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全国中学作文比赛初中组题目
一、命题作文
1.梦的色彩
2.我想飞得更高
3.倾听历史的声音
4.又见枝头吐新绿
5.我的快乐之旅
6.青春的脚步
二、半命题作文
7.有时,我也想
8.因你而亮丽
9.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10.因为有,我更
三、话题作文
11.对于鸟儿来说,翱翔于天际是梦想;对于鱼儿来说,畅游于海洋是梦想;对于花朵来说,为世界绽放芳香也是梦想。天空让鸟儿有自由飞翔的快乐,海洋让鱼儿有自由跳跃的空间,而芳香让花儿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对于我们而言,梦想是我们对未来蓝图的规划,是我们追逐、前行的勇气和执著,是我们对责任和义务的担当!追逐梦想是艰辛的,因为那是山重水复的曲折;追逐梦想是快乐的,因为那是柳暗花明的明朗。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就在于不断地奔波、奔跑!请以“追梦”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2.富兰克林有两块墓碑,第一块墓碑立于他逝世时,碑文是:印刷工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块墓碑是民众后来为他立的,碑文是: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前者代表他至死不忘的,是他青少年时代从事的印刷工职业,后者则概括了他一生中两项辉煌的事业——发明避雷针与为独立战争作出杰出贡献。请以“起点”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3.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高楼耸立,人们追逐物质生活的同时,大自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不停地向大自然索取,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空气质量下降,森林覆盖率降低,各种新污染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引起了强烈而广泛的共鸣,抒写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将造福人类。请以“生态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4.魅力是一种生活的历练与自我的修养的真实表现,是最原始的最纯正的吸引旁人的磁场力。魅力与时尚无关,与金钱无关,与华丽性感的衣服无关,与浓妆艳抹烟酒熏天无关。它发自内心,是最质朴的神奇召唤。这是人的一种内涵的光华重现。正如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所言:“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请以“魅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四、材料作文(根据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15.世界首位在太空授课的前美国航天局宇航员芭芭拉·摩根致信航天员王亚平,提醒她记得眺望地球,并代表全球师生向她表达美好祝愿:“在你环绕地球而行并准备从太空授课之际,我代表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向你致以荣耀和爱的问候。我们为你骄傲。我们希望你和你的乘员组同事平安和成功。你在那里一定非常忙碌,但请记得花些时间望向窗外。中国和这个世界美丽迷人。”
16.一只鹰蛋掉到了草堆里,有人捡起后放进鸡窝混在鸡蛋里,被一只老母鸡孵化了。鹰很爱它的鸡妈妈和它的兄弟姐妹,并且感激它们对自己的爱护。但是本性又使它无法安于鸡类生活。鹰很痛苦,每次看到天上飞翔的同类,总是想着有一天能和它们一同飞翔。是平静地与爱它的鸡妈妈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生活,还是努力寻找自己一直梦想的作为鹰本该有的生活?
