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问题

时间:2019-05-14 21:1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效教学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效教学问题》。

第一篇:有效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问题

赵卫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引进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要求历史教师以“有效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调查的结果来看,有效教学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教学时间的投入,缺乏效益观。“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没有收获。大多数老师理解为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学生收获了多少不得而知。所以大多数老师最大特点是舍不得,一是舍不得老教材知识点,上课不断的加老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专门有一个笔记本拼命的记。如《新中国的成立》一目,新教材只有新政协的召开和开国大典,以及新中国的历史意义。老教材中巩固政权的斗争略去,但老师舍不得,又按老教材的体系去讲解,理由是新教材知识点不足,不足以应付高考。二是新教材的内容舍不得,如,新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一文,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的失败,跨度之大,内容之多,是要进行重难点的取舍,但有的教师总认为讲不透,学生不理解,考试不过关,就《五四运动》一目就讲了20多分钟,显然完不成教学目标,教师自己也急,一节课下来学生不停的记笔记,补充旧教材的知识,学得很辛苦。

二、理论性较强,轻视能力,远离学生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切身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大部分课堂教学都在学习基础历史知识,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生活无关,与学生的体验无关,只与考试有关。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高三下来的教师,从高一就进行高考的培养,培养名校的学生,追求名利,高一就把高三的一轮复习知识拉入高一教学的内容,学生有专门记笔记的本子,都是高考的大问题,学生记得满满的。高二分文理科,在特尖班还会出现文科教师和理科教师抢夺尖子生的问题,理科教师劝全班倒数十五名的学生去读文科,成绩好学生都上理科,文科老师劝好学生上理科,这关系到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名誉。

三、“双主教学”的疑惑。《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理解偏差,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师不讲课,学生自己学。结果是学生非常的忙碌,有自主无探究,有小组无合作,有讨论无思考,最后课堂乱成一锅粥。所以,学生往往拿不出什么结果或结论,感到非常茫然。如,老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学生刚讨论了一会儿,就要求学生停止讨论,还未深入开展,教师就草草收场。因此,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四、集体备课形式化,教案与教学相脱节

集体备课即大家统一制定教学目标。实际上集体备课中只是几个老师在查资料,做课件,整理学案,大多数老师是“拿来主义”,集体备课形式化现象严重。教师对于设计好的教学设计,走上课堂却都抛在了脑后,教师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强调高考的考点,忽视过程与方法、能力的培养,受教学经验的支配,出现很大的随意性。如某位教师在讲授《抗日战争》时,教案目标有一条是这么设计的:探讨抗日战争在世界史的地位,体会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但一节课老师都在讲日本的罪行和中国的抗战,丝毫没有提及到这个教学目标。

第五,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内容“换汤不换药”。

历史学科不是对死尸的临摹,而是对生命力的鉴赏。现代科技手段,更好的赋予历史学科新的生命力。它能协助历史教师在课堂内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不能过分依赖现代教学设备,课一上完,学生由于缺少了动手写、动脑想这一重要过程,因而课堂授课效果会大大削弱。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制作的课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资料过多,企图用课件包办一切的现象,缺少精心的取舍,学生一节课都在看,感觉疲劳;制作课件的技术过于简单,课件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成为学生睡觉的借口——眼睛疲劳;课件的教学内容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复杂,这两种极端的倾向都不利于教学。科科用课件,节节课用课件,一天八节课,学生疲惫不堪。

第六,课堂评价单一化。

新课改实行学分制,对学生而言,平时的40分是课堂评价的有利的工具。教师从上课的提问情况,考勤,交作业的情况,违纪情况等都有严格规定,动不动就是“我扣你一分”,这也成为教师约束学生学习的法宝,因为新疆学生的特点就是自主性极差。“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如此实行,出现了两极现象,学生要么重视,要么置之不理。在给学分时,等级的划分仍是以成绩为主。平时的40分的考核只是参考用以决定这个学生的去留。对教师而言,追求分数是与新课改相违背的;不追求分数,学生成绩不理想,领导、家长就会对教师质疑,因而让历史教师陷入尴尬的两难处境。成也分数,败也分数,历史教师感到极度迷惘。究竟作业分配这40分,才能使分数真正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这是个问题。

第七、强调“基础知识”,创新谈何而来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但教师似乎只对认知领域情有独钟。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有高考存在,没有基础知识充实的课程只是一具骷髅,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创新,更是纸上谈兵。吴永军教授在《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当前各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坚决摒弃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毫无价值的基础。”所以,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基础讲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战场,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第八、自主学习不实际,学生学习方式难转变。新课改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而不包揽学生的一切。但多数学生“懒得问”“不敢问” “不质疑”,就等老师解决一切问题,“启而不发”、“启而乱发”,自己“不走路”,依赖心理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如,上课一提问,只要是书上找不到,学生要么就静静坐着不思考,要么就是胡乱说一通;让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学生象征性的翻翻书,然后学生就会把书抛到脑后,相互闲聊—“情人节你收到几朵玫瑰花”等,回答问题也是照书念;学生不关注教学。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成为一大难题。

第二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有效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有效教学

内容简要:精心创设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数学课的本源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没有以感性材料支撑的教学是空洞乏味的,效果是不理想的,甚至有负面的影响。“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重双基目标,整理、系统化知识;提供探索空间,自主体验;因人而异,促进思维的发展;给学生人文关怀,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打造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问题情境 有效教学 促进思维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内容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具体感性材料和思考价值的教学,会使课堂变得枯燥而乏味。而体现互动和热情的教学,可使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并可激发其创新的潜能。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为此,教师应适当创设相应的适合的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有效的教学。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与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情境的含义与作用

1.“问题情境”是指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关联的、包含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事件。为了实施有效的教学,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是必要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问题情境的本质是生动的生活事件,其中包含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者说,问题情境既是与学生紧密相连的事件,同时又是数学化的问题。

2.问题情境的作用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在去情境化的教学中,学生直接接触现成的结论,知识一般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不知道知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是如何得来的,这就给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带来了障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起始于问题而不是确定的结论。杜威在他的“五步思维法”中指出,思维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步:问题。第二步:观察。第三步:假定。第四步:推理。第五步:检验。”问题情境的核心是与知识相对应的问题,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模拟地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学习,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所学知识能够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存的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应用的条件及其变式,从而灵活地迁移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再次,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

最后,问题情境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问题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有利于克服纯粹认知活动的缺陷,使学习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性活动,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不仅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其更加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适宜的问题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让学生感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既贴进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如:在教学六年级苏教版的成正反比例量的应用题教学片断时,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2500年前,有一位科学家名叫泰勒斯,他在数学、自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一日,他去参观金字塔,与其它游客一样,被金字塔的雄伟、美丽而感动。但没有人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出于专业的特点,泰勒斯思考着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金字塔道底有多高?夕阳下,看到自己和手杖的影子,他想到了巧测金字塔的方法,同学们你知道他是怎样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的吗?学生听后兴趣盎然,你一句我一句地热烈讨论起来。有学生说泰勒斯巧测金字塔用的方法是:他是利用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影子和物体高度成正比例的方法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的。即:=,也有学生说,可能是=。这时候老师启发式的就

