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因“错”而精彩 - 南京教育信息网(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21:1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时因“错”而精彩 - 南京教育信息网(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时因“错”而精彩 - 南京教育信息网(小编推荐)》。

第一篇:有时因“错”而精彩 - 南京教育信息网(小编推荐)

有时因“错”而精彩

《新课标》提出: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经历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失败是成功之母”。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巩固,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差错”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从而引发争论,课堂因此而变得精彩。

在教学中,我会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36÷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36-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正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又如,在教《年、月、日》计算经过时间这一课中,例

3、例4直接放手让学生试做。例3(小海是1994年6月1日出生的,到2004年6月1日,他是几周岁?)做得很顺利,在我表扬之后正准备讨论例4时,有位同学举起手,我以为他有急事要处理,想不到他说的是同桌的答案与大家不同,是11周岁。我并没有一笔带过,出错的是位胆小的女生,所以我说:“她这样算肯定有她的道理,谁来猜猜她是怎么想的?”学生可来劲了。生1:“她把出生的这一年就算一岁了”

生2:“她算的11岁,是虚岁而不是周岁。”

生3:“我想告诉倪小婷,计算时,要分清虚岁和周岁。”

通过对错误原因的讨论,使同学们尤其一知半解的学生对周岁、周年的计算方法掌握的更加牢固。师:周岁、周年的计算挺容易的,那如何来计算“东方小学7月5日放暑假,9月1日开学。一共放假几天?”我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

生1:“我用31-4+31=58(天),因为7月份有31天,1到4日没有放假的天数,再加上8月份有31天,一共放假58天。”

生2:“我算出来也是58天,但方法跟他不一样,我用31-5+1+31=58(天)。31-5+1是因为7月份有31天,减去5天的话,把5号放假的1天也去掉了,所以要补上多减去的1天。” 生3:“我算出来是59(天)。我认为还要加上9月份的1天。” “不对,不对……”,一部分同学嚷嚷着。

这位同学“啊,我错了,我没看清„开学‟这个词。” “为什么?”

“9月1日开学了,不放假,这1天不能加。”大家统一了认识。

这样,发生错误的学生很快找到“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及时改正。对于学习主体而言,学习是一种经历,只有当经历提升为经验时,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让“差错”呈现在师生面前,一方面有效的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析产生错误原因,从错题中找出错误原因,从错题中找出正确答案,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教师也从学生的分析当中了解了学生出错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暴露学生的“差错”,正视它,研究它,把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差错”变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最佳素材之一。在计算“科技夏令营7月28日开始,8月3日结束。一共活动了()天。”时,绝大多数同学的方法是:31-27+2=6(天)对于“结束”这一天要不要算,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开学不属于放假不能算,那结束就意味着不活动也要去掉。

有个同学说:“我举个例子,比方说:我7时半来到学校,下午3时半放学回家,包括中午在校时间8小时,我能再加下午3时半到4时半的1小时变9小时吗?”

“那我也举个例子,上个期末考试时间为6月24日、25日两天,你能说我们25日上午考完数学,考试结束了,这一天我们没有考试吗?”

“同意我的观点吗?”那位同学点点头。其实,这位同学的想法没错,他是用“小时”作单位来计算时间的,3时半后的时间当然不能加,用“天”作单位,“结束”并不意味着这一天没有活动。通过生生、师生的辩论,终于弄明白该怎样来计算这类题目。此时正因为“差错”而精彩。

事实证明,让学生在逆境中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的辩论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第二篇:生命因你而精彩 - 丰台教育信息网

生命因你而精彩

四合庄小学丁超 2007年1月

从来不曾想过和你会如此亲密,虽然和你走在一起,已过二个年头。感觉,这两年和你淡淡的,却也离不开你,因为那一抹亮丽,让人一瞧,心河就会激昂的红色,似朝霞,似火焰;因为那么多的学生爱着你,他们注视着你,爱着你,用欢笑包围你,你像一股引力,又像大粒的开心果,魅力非凡!