17.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18.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呵呵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
19.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红,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了。
20.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然而漫山遍野的玫瑰却绽开了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玫瑰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结果,一派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玫瑰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玫瑰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
特别提示:本次作文大赛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字数不设上限。
第二篇:第11届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初中组题目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大赛 初赛题目(重庆赛区除外)【初中组】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小王子走啊走啊,穿沙漠、翻山岩、过雪地,经过了长途跋涉终于发现了条大路。这里条条大路都通向人们居住的地方。“你们好。”小王子说。这是一个玫瑰盛开的花园。“你好。”玫瑰花们说道。
小王子瞅着这些花,发现她们全都跟他自己那朵花一模一样。“你们都是什么花?”小王子惊得发呆,问她们道。“我们是玫瑰花。”玫瑰花们说道。“啊!„„”小王子说。
他感到自己十分不幸。他的那朵花曾对他说过,她在宇宙间是独一无二的一种玫瑰花。可是现在,仅此一处花园里,就有五千朵和她一模一样的花!小王子自言自语道:“要是她看到这些,她定会很生气的„„她会咳嗽得非常厉害,甚至装死,以免别人耻笑。而我呢,就不得不装出照料她的样子,因为不这样的话,她就叫我丢脸,也许真的会死去„„” 接着他又自语道:“我一直以为自己拥有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其实我有的仅是一朵普普通通的玫瑰花。这朵花,连同那三座高不过膝的火山,而且其中一座也许是永远熄灭了,这一切都不会使我成为一个极其伟大的王子„„”想到此,他一头扑在草地上哭了。这时来了一只狐狸。“你好。”狐狸说。“你好。”小王子彬彬有礼地回答。他转过身子,但什么也没有看到。“我在这儿呢,在苹果树底下„„”那声音说。“你是谁?”小王子说,“你真漂亮„„” “我是一只狐狸。”狐狸说。“来跟我一起玩吧,”小王子向狐狸建议说,“我苦恼极了„„” “我不能跟你一起玩,”狐狸说,“我还没有被你驯养呢。” “啊!对不起。”小王子说。但是他思索了一阵子,又说道,“‘驯养’是什么意思?” “看来你不是此地人,”狐狸说,“你来寻找什么呢?” “我来找人。”小王子说,“‘驯养’是什么意思?” “人,”狐狸说,“人有枪,他们打猎,这可真讨厌!他们也养鸡,这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事,你也找鸡吗?” “不,”小王子说,“我是来找朋友的。‘驯养’是什么意思?” “这是早就被人忘了的事情了,”狐狸说,“它的意思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当然啦,”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跟成千上万个男孩一模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跟成千上万只狐狸毫无差别。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谁也离不开谁了。那时候,我在世界上只有你,你在世界上只有我„„” “我有点明白了。”小王子说,“有一朵花,我想,她已经把我驯服了„„” “这是可能的。”狐狸说,“在这个地球上,可以说是无奇不有„„” “哎呀!这不是在地球上的事。”小王子说道。狐狸显露出非常惊奇的神色。“在另一个星球上?” “是的。”
“那个星球上有猎人吗?” “没有。”
“这可真有意思!那么,有老母鸡吗?” “没有。”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狐狸叹息道。可是,狐狸又把话题转了回来:
“我的生活单调乏味:我捉鸡,人捉我。所有的鸡全都一模一样,所有的人都一模一样。因此,我感到有些厌烦了。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的生活就会充满欢快。我会分辨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别的脚步声会使我躲进洞里去,而唯独你的脚步声会像音乐一样,唤我出洞来。再说,你瞧瞧!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从来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使我产生任何联想。这是多么可悲啊!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一旦你驯服了我,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小麦会使我想起你来。于是就连那滚动在麦浪里的风声,也会叫我喜欢听的„„”
狐狸说到这里就不作声了,它久久地看着小王子。“请你„„请你驯养我吧。”它说。“我很想驯养你,”小王子回答,“但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得去寻找朋友,我还有许多事物要认识呢。”