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如果已知手杖的影子长1.6米,手杖长0.8米,其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的影子长度是300米,你能算出这座金字塔的高度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计算着,还快算出了这座金字塔的高度约是150米。当学生讲到这里时,老师进行了总结:同学们,你们与泰勒靳一样,充满着智慧。正反比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六年级学生对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不宜接受,老师通过让学生与伟人同行,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这部分知识与日生活中的紧密联系,比较自然地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一定的探究欲望。给学生一些时间,学生们会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获取更多的感知与体验,最终得出答案。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这些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注重双基目标,引导整理、系统化知识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出了过程性目标,注重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小数乘除法复习课时,创设这样的一个的问题情境:张奶奶想买3千克青菜,有两个卖青菜的小贩,他们卖的菜的质量(好坏)差不多,A小贩说:“5元钱3斤”,B小贩说:“每斤1.8元?”张奶奶应该到哪个小贩处买比较便宜?为什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有些学生说:用乘法解答1.8×3=5.4(元),因为5.4元>5元,所以到A小贩买比较便宜。有些学生:用除法解答5÷3≈1.67(元),因为1.67元<1.8元,所以到A小贩处买比较便宜。有的学生补充说:老师我认为只要保留一位小数即可以了,因为除了银行在找零时计量到分,菜场上买菜只保留到角。还有学生说:用5÷1.8≈2.78(千克),因为2.78<3千克,所以到A小贩处买比较便宜。

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很自觉地回忆、运用所学的小数乘除法以及取商的近似值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够联系生活的实际,帮助我们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过程中。

3.提供探索空间,注重让学生自主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突现主体作用。如:在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圆的圆长的计算练习后,教师提供了这样一道题目:用两个一样的一元硬币,将其中一个硬币A固定,让另一个硬币B沿硬币A的周围滚动一周,那么硬币B自身旋转了几圈?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与同学讨论着,有的学生在摆弄着桌上的硬币)大部分的同学很快就回答:硬币B旋转了1圈。师问:你是怎样想的呢?生答:两个圆的周长相等,绕圆A一周,圆B也走了一圈。(教师没有急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想法来验证这些想法,可以通过尝试等方式。)过了一会儿!个别学生却在下面反驳道:“不对,我刚刚用硬币实际操作过,硬币B旋转了2圈” “硬币B旋转了2圈不到”大部分学生都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了,最后大家都知道硬币B转动了2圈。师生都问:为什么呢?学生共同讨论,一番争论后,全班同学终于露出了笑容。有些学生说:硬币B滚动的路程不是硬币A的周长,而是它两倍的周长,所以转2圈。有些学生说:硬币B滚动的路程与其圆心的路程相同,而圆心的运动路线正好是个大圆,这个大圆的半径是两个小圆半径之和,也就是硬币A的半径的2倍,所以硬币B滚动的路程是2个圆周长,自转一圈是一个圆周长,所以自转了2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些环节中,学生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假设)后,教师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硬生生地向书本靠拢,而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开动脑筋论证并尝试 解决问题。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抽象思维需要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学生通过想想、摆摆、说说等实践活动,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实践中感受、探索、发现未知。才有了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那么多不同的精彩的思维火花,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的发现与别的同学进行交流,也希望知道别人的想法是什么,从中得到启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吸纳与提升。

4.因人而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学习是存在着差异性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让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课上浪费时间,也不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陪着那些快的学生,这也是浪费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学还将存在着其他的负面影响。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方面必须因人而异。如: 教学小数四则计算时,老师创设这样的一个数学情景: 用长1.2分米,宽0.5分米的长方形拼成如右图的组合图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其中有摆成四层,高多少分米,组合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的问题。也有摆成组合图形高200分米,则有多少层,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让学生选择完成。让思维能力较强的2小题都可以完成,而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同学可以完成第1小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发展。

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思维坡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探索空间,使处于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提供适宜的感性材料期待着创新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同时使学生体验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5.给学生提供人文关怀的体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真实的生活情景的运用,给学生以许多人文的关怀。如在一次学生家长会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在数学课上,教师进行了动态的数据调查,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数学问题。教师先了解昨天有家长来参加家长会的学生有多少人?家长对讲座满意的人数有多少人?在些基础上提出了满意人数占参加家长会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了解家长会后有时间与你交流的人数有多少人,占参加家长会的几分之几?还有家长会后会在有空时再与你交流的人数有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后,教师进一步地进行启发。提出了下列的问题。通过家长会,你感觉到父母对你的关心程度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提出了相关的选项有(A、很关心B、比较关心C、一般D、工作忙无法多关心)以及通过这次家长会,你认识到自己有更高的努力方向或有一定的改进设想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这样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使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而且让学生感到家长对自己充满着希望,自己也更加有信心地朝更高的目标努力,使学生获得发展的动力——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有效的问题情境的特征

问题情境虽然具有重大的作用,但若设置不妥,也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是有效的?有效的问题情境应具备哪些特征呢?

(一)探索性或活动性特征

问题情境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探索性是有效问题情境的根本特征。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与知识本身相异,学生不可能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教师更不应当替他们作答。只有经过艰苦的、同时又趣味盎然的探索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刻意义,并获得情感体验。在这个意义上,问题也是一项任务,设疑就是要求学生身体力行地去追问和求解。因此,悬疑性内在地蕴含着活动性的要求。

(二)生活性与真实性特征

问题情境从哪里来?普遍的看法是把知识进行适当的变化,使之具体化为某种场景。当然,问题情境应该与知识内容相联系,但它不能是知识的另一种面目。它应该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件或场景。问题情境具有真实性,其中所包含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只有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如果仅仅对知识进行转化,或者仅仅对真实的生活场景给予简单虚拟,就很有可能设置一些虚假的问题,从而消解问题情境应有的功能。

(三)系统性与复杂性特征

为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课堂教学以知识内容为依据来安排,每一课时都规定了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问题情境要保持合适的复杂性与完整性,同时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书本上以文字符号来表述的知识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相对于复杂多样的现实生活而言,它把其对象大大简化了。而问题情境就是现实生活,是一个个基本上未被简化的事件。这样的事件是多元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即是复杂的。抽象知识也可能是复杂的,题情境的难以理解,但它没有生活事件那样纷繁多样、变化万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当然也应具备复杂性的特征。