从来不曾想到,会在三十五岁那年一下拉近了与你的距离,我被任命为大队辅导员。信息传递到我耳侧那一刻,我傻了,不会吧。我唠唠叨叨找了一大串的理由:不行,我都三十五岁了,做大队辅导员的都是年轻人,怪难为情的,没有经验,精力也不够吧……我那可亲的领导很耐心地听着,然后说了一段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你怎么不说说你的长处?有颗爱心……工作认真……责任感强……”走出校长室,我来到队室,待了好久。我知道自己的人生中会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经验,可在我面前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丰富、美好的?或是?下意识地抬起头,一片红色光辉把我沐浴,心也渐渐地敞亮了。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的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生命的活力被激发了,因为你——少先队工作

亮光在每个人的背后,生命期待每个人的蓦然回首。我重新组织、更新我的知识来适应新的,更为广阔的世界。学习、上岗、实践、创新、体验……吸纳、解析这些是刻苦的,但更是一种快乐吧,用努力酿造的快乐。你好像一汪沐浴灵魂的深潭,让我沉醉其中。我经营着、咀嚼着、品味着,乐此不疲。虽然我时常苦苦思索,也时常涌现许多说不明道不清的情绪,时常感觉一个人孤军奋战,不被理解,时常累得回到家就不再动弹,但是生命的原色变得多姿多彩。春天的故事里,有我和队员们学雷锋、护绿化的足迹。夏天的绿丛中,有我们社区活动的身影。秋天的歌声中,诚信是我们最高亢的音符。冬天的童话中,我们又把新的蓝图构筑——启动“绿色银行”活动。四季轮转,留下快乐的余韵,你又为我们带来前进的动力,给予力量的支撑。是的,为了拥有更多的快乐,我和学生们在成长的脚印里寻觅着成功的喜悦,更寻觅着鲜活的契机,我们想让未来的梦弦弹奏出和谐的音符。在你的引领下,无助的心灵绽放出希望,稚嫩的双手充满了力量,蒙迷的双眼一片澄明,弯曲的脊梁开始挺拔,你是无可替代的。

“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是永恒的世界之一,它美好、快乐,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尽最大努力,为了与我们同在的和我们之后仍将生活于其中的人,把它改造得更加美好、更加快乐”这是托尔斯泰所倡导的人生目标,同样也是我们的——少先队工作者的最高目标。你是让人能阅读、回味一辈子的教科书,不论我们起步的早晚,在你的注视下,再老的人也会年轻!你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热力四射,不仅能温暖我们,而且能点燃我们的生命。

第三篇:数学课堂因错而精彩

数学课堂因错而精彩

河南省郾城区实验小学卢亚丽

课堂上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不要轻易加以否定,而是将学生的“错误”作为话题使之成为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随时抓住这一难得的错误机会,引导学生随机展开辩论。期中复习时,卷子上有一道这样的选择题:买N本同样的书,书的总价与()成正比例。

A、书的本数B、书的页数C、书的单价

张润泽是我们班的优生,他非常聪明,数学难题能轻而易举地拿下,在我们班有一定的权威性。当时我拿着他的卷子在展示台上展示,他填的是 C(书的单价)。我说:“他的这道题对吗?”很多同学齐声回答:“对”。这时何宇昂同学“噌”的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很急切地说:“老师,不对,应该是A。因为书的单价一定,所以书的总价和书的本数成正比例。”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张润泽满脸不服气地说:“就是C,题上告诉我们“买N本”,就是已经知道了本数,本数是一定的,所以书的总价与书的单价成正比例。”这时后面一位叫陈婧的女生站起来反驳道:“填A,题上告诉我们是“同样的书”,那么书的单价就是一定的,单价一定时,书的总价和书的本数就成正比例。”张润泽有点急了,好像有点生气了,咬着牙说:“N本,N本,N就是一个固定的数,书的本数一定了,书的总价与书的单价就成正比例。”陈婧提高了嗓门:“N是个字母,字母可以代表任何数。张润泽,我想问你,当你用方程解决两道不同的应用题时,你都设为X,难道两个X的答案是一样的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张润泽服气地点点头,然后用手挠挠头笑着说:“老师,我明白了。”我笑着追问道:“你明白了什么?”张润泽心平气和地说:“N在这里可以代表一本、两本,或者十本等等,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它在这里代表一个变量,在这一道题里书的单价才是一定的,所以应该是书的总价和书的本数成正比例。”

因为张润泽的错,引起了这场激烈的辩论,他们在坚持自己意见的同时会摆出各种的理由或证据试图说服对方。学生在这场辩论的过程中对是“书的单价一定”还是“书的本数一定”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样获得的知识一定是记忆深刻的。通过辩论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

第四篇:数学课堂因“融错”而精彩

数学课堂因“融错”而精彩

---听华应龙教授的‚融错教育‛有感

白桑联校白桑完小 谷志军

带着你所了解的数学世界走进学生,这样你才会感到数学教学的生动与多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思维也才可能丰富多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作为数学教师,你必须借助数学课堂这个通道,传承整个数学文化,通过正确与错误引导学生去感悟数学世界的奥秘,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我们在课堂上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多的是对儿童‚独特之处‛的发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华应龙看来:教师应该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要像农民那样不误农时,要像农民那样因地因物制宜,要像农民那样耐心等待,不做揠苗助长、贻笑大方的事,要像种树那样‚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要像农民那样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