“只有被人们驯服了的事物,才能为人们所认识。”狐狸说,“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认识别的事物了。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买现成的东西。但是,由于世界上还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要是你想交一个朋友的话,你就驯养我吧!”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小王子说。“应该很耐心。”狐狸答道,“开头时你就这样坐在草地上,要离我稍远些。我偷眼看你,你什么也别说。言语是误会的根源。但是,你每天都可以坐得离我更近些„„” 第二天,小王子又来了。“最好在同一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就会开始感到幸福了。愈是临近四点钟,我就愈是感到幸福。四点钟一到,我就会坐立不安,惴惴不安起来;我将发现幸福是有代价的!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好心理准备了„„这需要养成习惯。” “什么叫习惯呢?”小王子问。
“这也是一件早就被人忘掉了的事情。”狐狸说,“所谓习惯,就是使某一天不同于其他的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的时刻。比如说,捉我的那些猎人们就有个习惯。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外出散步,一直走到葡萄园。如果猎人们随便什么时候都跳舞,每天又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日子了。” 就这样,小王子驯服了狐狸。分手的时候快到了,狐狸说道: “哎!我肯定会哭的。” “这是你的过错。”小王子说道,“我本来一点儿不希望你难过的,可你偏偏要我驯服你„„” “是这样的。”狐狸说。“你都要哭出来了。”小王子说。“当然。”狐狸说。
“可你什么好处也没得到呢。”
“由于麦子颜色的缘故,我还是得到了好处。”狐狸说。然后狐狸又说:
“你再去看看那些玫瑰花吧。你一定会明白,你的那朵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玫瑰。当你回来向我告别的时候,我将赠你一个秘密做礼物。” 于是小王子就跑去看那些玫瑰。
“你们一点也不像我的那朵玫瑰花,你们还什么都不是呢!”小王子对她们说。“没有人驯养过你们,你们也没有驯养过任何人。你们就像我的狐狸过去那样,它那时只是一只与成千上万只狐狸一样的狐狸。可是,我现在已经和它交上朋友,它现在就是世界上一只独一无二的狐狸了。”
这时,那些玫瑰花们感到难为情。“你们丽美,但是你们空虚。”小王子仍又对他们说道,“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会以为我的那朵玫瑰花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都名贵,因为她是我浇灌的花。因为她是我放到玻璃罩下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毛虫(除了两三只变蝴蝶的幼虫外)都是我除掉的。因为我听过她倾诉愁苦和自夸自赞,有时甚至还倾听过她沉默无言。因为她是我的玫瑰花。” 小王子又回到了狐狸身边。“再见。”他说。“再见。”狐狸说。“这这就是我的秘密,它很很简单: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肉眼是看不到事物本质的。”
“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小王子重复着这句话,要把它记在心间。“正因为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花费了时间,这才使她变得如此名贵。”
“正因为我在我的玫瑰花身上花费了时间„„”小王子重复着这句话,要把它记在心间。“人们已经忘记了这个真理,”狐狸说,“但是,你不应忘记它。你要对你驯养过的一切永远负责。你要对你的那朵玫瑰花负责„„”
“我要对我的那朵玫瑰花负责„„”小王子又重复着,要把它记在心肩膀。(选自《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胡雨苏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小王子和狐狸的对话非常有意思,如果有人向你问起他们谈了什么,你能不能用一些关键词概括他们谈话的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30分)
2、狐狸对“驯服”的理解与我们的经验有些不同,里面包含一些特别的东西。请根据你对它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列举两则现实生活中有关“驯服”的例子,并阐释说明,不少于200字。(70分)
二、创新作文写作(100分)《小王子》中,狐狸说,“我从来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使我产生任何联想。这是多么可悲啊!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一旦你驯服了我,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小麦会使我想起你来。于是就连那滚动在麦浪里的风声,也会叫我喜欢听的„„”
第三篇:创新作文小学组全国初赛题目
小学组全国初赛题目
“请”“你好”“对不起”“谢谢”“再见”„„这样一些词语你会在什么时候用到?在使用它们时又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它们都是文明用语,可它们的意义又不局限于文明礼貌。跟不同的对象组合,这些词语会让你的作文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也许你想对你旁边的“小喇叭”说:“请你降低音量。”
也许你想对明天说:“你好,明天。”
也许你想对一只蚂蚁说:“对不起,我不该打扰你。”
也许你想对哈利·波特说:“谢谢你,让我的世界充满幻想。”
也许你想对飞入恒星际空间的“旅行者1号”说:“再见,人类的使者。”
„„
请你充分发挥创意和个性,从这些词语中选择一个来造句,并以此作为作文题目。
要求: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写实想象均可。
第四篇:合唱比赛主持词(中学组)
唱响校园好声音合唱比赛主持词(中学组)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男:这里是**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祖国好·家乡美”“唱响校园好声音”歌咏比赛的比赛现场,欢迎大家的到来。男;我是本次活动主持人**。女:我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
男:刚刚过去的五月,迎着冉冉升起的团旗,青春之光闪耀校园。女:悄悄出发的六月,沐浴鸟语花香的朝阳,欢歌笑语回荡耳边。男:今天,我们相约在舞台,绽放青春,感受美好。女:今天,我们欢聚在六月,讴歌理想,畅想未来。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播撒希望和欢笑,享受丰收的硕果 女:让我们一起挥舞激情的双手,在这美丽祥和的日子里,共同奏响绚丽的青春乐章!
