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行人员对进入氨区注意事项
运行人员对进入氨区注意事项
运行值班人员对进入氨区的任何人员,必须进行下面三个程序:
1、运行当班人员对进入氨区人员必须安全交底,明确氨站的安全风险,以及要遵守各项规定;运行人员对进入氨区人员进行氨区管理规定交底
一、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氨区。
二、进入氨区人员,必须认真对照本规定的内容逐项执行 到位。
三、进入氨区人员,必须了解液氨的特性及有关的防毒、防火、防爆规定。禁止穿带钉子的鞋、靴和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纤维、毛料服装进入氨区。
四、进入氨区人员,必须交出火种、手机、对讲机,应自觉触摸放电板放电。严禁将火种带入氨区,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吸烟。
五、进入氨区人员,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
六、外来检查、参观、学习人员进入氨区,必须经部门领导批准,且有本公司人员陪同,办好登记手续,交待清楚防火守则并交出火种,方可进入。
七、严禁机动车辆进入液氨警戒区。
八、氨区检修需动火时,必须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专人监护,并对工作区域氨气含量进行测定,氨含量必须小于20ppm。
九、氨区内应保持清洁,严禁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堆放杂物。
十、运行值班员每班应手动测定一次空气中氨气含量,氨气含量不得超过 20ppm。
十一、氨区内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及防护器材,并按时检查和试验。
十二、进入氨区处理氨泄漏事故的人员必须佩戴正压空气呼吸器和穿着防护服。
十三、进行卸氨、倒罐或置换氨气时,应严格按已规定的制度、操作票执行。
十四、如人员接触到液氨,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进行冲洗,对氨接触的部位至少冲洗15分钟。
十五、当氨区发生大量氨泄漏时,应立即通知值长及消防队,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并通知附近人员根据风向选择上风方向撤离。
2、进入氨站人员必须穿全棉工作服,不得穿带铁钉的鞋,不得携带火种,关闭无线通讯工具,接受安全检查。运行人员请进入氨区的人员交出打火机、手机,妥善保管在门口设置的保存柜内;值班员自己的打火机、手机一并 保存在柜内。
3、执行登记制度,释放静电。运行人员请进入氨区的人员进行逐一登记,释放静电进入氨区,等人员进入后,关闭大门不锁,引导检查、参观并做好安全监护。
第二篇:外单位人员进入生产现场注意事项
外单位人员进入生产现场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三峡电厂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服从三峡电厂相关人员指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
2、必须经过其本单位及三峡电厂安全教育及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3、严格按规定着装、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进入生产现场,必须
穿劳动工作服装,并扣好劳动工作服的各种钮扣;佩戴生产区域出入证;进入生产区域应按规定戴安全帽;进入作业现场按照要求穿防滑鞋等;辫子和长发必须盘在工作帽内;不得穿尼龙、化纤或棉、化纤混纺的衣料制成的服装;不得穿裙子、长衣服和戴围巾;不得穿拖鞋、凉鞋、高跟鞋。
4、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生产区域。经许可后进入生产区域应清楚现场各警
示标示所表示的含义,单控室、保护盘室等重要区域不得使用通讯器材和电子设备。
5、未经许可禁止触摸任何生产设备、设施,并与其保持安全距离。进入
生产现场前要了解生产现场危险源,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6、进入生产现场要避开起重吊物及孔洞等危险区域,做到防滑跌、防高
空坠落、防高空落物、防触电等。
7、进入生产现场必须应精力集中,严禁饮酒后进入生产现场。
8、严禁携带危险物品进行生产现场。
9、生产现场严禁吸烟。
10、遇突发事件时,应保持冷静,并在三峡电厂人员安排下迅速撤离。
三峡电厂安全监察部2011年12月8日
第三篇:进入洁净手术室人员的注意事项
进入洁净手术室人员的注意事项
一、进入洁净手术室人员的要求
①出现对手术室可能有不良影响的疾病或裸露伤口的人不允许进入手术区域。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上呼吸道感染者,如必须进入手术室时,应戴双层口罩。
②进入手术区域的所有人员应定期进行无菌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卫生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教育,对需要进入清洁区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外来人员(如建筑或维修人员)应特别注意对他们的监督。
