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明天的教育

时间:2019-05-14 21:3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明天的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明天的教育》。

第一篇: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明天的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明天的教育

我们,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荷兰、瑞士、奥地利、瑞典、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中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机构、项目学校代表共400多人,于2013年10月22-24日在北京聚会,共同参加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

本届论坛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明天的教育”为主题,经过大会主题报告交流与五个分论坛讨论,重温了200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十年计划》)、2009年报告《审查可持续教育的背景和结构》和2012年报告《塑造明天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过程和学习》(以下简称《塑造明天的教育》)等重要文件,回顾了各国为落实这些文件精神而采取的行动及取得的经验。与此同时,还考察了中国近十五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论坛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十年计划》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果,迎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2014年大会。

与会代表高度评价联合国发布的三个文件对各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指导作用,特别强调了2012年发布的第二个报告《塑造明天的教育》的重大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这一报告收集了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35个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案例与相关研究成果,展示了国际社会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开展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创新的新鲜经验。参会专家认为,该报告明确指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引导世界教育改革与创新潮流的新趋势,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继续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鉴于此,参会代表达成以下共识。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

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长期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立足点已从过去单纯的环境保护转移到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参会代表在讨论中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涵义应当包括培养青少年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新型公民,并且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

丰富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内容

与会代表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将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丰富了各类各级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内容,应该成为青少年和全体公民接受教育和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教育将教会我们的孩子准备好如何面对今天和不远的将来的挑战,教给他们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都能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生活,它是教给孩子如何高品质生活的教育。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策略是

推动学习方式创新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促进教学和学习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随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积极推进,许多国家的学校的教学方法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创新的教学和学习形式大量出现,诸如发现式学习、参与/合作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跨学科学习、基于批判思维的学习、基于系统思考的学习、多方利益攸关方学习等。在不少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中,以教师为中心且强调单一知识传授的教学正在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参与式学习。为实现可持续未来而创新教学与学习方式,正在成为一股教育创新潮流。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

需要关注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

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未来公民对参与解决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与能力准备。在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中应当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领域多方面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诸如气候变化教育、灾害风险教育、清洁能源教育、可持续消费教育、生物多样性教育、世界遗产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除了基础教育需要在学校课程中补充相关内容外,在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企业教育中都应编写专门教材、开设专题讲座,对广大人群进行可持续发展通识教育。

五、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当引导

青少年与全体公民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

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必然要求受教育者不但接受可持续发展新知识、新理念,而且希望他们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同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相一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与成年公民养成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和可持续生活方式,他们就越能享受高品位、高质量的幸福人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越能顺利前行。

六、以质量监测和评价

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水平

思辨与实证是洞察教育教学底蕴的两个窗口。只有引入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质量水平。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中国、英国、加拿大、德国、韩国等国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质量监测和评价方面所做的探索。建议更多国家根据《十年计划》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制定国家、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标准,采取科学方式实施质量监测和评价工作,以质量监测与评价为抓手促进地区、学校与教师自我诊断、自我评析、自我反思与自我修正,逐步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区域、学校育人模式,高效率推进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

七、建立与完善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师培训网络

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经验培训,对于提升教师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水平和掌握可持续教学模式,具有基础性、长远性意义。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中国每两年举办一次国内讲习班和国际论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形式,认为这类培训对提高参会校长、教师等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素养并借鉴他人有效经验,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编辑 郭伟 校对 许方舟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

“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内涵初探

谢春风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

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部分指出:“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含义深刻,任务艰巨。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仍然有许多乱象,不正当竞争正在恶化教育环境。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极端应试教育推动者的谩骂、抱怨和指责是不对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正确而坚决的行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理念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基础教育摆脱片面应试倾向、极端功利倾向束缚而应达到的光明彼岸。

在我国各级政府支持下,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自觉行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学校(室)”建设活动。这一活动是深化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新举措,是打造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级核心团队的新探索,已经得到许多学校的积极响应。

2009年3月31日至4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波恩召开第一届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大会公布的《波恩宣言》指出:“设定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标,通报有效实践情况,审查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果和程序。”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会长史根东博士曾强调,“要加强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标问题的研究。”如何使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做的事情可能很多,但笔者以为,设定“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势在必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将成为评价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核心要素,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引领价值。

