篇九、十、十一部分。
在恩格斯所写的序言二中,他坦诚地承认“本书阐述的世界观绝大部分是有马克思树立和阐发的”,认为“我的这部著作不经他的认可是不能出版的”,并在出版前把本书原稿念给马克思听。恩格斯与马克思的这种互助,这种深厚的友谊,是如此的难能可贵,为我们的学习交友树立了榜样。
回到正题,我首先阅读的是第九部分——“道德和法。永恒的真理”。我认为这里恩格斯主要想驳斥杜林的观点“世界存在永恒的真理”。为此,恩格斯将人类全部知识分成三大类并一一阐述,它们分别是“包括所有关于非生物界的多多少少可用数学解决的科学”,“包括研究生物机体的那些科学”以及“历史科学”。在第一类中,恩格斯阐述了数学因为“变数”应用而不再有“绝对适用性”,物理化学也不会是永恒的真理,因为他们总是处在一系列的假设下,再者,对于地质学,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实地考
证,所以也不会是那些“终极的最后真理”。在这里我最深有体会的一句话是“大多数人之所以运用微分积分不是由于这些人懂得他们在做什么,而仅仅是由于他们相信这些”,我的脸很烫,因为我也是这样对待高数的,有很多很模糊的概念,但我总是似懂非懂地用着它们解决问题,单单是使用而已,根本没能深入理解。我想正在奋战高考的师弟师妹们也有很多这样的,他们一昧的相信老师的观点,记住它,然后应试,不会去想怎样得到正确的观点,更不会质疑,而真理恰恰在不断的质疑中被完善的。接下来是第二类,生物学也不会确立出一些陈词滥调以外的真理,这应是很恰当的,“每个人会死”,这已经不必再去谈了,而许多以往生物界的不太显而易见真理现在正在被推翻,例如,生物的遗传物质还包含RNA而不仅仅是DNA。最后是历史科学了,恩格斯在这里引起了对道德没有统一标准的讨论,漫漫历史长河,是没有唯一正确的道德标准的,古代中国,“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所谓的天经地义的道德,现在已不复存在了,但这是不是就说明他们就是坏的呢,我看未必,正如恩格斯所说“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在每个特定的年代,每个特定的阶级,道德的划分不会千篇一律,更何况连“勿偷盗”这个箴言都被否定——恩格斯认为当社会不存在任何偷盗动机时,“勿偷盗”便不能再被当作真理来宣扬了,所以,在道德上也没有成为永恒真理的可能,“我们拒绝一切欲使我们以任何道德的教条作为永恒的道德规律之企图”,而真理
只有在我们不断的探索中,永不终止。
在讨论完“永恒的真理”后,第十部分要阐述的是——没有完全的平等。这里主要是意志的不平等,而其中包括精神和道德。恩格斯认为完全平等的意志是“极厉害的夸张”,对于杜林所举的最单纯的两个人的社会存在着意志完全平等的假设,给予了很直接了当的驳斥,意志不会完全平等,因为最单纯的社会也得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而这两者在家庭构造中道德与法的平等是不成立的,即便两个都是男人也会因角色不同而有意志上的不平等,因为平等的意志意味着这两个人任何一方都不能指挥另一方,就算一方自愿。接下来是道德上的,除了人性本身,人还有兽性,而道德上的不平等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人性和兽性多少是不同的,我的理解是,倘若某人的兽性较多,那么他的行为会更具野性,更不羁,往坏处想,他更有可能违背常规的道德约束。最后是精神上的不平等,在这里,“平等现在转变为通过暴力来实现平等化”,显然其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人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尽管法律上人人平等。就好像老师说的,一个歌星和一个穷学生不会平等,即使两者都认为他们平等,但是两者的身份差距,经济差距等,都会使自认为平等的双方存在差异,当歌星试图帮助穷学生改变窘境时,又或是穷学生承受不住压力而选择远离歌星时,恰是他们默许两者之间是不平等的时候——“两个意志的平等,只在他们什么愿望也没有的时候再能存在,可是当他们不再是抽象的人的意志而转成为现实的个人的意志之时,平等就立
即消失了”。
除此之外,第十部分还集中讨论了有关阶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市民阶级,被称为“近代平等要求的担当者”的他起源于封建阶级,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贸易往来激增,封建社会被美洲的金银侵入后慢慢瓦解,市民阶级中逐渐诞生了最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的资产阶级,他们渴望消除封建贵族特权,而他们有一直被无产阶级跟随着,无产阶级又渴望消灭阶级——成了资产阶级的对立。总而言之,因为真理不是永恒的,因此在每个历史阶段每个阶级出的要求也都是仅仅符合一个时代的特征,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时代不再是一味吆喝着要消灭阶级的时代,我们又提出了其他要求平等的要求,例如,消除对乙肝患者,艾滋病患者等的歧视。因此我认为,无绝对的平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平等,更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在追寻平等,只是要求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平等。
接着是讨论“自由和必然”的第十一部分,在这部分的开头,恩格斯对自诩自己法学道行高深的杜林一顿凶狠的驳斥,着实让我开阔了视野——原来英吉利法和法兰西法典是那么的完备,真不明白仅仅研究了民法汇编和狭隘的普鲁士邦法的杜林凭什么在法律问题上大放厥词,恩格斯引用斯宾诺莎的话抨击得很到位——“无知并非论据”,同样地,前段时间不是有自诩养生专家的张悟本之类的人在吹嘘如何把病吃好吗?还狠狠地赚了一笔呢,我想那句话“献给”他们也妥当。在“应付”完杜林的理论
之后,就轮到恩格斯阐述自己的看法了——自由,必然,人的责任,自由意志这几个的关系是论述道德与法非常必要的。“自由不是在于想像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使在于认识这些规律,并且在这种认识所给予的可能性之上,有计划地使的自然规律为着一定的目的而发生作用”。这句话算是点明了自由的含义吧,我的理解是,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自己的想法而违抗许多社会生活中许多无形的条条框框,尽管有的约束令人反感,我们也要理性表达。而更重要的是,没有约束就没有了所谓的自由,其实都是相对的,我们最应当要在这样或那样已经存在的规律或条框下,找到平衡点,这样活得自由,也活得光明磊落。试想,你逃课在宿舍悠哉时,是自由了,但是不是还有或多或少的负罪感呢?接下来的这句我很费解,“人对于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则其所确定的这一判断的内容就具有越大的必然性”,为什么判断越自由,结果就越必然呢?也许真正的自由都是明确的,稳定的,而不自由的才令人难以捉摸,就像作者说的,犹豫不决恰是无知,任意选择恰恰说明你被外界支配,处于矛盾之中不断摇摆。接下来,作者论述“我们的差异规律”,正是我们生活中差异的生活状态,使我们不至于因对生活太熟悉而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在停滞的生活中,生存的一切热情和一切兴趣,对于个人和人民都要归于熄灭”,这句话就很好地阐明了生活中的差异规律的重要性,对于青春洋溢的我们更是鞭策,我们不要波澜不惊如一潭死水,把握青春激起生命的浪花才是王道!我突然想起那句话