女: 下面我们活动依次进行,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到场的各位评委,他们是:
男:下面我宣布今天比赛的评分细则:
女:**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祖国好·家乡美”“唱响校园好声音”歌咏比赛。合:正式开始。
【女】风在吼,马在叫,这一声黄河的咆哮,唤醒了国人的怒吼,吹响了保卫母亲、保卫祖国的号角!下面请欣赏**学校带来合唱《保卫黄河》、《踩鼓曲》,指挥:,伴奏:。请**中学做好准备。
----—————————【
1、**学校】—————————
【男】感谢**学校的精彩演唱。在一阵高亢激昂之后,让我们一起聆听一段似清风低喃、泉水幽咽的旋律。请欣赏**中学为我们带来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库斯克邮车》,指挥:伴奏。请**中学做好准备。
------————————【
2、**中学】—————————
【女】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张老师,你看咱们参赛节目的质量是不是相当高呀。
【男】是呀,当然,后面的节目同样精彩,下面请欣赏**中学为我们带来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滴哩滴哩》,指挥:**,伴奏:***。请**三中做好准备。
————————————【
3、**中学】————————
【男】非常感谢**中学的精彩表演。本次歌咏比赛顺利开展离不开**区各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的**三中的陈校长更是亲自担任指挥,为他们的队伍加油鼓劲。请欣赏**三中带来的《邮递
马车》、《爱我中华》,指挥:伴奏。请**中心学校做好准备。——————————【
4、**三中】——————————
感谢平坝三中的精彩表演。同一首《邮递马车》,让我们来看看下一个参赛学校的同学们是如何在灿烂的阳光下演绎的,有请肖家中心学校带来歌曲:《邮递马车》、《在灿烂阳光下》,指挥:余紫林。请天龙中学做好准备。
——————————【
5、**中心学校】————————
感谢同学们精彩的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接下来上场表演的学校是**中学,他们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是《我和我的祖国》、《山里江南》,指挥:。请**中学做好准备。
———————————【
6、**中学】————————
感谢**中学的同学们对祖国和家乡的这份热忱与赞美。下面请欣赏**中学带来歌曲《歌唱祖国》、《我在贵州等你》,指挥:。请**中学做好准备。
———————————【
7、**中学】————————— 感谢**中学的精彩表演。世界因爱而温暖,让我们在歌声与微笑中一起来欣赏**中学带来的歌曲《爱因为在心中》、《歌声与微笑》,指挥:。请**中学做好准备。
———————————【
8、**中学】————————— 感谢**中学为我们带来的温暖与感动。7月1日是党的生日,在这里,我们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美好未来。接下来请欣赏**中学为我们带来《闪闪的红星》、《映山红》,指挥:伴奏:。请**学校做好准备。
———————————【
9、**中学】————————— 感谢**中学的精彩表演。一曲亘古传唱的长调勾起了多少人过去的记忆,接下来请欣赏**中学演唱歌曲《南泥湾》、《黔东南的七月》,指挥:伴奏:。请**中学做好准备。
————————————【
10、**学校】———————— 感谢**中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这优美的旋律和意境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下面请欣赏**中学为我们带来《让我们荡起双桨》、《鼓浪屿之波》,指挥:***。请一中做好准备。
————————————【
11、羊昌中学】———————— 感谢**中学为我们带来的童年记忆。前来参赛的队伍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非常优秀。平坝第一高级中学**老师在刚刚结束的省器乐比赛中,带领他的乐团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相信接下来他们带来的演唱会更加精彩。请欣赏**第一高级中学带来歌曲《老
师我想你》、《侗乡春色》,指挥:***,伴奏:**。请**中学做好准备。
————————————【
12、一中】—————————— 感谢一中同学们的深情演唱。母校像亲人一般,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的每一丝微笑,党像母亲一般,岁岁年年为我们的生活奉献心血。接下来请欣赏**中学带来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祝福母校》,指挥:**,伴奏**。请**职校做好准备。
——————————【
13、***中学】——————— 感谢十字乡民族中学的同学们精彩的演唱。我们贵州是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听,彝族歌曲来了。请欣赏职校带来的《赶圩归来啊哩哩》、《平坝职校校歌》,指挥:**,伴奏:**。请**二中做好准备。
————————————【
14、职校】—————————— 【男】感谢**职校的同学们精彩的演唱。诶,马老师,作为支教老师,你即将结束一年的支教返回学校继续学业,肯定很不舍得学生们吧。
【女】是啊,学生们也一直说舍不得我们离开,我想这份师生情也是我今后学习和工作的精神动力之一吧。
【男】是的。那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感受学生们对于老师的赞
与爱,请欣赏**二中带来歌曲《老师我想你》、《黄水谣》,指挥:**,伴奏:***。请红湖学校做好准备。
————————————【
15、**二中】————————
感谢**二中的精彩表演。仰望一轮明月,聆听天籁歌声,接下来,请欣赏红湖学校为我们带来:《半个月亮爬上来》、《可可西里》,指挥:***,伴奏:****。
————————————【