(四)主体性与情感性特征 创设问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学得更透彻。问题情境应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应是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建构的,不能由教师单方面提供给学生。另一方面,问题情境的创设也不能仅考虑单个学生的需要。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就应当选择能够促进教师与所有的学生共同的交互活动的事件。即教师与每一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活跃的交互活动,以共同建构学习的意义。情感是一个真实的生活事件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智力活动应当伴随着情感变化,情感性是问题情境的内在要求之一。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仔细甄别与筛选,充分考虑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

四、设计问题或创设情境时应注意

精心创设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有效的引导是数学课的本源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没有以感性材料支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是空洞、乏味的。效果是不理想的,甚至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在设计问题或创设情境时应注意:

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愿望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有效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数学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与事,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数学意识和能力

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贴近生活,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样设计真实、亲切。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发展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

3、实施有效引导,促进数学思维和创新

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问题中,体现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因此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情境时更加重视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合理的、多维度、深层化地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易于打开,开展的实践、交流需结合内容有目的地、科学地、有价值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结合数与代数的教学,训练思维的有序性、灵活性;结合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训练思维的形象性、深层性;结合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训练思维的严谨性、简洁性;结合实践与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教学,训练思维的合理性、科学性、开放性、独特性。

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深化对知识的体验,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明化。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积极的影响与发展。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千变万化,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即不是教师单方面决定的,也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到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跳跃着的思维火花,往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惊奇”。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因为这些“智慧之光”将可能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处理好“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的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4.既重过程也重结果,发展学生数学素质

过分重视学习的过程而忽略了学习的结果也是不可取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太乐观的,以至于对后面的教学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让他们切实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结论,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不能一味的重过程而轻结果,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与掌握的不落实。

5、师生共同参与实践,促进活动能力的发展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与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双主体)共同实践,参与活动,其间有更多的人际交往。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探究,相互交流,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在友好的人际环境中,逐渐懂得合作的价值与快乐。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提供空间,为合作交流提供机会。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积累知识与技能的感性材料,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的有利因素和解决面临的问题提供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适宜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打造一个简洁、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3.谢利民,《教学设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4.王文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江苏教育学会,2007年3月 5.钱锦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江苏教育学会,2006年8月

第三篇:有效的问题式历史教学

《有效的问题式历史教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界定:

有效的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经验为最终要素,关照到每个学生的过去、现实与未来,将知识纳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更有利于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课改理念。

课题研究对象: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2.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需要关照人的过去生活、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只有把一切知识、观念的东西纳入到人的生成过程中,才会对人的生成有终极意义。而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有效的问题设置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的联系,照顾到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问题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触及学生的思维盲点,驱动学生对末知的探究。驱动性的问题可以来自老师的提问,也可来自学生的发问。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围绕问题广泛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综合、重组,联系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驱动学生的读书、观察、思维、论辩。让学生自主地去“参与”历史,去发现历史、探究历史、总结历史,本质是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潜能。

4、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学生的导师、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知识的顾问。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表明,问题的选择、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拓展学生的思维,在不断设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知识建构,进而转变到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产生对问题的强烈敏锐力,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自学能力的目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质疑探究的能力乃至创造能力的提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师如何有效备课,抓住问题的切入点,设置有效问题。

2、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初中历史课堂实施有效提问的策略。包括如何设置问题情境,提问的艺术和技巧等。课堂上师生以“问题”为主导,让学生主动地由疑而问,由问而探,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有意识的从问题入手,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问题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应用时不是单纯的教师提问学生,而是多向的: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向教师问难或诘问,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设问。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激活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

5、通过有效问题设计,提高课堂45分钟效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进步。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主要是学习相关的研究理论资料;做好课题研究实施的各项准备。

2、实施阶段:具体实施课题各项研究工作的主要阶段,进行课堂实践,及时记录在课堂教学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或失败的原因,形成教学案例。探索建立历史有效问题教学资源库,对各阶段的研究所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改进下一步研究措施,进一步充实提高,以形成最终的研究结论。

3、总结阶段: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

1、观察法:对学生在开展课堂活动教学前后及其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上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如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变化情况,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的变化情况等等。这些情况变化的数据或资料用观察法来加以研究、记录就比较合适。

2、测验法:对于开展课堂活动教学前后及在各个阶段里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我们必须进行命题测试以取得相应的数据资料。

3、实验法:实验法在这里主要是指对课堂活动教学在我们常规课堂教学中加以具体的实施,对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实验。

4、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缺陷,解决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从而使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完善。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

1、研究者热爱教育科研工作,从事十几年的历史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受学生的喜爱。曾参被评为市级科骨干,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2、研究者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比较强,有相当多的实践经验,并经常反思。

3、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操作性、可行性强。学生对问题教学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参与度强,参与率高。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堂教学展示

2、积累教材的教学设计案例。

3、教学反思。

第四篇:幼儿园有效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幼儿园有效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点击数:[3779] 作者:王黎敏(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教育局教研室)2009-03-23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成效,不一定是指教师是否认真负责,而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收获,他们在活动中有没有学到什么、获得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没有收获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大策略”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有效教学。但是,目前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一些课堂教学的状况令人担忧:

1.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未思考将活动过程与活动目标有意识地联系起来

如:中班科学“认识天气符号”,活动中教师安排了幼儿“散步”,即听音乐感受(说出)不同的天气状态。由于幼儿缺乏对音乐的感知,一时难以快速地在头脑中形成与不同天气状态较匹配的音乐形象。再,因为音乐与不同天气状态匹配与否,全凭借个体的感觉,只要你觉得像就像,根本没有一个可借鉴的标准,更何况幼儿又没这经验。因此,多数幼儿不会分辨,最后只好由老师告之答案。

又如:大班科学探究活动“配制饮料”,老师在示范配制饮料、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果珍、白糖、小苏打、柠檬酸)后说:“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选用材料制作饮料。”操作时,幼儿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在动手将这个材料、那个材料放入杯中,还不时地有孩子在品尝自制的饮料,有的送饮料给老师看,有的告诉老师自己的饮料很难吃。当老师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配制的?”,竟没有一个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多少的果珍、白糖、小苏打和柠檬酸。

活动中,教师准备材料花费了大量精力,孩子摆弄、操作忙得不亦乐乎,而在配制的过程中:是让幼儿感知认识,获得经验?可是,整个操作活动幼儿是在忙于将面前的材料放入杯中,唯恐动作慢了让他人用完了,根本无心去思考怎样配制才好吃,无法去关注自己配制过程的变化,经验从何而获。是体验成功?可是,幼儿配制出来的饮料没有一个是可以让他自己连喝两口的。

2.关注幼儿表面兴趣,对活动的要求指向不明,难以真正提升幼儿的兴趣

如,大班数学认识“时钟”,老师出示用包装纸包着的时钟:“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于是,幼儿绞尽脑汁拼命地猜想:图书、蛋糕、好玩的玩具、天线宝宝、礼物„„。可是,当老师打开礼物揭开谜底,随着一声长叹“唉„„”,刚才津津乐道的孩子一下全没精打采了。