于是,华应龙提出了‚融错教育‛的教育理念。发现孩子‚不同‛的声音,保护他们的‚独特‛思维;奖励 ‚出错‛的孩子,让他成为课堂学习的‚明星‛,这是华应龙教授‚融错教育‛的精髓。

‚孩子在那样的学习环境下是很兴奋的,学过之后有笑声,笑声之后有思考‛这样的课才更有意义。在华应龙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他教授给孩子们的已不再是单纯的数

学知识,而是整个数学文化,用他融错的理念挖掘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借助数学,他不仅引领着孩子们去探索真实的数学生活,更‚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们领悟人生的真谛。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教学的重点,攻克教学的难点,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的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由‛。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及时抓住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融错教育‛首先是‚容‛错,包容孩子错误。有容乃大,因为包容,课堂才会活起来,才能洋溢着生命力。

‚容‛错——尊重孩子的‚不同‛。

错误是一种反证,对教师也是一种提醒和帮助。因此,对孩子‚不同‛的声音,他总是特别好奇,每当课堂上只有一种回答的时候,华应龙老师就会不停地去问:‚还有没有不同的?‛他说:‚有时候我是有预设的,这个问题还有着怎样的答案。更多的时候我只是给孩子一个空间,你会发现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很独特。‛

‚尊重孩子的‘不同’,并且一定要去追问这个‘不同’背后的解释。‛这是华应龙对老师们讲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学生的作品,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解说,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一些现象,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既然表达出这个作品,肯定会有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思维,我们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予以理解,包容孩子的错误,然后引导孩子纠正错误。

一次在教学了体积与容积单位后,我出了这样的练习题目:一个集装箱的容积是60()。卡住了同学们,他们大部分填:立方分米。我看后觉得很奇怪,就让他们讨论用哪一个单位最合适。一番争论后,还是立方分米。我叫大家说出理由,一个稚嫩的声音说:‚我们家的木箱也就那么大,集装箱能比木箱大多少。‛ 原来我们的学生拿集装箱与木箱比较。是啊,我所在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哪儿见过集装箱呢?原来他们发生了认知上的错误。于是我马上搜集图片、动画用多媒体展示集装箱,让同学们重新建立了集装箱的空间思维。这样学生在议错、认错中进一步理解知识,课堂展现了它真实而精彩的魅力,学生也因此而兴趣盎然。

所以,华应龙说:‚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一种观念,学生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帮助我们缔造课堂生活的另一只手。在课堂上,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但是错误的一定是创新。当出现不一样的东西时,孩子一定是动脑筋了,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课堂上的生命体,都是应该尊重的。‛因此,‚融错教育‛的第一层含义是包容错误,把错误放大。

‚融错教育‛其次是‚融‛错,融化孩子的错误,融化则消化。因为融化课堂才会亮起来,才能生生不息。‚融‛错——差错是一种资源。

华应龙教授在讲座中说:‚差错本来就是一种资源,这是我研究的课题。早在1993年我就开始关注学生差错的问题。我发现真正有效的教学,就是面对学生的错误,帮助孩子解决它,让他下次不再错了。这些年来,我的教学成绩都很好,就是因为我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了错误,并且是从根上解决问题。‛

对于数学来说,正确答案也许是唯一的,但是错误的回答却有它不同的故事。华应龙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计算上的错误,老师往往认为学生粗心,其实计算问题往往是一种综合的表现。比方说24乘3,学生常会得出92的结果。经过调查他发现,这有三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进了一等于三,三乘三,变92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四得八,进了一,得九;还可能是写成了23乘4。所以同一道题,错误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原因却可能不一样。例如:学生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后,计算x-3=4,45学生练习后出现了这样两种错误情况:a、x-3=4,解:

4514x=4,x=4÷1。b、x-3=4,解:x=4-3。为此,我及时抓住5544554契机,巧妙的设定了‚我是诊所小医生‛的数学活动,分三步来引导学生进行纠错:第一步,交流讨论说出这个方程式的意义。第二步,找一找两种错误情况的错因在哪里。第三步说出算理,纠正错误。这样从错误出发,从问题开始,让学生经历错误纠正错误,体现了课堂的真实性、生成性、鲜活性。