③与手术无关的人员(如厂家、公司人员,留取解剖标本研究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④手术室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及上岗期间定期体检,应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训。
⑤进入洁净区前进行个人卫生处理(洗澡、更衣,禁止化妆)室外的衣服不能进入洁净区。私人物品一概不得进入洁净区。
⑥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衣裤、鞋帽、戴口罩,头发、内衣领及袖边、裤边不得外露;外出必须穿外出衣、鞋。手术完毕,衣裤、鞋等须放到指定地点。
二、出入洁净手术室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①进入洁净手术室必须按规定的净化程序和路线进行,不得私自改变。②必须换上专用鞋进入洁净手术区。(防止足部受利器损伤及血液、体液污染的盖住脚面,并不产尘的鞋)
③外衣和洁净服应分地分柜存放,不得未脱外衣进入更衣室。
④洁净手术室入口,如有空气吹淋室或直吹室,进入人员一定要通过吹淋,并按规定关好门后,在吹淋室内举起双臂,将身体慢转两周。⑤进入缓冲室必须关好一个门再开另一个门。⑥进入洁净手术室后,必须根据需要随时洗手,洗手后再换工作服,手消毒后再换无菌手术衣。
⑦洗过的手应烘干器吹干,或用发尘量少的吸水巾擦干。
⑧要以站立姿势穿洁净工作服,不要使工作服碰地面、工作台等可能有尘的物品。
⑨进入手术间前再次洗手方可进行各种操作。
⑩手术衣不得穿离手术间,手术结束迅速将其脱去放入不产尘的污衣袋内。
三、在洁净手术室内工作时需注意以下内容 ①每天洗澡、换衣。
②尽可能每天刮胡须,对洁净手术室尤为重要。③常洗手、剪指甲。
④不使用使皮肤干燥粉剂、溶剂。⑤在室内动作要轻。⑥在室内不要拖足行走。
⑦按需要戴手套、戴后不随意触及不洁物品,包括自己的身体。操作后及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⑧无菌操作,注意应在气流上风侧进行,不干净的、污染的事物尽量在回风口附近进行。
⑨未按规定洁净处理的物品不带入洁净手术室
安徽人和环境提供
第四篇:脱硝氨站运行规定
脱硝氨站运行规定
1、运行值班人员负责氨站的日常运行和机组的供氨操作。按指定路线对氨站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完成抄表记录,及时发现缺陷并按公司缺陷流程正确处置。
2、运行人员进入氨站前须确认无漏氨报警,有漏氨报警时按第5条处置。
3、运行值班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手动试喷淋操作,操作结果在运行日志上记录,该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立即报修并汇报上级。
4、氨泄漏监测仪和漏氨报警装置必须在有效检定期内,运行人员发现仪器超过检定周期时,应及时通知仪器检定部门进行校验,并汇报上级。
5、出现漏氨报警时,运行值班人员立即停运相关运行设备,启动喷淋装置,汇报上级。得到上级指令后携带便携式漏氨检测仪到就地确认,靠近氨区前明确上风位,进入氨站必须穿戴好全身防护用品。
6、如发生氨泄漏,应及时汇报值长,由值长启动《脱硝氨站氨泄漏应急预案》。
7、运行操作人员须持有危险化学品操作证,熟悉并掌握漏氨应急处置各项规定。在氨站内进行设备操作时,操作人和监护人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操作中严格执行《安规》和《运行规程》的相关规定。
8、运行班组每月进行一次漏氨应急处置的人员培训,发电部每年进行二次漏氨应急处置计划的演练。
9、发电部负责向人力资源部上报危险化学品操作取证需求,做到人员持证上岗。
第五篇:氨区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氨区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1、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氨区。
2、氨区是重点防火防爆单位,进入该站的所有人员必须持有特别通行证经登记方可进入,否则不予进入,离开氨区需在登记簿上注明时间,进入氨区的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站的安全注意事项规定。
3、禁止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以及易燃易爆等物品进入氨区。
4、氨区严谨明火,操作人员禁止吸烟。严禁在氨区内和装有氨气的设备附近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5、禁止在氨储罐旁、卸氨区等进行明火作业或做能产生火花的工作,应事先经过氨量测定,证实工作区域空气中含量小于3%并经公司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工作。
6、氨区不准穿带铁钉子的鞋,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戴防护眼镜。操作时使用防爆工具,严禁铁器工具相互撞击以免产生火花。
7、氨区必须设置二氧化碳、沙子、石棉布等防火器材。
8、洗眼器处于可靠使用状态。
9、固定喷水消防系统处于可靠使用状态,并定期试验。
10、氨区围栏必须保持完整,并挂有“严禁烟火”等警告标示牌。
11、氨区内严禁烟火,必须保持清洁,无杂草,不准储备其它易燃品和堆放杂物,不准搭临时建筑。
12、所有进入氨区的人员必须进行登记,严禁吸烟,火种应交由值班人员放入火种盒内储存,工作人员离开氨区后必须将大门上锁。
13、禁止任何车辆进入氨区,氨区周围消防通道要保持通畅。
14、氨区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氨区喷淋系统要定期进行检查试验。灭火器要定期进行检验,发现实效要及时更换。