像这样的“猜一猜”,大家并不陌生。初看,老师的意图好像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铺垫,但是,幼儿的这种好奇心会随着“神秘”东西的出现而很快消失。像这样毫无头绪、不着边际的无需动脑的猜测,不仅不能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而是时间的隐性浪费。

又如:大班“复习几何图形”教学活动,老师设计了“变魔术”这一操作活动即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变各种图形。操作前,老师:“下面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说都“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的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很少,长方形没有一个,而说不出名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

在“变”的过程中,由于老师的要求不明确,多数幼儿不明白“怎么剪?”:是剪一刀?剪二刀?还是随意剪?“怎么变?”:是变一个图形?变一种图形?还是变多个多种图形?于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剪到哪算哪,剪成什么是什么,很少在考虑要变出不同的图形。因而,不仅“变”出的图形很单调,而且这样的操作也就失去了其应有效能。

3.关注幼儿的动手参与,未引导幼儿的思维参与,幼儿的智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如:大班美工──用各种材料装饰面具。提供人手纸袋一个,各种废旧材料若干(如树叶、毛线、旧图书纸、蜡光纸、皱纸等)。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介绍了制作的材料,简单交代一下操作要求,便以“做得不一样”请幼儿用桌子上的材料制作面具。可能是教师想让幼儿自己做主,体现孩子的主体性,所以对如材料的多样性、材料搭配的和谐美、面具独特构图等的要求,一概没提。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看,每个孩子都在制作,且都制作了一个面具,其差别就是动作快的,装饰的材料多一些,慢的则少一些。然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幼儿都是随意拿起什么贴什么,或看看教师的,或看看同伴的,极少在边思考边操作。

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动手做了,但像这样只动手,不积极动脑的参与,对大班幼儿能力的发展无疑是无助的。

如,科学活动“物体移动的秘密”:让幼儿感知物体移动需要力的作用,了解不同大小的力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教师提供积木、铁块、羽毛、乒乓球等多种材料,请幼儿玩一玩,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教学现场的情景是,全班幼儿兴致勃勃,个个忙于摆弄,实验;老师则忙于控制活动的时间,并让个别幼儿展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操作的方法。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幼儿都在参与,都在动手实践,而且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

上述活动,幼儿都动手做了,但是在动手之前,幼儿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先假想,再去验证的过程;再,活动后,幼儿虽然汇报出不同的方法,可是老师根本没时间来引导幼儿质疑方法的差异,也没有时间给幼儿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事实上,这个活动的设计与提供的材料都非常好,但作为探究活动,活动原本应有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它们潜在的教育资源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4.给幼儿提供的学习操作材料不恰当,预期的活动目标难以实现

如,大班数学“感知长度守恒”第一课时第一环节,教师选用红、黄、蓝三根不等长的丝带,让幼儿边操作边判断:①并列摆放:“这三根丝带一样长吗?”幼儿:“不一样长”。②变换方向:“这三根丝带一样长吗?”幼儿:“不一样长”③改变形状:“这三根丝带还一样长吗?”幼儿:“不一样长”。

幼儿的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孩子是真的理解了?还是瞎猜的?无从知晓。因为,老师选用的教具本身就是不等长的,并列摆放、变换方向、改变形状当然还是不等长的。

又如,小班健康活动“走钢丝”,老师准备了一根直径约3厘米粗的麻绳(即成人“拔河”用的绳子)作为“钢丝”。在幼儿自由玩绳、教师示范、个别尝试后,老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在“钢丝”上练习直走和侧身走,不要从“钢丝”上掉下来(即保持平衡)。由于提供“钢丝”实在是太粗了,老师示范直走时,也不能保持平衡,更何况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结果,没有一个孩子在尝试直走(根本无法走),侧身走也成了“垫脚”走。

该活动之所以低效,“钢丝”罪责难逃。其

一、“走钢丝”其实就是一样假想的情境活动,根本不需要实物道具,在地上画条粗线即成,老师花大力气搬来的器材是多此一举(也许是评优活动,老师想让材料逼真些,幼儿兴趣浓一点)。其

二、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平地走路保持平衡尚需锻炼,而现在却让他们在(成人都难以做到的)粗麻绳上练习近平衡,自然是徒劳无效,难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综观当前幼儿园的教学,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到有效教学。如何有效的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

一、自始至终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与组织有效的活动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操作材料、设计教学程序、运用教学指导策略等,一定要根据教材及幼儿的学习特点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

我确定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什么?如: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让幼儿了解科学学习的完整过程?还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重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我所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材料?有没有更适宜、更简便的其它材料?

我所设计的教学程序是否体现了循序渐进,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每一个环节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缺一不可?整体时间的安排是否合适?核心环节的感知与质疑、探索与发现等时间是否足够?有没有给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与时间?

我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当、有效?幼儿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是否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引发幼儿作深层的思索与探究?是否适时提升幼儿的学习策略与学习经验,并在同伴中分享与交流?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目标与需要出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要恰当地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理解、洞察幼儿的想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的学习提供表象的提示和支持。

二、关注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给予恰当的有效的引导

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才能了解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水平。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等,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平时,对幼儿反馈的信息要多加留意、洞察、分析。

如,大班命题意愿画“海底世界”:(1)丁丁三二下就把“海底世界”这幅画完成了,没事可干,就东说说,西弄弄。老师发现了,过去一看,丁丁画的就三、五条线条很简洁且涂色又不均匀的鱼。于是,老师说:“丁丁,再给鱼画上好看的花纹吧。”可是,丁丁却没听见似的就是不再作画。(2)冬冬只画了些小鱼,因较均匀地分布着,主体不突出。老师看见了:“冬冬,把鱼妈妈也画上吧。”冬冬想了想,看了看画面(没空间可画大鱼),不知所措。直至活动结束,丁丁和冬冬的画仍然还是原来的模样。

如(1)中,假如老师这样指点:“丁丁,你(丁丁身穿毛衣)衣服上的图案可真好看呀,让鱼儿也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一定会游得更开心的。”利用具体的凭借物,易唤起幼儿再度创造的欲望──避免幼儿一时因找不到或想不起参照物而不知如何深化创作,同时,也可渗透审美意识。

如(2)中,假如老师这样引导:“冬冬,小鱼如果看见鱼妈妈来了,它们会怎么做呢?(向鱼妈妈游过去,在鱼妈妈身边亲亲鱼妈妈„„)那你就让鱼妈妈游到小鱼身边来吧。”并用手示意冬冬可在小鱼中间叠画一条大鱼,同时,再引导幼儿怎样把鱼妈妈和小鱼区分开(用粗黑线,或用颜色)。由此,画面自然就丰富了,且幼儿在操作过程也可初略感知运用重叠带来的美感。这样,把个性心理感受与技能的传授结合起来的指导,可使外在的教育深刻地影响到幼儿内在世界的形成。