‚明白的学生明白的道理是一样的,不明白的学生就各有各的困惑‛。感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之后,我觉得课堂中:‚我们要更多地去琢磨学生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只有找到了这个原因,你才能去帮助他,而不是枯燥地、简单、机械地去强调规则,那是根本没用的。只有当他找到错误的原因自己醒悟了,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否则,学生今天错了,明天还会错。‛因此,‚融错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是‚融‛错,把错误融化。

‚融错教育‛最后是‚荣‛错,感激错误,错是一种贡献。因为感激课堂才会动起来,才能彰显学生个性。

‚荣‛错——犯错也是一种贡献。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课堂已经很少能听到孩子们天真而童贞的发言了,有时课堂一片寂静在老师再三启发下同学们也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些都是怕错引发的,他们因为怕错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我们也就不知道孩子们真实的学习了。华应龙说:‚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该‘错’,而我认为学生可以‘错’,学校、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犯错的地方。‛何况爱因斯坦也说过:‚失败就是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这对科学就是很大贡献。‛

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而真实的课堂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正因为课堂有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课堂才显得精彩不断、异彩纷呈。而学生也只有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会

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潜能,发展自身的思维。如教学分数混合运算后出示练习题:32÷(4+2),学生纷纷举起了手,一位

53见了计算就发愁的学生也举起了手。于是我请他板演,他在黑板上这样计算:32÷(4+2)=32÷4+32÷2=40+48=88。这时

5353一部分学生马上哄笑起来。我冷静的对大家说:‚不要笑,大家想一想人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这点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课堂是咱们学生的舞台,是你们尽情展示思维的平台。如果每个学生都已经学会了,还要我这个老师做什么?我敬佩做对了的同学,感谢做错了的同学。错了我们要积极的寻找错因,把错误纠正过来,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好吗?‛学生听后都安静下来参与讨论,寻找错因,探究正确的方法。正是有了课堂是你出错的地方这张‚保险单‛,学生在错中发现闪光点,错中成长。学生才学得更轻松,更和谐、更快乐,也最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华应龙教授说他在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常常会听到学生这样说:‚老师,刚才我是这么错的。‛在这里,孩子们不再把犯错误当作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而是充分认识到错误是有价值的,所以才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很荣幸,我错过,错是一种贡献。‛这是‚融错教育‛的第三层含义。

华应龙说:‚在这样一种融错的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就是孩子创新的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他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养成了敢于尝试的良好习惯,错了、失败了他会去分析,然后

再不断地探索。这种教育能帮助孩子磨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是啊!在‚融错教育‛教育理念下,数学教育传递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是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每一节课是老师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来跟学生分享,学生是学习的天才,一堂课应该是一顿精神大餐,在这个进餐的过程中有对也有错,正是在对错中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第五篇:教育因家访而精彩

教育因家访而精彩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起着教育作用,人、事、物、现象,但是,首先起教育作用最大的是人,其中又以双亲和教师居首位。”

————题记

为了响应市教育局“万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精神,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给每个教师布臵了家访任务。双休日,我对部分责任学生进行了家访,回来后,心情很复杂,喜忧参半。不同性格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我感受到孩子们的个性与思想及学习态度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难怪人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是个人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个人的心理归属。”

(一)忙于生计的家庭

3月27日,阳光灿烂, 微风拂面.我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间羊肠小道上,两旁都是金黄的油菜花,偶尔看见蜜蜂、蝴蝶在它上面翩翩起舞,煞是迷人。我感到很有诗意,心情像小鸟一样,心驰碧空。大约30分钟,到达此次家访第一站——石山港村,在进村路口向一位老大爷打听李庆文家在哪里?老大爷告诉我沿着通村水泥路向前大约走100米就到了。李庆文家是两间平瓦房,一进她家门,她母亲热情让座,父亲连忙递茶,我说明家访意图——了解李庆文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大约40分钟的交谈,我了解到了李庆文还有一个三、四岁弟弟,因为父母没什么文化,更没有什么手艺,只能在家务农赶工,家庭经济不宽裕。每到农闲时节,她的父母就在沙湖湿地公园割几担野生蒿菜剐皮后去沙湖市场上卖。当我谈到李庆文马上要面临中考问题时,她的父母沉默片刻,她母亲说:“只要她能考上高中,我砸锅卖铁也要让她读书!”语气中透出些许无奈,我安慰道:“国家现在政策好,对家庭贫困学生补贴生活费。”