16、**学校】————————
结束语:
男:祖国是耀眼的太阳,用自己的灿烂温暖我们的心灵。女:家乡是潺潺的甘泉,用自己的生命滋润我们的心田。男: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的岁月,凝聚心头不变的情结。女:熟悉的旋律,演绎时代的激越,回荡情怀不改的真切。男:让我们用有力的臂膀,飞扬祖国的风采。女:让我们用热血的青春,燃烧家乡的土地。
合: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更无穷期。告别今天,展望明天,让我们为家乡的繁荣,祖国的富强共同努力!
合:**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祖国好·家乡美”“唱响校园好声音”歌咏比赛中学组比赛到此结束。
第五篇: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模版]
高中组初赛题目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援助只占每年给穷人所划拨的款项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针对全球穷人的计划都由各国自身的财政部门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间,印度为穷人的基础教育计划投入5 000亿卢比(310亿美元)。即使是在非洲这样急需援助的地方,这一数字也只占政府2003全部预算的5.7%(如果我们排除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两个几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国,那么这一比例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发了无数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模糊了真正的重点——钱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正确的资助项目——该项目对穷人有好处吗?是该给老人发养老金,还是为病人建诊所?然后,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比如,诊所的运作及人员配备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为援助问题而争论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个前提,即我们应在力所能及时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哲学家彼得·辛格曾写过关于拯救陌生人的道德准则,他评论说,大多数人都愿 意牺牲一件价值1 000美元的衣服,换取一个落水儿童的性命。辛格还认为,这名落水儿童就是那些每年活不到5岁的900万儿童之一。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小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足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的确,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种对生命的荒废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个非洲小女孩来说却影响很大:她可能沦落为携带艾滋病毒的妓女,将病毒传染给一个来到非洲旅游的美国人,而这个美国人又会将病毒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她可能会患上一种耐抗生素的肺结核,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传播到欧洲。如果她当初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她可能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或者就像中国小姑娘戴满菊一样,她上学的机会来源于银行职员的一个疏忽,这可能使她最终成为雇用上千人的商业巨头。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在其著作《半边天》(Half the Sky)中讲述了这个小姑娘的故事。即使她没有这样的际遇,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帮助穷人的有效方式吗?当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时,分歧便会显现。
辛格关于帮助别人的观点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知道如何去做。在你不会游泳的前提下,甘愿牺牲一件衣服的道德准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正因如此,在《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一书中,辛格不辞辛苦地为读者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他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伸出援手。在辛格的网站上,这部分内容是定期更新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也是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因此,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儿童。对此,我们认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这样就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儿童都睡在这样的蚊帐中呢?