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问题的研究,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概念的内涵

指数,即指标数,是表示一个事物本质属性及不同性状的标准或指标,具有相对性和质的稳定性。教育指数是人文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中的一个,但教育指数又包括许多亚类指标。所谓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即那些衡量和评价国家、地区或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效益、特色的系列指标的总和,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质的量化。哪些指标可以成为评价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元素?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标体系如何构建?尚待研究。

二、处理好层级划分与内容分类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应从纵向的层级和横向的内容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1.层级。目前来看,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包括国际、国家、地区、学校四个层级。国际层面: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刚刚起步,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水平不能评价太高。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国际实施计划(2005-2014)》。2009年,第一届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在德国召开,发布了《波恩宣言》。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的工作,尚在朦胧中。

国家层面: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中国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开始较早,以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成立为主要标志。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020年)》“进一步强化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战略主题地位。

地区层面: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省市和区县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在积极开展。以北京地区为例,率先成立市级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专业机构,成立市级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组织,制定并公布《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实验,这些均具有创新价值和示范意义。特别是,北京市连续举办四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区域合作。

学校层面: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起步相对较早,中小学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先锋和主力军。早在1997年,北京市西城区宏庙小学就开始了可持续发展

教育实验。目前,北京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的学校已经达到近百数,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有数百所。

2.内容。这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的核心价值所在。虽然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具有共性,但不同层级的教育指数在内容方面的体现应该是明显不同的。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本项研究的关键。从共性角度分析,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应该包括师生发展、资源环境、机构组织、制度政策、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而人的发展是所有指标中的核心指标。

三、率先确立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作为世界上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早、思路清楚、实践系统性强、基层与上层结合紧密的少数国家之一,应该率先制定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这不仅可以引领全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健康发展,还会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积极借鉴,在政策层面赢得话语权。建议国家教育行政机构专题研究这个问题。

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在涵盖地区和学校层面的同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属性。笔者认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的制定,应突出制度政策、机构组织、专兼职队伍、经费支持、发展规划、利益攸关者联盟、实施策略、实践效度等几个方面。基于以上标准分析,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宏观指数水平依然偏低,一些指标还是空白。而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还缺乏自觉的指数意识,对自我发展水平及不足缺乏理性的评价方法,更缺乏行动。

四、重点做好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的研究和实验

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是一个综合教育指数,涵盖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素质教育发展到新阶段、新水平、新境界的标尺。片面追求应试成绩和短期教育功利的学校,必然远离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基层学校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推动者,是科学发展观在中小学教育领域落实的先锋。由下而上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态势,日益清晰。所以,研究并制定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并进行实践验证,具有特别意义。

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制定,要从人文、环境、价值观、发展成本四个方面切入:

1.人文指数:师生健康、课业负担、归属感、幸福感;

2.环境指数:生态友好、人际和谐、文化保护、正当竞争;

3.价值观指数:尊重、负责、节制、廉洁;

4.成本指数:经费投入与支出、清洁能源利用、耗能耗材、废弃物排放与循环利用。目前,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推进过程中,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实践理性不足而激情充分。所以,在部分地区和学校率先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数制定、运用和评价实验,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将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学校(室)的建设。

(原文发表于2010年10月20日《现代教育报》)

第三篇:教育走向阳光

教育走向“阳光”

花开别样红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高喊“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却又不得不围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团团转,在“师本”、“考本”的统领下,我们却忽略了“以人为本”,结果是事半功倍、得不偿失。困惑之际,春风及至,教育局下发的《竹溪县阳光教育学习手册》这本书让老师们如获珍宝。阳光教育正是贯彻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教育走向“阳光”,让课堂返璞归真,让学生百花竞放。半年来的“阳光”教育实践,我校各项工作稳步提升,为社会和家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走近“阳光” 入脑入心