15、进入氨区进行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上岗证,掌握氨区系统设备并了解氨气的性质和有关的防火防爆规定。
16、进入氨区进行作业必须采取严格的隔断和吹扫措施,配备消防器具,应有专人负责监护,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
17作业人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按照规定必须配备齐全安全防护装置(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服等)并定期维护,进入现场维修时,必须检测浓度在允许范围内方可工作,作业人员应着防腐蚀的工作服并配戴防护眼镜,防毒面具。日常操作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并戴橡胶手套。
18、氨区卸氨时要有专人就地检查,发现跑、冒、滴、漏立即处理,严禁在雷雨天和附近地区发生火警时进行卸氨工作。
19、严格执行登记制度,接卸液氨时,对液氨接卸人员姓名、证件、运行操作人员、设备情况进行登记。
20、任何人进入氨区必须经过氨区管理人员许可,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进入,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氨区。
21、进入氨区手机等通讯工具必须关机。
22、严禁机动车进入氨区,如必须进入,必须使用阻火器。
23、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设备,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法兰盘等。
24、氨区应每天手动测定一次空气中的氨气含量,氨气含量不得超过20ppm。
25、氨区消防喷淋装置应每月进行喷淋试验,喷淋水源严禁中断,如因检修必须中断水源时,必须报公司安监部,并做好临时防范措施。
26、如发生泄漏情况,工作人员应立即进入洗眼间,迅速打开淋浴器。也可根据风向指示,逆风方向逃离,并立即汇报公司安监部和运行单元长和机组长。一、一般事项
1、氨区应配备适合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处置应急设施。氨区围墙(栏)必须完整,并设置“严禁烟火”、“液氨有毒”、“注意防护”、“易燃易爆”等明显的安全(及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氨区内应保持清洁、无杂草,不得储存其他易燃品或堆放杂物。氨区入口处应设置静电释放装置,并良好接地。
2、氨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熟悉液氨物理、化学特性和危险性,并经考试合格,按照政府等部门的规定持证上岗。
3、进入氨区应履行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行值班人员进入氨区,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员许可,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运行值班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氨区的大门进出后应随时关闭并上锁。
4、氨区30m范围内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在氨区门外指定地点(处所)。进入氨区前应先以手触摸静电消除器,消除人体静电。
5、进入氨区,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或带钉子的鞋。在工作时应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氨面罩、防护服等)应定期维护并处于完好状态。
6、氨区周围道路必须畅通,以确保消防车能正常作业。氨气输送管道及其桁架跨厂内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桁架处应设醒目的交通限高标志。
7、未经批准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氨区内,必须进入的车辆需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戴阻火器等)、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入。
8、禁止将氨区内的消防设施、安全标志等移作他用。
9、氨区半径30m范围内严禁明火和散发火花。确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或进行可能散发火花的作业,应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可燃气体测试,应低于爆炸下限的20%,合格后方能准许动火。
10、外来施工人员在进入氨区内施工前,须经安全教育并办理安全技术交底等相关手续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下进行施工,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得离岗。
二、液氨储罐及设备
1、液氨设备的布置应便于操作、通风排毒和事故处理,同时必须留有足够宽度的操作面和安全疏散通道。液氨储罐应装设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应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测一次,并建立设备档案。