只要拿出约10美元,一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还会有人教他们怎样使用这种蚊帐。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是否应向家长们免费提供这种蚊帐?或者按优惠价卖给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按全价购买?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答案却不甚明了。很多“专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强硬,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如果玛丽睡在蚊帐中,约翰就不太可能被传染——如果至少有一半人口睡在蚊帐中,另一半人口即使没睡在蚊帐中,他们被传染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问题是,睡在蚊帐中的孩子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对于马里及肯尼亚的很多家庭来说,10美元的花费有些高。考虑到使用者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利益,以优惠价销售蚊帐或免费赠送蚊帐似乎是个好办法。的确,免费发放蚊帐正是杰弗里·萨克斯所提倡的。埃斯特利和莫约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人们不花钱就得到了蚊帐,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会去用。即使他们用了,也可能会因此对施舍习以为常,在以后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蚊帐时便会退缩,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时也不愿自己花钱,而是等着别人免费赠送。这种情况会摧毁运转良好的市场。据莫约讲,一位蚊帐供应商就曾因一项免费发放蚊帐计划而破产。在该项计划停止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以任何价格提供蚊帐了。
要想解释这一争论,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如果人们必须以全价(或者至少是全价的一大半)购买蚊帐,他们是否会放弃购买?第二,如果蚊帐是免费赠送的,或是以优惠价卖给人们的,他们是否会使用这些蚊帐,还是将其浪费掉?第三,如果人们以优惠价购买了蚊帐,那么一旦以后价格不再优惠,他们是否还愿意去购买呢?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观察并比较几组人在面对不同程度优惠价时的行为。这里,我们着重于“比较”,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与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相比,他们的表现常常是不一样的。
那些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可能都比较富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这种蚊帐;而那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可能是因为贫穷,才会被某家非政府组织选中。不过,情况也可能恰恰相反: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社会关系优越,而穷人由于封闭只好以全价购买。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无法从他们使用蚊帐的方式上得出任何结论。
因此,这些问题最简洁的回答方式就是模仿医学中为评估新药的效力而采用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帕斯卡利娜·迪帕在肯尼亚开展了这样一项实验,随后,其他研究人员分别在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在迪帕的实验中,随机选定的几个人在购买蚊帐时享受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优惠。通过对几个小组在接受不同价格时的行为进行比较,迪帕便能回答我们前面列出的三个问题,至少在这项实验的背景下是这样的。
在本书的第三章,我们将详细描述迪帕的研究发现。尽管有争议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这些实验并没有告诉我们,将进口的蚊帐以优惠价出售是否会损害当地厂家的利益),但这些实验结果还是使这场争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极大地影响了这方面的政策导向及言辞。
从泛泛而论转向具体剖析,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一旦我们了解穷人是否愿意花钱购买蚊帐,以及他们是否会使用免费得到的蚊帐,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就不仅是发放蚊帐的最好方式了;我们 还会了解,穷人是怎样做出选择的。例如,蚊帐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大阻碍可能是人们不了解这种蚊帐的好处,可能是穷人买不起蚊帐,也可能是他们的头脑完全被当前的问题所占据,根本没空去担心以后的事。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能了解穷人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除了手里没有多少钱之外,在生活上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吗?或是他们极度贫困的生活与其他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如果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是否会因此而掉入“贫穷陷阱”?
(选自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
穷》,中信出版社)
1.作者认为,人们对贫穷认识的误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要点。(30分)
2.你认为未来的世界会更贫穷还是更富有,抑或会呈现其他面貌?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调查数据及其他理论等,来阐释自己的观点。300~500字。(70分)
二、创新作文写作(100
一个人究竟是“富二代”还是“贫二代”,这是他的出身决定的,无法改变。但由于有高考这样的选拔制度的存在,不少“贫二代”最终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以说,高考在出身之外,为寒门学子打开了一扇改变命运之门。而现在,由于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与全国重点高校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不少有文学特长的高中生通过大赛成功敲开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之门。可以说,大赛在高考之外为广大的高中生开辟了一条通往名校的“绿色通道”。所以,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并非生活的全部,也许在高考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另一种生活,另一个故事……请以“高考之外”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字数限1500~1800之间。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