正当我校老师们苦苦埋怨“我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置若罔闻,一看到成绩心里就瓦凉瓦凉、、、”时,教育局下发的《竹溪县阳光教育学习手册》的蓝皮书就如同雪中送炭般发至每位老师的手中,捧书在手,如获珍宝。《阳光教育学习手册》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增添了一剂良方,阳光教育,这个新时代教育产物顿时让老师们驻足反思:我们站在小苗边上,看着那些自己就会长得小苗,对自己说,如果学生能做的事都让学生自己做,我们需要做的和可做的并不多,只有从这样的思维开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回首以前的传统教育,我们的目光大都聚焦在“自己”这一类本体上,就是“师本教育”,我们怎么好教就怎么设计,老师们常习惯性地把学生当做“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对学生的要求既低又高,低的是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应

付考试,高的是需要反复练习,达到不轻易错题的境界,是我们扼杀了孩子们的长处,让他们循规蹈矩,是我们折断他们的翅膀,把他们关进自己设置的容器里,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阳光教育提倡,把学生放在教师的视野中央,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一个宗旨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培养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强自立、合群合作的新人”。顺应学生学习的天性,让他们在兴趣的百花园里竞相绽放。短短几个月的理论学习加上每位老师的不断反思,阳光教育理念已经在我校教师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并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二.依托“阳光” 重审备课

一本好教案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前提,围绕阳光教育理念,我校教务处首先在常规管理上严把教案关,依托城关中心学校的“阳光四环四步”课堂模式改革,实行优秀教案一周一推荐,一月一评比,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反思课内外、及培优辅差工作。以前老师们的教学案都是偏重于教师的教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法,千篇一律的教,学生只能是相同的树叶,而“高度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阳光教育理念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为我们构建有效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在教案中,把构建有效课堂的主题转向学生,要一改过去教学生“学什么”,转型为教学生“怎么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钻研教材,制定总体框架,即“知识树”,不同年级的教学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要集中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针对本单元、本课时的重点、难点以不同形式呈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并要求教师及时进行教与学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把心得体会与每位老师一起分享。一年来,通过教研组的每周查,和教务处的每月查,突出一个“实”字,没有花架子,实实在在的解决教学困惑,扎扎实实的反思得失、认认真真的落实培优辅差,让阳光教学理念的教学案,穿上了新鞋子,走上了新路子。三.践行“阳光” 开放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高,主阵地在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就要提炼这40分钟的精华。践行阳光教育的关键就是开放自己的课堂,把舞台还给学生,让课堂返璞归真。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灌满一壶水。由于我校教师年龄层次参差不齐,老年教师偏多,对于“阳光理念”,心理上是拍手称快,备课也能作一改观,可对于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来说,改起来并非易事,担心一旦放手,学生会如开闸的水,怕课堂乱成麻,怕学生乱讲话,怕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等等。任何改革都是会有一定程度的阻力和付出,也会有失败的苦不堪言,但更多的是收获的惊喜。在几位年轻老师“同课异构”的阳光课堂模式开启后,四环四步“学、评、测、展”,老师们一节课只讲了十几分钟,其余的是兵教兵,组带组,效果却是出人意料。让这些爷爷奶奶级老师们又重拾信心,她们终于选择了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讲自己所想,讲自己所需,畅所欲言的好处就是答案五花八门,思维奇思妙想,那些一贯不开口的学生也能尽自己所能了,原来所谓的差生并

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我们老师当了侩子手,将他们的思绪扼杀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我校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有效课堂”大练兵,“同课异构”大比武等活动,一次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们智慧与能力的较量,更是展现孩子们奇思妙想的乐园,这让老师们如释重负,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学习和教学领域中,孩子一旦可以拿汤匙(接受了工具启蒙、识字、数数)后,就可以自己吃食——自己学习,一直到老,这真是一件多么让人轻松惬意的事情啊,阳光课堂、以生为本,就是尊重每位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进而终生受益。四.体现“阳光”