(二)放任自流的家庭

告别李庆文的父母,我骑车到了第二站——汉南奎阁分场六组田羽冯家。该生学习行为习惯很差,上课经常不听讲或玩手机或讲小话,作业经常拖拉。我与他曾多次进行沟通,进行批评教育,他也承认了错误,答应下次一定改,但一转身依然我行我素,令人头疼。到他家时,他家正在盖房子,见到老师上门,他的父母赶忙停下手中活计。从谈话中得知,田羽冯从小父母离异,现生活在组合家庭中,已有一个同父异母的10岁妹妹。他与继母缺少沟通,没法得到母爱,但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他小学毕业后,父亲将他送到仙桃一中读书,因为英语成绩跟不上回到沙湖中学就读。每到双休日,他就整天泡在网上,经常与调皮生在一起抽烟喝酒,他特别爱讲义气,很少见他在家做作业,对学习已丧失兴趣,曾多次表示要辍学。家长希望他把初中混完,言外之意是家长已对他的学习不抱希望。最后我向他的父亲建议,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多发现他的闪光点。与他的父亲共同商讨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措施:

1、采用 “门槛效应”,帮孩子设定“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2、经常向孩子讲解抽烟、喝酒的危害性;要求家长在这方面首先尽量以身作则。

3、通过家校合力教育方式促进他健康成长。

(三)简单粗暴的家庭

在返校途中,我来到此次家访第三站——家住沙湖建设街256号袁芳家。家访前,我对她的在校情况进行了整理:该生脑子很聪明,但学习浮躁,贪玩,做事太任性。接待我的是袁芳的继母,据她继母介绍,她两岁时父母因性格不合离异,从小被爷爷奶奶娇生惯养,养成任性霸道性格。两年前,爷爷、奶奶相继过世,父亲外出打工,家中除继母外,还有一个三岁小弟弟(继母所生),父亲脾气火爆,父女俩之间缺少沟通,经常为一点小事发生冲突,父亲偶尔动手打她,她逆反心理越强,但她与继母挺投缘,继母说话倒能听进去一点。我当时劝她继母,两头做工作,让父女俩多多沟通,让他们体会到亲情可贵,可以人为制造一些机会嘛!

告别袁芳继母,我踏上了归途。返校时,阳光仿佛特别刺眼,毒辣辣的,让人焦躁不安。此时没有了去时的兴高采烈,脚步也显得沉重起来,我的心也沉甸甸的……

通过对家访情况的分析,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有的学生父母忙于自己的事,顾不上孩子,孩子基本处在无人管的地步。第二、有的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但不重视品行教育,忽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三、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没有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往往互相指责,不但于事无补,还破坏了家庭关系,并且极易导致孩子言行不一,扭曲孩子的性格。

当然,这些问题不能只靠一次家访完成,需要慢慢解决。针对家访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我将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在意识中时时有家访,在教学工作中将家访贯穿全过程,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力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家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推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上水平。几点反思:

1、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4、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我受益匪浅。我深刻体会到:家访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源头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这次家访,我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与家长心灵上的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成长;改善了学校、老师在家长的眼中居高临下的形象。

我相信,我们仙桃的教育,会因家访而更精彩!

作者姓名:喻想秀 工作单位:沙湖中学 职 务:教师 地 址:沙湖中学 电 话:***

下载有时因“错”而精彩 - 南京教育信息网(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时因“错”而精彩 - 南京教育信息网(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因读书而精彩

    教育因读书而精彩“悦”读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引发了所有读者的共鸣,“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在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在暑假里,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专家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所著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我感悟了教育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我不入......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

    暑假期间,读了当代教育家康岫岩所著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颇受启发。在这本书中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生命因教育而精彩。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生命面对学生的生命;教师的......

    历史教育因思想而精彩

    历史教育因思想而精彩 ——中国历史课程网“做个有思想的历史老师”博客讨论(节选) ○文字整理/吕准能 本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6期【杜苇按】:中国历史课程网......

    心理健康教育因体验而精彩

    常州市勤业中学 莫晔 内容提要:心理健康教育课往往因过分强调其学科特点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意识、情感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因其枯燥乏味而引起......

    游戏因材料而精彩

    游戏因材料而精彩 ——浅谈小班“娃娃家”游戏材料投放 张家港市杨舍镇中心幼儿园周金花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

    有时我会因你而流泪诗歌

    有时我会因你而流泪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哭,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笑,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哭着笑,有时候,我总是会很伤感,总是想一个人,静静的听着歌。有时候,我总会很难过,莫名其妙的难过......

    作文因小标题而精彩

    作文因小标题而精彩 小标题,可以让你的作文跨越较长的时间,也可以频繁的更换地点,人物,镜头等,从而展示出曲折的情节,并多侧面多角度表现主题。此外,它也便于读者一下子抓住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