绘画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激发幼儿再创作的兴趣,充分唤醒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渗透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教师在发现幼儿绘画中存在的问题时,要注意用得当的启发性语言,随时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运用已有的相关技能,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要及时帮助幼儿解决操作活动中遇到的技能障碍。

因此,有效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这样才能使有目的的教育与幼儿的兴趣点相一致,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积极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参与学习,促进智能有效发展

教学中,要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仅满足于让幼儿动口、动手是很不够的,必须让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或让幼儿先思考后操作,或边思考边操作,或先操作后思考。这样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教育情境,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的内容。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教师要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去追求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以“趣”引路,以“情”导航,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同时,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幼儿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不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不硬将幼儿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幼儿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想法,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幼儿指正;甚至必要时允许幼儿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在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幼儿没有被同伴耻笑的苦恼,没有被老师斥责的忧虑,学习活动是充分自由的,幼儿便会全力地投入学习,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使幼儿感到满意、快慰,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使每个幼儿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幼儿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老师要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重视幼儿学习方法的指导。幼儿自己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幼儿自己去思考解决。幼儿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自然会将自己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其学习积极性盎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四、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操作材料,促使幼儿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有效的发展

作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学习操作材料──教学具(器材),选用它,老师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它所蕴含的对本教学活动的价值,即能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有利于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服务,而绝不能随便信手捏来,不能让幼儿动手就了事,它们的呈现与使用都是需要经过思考后才确定的。

其次,选用什么样的学习操作材料,要与本活动的内容及幼

第五篇:谈谈有效教学的有效备课问题范文

谈谈有效教学如何有效备课 ——备课“三字经”

‚备课‛是实施教学的首道工序,是教与学活动的先导,是启迪智慧的前锋,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备课不等于只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如何体现‚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文化品位‛这一语文课程理念,确实需要教师认真把握住备课这一环节,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趣味点,善于捕捉教材语言的魅力点,善于寻求教材资源的拓展点,善于开掘教材理解的升华点,通过精心备课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凸显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备课观念,认真编写每个课时教案,明确每堂课备课不仅要实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学功能,还应顾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立足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愚以为,备课中应做到三个凸显:即凸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凸显‚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的课程理念,凸显‚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操作理念。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的情智发展,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以人为本,着力于语文实践活动,以智慧启迪智慧,积淀人的文化修养;以情趣激发情趣,着重于语言的内化进程,塑造人的人格品质。力求使语文教学进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的美好境界。

1、备课应凸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因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备语文课应当‚以人为本‛,涉及人的心灵,应当具有情感关怀的使命,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备课凸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要素,是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自由,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艺术在于营造气氛,创造心灵的共振,拨动心灵的琴弦,做好空间的文章;语文教学的科学在于发

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做好时间的文章。因此,我们备的课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所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

2、在备课中凸显‚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的课程理念,是因为‚语文素养‛是‚阅读教学‛的家。‚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基本内涵有五点:一是培育语言素养。在阅读和鉴赏时,能体会和感受到别人语言的精妙之处,并能透视其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自己写作时,随心所欲地调动你的语言储备,并尽可能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意味;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分析比较,不断地借鉴吸收,不断地加以实践运用。二是提升文化素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细致、具体,又要大胆取舍,一切视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定。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但必须完整、准确、不能只言片语,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妄下断语。三是拓展心智素养。备课时应想到,在阅读的指导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感知的过程充满兴趣和热情;必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发现中获得更高更深的感悟;必须注意学生的认知方法,让他们以一种理性而科学的态度面对未知的领域;必须注意他们积极而健康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在为不断深化的阅读、鉴赏、审美过程中,能形成对社会人生的正确的看法;必须让他们具备一种认知能力,在不断分析、归纳、比较、综合中,形成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能

力。四是丰富情感素养。备课时应注意到,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社会人生应有的积极健康的态度;体现在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充满热情的关注;体现在学生感知领悟文本对象时,情感的正确导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努力使学生形成健康而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生活,看待人生,正确地把握和处理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正确地处理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培养下,形成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世界。要让学生思辨,要让学生借鉴,要让学生取舍,要告诉学生获得健康情感的途径。具有了健康而丰富情感的人,才有可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可能是对时代有所贡献的人,才有可能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五是升华审美素养。备课时应设想到,古今中外的大量的文学作品,集中而鲜明地汇聚着人类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昭示着人类丰富而细腻的审美经验。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读中学写,艺术的去感知,艺术的去发掘,艺术的去审美。老师必须做具体而精当地分析和点拨,学生才能掌握艺术审美的个性;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充满个性色彩地阅读,学生才能领略其中的独特之美;师生在对形象的结构中,完成审美的超越与升华,必须不断地进行归纳与总结,才能掌握其中的共性。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评判、鉴赏能力,学生的艺术阅读才会变得富有兴趣,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习作练习才会充满愉悦。

3、在备课中,凸显‚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操作理念,具

体体现在有效的科学指导上。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律,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因此,在备课时老师应做到心中只有学生,促进学生情智发展。‚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基本要求是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设计应能开启心窍,举一反三地创新练习,其练习过程中应该做到‚四导四有‛:教师导源→使阅读学习充满情趣;教师导路→使习阅读过程探究得法;教师导悟→使学生开卷有益;教师导评→使学生言之有理、借鉴有法。教学设计的重点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所以要想到如何才能把整堂课‚导‛好‚导‛活,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教案的编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二是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要给学生预留出他们参与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学生心灵驰骋的平台。在设计激发学生释放潜能的活动时,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和预设突破口。如,在学生对文本兴趣所在的集中点预设切人;在多元和有争议处预设切入;在文本主题或理解的关键所在处预设突破口;在学生学习最困惑之处预设切入,等等。兴趣点,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的热情,从而引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争议点,可以调动学生自我潜能的释放,从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主题

点,可以诱导学生深入文本重点突破,从而体现学生的多元智能;困惑点,可以召唤学生追问思索,从而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

综上所述,备课只有做到三个凸显,才能实现三转变:第一,目标转变。变单一的传授知识目标为‚三维目标‛。第二,评价转变。变只重知识积累,只重学习结果的质量评价体系为重过程、重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第三,备课重点转变。变重备‚教师教‛为重备‚学生学‛,变‚教案‛为‚学案‛,变重‚教教材‛为重‚用教材教‛。

三了解

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老师备课时,看到课题后,并不是去认真理解课标要求,深入分析教材、了解学情,而是急于上网查找与上课课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以及相关资料,然后花大量的时间去下载和‚研究‛这些资料,找出每个教学设计、课件的‚精彩‛之处加以合并,然后稍作修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就这样完成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能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不能保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教学过程最优化。我们备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效益。因而备课中设计教和学的方案,应着眼于教学条件与教学策略之间的互动,注重教学结果的高质量:追求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吸引力的统一,达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愚以为,备课之前教师应该做到‚三了解‛:即了解学生、了解环境和了解自我。