花样评价

“一花争春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无疑就要爱整个的森林,即使是长在岩缝里的一颗不起眼的小草,它也会不惜一切的展现自己的新绿。体现阳光教育,就要多元化的评价我们的学生,摘掉有色眼镜,戴上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让孩子在指责声中成长是摧残,让学生在鼓励声中成长是才是培育。近年来,我校征集了很多温馨而又有启发的教师评价语,印发了学生的成长档案,老师的“妙笔”评语,让家长们心里“生花”,许多家长改掉了以往的简单粗暴,而是针对老师对孩子的不同评价“手下留情”,很大程度的加强了家校联系,让学生的健康成长双管齐下。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出错,因为每一次回答都是一次思维的过程,小组互相评价,让孩子们相互取长补短挖掘对方的长处,自己评价自己,让孩子们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有则加冕,无则改之,还能乐此不疲的自豪着自己身上的优点,被当成榜样的欣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多元化的阳光评价方式,让以往单一枯燥的给每位学生下一段评语的方式走向阳光、走向和谐。五.相信“阳光” 走向奇迹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策略的提升。阳光教育不是不要教师多讲,而是使教师变得更加智慧、潜在和力量,通过学生的力量来显示教师的力量。教师就要做好“帮学”的工作,这样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阳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那么,我们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就需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阳光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因此,阳光教育,也是爱的教育,施爱于一切的孩子,就会尊重一切孩子,有爱就会创造奇迹。在开展阳光教育的这学期里,我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我们不怕外校转来的差生,我们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用老师的宽容和耐心来容纳所有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阳光的校园内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感受家庭般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积极向上的生活,从而就会有不菲的收获。

一路走来,我校在阳光理念引领下,在老年教师偏多,青年力量

不足的情况下,全体教师克服重重困难,精诚团结、苦练教学基本功,把“质量就是生命”牢记心间,一丝不苟抓教学,尽心尽力抓辅导,认认真真抓常规,齐心协力抓质量,坚持不懈抓教研,加大了钻研“阳光”教育的力度,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城关守金店小学

雷春霞

2016年6月

第四篇: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

——参加沈阳浑南新区一小“生本教育”现场会总结

教育是在“爱”的感召下,让学生主动学习,享受成长的快乐。怀着相同的教育理念,探寻适合新区教育之路,4月24日—27日,我们一行4人,来到“共和国长子”辽宁沈阳浑南新区第一小学参加“生本教育”现场会。

一、生本现象

浑南一小,给人一种鲜活、跳动的感觉。踏进教学楼像走进多彩的乐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镶嵌在楼间的横梁上,楼柱上挂满了彩色的叶子,生机盎然。一楼过道最显眼的地方有一个栏目:“微笑一校我最美——首届学生主题摄影展”,照片上有家长和孩子,有老师和学生,还有学校里的工作人员,每一张都是灿烂的笑脸,那种掩饰不住的欢乐,顿时感染每一位驻足的人,置身其中,一种向往学校,喜爱孩子的感情油然而生。

每个班级都有好听的名字,教室上挂着二个牌子,写着年级和中队名,有“三年级”“博文中队”,“四年级”“英才中队”“德馨中队”,“五年级”“远航中队”“扬帆中队”,“六年级”“飞扬中队”,“爱因斯坦活动室”„„每间教室外面展板上都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班级文化。有好书推荐、科学知识介绍、家长祝福及来信、公益活动照片、特长展览、易物广告„„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连卫生间设计都别具一格,主题为“大海的歌”,以海蓝为主色调,门上二只海豚游向深海,墙上有“节约用水”温馨提示,以海洋生物为背景,瓷砖墙上印着海洋航船图案,张贴着各种海洋生物的介绍。校园小记者自豪地介绍:每学期由一个班负责设计卫生间文化。

楼梯右墙壁上,挂着校长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学生们的各种活动写真照片,洋溢着幸福欢乐。可以说,浑南一小每一片地方都在诉说着“爱”的故事,倾吐成长的快乐。

大课间更是有特色,体育老师介绍,孩子们除了广播体操,还会做二套健美操、武术,一小给我们展示的是“阳光少年”活动,在不到300米环形跑道围成的操场上,1000多名老师和学生井然有序地活动着,没有体育教师口令指挥,随着乐曲变化,从班级特色活动迅速变为全校性的花样跳绳,一个个伶俐的身影在操场上跳动着。欢快的乐曲结束,教师迅速从学生中走出组成方阵,在学生们崇敬地注目中,迈着正步,走上跑道一字排开。老师们有节奏地拍手,各班迈着正步经过旗台,整齐地走出操场走向教室,来宾惊叹着,追随着校长和体育老师作咨询。40分钟大课间,师生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享受阳光,享受运动。