——再不疯狂我们就要老了.......可是杜林好像试图为我们的生活规定了“高度实际”的生活规则——“保持总的生活兴趣之手段”,对此,恩格斯给予了毫不留情的讽刺,为生活规划这规划那,总以为自己在精打细算,做着自以为骄傲的准备和安排,到最后却失望的发现,自己依然没有了享受生活的时间了,我想再添加点讽刺,倘若你老是按部就班的规划,不就是变相是你的生活处于平淡吗?因为总是想着既定的步子走到景点,所以就失去了沿途涉猎风光的惊喜。
虽然只读了《反杜林论》的区区三个部分,但恩格斯的思想光芒已让我对一些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许我对他很多主张和看法的理解不准确,但我想我得到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接下来我要慢慢地将整本书读完。
第四篇:纪念白求恩 思修读书报告 感想
《纪念白求恩》读书报告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一九三七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一九三八年初来中国,三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由于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同年12月1日在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上,他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又亲笔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人民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正如“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仍然活着。”所说,白求恩一生为了医学事业献出了他的青春,为了共产主义一直奔赴在前线,他朴实而低调,但是他的无私奉献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精神是会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的。
白求恩对人民充满深厚的爱,对工作充满极大的热忱,所以他即使为理想奉献一切也觉得十分愉悦。而在如今的社会上,想必已经很少有人觉得工作是一种享受,是值得奉献一切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分功利的社会上,许多的选择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其实这样人生的意义已经荡然无存。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能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并为它付出所有的努力。白求恩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了实现
共产主义的理想,来到一个陌生且充满危险的国家,并最终付出了生命。与白求恩敢于不顾一切的信念相比,现代人确实缺少了奋斗的精神。所以白求恩的精神是我们的楷模,得以代代相承。
白求恩精神中最令人感动的事他始终谨记要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念念不忘的也是他人,他交代要给蒂姆布克写信并又交代了另一封信写给美国总书记,并将获得的战刀,18元美金,绳子,皮箱等如数赠送他人,其他一切日常用品也分给了其他需要的人,最后,他说,最终两年,也是最忙碌的两年,是他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最终,怀着对世间的依依不舍沉沉睡去„„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共产党员却从此学到了很多东西。毛主席强调了白求恩同志身上体现的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也是针对当时党内的作风问题,毛主席通过白求恩同志的事例鞭策着党内党员向他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的人„„我想,后继的无数共产党员勇于为人民服务也是从白求恩身上汲取了精神上的鼓励吧。
我们可以从而进一步上升到我们国家的高度。白求恩同志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之付出生命,通过新中国的成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社会主义确实能帮助一个贫穷的国家崛起。他不分国籍、不分种族的平等善待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让他们不断与其他社会主义者交流、合作,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所以我们应
该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致力于解放民族,解放世界,而不能走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道路。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我国涌现出了孔繁森、杨东海等一大批新时期的英雄楷模,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白求恩精神的延续,看到了白求恩精神的发扬光大。那就是作为一名党员或党的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讲党性、讲理想、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道德上的纯洁性,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权利,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难道不是白求恩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延伸吗?