2、液氨储罐应有两点接地的静电接地设施,所有静电接地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并建立档案。
3、液氨储罐应设液位计、压力表、温度仪、安全阀等监测装置。所有仪表和安全阀应定期检查、校验,并建立档案。
4、液氨储罐应设有防火堤和应急收集池。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5、液氨储罐尽可能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温度应低于40℃;非强迫冷却的液氨储罐必须设置遮阳棚,采取防晒措施。
6、液氨储罐充装量不得超过储罐总容积的85%。
7、应根据液氨储罐外壁温度和内部温度,设定合理的温度高报警值和自动联锁喷淋降温值。
三、消防报警等安全监测装置
1氨区应装设液氨储罐降温淋水系统、消防喷淋系统。2氨区应装设液氨储罐内温度和压力高报警等装置。
3、氨区应设有氨气浓度检测器,具备远传和就地警报功能。
4、液氨储罐温度高联动降温水喷淋系统与消防喷淋系统必须可靠投运,当液氨储罐罐体温度过高时自动启动降温水喷淋系统,对罐体自动喷淋减温;当氨气泄漏达到规定值时应自动启动消防喷淋系统。
5、加强氨区设备系统检查和维护管理,防止液氨泄漏。应定期进行氨气泄漏自动报警、降温水喷淋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和灭火器材的检查试验,保证其始终处于完好投用状态。
四、运行管理
1、按照技术规范和运行规程规定,氨区运行值班人员应按时对系统全面巡回检查,测定空气中的氨气含量。氨气含量不得超过35ppm(体积浓度)。
2、氨区运行值班人员应每班对液氨储罐液位、压力检查并记录。
3、氨蒸发器投运前应检查筒内的加热水液位在高位,并应加入防锈剂,防锈剂浓度不得低于300mg/L。
4、氨蒸发器投运后当温度升至设定的工作温度时方可开启氨蒸发器的进出口阀门。
5、在温度低于0℃的环境条件下,停气后为防止气化器冻裂,应在气化器水中加防冻液或将水全部放掉。重新开机时必须加水和防锈剂后方可启动。
6、氨区设备系统运行时,任何人都不能触碰高温设备,高温管道或转动的设备。
7、条 氨区气体置换的原则: 1).用氮气置换氨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氨气含量不得超过35ppm(体积浓度)。2).用压缩空气置换氮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氧含量18~21%。3).置换时氨气排放点应进入氨气吸收箱。4).箱体进行置换前可先加水排放后再进行气体置换。5).用氮气置换压缩空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氧含量小于2%。
五、检修维护
1、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在氨区内从事任何工作时必须填用工作票,履行相关手续。
2、氨区系统检修开工前应用氮气进行置换合格并泄压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与系统的隔绝点需挂锁、加装带手柄堵板(盲板),恢复堵板(盲板)前需确认堵板内无压力,氨气浓度低于35ppm(体积浓度)。如出现工作间断,每次开工前应再次测量氨气浓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工。
3、氨区设备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法兰等设备,检修时系统排放的残液应专门统一收集。
4、发现系统存在泄漏时,应使用便携式漏氨检测仪查漏,禁止明火查漏。严禁管道内带压复紧紧固螺栓和用捻打等可能产生火花、静电、温度的方法消除外漏。
5、氨区系统经过检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不合格严禁投入使用。
6、当进入设备内部进行维修时,除应用氮气对相关设备和管道进行吹扫外,还应保证设备内氧浓度达到18~21%。
7、液氨介质管道使用灰铸铁材料阀门时,其适用的公称压力不得大于1.0MPa,温度不得低于-10℃。
8、氨区设备系统中的缓冲罐、蒸发器、液氨储罐及管道上的压力表、测温表应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应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9、应建立氨区设备技术资料台账,对氨区的所属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设备、管道、阀门)及附属设备定期检修,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检修周期和工期一般宜与主机同步。
10、在进行氨区管道系统气密性试验前应制定安全、技术和组织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1、氨区管道应具有良好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氨区管道严禁作为导体和接地线使用。氨区管道的法兰应做好金属跨接。
12、氨区管道垫片禁止使用橡皮垫、塑料垫、铜质垫。
13、氨区管道应能自由膨胀,并采取防振、防磨措施。
14、氨区内施工、检修工作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明火和其它激发能源。
六、卸料安全管理
1、承担运输液氨的运输单位必须具有危化品运输许可资质,运输液氨的槽车必须有押运员作业证、槽车使用证及准用证等资质证。
2、运送液氨的槽车到达现场后,卸氨前应核准票据(数量和质量)和有关证件(押运员作业证、槽车使用证及准用证等),对液氨运输人员做好相关的安全交底。