如果把浑南一小比作舞台,台上活动的都是学生,老师和家长是幕后工作人员及台下的观众。

二、生本课堂

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快乐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些不再当口号响亮地喊着,而是在生本课堂中得以充分落实。生本课堂真正把学生视作教育的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孩子快乐学习中给予适当引导。1。前置性作业。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生本教育的宗旨。前置性作业不同于课前预习,前置性研究是组织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对新知识进行体验探讨,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如生本实验教材五年级第四单元整体感知课,前置性作业如下:

(1)用本单元中你喜欢的一篇内容解读“自强不息”。(2)五篇课文你能向同学们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共性的或组员无法解答的在课

堂上交流。

(3)你建议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学习本单元?(4)根据单元主题你向大家推荐什么书目?(5)你认为本单元我们应进行哪些实践活动?

教师批阅了前置性作业,进行二次备课,实现以学定教。前置性作业为学生提供了预学的空间与时间,学生拿着这份研究材料,带着自己的思考,充满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及对知识的渴望走进课堂。

2.生动的课堂。

生本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展示为主,学生有了很大的思维空间和展示平台,课堂学习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智慧的激发。

(1)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拿着“前置性作业”汇报自己的研 究过程、学习所得,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困惑。小组成员开始商讨,分工合作,记录整理小组研讨内容,准备在班级汇报交流。(2)全班交流。小组针对某一问题阐述想法提出困惑,或呈现

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及弯路。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交流时先肯定以上小组的发言优点,然后再加以评述,或补充完善,或质疑问询,要求态度谦逊、诚恳。交流的过程即教和学的过程,是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知识、接受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

(3)教师引导。生本课堂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教师不再以自 己的思路推进知识,而是激发学生思考、表达,适时以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探讨,“和老师想到一处了,老师还想听听同学的看法”,“讲得这么好,老师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到的”这是浑南一小老师的课堂语言。老师把引导随机穿插于学生交流中,把握研讨方向,教师成为学生的“助学者”。

(4)“生本”语言。生本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课堂始终是积极向上的,无论是师生还是同学都是平等、融洽的关系,为了消除辩论时针锋相对的紧张气氛,避免同学交流发表自己不同观点时相互攻击,浑南一小在班级文化中创建了学风,每一节课师生问好时都要呼出班级学风,并拟写了“生本”语言。如“这是我们小组的意见,哪位同学有不同看法,我们期待你的发言”“你们小组观点很好,我还想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生本效果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几年来,生本实验学 校实施“大感受、大阅读、大活动”教育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班级管理甚至参与学校管理时学会服务同学,锻

炼自己,表现自己,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学生的责任。浑南新区一小程桂红教学副校长说:以生为本的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式。教育者可以凭借大自然的力量,把人培养到极致。

2005年9月浑南新区第一小学建校,2008年11月开始生本教育研究,几年间,浑南一小打造成一所扬长教育品牌特色校,是生本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行为。康巴什新区教育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办学思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我认为,康一小“爱的教育”是开启学生生命跃动的一把金钥匙,“生本教育”也一定是教育强区的光明大道。

第五篇:走向理想的教育

《走向理想的教育》读后感

马江中学

谭小芳

何为最理想的教育?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几句关于教育理念的箴言列举出来简单分析,它们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但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第六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胜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胜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下载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明天的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明天的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从学校去年大力推行绿色课堂、生本课堂以来,也曾看过广州生本课堂的光碟,经历了我们的课堂上的课前小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等的改变,对生本有......

    教育技术学未来走向

    李世红,美国近年教育技术的研究动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5月第2期对上述论文题目进行一番详细的审视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博士论文的选题的研究领域是比较集中的,大体上可......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读了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再次认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中国大学网......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一、......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我认为,生本教育解放了思想,提倡人的自主快乐生长,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本教育的思想解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了以往以师为本的教学,真正实......

    乡村教育走向何方

    “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6成;农村初中减 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在200......

    教育走向生1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了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感觉生本教育这个理念是非常好的,也能解决我们当前教育中碰到的很多难题,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

    走向明天 放飞梦想

    走向明天放飞梦想 ——校长在2013年元旦文艺晚会新年献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 金龙踏歌去,瑞蛇行云来。弹指间,我们阔步走过了多姿多彩......