一是了解学生。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的过程首先就是深入研

究学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座右铭,了解学生应坚持主体性、差异性和发展性原则,了解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基础、经验、生活关注点、能力情感因素及身心特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新思想。要深入具体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是否感兴趣,有了多少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搜集到哪些相关资料,有哪些学习困难等。在此基础上,准备出几套指导方案和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这样就彻底改变了以往备课时以教师怎样教——学生应该怎样接受为主线的‚以教论学‛的备课思路,树立起全新的‚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指导思想。

二是了解环境。《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因此,搜集、整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是我们备课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其实,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可以说教师、学生、教材、周围的环境、现实生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等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关键看教师备课时能不能‚独具慧眼‛,认真发现这些可供使用的资源,海纳百川,使我们备课储备的资源广博而深刻。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精彩的学习环境,就应该在备课时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了解环境,了解环境主要应了解学生群体的内环境和课堂教学的外环境。

三是了解自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个教师都有优点和缺点。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能够扬长避短,按照自己的习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

必须知晓、了解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愚以为,备课中教师思考的过程就是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人的胸怀比天大,每一位教师应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把握中国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国际接轨,这样,我们就能高瞻远瞩、胸襟广阔、视觉开阔;我们的头脑就不会固执,思想就不会僵化。

三钻研

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执教四十余载,备课小有心得。他说:备课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我在备一课时,总要先放声诵读,一丝不苟,反复吟咏,口诵心惟,如朱熹所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愚以为这个‚钻‛字道出了备课的真谛,教师在备课中应做到‚三钻研‛,即钻研课标、钻研教材和钻研

教学资源。

一是钻研课标,依据课标,忠于课标。在设计一节课时,钻研课标主要应钻研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认真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是钻研教材,立足教材,超越教材。钻研教材应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直读‛教科书中直观素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编写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内容?其目的何在?对于这节课的整体目标有什么作用?这个题材对我的课堂、我的学生能用吗?如果不能用,改用哪些替代材

料更合适?……另外,还应挖掘教科书中直观素材背后的隐义。

三是钻研教学资源,充分运用,优教促学。教师在选用教学资源时应该从优教、促学两方面出发,提高使用的有效性。‚优教‛指教学资源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教师科学组织课堂教学。‚促学‛指材料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效益。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钻研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典型性,并能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以促进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备课时就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对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上处于何种状态做到心中有数。语文教材前后的联系很密切,要从纵、横两个方面研究它们的内在逻辑,重视知识、能力、智力的提升线路与范畴,促进学生得到切实的发展。然而,传统的教学设计无视这一因素,仅仅把教者、教参和课本作为全部资源。在备课中,学生全部的知识、经验、智慧和学习的内在动力都应当为教师所用,成为教学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学生这一教育资源,是教育的新境界。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在备课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活的周围时时处处都存在与语文相关的知识,如:学校、商店、广告、商标等上的图文都是学生们学习的不尽资源;电视中的评论性节目、新闻报道、健康的歌曲、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等一并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好素材。如果把这些内容纳入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学到了活生生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读文

一篇新课文摆在案头,我们除了做好观念上的转变之外,首先应该怎么做呢?读课文。动笔备课前应达到‚三读‛,即把课文读熟、读透、读宽。

一、读熟课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过:‚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读赋予作品生命力;一个精彩的朗读,能让学生理解一半的内容……‛要求学生去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活,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因此,教师自己一定要把课文读活,读三到五遍,读出自己的味道来。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拿到一篇文章,老师也要像学生一样提前预习,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有时遇到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去查找资料,弄明白了,这样在课堂上才

会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乱。

二、读透课文。读透课文,也就是要充分解读文本,正确领会文章所展现出的遣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用意,细细推敲锤炼文字的独具匠心,细细琢磨文章,找准切入点,以便能够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学习运用。因为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有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在备课之前,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改标准反复阅读课文,深入领会,弄清字、词、句、段、篇,指导学生识生字,弄清汉字的基本要素,比如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掌握文章的层次脉络、写作技巧及文章的结构等方面;紧接着,要更进一步分析各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将内在的联系的段落归为一类。在对教材进行精读分析、掌握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后,根据新课

标要求,结合现实情况和学生实际,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确定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在备课时多读,就能够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读课文,不但要读通,还要读熟,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做的好处是走进文本,把握课文的脉络,掌握课文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候,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往往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

句空话。

四、读宽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自己首先要有这种能力,如了解课文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作品分析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教师都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只有做到心中无疑,才能胸有成竹地帮学生释疑,面对课堂上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才不会责怪这个学生多事呀,有时这种声音也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精选的语言精品,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语文教师备课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教材读‚厚‛,钻研教材,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把教材教‚薄‛,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连

类以求趣,探幽以求奇。

愚以为,读得深、品得透、读得宽的境界,才是对教学、对教师最为有益的阅读境界。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备课的精读,则一定没有精彩的教读,没有生动的课堂交流。也可以说,有了教师的精读,不能肯定有精彩的教读,但经过努力可能会有精彩的教读;或者说为精彩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备课,只有教师对文章充分地读,读出意、读出神、读出情、读出个性,才会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从而形成对文章的理解,激活他们的心灵,凸显文本价值。因此,新课程导引下的语文备课过程,不再是静止的跑道,而是教师提炼生活、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欢愉、发展生命的过程。教师在备课中阅读,应该是为扩大自己生活视野,提升自我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精神底蕴,确认个人价值指向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正是这种自觉自愿,使得我们能够以一种自然的心境和自由的态度去与文本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有思想的砥砺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最终让人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获得精神享受和生命的提升。

三设计

阅读教学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就是科学而又艺术地分析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因此,备课中应做到‚三设计‛,即设计学习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方法和设计教学情境。

一、设计学习目标。一堂好课应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它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样设计学习目标呢?其一应依据

课标并对课标进行分解,学习目标不是课标要求的重复,而是对课标要求的创造。其二进行学情分析,调整学习目标,即将操作目标结合学情分析进一步细化。学情分析包括教学起点分析,对学科知识、学生和教师进行的全面分析以及对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正确分析。以往,人们主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上,对教材以外的目标考虑较少。当前,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越来越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这里所说的学生的发展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目标。指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它是对学生提出的一般要求,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体现。基础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应明确、具体,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各学科的不同特色。二是发展性目标。这是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是学生作为认识、实践和自身发展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自主性又称独立性,集中表现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自觉自理等。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和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上,主动性强调学生有高的成就感,强烈的竞争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并有很强合作交往能力。创造性是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加工、提炼,得出简练的方法或对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