再说了即使不是共产党员,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们也要学习白求恩,学习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一个高尚的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奋力拚搏,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精神历经时间的冲刷仍然熠熠生辉,拥有着极大的价值,它必将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心中。
第五篇:思修读书报告《活着》
“活着”的力量
——《活着》读后感
当你从家财万贯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父亲去世,妻子离去,所有平时对你恭恭敬敬的人突然间把笑脸换成了冷嘲热讽,恶语相向。家产败光,父亲猝死,自己只能向夺去你家产的仇人租田变成佃户,卑微地维持生活。你是否感受到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生活的绝望?
当你莫名其妙被强行抓去当壮丁,抛下无人照料的妻儿,之后历尽千辛万苦从战场上逃脱死神的魔掌归来,发现母亲病逝,女儿残疾,家里一穷二白,物是人非。你是否感受到命运的强大,慨叹个人的渺小?
当妻子丧失劳动能力卧病在床,儿子因人为意外早逝;当女儿不幸难产,昔日生死与共的战友受到不公正的折磨后自杀;当家里的经济支柱女婿因工伤致死,留下一个孤苦伶仃的孙子;当你面对同一个医院同一个房间的同一张床上,三次躺着你亲人的尸体,三次独自一个人面对那冷冰冰的尸体,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只能无助地看着死神肆虐。那种叠加的悲恸已经不足以用哭来表达,你是否也想过把这停尸房当作人生的最后驿站?
然而,《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没有倒下,他默默承受这巨大的苦难,依然坚强地活着,讲述苦难,讲述悲伤,讲述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绝望的不存在,讲述,活着的力量。
苦难和死亡的威胁给了福贵沉重的打击,却使福贵的生命更加顽强。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只有看透了看明白了活着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也不会放弃生命。”福贵,他做到了,他没有动过死的念头,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而是,“以笑的方式哭”,依然默默地活着,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做自己该做的事,用粗哑的嗓子唱着沧桑的歌。随着时间飞逝,福贵老了,他的哀伤,痛苦已经趋于平淡,仿佛与己无关,都成了别人的事。于是,他可以用平静的语调回顾自己的人生。
“活着”二字,总以静静的姿态出现,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论调涵盖曾经的酸楚,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韧度,在我们背后,托起生命的力量,闪耀人性的光芒。在苦难面前,贝多芬顽强地活着,成为一个不朽的音乐家,扼住命运的咽喉;在绝望之中,海伦凯勒顽强地活着,积极上进,畅想三天光明;病魔把史蒂芬霍金按在轮椅上,但霍金顽强地活着,并让他的思想飞出自身,飞出地球,飞向宇宙。“活着”这个信念的力量使一切貌似强大的苦难和挫折在顽强的人面前无计可施,俯首称臣。
“活着”,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本能。“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这触目惊心的国难之殇令我们不得不由得替那些死难者和他们的亲属感到伤心难过。但是地震中的幸存者们没有被无情的灾难所击倒,他们正视亲人离去,家园被毁的事实,忍住悲伤与苦痛,在废墟上重建美好的家园。这便是活着的力量!灾难可以摧毁建筑,可以吞噬生命,却无法摧毁人的精神,无法改变人活下去的决心。
司马迁含羞忍辱地活着,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在狱中奋笔疾书,留下了煌煌巨著《史记》;勾践在国破家亡,自己也沦为阶
下囚时顽强地活着,不惜受尽凌辱,最终成功复兴越国,并打败仇人,当上霸主。如果司马迁,勾践无法忍受命运的作弄,如果他们的生命缺乏韧性,如果他们对于活着的信念没有那么坚固,他们又如何做出一番事业呢?他们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中尚且坚持生命的希望,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中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人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生命,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可是偏偏有人愿意将这来之不易的生命轻易挥霍糟蹋。每天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便看到一则则不幸的消息——醉酒驾车、跳楼轻生、吸毒卖淫等等,甚至持刀抢劫飙车乱撞殃及无辜生命。他们没有看到生活的意义,没有重视生命的价值,在遭受挫折时没有运用“活着”的力量武装自身,忍受苦难与挫折的考验,而是选择逃避,厌世,自暴自弃。《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在遭受贫穷,病患,战乱,亲人去世等等巨大的打击却仍然坚持生命的希望,这些把自己生命当儿戏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