3、卸氨准备工作 1).卸氨操作前,要设立安全隔离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卸氨区域。2).卸氨操作时,运行值班人员和运输人员均需佩戴好防护用品。3).卸氨操作时,运行值班人员应随时监测作业区内氨气浓度低于35ppm,浓度超标时应立即停止卸氨,查找漏氨点并处理好后才能继续作业。4).槽车进入装卸台后,应手刹制动,并熄火。槽车有滑动可能时,应加以固定。5).卸氨前必须连接好装卸台与车辆的静电接地线,并于车前后位置放置安全标示。禁止在卸氨区检修车辆。
4、卸氨操作 1).槽车押运人员必须服从氨区运行值班人员的指挥,押运人员只负责车上的连接,不准操作氨区内的任何设备、阀门和其他部件,氨区运行值班人员应正确连接装卸台气相管和液相管与槽车的气相管和液相管。并检查连接是否牢固、漏气,并应排尽空气。如有泄漏,应处理后再进行卸氨。2).卸氨时所用的气相管和液相管应使用金属万向节。3).卸氨操作时应经常观察风向标,操作人员应保持在上风向位置。4).卸氨时应时刻注意储罐和槽车的液位变化,严禁储罐超装(超过最大储氨量)和槽车卸空,槽车内应保留有0.05MPa以上余压,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压力。
5、液氨卸料时,严禁采用空气压料和有可能引起罐体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进行卸料。必要时,可用不高于45℃温水加热升温或用不大于设备压力的干燥氮气压送。
6、液氨卸料时,槽车押运人员、氨区运行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
7、液氨卸料时,速度不应太快,当储罐液位达到安全高限时,禁止向储罐强行卸料。槽车卸料完毕后,立即关闭切断阀,收好卸料导管及支撑架。
8、如遇闪电、雷击、大雨、大风(6级以上)天气,或卸氨区周围30m范围内有明火、易燃、有毒介质泄漏及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停止(或不得进行)卸氨操作。
9、卸氨结束由运行值班人员和槽车人员共同确认安全后,槽车方可启动离开装卸台。
10、严禁在氨区内进行清洗和处理剩余危险物料作业,不得用氨区内的消防水、生产用水冲洗卸氨车辆。
七、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以人员安全为首要任务,当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形时,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2、发生液氨泄漏时,处理的决策依据是氨气监测器检测的氨含量。当出现漏氨报警时,运行值班人员应汇报值长及消防部门,并立即停运相关设备,确认自动消防喷淋装置启动,携带便携式漏氨检测仪进行就地测量确认。靠近氨区前,应明确上风位,进入氨区必须穿戴好全身防护用品。
3、液氨轻微泄漏 1).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氨气泄漏源,防止氨继续外漏。当氨泄漏量达规定值时启动自动消防喷淋装置,进行水稀释、吸收泄漏的液氨和氨气,防止氨气扩散。2).迅速抢救被困和受伤人员。3).根据危及范围做好标志,封锁现场,组织检修人员进行抢修,将氨泄漏程度减至最低。
4、大量液氨泄漏处理1).立即发出应急警报,通知危害区域(本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的人群迅速撤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在泄漏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距离至少15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和疏散距离,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入。2).应急救援抢险小组投入抢险救援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佩戴防氨面罩或正压式呼吸器,切断可能的泄漏源,开启消防喷淋;消防人员在上风口负责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协助操作,以控制危险源,抢救受伤人员。3).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采取局部或全部断电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扑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有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抢救伤员,同时向医疗部门(机构)求救。4).做好事故现场保护、警戒和事故处理工作。
5、氨泄漏引起着火时,不可盲目扑灭火焰,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首先设法切断气源,再灭火。若不能切断气源,则禁止扑灭泄漏处的火焰,必须用喷水进行冷却。
6、人员急救处理 1).当液氨与皮肤接触时,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并迅速就医。2).当液氨与眼睛接触时,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5min,并迅速就医。3).当人体吸入液氨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应进行输氧;如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