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三是体验性目标,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亲自经历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二、设计教学过程方法。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篇课文,在内容上,字词句段篇,在手段上,听读说写书.都可以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凭借。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出核心信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就自然面临处理教材的问题。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必须切实解决一两个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忌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等于不到‛。设计教学过程方法应做到三定:一是‚定标‛,即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是学段要求,而它直观地体现在教材编者精心设计的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中。据此,目标就易做到准确、简明,就能避免教学中面面俱到的现象,有效克服常见的承载太多使命而把课文教‚肿‛了的弊端。准确、简明的教学目标。要实现‚三维‛的整合,做到在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中掌握规律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突出

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个性。二是‚定点‛。即定点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学习过程,精心设计具有实践性的语文活动,巧妙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具体地说,如备课先备读。哪一块应怎样读,心中有数。读书的形式要多样。(默读、范读、快速浏览、集体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熟读、精读)读书要有层次,每次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要有目的,要心中有数。重点部分、优美片段要鼓励学生熟读、精读,直到背诵。学生读后给以评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划,不动笔墨不读书。每节课读书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等等。确定落实目标的凭借点、支撑点。支点确定要准确、精当。在训练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重点在哪儿训练读得有感情:应在哪几个‚点‛引导理解、感悟;着重在什么地方组织学生探究;着力在哪儿让学生深入对话,活性生成:哪些语言应让学生积累或者运用……都应了然于胸。每个‚点‛必须为达‚标‛服务。科学定点,是防止教学面面俱到、把课文教‚肿‛,实现高效教学的又一有效措施.在备课中应把握好各学段教学的重点。如:低段:字词教学,也就是识字写字是重点。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文,多识少写,重在写字方法的指导。学一个字,组一个词,说一句完整的话,把课文读熟背会。中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环节不能少,重在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知识迁移、应用。高年级:一些难字该认还必须要安排一定的时间,重在熟悉课文,学会习作方法,拓宽思维。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如:坐的姿势、握笔的方法(三个一);提问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正确诵读的习惯;记笔记的习惯。三是‚定法‛:选择确定教

学方法。方法要科学、管用。学字、解词、懂句、读段、学篇.可用哪些方法,采取哪种手段,哪种方法、手段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效果最佳……这些都是‚定法‛的内容。科学的教法,适时地点拨揭示.持之以恒地潜移默化,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自在其中了。

三、设计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借助实物和图像、动作、语言、新旧知识与观念的关系和矛盾、问题等创设基于生活、注重形象、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情境。

总之,备课过程中的三个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 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结构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 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和布局,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求的问题。

三备出

‚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于漪)。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占有、消化了教材和教辅,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学

情、学力、个性、兴趣、意志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后,如果做到了有效备课和高效备课,那他所备的课至少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一、备出教师的独特感受。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研读教材和教辅,熟悉文本和与文本相关的作者、背景、前后文以及他人对文本的解读。只有对这些烂熟于心,教师在课堂上才会胸有成竹。教师的备课,是在研读教材和大量教辅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结合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结合特定环境下特定的人和事,备出自己独特感受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领悟这些独特感受时,指导学生理解、探究、鉴赏文章的语言,体悟、品味语言的魅力,从而受到语言的熏陶。教师只有真正把课文读透了,才能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教材研究,是一切阅读教学的先行。备出教师自己的独特感受是教师备课较高境界,它不仅是教师创新课堂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课程理念的需要。如在《凡卡》一文的备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我读到这里,心里一颤,随与插图相对照,设计了两个问题:‚为什么鞋店有那么多鞋,而凡卡却说没鞋穿呢?‛‚当老板看到大冷天凡卡不穿鞋时,为什么不送他双鞋穿呢?‛上课时,第一个问题一提出,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七嘴八舌,纷纷议论,有了独特的感悟。有的说:‚鞋是卖钱的,他那样穷,哪能买得起,只有有钱人才能穿上鞋‛。有的说:‚课文中说莫斯科是个大城市,房子全是老爷们的,自然,鞋店也是有钱人光顾的地方‛ ……接着我又问:

‚当老板看到大冷天凡卡不穿鞋时,为什么不送他双鞋穿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那些有钱人是不会可怜、同情、帮助穷孩子的,有的还对他们凶残的虐待,可见这个社会是多么的黑暗。这一教学细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感悟到了生命的精神世界,拨动了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充满了创造发现的魅力,显现出生命的多姿多彩。‚研读教材有三种境界: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余映潮)独特感受所引起的学生的兴奋和探究欲望是不可估量的。当然,语文教师不可能都能像我这样备出自己的一家之言,但在消化教材和教辅时,应该有自己的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丁点感悟: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就是这个道理。

二、备出巧妙的教学抓手。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教学抓手‛就是一根省力的杠杆,抓准了它就会轻而易举地走进文本,从而轻松愉快地感知文本、欣赏文本;一个好的‚教学抓手‛就是走进文本的钥匙,抓准了它就找到了走进文本的捷径,就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小英雄雨来》记叙了这样的情境:雨来被鬼子拉走后.人们听到几声枪响,以为雨来再也回不来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却从水中冒了出来。雨来是怎么脱险的?课文只作了简单的交待: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游到远处去了。这里是一个难点,学生一般不容易理解。我的‚教学抓手‛是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依次抛出的两个问题:鬼子为什么会‚不防备‛?是怎样‚不防备‛ 的?雨来跳水后是怎样躲过敌人射击的?他又是怎样避开敌人搜索的?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再通过对话,把这些情节、细节的设想讲出来,既可使雨来机智勇敢的形象更为丰满,又能及时突破难点,有效地活跃思维,提高创造想象的能力。再例如《凡卡》在结尾之处,写到凡卡寄出没有贴邮票的信,把无尽的思索和回味留给了读者,凡卡的未来将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凡卡以后的命运会如何?我以此为抓手,引导同学们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对话‛,多方求答,结论也是多姿多彩:有的说他疯了,住进了疯人院;有人说他继续遭受老板的毒打,有的说他被迫离店出走……多角度求答,海阔天空,拓开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愚以为,备课时找准了课堂的‚教学抓手‛,就意味着给课堂注入了清新剂,给学生吃了‚兴奋剂‛,课堂就不再死气沉沉,学生就不再无精打采。因为这个‚教学抓手‛的撬动,课堂活跃灵动,朝气蓬勃,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无限膨胀,自主学习能力也迅速提高,从而高效率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备出学生的课堂兴奋点。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就是教学的首要任务。现代课程之父拉夫尔〃泰勒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备学生‛,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去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预设学生在课堂上大脑亢奋、情绪激动的兴奋点,要有预谋地

在一堂课里埋下几个促使学生兴奋的‚包袱‛。当然,兴奋点的预设是别具匠心的,是与课堂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机关‛,而不是教师哗众取宠的动作和话语;是一环扣一环的促使课堂教学向前推进的助推剂,而不是师生俗气的玩笑话、逗趣话;是学生在愉悦幸福中得到能力训练和情感体验并能继续向前冲的跳板,而不是师生为兴奋而兴奋的噱头。由此看来,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点更多的是指教师有意预设的某一个或几个别具一格的‚问题‛‚步骤‛‚环节‛等;是能引爆学生情绪,迅速引起学生大脑亢奋的‚教学点‛;是深受学生喜爱,促使学生乐此不疲的‚引力场‛。学生兴奋,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课堂效率就会提高,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就会增值。柏拉图说:‚不要靠暴力和严酷来训练年轻入学习,通过愉快心灵来教导他们学习,则可能更确切地发现每个人的人才倾向。‛

笔者在备课《詹天佑》时,发现‚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全文的中心句子。句子中有两个重点和难点,一是‚杰出‛,二是‚爱国‛。文章对于如何‚杰出‛有生动的描述,在教学中容易操作。关于‚爱国‛这一重点的突破,我备出的课堂教学兴奋点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课文最后一节入手进行创新设计。我设计了请学生‚从课文里找依据,给‘京张铁路’重新起名字‛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有的学生说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故起名为‚中国第一路‛;有的学生说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达到了当时国际一流水平,故起名为‚创新路‛;有人为纪念后天佑,故起名‚天佑路‛;有人因这条路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故起名‚争气路‛;有

人说京张铁路修筑之成功,是因为詹天佑爱国,故起名‚爱国路‛;有人根据这是中国人设计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的事实,起名为‚中国路‛;有人说这条铁路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故起名‚智慧路‛……各种各样,不一而足。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陶冶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再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我抓住指导学生理解‚纹丝不动‛词语这一兴奋点,启发学生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悟邱少云‚纹丝不动‛中所蕴含的‚动‛来:同学们,邱少云此时此刻,身体是纹丝不动的,请您想一想,邱少云的什么在动呢?学生思考片刻,很快说出邱少云的牙在动,眼在动,手在动,脑在动……我又进一步引导:请您说一说邱少云是怎样动的?这一悟的环节,引导学生由正面悟到反面,由纹丝不动悟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动。这样的悟,让学生从邱少云的‚动‛中创造性地理解他的‚纹丝不动‛,从有字读出无字,从而读出无字的书来。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的感悟教学细节兴奋点,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像、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谐发展。于漪老师说:‚要潜心研究课文,抓住文中最有感情含量、最能表达内心世界的语句,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学实践证明,由于这个教学兴奋点的设计,学生异常兴奋,反应非常强烈。

三延伸

备课有道(规律和方法),但无定道(统一的路子)。教师要备出有特色的课,应将备课活动延伸到课中、课后和生活。

一、课中延伸:备课不等于教案书写。写教案是备课,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以往,我们的教师仅仅把备课截止到教案的书写完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再好的备课也只是一种框架、一种指向、一种假定的方案,它都需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改造、不断创新,更需要在课后不断反思、不断完善。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释放出来。这时,学生的一个议论话题、一句发言、一段材料、一段表演、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都会激起创新的火花,我们课前准备的多套方案也都将产生变化。这时就需要教师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充分的课前准备,来尊重学生的‚异想天开‛,接受学生的挑战,及时调整思路,使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开放起来,成为学生乐学的‚天堂‛。例如《田忌赛马》一课,课前我准备以‚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作为一个大感悟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从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但在课堂中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对第二场比赛齐威王到底有没有可能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同学认为,齐威王只要能在田忌用下等马对自己的上等马赢了一场后,再用自己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还是可以稳操胜券的;有的同学则认为齐威王的种种表现足可以证明他不可能胜。显然,齐威王第二场比赛到底能不能赢,一下子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这时我尊重学生,从学生的意愿出发,让同学们或独立,或自愿结组为自己的观点寻找充足的理由来说服对

方,然后全班交流,为自己进行有理有据的辩论。这种‚让辩论走进语文课堂‛的做法,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是一种创新,这一点教师在备课中是绝对没有想到的,但在这种开放性的课堂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兴趣盎然。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备课进行重新调整,将备课活动引向课中、课后的调整和完善。

二、课后延伸: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本班学生实际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教案。需要教师在课后及时反思,认真记下课上的‚典型事例‛,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对失败的地方,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对备课情况重新进行调整,认真反思自己教学的得失。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那么怎样撰写课后延伸的教学反思呢?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

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生活延伸:语文是有生命的,小学语文的备课应该把这个生命应该融入到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游动的语流中,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得以调动。语文备课有狭义、广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谓的写教案最多也只能算作狭义的语文备课,其基本要求是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广义的语文备课是大备课,终身备课,它以语文教学为核心,向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既包括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有形教案,更指融入教师心田的无形教案。正如一位特级教师在上了一堂令人叹服的公开课后表示,他这节课没有准备教案,但却是他一生的准备。写

教案决不等于就是备课,备课也决不等于就是写教案。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语文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更重要的是备理论、备生活。对语文教师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

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

综上所述,备课,说到底,无论从教材的角度,学生的角度,还是教法、学法的角度,都有值得探究和一直钻研的价值。它又是教师永久的学习和创造的源泉。备课是为了上好课,而不是为了写教案。备课是一个老师的良心、责任心、文化底蕴、教学能力的综合。在备课中,老师钻研的心血,准备的汗水,构建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案,在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愚以为不应该给备课限定框架模式,也不应该要求所有教者千篇一律,甚至优秀的课案也是不能拷贝的,而应该大力提倡有创意的、独特的备课风格,使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更鲜活起来。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备课和教学中经常思考:我所期盼的课堂情景到底是怎么样的?每堂课有每堂课的不同,不可知因素很多,但总希望、憧憬着在自己的课堂上,出现一种积极状态:允许那些质疑的‚针锋相对‛;善待课堂上的‚天马行空‛;保护钻研里的‚桀骜不驯‛;鼓励讨论时的‚各领风骚‛;更要让学生能够感觉到他们老师的‚睿智精论‛给他们带来的思想飞跃。我想,在新理念引导下的高质量

备课,就一定能接近这种理想的状态。

下载有效教学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效教学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设有效问题串

    创设有效问题串,构建积极高效课堂 浙江省云和中学 梅林峰 刘有娟 摘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数学教学的有效就在于围绕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出一系列小问题......

    有效教学

    校本课程培训资料 有效教学的铁律 余 文 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组长 *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有效教学 教学有效

    有效教学 教学有效 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朱慧明 【内容摘要】怎么样才能学好语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师和同学。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 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

    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以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

    有效教学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中学化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程实施近几年来,发现化学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少了,多媒体“整合”多了,不再死气沉沉,学生参与多了,课......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观摩培训心得体会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幼儿园 王文娟 很幸运,我能到川大培训,在这短短的两天培训中,我观看上海幼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给了我强烈的......

    有效教学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深入浅出的讲解,精彩案例的剖析,使我们在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

    《有效教学》

    生本教研促发展,累累硕果铸名校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是一个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长起来的现代学校。华阳小学语文科组现有教师34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广东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